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事裴望初沒有交代,謝及音隻能自己在心中琢磨,倘她真的一無所知,接下來該如何言如何做。
“也不知我那七郎如今在哪裏,是不是被刺客所擄,有沒有危險,勞煩衛校尉幫我去找一找。”
衛時通心中冷笑,別是你自己把人放跑了吧。
“來人!”衛時通喊來幾個精銳,“把行刺嘉寧殿下的刺客帶去廷尉關押,其餘人跟我去雀華街搜人,一定把裴七郎找出來。”
他心中窩火,說到最後一句話時,簡直咬牙切齒。
與此同時,望春樓後巷,薑昭躲在樹下陰影裏,等得有些焦急。正當她疑心事情出了差錯時,終於看到裴望初從巷子另一頭尋過來。
“七郎!這兒!”
薑昭低聲招呼他,裴望初三兩步跨到她麵前,摘掉麵具,露出一張清朗如玉的臉,他溫然一笑,“等久了吧?”
“不妨事,”薑昭心中微定,看了眼天色,“咱們快走吧,我帶你從密道出城,馬車已經在城外等著了,會將你送去河東郡——”
話音未落,一柄冷刃抵上頸間,薑昭心中一涼,僵在了原地。
她顫聲問道:“你這是做什麽……難道你不想離開公主府,離開洛陽嗎?”
“當然想,但臨走之前,有些事要弄清楚,否則去了河東郡,是生是死,尚未可知。”
“怎麽會,殿下他會善待你……”
“是嗎,”裴望初垂目笑了笑,緩聲道,“你幼時為薑皇後收養,在楊氏身邊蟄伏八年,直至前魏亡國、太子離宮都未起用你,為了我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舊臣之子,竟也值得你冒暴露身份的危險,救我離洛陽?”
薑昭啞然片刻,說道:“裴家忠肝義膽,你是裴氏僅存的血脈,當然不能見死不救。”
遠處隱約傳來喧嘩聲,夾雜著馬蹄和刀甲碰撞的聲音。
“薑女史,你的時間不多了,”裴望初低聲似歎息,“你尚一事無成,若今日栽在這兒,有何麵目去九泉之下見薑皇後?”
“我真的隻是想救你!”薑昭急聲道,“皇後娘娘隻交代我這一件事,未曾告訴我緣由,裴七郎,其他事我真的不清楚!”
裴望初驀然抬眼,“你說是薑皇後讓你救我,而非前太子?”
薑昭道:“我隻聽命於皇後娘娘。”
“那這件東西你可認得?”
裴望初從懷中掏出一枚紫色螭紋玉佩,正是裴夫人在天牢裏塞給他的那枚。
薑昭目色微變,“這是紫硝玉,皇後娘娘也有一枚,其形為鳳凰。”
紫硝玉世間罕見,且顏色各異,如此玲瓏剔透的紫硝玉更是不可多得,是以薑昭對其印象深刻,一眼就認出了它。
“難道這也是皇後娘娘的東西?!”薑昭驚訝,欲細究其來源,耳聽得官兵搜尋聲越來越近,焦急道,“七郎要問什麽,等出城再說,我奉皇後娘娘遺命,總不會害你!”
“原來是薑皇後……”裴望初把玩著那枚紫色螭紋玉佩,眼底泛起似笑又似荒誕的情緒。
他收起抵在薑昭頸間的匕首,薑昭心裏一鬆,轉身要跑,冷不防被人掐著後頸抵在牆上,掰開下頜,強行喂下一顆香丸。
“來都來了,”裴望初的聲音輕飄飄落在耳畔,摘下她發間一根玉釵,“辛苦薑女史再陪我演一會兒吧。”
香丸滾入喉嚨,如火如灼,薑昭瞬間覺得喉嚨發緊,耳中驚鳴,她張了張嘴,卻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
裴望初攬著她往巷子另一頭走,正撞上一隊搜尋的虎賁軍,為首幾人馭馬佩劍,身後縱隊手持火把,見了裴望初與薑昭,抽出佩劍,上前將其團團圍住。
火光照徹暗巷,看清馬上為首那人的麵容,裴望初雙眉微挑。
天時地利人和,今夜真是如有神助。
“青雲兄,你怎麽在這裏,真是不巧。”
今夜太成帝給崔縉放了假,崔縉本想回府陪謝及音,奈何謝及音不領情,拋下他帶裴望初出門。恰巧前幾日河東傳回蕭元度的消息,崔縉怕裴望初趁機逃跑,更怕衛時通獨占此功,故又轉身出門,去虎賁軍中點了一隊人,也摻和到此事中來。
崔縉馭馬上前,垂目冷嗤道:“以為挾持人質就能逃出洛陽嗎,真是自不量力。”
“逃?”裴望初仰麵看著他,姿態落落大方,高聲道:“我與阿昭兩情相悅,尋個僻靜之處幽會,為何要逃?”
崔縉看向他懷裏一言不發的薑昭,愣住了,“阿昭?幽會?”
薑昭口不能言,欲掙開裴望初自辯,奈何被他叩住命門,動彈不得。裴望初低聲在她耳邊威脅道:“別讓自己死得更快。”
看他倆這親密的姿態,崔縉反應了好一會兒,“你竟然背著殿下,與她身邊的女官苟合?”
裴望初歎了口氣,“被青雲兄撞破,實在是不巧,可惜倒遂了你的意。”
遂他什麽意?崔縉心頭乍然一閃,想到了謝及音。
依嘉寧公主那目不容塵的性子,若是知道裴望初三心二意,必不會再留他。
崔縉心中生出一點隱秘的興奮,他下馬上前,在裴望初身上搜出了薑昭的玉釵和短箋,信上約他亥時在望春樓後相見。
“好一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崔縉嘲諷地笑出聲,幸災樂禍道:“不知道嘉寧殿下願不願意成全你們這對背主的奴才。”
他朝虎賁軍一招手,“將這兩人押入宮,交予陛下處置。”
第34章 對質
宣室殿中燈火煌煌, 虎賁軍們佩刀陳於兩側,如銀鑄鐵塑,巋然不動, 殿中唯聞滴漏聲聲。
謝及音受召而來,入殿便見裴望初與薑昭縛跪於殿中,崔縉、衛時通站在兩側。她心中驟然一緊,抬頭望向高坐堂上的太成帝,跪地行禮。
“兒臣參見父皇, 恭祝父皇聖體安康。”
太成帝瞥了她一眼, 並未叫她起身,對崔縉道:“審。”
“是。”崔縉的目光掃過謝及音, 落在裴望初身上, 故意要教她聽個清楚,“你說你今夜從未生逃匿之心,背人前往望春樓後巷,是赴薑女史的私約?”
裴望初聲音坦蕩道:“是。”
謝及音聞言怔愣, 偏頭看向裴望初, 似是對這個答案始料未及。
崔縉見狀微嗤,又轉向薑昭:“薑女史, 你如何說?”
薑昭說不出話的症狀終於略有緩解, 她啞聲自辯道:“奴婢不敢冒犯公主殿下,不曾與裴七郎有私……”
崔縉質問道:“那你為何會與裴七郎一同出現在望春樓後巷, 莫非夤夜私會是假,助其竄逃是真?”
“奴婢不敢!”薑昭伏跪殿中,嚇得渾身直顫, “奴婢不敢……”
她不想被裴望初拖下水,可若是被發現她助其逃匿, 不僅她自己要遭殃,恐怕先皇後娘娘苦心經營的勢力也會被連根拔起。
自望春樓押至皇宮,薑昭失聲了一路,她漸漸想明白已身處兩難之境,這是一個沒得選的選擇。
崔縉巴不得兩人是背主私會,好教謝及音對裴望初心灰意冷。他將從裴望初身上搜出的玉釵和短箋呈上,內侍交予張朝恩,張朝恩呈於太成帝案前。
崔縉道:“這是臣從裴七郎身上搜得的物證,兩人以玉釵為信,以信箋為約,意在苟合。臣發現他們時,兩人正摟摟抱抱,不成體統,薑女史更是羞慚難當,無言自辯,如今到了陛下麵前,想是因懼怕天顏之怒,故而狡辯不認。”
衛時通因未立得功勞,又憤恨崔縉私調虎賁軍,心中氣悶,聞言冷笑道:“崔駙馬真是明察秋毫,陛下叫你審問案犯,你倒是會自說自話。”
崔縉回敬道:“這些都是我親手搜得的物證,又不是帶著三百虎賁軍繞城空跑,一無所得,故而在堂上信口雌黃。”
衛時通氣得牙根癢,太成帝咳了一聲,叫他們肅靜,拾起麵前的玉釵和短箋端詳查看。
半晌,他問衛時通:“你說嘉寧自稱遇刺,喊你相救,那刺客假扮成裴七郎的模樣,刺客呢?”
衛時通道:“已押入廷尉。”
太成帝吩咐張朝恩:“著人去提。”
張朝恩領命而去,太成帝對薑昭道:“你是皇後女官,不必懼怕別威脅,你老實回答朕,究竟為何與裴七郎一同出現在望春樓附近?”
薑昭一時想不到更周全的回答,裴望初正跪在她身側,是一種無聲的監視。她不清楚他到底想幹什麽,但已知曉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也終於理解他低聲警告的那句“別讓自己死得更快”究竟是何意。
倘自己的表現不稱他的意,他說不定敢將一切都抖摟出來,他們如何謀劃出逃、如何布置人手、宮廷內外還有哪些眼線……
先皇後苦心孤詣留下的勢力,薑昭如何甘心如此葬送!
她氣極恨極,忍了又忍,最終認命,遂他意道:“奴婢……確是鬼迷心竅,意圖與裴七郎在望春樓私會。”
“那你前些日子入宮回稟說嘉寧要私放裴七郎,又是為何?”
薑昭思忖著答道:“奴婢想著,若是能說服裴七郎私奔,可以調虎離山,若不能,也可給嘉寧公主製造麻煩,爭取私會的時間。公主府中規矩森嚴,奴婢是見機會難得,故鋌而走險。”
太成帝又問:“這麽說,假扮裴七郎的刺客,也是你安排的?”
薑昭十分緊張,小聲回答道:“奴婢請他假扮裴七郎,拖住嘉寧殿下,以此爭得相會時間,未料東窗事發……”
太成帝將信將疑,冷笑道:“你倒是有通天的能耐,過會兒且聽聽口供能否對得上。”
這些話聽起來雖十分愚蠢,卻也沒有疏漏,勉強說得通。陷入愛情的女子能做出多麽奮不顧身的事,太成帝心中比誰都清楚。
皇宮距廷尉四五裏路,來回要半個時辰,宣室殿中一時無聲,崔縉看了一眼仍跪在地上的謝及音,向太成帝求情道:“陛下,嘉寧殿下身體嬌弱,還請賜她平身。”
太成帝道:“這都是她德行不修、宅院不寧惹出來的糟心事,你若不忿,陪她一起跪著。”
崔縉不敢擔不忿之名,故退至一旁,不複再言。
半個時辰後,提審刺客的內侍回宮,複命說那刺客已咬舌自盡。
“死了?”太成帝目光掃向衛時通,衛時通忙跪地請罪,“是臣失職,未看顧好人證,請陛下責罰!”
“罷了,想必是貪財鋌而走險,被指責刺殺公主,嚇破了膽,”太成帝緩了一會兒,才叫衛時通起身,“日後這種疏漏,不可再犯。”
衛時通感激承恩:“謝陛下寬赦。”
太成帝又看向謝及音,見她垂目斂容,乖順跪於殿中,神情似不解又似惶恐,不像是有膽量放縱逆賊,倒像是一無所知,也被蒙在鼓裏。
如此想來,倒也合理,她若是真與裴七郎合謀,要送他逃離,又怎會大聲喧嚷有刺客,教人都知道裴七郎不見了?
且不論薑昭是否說了真話,究竟是私會還是想縱賊,嘉寧在此事上應該是無辜的。
太成帝這才望向裴望初。裴家人雖可恨,族中子弟卻個個出類拔萃,尤以裴七郎生得芝蘭玉樹、清如朗月。這樣的風姿,連他兩個女兒都喜歡,況薑昭一介宮女,見識短淺,又與之同居一府,若說動心起意,也不是不可能。
太成帝冷睨著他,“你乃戴罪之身,若非得嘉寧青睞,本應伏誅,為何不思報答,反生貳心?難道在你心裏,堂堂公主,反比不上一個奴婢?”
裴望初聲音平靜地說道:“薑女官有監督我與殿下之權,掌我生死,不敢違逆,恐怕牽累殿下。”
“你!”薑昭聞言氣噎,未料裴望初竟無恥至此。
她何時恃勢強逼過他?他與嘉寧公主確有逾矩之行,她如實奏稟,被他一說,反倒成了爭風吃醋,故意構陷嘉寧公主。
嘉寧公主……薑昭將前因後果一連,心中驀然生出一個大膽的猜測。
裴七郎大費周折做的這一切,該不會全是為了嘉寧公主吧?
因為不願讓嘉寧公主因他受過,所以寧死不逃,還要將自己牽涉進來,以薑皇後為要挾,逼自己一起說謊,承認望春樓相會,從而徹底將嘉寧公主摘幹淨,讓她從計劃裏替罪遮掩的工具變成最無辜的受害者。
果真如此麽……真是好大的棋,好癡的心,好狠的人!
“也不知我那七郎如今在哪裏,是不是被刺客所擄,有沒有危險,勞煩衛校尉幫我去找一找。”
衛時通心中冷笑,別是你自己把人放跑了吧。
“來人!”衛時通喊來幾個精銳,“把行刺嘉寧殿下的刺客帶去廷尉關押,其餘人跟我去雀華街搜人,一定把裴七郎找出來。”
他心中窩火,說到最後一句話時,簡直咬牙切齒。
與此同時,望春樓後巷,薑昭躲在樹下陰影裏,等得有些焦急。正當她疑心事情出了差錯時,終於看到裴望初從巷子另一頭尋過來。
“七郎!這兒!”
薑昭低聲招呼他,裴望初三兩步跨到她麵前,摘掉麵具,露出一張清朗如玉的臉,他溫然一笑,“等久了吧?”
“不妨事,”薑昭心中微定,看了眼天色,“咱們快走吧,我帶你從密道出城,馬車已經在城外等著了,會將你送去河東郡——”
話音未落,一柄冷刃抵上頸間,薑昭心中一涼,僵在了原地。
她顫聲問道:“你這是做什麽……難道你不想離開公主府,離開洛陽嗎?”
“當然想,但臨走之前,有些事要弄清楚,否則去了河東郡,是生是死,尚未可知。”
“怎麽會,殿下他會善待你……”
“是嗎,”裴望初垂目笑了笑,緩聲道,“你幼時為薑皇後收養,在楊氏身邊蟄伏八年,直至前魏亡國、太子離宮都未起用你,為了我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舊臣之子,竟也值得你冒暴露身份的危險,救我離洛陽?”
薑昭啞然片刻,說道:“裴家忠肝義膽,你是裴氏僅存的血脈,當然不能見死不救。”
遠處隱約傳來喧嘩聲,夾雜著馬蹄和刀甲碰撞的聲音。
“薑女史,你的時間不多了,”裴望初低聲似歎息,“你尚一事無成,若今日栽在這兒,有何麵目去九泉之下見薑皇後?”
“我真的隻是想救你!”薑昭急聲道,“皇後娘娘隻交代我這一件事,未曾告訴我緣由,裴七郎,其他事我真的不清楚!”
裴望初驀然抬眼,“你說是薑皇後讓你救我,而非前太子?”
薑昭道:“我隻聽命於皇後娘娘。”
“那這件東西你可認得?”
裴望初從懷中掏出一枚紫色螭紋玉佩,正是裴夫人在天牢裏塞給他的那枚。
薑昭目色微變,“這是紫硝玉,皇後娘娘也有一枚,其形為鳳凰。”
紫硝玉世間罕見,且顏色各異,如此玲瓏剔透的紫硝玉更是不可多得,是以薑昭對其印象深刻,一眼就認出了它。
“難道這也是皇後娘娘的東西?!”薑昭驚訝,欲細究其來源,耳聽得官兵搜尋聲越來越近,焦急道,“七郎要問什麽,等出城再說,我奉皇後娘娘遺命,總不會害你!”
“原來是薑皇後……”裴望初把玩著那枚紫色螭紋玉佩,眼底泛起似笑又似荒誕的情緒。
他收起抵在薑昭頸間的匕首,薑昭心裏一鬆,轉身要跑,冷不防被人掐著後頸抵在牆上,掰開下頜,強行喂下一顆香丸。
“來都來了,”裴望初的聲音輕飄飄落在耳畔,摘下她發間一根玉釵,“辛苦薑女史再陪我演一會兒吧。”
香丸滾入喉嚨,如火如灼,薑昭瞬間覺得喉嚨發緊,耳中驚鳴,她張了張嘴,卻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
裴望初攬著她往巷子另一頭走,正撞上一隊搜尋的虎賁軍,為首幾人馭馬佩劍,身後縱隊手持火把,見了裴望初與薑昭,抽出佩劍,上前將其團團圍住。
火光照徹暗巷,看清馬上為首那人的麵容,裴望初雙眉微挑。
天時地利人和,今夜真是如有神助。
“青雲兄,你怎麽在這裏,真是不巧。”
今夜太成帝給崔縉放了假,崔縉本想回府陪謝及音,奈何謝及音不領情,拋下他帶裴望初出門。恰巧前幾日河東傳回蕭元度的消息,崔縉怕裴望初趁機逃跑,更怕衛時通獨占此功,故又轉身出門,去虎賁軍中點了一隊人,也摻和到此事中來。
崔縉馭馬上前,垂目冷嗤道:“以為挾持人質就能逃出洛陽嗎,真是自不量力。”
“逃?”裴望初仰麵看著他,姿態落落大方,高聲道:“我與阿昭兩情相悅,尋個僻靜之處幽會,為何要逃?”
崔縉看向他懷裏一言不發的薑昭,愣住了,“阿昭?幽會?”
薑昭口不能言,欲掙開裴望初自辯,奈何被他叩住命門,動彈不得。裴望初低聲在她耳邊威脅道:“別讓自己死得更快。”
看他倆這親密的姿態,崔縉反應了好一會兒,“你竟然背著殿下,與她身邊的女官苟合?”
裴望初歎了口氣,“被青雲兄撞破,實在是不巧,可惜倒遂了你的意。”
遂他什麽意?崔縉心頭乍然一閃,想到了謝及音。
依嘉寧公主那目不容塵的性子,若是知道裴望初三心二意,必不會再留他。
崔縉心中生出一點隱秘的興奮,他下馬上前,在裴望初身上搜出了薑昭的玉釵和短箋,信上約他亥時在望春樓後相見。
“好一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崔縉嘲諷地笑出聲,幸災樂禍道:“不知道嘉寧殿下願不願意成全你們這對背主的奴才。”
他朝虎賁軍一招手,“將這兩人押入宮,交予陛下處置。”
第34章 對質
宣室殿中燈火煌煌, 虎賁軍們佩刀陳於兩側,如銀鑄鐵塑,巋然不動, 殿中唯聞滴漏聲聲。
謝及音受召而來,入殿便見裴望初與薑昭縛跪於殿中,崔縉、衛時通站在兩側。她心中驟然一緊,抬頭望向高坐堂上的太成帝,跪地行禮。
“兒臣參見父皇, 恭祝父皇聖體安康。”
太成帝瞥了她一眼, 並未叫她起身,對崔縉道:“審。”
“是。”崔縉的目光掃過謝及音, 落在裴望初身上, 故意要教她聽個清楚,“你說你今夜從未生逃匿之心,背人前往望春樓後巷,是赴薑女史的私約?”
裴望初聲音坦蕩道:“是。”
謝及音聞言怔愣, 偏頭看向裴望初, 似是對這個答案始料未及。
崔縉見狀微嗤,又轉向薑昭:“薑女史, 你如何說?”
薑昭說不出話的症狀終於略有緩解, 她啞聲自辯道:“奴婢不敢冒犯公主殿下,不曾與裴七郎有私……”
崔縉質問道:“那你為何會與裴七郎一同出現在望春樓後巷, 莫非夤夜私會是假,助其竄逃是真?”
“奴婢不敢!”薑昭伏跪殿中,嚇得渾身直顫, “奴婢不敢……”
她不想被裴望初拖下水,可若是被發現她助其逃匿, 不僅她自己要遭殃,恐怕先皇後娘娘苦心經營的勢力也會被連根拔起。
自望春樓押至皇宮,薑昭失聲了一路,她漸漸想明白已身處兩難之境,這是一個沒得選的選擇。
崔縉巴不得兩人是背主私會,好教謝及音對裴望初心灰意冷。他將從裴望初身上搜出的玉釵和短箋呈上,內侍交予張朝恩,張朝恩呈於太成帝案前。
崔縉道:“這是臣從裴七郎身上搜得的物證,兩人以玉釵為信,以信箋為約,意在苟合。臣發現他們時,兩人正摟摟抱抱,不成體統,薑女史更是羞慚難當,無言自辯,如今到了陛下麵前,想是因懼怕天顏之怒,故而狡辯不認。”
衛時通因未立得功勞,又憤恨崔縉私調虎賁軍,心中氣悶,聞言冷笑道:“崔駙馬真是明察秋毫,陛下叫你審問案犯,你倒是會自說自話。”
崔縉回敬道:“這些都是我親手搜得的物證,又不是帶著三百虎賁軍繞城空跑,一無所得,故而在堂上信口雌黃。”
衛時通氣得牙根癢,太成帝咳了一聲,叫他們肅靜,拾起麵前的玉釵和短箋端詳查看。
半晌,他問衛時通:“你說嘉寧自稱遇刺,喊你相救,那刺客假扮成裴七郎的模樣,刺客呢?”
衛時通道:“已押入廷尉。”
太成帝吩咐張朝恩:“著人去提。”
張朝恩領命而去,太成帝對薑昭道:“你是皇後女官,不必懼怕別威脅,你老實回答朕,究竟為何與裴七郎一同出現在望春樓附近?”
薑昭一時想不到更周全的回答,裴望初正跪在她身側,是一種無聲的監視。她不清楚他到底想幹什麽,但已知曉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也終於理解他低聲警告的那句“別讓自己死得更快”究竟是何意。
倘自己的表現不稱他的意,他說不定敢將一切都抖摟出來,他們如何謀劃出逃、如何布置人手、宮廷內外還有哪些眼線……
先皇後苦心孤詣留下的勢力,薑昭如何甘心如此葬送!
她氣極恨極,忍了又忍,最終認命,遂他意道:“奴婢……確是鬼迷心竅,意圖與裴七郎在望春樓私會。”
“那你前些日子入宮回稟說嘉寧要私放裴七郎,又是為何?”
薑昭思忖著答道:“奴婢想著,若是能說服裴七郎私奔,可以調虎離山,若不能,也可給嘉寧公主製造麻煩,爭取私會的時間。公主府中規矩森嚴,奴婢是見機會難得,故鋌而走險。”
太成帝又問:“這麽說,假扮裴七郎的刺客,也是你安排的?”
薑昭十分緊張,小聲回答道:“奴婢請他假扮裴七郎,拖住嘉寧殿下,以此爭得相會時間,未料東窗事發……”
太成帝將信將疑,冷笑道:“你倒是有通天的能耐,過會兒且聽聽口供能否對得上。”
這些話聽起來雖十分愚蠢,卻也沒有疏漏,勉強說得通。陷入愛情的女子能做出多麽奮不顧身的事,太成帝心中比誰都清楚。
皇宮距廷尉四五裏路,來回要半個時辰,宣室殿中一時無聲,崔縉看了一眼仍跪在地上的謝及音,向太成帝求情道:“陛下,嘉寧殿下身體嬌弱,還請賜她平身。”
太成帝道:“這都是她德行不修、宅院不寧惹出來的糟心事,你若不忿,陪她一起跪著。”
崔縉不敢擔不忿之名,故退至一旁,不複再言。
半個時辰後,提審刺客的內侍回宮,複命說那刺客已咬舌自盡。
“死了?”太成帝目光掃向衛時通,衛時通忙跪地請罪,“是臣失職,未看顧好人證,請陛下責罰!”
“罷了,想必是貪財鋌而走險,被指責刺殺公主,嚇破了膽,”太成帝緩了一會兒,才叫衛時通起身,“日後這種疏漏,不可再犯。”
衛時通感激承恩:“謝陛下寬赦。”
太成帝又看向謝及音,見她垂目斂容,乖順跪於殿中,神情似不解又似惶恐,不像是有膽量放縱逆賊,倒像是一無所知,也被蒙在鼓裏。
如此想來,倒也合理,她若是真與裴七郎合謀,要送他逃離,又怎會大聲喧嚷有刺客,教人都知道裴七郎不見了?
且不論薑昭是否說了真話,究竟是私會還是想縱賊,嘉寧在此事上應該是無辜的。
太成帝這才望向裴望初。裴家人雖可恨,族中子弟卻個個出類拔萃,尤以裴七郎生得芝蘭玉樹、清如朗月。這樣的風姿,連他兩個女兒都喜歡,況薑昭一介宮女,見識短淺,又與之同居一府,若說動心起意,也不是不可能。
太成帝冷睨著他,“你乃戴罪之身,若非得嘉寧青睞,本應伏誅,為何不思報答,反生貳心?難道在你心裏,堂堂公主,反比不上一個奴婢?”
裴望初聲音平靜地說道:“薑女官有監督我與殿下之權,掌我生死,不敢違逆,恐怕牽累殿下。”
“你!”薑昭聞言氣噎,未料裴望初竟無恥至此。
她何時恃勢強逼過他?他與嘉寧公主確有逾矩之行,她如實奏稟,被他一說,反倒成了爭風吃醋,故意構陷嘉寧公主。
嘉寧公主……薑昭將前因後果一連,心中驀然生出一個大膽的猜測。
裴七郎大費周折做的這一切,該不會全是為了嘉寧公主吧?
因為不願讓嘉寧公主因他受過,所以寧死不逃,還要將自己牽涉進來,以薑皇後為要挾,逼自己一起說謊,承認望春樓相會,從而徹底將嘉寧公主摘幹淨,讓她從計劃裏替罪遮掩的工具變成最無辜的受害者。
果真如此麽……真是好大的棋,好癡的心,好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