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其他學士挑完之後,剩下六十八人興奮奔向紀煬空蕩蕩的院子。
聽說紀大人這裏,隻有十個護衛,以及兩個小吏,還有一個小廝。
人家學士那邊一兩百人呢!
紀大人這裏怎麽可以少!
其中狀元跑得最快,誰讓他原本就站最前頭。
好在進士老爺們來了五鬥院,並未真的那麽失措,而是整理了進士衣裳,這才進門。
但他們到的時候,今科狀元已經在給紀學士端茶送水,絲毫沒有方才狀元的傲慢樣。
平安也沒覺得被搶了活計不高興,反而無奈站在旁邊,看著新科進士們大獻殷勤。
別說平安了,連小吏護衛們也覺得好笑。
小吏嶽文塞甚至還道:“咱們五鬥院地方雖然不小,但許多房間都空置著,你們來了正好填補。”
別看嶽文塞連秀才都不是,旁邊的進士們卻極為客氣。
能在紀大人身邊當小吏的,能不厲害?
看著他們老老實實做事,反而是佃戶出身的魯戰無奈,跟紀煬請命之後,安排大家定下來。
除了紀大人在主殿之外,其他按照大家所長,安排到其他殿裏做事。
填填補補的,他們這五鬥院的學士院,真的有些模樣了。
等知道佃戶出身的小吏魯戰主要負責皇莊那邊的事,眾人更是震驚。
皇莊附近有千畝稻子,長得極好,往年還要一兩個月才能成熟的稻子,如今四月份已經可以收獲。
成熟期提前了兩個月!
這何等誇張。
都是紀大人培育良種的功勞,縱然魯戰隻是打了下手,也讓人咋舌。
聽著大家詢問,魯戰事無巨細講了那些良種的好處跟培育過程,這本就不是要隱瞞的事,以後甚至要推廣到全天下。
這聽的不少農家人出身的學生眼淚汪汪。
真盼著這些良種可以分到他們家鄉啊。
魯戰笑著道:“那你可要好好做事,回頭給家鄉做貢獻的機會來了,千萬要抓住。”
要說以前小吏尋他,進士老爺們肯定不答應。
如今卻拜謝魯戰。
他肯定會抓住的。
今年的進士裏,有十好幾個都是農家人出身,也就是之前所說的,真正的貧苦人家。
他們全都是依靠先皇走之前的政令,那場震驚天下人的考試後爭取來的權益。
各地官學不管真心還是假意,都招收不少貧苦人家孩子,而這些吃過苦的年輕人,自然會珍惜這些機會。
還真有十幾個人考了出來。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自磨礪出。
他們的出現會鼓舞更多人,從而成為良性發展。
就像他們注重田地,明白良種意義一樣,他們會更加熱心幫助自家的家鄉。
紀煬知道新科進士裏有會種田的,還專門找來問了幾句,誰知道一問,發現大家都對種田略知一二。
今科狀元道:“紀大人,現在滿朝大人們都在研究種田之術,各地官員自然效仿,也就到我們各個官學裏了。”
紀煬這才恍惚想到這件事。
好像是去年的時候,皇上誇了幾句,朝中大臣開始鑽研種田。
沒想到半年多的時間,竟然讓各地都開始效仿。
他還是低估了皇上的帶頭作用?
當天徐九祥看到紀煬,總覺得紀大人眼神有些不大對。
等紀煬慫恿皇上在皇家花園開辟一片穀子地的時候,徐九祥笑道:“還當紀大人有什麽事,現在就開,我也想種良種,可行?”
這就是完全理解紀煬的意思了。
紀煬立刻拱手:“皇上聖明。”
徐九祥暗暗激動。
他終於能跟上紀大人一點點節奏。
經過指揮使那事,他總算是有點進步?
天下之主都在種田,不管是真是假,已經足夠做表率作用。
在不知誰人暗示下,宮中妃子之一,太後的娘家人於妃,在自己殿裏養蠶種桑。
雖然說起來不太好聽,但於妃說等蠶養好了,想自己試著織布。
皇上聽聞,還去看了幾次,這讓於妃養蠶種桑的想法更加熱切。
紀煬知道後,則是有些好笑。
怎麽宮裏也卷起來了。
但這都是好事,皇後那邊,還有一個武將家的龐妃同樣不會閑著。
紀煬甚至好奇,他們還會出什麽新花樣。
看徐九祥故意多去幾次的態度,明顯也在鼓勵大家多卷一卷。
他這樣子。
倒有些眼熟?
紀煬此時還在翰林院的五鬥院,手上雜務一件接著一件,剛做完抬抬眼,見今科狀元還在給他泡茶。
榜眼在打掃書台,探花幹脆站在他身邊伺候筆墨。
這讓平安已經沒事可做,幹脆幫他督查公務了。
怪不得有些眼熟!
大家如今也太奮進了。
自己可沒說過這些事,這些進士們公務做完了,就喜歡在他眼前晃。
紀煬忍不住道:“走吧,咱們去皇莊附近看看,最近的稻子馬上就要收獲,這次的產量十分要緊。”
如今稻子收獲期是縮短了。
可產量也很重要。
他印象裏的稻子,潛力可大著呢!
不過想想如今朝中上下都在努力種田的模樣,突破現有技術,肯定是早晚的事。
終有一天,承平國百姓喝飽喝足,再也不是夢想中的故事。
聽到紀大人要出門,頭一次要跟著出去辦公的眾人立刻興奮。
帶上他們!
一定要帶上他們!
小吏嶽文塞跟魯戰都被大家的熱情嚇了一跳。
不過別著急,他們大人肯定會有公務給你們做的。
一人打五份工的經曆,哪個紀大人手下沒有過?
第144章
稻香秫熟暮秋天, 阡陌縱橫萬畝連。
這句詩放在汴京皇莊附近,則要改為初夏了。
四月下旬的時間, 還真的就讓稻子收獲。
莊子裏有經驗的老農, 還有全國各地來的農人更說,如果放在氣候更好的江南,湖南, 粵地一帶,甚至還能提前小半個月的時間。
再見這稻穗顆顆飽滿,實在是可歎。
這一個穗子的重量, 抵得上以往兩三穗了。
如何不讓整個汴京興奮。
如今的汴京府尹都要派人來看著這些稻田,不能讓城內外來圍觀的人偷了去, 想看可以, 距離遠點!
紀煬自然高興, 在縱橫的小路裏檢查幾個時辰, 這才回到皇莊。
跟著的十幾個進士, 也從中得到樂趣。
有些進士家境殷實,雖識五穀, 卻不知道田地裏的稻子長這個模樣。
再去看麥子的時候, 更是驚奇。
今日算是大開眼界了。
原來自己的一粥一飯, 竟然如此辛苦。
原來他們的田地莊稼, 竟然是這樣長出來的。
百聞不如一見,這次算是來著了。
接著紀煬吩咐他們各種公務,也是高興去做, 雖然隻是丈量,計數, 那也是樂意去做的。
不過紀煬來的目的, 是來確定收獲的時間, 還有這些收獲的是否能當種子用。
皇莊的負責人頗有些激動。
都是田地裏一點點的事情,誰能想到真的培育出來,會有這樣驚人的成果。
聽說紀大人這裏,隻有十個護衛,以及兩個小吏,還有一個小廝。
人家學士那邊一兩百人呢!
紀大人這裏怎麽可以少!
其中狀元跑得最快,誰讓他原本就站最前頭。
好在進士老爺們來了五鬥院,並未真的那麽失措,而是整理了進士衣裳,這才進門。
但他們到的時候,今科狀元已經在給紀學士端茶送水,絲毫沒有方才狀元的傲慢樣。
平安也沒覺得被搶了活計不高興,反而無奈站在旁邊,看著新科進士們大獻殷勤。
別說平安了,連小吏護衛們也覺得好笑。
小吏嶽文塞甚至還道:“咱們五鬥院地方雖然不小,但許多房間都空置著,你們來了正好填補。”
別看嶽文塞連秀才都不是,旁邊的進士們卻極為客氣。
能在紀大人身邊當小吏的,能不厲害?
看著他們老老實實做事,反而是佃戶出身的魯戰無奈,跟紀煬請命之後,安排大家定下來。
除了紀大人在主殿之外,其他按照大家所長,安排到其他殿裏做事。
填填補補的,他們這五鬥院的學士院,真的有些模樣了。
等知道佃戶出身的小吏魯戰主要負責皇莊那邊的事,眾人更是震驚。
皇莊附近有千畝稻子,長得極好,往年還要一兩個月才能成熟的稻子,如今四月份已經可以收獲。
成熟期提前了兩個月!
這何等誇張。
都是紀大人培育良種的功勞,縱然魯戰隻是打了下手,也讓人咋舌。
聽著大家詢問,魯戰事無巨細講了那些良種的好處跟培育過程,這本就不是要隱瞞的事,以後甚至要推廣到全天下。
這聽的不少農家人出身的學生眼淚汪汪。
真盼著這些良種可以分到他們家鄉啊。
魯戰笑著道:“那你可要好好做事,回頭給家鄉做貢獻的機會來了,千萬要抓住。”
要說以前小吏尋他,進士老爺們肯定不答應。
如今卻拜謝魯戰。
他肯定會抓住的。
今年的進士裏,有十好幾個都是農家人出身,也就是之前所說的,真正的貧苦人家。
他們全都是依靠先皇走之前的政令,那場震驚天下人的考試後爭取來的權益。
各地官學不管真心還是假意,都招收不少貧苦人家孩子,而這些吃過苦的年輕人,自然會珍惜這些機會。
還真有十幾個人考了出來。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自磨礪出。
他們的出現會鼓舞更多人,從而成為良性發展。
就像他們注重田地,明白良種意義一樣,他們會更加熱心幫助自家的家鄉。
紀煬知道新科進士裏有會種田的,還專門找來問了幾句,誰知道一問,發現大家都對種田略知一二。
今科狀元道:“紀大人,現在滿朝大人們都在研究種田之術,各地官員自然效仿,也就到我們各個官學裏了。”
紀煬這才恍惚想到這件事。
好像是去年的時候,皇上誇了幾句,朝中大臣開始鑽研種田。
沒想到半年多的時間,竟然讓各地都開始效仿。
他還是低估了皇上的帶頭作用?
當天徐九祥看到紀煬,總覺得紀大人眼神有些不大對。
等紀煬慫恿皇上在皇家花園開辟一片穀子地的時候,徐九祥笑道:“還當紀大人有什麽事,現在就開,我也想種良種,可行?”
這就是完全理解紀煬的意思了。
紀煬立刻拱手:“皇上聖明。”
徐九祥暗暗激動。
他終於能跟上紀大人一點點節奏。
經過指揮使那事,他總算是有點進步?
天下之主都在種田,不管是真是假,已經足夠做表率作用。
在不知誰人暗示下,宮中妃子之一,太後的娘家人於妃,在自己殿裏養蠶種桑。
雖然說起來不太好聽,但於妃說等蠶養好了,想自己試著織布。
皇上聽聞,還去看了幾次,這讓於妃養蠶種桑的想法更加熱切。
紀煬知道後,則是有些好笑。
怎麽宮裏也卷起來了。
但這都是好事,皇後那邊,還有一個武將家的龐妃同樣不會閑著。
紀煬甚至好奇,他們還會出什麽新花樣。
看徐九祥故意多去幾次的態度,明顯也在鼓勵大家多卷一卷。
他這樣子。
倒有些眼熟?
紀煬此時還在翰林院的五鬥院,手上雜務一件接著一件,剛做完抬抬眼,見今科狀元還在給他泡茶。
榜眼在打掃書台,探花幹脆站在他身邊伺候筆墨。
這讓平安已經沒事可做,幹脆幫他督查公務了。
怪不得有些眼熟!
大家如今也太奮進了。
自己可沒說過這些事,這些進士們公務做完了,就喜歡在他眼前晃。
紀煬忍不住道:“走吧,咱們去皇莊附近看看,最近的稻子馬上就要收獲,這次的產量十分要緊。”
如今稻子收獲期是縮短了。
可產量也很重要。
他印象裏的稻子,潛力可大著呢!
不過想想如今朝中上下都在努力種田的模樣,突破現有技術,肯定是早晚的事。
終有一天,承平國百姓喝飽喝足,再也不是夢想中的故事。
聽到紀大人要出門,頭一次要跟著出去辦公的眾人立刻興奮。
帶上他們!
一定要帶上他們!
小吏嶽文塞跟魯戰都被大家的熱情嚇了一跳。
不過別著急,他們大人肯定會有公務給你們做的。
一人打五份工的經曆,哪個紀大人手下沒有過?
第144章
稻香秫熟暮秋天, 阡陌縱橫萬畝連。
這句詩放在汴京皇莊附近,則要改為初夏了。
四月下旬的時間, 還真的就讓稻子收獲。
莊子裏有經驗的老農, 還有全國各地來的農人更說,如果放在氣候更好的江南,湖南, 粵地一帶,甚至還能提前小半個月的時間。
再見這稻穗顆顆飽滿,實在是可歎。
這一個穗子的重量, 抵得上以往兩三穗了。
如何不讓整個汴京興奮。
如今的汴京府尹都要派人來看著這些稻田,不能讓城內外來圍觀的人偷了去, 想看可以, 距離遠點!
紀煬自然高興, 在縱橫的小路裏檢查幾個時辰, 這才回到皇莊。
跟著的十幾個進士, 也從中得到樂趣。
有些進士家境殷實,雖識五穀, 卻不知道田地裏的稻子長這個模樣。
再去看麥子的時候, 更是驚奇。
今日算是大開眼界了。
原來自己的一粥一飯, 竟然如此辛苦。
原來他們的田地莊稼, 竟然是這樣長出來的。
百聞不如一見,這次算是來著了。
接著紀煬吩咐他們各種公務,也是高興去做, 雖然隻是丈量,計數, 那也是樂意去做的。
不過紀煬來的目的, 是來確定收獲的時間, 還有這些收獲的是否能當種子用。
皇莊的負責人頗有些激動。
都是田地裏一點點的事情,誰能想到真的培育出來,會有這樣驚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