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她想起周觀主的簽。
所以她還模糊地問了一嘴,可知他識得的哪戶人家曾經有妻妾失蹤,或是丟過孩子。
薛鳴岐自是也聽聞過她的身世,見她這麽問起,隻是有些歉疚搖搖頭。
也不問原由,隻說此番回去定多多留意。
蘇蘊之同薛鳴岐推杯換盞了幾回下來,早已經醉得不省人事,倒是薛鳴岐瞧著神色清明,隻是被身側小廝扶直起身的時候,才瞧出了他步履間的踉蹌。
蘇苑音有些頭大地讓春棋搭把手,將蘇蘊之扶下了樓,身後又傳來一道溫醇嗓音。
“蘇姑娘。”
她轉頭,不知薛鳴岐是何時出來的,正輕輕搭著二樓的闌幹,身後的燭光熒熒搖曳,他長身而立,眸光清雋舒朗。
“後會有期。”他辭別道。
蘇苑音笑著同行了一禮,認真回道:“後會有期。”
兩人說話的間隙,春棋同蘇蘊之身邊的小廝都攔不住喝得有些酩酊大醉的蘇蘊之,人到了馬車跟前,卻又不肯上車。
人拉不住,已經自個兒走了。
蘇苑音扶額,尋了一路,才在桃花巷中瞧見了蹲在槐花樹下的蘇蘊之。
桃花巷是南市裏出了名的花街柳巷,花樓一家挨著一家,特別是夜裏更是熱鬧得緊。
見言行輕佻的花樓娘子握著手中的絹帕,行止孟浪,言笑晏晏地同過往的行人說些露骨的話,又或是大庭廣眾之下突然又摟抱在一處。
蘇苑音蹙了蹙眉,並不大喜歡這個地方。
她走近去拉蘇蘊之。
看著蘇蘊之難得有些癡癡的模樣,正在槐樹下笨拙地一朵一朵撿槐花。
她彎身湊過去,問道:“兄長要這槐花有何用?”
“槐花啊,佘塗喜歡,阿音喜歡嗎?”他將手中撿到的零星幾朵花遞到她跟前,問道。
蘇苑音哭笑不得,還是點頭說著喜歡:“我知曉一處的槐花開得比這還要好,我和佘塗都更喜歡,兄長想去嗎?”
蘇蘊之聽完,當即將手中的槐花悉數給她:“那還等什麽呢,還不快去。”
蘇苑音握了握手中的花,給他身邊的小廝遞了個眼神,小廝會意,當即將人給扶走。
“聽說這蕭世子已經接連在這玉笙樓中宿了好幾夜了,也不知是被那樓裏的哪個花娘給勾走了魂,這都多久沒來我們芳蘭院了。”
一細聲女子怨道,身影傳進了蘇苑音的耳中。
她頓了頓,還是邁不開步子。
“是啊是啊,這蕭世子都要回梁州了,下次再見都不知是何年馬月,這玉笙樓到底有什麽好,我看她們樓中的花娘,同其他樓裏的也沒什麽兩樣。”
聽見又一女子出聲附和。
蘇苑音說不上自己是個什麽心情,隻想不到蕭闕在這樓蘭瓦舍中倒是混得風聲水起。
雖知曉他來此處的目的是為何,可是一想到他同旁的花樓女子嬉笑打趣。
不知何故,總就是心中不大痛快。
她腳步輕抬往前邁,不想繼續在此處自討沒趣,大不了明日見他時就將話說清楚。
若是他當真是心悅自己,那便就同他約法三章,叫他莫要觸及自己底線。
若是他心有所屬,不若就早些說開,各歸各位,省得日後尷尬。
“快看,那不是蕭世子嗎。”
一女子輕呼聲響起,打斷了她心中那些自作主張的盤算。
她順著幾人指的方向瞧去,才發現玉苼樓也在桃花巷,離得自己不遠的位置。
在那樓宇之上隻模糊瞧見一個身影,邁著漫不經心的步子,走入了靠著最外側的雅室。
紗窗朦朧,透出一個背窗而坐的身影。
散漫慵懶,是他的背影。
一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魚貫而入,在他身旁落座,斟酒喂果打情罵俏,場麵可想而知的活色生香。
蘇苑音淡淡收回視線,隻又聽見身旁幾個女子絞著帕子說著酸語。
她哂笑,到底沒有親自上去瞧瞧,轉頭走了兩步,又聽身後像是有人在喚自己“蘇姑娘”。
她回眸,看著麵前走來一個紅衣女子,身形高挑妖嬈,麵容亦是柔媚出塵,是個相貌不俗的女子。
雖並不識得她,但她見過。
方才她就在蕭闕身旁,一起走進那雅室之中。
“我叫洛蔓苼,”女子自報家門,又笑道:“你是蘇苑音吧?久仰大名,常聽小陸子提起你。”
蘇苑音頷首,也不想去細究她是如何認出自己。
這個名字她亦是在蕭闕那別院中,聽陸起提起過,那梁州的蔓苼姑娘。
聽陸起口中語氣,不乏可以聽出欽佩仰慕之情,想必她同蕭闕也是極相熟之人。
“蘇姑娘要上去坐坐麽?阿闕也在上頭呢。”
她將人喚得熱絡,似是想起了什麽事,又歉疚笑笑。
“我倒是忘了,蘇姑娘是正經閨閣中的女子,又怎能上這種地方去。”
蘇苑音淡笑不語。
現下好賴話全給她說了,她哪裏是想真的邀自己去坐坐,言辭間將主人身份彰顯得淋漓盡致,不過就是想給自己個下馬威罷了。
“阿音,到底去不去啊。”蘇蘊之似是等了有一會兒,見人遲遲未來,沒耐心地探出馬車問道。
蘇苑音沒理洛蔓苼那有些意味深長的眼神,隻自顧自的同她行了一禮,以做辭別。
看著那個清冷出塵的人從容不迫的離開,聽完自己的那番話,神色還不見半點喜怒,端的是淡然模樣,也難怪能入得了蕭闕的眼,洛蔓笙笑笑,慢慢收回視線。
…
月明星稀時,一座古樸雅致的紅木馬車緩緩從宮中駛出,路上行人瞧見馬車,都唯恐不及紛紛側身避讓。
馬車一路上暢通無阻,行了約摸一炷香時間,在一處宅子前停下。
宅子的牌匾是聖上親賜,誌慮忠純四字鑲金邊玉做底,象征著宅子主人的豐功偉績。
車簾掀開,一個頭發花白,手拿拂塵,麵無須發,隻眼尾起了幾道淺淺褶子,看起來就知是保養得宜的老者走了出來,踩著人凳下了馬車。
老者一路未停,闊步進了府,隻見一個做管家打扮的人迎了出來,躬身道:“老爺,可要用些飯食?”
老者拿著拂塵擺了擺,興致不高,聲音尖細:“不必,在宮中已經用過了。”
管家見狀,隨即又諂媚道:“府上剛又進了些人,一個個都是嫩生生的,麵上瞧著都不錯,老爺可去看看?”
老者聽罷,眼底閃過一絲陰狠,笑得意味不明。
他進到正廳,看著堂中跪著的一排年紀大概十五六歲的女子,隨手點了個抖的最厲害的。
“她留下,其他人都下去吧。”
除了那個女子外,眾人都像是鬆了一口氣,趕忙退了出去。
偌大的房間中先前還滿滿當當,現下卻是空蕩的厲害。
“抬起頭來,讓咱家好好看看。”老者坐在她身側,對著腳下跪著的人命令道。
女子聽罷抖了一瞬,都說當今的內務府大總管張昌,鞠躬盡瘁,先後侍奉過兩代君王,深得當今聖上重用。
本以為被人販子賣到這府上,是來當丫鬟使的,畢竟宅子的主人就是個閹人,且年紀還那般大,又不常出宮,故此本來心下還有些僥幸,隻從剛才開始,她便就越發覺得不對勁。
那張昌神色太過陰冷,嗓音尖細刺耳,瞧著她們就像是打量著牲畜一般,見人突然離她這般近,她被嚇住,但卻又不敢違抗命令地抬起頭。
張昌睨著眸子看她露出的一張瑩白小臉,頓時間就有些心猿意馬。
“別怕,你要是乖乖聽咱家的話,咱家不會為難你的。”
說罷,他便向她伸出手去:“好孩子,來幫咱家暖暖手,若是伺候的好,咱家重重有賞。”
女子嚇得渾身驚顫,眼淚翻湧而出。
張昌才胡亂抓了一把,都還未盡興便就被人推開,後來又見女子跪在自己腳下一個勁的磕頭求饒。
他失了興致,拿起手上的那支拂塵拍了拍衣袍,一語不發地出了屋子。
管家就候在門外,雖不清楚裏麵發生了什麽,但是瞧著張昌麵色,想必是不大高興了。
他弓著腰,不敢出聲,隻聽著張昌隨意道:“不識抬舉的東西,隨便找個靜的地方處置了吧”。
管家得了命令,恭送著人進了書房院內就止步,原因無他,隻因這書房便就是府上的禁地,老爺可是下了死令不叫人靠近半步的。
張昌哼著曲調,剛一合上書房的門,就像是有一陣風來,燭光一晃,瞬間滅得七七八八。
他脖頸一涼,被一冰冷的刀刃給抵上。
此人出手極快,就便是他,方才進到這書房中,也並未發覺什麽異樣,由此可見來者想必是身手不凡。
但是盡管如此,他麵上也未見驚慌之色,隻是氣定神閑問道:“不知閣下是何意?”
“也沒什麽意思,不過素來聽聞張公公威名,想來見識見識罷了。”男子慢聲道。
張昌聽過男人的話,心下已經有了判斷。
此人年歲應當不大,身形修長,約莫著比他高半個頭左右,觀他握劍的手勢極穩,雙腿呈防備姿態,不露半點破綻。
張昌笑笑:“閣下何必又這般衝動,有事好商量不是?若是有什麽誤會,大可說來聽聽。”
聞言,男子隻是輕笑幾聲,語氣中滿是顯而易見的蔑視。
“你接連侍奉兩人君王,都說你勞苦功高,可是你當真配得了誌慮忠純這四字麽?又或者你在宮中做永曦帝走狗,作威作福的時候,不知可有那麽一瞬間,曾想起過先帝?”
張昌聽罷,已然是再無才的氣定神閑,隻餘有膽寒陣陣。
那人雖然什麽事都沒說,可卻又讓人覺得過往那些本該深埋在土中見不得光的的樁樁件件,他都知曉。
“先帝亦是我的主子,時至今日我都感念先帝當年之恩,必定是放在心中時時掛記著的。”張昌道,話中滴水不漏。
男子手上握劍的幾力道微不可聞的加重了幾分。
“好,那我且問你,先帝離世時,飲下的最後一碗湯藥,可是你親手侍奉?”
所以她還模糊地問了一嘴,可知他識得的哪戶人家曾經有妻妾失蹤,或是丟過孩子。
薛鳴岐自是也聽聞過她的身世,見她這麽問起,隻是有些歉疚搖搖頭。
也不問原由,隻說此番回去定多多留意。
蘇蘊之同薛鳴岐推杯換盞了幾回下來,早已經醉得不省人事,倒是薛鳴岐瞧著神色清明,隻是被身側小廝扶直起身的時候,才瞧出了他步履間的踉蹌。
蘇苑音有些頭大地讓春棋搭把手,將蘇蘊之扶下了樓,身後又傳來一道溫醇嗓音。
“蘇姑娘。”
她轉頭,不知薛鳴岐是何時出來的,正輕輕搭著二樓的闌幹,身後的燭光熒熒搖曳,他長身而立,眸光清雋舒朗。
“後會有期。”他辭別道。
蘇苑音笑著同行了一禮,認真回道:“後會有期。”
兩人說話的間隙,春棋同蘇蘊之身邊的小廝都攔不住喝得有些酩酊大醉的蘇蘊之,人到了馬車跟前,卻又不肯上車。
人拉不住,已經自個兒走了。
蘇苑音扶額,尋了一路,才在桃花巷中瞧見了蹲在槐花樹下的蘇蘊之。
桃花巷是南市裏出了名的花街柳巷,花樓一家挨著一家,特別是夜裏更是熱鬧得緊。
見言行輕佻的花樓娘子握著手中的絹帕,行止孟浪,言笑晏晏地同過往的行人說些露骨的話,又或是大庭廣眾之下突然又摟抱在一處。
蘇苑音蹙了蹙眉,並不大喜歡這個地方。
她走近去拉蘇蘊之。
看著蘇蘊之難得有些癡癡的模樣,正在槐樹下笨拙地一朵一朵撿槐花。
她彎身湊過去,問道:“兄長要這槐花有何用?”
“槐花啊,佘塗喜歡,阿音喜歡嗎?”他將手中撿到的零星幾朵花遞到她跟前,問道。
蘇苑音哭笑不得,還是點頭說著喜歡:“我知曉一處的槐花開得比這還要好,我和佘塗都更喜歡,兄長想去嗎?”
蘇蘊之聽完,當即將手中的槐花悉數給她:“那還等什麽呢,還不快去。”
蘇苑音握了握手中的花,給他身邊的小廝遞了個眼神,小廝會意,當即將人給扶走。
“聽說這蕭世子已經接連在這玉笙樓中宿了好幾夜了,也不知是被那樓裏的哪個花娘給勾走了魂,這都多久沒來我們芳蘭院了。”
一細聲女子怨道,身影傳進了蘇苑音的耳中。
她頓了頓,還是邁不開步子。
“是啊是啊,這蕭世子都要回梁州了,下次再見都不知是何年馬月,這玉笙樓到底有什麽好,我看她們樓中的花娘,同其他樓裏的也沒什麽兩樣。”
聽見又一女子出聲附和。
蘇苑音說不上自己是個什麽心情,隻想不到蕭闕在這樓蘭瓦舍中倒是混得風聲水起。
雖知曉他來此處的目的是為何,可是一想到他同旁的花樓女子嬉笑打趣。
不知何故,總就是心中不大痛快。
她腳步輕抬往前邁,不想繼續在此處自討沒趣,大不了明日見他時就將話說清楚。
若是他當真是心悅自己,那便就同他約法三章,叫他莫要觸及自己底線。
若是他心有所屬,不若就早些說開,各歸各位,省得日後尷尬。
“快看,那不是蕭世子嗎。”
一女子輕呼聲響起,打斷了她心中那些自作主張的盤算。
她順著幾人指的方向瞧去,才發現玉苼樓也在桃花巷,離得自己不遠的位置。
在那樓宇之上隻模糊瞧見一個身影,邁著漫不經心的步子,走入了靠著最外側的雅室。
紗窗朦朧,透出一個背窗而坐的身影。
散漫慵懶,是他的背影。
一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魚貫而入,在他身旁落座,斟酒喂果打情罵俏,場麵可想而知的活色生香。
蘇苑音淡淡收回視線,隻又聽見身旁幾個女子絞著帕子說著酸語。
她哂笑,到底沒有親自上去瞧瞧,轉頭走了兩步,又聽身後像是有人在喚自己“蘇姑娘”。
她回眸,看著麵前走來一個紅衣女子,身形高挑妖嬈,麵容亦是柔媚出塵,是個相貌不俗的女子。
雖並不識得她,但她見過。
方才她就在蕭闕身旁,一起走進那雅室之中。
“我叫洛蔓苼,”女子自報家門,又笑道:“你是蘇苑音吧?久仰大名,常聽小陸子提起你。”
蘇苑音頷首,也不想去細究她是如何認出自己。
這個名字她亦是在蕭闕那別院中,聽陸起提起過,那梁州的蔓苼姑娘。
聽陸起口中語氣,不乏可以聽出欽佩仰慕之情,想必她同蕭闕也是極相熟之人。
“蘇姑娘要上去坐坐麽?阿闕也在上頭呢。”
她將人喚得熱絡,似是想起了什麽事,又歉疚笑笑。
“我倒是忘了,蘇姑娘是正經閨閣中的女子,又怎能上這種地方去。”
蘇苑音淡笑不語。
現下好賴話全給她說了,她哪裏是想真的邀自己去坐坐,言辭間將主人身份彰顯得淋漓盡致,不過就是想給自己個下馬威罷了。
“阿音,到底去不去啊。”蘇蘊之似是等了有一會兒,見人遲遲未來,沒耐心地探出馬車問道。
蘇苑音沒理洛蔓苼那有些意味深長的眼神,隻自顧自的同她行了一禮,以做辭別。
看著那個清冷出塵的人從容不迫的離開,聽完自己的那番話,神色還不見半點喜怒,端的是淡然模樣,也難怪能入得了蕭闕的眼,洛蔓笙笑笑,慢慢收回視線。
…
月明星稀時,一座古樸雅致的紅木馬車緩緩從宮中駛出,路上行人瞧見馬車,都唯恐不及紛紛側身避讓。
馬車一路上暢通無阻,行了約摸一炷香時間,在一處宅子前停下。
宅子的牌匾是聖上親賜,誌慮忠純四字鑲金邊玉做底,象征著宅子主人的豐功偉績。
車簾掀開,一個頭發花白,手拿拂塵,麵無須發,隻眼尾起了幾道淺淺褶子,看起來就知是保養得宜的老者走了出來,踩著人凳下了馬車。
老者一路未停,闊步進了府,隻見一個做管家打扮的人迎了出來,躬身道:“老爺,可要用些飯食?”
老者拿著拂塵擺了擺,興致不高,聲音尖細:“不必,在宮中已經用過了。”
管家見狀,隨即又諂媚道:“府上剛又進了些人,一個個都是嫩生生的,麵上瞧著都不錯,老爺可去看看?”
老者聽罷,眼底閃過一絲陰狠,笑得意味不明。
他進到正廳,看著堂中跪著的一排年紀大概十五六歲的女子,隨手點了個抖的最厲害的。
“她留下,其他人都下去吧。”
除了那個女子外,眾人都像是鬆了一口氣,趕忙退了出去。
偌大的房間中先前還滿滿當當,現下卻是空蕩的厲害。
“抬起頭來,讓咱家好好看看。”老者坐在她身側,對著腳下跪著的人命令道。
女子聽罷抖了一瞬,都說當今的內務府大總管張昌,鞠躬盡瘁,先後侍奉過兩代君王,深得當今聖上重用。
本以為被人販子賣到這府上,是來當丫鬟使的,畢竟宅子的主人就是個閹人,且年紀還那般大,又不常出宮,故此本來心下還有些僥幸,隻從剛才開始,她便就越發覺得不對勁。
那張昌神色太過陰冷,嗓音尖細刺耳,瞧著她們就像是打量著牲畜一般,見人突然離她這般近,她被嚇住,但卻又不敢違抗命令地抬起頭。
張昌睨著眸子看她露出的一張瑩白小臉,頓時間就有些心猿意馬。
“別怕,你要是乖乖聽咱家的話,咱家不會為難你的。”
說罷,他便向她伸出手去:“好孩子,來幫咱家暖暖手,若是伺候的好,咱家重重有賞。”
女子嚇得渾身驚顫,眼淚翻湧而出。
張昌才胡亂抓了一把,都還未盡興便就被人推開,後來又見女子跪在自己腳下一個勁的磕頭求饒。
他失了興致,拿起手上的那支拂塵拍了拍衣袍,一語不發地出了屋子。
管家就候在門外,雖不清楚裏麵發生了什麽,但是瞧著張昌麵色,想必是不大高興了。
他弓著腰,不敢出聲,隻聽著張昌隨意道:“不識抬舉的東西,隨便找個靜的地方處置了吧”。
管家得了命令,恭送著人進了書房院內就止步,原因無他,隻因這書房便就是府上的禁地,老爺可是下了死令不叫人靠近半步的。
張昌哼著曲調,剛一合上書房的門,就像是有一陣風來,燭光一晃,瞬間滅得七七八八。
他脖頸一涼,被一冰冷的刀刃給抵上。
此人出手極快,就便是他,方才進到這書房中,也並未發覺什麽異樣,由此可見來者想必是身手不凡。
但是盡管如此,他麵上也未見驚慌之色,隻是氣定神閑問道:“不知閣下是何意?”
“也沒什麽意思,不過素來聽聞張公公威名,想來見識見識罷了。”男子慢聲道。
張昌聽過男人的話,心下已經有了判斷。
此人年歲應當不大,身形修長,約莫著比他高半個頭左右,觀他握劍的手勢極穩,雙腿呈防備姿態,不露半點破綻。
張昌笑笑:“閣下何必又這般衝動,有事好商量不是?若是有什麽誤會,大可說來聽聽。”
聞言,男子隻是輕笑幾聲,語氣中滿是顯而易見的蔑視。
“你接連侍奉兩人君王,都說你勞苦功高,可是你當真配得了誌慮忠純這四字麽?又或者你在宮中做永曦帝走狗,作威作福的時候,不知可有那麽一瞬間,曾想起過先帝?”
張昌聽罷,已然是再無才的氣定神閑,隻餘有膽寒陣陣。
那人雖然什麽事都沒說,可卻又讓人覺得過往那些本該深埋在土中見不得光的的樁樁件件,他都知曉。
“先帝亦是我的主子,時至今日我都感念先帝當年之恩,必定是放在心中時時掛記著的。”張昌道,話中滴水不漏。
男子手上握劍的幾力道微不可聞的加重了幾分。
“好,那我且問你,先帝離世時,飲下的最後一碗湯藥,可是你親手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