“估計是覺得這東西好看吧。”
林婉芸看著,確實覺得可愛,又是粉白色,正適合春天來擺,也因為這個才讓素竹取出來。
紀煬隨手指了個位置:“放那吧。也是巧了,本就是灌江府的東西,兜兜轉轉又回來了。”
林婉芸卻看向紀煬,鹽礦?
紀煬微微搖頭,現在還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如果說這些土地已經是當地幾家的核心利益,那鹽礦更是灌江府灌江城幾家的利益所在。
水晶鹽礦石放著剛剛好,也能提醒他。
江乖乖看著好看的擺件,忽然道:“那時候說,知縣大人要把這個送給未來娘子。”
眾人一愣。
平安也道:“好像還真說過。”
那會說東西粉白粉白的,不適合男子來擺。
倒是一語成真?
紀煬看著江乖乖,立刻遞了本書過去:“好好抄書。”
江乖乖:???
房間氣氛更好,紀煬則要起身繼續忙公務。
還要派人去灌江城等著接工匠。
不能讓工匠折在半道上,那他可對不起太多人。
這事自然是淩縣尉前去,他用的一手好槍法,又帶了過年回來的捕快們,三地的捕快都挑了些,一共三十人,都跟著淩縣尉出發。
同樣過年回來的劉縣丞,鮑主簿知道他們是去接修橋工匠的,自然不會阻攔。
而裴縣令正式成為修橋的總負責人,已經著手吩咐兩家買材料。
他這個年輕人說話自然不管用,但他有自己叔叔裴家主在,隻要把單子給到裴家主,肯定沒事的。
不過現在買的東西,都是修橋最基本用的,更多的東西還要工匠過來了再說。
眼看淩縣尉帶著人出發,三地官田上的百姓也在勞作,一切都在有條不紊進行。
紀煬則搬著寫完的文章交到韓瀟手上。
終於結束了!
他都穿越了!
怎麽還有寒假作業?
韓瀟一邊看一邊感慨:“旁的不說,你這文章氣勢,已經蓋過許多人。策論更是絕妙,你要是。”
“我要是科考,必然能中。”紀煬耳朵都快起繭子了,不用韓瀟說完,都知道他要講什麽。
韓瀟也笑,現在說這個確實用不著。
隻有最苛刻的人才會揪著這點不放。
但說起科考。
紀煬問道:“今年是不是還有春闈?”
“嗯,春闈,考進士。”韓瀟答。
秀才,舉人,進士。
也就是最後一輪,那不就是他庶弟要考的嗎?
三年前他故意讓他考不中,爭取三年時間,那今年?
去年井旭來的時候,其實還委婉問過,要不要再來一次,再來個三年?
紀煬卻搖頭。
再來一次,那邊非瘋不可。
他還不想惹瘋子。
不過想到汴京那邊,隻怕他今年還是不會中。
雖說他倆都是伯爵府的人,但正重用自己的時候,陛下會點他的名字?
明知道兩人不和,也明知道他要是上來必然會給自己使絆子,皇帝才不會節外生枝。
不過一個名字而已。
對皇帝來說,天下英才百萬,不至於為個不算突出的人,而讓他點名去平亂的人難做。
劃掉他並非什麽難事,甚至不用皇帝親自開口,下麵人就會明白意思。
自己對皇帝來說,也許沒那麽重要。
但跟庶弟比起來,那可重要太多倍。
他年前的那出,估計已經傳到陛下耳朵裏,陛下會幫他解決很多麻煩。
原身因為庶弟母子跟背後的戶部左侍郎,永遠不能科考,背上買官的名聲。
如今耽誤他六年時間,不算過分吧?
所以井旭要幫他辦事的時候,紀煬讓他不用動,他們今年可是清清白白,一點錯也不會犯!
讓那邊想抓把柄都不行。
科舉的事放放,讀書的事平日再說。
紀煬現在掛心的,還是淩縣尉接人的事。
那泉州距離他們灌江府太遠了,坐車至少三個月,估計年前都已經出發,現在臨門一腳,萬不能出錯。
如果不是自己走不開,他應該親自去迎的。
但現在的太新縣還要有他壓著才行。
免得他們再生出什麽心思。
承平國灌江府灌江城,順水酒樓,這是此處最好的酒樓了,那泉州來的工匠信裏說好會在最大酒樓見麵。
淩縣尉等人到的時候,已經是正月二十五,算著日子應該接近。
淩縣尉手下的捕快們甚至懶散。
剛出發時歪歪扭扭,被淩縣尉教訓許久,現在還算有個模樣。
但進到灌江城第一感覺,就發覺這裏似乎一直有人打量他們。
連淩縣尉都提起警惕。
身邊被打服的捕快卻道:“灌江城都是這樣,好幾個勢力分割,我們這群人過來,他們肯定會多看幾眼。”
三十一個漢子結伴,不管在哪都惹眼。
更別說還有個縣尉,再帶了三十個捕快。
淩縣尉點頭,不動聲色看了看他,見這人諂媚,開口道:“你叫什麽名字?”
“小的叫那軒。”
姓那?
不過這裏地處邊域,有異族的姓氏很正常。
軒字又像是承平國風格,估計是兩邊混血。
但說是混血,其實長相都沒什麽差別,畢竟三四百年前,對麵的古博國跟他們都是一個國家。
隻是前朝丟了那邊而已。
淩縣尉記下這人,算是個會討好的。
他們安心在灌江城等著,等周圍人略略知道來意,窺探的目光便少了很多。
接人這種事也常用,倒不是很稀奇。
一連等了三天,終於在正月二十九這天等到泉州來的工匠。
他們一行七八人,領頭的匠人叫嵇巡,他看著清瘦得很,個子不高,看起來四五十歲的精幹小老頭,手裏還拿著方便攜帶的小冊子寫寫畫畫。
知縣大人說過,他們這一行應當是年前便出發了,甚至在路上過得年,這才能在二月左右趕到。
看他們衣裳上沾著塵土,約莫確實如此。
淩縣尉跟著紀煬多年,待人接物也學了四五分,等看過名帖,確認過身份,立刻讓人安排他們在這最好的酒樓住下,熱水熱食一直在吩咐人備著。
嵇巡等人自然笑納。
坐了三個月的馬車啊!實在太累了!
淩縣尉也沒急著催他們,而是在灌江城給他們買了許多要用的東西,又讓大家休息夠了,這才準備出發。
嵇巡等人見這樣的態度,心裏放心許多。
這些年他們走南闖北,去過許多地方修橋,泉州那邊的跨海大橋是他們的得意之筆。
名氣更不用說,全國都有找他們修橋的。
不過因這泉州知州的關係,他們還是選了關係更近的林家大學士介紹,來了這偏僻的灌江府。
誰讓泉州知州排除萬難,促進修成那樣宏偉的石橋。
他們自然投桃報李。
現在看著,趕路是辛苦,但這裏官員態度還不錯。
都說灌江府亂得很,現在看著還行?
匠人嵇巡等人也不自傲,休息兩三天,便主動說要出發。
他們所乘的馬車早被淩縣尉帶著人刷洗幹淨,裏麵該換新,都換新。
再坐上,實在舒適不少。
紀煬用的是林大學士的人脈,自然不會小氣。
林婉芸看著,確實覺得可愛,又是粉白色,正適合春天來擺,也因為這個才讓素竹取出來。
紀煬隨手指了個位置:“放那吧。也是巧了,本就是灌江府的東西,兜兜轉轉又回來了。”
林婉芸卻看向紀煬,鹽礦?
紀煬微微搖頭,現在還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如果說這些土地已經是當地幾家的核心利益,那鹽礦更是灌江府灌江城幾家的利益所在。
水晶鹽礦石放著剛剛好,也能提醒他。
江乖乖看著好看的擺件,忽然道:“那時候說,知縣大人要把這個送給未來娘子。”
眾人一愣。
平安也道:“好像還真說過。”
那會說東西粉白粉白的,不適合男子來擺。
倒是一語成真?
紀煬看著江乖乖,立刻遞了本書過去:“好好抄書。”
江乖乖:???
房間氣氛更好,紀煬則要起身繼續忙公務。
還要派人去灌江城等著接工匠。
不能讓工匠折在半道上,那他可對不起太多人。
這事自然是淩縣尉前去,他用的一手好槍法,又帶了過年回來的捕快們,三地的捕快都挑了些,一共三十人,都跟著淩縣尉出發。
同樣過年回來的劉縣丞,鮑主簿知道他們是去接修橋工匠的,自然不會阻攔。
而裴縣令正式成為修橋的總負責人,已經著手吩咐兩家買材料。
他這個年輕人說話自然不管用,但他有自己叔叔裴家主在,隻要把單子給到裴家主,肯定沒事的。
不過現在買的東西,都是修橋最基本用的,更多的東西還要工匠過來了再說。
眼看淩縣尉帶著人出發,三地官田上的百姓也在勞作,一切都在有條不紊進行。
紀煬則搬著寫完的文章交到韓瀟手上。
終於結束了!
他都穿越了!
怎麽還有寒假作業?
韓瀟一邊看一邊感慨:“旁的不說,你這文章氣勢,已經蓋過許多人。策論更是絕妙,你要是。”
“我要是科考,必然能中。”紀煬耳朵都快起繭子了,不用韓瀟說完,都知道他要講什麽。
韓瀟也笑,現在說這個確實用不著。
隻有最苛刻的人才會揪著這點不放。
但說起科考。
紀煬問道:“今年是不是還有春闈?”
“嗯,春闈,考進士。”韓瀟答。
秀才,舉人,進士。
也就是最後一輪,那不就是他庶弟要考的嗎?
三年前他故意讓他考不中,爭取三年時間,那今年?
去年井旭來的時候,其實還委婉問過,要不要再來一次,再來個三年?
紀煬卻搖頭。
再來一次,那邊非瘋不可。
他還不想惹瘋子。
不過想到汴京那邊,隻怕他今年還是不會中。
雖說他倆都是伯爵府的人,但正重用自己的時候,陛下會點他的名字?
明知道兩人不和,也明知道他要是上來必然會給自己使絆子,皇帝才不會節外生枝。
不過一個名字而已。
對皇帝來說,天下英才百萬,不至於為個不算突出的人,而讓他點名去平亂的人難做。
劃掉他並非什麽難事,甚至不用皇帝親自開口,下麵人就會明白意思。
自己對皇帝來說,也許沒那麽重要。
但跟庶弟比起來,那可重要太多倍。
他年前的那出,估計已經傳到陛下耳朵裏,陛下會幫他解決很多麻煩。
原身因為庶弟母子跟背後的戶部左侍郎,永遠不能科考,背上買官的名聲。
如今耽誤他六年時間,不算過分吧?
所以井旭要幫他辦事的時候,紀煬讓他不用動,他們今年可是清清白白,一點錯也不會犯!
讓那邊想抓把柄都不行。
科舉的事放放,讀書的事平日再說。
紀煬現在掛心的,還是淩縣尉接人的事。
那泉州距離他們灌江府太遠了,坐車至少三個月,估計年前都已經出發,現在臨門一腳,萬不能出錯。
如果不是自己走不開,他應該親自去迎的。
但現在的太新縣還要有他壓著才行。
免得他們再生出什麽心思。
承平國灌江府灌江城,順水酒樓,這是此處最好的酒樓了,那泉州來的工匠信裏說好會在最大酒樓見麵。
淩縣尉等人到的時候,已經是正月二十五,算著日子應該接近。
淩縣尉手下的捕快們甚至懶散。
剛出發時歪歪扭扭,被淩縣尉教訓許久,現在還算有個模樣。
但進到灌江城第一感覺,就發覺這裏似乎一直有人打量他們。
連淩縣尉都提起警惕。
身邊被打服的捕快卻道:“灌江城都是這樣,好幾個勢力分割,我們這群人過來,他們肯定會多看幾眼。”
三十一個漢子結伴,不管在哪都惹眼。
更別說還有個縣尉,再帶了三十個捕快。
淩縣尉點頭,不動聲色看了看他,見這人諂媚,開口道:“你叫什麽名字?”
“小的叫那軒。”
姓那?
不過這裏地處邊域,有異族的姓氏很正常。
軒字又像是承平國風格,估計是兩邊混血。
但說是混血,其實長相都沒什麽差別,畢竟三四百年前,對麵的古博國跟他們都是一個國家。
隻是前朝丟了那邊而已。
淩縣尉記下這人,算是個會討好的。
他們安心在灌江城等著,等周圍人略略知道來意,窺探的目光便少了很多。
接人這種事也常用,倒不是很稀奇。
一連等了三天,終於在正月二十九這天等到泉州來的工匠。
他們一行七八人,領頭的匠人叫嵇巡,他看著清瘦得很,個子不高,看起來四五十歲的精幹小老頭,手裏還拿著方便攜帶的小冊子寫寫畫畫。
知縣大人說過,他們這一行應當是年前便出發了,甚至在路上過得年,這才能在二月左右趕到。
看他們衣裳上沾著塵土,約莫確實如此。
淩縣尉跟著紀煬多年,待人接物也學了四五分,等看過名帖,確認過身份,立刻讓人安排他們在這最好的酒樓住下,熱水熱食一直在吩咐人備著。
嵇巡等人自然笑納。
坐了三個月的馬車啊!實在太累了!
淩縣尉也沒急著催他們,而是在灌江城給他們買了許多要用的東西,又讓大家休息夠了,這才準備出發。
嵇巡等人見這樣的態度,心裏放心許多。
這些年他們走南闖北,去過許多地方修橋,泉州那邊的跨海大橋是他們的得意之筆。
名氣更不用說,全國都有找他們修橋的。
不過因這泉州知州的關係,他們還是選了關係更近的林家大學士介紹,來了這偏僻的灌江府。
誰讓泉州知州排除萬難,促進修成那樣宏偉的石橋。
他們自然投桃報李。
現在看著,趕路是辛苦,但這裏官員態度還不錯。
都說灌江府亂得很,現在看著還行?
匠人嵇巡等人也不自傲,休息兩三天,便主動說要出發。
他們所乘的馬車早被淩縣尉帶著人刷洗幹淨,裏麵該換新,都換新。
再坐上,實在舒適不少。
紀煬用的是林大學士的人脈,自然不會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