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女官,乃內廷官職,主管後宮事物。這是規矩。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不貿然打破規矩的前提下,仍舊有許多變通之法。譬如一些與前朝有關卻又能牽扯到後宮的事情。


    這些年李承乾想盡辦法把一切能跟後宮沾邊的事全往後宮靠攏,借此派女官出麵協理,讓她們一步步展現自己價值,走入朝堂。


    但光憑這些是不夠的,遠遠不夠。


    李承乾眼珠微微動了動:“五年啊。朕記得你初為女官之時,與麗質關係不錯,還曾為她整改擴編娘子軍之事出謀劃策。”


    武珝低頭:“是有此事。臣幼年時被拐,得蒙聖人相救,如今珝這個名字亦是取自公主玉玨,與公主也算有段淵源。入宮參選之際偶遇公主,難得公主還記得臣,對臣頗為照顧。臣感激在心,自當回報。”


    這話是真心還是攀關係,有沒有水分,李承乾不欲探究,淡淡點頭,言道:“若是朕現在讓你繼續跟著公主,你可願意?”


    武珝愣住,跟著公主?公主如今可還在西突厥沒回來呢。這話的意思是……


    李承乾又道:“朕欲在西突厥設安西都護府,與安北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平級。你也知道,不論打下東/突/厥還是高句麗,將其納入大唐版圖容易,想要妥善治理卻難。如今的西突厥亦是如此。麗質一個人恐無法周全。”


    這就是直接挑明了,讓她去助李麗質建立安西都護府,統管西突厥。等同於給她一個直接進入朝堂的機會,而不是借由後宮的聯係去接觸朝堂。李承乾試圖打破規矩壁壘,這與此前的種種舉措是不一樣的。


    武珝心跳加速,雙手握緊,立時跪下:“臣願意!臣定不負厚望,必給聖人一個太平安寧,與中原同心,彼此融合,蒸蒸日上的安西都護府。”


    李承乾輕笑:“好。你既答應,便拿出你所有的本事來,讓朕看看你的能力。三年,朕給你三年的時間。你若做得好,三年後回歸,朕許你上殿議事,讓你做蘊寧與懷安的老師。”


    蘊寧與懷安是李承乾的長女和長子,皆為皇後蘇氏所出,乃是一對龍鳳雙生,今年剛滿五歲。自開蒙以來,李承乾便一視同仁,做同等教導。今春更是為大公主破陳規開先河,讓她成為第一個入崇文館讀書的皇女。


    按說這二人不缺老師。可武珝明白,李承乾此刻說的老師與崇文館那些教授學業之人並不相同。他是想讓她做兩位皇子皇女的領路人,更準確的說,是皇女的領路人。


    隱約察覺李承乾的深意,武珝自然明白這個“老師”背後的意義之大,心髒跳得更快了。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洶湧的激動之情,高聲道:“是!臣定竭盡全力,不負聖恩。”


    這是她的機會,她封侯拜相,名垂青史的機會。


    她必會抓住。


    第157章


    ===================


    武珝離開不久, 李泰便走進來,他是來匯報朝堂民間輿情的。


    李承乾靜靜聽著,心裏鬆了口氣:“也就是說,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 雖部分人對麗質掌兵出征之事略有微詞, 但大體尚算不錯,至少對麗質的能力是認可的。”


    李泰點頭:“麗質這一戰打得漂亮, 堵住了許多人的嘴。當然也少不了大哥十餘年話本故事的浸染。”


    李承乾了然。他鋪墊了十餘年,這麽長時間的潛移默化,總要有些作用的。更何況麗質並非從無到有,她有平陽姑姑打下的基礎、留下的財富。


    當然還有一方麵是因為如今的大唐還沒有曆經後世程朱理學的影響,雖然仍舊是男尊女卑,但女性地位並不似後來那麽低。不論世家權貴, 亦或市井民間,獨當一麵、強勢潑辣者不在少數。


    李泰又道:“隻是朝堂裏有些人認為麗質今歲已經二十三, 想來這兩年便會定親成婚, 待成婚後, 自然便不能似如今這般肆意了,手中兵權恐會有變故。”


    李承乾嗤笑一聲:“他們若打著這個主意算計麗質的兵權,那怕是隻能在夢裏想想了。便是成親了又如何?隻要麗質願意, 隻要我準許,能有何等變故?倘若夫家駙馬有微詞, 就換個夫家換個駙馬。”


    李泰:……你這說的怎麽跟換件衣服一樣簡單。


    李承乾挑眉, 半點沒覺得自己這話有什麽問題, 輕笑出聲:“再說, 我眼瞅著麗質現在可沒有半點想成親的意思。”


    李泰十分無語。這還不是你縱的!


    “現在不想,不代表以後不想。再過上幾年, 她都多大歲數了。大哥,你真由著她?”


    李承乾不以為然:“歲數大了又如何?青雀,你要明白,她是我大唐的公主。我們家的小娘子不愁嫁。隻需大唐在,我在,她有的是試錯的資本,也有的是反悔的機會。”


    李泰一頓,仔細一想,似乎還真是這樣?


    可是……


    他幽幽看向李承乾:“隻怕阿耶不這麽想。我前兒還聽阿耶與阿娘說,等麗質回來便替她選婿,這回必須挑一個把婚事定下來,絕不會再由著你們任性胡來。”


    李承乾聳肩:“那就讓他說著唄。”


    李泰:???


    啥意思?你都不想想辦法的嗎?


    李承乾眨眼:“說說而已要什麽辦法?他不是說等麗質回來嗎?放心,麗質一時半會兒回不來。我欲在西突厥設安西都護府,任命麗質為都護。”


    李泰:!!!


    都護府乃一地最高軍政機構,直接隸屬中央。都護更是有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之權!大哥啊,先是讓麗質接管娘子軍,出征西突厥,後命其為都護,你這一個接一個的大雷砸下來,是真不怕朝堂會炸啊。


    李泰嘴角扯了扯,欲言又止。


    李承乾看向他:“青雀,若別人說男兒就該上馬殺敵,開疆拓土,你當如何?”


    李泰一頓。


    李承乾輕歎:“你自幼喜文不喜武,從小到大的武課都是我用各種手段拖著你上的。那會兒是怕你貪吃又疏於鍛煉,對身體不好。這些年下來,你也習慣了每日鍛煉一陣子,這就夠了,更進一步,你若不想,不談也罷。


    “你想修撰立著,整編各類書籍,我放手讓你去做。相對的,麗質喜動不喜靜,她想一展所長,想建功立業,想擁有更廣闊的天地,我自然也會成全她。


    “青雀,我希望你們都可以如自己所願。你是,麗質是,蘊寧亦是。”


    說到此,李承乾眼中帶著淺淺的笑意:“你覺得蘊寧如何?”


    李泰直言:“蘊寧聰慧不輸男兒,一點就透,雖如今還小,但遇事總能看到不一樣的角度,思維活躍,見解獨到。”


    李承乾點頭:“比之懷安呢?”


    李泰想了想:“懷安是個心大的。”


    李承乾失笑:“你不如說他缺心眼。”


    李泰也笑:“大哥也不必太嚴苛,懷安還小呢。長大後就好了。再說,他也有自己的優點,活潑好動,精力充沛。”


    “我知道他是好孩子。但有些東西不是好孩子就夠的。”


    李泰怔住,有些東西?


    李承乾眸光微閃:“青雀,蘊寧雖然年幼,卻已可見胸中溝壑。倘若日後她想施展抱負,我也想讓她如願。所以我得提前準備,盡可能為她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她這條路走得順遂一些。”


    李泰呆在當場。這意思是……不……不會吧?不會是他想得那樣吧!


    他大哥是瘋了嗎?


    轉念一想李承乾在李麗質一事上的一意孤行,強硬姿態,再有這些年在朝堂後宮都讓人無法忽視的一應女官,李泰猛然抬眸,瞳孔地震,正當他驚訝無比想說點什麽的時候,李承乾已經站起身:“過來幫個忙。”


    李泰不明所以走上前,就被李承乾塞了滿懷的奏折,還沒等李泰回過神來,但見李承乾蹙眉:“太多了不好拿。”


    轉頭吩咐內侍取了個小箱子,將奏折裝進去,重新塞給李泰。


    李泰:???


    李承乾一揮手:“走吧,去瞧瞧阿耶在做什麽。我覺著他就是太閑了才總是抓著麗質不放。正該給他找點事幹。有這時間操心麗質的婚事,不如操心操心國事。他也才四十多歲,哪有這麽早退休的。美不死他!”


    李泰:……


    立政殿。


    李世民自退位後仍舊與長孫氏住在此處,沒有搬離。那時李淵已去世多年,他是提出過像李淵一樣搬去大安宮的。大安宮從前是他的秦王府,也算回歸故邸,然而被李承乾按下了。


    剛至立政門,就見李懷安扒在樹上,下方李治擺著桌案嗑著瓜子,悠然自得:“當年你耶耶說我玩得這些都是他玩剩下的。如今我把這話送給你,你玩得這些也是我玩剩下的。”


    李承乾:……多麽熟悉的場景。


    李泰低下頭,抿嘴偷笑。


    李懷安瞧見他們,宛如看到救星:“阿耶,阿耶!九叔欺負我。你聽到剛剛九叔說的話了嗎?九叔就是覺得你當年這麽對付他,所以也要這麽對付我。他就是在打擊報複,報複不來你就報在我身上。阿耶,你管管啊!”


    李治翻了個白眼,繼續嗑瓜子,半點不著急。


    李承乾好似聽不到他的話也看不到此地的場景一樣,大步走過,不置一詞,連個眼神都沒給。


    李懷安:!!!


    直到李承乾走入立政殿,他才反應過來,他阿耶是真的不為所動。自己可是他親兒子,他居然不為所動。


    李懷安懵逼,震驚,不可置信。李治卻好似早知這個結果,輕嗤一聲繼續嗑瓜子。


    殿內。


    李世民倚在軟塌之上,一邊品著酒一邊透過半掩的窗戶看著外頭的情景。


    李承乾勾唇:“你還有閑心看戲呢?”


    李世民瞄他一眼:“誰又惹你了?”


    李承乾將彈劾高陽的折子遞過去,又說起武珝查到的事。意料之中,李世民臉色瞬間黑沉下來,看向李承乾:“你打算怎麽辦?”


    李承乾說了自己的處置,李世民歎道:“就這樣吧。先和離申斥,她若死性不改,這公主也不用當了。”


    李承乾點頭。


    李世民又問:“這位辯機和尚……”


    話不過開了個頭,李承乾便道:“看調查到的信息,此事純為高陽一廂情願,人家好好的佛門子弟,苦心鑽研佛理十餘年,是真心向佛。


    “今歲玄奘法師自天竺取佛經歸來,首次在弘福寺開設譯場,共選九名綴文大德,他便是其中之一。對佛門子弟來說,此是難得的機會。這等時候,想來他沒那個閑心貪欲俗世。


    “高陽也委實不該亂了佛門清淨,我會派人看著她。”


    這意思很明白。就目前而言,辯機並無過錯,他不會追究。李世民微微蹙眉,有些許不讚同,在他看來,高陽再如何都是他的女兒,即便確有不對之處,辯機也不見得無錯。但李承乾既這麽說,他也沒反對,默認了這個做法。


    李承乾望向窗外:“你這戲看多久了?不打算出去管管?”


    “你不也沒管?你自己兒子自己都不心疼,我為何要去管?”


    李世民嘴角輕撇。出去救不救得下懷安不一定,但得罪雉奴是一定的。從前為救雉奴被承乾懟的場景還曆曆在目呢,他並不想曆史重演。所以還是不出麵的好。


    李承乾聳肩:“雉奴不會無緣無故整治他,必是他闖禍在先。既是他有錯,就受著吧。誰還不是這麽過來的呢。”


    李世民一記眼神掃過去:“那你便不問問他闖得什麽禍?”


    “總會知道的,不急這一時。雉奴既然用的這種溫和手段,沒下死手,可見闖的禍不大,沒甚要緊。”


    李世民:……溫和手段?


    他瞄了眼樹上腿肚子發抖已經快支撐不住的李懷安默然。這叫溫和手段?


    再轉頭看向優哉遊哉的李承乾。很好,這是真一點都不急呢。這阿耶當得可真心大,也不怕真摔了。


    李承乾眯眼:“你莫忘了還有蘊寧呢。”


    李世民:???什麽意思,關蘊寧什麽事?


    正疑惑間,但聽驚呼聲起,一隻羽箭淩空而來,正中李懷安肩膀,李懷安本就已有些脫力,被這一擊,啊一聲手腳鬆動,立時跌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槐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槐序並收藏大唐第一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