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煬更是頻頻過去指點。


    他對熱武器的使用很有心得,甚至在這東西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形成章法。


    有武器,跟會使用武器,再跟精通武器的各種操作,那是完全三種境界。


    誰也不能說拿到武器之後,便有相應的實戰方法。


    紀煬有。


    紀煬把隊伍分成步兵拿槍的,專門負責火炮的,專門負責地雷,專門負責手榴彈的。


    根據這些人的特長來做。


    具體怎麽打,幾個指揮使肯定打聽不出來。


    他們隻知道杜家,穆家的人,甚至他們家長輩,對紀煬佩服的都是五體投地。


    他們現在逢人就誇紀煬厲害。


    怎麽個厲害法?


    這是絕口不說的。


    他們兩家比這要去取代屯青崖指揮使,誰會在這個時候出岔子。


    隻能說,紀煬那種,進攻的時候讓手榴彈洗地,火炮犁地,以及再掃視子彈的做法,實在太過震撼人心。


    這證明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根本不用打。


    後撤也沒關係,在後撤的時候埋好地雷,追兵是別想活命的。


    攻城的方法,占領營地的方法。


    都讓這兩家人倒吸口涼氣。


    這樣的人才,當什麽翰林!就應該當武將!開疆擴土!


    這才是真男兒!


    一聽這話,文官們投來注視目光。


    你們醒醒,他是翰林院的文學士,你們忘了嗎。


    不要以為指點了你們幾次,他就成武將了,不可能的。


    汴京官員能這樣輕鬆,都是因為他們發現年輕的皇帝,已經可以輕易壓製那幾個指揮使。


    雖說是紀煬創造了所有條件,讓皇上可以自如指揮。


    但這種氛圍還是讓所有人高興。


    邊關穩定了,朝中就能穩定,這誰不知道呢。


    原本指揮使們來的時候,他們還有些擔心。


    現在隻看著皇上進行最後的收尾。


    雖然沒有明說,基本給屯青崖指揮使兩個選擇,一個是朝中派武將去做監軍,慢慢分兵權。


    二是讓屯青崖指揮使換防到汴京。


    當然沒那麽好運氣,能拿到實權,也就是給虛名掛職而已。


    這個算是皇上一點好心,他念在指揮使確實鎮守邊關,會讓指揮使一家在汴京安享生活,給足尊貴跟體麵。


    一個對皇上不尊敬,甚至挑撥關係的人,能有這個結果,已經很好了。


    回汴京之後,也不用受風霜之苦,頂多不自由,可家人子女的日子卻會極好。


    可讓屯青崖指揮使放棄那邊的基業,實在讓他難以割舍。


    但要選了第一個,讓朝廷派監軍過去,到時候家人的日子,可沒那麽輕鬆。


    屯青崖指揮使怎麽也想不到,他這趟來汴京,竟然會被如此輕易下了兵權。


    一切好像都變了。


    戰爭的方法也變了。


    換個皇帝,這個指揮使絕對不會選後者,因為他害怕帶著家人回京之後被報複。


    可眼前的小皇帝,甚至背後的紀煬。


    都不是趕盡殺絕之人。


    到底是守住自己在屯青崖的基業,還是放手讓家人得富貴,靠著在屯青崖的家產,他們在汴京也是極富之戶。


    更別說還有護衛京都的職位等著。


    屯青崖指揮使在各種紛擾下,徹底失眠。


    天子,就是天子。


    縱然一時失勢,也能讓他們這些臣子驚慌失措,惴惴不安。


    本以為一個小皇帝,沒那樣厲害。


    可他千算萬算,沒算到金家的忠心,還有紀煬在背後出謀劃策。


    就在屯青崖指揮使還在思考的時候,當天早朝一直閉目養神的林大學士忽然睜眼,簡單問了句話。


    立刻讓他驚醒。


    自從他們來汴京,這位有著宰相之稱的老臣,好像還沒插手?


    承平國是沒宰相的職位,可卻有宰相的美名。


    當初跟著先皇的林敬源!


    自己這邊已經露出懼色,人家那邊還有大殺器沒用。


    見此,紀煬笑了。


    他早說過,屯青崖指揮使,是別想離開汴京。


    好好當你的閑散武將還好,否則既已來汴京,能翻出什麽風浪。


    林大學士好笑地看看紀煬。


    自從指揮使們要進京,所有人的每一步都在紀煬的計劃當中,即使出了插曲,也扭轉回來。


    甚至他這句話,都是紀煬暗示。


    有這樣的孫女婿,他可以繼續閉目養神了。


    屯青崖指揮使做了選擇,留在汴京,送回書信讓家人安置好過來。


    這讓益寧府,房樺府皆鬆口氣。


    死道友不死貧道。


    別看當初合謀要給小皇上一個下馬威,真遇到事了,他們肯定跑啊,誰會傻兮兮的真跟對方一條心。


    朝廷如今的好東西多著呢。


    他們隨便帶回去一些,都能讓自己根基更穩。


    誰帶來的利益更多,他們自然偏向誰。


    在屯青崖指揮使寄出書信之後,時間到了三月二十五。


    接下來許多事情開始推動。


    但是火炮這東西,到底還是沒給這三位,隻給了幾杆槍,又給了少量子彈。


    紀煬跟工部是不怕他們回去研究自製的,因為他們如今的製作技術,明顯有了門檻,便是做出來,也不如朝廷的威力強。


    隻有等他們辦了實事,跟當地知府合力修水渠,整官道,建驛館。


    以及接受朝廷派去清查兵士的官員,才會一點點送火炮過去。


    他們能這樣聽話,自然不止因為好處。


    屯青崖指揮使怕火炮,難道他們就不怕。


    這套大棒子加胡蘿卜的手段,永遠都用不膩。


    益寧府跟房樺府指揮使陸陸續續離京,走之前都特別找紀煬相送。


    益寧府指揮使看紀煬像看寶。


    房樺府指揮使更是直接用激將法:“當年房樺府附近的海寇,你祖父都沒打下來,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清理幹淨。”


    說罷,又加了句:“清理幹淨了,對海邊漁民百姓才有利,否則遇上打家劫舍的,那就完了。”


    其他就算了。


    聽到房樺府指揮使這話,紀煬接話:“我已經讓房樺府知府整理這些年敵寇侵擾的次數,已經損失的人命財產。”


    “等正式上奏,朝堂肯定會拿出應對之策。”


    這讓房樺府指揮使真誠笑笑,不過最後又加了句:“哎,應該讓你來我們房樺府當知府,那才好呢。”


    “靠海,發展無限。”


    紀煬知道這人滑頭,這會更窺見他心思縝密,見識也深遠。


    不過紀煬沒說話,隻是拱拱手,沒表示讚同,同樣沒反對。


    如今說那些還早。


    沒有基礎的發展,建造一切東西都是空中樓閣。


    等百姓富足,朝堂安穩,四方匪賊流寇減少,國內官道驛館四通八達。


    這些東西都會有的。


    一味隻往前走,卻不夯實基礎,很快便會倒塌。


    治政之道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


    如今的疾苦,還在填飽肚子,吃飽喝足上。


    送走這些安定一方的指揮使,紀煬直接去了皇宮。


    剛辦成一件事的徐九祥終於鬆口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