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時間好說,明日就可以正式收獲,正式稱重,到時候皇上都會過來。
而是否能當種子用。
這點也要說明一點,一般的現代的雜交種子,用的都是雜交一代,種出來的果子也好,稻子麥子也好,都是產量最高的一代。
接下來大多數都不能留種。
但皇莊農人們用傳統方法培育的種子,並不會隻要一代的種子,而是培育三代後,看三代的穩定性,再從中選優。
當然,這種培育不是一勞永逸,以後也要繼續進行,防止種子退化。
這也是紀煬設立良種司的緣故。
不僅要為以後的良種定價,更要監測各地種子的情況。
這種方法在現代來說,肯定已經過於落後,如今卻是較為先進的想法。
好在召集來的天下農人能明白其中意思,更是集思廣益做出成果。
這會給紀煬的答案也很肯定:“此次種出來的稻子,必然能當種子,但各地農務官必須每季查看,若種子有退化的痕跡,便要重新培育新種。”
“但有一點,我們到底是在汴京,各地土地氣候情況不同,若想選出更加有利當地的種子,我們還需回到家鄉,去往各地,這才能讓天下種子,都替換成良種。”
也就是兩點。
當地農務官必須勤勉。
他們這些技術高超的人,不能聚在一個地方。
當時紀煬提起的時候,他們還不知其中深意,現在卻有些了然。
紀煬點頭。
各地農務官的整頓他會去做。
而讓農人們回到自己家鄉,帶著在這精進的技術跟種子回去,必然也可行。
接下來他會一一安排。
這些公務處理好,已經到了深夜。
早上還興致勃勃趕來的進士們,簡直頭暈眼花,平時胃口不佳的進士也啃了幾個大饅頭。
沒辦法,餓啊。
事情多啊。
剛來還很興奮,隨著事情一件件處理,他們腰快折了,腿快斷了。
平時還說自己愛寫字,寫字漂亮,這會都顧不上工不工整,能記錄清楚就好!
怪不得小吏魯戰說他們文辭太過華麗,應該精簡,否則太辛苦。
這說得一點也沒錯!
什麽文采,什麽文辭。
哪有簡單扼要記錄清楚重要!
這完全顛覆他們對公務的理解。
原來這東西枯燥中還透著幾絲無聊,但做成了又有些成就感。
隻是如山的公務壓下來,他們真的好累啊!
可要說埋怨紀學士吧。
又不行。
紀大人做的事比他們還多,就連他手下小吏小廝護衛們,到現在還精神奕奕。
聽說中間照常吃飯,照常活動筋骨,然後就繼續了?
這是人力可為的?
眼看天都黑了,紀大人還是不急不緩,他們從心裏由衷敬佩。
紀煬看已經到戌時,吩咐平安道:“讓那些見習進士先回吧,咱們這還有一個時辰。”
明日皇上要來,再加上皇莊附近不僅種了一個稻種,再有新進展的成果需要查看。
再留他們,估計大家頭一天上班都要崩潰。
體恤他們,回去睡吧。
進士們捂著胸口。
誰也沒說過,這怎麽比讀書還苦啊。
但這會要是走了,豈不是前功盡棄。
不行,不能走。
至少不能當第一個下班的人。
以至於紀煬準備回家的時候,發現翰林院來的一幹人等,竟然一個也沒走。
紀煬笑:“既如此,便請你們去東市酒樓吃飯。”
東市的酒樓,個個都貴得離譜。
這些進士們也沒幾個能吃得起的。
紀煬還看了看江春,見他精神也好,笑著道:“這裏跟家裏,是不是很不一樣。”
江春是潞州扶江縣人士,紀煬剛到扶江縣時,那會他才十二三,可以說是看著扶江縣被紀大人一手扶持起來的。
他自然更加恭敬。
“是不一樣,汴京真的很繁華。”江春又接了句,“但家裏也很好,現在真的很好。”
紀煬笑:“走吧,去酒樓嚐嚐家鄉菜。”
那酒樓的潞州菜也不錯,去嚐嚐。
到了之後,進士們發現,不僅有潞州菜,還有他們各地的菜肴。
忙碌了一天,能吃到家鄉菜,這種感覺無法用言語形容。
紀煬無奈看著大家一邊吃飯一邊哭,然後還一邊交流今日做事的感受,笑著下樓把賬先結了。
至於他?
他還是回家跟老婆孩子們一起吃飯吧。
婉芸的女醫館已經正式招收學生,令人意外的是,來了不少大家小姐過去學習。
京中的門戶們多麽敏感。
明顯已經察覺風向變了,如今的承平國風氣開放,女子去讀個女醫也不是錯。
說不定還會得到皇上誇獎。
再說,真正愛女兒的人戶,也舍不得自己女兒被拘束在小小的院子裏。
一時間,汴京街上多了不少女孩子,不圍戴帷帽麵紗也很常見。
這也跟汴京治安特別好有關。
誰敢在街上搗亂啊。
那不是找死嗎。
別看紀大人不是汴京府的府尹了,可接任他的人,完全按照他的行事做派,大家都知道的。
夜晚的汴京燈火通明,走在這樣的街道,很讓人心情愉悅。
四月二十二清晨。
紀煬先去了皇宮,然後跟著皇上一起去皇莊。
此刻皇莊附近已經準備好,隻等著皇上過來,下令收割稻子。
隨後的流程更不用說,豐收,稱重,都是安排好的。
跟著的林啟還有林婉芸,忽然覺得這一幕有些熟悉。
當初紀煬在扶江縣就是這麽稱菜的。
上次因為肥料的緣故,讓當地糧食增產幾十斤,上百斤。
可以說震驚整個潞州。
甚至讓先皇都微微吃驚。
也是那個時候,讓先皇注意到下麵還有紀煬這個能臣。
如今算算,竟然過去十二年了。
紀煬的想法依舊跟之前一樣,但之前是讓扶江縣百姓吃飽喝足。
如今的目標是讓天下百姓吃飽喝足。
未嚐不是一種不忘初心。
徐九祥帶著皇後在田間看著,對人溫和有禮,又不失皇家風範,讓不少農家人也看到年輕帝王的模樣。
倒是更親切,更有朝氣?
上午第一畝稻子的重量出來。
按照汴京往年三百二十斤的均產,足足提高了二百斤!
一畝地,五百二十斤!
良種的作用,在第一畝地的產量已經顯現出來。
縱然有這裏農人格外精心照料的原因,也有良種的極大作用。
五百二十斤。
這簡直讓大家不敢想象。
放在現代,或許還是低產。
但在承平國這裏,已經是前所未有的產量。
而是否能當種子用。
這點也要說明一點,一般的現代的雜交種子,用的都是雜交一代,種出來的果子也好,稻子麥子也好,都是產量最高的一代。
接下來大多數都不能留種。
但皇莊農人們用傳統方法培育的種子,並不會隻要一代的種子,而是培育三代後,看三代的穩定性,再從中選優。
當然,這種培育不是一勞永逸,以後也要繼續進行,防止種子退化。
這也是紀煬設立良種司的緣故。
不僅要為以後的良種定價,更要監測各地種子的情況。
這種方法在現代來說,肯定已經過於落後,如今卻是較為先進的想法。
好在召集來的天下農人能明白其中意思,更是集思廣益做出成果。
這會給紀煬的答案也很肯定:“此次種出來的稻子,必然能當種子,但各地農務官必須每季查看,若種子有退化的痕跡,便要重新培育新種。”
“但有一點,我們到底是在汴京,各地土地氣候情況不同,若想選出更加有利當地的種子,我們還需回到家鄉,去往各地,這才能讓天下種子,都替換成良種。”
也就是兩點。
當地農務官必須勤勉。
他們這些技術高超的人,不能聚在一個地方。
當時紀煬提起的時候,他們還不知其中深意,現在卻有些了然。
紀煬點頭。
各地農務官的整頓他會去做。
而讓農人們回到自己家鄉,帶著在這精進的技術跟種子回去,必然也可行。
接下來他會一一安排。
這些公務處理好,已經到了深夜。
早上還興致勃勃趕來的進士們,簡直頭暈眼花,平時胃口不佳的進士也啃了幾個大饅頭。
沒辦法,餓啊。
事情多啊。
剛來還很興奮,隨著事情一件件處理,他們腰快折了,腿快斷了。
平時還說自己愛寫字,寫字漂亮,這會都顧不上工不工整,能記錄清楚就好!
怪不得小吏魯戰說他們文辭太過華麗,應該精簡,否則太辛苦。
這說得一點也沒錯!
什麽文采,什麽文辭。
哪有簡單扼要記錄清楚重要!
這完全顛覆他們對公務的理解。
原來這東西枯燥中還透著幾絲無聊,但做成了又有些成就感。
隻是如山的公務壓下來,他們真的好累啊!
可要說埋怨紀學士吧。
又不行。
紀大人做的事比他們還多,就連他手下小吏小廝護衛們,到現在還精神奕奕。
聽說中間照常吃飯,照常活動筋骨,然後就繼續了?
這是人力可為的?
眼看天都黑了,紀大人還是不急不緩,他們從心裏由衷敬佩。
紀煬看已經到戌時,吩咐平安道:“讓那些見習進士先回吧,咱們這還有一個時辰。”
明日皇上要來,再加上皇莊附近不僅種了一個稻種,再有新進展的成果需要查看。
再留他們,估計大家頭一天上班都要崩潰。
體恤他們,回去睡吧。
進士們捂著胸口。
誰也沒說過,這怎麽比讀書還苦啊。
但這會要是走了,豈不是前功盡棄。
不行,不能走。
至少不能當第一個下班的人。
以至於紀煬準備回家的時候,發現翰林院來的一幹人等,竟然一個也沒走。
紀煬笑:“既如此,便請你們去東市酒樓吃飯。”
東市的酒樓,個個都貴得離譜。
這些進士們也沒幾個能吃得起的。
紀煬還看了看江春,見他精神也好,笑著道:“這裏跟家裏,是不是很不一樣。”
江春是潞州扶江縣人士,紀煬剛到扶江縣時,那會他才十二三,可以說是看著扶江縣被紀大人一手扶持起來的。
他自然更加恭敬。
“是不一樣,汴京真的很繁華。”江春又接了句,“但家裏也很好,現在真的很好。”
紀煬笑:“走吧,去酒樓嚐嚐家鄉菜。”
那酒樓的潞州菜也不錯,去嚐嚐。
到了之後,進士們發現,不僅有潞州菜,還有他們各地的菜肴。
忙碌了一天,能吃到家鄉菜,這種感覺無法用言語形容。
紀煬無奈看著大家一邊吃飯一邊哭,然後還一邊交流今日做事的感受,笑著下樓把賬先結了。
至於他?
他還是回家跟老婆孩子們一起吃飯吧。
婉芸的女醫館已經正式招收學生,令人意外的是,來了不少大家小姐過去學習。
京中的門戶們多麽敏感。
明顯已經察覺風向變了,如今的承平國風氣開放,女子去讀個女醫也不是錯。
說不定還會得到皇上誇獎。
再說,真正愛女兒的人戶,也舍不得自己女兒被拘束在小小的院子裏。
一時間,汴京街上多了不少女孩子,不圍戴帷帽麵紗也很常見。
這也跟汴京治安特別好有關。
誰敢在街上搗亂啊。
那不是找死嗎。
別看紀大人不是汴京府的府尹了,可接任他的人,完全按照他的行事做派,大家都知道的。
夜晚的汴京燈火通明,走在這樣的街道,很讓人心情愉悅。
四月二十二清晨。
紀煬先去了皇宮,然後跟著皇上一起去皇莊。
此刻皇莊附近已經準備好,隻等著皇上過來,下令收割稻子。
隨後的流程更不用說,豐收,稱重,都是安排好的。
跟著的林啟還有林婉芸,忽然覺得這一幕有些熟悉。
當初紀煬在扶江縣就是這麽稱菜的。
上次因為肥料的緣故,讓當地糧食增產幾十斤,上百斤。
可以說震驚整個潞州。
甚至讓先皇都微微吃驚。
也是那個時候,讓先皇注意到下麵還有紀煬這個能臣。
如今算算,竟然過去十二年了。
紀煬的想法依舊跟之前一樣,但之前是讓扶江縣百姓吃飽喝足。
如今的目標是讓天下百姓吃飽喝足。
未嚐不是一種不忘初心。
徐九祥帶著皇後在田間看著,對人溫和有禮,又不失皇家風範,讓不少農家人也看到年輕帝王的模樣。
倒是更親切,更有朝氣?
上午第一畝稻子的重量出來。
按照汴京往年三百二十斤的均產,足足提高了二百斤!
一畝地,五百二十斤!
良種的作用,在第一畝地的產量已經顯現出來。
縱然有這裏農人格外精心照料的原因,也有良種的極大作用。
五百二十斤。
這簡直讓大家不敢想象。
放在現代,或許還是低產。
但在承平國這裏,已經是前所未有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