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月郡主秀目一瞪:“在本郡主這,沒這規矩!”
“……”
沈長林默然無話,他知道,和這樣驕橫無禮的貴女議論下去,是沒個結果的,頓了頓道:“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你!”采月郡主被噎得很難受,“誰說要殺你了!”
“那郡主就是無事了,無事便罷,告辭。”
“你站住!”
采月郡主今日圍堵沈長林沈玉壽,並不是為香墨,而是因林月賢,這一個多月裏林月賢對她避而不見,采月郡主十分焦急難過。
而沈長林他們僅憑一麵之緣,就得月賢哥哥青眼親自請他們飲茶,采月郡主便想來討教經驗。
至少,問問他們月賢哥哥喜歡聊什麽話題,這樣下次見麵她就有話可說,而不是幹坐著了。
但是這沈長林一點都不識抬舉,那張嘴格外令人討厭!
采月郡主臉色一冷,指揮身邊的壯漢:“把他們給本郡主綁了!抓回去嚴加審問,本郡主看他們……鬼鬼祟祟!不似好人!”
沈玉壽歎了口氣,深覺這郡主難纏:“長林,你先走吧,我留下來和郡主說道理。”
沈長林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要走一起走,我一人做懦夫像什麽樣子。”
反正今日這口窩囊氣不可隨意咽下,難道郡主還敢當街斬殺舉人不成?隻要不累及性命,耽誤科考,他就不會服軟。
在華京的這幾日讓沈長林充分的認識到,千萬不能被隨意欺負,自以為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對惡人來說,確是好欺辱,可以得寸進尺的標誌。
“郡主還有何賜教?”
沈長林頓住腳步,轉過身來,臉上神情十分清冷,脊背挺的筆直,采月郡主覺得,這人的眼神寒氣森然,簡直比路旁的雪還要冰冷幾分。
她不過是想討教幾句話,用得著這樣甩臉色麽?
采月郡主哼哼兩聲,既然敬酒不吃吃罰酒:“上!愣著做什麽,抓人呀!”
話音一落,她手下的爪牙便撲向了沈長林,從路人的視角看去,便見兩位雋秀文雅的小公子,正要遭受一群莽漢的欺辱。
嘖,真是招人憐憫。
沈長林沈玉壽互靠著對方的脊背,已做好了抵擋準備,他們堅持習武十多年,如今雖算不得頂尖高手,但是抵擋身手普通的漢子,一人對三五個不成問題。
“慢著!”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一道清朗男音從天而降,不知何時另一輛黑色馬車靠了過來,車內人的聲音有幾分耳熟,他喝停了大漢們的動作,接著又訓斥采月郡主。
“當街對人無故發難,成何體統,要是有人到姑母前麵告狀,看你如何交代,隻怕又要被關禁閉,到時候可別找本王求情!”
隻見方才還氣焰極盛的采月郡主瞬間失了氣勢:“求皇哥哥千萬別告訴我娘,月兒和他們逗著玩呢。”
“這還差不多,帶上你的人回府去吧。”
采月郡主咬著唇點點頭,乖巧聽話的帶著人趕緊撤離,但臨了不完暗瞪沈長林一眼。
今日這梁子算是結下了,你等著瞧!
沈長林視若無睹,隻安靜的等待,等方才出言為他們解圍的男子從馬車中現身。
“若雲,宣瓊,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車上人一身華貴暗金錦袍,披一件玄色大氅,麵容英朗,氣質高雅,正是半年多不見的江祝元,或者說,是大乾朝的譽親王薑逐元。
關於江祝元的真實身份,沈長林後來多有猜測,在聽林月賢說起本朝五位皇子的名諱和特點後,已基本確定,當日的江祝元便是大皇子薑逐元,否則,誰有那般能耐,說查史家就查史家呢?
“學生沈長林見過譽王殿下。”
沈玉壽同樣也見了禮。
今日的江祝元,或稱薑逐元,比當日在平昌城時更顯華貴,更有氣勢。
龍子黃孫自幼發號施令慣了,身上帶著一抹不容置喙的霸道,但薑逐元小心而克製,從淮華書閣的茶會開始,他便確信沈家兄弟是有真才實學之人,大乾朝正需要這樣家世清白,而踏實肯幹又年輕的臣子。
之後他們一個考中解元,一個考中亞魁,證實了他的猜測。
“不必那般客氣,我字遇安,身邊的門人幕僚都這般稱呼我,叫我遇安便罷,你還是我的救命恩人,不需要講這麽多的俗禮。”
薑逐元微微一笑,舉手投足間仍是一派矜貴,卻又故意多摻雜了幾分和善,他甚至有些躬身討好之意,對於自己看中的人才,薑逐元非常樂意放下身段,並不惜血本,隻要能得到良將,付出再多他都不在乎。
但沈長林卻退後一步,深深作揖道:“學生不敢以恩人自居,當日舉手之勞後景郡王賜學生金片,庇佑學生躲過一劫,此間是非已了,學生若再以恩人自居,便是挾恩圖報,罪孽深重。”
沈長林退後,沈玉壽也退後,屏息凝神,不發一言。
這兄弟倆個的態度如此抗拒疏離,薑逐元略有幾分意外。
他一直等著兄弟倆個進京,甚至為兄弟倆備好了安靜舒服的別苑和伶俐聽話的書童,還準備帶他們結交各路有識之士,無論此次春闈成績如何,哪怕沒有高中,他既看中了二人的才幹,定可保他們官運亨通,榮華富貴。
但是滿腔熱忱,換來的竟是一場故意為之的疏離,薑逐元心涼了半截。
他垂下眼睫,長長的睫毛遮住眼瞳,在眼臉處投下一片陰影:“在平昌之時我喬裝身份,自有苦衷,並非刻意欺瞞你們,那日自畫舫落水,便是有心人——”
“譽王殿下的一言一行自有成算,學生明白,譽王殿下無需解釋。”
沈長林目光澄澈,聲音清朗,態度不卑不亢,一派禮貌固執而又疏離冷漠的態度,一口一個譽王殿下,完全沒有和薑逐元敘舊的意思。
薑逐元閉嘴淺笑,眸光微微一凜,落在沈長林的眼底,有那麽一瞬間,沈長林在他的眸光中看見了如野獸捕獵時的凶光。
那是被冒犯以後無法抑製的憤怒。
沈長林目光堅毅,並未有分毫變化。
良久,薑逐元用手撣了撣大氅上的碎雪:“有任何事情都可到譽王府來找我,我隻是惜才,不要多心,再會。”
說罷登上一旁的黑色馬車,馬車緩緩離去,最終消失在街口。
車內坐著譽王府的一位幕僚,幕僚道。
“殿下就這般看中他們?”
“自然,本王的眼光一向準確,他二人非池中物,尤其是沈長林,今日你看見了,還沒入仕,卻有了好一副清流根骨,又出身寒門,家世清白,將來入朝為官,必是清流之砥柱,若能收為己用,豈不得意。”
“可依臣所見,他們防備心很重。”
“不妨事,古有劉備三顧茅廬,本王可學玄德公的耐心,以禮相待,給予欲求便是。”
馬車走遠了,很久之後,沈玉壽才吐出一口氣,發現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沈長林也沒比他好太多,從前他有被綁架、和賊人肉搏的經曆,哪一次不驚險,但是像今日這般搏殺不見血的,卻是頭一回。
內心有個聲音在問他,怕嗎?
今後若入仕,像今日這般暗劍無聲的對峙,將數不勝數。
小兄很快給了他答案,沈玉壽扯了扯沈長林的衣袖:“走吧,去鳳樓叫銅鍋去,再晚就錯過飯點了。”
沈長林收回紛亂的神緒,卻是無用功,正因今後這種事情還多,更要激流勇進。
他和小兄科舉入仕,不是為了輔佐任何人,也不想選邊站,但求將來治理一方,問心無愧足矣。
“走,吃銅鍋子去咯。”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6-21 23:31:52~2022-06-22 23:15:4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個;
第73章 千人書
◎薑無戈收弟子◎
待沈長林他們回到居處, 趙悲煦和文平憲早已結束酣鬥。
“終於回來了,快將銅鍋架上,快餓死了!”
銅鍋下燃著銀火炭, 不一會就將高湯燒滾,咕嘟嘟冒著泡兒, 陣陣鮮香飄散開來,勾得人饞蟲亂爬。
將肉片、豆腐、蘿卜等食材投到滾湯中,不一會便煮熟, 可以夾出蘸料食用。
屋外大雪紛飛, 屋內熱氣嫋嫋,四人大快朵頤,配上鳳樓的春梅酒,怎一個爽字了得。
吃飽喝足,盡了興後,沈長林沈玉壽將今日在筆架街發生的事,同文趙二人說來。
在平昌之時,趙悲煦沒有見過‘江家兄弟’, 但住隔壁院的文平憲與薑逐元有過一麵之緣, 歎道:“沒想到他便是譽王殿下, 譽王被世人稱之為賢王,能得譽王的讚賞, 該是一樁美事, 若雲, 宣瓊,你們怎麽有些不快之意?”
將這事說出, 主要是為提醒二位好友, 京中水深, 不要輕易站邊,更不要在兩眼一抹黑的情況下稀裏糊塗的站邊。
趙悲煦立刻明白了沈長林的苦心,可文平憲顯然還沒開竅,有些事多說無益,全靠自己琢磨,沈長林拍了拍文平憲的肩。
“總之呢,謹慎自持。”
此刻雪停了風也止了,趙悲煦拿出幾把紙傘分給諸人:“不說這些頭疼的事了,聽說附近有座小橋,景色極佳,去看看吧。”
“走走走……”
那日的事,很快就成了求學路上一個小小的插曲。
沈長林沈玉壽的生活,仍按部就班的進行著,淮華書院的夫子大多博學,他們除了同祝夫子上課,也隨其他夫子聽史論典。
入學短短兩個月,二人自覺眼界開闊許多,對時政尤甚。
以前在平昌城,聽說的時政消息,都是兩三個月以前的,而在華京,隻要隨便找消息靈通的同窗聊幾句,便能接收到華京城最新一手的消息,從皇家秘事,到官場變動,事無巨細,隻要有心基本都能打聽得一二。
譬如,這日沈長林沈玉壽便在同窗王蕭嶽那得知,皇帝前幾日忽然驚厥,昏死過去,太醫院傾盡全力,才讓聖上醒來。
當今聖上不滿五十,正值壯年,但年輕時曾受過重傷,病根埋身,最近幾年又迷食丹藥,身體早已被掏空了。
聖體抱恙,可急壞了一眾臣子,紛紛上奏請皇帝早立太子,以安臣民之心。
王蕭嶽說著,壓低嗓門:“你們知道聖上怎麽回應的嗎?”
沈長林輕輕地搖頭:“不知。”
王蕭嶽正說到興頭上,表演欲十分強烈,順勢折斷一截枯樹枝,做劍揮舞:“聖上怒而拔刀,要斬了提議立嗣的大臣,被譽王殿下抱住才作罷。”
“聖上既能拔刀,想必身體硬朗,應當無事。”
“非也非也。”王蕭嶽瀟灑的將枯樹枝一拋,壞笑道:“二位沈兄一看便是沒吃過丹藥散劑的,我那兒還珍藏了一些五石散,下次回旬休,正要邀請諸同窗一同享用,二位可要同樂?”
王蕭嶽出身的王氏一族,祖上是隨太/祖打天下的從龍之臣,雖然日漸沒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家族底蘊仍在。
而丹藥散劑等物,不僅皇上愛服,下麵的人也跟風享用,世家貴族中,更是以服用丹藥散劑為雅,而王蕭嶽口中的五石散便是最受追捧的一種,用丹砂、白磺、白鞏等混合製成,服用後可令人精神亢奮,飄然欲仙。
“……”
沈長林默然無話,他知道,和這樣驕橫無禮的貴女議論下去,是沒個結果的,頓了頓道:“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你!”采月郡主被噎得很難受,“誰說要殺你了!”
“那郡主就是無事了,無事便罷,告辭。”
“你站住!”
采月郡主今日圍堵沈長林沈玉壽,並不是為香墨,而是因林月賢,這一個多月裏林月賢對她避而不見,采月郡主十分焦急難過。
而沈長林他們僅憑一麵之緣,就得月賢哥哥青眼親自請他們飲茶,采月郡主便想來討教經驗。
至少,問問他們月賢哥哥喜歡聊什麽話題,這樣下次見麵她就有話可說,而不是幹坐著了。
但是這沈長林一點都不識抬舉,那張嘴格外令人討厭!
采月郡主臉色一冷,指揮身邊的壯漢:“把他們給本郡主綁了!抓回去嚴加審問,本郡主看他們……鬼鬼祟祟!不似好人!”
沈玉壽歎了口氣,深覺這郡主難纏:“長林,你先走吧,我留下來和郡主說道理。”
沈長林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要走一起走,我一人做懦夫像什麽樣子。”
反正今日這口窩囊氣不可隨意咽下,難道郡主還敢當街斬殺舉人不成?隻要不累及性命,耽誤科考,他就不會服軟。
在華京的這幾日讓沈長林充分的認識到,千萬不能被隨意欺負,自以為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對惡人來說,確是好欺辱,可以得寸進尺的標誌。
“郡主還有何賜教?”
沈長林頓住腳步,轉過身來,臉上神情十分清冷,脊背挺的筆直,采月郡主覺得,這人的眼神寒氣森然,簡直比路旁的雪還要冰冷幾分。
她不過是想討教幾句話,用得著這樣甩臉色麽?
采月郡主哼哼兩聲,既然敬酒不吃吃罰酒:“上!愣著做什麽,抓人呀!”
話音一落,她手下的爪牙便撲向了沈長林,從路人的視角看去,便見兩位雋秀文雅的小公子,正要遭受一群莽漢的欺辱。
嘖,真是招人憐憫。
沈長林沈玉壽互靠著對方的脊背,已做好了抵擋準備,他們堅持習武十多年,如今雖算不得頂尖高手,但是抵擋身手普通的漢子,一人對三五個不成問題。
“慢著!”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一道清朗男音從天而降,不知何時另一輛黑色馬車靠了過來,車內人的聲音有幾分耳熟,他喝停了大漢們的動作,接著又訓斥采月郡主。
“當街對人無故發難,成何體統,要是有人到姑母前麵告狀,看你如何交代,隻怕又要被關禁閉,到時候可別找本王求情!”
隻見方才還氣焰極盛的采月郡主瞬間失了氣勢:“求皇哥哥千萬別告訴我娘,月兒和他們逗著玩呢。”
“這還差不多,帶上你的人回府去吧。”
采月郡主咬著唇點點頭,乖巧聽話的帶著人趕緊撤離,但臨了不完暗瞪沈長林一眼。
今日這梁子算是結下了,你等著瞧!
沈長林視若無睹,隻安靜的等待,等方才出言為他們解圍的男子從馬車中現身。
“若雲,宣瓊,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車上人一身華貴暗金錦袍,披一件玄色大氅,麵容英朗,氣質高雅,正是半年多不見的江祝元,或者說,是大乾朝的譽親王薑逐元。
關於江祝元的真實身份,沈長林後來多有猜測,在聽林月賢說起本朝五位皇子的名諱和特點後,已基本確定,當日的江祝元便是大皇子薑逐元,否則,誰有那般能耐,說查史家就查史家呢?
“學生沈長林見過譽王殿下。”
沈玉壽同樣也見了禮。
今日的江祝元,或稱薑逐元,比當日在平昌城時更顯華貴,更有氣勢。
龍子黃孫自幼發號施令慣了,身上帶著一抹不容置喙的霸道,但薑逐元小心而克製,從淮華書閣的茶會開始,他便確信沈家兄弟是有真才實學之人,大乾朝正需要這樣家世清白,而踏實肯幹又年輕的臣子。
之後他們一個考中解元,一個考中亞魁,證實了他的猜測。
“不必那般客氣,我字遇安,身邊的門人幕僚都這般稱呼我,叫我遇安便罷,你還是我的救命恩人,不需要講這麽多的俗禮。”
薑逐元微微一笑,舉手投足間仍是一派矜貴,卻又故意多摻雜了幾分和善,他甚至有些躬身討好之意,對於自己看中的人才,薑逐元非常樂意放下身段,並不惜血本,隻要能得到良將,付出再多他都不在乎。
但沈長林卻退後一步,深深作揖道:“學生不敢以恩人自居,當日舉手之勞後景郡王賜學生金片,庇佑學生躲過一劫,此間是非已了,學生若再以恩人自居,便是挾恩圖報,罪孽深重。”
沈長林退後,沈玉壽也退後,屏息凝神,不發一言。
這兄弟倆個的態度如此抗拒疏離,薑逐元略有幾分意外。
他一直等著兄弟倆個進京,甚至為兄弟倆備好了安靜舒服的別苑和伶俐聽話的書童,還準備帶他們結交各路有識之士,無論此次春闈成績如何,哪怕沒有高中,他既看中了二人的才幹,定可保他們官運亨通,榮華富貴。
但是滿腔熱忱,換來的竟是一場故意為之的疏離,薑逐元心涼了半截。
他垂下眼睫,長長的睫毛遮住眼瞳,在眼臉處投下一片陰影:“在平昌之時我喬裝身份,自有苦衷,並非刻意欺瞞你們,那日自畫舫落水,便是有心人——”
“譽王殿下的一言一行自有成算,學生明白,譽王殿下無需解釋。”
沈長林目光澄澈,聲音清朗,態度不卑不亢,一派禮貌固執而又疏離冷漠的態度,一口一個譽王殿下,完全沒有和薑逐元敘舊的意思。
薑逐元閉嘴淺笑,眸光微微一凜,落在沈長林的眼底,有那麽一瞬間,沈長林在他的眸光中看見了如野獸捕獵時的凶光。
那是被冒犯以後無法抑製的憤怒。
沈長林目光堅毅,並未有分毫變化。
良久,薑逐元用手撣了撣大氅上的碎雪:“有任何事情都可到譽王府來找我,我隻是惜才,不要多心,再會。”
說罷登上一旁的黑色馬車,馬車緩緩離去,最終消失在街口。
車內坐著譽王府的一位幕僚,幕僚道。
“殿下就這般看中他們?”
“自然,本王的眼光一向準確,他二人非池中物,尤其是沈長林,今日你看見了,還沒入仕,卻有了好一副清流根骨,又出身寒門,家世清白,將來入朝為官,必是清流之砥柱,若能收為己用,豈不得意。”
“可依臣所見,他們防備心很重。”
“不妨事,古有劉備三顧茅廬,本王可學玄德公的耐心,以禮相待,給予欲求便是。”
馬車走遠了,很久之後,沈玉壽才吐出一口氣,發現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沈長林也沒比他好太多,從前他有被綁架、和賊人肉搏的經曆,哪一次不驚險,但是像今日這般搏殺不見血的,卻是頭一回。
內心有個聲音在問他,怕嗎?
今後若入仕,像今日這般暗劍無聲的對峙,將數不勝數。
小兄很快給了他答案,沈玉壽扯了扯沈長林的衣袖:“走吧,去鳳樓叫銅鍋去,再晚就錯過飯點了。”
沈長林收回紛亂的神緒,卻是無用功,正因今後這種事情還多,更要激流勇進。
他和小兄科舉入仕,不是為了輔佐任何人,也不想選邊站,但求將來治理一方,問心無愧足矣。
“走,吃銅鍋子去咯。”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6-21 23:31:52~2022-06-22 23:15:4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個;
第73章 千人書
◎薑無戈收弟子◎
待沈長林他們回到居處, 趙悲煦和文平憲早已結束酣鬥。
“終於回來了,快將銅鍋架上,快餓死了!”
銅鍋下燃著銀火炭, 不一會就將高湯燒滾,咕嘟嘟冒著泡兒, 陣陣鮮香飄散開來,勾得人饞蟲亂爬。
將肉片、豆腐、蘿卜等食材投到滾湯中,不一會便煮熟, 可以夾出蘸料食用。
屋外大雪紛飛, 屋內熱氣嫋嫋,四人大快朵頤,配上鳳樓的春梅酒,怎一個爽字了得。
吃飽喝足,盡了興後,沈長林沈玉壽將今日在筆架街發生的事,同文趙二人說來。
在平昌之時,趙悲煦沒有見過‘江家兄弟’, 但住隔壁院的文平憲與薑逐元有過一麵之緣, 歎道:“沒想到他便是譽王殿下, 譽王被世人稱之為賢王,能得譽王的讚賞, 該是一樁美事, 若雲, 宣瓊,你們怎麽有些不快之意?”
將這事說出, 主要是為提醒二位好友, 京中水深, 不要輕易站邊,更不要在兩眼一抹黑的情況下稀裏糊塗的站邊。
趙悲煦立刻明白了沈長林的苦心,可文平憲顯然還沒開竅,有些事多說無益,全靠自己琢磨,沈長林拍了拍文平憲的肩。
“總之呢,謹慎自持。”
此刻雪停了風也止了,趙悲煦拿出幾把紙傘分給諸人:“不說這些頭疼的事了,聽說附近有座小橋,景色極佳,去看看吧。”
“走走走……”
那日的事,很快就成了求學路上一個小小的插曲。
沈長林沈玉壽的生活,仍按部就班的進行著,淮華書院的夫子大多博學,他們除了同祝夫子上課,也隨其他夫子聽史論典。
入學短短兩個月,二人自覺眼界開闊許多,對時政尤甚。
以前在平昌城,聽說的時政消息,都是兩三個月以前的,而在華京,隻要隨便找消息靈通的同窗聊幾句,便能接收到華京城最新一手的消息,從皇家秘事,到官場變動,事無巨細,隻要有心基本都能打聽得一二。
譬如,這日沈長林沈玉壽便在同窗王蕭嶽那得知,皇帝前幾日忽然驚厥,昏死過去,太醫院傾盡全力,才讓聖上醒來。
當今聖上不滿五十,正值壯年,但年輕時曾受過重傷,病根埋身,最近幾年又迷食丹藥,身體早已被掏空了。
聖體抱恙,可急壞了一眾臣子,紛紛上奏請皇帝早立太子,以安臣民之心。
王蕭嶽說著,壓低嗓門:“你們知道聖上怎麽回應的嗎?”
沈長林輕輕地搖頭:“不知。”
王蕭嶽正說到興頭上,表演欲十分強烈,順勢折斷一截枯樹枝,做劍揮舞:“聖上怒而拔刀,要斬了提議立嗣的大臣,被譽王殿下抱住才作罷。”
“聖上既能拔刀,想必身體硬朗,應當無事。”
“非也非也。”王蕭嶽瀟灑的將枯樹枝一拋,壞笑道:“二位沈兄一看便是沒吃過丹藥散劑的,我那兒還珍藏了一些五石散,下次回旬休,正要邀請諸同窗一同享用,二位可要同樂?”
王蕭嶽出身的王氏一族,祖上是隨太/祖打天下的從龍之臣,雖然日漸沒落,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家族底蘊仍在。
而丹藥散劑等物,不僅皇上愛服,下麵的人也跟風享用,世家貴族中,更是以服用丹藥散劑為雅,而王蕭嶽口中的五石散便是最受追捧的一種,用丹砂、白磺、白鞏等混合製成,服用後可令人精神亢奮,飄然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