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煬真的一句公務也不談,認認真真釣魚。


    然後給益寧府將士們表演什麽叫空軍。


    指揮使有心說他裝的吧。


    可看紀煬釣魚得確實認真,但確實什麽也釣不下來,忍不住吐槽:“你還真不會釣魚?”


    “都說了,人或多或少有擅長或不擅長的東西。”


    “指揮使大人,給我些時間進步吧。”


    “那會剛從灌江府調到汴京,就來的路上,一路釣魚,一路沒東西。”


    說到灌江府。


    指揮使等人臉色更好些。


    “釣魚你不行,但治理地方卻極厲害。”


    說著,有個兵士下意識接話:“還有古博城,你竟然那麽快收回古博城?”


    紀煬又笑:“看似快,其實驚險得很。”


    “早在收複古博城一年前,我已經跟古博城內起義軍有所聯係,他們出了大力。”


    “如今在依舊守護古博城安全,極讓人敬佩。”


    對古博城王室來說,那些人是叛軍。


    對他們來說,自然是起義軍。


    紀煬又道:“不止聯係他們,還有糧草,軍備,藥材,牧草,戰馬。”


    “缺一不可。”


    “每多一樣東西,便會讓將士們多一分安全。”


    紀煬這話發自肺腑,聽的益寧府守關將士更是眼裏微熱。


    能懂他們的朝中大臣真的不錯!


    如今紀煬算一個。


    武侯後人這個名頭不說,更有執掌邊關的經曆,還收回舊城,他們都知道的。


    聽他說話便知道,他真的懂邊關將士的缺什麽,少什麽,需要什麽。


    益寧府指揮使長舒口氣:“朝廷知道,那就是好事。”


    紀煬抬頭,這位指揮使說的不是他知道,而是朝廷知道。


    這便要談正事了。


    紀煬順著話說:“朝廷自是知道。”


    “之前國庫空虛,無暇顧及,之後開了古博城關市,這才能分到各地。”


    “可惜,若益寧府軍備充足,武器精良,必然能開關市的。”


    雖然大家心知肚明,但肯定不能直接說,你們益寧府有點亂,所以不能開放關市。


    卻可以把話題轉到軍備上,更是益寧府將士們的心頭大事。


    更是這釣魚用的魚餌。


    紀煬道:“不止是常規的軍備,皇上大力發展其他東西,那東西更能減少將士傷亡。”


    “咱們皇上雖年少,卻有宏圖大誌。”


    “指揮使大人,您說呢。”


    吳將軍跟涼西州指揮使都知道的火炮,這位肯定也知道。


    但紀煬沒有帶他們去後山轉轉的想法,而是問道:“指揮使大人,這池子您珍惜嗎。”


    池子?珍惜?


    他等幾日就要走了,珍惜個什麽勁。


    益寧府指揮使剛說句還好,便見紀煬從袖子裏掏出個黑不溜秋的東西,隨手拉了下,直接扔到池子中央。


    在眾人不解之時,一聲巨響從池子中間炸開,池水被炸的幾米高。


    周圍的魚直接翻了肚皮,有些甚至被炸得細碎,魚鱗直接漂浮在水麵上。


    益寧府指揮使直接站起來,他並未懼怕,甚至往前走了幾步。


    再看向紀煬時,他更是笑眯眯的,又從袖子取出幾枚圓圓的手榴彈,這次是遞給指揮使。


    “我確實不會釣魚,炸魚的技術還行。”


    “您要不要也試試?”


    第140章


    當天下午, 益寧府指揮使家中後院傳來不少轟鳴聲,好在他家院子夠大, 又有紀煬提前派捕快巡邏, 這才沒讓周圍百姓太過恐慌。


    倒是讓鄰居幾家派仆人過來問情況。


    等知道這是在試驗新式武器時,所有家主恍然大悟。


    但這威力,是不是有些太過厲害?


    在外人想來, 紀煬跟益寧府指揮使試驗新式武器時候,肯定麵帶嚴肅,神色肅然。


    絲毫想不到這會池塘旁全是興奮快樂聲音。


    紀煬本人倒是在旁邊喝茶, 等他們把剩下四五個手榴彈炸完的時候,順勢道:“工部馬上再送來十枚, 供指揮使試驗。”


    說著, 工部還真有人登門。


    指揮使跟他手下方才試了試, 自然知道這東西的威力。


    手下看到新送來的, 立刻躍躍欲試:“指揮使, 咱們再試試?”


    方才那五個裏麵,指揮使扔了三個, 更能直觀感受威力, 自然覺得過癮。


    這會再看向送來的十枚整整齊齊的手榴彈, 卻並不去用, 甚至把盒子稍稍往自己人那推了推,既不繼續試驗,也不送還。


    見此, 紀煬笑了。


    如此寶貴的東西怎麽能用來炸魚。


    再說炸魚可是不對的,放現代他跟指揮使等人都要吃牢飯。


    紀煬指了指池塘上漂著的魚, 開口道:“中午便吃烤魚吧, 那條, 都不用解剖了。”


    益寧府指揮使無語。


    誰要留你吃午飯了?


    你還點菜。


    可手榴彈的威力出來,便是紀煬不說,他也要留客的。


    跟如此威力的武器相比,小皇帝那句話已經算不了什麽。


    但益寧府指揮使可沒那麽容易“消氣”。


    倘若這會消氣了,接下來還怎麽談條件。


    所以接下來這頓烤魚吃的不算熱鬧,紀煬也不心煩,甚至在討論烤魚的味道。


    一個上午過去,益寧府等人算是知道,為什麽皇上會向這位托孤,而他確實沒有旁的心思,隻是一心為著承平國好。


    等到下午,雖然還在繼續釣魚,但說的話明顯更深入了。


    聊到益寧府地方大,隻是很多地方對百姓來說太過危險,所以不好居住時,紀煬笑:“嶺南那邊也是差不多,山高路遠,瘴氣沼澤多。”


    “所以我想著也沒直接吃成胖子,嶺南那邊水果多,物產同樣豐富,研究之後發現,那邊很適合種甘蔗。”


    “現在三月下旬,估計已經開始鼓勵當地百姓種甘蔗,製蔗糖。”


    “相信會帶來很多收獲。”


    這看似在說嶺南,實際也在說益寧府,兩個地方都在南邊,都屬於山高路遠,所以窮的地方。


    而且地方勢力極大,時刻都要防著當地士族變成土皇帝。


    成為土皇帝,也是當地許多士族想要的。


    反朝廷是不反的。


    太支持也不太可能。


    反的本事想法沒有,陽奉陰違的本事大大的有。


    特別是這種臣強主弱的時候,各方都在試探。


    嶺南那邊指揮使還算客氣,也是因為紀煬年後正月在翰林院任職,已經把嶺南開蔗糖廠的文書送過去。


    那邊知道皇恩浩蕩,知道皇上在看著他們,便會老實很多。


    再說顏海青去外放,去的嶺南荒涼之地,看著跟流放一樣,但他去的時候可興奮了,覺得終於可以建功立業。


    這幾處邊關則不同。


    位處中原的,在眼皮子底下,時刻都能盯著,有個反心直接被包餃子。


    在邊關各處的,隨時都能畫地而治。


    當然這也不簡單,一般人不會那麽做,可要說恭敬程度,自然遠不如中間那一塊的。


    這也是幾個指揮使對小皇帝陰陽怪氣的原因。


    這次過來,本意便是試探。


    跟談生意差不多,第一次見麵的時候,不一定談事情,但一定會試探。


    試探的時候,就知道這次生意到底是誰來主導,誰能占得先機。


    如果說益寧府指揮使在宴會時確實有氣,但今天則隻剩三分氣,七分算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