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清穿之鹹魚德妃小食堂 作者:三月長頸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玄燁湊得太近,呼吸幾乎打在她的耳畔,她耳朵一陣發燒,正反射性地想躲遠一點,卻聽玄燁又開了口。
“不過,既然那日是假的,今日便補上真的。可好?”
淑嵐猛地抬頭,正撞上玄燁滿臉狡黠的笑意,還未來得及反應,便被拉住了手。一個腳步不穩,卻跌進了玄燁的懷裏,正對上玄燁那雙凝視著自己的雙眼。
“別怕。”
淑嵐隻覺軟了腿,耳朵紅得發燙,隻覺身子一輕,便被打橫攬在了懷裏,直朝寢殿那架雞翅木架子床走去。
作者有話說:
第39章 薨逝
秋日已盡, 天氣漸漸冷了起來,雖不到用炭火的季節, 早晚還是涼颼颼的。
淑嵐正與佟格格一同在榻上坐著一同看大公主寫字, 外頭的盼夏急急地走進來。
“什麽事這麽急?”佟格格見盼夏麵色有些慌張,便叫章嬤嬤把大公主送去偏殿玩耍,才開口問起盼夏所為何事。
“回二位主子, 方才永壽宮來人報,鈕祜祿庶妃薨了。”盼夏將殿門細細關了,才低聲回道。
淑嵐與佟格格對視一眼, 佟格格問道:“皇上也知道了?”
盼夏點點頭:“奴婢經過永壽宮時,見鑾駕已經從永壽宮出來, 又去了慈寧宮了,想必是皇上要與太皇太後商量治喪事宜。”
良久, 淑嵐才喃喃道:“怎麽走得這樣急?”
自從鈕祜祿庶妃那日在養心殿受到極大的打擊後吐了血, 皇上便讓她回宮靜養。此事背後牽涉頗深,涉事的劉院使、蘭舸一死, 知道實情的便隻有當時在場的幾人以及佟格格, 對外隻說是庶妃體弱, 需要靜養,不宜見人。
隻有寥寥數個知道深情底裏的人明白,鈕祜祿庶妃身體恐怕是撐不了幾日了。
張懷每日都奉旨去永壽宮侍奉,調製湯藥,但淑嵐每每問及張懷鈕祜祿庶妃的病況, 張懷都隻是無奈搖頭。
“不是微臣不想盡力醫治,而是如今鈕祜祿庶妃的病, 實在到了藥石無救的地步了。”張懷說道, “那日從養心殿把庶妃送回宮去, 庶妃就一直昏迷著,極少醒來,就算是煎了藥也難喂進去。”
況且,即使煎藥,也隻能使用止痛之藥,略略緩解病痛罷了。
“是啊,怎麽這麽突然……”一旁站著的倚冬倒吸了一口涼氣,“奴婢與庶妃宮中的大宮女文箏是同鄉,她前幾日還同奴婢說呢,說鈕祜祿庶妃似乎比往常精神好些了,神智也清醒了許多,她還想著,說不定庶妃能漸漸地好起來了,誰能想到……”
淑嵐自是知道,這便是回光反照,乍一看像是身體和精神都大好了,其實隻是油盡燈枯前最後的餘暉罷了。
“是啊,奴婢聽說,鈕祜祿庶妃今天晨起還傳膳,說想喝從前總在娘家府裏喝的那種雞湯,文箏還以為庶妃胃口好起來了,身體也會好起來,喜得跟什麽似的,就去叫禦膳房去準備了,誰知她出去拿早膳的功夫,回來時庶妃就沒了氣息……”盼夏也長長一歎。
淑嵐隻覺唏噓不已,她雖然入宮時日不長,與鈕祜祿庶妃並無甚深交,但也覺得她性子溫婉,待人和善。不過是與自己一樣,枉作了家族爭權奪利的所布的局中的一枚棋子罷了。
慈寧宮。
蘇麻喇姑攙著太皇太後從佛堂出來,便見玄燁已經在正殿等候多時了。
太皇太後叫蘇麻喇姑給玄燁上了茶,便在榻上坐了,一邊撚著手中的佛珠,一邊等著玄燁開口。
“皇瑪嬤,孫兒此番是為著鈕祜祿庶妃之事而來。”玄燁在榻上坐了,開門見山,“皇瑪嬤可聽說了庶妃薨逝一事?”
太皇太後闔眼點了點頭,歎息了一聲:“今早,蘇麻聽了永壽宮的消息後,便告訴哀家了。好可憐的孩子,今日哀家為她在佛前祝禱,希望她能早登極樂。”
“是,庶妃她若在天有靈,必然感沛皇瑪嬤之厚愛。”玄燁微微頷首,斟酌著開口道:“隻是如今,孫兒有一事不知該如何是好。”
“你說的是,鈕祜祿庶妃追封一事?”太皇太後自然知道玄燁此時來找他是何用意,也不與他繞圈子。
“正是此事。”玄燁點點頭。
祖孫二人皆心照不宣——鈕祜祿庶妃追封之事確實尷尬。若是追封得低了,她背後盤根錯節的勢力必然會人心浮動,心生不滿,甚至猜測宮中是否有所異動,;而若是追封為皇後,那便是趁了他們的意,讓他們有了多一重籌碼。
而玄燁雖手握了劉院使的證詞,心中卻有另一層顧慮。
“朝廷此時正是用人之際,前些日子衢州之戰大捷,朝中難免有功臣之家要得意忘形,自恃功高,不得不防……而此時又值絞殺耿敬忠這逆臣賊子的緊要關頭,若此時使得朝廷人心躁動,軍中必定也被牽連,恐怕對朝廷有諸多不利。”玄燁將心中顧慮悉數說了說來。
輔國四大臣之家多年來互相聯姻,盤根錯節,縱使自己心中不悅,要處置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平三藩的戰爭已經打了數年,若是在此時機亂了軍心,不知這些年多少填進去的人命與錢財換來的功績便要毀於一旦。
“皇上所慮之事甚是。不過,哀家倒覺得,皇上隻需按製追封便可。鈕祜祿氏生前雖未正式冊封,但份例一直是妃位,如今薨逝,隻追封貴妃便足以表達皇上重視其家族之心了。”太皇太後呷了一口茶,緩緩沉聲說道。“若是皇上不願他們一家仗勢獨大,想要彈壓他們的勢力,隻擇另一人居鈕祜祿氏之上便可。”
玄燁心領神會,點了點頭:“孫兒明白。”
太皇太後這話說得再明白不過:為壓製鈕祜祿家,隻要在抬舉他們之時,將佟家抬到他們之上即可。
自赫舍裏皇後薨逝後,後位空懸三年,不免招來覬覦;看來如今便是後位之爭塵埃落定的時刻了。
年終歲尾,諸事繁雜,平三藩的戰事愈發膠著,又有海寇頻犯福州,玄燁幾乎不是在會見大臣,便是批閱折子,焦頭爛額,鮮少來後宮走動。
而後宮事務則更是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才治完鈕祜祿庶妃的喪儀,新歲過後,便又要緊鑼密鼓地籌備大封六宮的諸多繁瑣事宜。
此事,依然是佟格格參與督辦,每日忙得腳不沾地。大清入關後,後宮禮製遲遲未定,順治朝雖有一套後宮的禮製方案,但也隻是空中樓閣,未曾真正實施,要想從無到有地建立後宮種種禮製,便要細枝末節都要顧及清楚,反複斟酌裁定才行。
“格格也未免太辛苦了些,若是熬壞了身子可怎麽是好。”章嬤嬤一開始還會勸勸,見勸不動,也隻好給寢殿多點兩盞宮燈,免得佟格格熬壞了眼睛。
“不妨事,嬤嬤還是先去睡吧,我看完了這個就睡了。”佟格格嘴上答著,眼睛卻沒離開過內務府呈上來的單子一瞬。“這些都是明日一早呈送給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過目的,萬萬馬虎不得。”
章嬤嬤暗自搖頭,心中心疼,卻不能說什麽,再過半月便是欽天監報上的大封六宮的吉日,佟格格幾乎忙到了衣不解帶的地步。不僅眼下積了淡淡的烏青,要每日叫盼夏用粉細細掃了才能出門;巴掌小臉也生生瘦了一圈。
她雖心中心疼得緊,但也不能再勸。家中老爺將格格送入宮中,就是為了這一天。如今鳳位唾手可得,萬不可在此時出任何差池。
章嬤嬤站在一旁踟躕了片刻,還是歎了口氣,去小廚房盛預備好的一品桂圓雪蛤湯來,給自家格格補補身子。
佟格格忙得像個停不下來的陀螺,淑嵐倒不必為此過多準備。隻因這合宮大封的典禮,隻有嬪位以上才得以特殊封賞。
至於如淑嵐這樣的嬪位以下的低級嬪妃,隻在典禮當日循禮跪拜磕頭便是了。
既然佟格格忙著,永和宮的其他日常事務便要由淑嵐來料理。而這所謂的其他事務,便是照料大公主。
大公主見了佟格格尚能老老實實坐下來寫字念書,佟格格沒時間盯著她,她便像凳子上長了釘子一般,磨蹭著不肯寫字。
一開始,淑嵐總是以利誘之,今天許她寫完字後吃核桃,明日許她寫完字後吃糕點。但這招隻三五天便不頂用了,大公主又故態重萌,讓淑嵐也頗為泄氣。
在數次恐嚇利誘都無果後,淑嵐宣告放棄:“大公主,你到底怎麽才願意乖乖練字?”
誰知大公主卻嘟著嘴,把毛筆在鼻子下頭夾了,甕聲甕氣地說:“宣琬不喜歡寫字,天天窩在書房裏寫字,要不便是背書,可沒意思透了。”
淑嵐實在不知道大公主的腦子裏又在轉什麽古怪主意,隻好開口問道:“不想學寫字,那宣琬想幹嘛?”
“宣琬想像佟家外祖一樣,騎著大馬,征戰沙場!”大公主說起這話時倒是興致勃勃,說到興起,還揮動著手中的毛筆,在眼前的紙頁上甩了一串墨點兒。
淑嵐不由得扶額:想必是章嬤嬤哄她睡覺時,把佟家祖宗幾輩的光輝事跡拿來當睡前故事將給大公主聽了,聽得大公主是無心學寫字,隻想騎大馬,練弓箭,上戰場,像佟家幾輩祖宗一樣當大將軍,威風凜凜。
“可是,佟家外祖可不光是隻有宣琬看著的那樣光是威風騎大馬就夠了的。”淑嵐耐下心,用哄小孩的語氣開始教她。“佟家外祖小時候呢,也要辛辛苦苦念書寫字的。”
“真的嗎?”大公主一臉狐疑地看著淑嵐。“可是淑嵐姐姐又沒有見過宣琬的外祖。”
“真的,真的。”淑嵐露出絕不騙小孩的正經神情:“若是做了大將軍,卻不識字,那豈不是行軍打仗時連地圖都看不懂?”
大公主聞言,立刻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宣琬知道了!宣琬會好好學寫字的!”
淑嵐心中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一種糊弄小孩的罪惡感。她看著大公主躊躇滿誌地鋪開一張新的宣紙,用飽蘸了墨汁的筆在紙上認認真真地寫字,心中隻期盼大封六宮的典禮能快點過去,自己實在是不擅長帶小孩啊。
作者有話說:
第40章 甜食
康熙十六年, 春。
新歲已至,不知不覺便到了欽天監算定的大封六宮的良辰吉日。
佟格格此番自然是入主中宮, 封為皇後。而其他諸位庶妃, 玄燁也擇了其中七位滿軍旗庶妃封為嬪位。
除了膝下有子女傍身的馬佳氏封為榮嬪,那拉氏封為惠嬪之外,入宮不到兩年的郭絡羅庶妃也在其列, 封為宜嬪。之外的四位,安嬪李氏,敬嬪章佳氏, 端嬪董氏,僖嬪郭絡羅氏, 皆是雖無子嗣,但念在康熙初年便入宮侍奉, 便也居於此次冊封的七嬪之列。
第一次大封六宮, 諸多禮儀繁瑣,整整辦了三日, 淑嵐不過是隨著大部隊渾水摸魚, 就已覺得身心俱疲, 感慨佟格格超乎常人的意誌力,竟然能將如此龐大複雜的封禮籌備得如此整肅。
不,如今該稱作佟皇後了,淑嵐心中頗有些感慨。她不再是曆史上那個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才在生命的最終一日得到一個遲來的封賞的一日皇後了。
封後之後, 便要從永和宮中搬出來了。本以為要住得遠了,不想隻是從永和宮搬到了旁邊的承乾宮。倒是大公主鬧了好大的不樂意, 哭了好幾場, 直到章嬤嬤答應陪著她隨時到永和宮玩和吃點心, 大公主才不漸漸不再哭鬧。
儀式已畢,佟皇後的鳳鑾回承乾宮,還叫上了淑嵐一道。
關起門來,淑嵐看著眼前的少女一下子鬆泛下來,一麵招呼著盼夏和倚冬為自己卸去釵環,卸下鳳冠;一麵撒著嬌叫章嬤嬤幫自己捶捶腰,淑嵐便瞧著她們忙前忙後。
大公主雖然人小鬼大,但終究不過是個六歲的孩子,跟著繁複的儀式走了三天過場,此時更是累了個人仰馬翻,是叫了佟皇後手下的太監扛在肩膀上扛回承乾宮的,一路顛簸,竟連醒都沒醒,淑嵐給她換寢衣時,還能聽得見她細細的鼾聲。
待一切都收拾停當,盼夏和倚冬從房中退出,淑嵐終於能鬆口氣,和佟皇後在榻上坐了,休息片刻。
淑嵐看著她趴在榻上的小幾上,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心中頗有些心疼。今日一日,她幾乎又是滴水未進,隻在早膳吃了些沒有氣味的清淡小食填肚子。
“忙了這些時辰,娘娘可餓了?”淑嵐問。
“自然,你有什麽好吃的,可不許藏私。”佟皇後聽聞,眼睛都亮了不少,從榻上直起身子,“這典禮的忌諱還真是多……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要是再多來幾天,我可真是受不了了。”
淑嵐頗為同情:自典禮前三天便不可吃大葷,腥膻,連蔥、蒜一類的調味都不能加,無他,一是為表莊重之心,二嘛,自然是忌諱在典禮之上有濁氣產生。大封六宮這幾日,佟皇後便隻能日日喝些人參湯白米粥吊精神。
此時典禮已畢,自然可以開葷了。
淑嵐拿出一個早就準備好的食盒,打開盒蓋,濃濃的肉香立刻充斥了整間寢殿。她早吩咐青雀從禦膳房要來早上現宰的羔羊,薄薄的脂肪點綴在肉質中,如霜降一般;最上等新鮮的食材,隻需最簡單的烹調工藝即可綻放出原始的美味,這新鮮羔羊排不需加過多佐料,隻將羊排放入鍋中滾水燉煮至酥爛脫骨,便是原汁原味的手把羊肉了。
淑嵐又拿出鴛鴦幹料小碟來,一半是倒了浸了手磨香油的蒜末的油碟,一半是將小茴香、丁香、花椒一類香料細細研磨成粉,又撒一把雪花鹽添味的幹碟。
手把羊肉是用個陶製的燉鍋裝著,叫青雀一直在鍋子上文火慢燉,待儀式結束才送過來;淑嵐用長筷子將羊排從羊湯中撈出來時,那羊排燉得剛好脫骨又不幹柴,夾到盤子中裝了,佟皇後便覺食指大動,隻嫌用筷子不過癮,便直接用手抓住羊排骨棒,滿滿地沾了蒜蓉油碟,便將著冒著熱氣的羊排往口中送。
“要添飯嗎?章嬤嬤說,小廚房給留了栗子飯,香香甜甜的,好吃得很。”淑嵐撐著下巴問道,她倒不是不餓,而是羊肉鍋子裝盒之前,她就偷吃了好幾塊,此時已經飽了。
不對,廚師的事,怎麽能叫偷吃呢,那叫嚐嚐鹹淡。
佟皇後正忙著對付口中的一整塊肉,香得眯起了眼睛,她聽見淑嵐問,便擺了擺手,口中含糊不清地說:“不添飯了,我要留著肚子,多吃點肉。”
淑嵐點點頭,拿出個小碗來盛了一碗滾滾的羊湯。打過浮末的羊湯清澈,但卻毫不寡淡,隻撒一小撮鹽進去,再撒一把新鮮香菜,便可更添清爽,使這一碗羊湯隻有奶香肉香,而毫無腥膻之氣。想來佟皇後吃完了手把肉,再喝下一碗熱熱的羊湯,暢快淋漓地出一身汗,便能多少補一補這幾日的飲食虧空。
淑嵐忽然想起一件事,便開口問道:“遷了宮後,這永和宮的正殿可就空出來了,是不是要有其他嬪妃住進來?”
埋頭吃肉的佟皇後這才抬頭,用手中的骨棒點了點,“正是了,原先榮嬪馬佳氏一直同惠嬪章佳氏擠在一宮,如今既然都封了嬪,便要遷宮別居的。”
“哦?那入住永和宮正殿的,是榮嬪娘娘還是惠嬪娘娘?”淑嵐問道。
“是榮嬪。”佟皇後答道。
淑嵐聽她如此說,心中略略放鬆了些。
她之前在萬壽功德宴上救了榮嬪的小長生一命,榮嬪也投桃報李地讓朗月為關小黑屋的自己送吃食和遞送自白信件,雖然淑嵐與她接觸不多,倒覺得她是個性子好相處的。
“是榮嬪偷偷來找了我的。”佟皇後吞下口中的一大塊肉,笑道,“她從前失了幾個孩子,小長生又胎裏不足,向來體弱,皇上便特許她把長生抱在身邊養著。她肚子裏還懷著一個,最怕磕磕碰碰。這惠嬪宮裏的大阿哥……正是猴兒一般上躥下跳的年紀。容嬪生怕胎裏有個什麽閃失,便來找到我,叫我幫她安排遷宮的事。”
淑嵐點點頭,她表示深刻理解。榮嬪對肚子裏這一胎有些保護過度,想離熊孩子遠點兒,也是正常的。
“不過,既然那日是假的,今日便補上真的。可好?”
淑嵐猛地抬頭,正撞上玄燁滿臉狡黠的笑意,還未來得及反應,便被拉住了手。一個腳步不穩,卻跌進了玄燁的懷裏,正對上玄燁那雙凝視著自己的雙眼。
“別怕。”
淑嵐隻覺軟了腿,耳朵紅得發燙,隻覺身子一輕,便被打橫攬在了懷裏,直朝寢殿那架雞翅木架子床走去。
作者有話說:
第39章 薨逝
秋日已盡, 天氣漸漸冷了起來,雖不到用炭火的季節, 早晚還是涼颼颼的。
淑嵐正與佟格格一同在榻上坐著一同看大公主寫字, 外頭的盼夏急急地走進來。
“什麽事這麽急?”佟格格見盼夏麵色有些慌張,便叫章嬤嬤把大公主送去偏殿玩耍,才開口問起盼夏所為何事。
“回二位主子, 方才永壽宮來人報,鈕祜祿庶妃薨了。”盼夏將殿門細細關了,才低聲回道。
淑嵐與佟格格對視一眼, 佟格格問道:“皇上也知道了?”
盼夏點點頭:“奴婢經過永壽宮時,見鑾駕已經從永壽宮出來, 又去了慈寧宮了,想必是皇上要與太皇太後商量治喪事宜。”
良久, 淑嵐才喃喃道:“怎麽走得這樣急?”
自從鈕祜祿庶妃那日在養心殿受到極大的打擊後吐了血, 皇上便讓她回宮靜養。此事背後牽涉頗深,涉事的劉院使、蘭舸一死, 知道實情的便隻有當時在場的幾人以及佟格格, 對外隻說是庶妃體弱, 需要靜養,不宜見人。
隻有寥寥數個知道深情底裏的人明白,鈕祜祿庶妃身體恐怕是撐不了幾日了。
張懷每日都奉旨去永壽宮侍奉,調製湯藥,但淑嵐每每問及張懷鈕祜祿庶妃的病況, 張懷都隻是無奈搖頭。
“不是微臣不想盡力醫治,而是如今鈕祜祿庶妃的病, 實在到了藥石無救的地步了。”張懷說道, “那日從養心殿把庶妃送回宮去, 庶妃就一直昏迷著,極少醒來,就算是煎了藥也難喂進去。”
況且,即使煎藥,也隻能使用止痛之藥,略略緩解病痛罷了。
“是啊,怎麽這麽突然……”一旁站著的倚冬倒吸了一口涼氣,“奴婢與庶妃宮中的大宮女文箏是同鄉,她前幾日還同奴婢說呢,說鈕祜祿庶妃似乎比往常精神好些了,神智也清醒了許多,她還想著,說不定庶妃能漸漸地好起來了,誰能想到……”
淑嵐自是知道,這便是回光反照,乍一看像是身體和精神都大好了,其實隻是油盡燈枯前最後的餘暉罷了。
“是啊,奴婢聽說,鈕祜祿庶妃今天晨起還傳膳,說想喝從前總在娘家府裏喝的那種雞湯,文箏還以為庶妃胃口好起來了,身體也會好起來,喜得跟什麽似的,就去叫禦膳房去準備了,誰知她出去拿早膳的功夫,回來時庶妃就沒了氣息……”盼夏也長長一歎。
淑嵐隻覺唏噓不已,她雖然入宮時日不長,與鈕祜祿庶妃並無甚深交,但也覺得她性子溫婉,待人和善。不過是與自己一樣,枉作了家族爭權奪利的所布的局中的一枚棋子罷了。
慈寧宮。
蘇麻喇姑攙著太皇太後從佛堂出來,便見玄燁已經在正殿等候多時了。
太皇太後叫蘇麻喇姑給玄燁上了茶,便在榻上坐了,一邊撚著手中的佛珠,一邊等著玄燁開口。
“皇瑪嬤,孫兒此番是為著鈕祜祿庶妃之事而來。”玄燁在榻上坐了,開門見山,“皇瑪嬤可聽說了庶妃薨逝一事?”
太皇太後闔眼點了點頭,歎息了一聲:“今早,蘇麻聽了永壽宮的消息後,便告訴哀家了。好可憐的孩子,今日哀家為她在佛前祝禱,希望她能早登極樂。”
“是,庶妃她若在天有靈,必然感沛皇瑪嬤之厚愛。”玄燁微微頷首,斟酌著開口道:“隻是如今,孫兒有一事不知該如何是好。”
“你說的是,鈕祜祿庶妃追封一事?”太皇太後自然知道玄燁此時來找他是何用意,也不與他繞圈子。
“正是此事。”玄燁點點頭。
祖孫二人皆心照不宣——鈕祜祿庶妃追封之事確實尷尬。若是追封得低了,她背後盤根錯節的勢力必然會人心浮動,心生不滿,甚至猜測宮中是否有所異動,;而若是追封為皇後,那便是趁了他們的意,讓他們有了多一重籌碼。
而玄燁雖手握了劉院使的證詞,心中卻有另一層顧慮。
“朝廷此時正是用人之際,前些日子衢州之戰大捷,朝中難免有功臣之家要得意忘形,自恃功高,不得不防……而此時又值絞殺耿敬忠這逆臣賊子的緊要關頭,若此時使得朝廷人心躁動,軍中必定也被牽連,恐怕對朝廷有諸多不利。”玄燁將心中顧慮悉數說了說來。
輔國四大臣之家多年來互相聯姻,盤根錯節,縱使自己心中不悅,要處置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平三藩的戰爭已經打了數年,若是在此時機亂了軍心,不知這些年多少填進去的人命與錢財換來的功績便要毀於一旦。
“皇上所慮之事甚是。不過,哀家倒覺得,皇上隻需按製追封便可。鈕祜祿氏生前雖未正式冊封,但份例一直是妃位,如今薨逝,隻追封貴妃便足以表達皇上重視其家族之心了。”太皇太後呷了一口茶,緩緩沉聲說道。“若是皇上不願他們一家仗勢獨大,想要彈壓他們的勢力,隻擇另一人居鈕祜祿氏之上便可。”
玄燁心領神會,點了點頭:“孫兒明白。”
太皇太後這話說得再明白不過:為壓製鈕祜祿家,隻要在抬舉他們之時,將佟家抬到他們之上即可。
自赫舍裏皇後薨逝後,後位空懸三年,不免招來覬覦;看來如今便是後位之爭塵埃落定的時刻了。
年終歲尾,諸事繁雜,平三藩的戰事愈發膠著,又有海寇頻犯福州,玄燁幾乎不是在會見大臣,便是批閱折子,焦頭爛額,鮮少來後宮走動。
而後宮事務則更是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才治完鈕祜祿庶妃的喪儀,新歲過後,便又要緊鑼密鼓地籌備大封六宮的諸多繁瑣事宜。
此事,依然是佟格格參與督辦,每日忙得腳不沾地。大清入關後,後宮禮製遲遲未定,順治朝雖有一套後宮的禮製方案,但也隻是空中樓閣,未曾真正實施,要想從無到有地建立後宮種種禮製,便要細枝末節都要顧及清楚,反複斟酌裁定才行。
“格格也未免太辛苦了些,若是熬壞了身子可怎麽是好。”章嬤嬤一開始還會勸勸,見勸不動,也隻好給寢殿多點兩盞宮燈,免得佟格格熬壞了眼睛。
“不妨事,嬤嬤還是先去睡吧,我看完了這個就睡了。”佟格格嘴上答著,眼睛卻沒離開過內務府呈上來的單子一瞬。“這些都是明日一早呈送給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過目的,萬萬馬虎不得。”
章嬤嬤暗自搖頭,心中心疼,卻不能說什麽,再過半月便是欽天監報上的大封六宮的吉日,佟格格幾乎忙到了衣不解帶的地步。不僅眼下積了淡淡的烏青,要每日叫盼夏用粉細細掃了才能出門;巴掌小臉也生生瘦了一圈。
她雖心中心疼得緊,但也不能再勸。家中老爺將格格送入宮中,就是為了這一天。如今鳳位唾手可得,萬不可在此時出任何差池。
章嬤嬤站在一旁踟躕了片刻,還是歎了口氣,去小廚房盛預備好的一品桂圓雪蛤湯來,給自家格格補補身子。
佟格格忙得像個停不下來的陀螺,淑嵐倒不必為此過多準備。隻因這合宮大封的典禮,隻有嬪位以上才得以特殊封賞。
至於如淑嵐這樣的嬪位以下的低級嬪妃,隻在典禮當日循禮跪拜磕頭便是了。
既然佟格格忙著,永和宮的其他日常事務便要由淑嵐來料理。而這所謂的其他事務,便是照料大公主。
大公主見了佟格格尚能老老實實坐下來寫字念書,佟格格沒時間盯著她,她便像凳子上長了釘子一般,磨蹭著不肯寫字。
一開始,淑嵐總是以利誘之,今天許她寫完字後吃核桃,明日許她寫完字後吃糕點。但這招隻三五天便不頂用了,大公主又故態重萌,讓淑嵐也頗為泄氣。
在數次恐嚇利誘都無果後,淑嵐宣告放棄:“大公主,你到底怎麽才願意乖乖練字?”
誰知大公主卻嘟著嘴,把毛筆在鼻子下頭夾了,甕聲甕氣地說:“宣琬不喜歡寫字,天天窩在書房裏寫字,要不便是背書,可沒意思透了。”
淑嵐實在不知道大公主的腦子裏又在轉什麽古怪主意,隻好開口問道:“不想學寫字,那宣琬想幹嘛?”
“宣琬想像佟家外祖一樣,騎著大馬,征戰沙場!”大公主說起這話時倒是興致勃勃,說到興起,還揮動著手中的毛筆,在眼前的紙頁上甩了一串墨點兒。
淑嵐不由得扶額:想必是章嬤嬤哄她睡覺時,把佟家祖宗幾輩的光輝事跡拿來當睡前故事將給大公主聽了,聽得大公主是無心學寫字,隻想騎大馬,練弓箭,上戰場,像佟家幾輩祖宗一樣當大將軍,威風凜凜。
“可是,佟家外祖可不光是隻有宣琬看著的那樣光是威風騎大馬就夠了的。”淑嵐耐下心,用哄小孩的語氣開始教她。“佟家外祖小時候呢,也要辛辛苦苦念書寫字的。”
“真的嗎?”大公主一臉狐疑地看著淑嵐。“可是淑嵐姐姐又沒有見過宣琬的外祖。”
“真的,真的。”淑嵐露出絕不騙小孩的正經神情:“若是做了大將軍,卻不識字,那豈不是行軍打仗時連地圖都看不懂?”
大公主聞言,立刻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宣琬知道了!宣琬會好好學寫字的!”
淑嵐心中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一種糊弄小孩的罪惡感。她看著大公主躊躇滿誌地鋪開一張新的宣紙,用飽蘸了墨汁的筆在紙上認認真真地寫字,心中隻期盼大封六宮的典禮能快點過去,自己實在是不擅長帶小孩啊。
作者有話說:
第40章 甜食
康熙十六年, 春。
新歲已至,不知不覺便到了欽天監算定的大封六宮的良辰吉日。
佟格格此番自然是入主中宮, 封為皇後。而其他諸位庶妃, 玄燁也擇了其中七位滿軍旗庶妃封為嬪位。
除了膝下有子女傍身的馬佳氏封為榮嬪,那拉氏封為惠嬪之外,入宮不到兩年的郭絡羅庶妃也在其列, 封為宜嬪。之外的四位,安嬪李氏,敬嬪章佳氏, 端嬪董氏,僖嬪郭絡羅氏, 皆是雖無子嗣,但念在康熙初年便入宮侍奉, 便也居於此次冊封的七嬪之列。
第一次大封六宮, 諸多禮儀繁瑣,整整辦了三日, 淑嵐不過是隨著大部隊渾水摸魚, 就已覺得身心俱疲, 感慨佟格格超乎常人的意誌力,竟然能將如此龐大複雜的封禮籌備得如此整肅。
不,如今該稱作佟皇後了,淑嵐心中頗有些感慨。她不再是曆史上那個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才在生命的最終一日得到一個遲來的封賞的一日皇後了。
封後之後, 便要從永和宮中搬出來了。本以為要住得遠了,不想隻是從永和宮搬到了旁邊的承乾宮。倒是大公主鬧了好大的不樂意, 哭了好幾場, 直到章嬤嬤答應陪著她隨時到永和宮玩和吃點心, 大公主才不漸漸不再哭鬧。
儀式已畢,佟皇後的鳳鑾回承乾宮,還叫上了淑嵐一道。
關起門來,淑嵐看著眼前的少女一下子鬆泛下來,一麵招呼著盼夏和倚冬為自己卸去釵環,卸下鳳冠;一麵撒著嬌叫章嬤嬤幫自己捶捶腰,淑嵐便瞧著她們忙前忙後。
大公主雖然人小鬼大,但終究不過是個六歲的孩子,跟著繁複的儀式走了三天過場,此時更是累了個人仰馬翻,是叫了佟皇後手下的太監扛在肩膀上扛回承乾宮的,一路顛簸,竟連醒都沒醒,淑嵐給她換寢衣時,還能聽得見她細細的鼾聲。
待一切都收拾停當,盼夏和倚冬從房中退出,淑嵐終於能鬆口氣,和佟皇後在榻上坐了,休息片刻。
淑嵐看著她趴在榻上的小幾上,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心中頗有些心疼。今日一日,她幾乎又是滴水未進,隻在早膳吃了些沒有氣味的清淡小食填肚子。
“忙了這些時辰,娘娘可餓了?”淑嵐問。
“自然,你有什麽好吃的,可不許藏私。”佟皇後聽聞,眼睛都亮了不少,從榻上直起身子,“這典禮的忌諱還真是多……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要是再多來幾天,我可真是受不了了。”
淑嵐頗為同情:自典禮前三天便不可吃大葷,腥膻,連蔥、蒜一類的調味都不能加,無他,一是為表莊重之心,二嘛,自然是忌諱在典禮之上有濁氣產生。大封六宮這幾日,佟皇後便隻能日日喝些人參湯白米粥吊精神。
此時典禮已畢,自然可以開葷了。
淑嵐拿出一個早就準備好的食盒,打開盒蓋,濃濃的肉香立刻充斥了整間寢殿。她早吩咐青雀從禦膳房要來早上現宰的羔羊,薄薄的脂肪點綴在肉質中,如霜降一般;最上等新鮮的食材,隻需最簡單的烹調工藝即可綻放出原始的美味,這新鮮羔羊排不需加過多佐料,隻將羊排放入鍋中滾水燉煮至酥爛脫骨,便是原汁原味的手把羊肉了。
淑嵐又拿出鴛鴦幹料小碟來,一半是倒了浸了手磨香油的蒜末的油碟,一半是將小茴香、丁香、花椒一類香料細細研磨成粉,又撒一把雪花鹽添味的幹碟。
手把羊肉是用個陶製的燉鍋裝著,叫青雀一直在鍋子上文火慢燉,待儀式結束才送過來;淑嵐用長筷子將羊排從羊湯中撈出來時,那羊排燉得剛好脫骨又不幹柴,夾到盤子中裝了,佟皇後便覺食指大動,隻嫌用筷子不過癮,便直接用手抓住羊排骨棒,滿滿地沾了蒜蓉油碟,便將著冒著熱氣的羊排往口中送。
“要添飯嗎?章嬤嬤說,小廚房給留了栗子飯,香香甜甜的,好吃得很。”淑嵐撐著下巴問道,她倒不是不餓,而是羊肉鍋子裝盒之前,她就偷吃了好幾塊,此時已經飽了。
不對,廚師的事,怎麽能叫偷吃呢,那叫嚐嚐鹹淡。
佟皇後正忙著對付口中的一整塊肉,香得眯起了眼睛,她聽見淑嵐問,便擺了擺手,口中含糊不清地說:“不添飯了,我要留著肚子,多吃點肉。”
淑嵐點點頭,拿出個小碗來盛了一碗滾滾的羊湯。打過浮末的羊湯清澈,但卻毫不寡淡,隻撒一小撮鹽進去,再撒一把新鮮香菜,便可更添清爽,使這一碗羊湯隻有奶香肉香,而毫無腥膻之氣。想來佟皇後吃完了手把肉,再喝下一碗熱熱的羊湯,暢快淋漓地出一身汗,便能多少補一補這幾日的飲食虧空。
淑嵐忽然想起一件事,便開口問道:“遷了宮後,這永和宮的正殿可就空出來了,是不是要有其他嬪妃住進來?”
埋頭吃肉的佟皇後這才抬頭,用手中的骨棒點了點,“正是了,原先榮嬪馬佳氏一直同惠嬪章佳氏擠在一宮,如今既然都封了嬪,便要遷宮別居的。”
“哦?那入住永和宮正殿的,是榮嬪娘娘還是惠嬪娘娘?”淑嵐問道。
“是榮嬪。”佟皇後答道。
淑嵐聽她如此說,心中略略放鬆了些。
她之前在萬壽功德宴上救了榮嬪的小長生一命,榮嬪也投桃報李地讓朗月為關小黑屋的自己送吃食和遞送自白信件,雖然淑嵐與她接觸不多,倒覺得她是個性子好相處的。
“是榮嬪偷偷來找了我的。”佟皇後吞下口中的一大塊肉,笑道,“她從前失了幾個孩子,小長生又胎裏不足,向來體弱,皇上便特許她把長生抱在身邊養著。她肚子裏還懷著一個,最怕磕磕碰碰。這惠嬪宮裏的大阿哥……正是猴兒一般上躥下跳的年紀。容嬪生怕胎裏有個什麽閃失,便來找到我,叫我幫她安排遷宮的事。”
淑嵐點點頭,她表示深刻理解。榮嬪對肚子裏這一胎有些保護過度,想離熊孩子遠點兒,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