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少保一方得了宣大總督的位子,陛下為了朝野平衡,便絕不會再把錦衣衛指揮使的位子給林少保。
陸指揮使的位子也就保住了。
思及此處,裴慎隻輕哼一聲:“我與你家指揮使相交多年,何苦前來試探我?”
石經綸憨厚的衝著裴慎笑了笑。實則用宣大總督來保住錦衣衛指揮使的位子,這法子陸指揮使自然也想到了。
但用這辦法的前提是裴慎肯放棄宣大總督的位子。故而石經綸這才夤夜前來探他口風。
裴慎笑道:“此番陸指揮使便是保住了自己的位子,卻也懸得很。”
石經綸臉色凝重起來。陛下要換上林通,或許是因為單純愛重婉貴妃,或許是因為不再信任陸指揮使。
前者還好,後者那真是要了老命了。
失去陛下信任的陸指揮使,便是抗過了這一次,也總會有下一次的。
“為了保險起見,陸指揮使尚需要向陛下表表忠心。”裴慎道。
石經綸蹙眉:“還能怎麽表?指揮使替陛下嚐丹藥、夜夜持長.槍守在陛下殿前。還苦修青詞,年年的賀表都是親自撰寫。去歲還獻了《天賜時玉賦》、《龍飛頌》,又尋了兩隻白獅當祥瑞。”
裴慎最煩靠裙帶、靠阿諛上位之輩,奈何錦衣衛指揮使這位子,最重要的不是武勳卓絕、不是進士及第,而是皇帝的信任。
無可奈何,裴慎道:“不知陛下是否懷疑指揮使的忠誠,更不知因何懷疑,既然如此,最好的法子便是再另尋他法,向陛下表忠心。”
“何解?”石經綸問道。
語罷,隻順著裴慎的視線望去,竟望見自己手上拿著的畫。
“錦衣衛原就有監察朝廷大員的職責,指揮使隻需密告陛下,林通太過庸碌,裴慎近來無事,隻在尋一被拐的愛妾,耽於女色,趙泉是個酷吏。”趙泉便是陳閣老推舉,競爭宣大總督的有力人選。
裴慎解釋道:“這樣一來,指揮使便將林少保、陳閣老和我盡數得罪,隻做個忠心於陛下的孤臣。陛下感念其孤忠,必不會再對他起疑心,指揮使的位子也就徹底保住了。”
石經綸大受震動,心道裴大人果真仗義,竟舍得犧牲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印象來保住指揮使。
思及此處,他即刻下跪,重重對著裴慎磕了個頭:“我替指揮使謝過裴大人了!”
裴慎即刻去扶他:“我與指揮使相交多年,應該的。”錦衣衛是他得力盟友,裴慎自然要保住對方。
語罷,裴慎又笑道:“況且用這辦法,明麵上的確得罪了林少保,但比起性喜漁色的我、殘苛暴虐趙泉,僅僅隻是庸碌的林通必定會得到宣大總督這一位子,林少保隻會以為指揮使在暗中幫他。”
“至於陳閣老,隻要指揮使之後幫趙泉謀一個不錯的位子,陳閣老便絕不會怪罪指揮使的。”
而他自己?年紀輕輕,功勞太高,正要自汙,偏又不能選擇那些會留把柄的手段。如今這法子正好。他追索一個被拐妾室,往好了裏想,陛下自己愛重婉貴妃,想來隻會覺得他情深,往壞處想,陛下最多覺得他年少輕狂,性子浮躁,尚需打磨。恰好,裴慎正要沉一沉。
既能保住陸指揮使,又能讓自己順勢緩一緩,兩相得宜的好事。
見裴慎對自己笑了笑,又聽他處處替指揮使著想,石經綸感其恩義,隻拱手,擲地有聲道:“裴大人且放心!錦衣衛便是上天入地,也必要將這女子挖出來!”
裴慎溫聲道:“既是如此,多謝鎮撫使了。”
目送著石經綸離去,裴慎隻回到楠木書案前坐下,提起筆,慢悠悠繪了一副雪中紅梅圖。
繪罷,他看著那清豔的紅梅圖,又在旁側提了一句“風遞幽香去,人窺素豔來”。
作者有話說:
1. 明代官吏考核有一個紀功圖冊;戚繼光《練兵實紀》中記載,“各營將立功過總薄一扇,每千各與一扇”,約摸就是功過簿的意思。
2. 本章酒類、什麽冷淘麵、豬頭肉、糖纏之類的事物俱出自《明代社會生活史》
3.裴慎畫的人物像,其實上明代就有工筆畫畫人物,有一個《明人十二像冊》,畫人畫的還挺逼真。反正我看畫我覺得我是能認出來人的,所以畫沈瀾畫像的時候我用了這個。描寫如何畫的那段是查資料的。
4.《天賜時玉賦》、《龍飛頌》出自《萬曆野獲編》
第47章
此時已至八月, 沈瀾在楊惟學派來的老仆帶領下, 賃了蘇州城盤門外如京橋附近的一間臨河小屋。
蘇州匯聚四時風物,八方奇玩, 加之人口稠密, 房屋鱗次櫛比、輻轍縱橫,以至於房價奇高,這麽一間房要價一月一兩銀。
當日, 沈瀾從陳鬆墨身上取走了三百兩銀票, 一路花銷加上租房、購置生活用品, 如今還剩二百六十兩。
賃來的小院子清幽,周圍人家也多家境殷實, 若真有賊,必要來偷沈瀾的院子。
誰叫她家中隻有一人呢。
沈瀾思及此處, 待清點完資產, 便將錢分藏好。床後的青磚內、床板下、細布臥單下,再放些顯眼的銅錢碎銀在鬥櫃裏, 好吸引賊子的目光。
藏好了錢,又取了十兩碎銀子,沈瀾正打算出門去。
坐吃山空,絕非長久之道。總得尋個生計。
她正欲出門,方聽見大老遠傳來一聲“王公子——”
沈瀾眨眨眼,看了看柳葉窗,暗道這窗戶後頭便是從蘇州府第一直河延伸出來的支流小河,河下小船往來如織。也不知現在推窗跳下去,來不來得及逃走。
“王公子可在?”那聲音越來越近。
已來不及了。沈瀾闔上窗戶, 歎息一聲。
下一刻, 清漆烏木門梆梆地被敲了兩聲, 沈瀾心知她不去開,這人是絕不會消停的,便隻好無奈開了門。
門外是一個約四十來歲的婆子,臉上搓了粉,隱隱露出眼角細紋。著秋香色大袖衫褶兒,底下一條白棱膝褲,挑邊藕色羅裙,發髻上斜插著一點油金簪。
沈瀾拱手道:“敢問吳娘子有何事?”
那吳娘子見她容貌俊俏,身長玉立,貌比潘安,當真是謫仙人在世,又想起家中待嫁幼女嬌嬌兒,也是好顏色。這兩人站一起,當真是一對神仙人物。
吳娘子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高興,一疊聲誇讚道:“小公子講禮數哩!”
沈瀾訕笑一聲,早知如此,她當日便不該租吳娘子的院子,更不該路過的時候,對著那吳小娘子行了個禮,否則何至於此?
“公子可要來幾塊菊花糕?”吳娘子端著一碟用料細膩,香氣撲鼻的糕餅前來,笑盈盈遞給沈瀾。
“無功不受祿。”沈瀾推拒道。
“公子且拿著,嬌嬌兒做了好些糕點呢!左鄰右舍,人人都有。”吳娘子隻硬塞給她。
沈瀾無奈,隻好接過:“我去取碗來,這青花碟子勞煩吳娘子帶回去。”
吳娘子笑眯眯道:“公子客氣什麽!盡管拿去,吃完了再還便是。”
還碟子總得來家裏跑一趟,屆時隻叫嬌嬌兒出來接碟子,兩相看對眼,這事兒就成了!
吳娘子算盤打得好,提起一塊香帕,吃吃笑道:“小公子這是要出門去?”
“是。”沈瀾解釋道:“出門尋個生計去。”
那吳娘子瞪圓眼睛,眼角細紋都繃開了,驚詫道:“小公子不考鄉試?”
沈瀾略一思忖便明白了。這位吳娘子多半以為她是返鄉舉子,租個小院好讀書,以備鄉試。
“自然不是。”心裏有底,沈瀾便苦笑道:“家道中落,孤家寡人罷了。哪裏還有餘財科舉?”
吳娘子一時失望,她見這小公子衣著光鮮,氣度也好,又是楊家老仆領進來的,想來是富貴公子哥,卻沒料到,竟是個裝窮的破落戶。
“家道中落了,還有閑錢租院子?”吳娘子一時不信。
見她這般直白,甚至稍顯刻薄,沈瀾略略蹙眉,隻笑道:“自然不是閑錢。”說罷,歎息一聲道:“我手中也沒幾個錢,吳娘子心善,若能略略減免些租金,那再好不過了。”
這哪行啊!吳娘子縱橫桃花巷四十年,與人吵嘴從不認輸,聞言卻臉色大變,連連訕笑道:“這、這一月一兩已是最低了,哪裏還能減呢!”
沈瀾情真意切地蹙眉,苦惱道:“吳娘子不包飯食,這一月一兩是不是太貴了些?”
“當初可是說好的!小公子看著也是讀過幾本書的,怎得如此刁鑽。”吳娘子擰著眉毛說了幾句,生怕她再砍價,便匆匆離去了。
望著她落荒而逃的背影,沈瀾忍俊不禁,誰知綠紗窗下忽傳出男子低沉的嗓音:“覽弟,錯過此等美人,著實可惜。”
沈瀾一聽便知是誰,開了窗,探出頭去,一條小河清淺而過,數艘小船飄蕩其上,楊惟學一身海天霞色團領衫,頭戴玉冠,腰懸纏枝紋潞綢香囊,手持灑金蜀扇,身姿昂藏挺拔,正立在船頭,惹得沿河浣衣的妙齡女郎一個勁兒打量他。
沈瀾忍不住笑道:“姑蘇人傑地靈,遍地窈窕淑女,娉婷佳人,楊兄所指美人莫不是吳娘子?”
窗外正坐船的楊惟學,抬眼便見天上粉雲如掃,地上小樓清曉,有人憑窗望來,色如春曉,貌比宋玉,揚眉淺笑,漫不經心的樣子,端得恣意風流。
很難說楊惟學這般熱心,是不是看臉。思及此處,楊惟學自己也忍不住笑起來:“覽弟休要胡言。聽我家老仆說起,隻道那吳家開畫幫的,家資頗豐,有一幼女頗為貌美,覽弟豐神俊朗,才華卓絕,娶了那吳小娘子,豈不是天作之合?”
沈瀾知道楊惟學浪蕩慣了,約摸也不在意這些,可她不欲再談此事,以免壞了那吳小娘子閨譽,便換了話題,正經道:“楊兄不在家中溫書,來做甚?”
“我幫覽弟找著了這麽個好地方,覽弟便這般報答我?”楊惟學坐船來尋她,見了她便徑自下船上岸。
沈瀾幹脆也合上窗,出門去尋他。
兩人正好在烏木門口相遇,沈瀾便笑道:“如今已是八月初二,初九便要開始鄉試,你竟還有時間來尋我?”
楊惟學一下子苦了臉,求饒道:“好覽弟,我枯坐半日,實在看不進去書,便想著來外頭散散心。”
沈瀾會意,挑眉道:“可你一眾同窗俱要溫書,不好打擾,這才想起我這閑人?”
楊惟學訕笑道:“哪裏哪裏,我來尋覽弟,且去石湖放舟。”
沈瀾心知,對付這幫世家子弟,你若低聲下氣,反被認為沒骨氣,叫人看不起,故而她便是要巴結楊惟學,也從不慣著他。
於是道:“楊兄,你初九要考試,如今竟還要放縱遊樂,想來是胸有成竹,必能做這蘇州府的解元郎?”
楊惟學訕笑,見沈瀾不肯隨他出去,隻好怏怏道:“也罷,不攪擾覽弟,我自去放舟便是。”
“且慢。”楊惟學幫了自己這麽多,沈瀾難免想回報一二,便開口道:“楊兄,非是我勸你,隻是今日初二,初九便要考試,你便是去作耍,心裏也掛礙著考試,玩不痛快,或是玩完了,心裏又覺得罪過。”
沈瀾久經考場,太知道考前心態了。焦慮、煩躁、擔心、期待……很少有人能平常心。
楊惟學歎息一聲:“我自然知道覽弟好意。隻我實在煩躁,看不進去書,反倒影響考試。”
沈瀾暗道這就是考得太少,按理,周周一考,考到麻木,把高考當成一場尋常考試,平常心最好。
“據我所知,鄉試一考九天,俱在貢院內,年年都有體力不支的,入了考場腦子一片空白的,打翻墨汁、燭台,髒汙卷麵的……泰半都是緊張所致。”這些俱是聽裴慎閑聊時說過的。
“楊兄這是第一次下場考舉人罷?也不知到了考場是否會緊張。”沈瀾道,“既是如此,乘著離考試還有七日,楊兄不若叫家人仿著貢院支個考棚,日日隻在考棚中讀書作文。一來塑造氛圍,不至於心思散漫,讀不進去書。二來適應考場,到了正式開考的那一日,也不至於太過緊張。”
聞言,楊惟學一愣,隻是細細思索後又覺得頗有道理,且這法子便是這科不中,下科好生備上三年,一樣有用。思及此處,楊惟學便正色道:“多謝覽弟,我這便回去讀書!”
語罷,又惋惜不已:“覽弟靈慧,若能好生讀書,必能金榜題名,如今操弄商賈之事,實在可惜。”
沈瀾心道她若要科舉,鄉試搜身可是要從頭發搜到腳底,狠一點的還得坦衣露乳,光這一關她就過不去。
沈瀾隻笑笑:“我雖不能蟾宮折桂,可待楊兄跨馬遊街時,我必定去看!”
楊惟學朗聲大笑起來,隻快活道:“借覽弟吉言。”
兩人對視一眼,一同笑起來。
笑了一陣,楊惟學又不免想投桃報李,隻問道:“覽弟可想好要做什麽生意?若有差遣,盡管告訴為兄。”
陸指揮使的位子也就保住了。
思及此處,裴慎隻輕哼一聲:“我與你家指揮使相交多年,何苦前來試探我?”
石經綸憨厚的衝著裴慎笑了笑。實則用宣大總督來保住錦衣衛指揮使的位子,這法子陸指揮使自然也想到了。
但用這辦法的前提是裴慎肯放棄宣大總督的位子。故而石經綸這才夤夜前來探他口風。
裴慎笑道:“此番陸指揮使便是保住了自己的位子,卻也懸得很。”
石經綸臉色凝重起來。陛下要換上林通,或許是因為單純愛重婉貴妃,或許是因為不再信任陸指揮使。
前者還好,後者那真是要了老命了。
失去陛下信任的陸指揮使,便是抗過了這一次,也總會有下一次的。
“為了保險起見,陸指揮使尚需要向陛下表表忠心。”裴慎道。
石經綸蹙眉:“還能怎麽表?指揮使替陛下嚐丹藥、夜夜持長.槍守在陛下殿前。還苦修青詞,年年的賀表都是親自撰寫。去歲還獻了《天賜時玉賦》、《龍飛頌》,又尋了兩隻白獅當祥瑞。”
裴慎最煩靠裙帶、靠阿諛上位之輩,奈何錦衣衛指揮使這位子,最重要的不是武勳卓絕、不是進士及第,而是皇帝的信任。
無可奈何,裴慎道:“不知陛下是否懷疑指揮使的忠誠,更不知因何懷疑,既然如此,最好的法子便是再另尋他法,向陛下表忠心。”
“何解?”石經綸問道。
語罷,隻順著裴慎的視線望去,竟望見自己手上拿著的畫。
“錦衣衛原就有監察朝廷大員的職責,指揮使隻需密告陛下,林通太過庸碌,裴慎近來無事,隻在尋一被拐的愛妾,耽於女色,趙泉是個酷吏。”趙泉便是陳閣老推舉,競爭宣大總督的有力人選。
裴慎解釋道:“這樣一來,指揮使便將林少保、陳閣老和我盡數得罪,隻做個忠心於陛下的孤臣。陛下感念其孤忠,必不會再對他起疑心,指揮使的位子也就徹底保住了。”
石經綸大受震動,心道裴大人果真仗義,竟舍得犧牲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印象來保住指揮使。
思及此處,他即刻下跪,重重對著裴慎磕了個頭:“我替指揮使謝過裴大人了!”
裴慎即刻去扶他:“我與指揮使相交多年,應該的。”錦衣衛是他得力盟友,裴慎自然要保住對方。
語罷,裴慎又笑道:“況且用這辦法,明麵上的確得罪了林少保,但比起性喜漁色的我、殘苛暴虐趙泉,僅僅隻是庸碌的林通必定會得到宣大總督這一位子,林少保隻會以為指揮使在暗中幫他。”
“至於陳閣老,隻要指揮使之後幫趙泉謀一個不錯的位子,陳閣老便絕不會怪罪指揮使的。”
而他自己?年紀輕輕,功勞太高,正要自汙,偏又不能選擇那些會留把柄的手段。如今這法子正好。他追索一個被拐妾室,往好了裏想,陛下自己愛重婉貴妃,想來隻會覺得他情深,往壞處想,陛下最多覺得他年少輕狂,性子浮躁,尚需打磨。恰好,裴慎正要沉一沉。
既能保住陸指揮使,又能讓自己順勢緩一緩,兩相得宜的好事。
見裴慎對自己笑了笑,又聽他處處替指揮使著想,石經綸感其恩義,隻拱手,擲地有聲道:“裴大人且放心!錦衣衛便是上天入地,也必要將這女子挖出來!”
裴慎溫聲道:“既是如此,多謝鎮撫使了。”
目送著石經綸離去,裴慎隻回到楠木書案前坐下,提起筆,慢悠悠繪了一副雪中紅梅圖。
繪罷,他看著那清豔的紅梅圖,又在旁側提了一句“風遞幽香去,人窺素豔來”。
作者有話說:
1. 明代官吏考核有一個紀功圖冊;戚繼光《練兵實紀》中記載,“各營將立功過總薄一扇,每千各與一扇”,約摸就是功過簿的意思。
2. 本章酒類、什麽冷淘麵、豬頭肉、糖纏之類的事物俱出自《明代社會生活史》
3.裴慎畫的人物像,其實上明代就有工筆畫畫人物,有一個《明人十二像冊》,畫人畫的還挺逼真。反正我看畫我覺得我是能認出來人的,所以畫沈瀾畫像的時候我用了這個。描寫如何畫的那段是查資料的。
4.《天賜時玉賦》、《龍飛頌》出自《萬曆野獲編》
第47章
此時已至八月, 沈瀾在楊惟學派來的老仆帶領下, 賃了蘇州城盤門外如京橋附近的一間臨河小屋。
蘇州匯聚四時風物,八方奇玩, 加之人口稠密, 房屋鱗次櫛比、輻轍縱橫,以至於房價奇高,這麽一間房要價一月一兩銀。
當日, 沈瀾從陳鬆墨身上取走了三百兩銀票, 一路花銷加上租房、購置生活用品, 如今還剩二百六十兩。
賃來的小院子清幽,周圍人家也多家境殷實, 若真有賊,必要來偷沈瀾的院子。
誰叫她家中隻有一人呢。
沈瀾思及此處, 待清點完資產, 便將錢分藏好。床後的青磚內、床板下、細布臥單下,再放些顯眼的銅錢碎銀在鬥櫃裏, 好吸引賊子的目光。
藏好了錢,又取了十兩碎銀子,沈瀾正打算出門去。
坐吃山空,絕非長久之道。總得尋個生計。
她正欲出門,方聽見大老遠傳來一聲“王公子——”
沈瀾眨眨眼,看了看柳葉窗,暗道這窗戶後頭便是從蘇州府第一直河延伸出來的支流小河,河下小船往來如織。也不知現在推窗跳下去,來不來得及逃走。
“王公子可在?”那聲音越來越近。
已來不及了。沈瀾闔上窗戶, 歎息一聲。
下一刻, 清漆烏木門梆梆地被敲了兩聲, 沈瀾心知她不去開,這人是絕不會消停的,便隻好無奈開了門。
門外是一個約四十來歲的婆子,臉上搓了粉,隱隱露出眼角細紋。著秋香色大袖衫褶兒,底下一條白棱膝褲,挑邊藕色羅裙,發髻上斜插著一點油金簪。
沈瀾拱手道:“敢問吳娘子有何事?”
那吳娘子見她容貌俊俏,身長玉立,貌比潘安,當真是謫仙人在世,又想起家中待嫁幼女嬌嬌兒,也是好顏色。這兩人站一起,當真是一對神仙人物。
吳娘子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高興,一疊聲誇讚道:“小公子講禮數哩!”
沈瀾訕笑一聲,早知如此,她當日便不該租吳娘子的院子,更不該路過的時候,對著那吳小娘子行了個禮,否則何至於此?
“公子可要來幾塊菊花糕?”吳娘子端著一碟用料細膩,香氣撲鼻的糕餅前來,笑盈盈遞給沈瀾。
“無功不受祿。”沈瀾推拒道。
“公子且拿著,嬌嬌兒做了好些糕點呢!左鄰右舍,人人都有。”吳娘子隻硬塞給她。
沈瀾無奈,隻好接過:“我去取碗來,這青花碟子勞煩吳娘子帶回去。”
吳娘子笑眯眯道:“公子客氣什麽!盡管拿去,吃完了再還便是。”
還碟子總得來家裏跑一趟,屆時隻叫嬌嬌兒出來接碟子,兩相看對眼,這事兒就成了!
吳娘子算盤打得好,提起一塊香帕,吃吃笑道:“小公子這是要出門去?”
“是。”沈瀾解釋道:“出門尋個生計去。”
那吳娘子瞪圓眼睛,眼角細紋都繃開了,驚詫道:“小公子不考鄉試?”
沈瀾略一思忖便明白了。這位吳娘子多半以為她是返鄉舉子,租個小院好讀書,以備鄉試。
“自然不是。”心裏有底,沈瀾便苦笑道:“家道中落,孤家寡人罷了。哪裏還有餘財科舉?”
吳娘子一時失望,她見這小公子衣著光鮮,氣度也好,又是楊家老仆領進來的,想來是富貴公子哥,卻沒料到,竟是個裝窮的破落戶。
“家道中落了,還有閑錢租院子?”吳娘子一時不信。
見她這般直白,甚至稍顯刻薄,沈瀾略略蹙眉,隻笑道:“自然不是閑錢。”說罷,歎息一聲道:“我手中也沒幾個錢,吳娘子心善,若能略略減免些租金,那再好不過了。”
這哪行啊!吳娘子縱橫桃花巷四十年,與人吵嘴從不認輸,聞言卻臉色大變,連連訕笑道:“這、這一月一兩已是最低了,哪裏還能減呢!”
沈瀾情真意切地蹙眉,苦惱道:“吳娘子不包飯食,這一月一兩是不是太貴了些?”
“當初可是說好的!小公子看著也是讀過幾本書的,怎得如此刁鑽。”吳娘子擰著眉毛說了幾句,生怕她再砍價,便匆匆離去了。
望著她落荒而逃的背影,沈瀾忍俊不禁,誰知綠紗窗下忽傳出男子低沉的嗓音:“覽弟,錯過此等美人,著實可惜。”
沈瀾一聽便知是誰,開了窗,探出頭去,一條小河清淺而過,數艘小船飄蕩其上,楊惟學一身海天霞色團領衫,頭戴玉冠,腰懸纏枝紋潞綢香囊,手持灑金蜀扇,身姿昂藏挺拔,正立在船頭,惹得沿河浣衣的妙齡女郎一個勁兒打量他。
沈瀾忍不住笑道:“姑蘇人傑地靈,遍地窈窕淑女,娉婷佳人,楊兄所指美人莫不是吳娘子?”
窗外正坐船的楊惟學,抬眼便見天上粉雲如掃,地上小樓清曉,有人憑窗望來,色如春曉,貌比宋玉,揚眉淺笑,漫不經心的樣子,端得恣意風流。
很難說楊惟學這般熱心,是不是看臉。思及此處,楊惟學自己也忍不住笑起來:“覽弟休要胡言。聽我家老仆說起,隻道那吳家開畫幫的,家資頗豐,有一幼女頗為貌美,覽弟豐神俊朗,才華卓絕,娶了那吳小娘子,豈不是天作之合?”
沈瀾知道楊惟學浪蕩慣了,約摸也不在意這些,可她不欲再談此事,以免壞了那吳小娘子閨譽,便換了話題,正經道:“楊兄不在家中溫書,來做甚?”
“我幫覽弟找著了這麽個好地方,覽弟便這般報答我?”楊惟學坐船來尋她,見了她便徑自下船上岸。
沈瀾幹脆也合上窗,出門去尋他。
兩人正好在烏木門口相遇,沈瀾便笑道:“如今已是八月初二,初九便要開始鄉試,你竟還有時間來尋我?”
楊惟學一下子苦了臉,求饒道:“好覽弟,我枯坐半日,實在看不進去書,便想著來外頭散散心。”
沈瀾會意,挑眉道:“可你一眾同窗俱要溫書,不好打擾,這才想起我這閑人?”
楊惟學訕笑道:“哪裏哪裏,我來尋覽弟,且去石湖放舟。”
沈瀾心知,對付這幫世家子弟,你若低聲下氣,反被認為沒骨氣,叫人看不起,故而她便是要巴結楊惟學,也從不慣著他。
於是道:“楊兄,你初九要考試,如今竟還要放縱遊樂,想來是胸有成竹,必能做這蘇州府的解元郎?”
楊惟學訕笑,見沈瀾不肯隨他出去,隻好怏怏道:“也罷,不攪擾覽弟,我自去放舟便是。”
“且慢。”楊惟學幫了自己這麽多,沈瀾難免想回報一二,便開口道:“楊兄,非是我勸你,隻是今日初二,初九便要考試,你便是去作耍,心裏也掛礙著考試,玩不痛快,或是玩完了,心裏又覺得罪過。”
沈瀾久經考場,太知道考前心態了。焦慮、煩躁、擔心、期待……很少有人能平常心。
楊惟學歎息一聲:“我自然知道覽弟好意。隻我實在煩躁,看不進去書,反倒影響考試。”
沈瀾暗道這就是考得太少,按理,周周一考,考到麻木,把高考當成一場尋常考試,平常心最好。
“據我所知,鄉試一考九天,俱在貢院內,年年都有體力不支的,入了考場腦子一片空白的,打翻墨汁、燭台,髒汙卷麵的……泰半都是緊張所致。”這些俱是聽裴慎閑聊時說過的。
“楊兄這是第一次下場考舉人罷?也不知到了考場是否會緊張。”沈瀾道,“既是如此,乘著離考試還有七日,楊兄不若叫家人仿著貢院支個考棚,日日隻在考棚中讀書作文。一來塑造氛圍,不至於心思散漫,讀不進去書。二來適應考場,到了正式開考的那一日,也不至於太過緊張。”
聞言,楊惟學一愣,隻是細細思索後又覺得頗有道理,且這法子便是這科不中,下科好生備上三年,一樣有用。思及此處,楊惟學便正色道:“多謝覽弟,我這便回去讀書!”
語罷,又惋惜不已:“覽弟靈慧,若能好生讀書,必能金榜題名,如今操弄商賈之事,實在可惜。”
沈瀾心道她若要科舉,鄉試搜身可是要從頭發搜到腳底,狠一點的還得坦衣露乳,光這一關她就過不去。
沈瀾隻笑笑:“我雖不能蟾宮折桂,可待楊兄跨馬遊街時,我必定去看!”
楊惟學朗聲大笑起來,隻快活道:“借覽弟吉言。”
兩人對視一眼,一同笑起來。
笑了一陣,楊惟學又不免想投桃報李,隻問道:“覽弟可想好要做什麽生意?若有差遣,盡管告訴為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