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濟聽罷打趣道:“怎麽,這兩口箱子也沒分你一口?”
見王濟走過去,汪晟連忙上前將箱子打開:“給奴婢的東西就是給尚書令的。尚書令看什麽時候……”
王濟卻突然一揚手,打住了汪晟的話頭,從箱子裏撿起一隻描金紅漆的匣子,撥開栓鎖,隻見一通體冰白的笑香爐躺在裏麵。王濟小心翼翼托起香爐,順著燭光端詳著色澤,又看了看香爐的足底,一邊點頭一邊笑。“這款香爐難得,你看,通體施釉,色之瑩潤,無與倫比,連底足的釉色都極為勻淨,表麵通體不見有露胎之處。蓋此種通體掛釉者,入窯的時候係一個鐵鉤,鉤在香爐裏麵,入窯而燒,此為弔燒法。”
說著,王濟打開香爐蓋子,裏麵爐底處果然露著一處香灰胎。他笑了笑道:“到底不能全一。”說完便將香爐收回匣內,重新放進箱子裏,囑咐一名親信道,“貼上封條,封好。”
六禮一過,便是大婚,如此就要牽扯到迎親與送親兩事。這一環節也是兩家最為焦頭爛額的時候。鹵簿、幢麾、儀仗要一遍一遍的進行預演,陸家是否能夠獲得北方世族的認可,政治上的籠絡隻是其中一方麵,在禮節上不出錯漏才是真正的世家底蘊。從家門到皇宮正門一共有多遠的路程,從坊內到坊外一共要鋪設多少紅緞步障,樣樣都要計算精準。這幾日,連同長安紅妝緞的價格都連翻數十倍,更不要提酒水、米麵、肉菜這些必備之物。
最重要的還是送親的儐從。太子方麵,迎親的儐從都是由官職來定。太子納妃,基本都是以尚書令為迎使,如今皇帝破天荒地以司徒為迎使,也足見重視。
但陸家這一方,儐從便要精心挑選。皇帝使太子、帝女俱配一家,且是南人之家,那麽儐從上,陸家也後退一步,以北人為主。彭家作為至交,所有子女皆入京陪同。孔昱也令族中俊彥子弟執儒禮作為前導。隨後重頭便是陳留王氏子弟和關隴柳家子弟,王謐與陸歸是金蘭至交,因此兩人並列送親首排。而幾日前,原本在上林苑文武宴中的韋光也不顧眾人勸阻,一定要參與這場大禮中,為陸家壯聲。不過韋光和衛氏兄弟一樣,因喪父、喪母,不能作為儐從出現,但是在國公府內接待賓客也是綽綽有餘。至於南人,顧承業與顧承恩兄弟、甚至沈彥之也都投入到這場婚禮之中。
婚禮前幾日,皇後宮中也派下女官來幫忙,彭耽書與龐滿兒等人作為禮儀迎導,會在迎親當日陪同陸昭入宮。
陸昭對於婚禮本身並不抱有過多期待,儀式是做給他人看的,政治意味大於情感認同。幽黑的假髻,貫白珠的步搖,八爵九華。五鈿六獸,金題白珠,繞以翡翠;朱紅色的翟衣借用蠶絲織就,配以素紗內單,黼領嚴謹而對,羅褾勾勒出優美的身形,行動間金玉琳琅,滿室生光。而這些包裹起來的身體,則要在劇痛中完成政治上的立場分割。
將最後一枚簪珥卸下後,陸昭長舒一口氣,漫不經心地推開窗。一朵不知從何處飄來一朵蒲公英的種子,一浮一蕩,在一片金明紅徹的室內舞著。逆光下,可以看到傘蓋之下仍有一絲絲潔白的絨毛,在空氣中翕動,仿佛發光的是其本身。而在底端,由數支傘柄包裹的種子看上去弱小而又堅硬。
陸昭向四周望了望,滿室全是金玉綺羅,翡翠玳瑁,爐火靜靜地燃著,光潔的地麵鋪著絨毯。陸昭笑了笑,愚勇的種子似乎不知,這片溫暖金屋實則與外麵的凍土別無二致,沒有一處可以使它成活。她輕輕托住了它,在一片美好之中,她似乎看到了數月之後它在金玉之中腐敗的景象。她忽然轉過身,再次麵相窗外,將種子輕輕一吹,再次看著它飄進夜色之中。
無論如何,這片自由的凍土上,來年依然會有春暖花開。
洛陽同一片月色下,無風無雨,月光如瀉水。在雕著朵朵梅花的窗欞下,瑰麗的花瓣將月光分割得細細碎碎,落入王叡的眼眸中,竟如同太陰臨照。
袍裾前是一尊櫸木棋盤,邊緣呈半透明的棋子在兩指間落下,沿著格線滑入正位。月光浸透了他單薄的衣衫,他身處於廊腰縵回之中,懷抱鉤心鬥角之勢,目光落在棋局中那片最後的空地。不同於平日的熏香,他身側的香爐裏靜靜地燃著龍涎,而對麵空無一人的蒲團邊,香爐內則是清冽的白檀。在一片黑白交錯的棋盤上,龍涎有了殺氣,白檀亦曖昧靡靡。
“主君。”
屋門打開,完整的月光湧入,恍然將鏡花水月般的麵容耀亮。
“新平郡守褚潭下個月便要去職了。”那人向屋內的主人匯報著。
……
她的刀刃利落而安靜,從來不會沾染那些不必要的血液,也從來不會引發死者不合時宜的嘶吼。
“是她的手筆。”這是肯定的答複,王叡從對方的棋盒中拾起一枚黑,落在一點上,白棋的氣又緊了一口。他慢慢回首,跋扈英氣的眉宇下是冷漠而貴氣十足的冶容。
“讓孟津口的人把褚潭送到司州的貨物沿途送回去。”
嘩啦,一枚枚薄薄的刻有“範”字的金片從黑暗的袖口中抖落,“在每口箱子裏麵都裝上這個。”
新平世家已經與褚潭離心,與其讓褚潭安安靜靜地在去職中淡出時局,倒不如讓他奮死抵抗。陸家殺了褚潭,對於新平全境不過掌握多了一點點,但有一個重要人物的站位,陸家也將永遠失去。
月色下,緊抿的唇角微微上翹,似笑非笑,安靜而殘忍。
第318章 大婚
錦繡帷帟, 香雲銀獸,皎皎臂彎搭在漆黑色木桶的邊緣上,熱水將一雙麵頰逼出一片不常見的潮紅, 在水汽的暈染下,猶如絳紗素玉。黑發漫過修長潔白的脖頸, 一半浸入水中, 便如寫意水墨的秀麗山河。
雲岫由鍾長悅護送回到長安,趕在最後的時間陪伴陸昭。盡管宮內允許太子妃攜帶四名女婢入宮,但陸昭仍舊堅持將身邊所有的未嫁的女孩子留在家中。最後是霧汐一力央求, 要隨陸昭入宮。陸昭無法,最後也隻點了乳母文氏和霧汐兩人, 隨自己入宮。
沐浴後,陸昭穿好衣物行至屋內。出嫁前一日, 屋內的布置已經大不相同,上設一張床榻, 四周是一應禮器以及第二日要穿的翟衣和各色步搖華冠。除此之外,還有一刻也不曾熄滅的更香, 用以精確的計算時間。在遮蔽臥榻的屏風外, 兩側各設兩張幾案,四名女史早已入座。靠外側的兩名女史持筆,記錄太子妃的一切言行起居。而另兩名女史則正襟危坐, 一人執尺,一人執書卷,用餘光望向陸昭, 一旦發現言行逾矩之處, 便會立即站出來指正。
待陸昭跪坐在鏡前,顧氏這才入內, 趨至女兒身畔。
古舊的木梳穿過細密的發絲,那力道輕而緩,從容不迫,一梳而下,無半縷發絲折斷。這份力道,顧氏練習了二十年。因為依慣例,女兒出嫁前,母親會為女兒梳最後一次頭。
“既適夫家,要切記不可任性行事,謹遵婦德,行止溫婉。孝翁媼,敬夫郎,與小姑妯娌和睦。”顧氏說著每一個母親在女兒出嫁前都會說的訓導。
“是,女兒謹記。”
母親性疏,女兒性冷更勝於母。數載春秋而過,教導與訓誡占據了彼此生命中大多數的相處時間。女史們正提筆將此刻的一言一行記錄在笏板上,更香似乎又縮短了一寸。
顧氏心裏隻覺一皺,一滴滴眼淚滾落。陸昭微微一怔,正要轉頭,頭發卻被顧氏手中的梳子扯了一下,不自覺的嚶嚀一聲。屏風外幾名女史向陸昭投出探尋的目光。
“不要動。” 顧氏的手在陸昭肩頭一緊,另一隻手繼續梳理這青絲一把,“阿囡當知,世族子女,任性難存,以往母親待你苛嚴,其實母親何嚐不想……”她頓了頓,看了看更香,終究沒有說下去,“這世上,執一意者孤行,執萬念者俱灰。阿囡切記,莫執妄,莫過求。太子他是值得托付一生的伴侶,留得一盞燈在他身前,不為看清一切,隻為等候自己,如此便不會走向絕路。”
木梳子又放回了瓷匣內,顧氏終於與自己的女兒對坐:“讓阿娘再看看你。”
一旁的霧汐眼淚早忍不住落下來,看著陸昭睜著眼眸,死死攥著手,卻快要把唇咬破了。
燈花一明一滅,仿佛很短暫的時刻,兩名女史走近屏風侍立。顧氏知道,時間到了,她該離開了。在陸昭的攙扶下,顧氏走到屏風外,而後又向屏風後的陸昭拜別施禮,隨後又向四名女史一一施禮。
直到大門重重關上,顧氏才望向屋內的燈影,心中道:其實母親何嚐不想帶你朝登鍾山,暮遊秦淮,春時采薇,冬日圍爐,相談竟夜,永不相離。
待雞鳴第一聲的時候,四名女史準時來到陸昭的房門前。其實陸昭並不需要任何人來叫醒她,她眨了眨一夜未闔幹澀的眼睛,命人房門打開。數十名仆婦魚貫入內,像無數次演練一樣,幾人展開翟衣,幾人展開鏡匣,開始了漫長的一天。
大婚當日,天空深湛如海。未央宮柏梁台上,魏帝執起沉重的酒杯,以酒為醮,在皇太子迎親之前進行最後的訓誡。對於太子的選擇,他已然沒有任何異議,在近期長時間的權力博弈中,陸家已經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案。
無論多麽偉大的人,都無法跳出時代的局限,無論眼光多麽長遠深刻,睜開眼時看到的都是現實。他曾想對世族的板結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改,但他所處的時代,吳國、楚國、蜀國,誰也不是可以小覷的對手。任何國家內部的波動,都有可能成為敵人的可乘之機,穩定,永遠是他作為國君最優先考慮的問題。
而現在,權力已在他與太子之間平穩過渡著。這些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借由今日結為姻親的兩家,或許有了實現的可能。他寄托希望於太子身上,也寄托希望於太子妃身上。
魏帝將酒觴端至太子身前,神色肅穆:“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勖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
元澈接過酒觴,一字一頓道:“謹奉詔。”
羽葆鼓吹,玉輅載道,司馬門大開,迎禮車隊、軍隊魚湧而出。章台街上,有觀禮的數萬百姓,司徒吳淼與尚書令王濟前後拱衛玉輅,元澈在馮讓和吳玥的護衛下騎馬在前。一時間,鼓吹齊鳴,旌旗俱展。合計總共近萬人的迎送隊伍,外加近百輛車馬,擁簇著聘禮、禮器以及迎接太妃乘坐的玉輅,浩浩蕩蕩一路北行。在紅緞步障外,一批批內侍也腳步匆忙地往返於靖國公府和迎親車駕之間,匯報著距離,估算著到達時間。國公府內外也早已辟出一大片空地,數十名送親儐從侍立在外,站在最前方的是車騎將軍陸歸。
待元澈車駕至國公府大門後,陸歸等人在西麵先拜,元澈亦執禮答拜。隨後,司徒、尚書令、宗正三人也在陸歸的帶領下與元澈一同入府。府洞大開,西麵家廟早已設下幾筵,祭拜先祖,而東房內,陸昭已身穿翟衣等候。
待太子等人俱立於中庭後,禮官朗聲宣導:“請主人升階。”
言罷,陸振等人俱從西麵家廟中行出,陸歸也旋即入列。此時,所有家人立於西階上,而所有儐從則立於東階。
“請太子奠雁。”
在司徒的帶領下,太子元澈與侍從將禮雁奉入西廟,隨後在陸家靈位前行俛伏拜興之禮。待行禮完畢,眾人重新回到西階下。而陸昭母親顧氏則在東房外,挽著大紅衿結,衿結的另一頭一直綿延至東房內。
元澈的餘光看著那枚紅色的衿結慢慢托出,繼而便見高髻華美的娘子手執團扇遮住麵龐,托著厚重的翟衣,慢慢跨過了那道門檻。至此,元澈忽然感到長久懸著的心稍稍鬆弛了下來。
顧氏將陸昭引至階下,禮官繼續道:“請太子妃父訓誡。”
此時,元澈方再向前一步,與陸昭並列,躬身垂首而立。
女嫁帝室,訓誡之語也就十分簡短。陸振的聲音略帶沙啞幹澀,他看著女兒,道:“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命。”
在陸昭跪下那一刻,陸振看到衿結上慢慢殷出了幾滴淚漬。他亦覺得心中酸楚,目光連忙向那位禮官看去,似乎是在哀求,讓這場離別的刑期稍稍短一些。
然而片刻後,禮官才開口道:“禮畢,請太子妃升輅。”
父母弟妹留在了原地,元澈鄭重地接過了顧氏手中的衿結,牽引著陸昭,緩緩向門外走去。陸歸作為送親的兄長,引領儐從,送妹妹登上了玉輅。此時,儐從的職事也到此為止,是真正將陸昭交予她夫君的時候了。
此時,侍奉的女史早已遠遠站在車列最後,而陸歸將最後的儀劍躬身奉上,鄭重道:“殿下,舍妹已出嫁。她這一生,第一個抱她的人是臣的母親,第一個教她經學詩書的人是臣的父親,第一個教她騎馬執劍的人是臣躬。若他日舍妹有任何不恭、不敬、不孝、不忠之行,請殿下不要責備她,請讓舍妹重回臣父親的肩臂下,重回臣母親的膝前,請殿下也把劍指向臣躬。”
元澈看著陸歸,慢慢接過了劍,似乎是兩位兄長共同的承諾:“車騎將軍放心,孤必不負。他日雁憑成婚,孤之願,亦是如此。”
元澈回身,望了望已在玉輅中安坐的陸昭,旋即登上玉輅,持鞭駕馭。禮樂鼓吹再度響起,迎親隊伍羽儀還宮。
玉輅的車輪轉動三周後,元澈便依禮製將馭車之權交與禦者,自己則回到玉輅之內。趕在冬日成婚,就算是厚重的翟衣也十分單薄。陸昭仍執扇掩麵,端坐在車內。今日她安靜異常,元澈坐在她身側都聽不到她呼吸的聲音,朱紅色的華服下,那雙執扇的手凍得近乎發紫。元澈便忍不住,破了禮,將她的手握在胸口。
“昭昭,你不能再離開我了。”他一字一句,滿是斟酌,沒有商榷。他早已做了決定,世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做了這個決定,而她似乎是最後一個知道。元澈握著那雙手,望著那雙冰靜的眼眸。心跳牽一發而動全身,雙手冰冷的溫度漸漸融化在胸口,目光則融化於眼眸,而身體裏的血液便頃刻沸騰了。
他第一次知道,原來極致冰冷到盡頭,也是如此滾燙。
第319章 起事
太子大婚, 自三公至群臣,觀禮之人不在少數。而距尚書令王濟與司徒吳淼交回使持節之權,還有四個時辰。
天下之廣袤, 傾之以澄湖萬裏,挹之以危嶺千峰。隴山天險, 橫切西北, 長安上空雖暮雲收盡,銀漢無聲,但新平郡卻已寒風朔雪, 暗度千山。
新平郡府門口,一輛馬車安靜地停靠著, 白底黑字“車騎將軍府”的燈籠,危危懸在車簷四角。而郡府的一間別室內, 鍾長悅披著一層厚厚的銀狐裘,內著一件窄領收袖的吳棉桂布長袍, 正襟危坐。此時別室的大門輕輕打開,寒風將束發的蟬翼紗帶狠狠掀起, 原本麵容清臒的謀士, 臉上便如覆了一層霜雪一般慘白。
一名侍衛先行入內:“郡守,人已經帶來了。”
褚潭點了點頭。旋即一名年輕人入內,身上雖然還穿著囚服, 但可以看見麵容和須發已經提前打理過。“去給範郎找一套幹淨衣服。”褚潭吩咐過後便麵向鍾長悅道,“人已在此,鍾長史是否還要查驗有無用刑傷痕啊?”
鍾長悅隻禮貌一笑:“不必。在下相信郡府的為人。”
褚潭始終沉著臉。他生生地被從新平郡擠了出去, 以世家、甚至皇權都極為認可的方式銷聲匿跡, 這對於他來說實在不算是什麽體麵的收場。不過他也清楚,陸家擺平這件事也隻能到此為止。陸家要全皇帝的顏麵, 要全世族的顏麵,還要不得罪新平本地豪族,已經十分不易,要想麵麵俱到,那是絕無可能。
目前唯一沒有擺平的就是那些受害人家。因此今日身為車騎將軍府長史的鍾長悅也親自登門,做出交涉。一是要在錢糧土地上必須給予補償,二是借機扣押的人質也要放出,三是在官埭航運的政策上,也要有所優待。而這三個問題,在他離任後,新上任的新平內史是無法解決、也不一定會出麵解決的。
鍾長悅提出的條件也算是可以接受,那就是在陽翟的土斷上不會太過為難褚家。此次,褚潭已經不期望再有什麽政治前途,中樞目前沒有問罪下來,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褚潭不自然地笑了笑:“既如此,那麽鍾長史答應的事情,請不要爽約。雪夜難行,本該留客,隻是郡府眼下也是不靖,恕不能招待了。”
鍾長悅攜範家郎君離開後,褚潭回到內室,準備將最後一批公文處理好。然而時至深夜,有親信來報,說是尚書令送了信來,朝廷已有新平內史的人選,並同意調撥兵馬三千餘人,以鎮新平,現下已在隴山山口附近發現驍騎營盤。褚潭隻覺的奇怪,大郡事務交割怎麽可能如此倉促,心中不由得大疑。
褚潭正欲細問,卻見另一名親信入內來報:“涇水渡口褚家的貨船上,查出了大批引有‘範’字的金片,恰巧被範氏族人發現。如今範家人已將此事上報州府和朝廷,並集結部曲,打算將此事鬧開。”
“怎麽會?”褚潭皺了皺眉,“我囑咐過嗣兒,讓他將這些金片販入黑市,莫要存留……”
說到此處,褚潭聲音一頓。他雖然不知道朝廷到底發生了何事,讓新平內史這麽快就要接掌此地,但這一番動蕩或許和渡口發生的事是有一些關聯的。這些金片或是銷贓不及留了下來,亦有可能是被有心之人收集起來,再栽贓於他。民怨沸騰,當地豪族興兵問罪,那麽作為州府,陸家已經將財貨和人質拿到手,那麽也有理由出手,將自己徹底除去。這是要置他於死地啊。
想至此處,褚潭冷笑道:“陸沉輝設計害我,使我不能自陳於明堂之上。”又問道,“尚書令書信何在?”
親信將一封信呈上。
褚潭三兩下將信封裁開,快速地將內容瀏覽了一遍,果然與自己所思大體無差。而信的末尾則附有一句話:“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
褚潭負氣地閉上了雙眼,道:“追回鍾長悅,無令出境。再執我手令,召集先前不願為公主請封湯沐邑的那幾家,今夜議事。”
鍾長悅乘馬車,本要前往本郡官驛,但卻忽然聽到遠處有隆隆聲響,心中隻覺不妙,旋即命人調轉馬頭,直接出城。隴山山路顛簸,又有厚厚積雪,一眾人疾行狂奔數裏,這才逃出新平郡境外。很快,車騎將軍府在各地遊弋的探信人捎來了淳化方麵得來的消息,其中便有涇水渡口範家人發現褚潭貪墨範家資產,憤而入都陳情之事。片刻後,又有褚潭在新平郡搜尋鍾、範二人,並聯合各家準備集兵自辯之事。
鍾長悅當即便明白此事已經被時局中某人利用,刻意要鬧大。畢竟褚潭貪墨,殺害豪族,這些事情發生在秦州治下,那麽陸歸作為秦州刺史,必然要過問。既然要過問,那也必須要作出處理,這是逼著陸家對褚潭動手。現在,褚潭已經對陸家極為警惕,甚至不惜集兵鞏固自身。如果陸家不給褚潭定罪,那麽褚潭在已經和陸家交惡的情況下,又能夠借機徹底清洗新平,鞏固勢位,那麽這根釘子就真的紮深了。事情走到這一步,即便是陸家不想與褚家徹底交惡,也不得不做出清殺到底的選擇。
此時,坐在他身旁的那位範小郎君忽然起身,開口道:“先前身困囹圄,多謝車騎將軍出手相救。隻是家中忠仆親朋俱亡於褚潭之手,血淚之恨,道義之痛,我家也是情不能忍,還望長史見諒。”
聽到範小郎君這一番說辭,鍾長悅不禁眉梢一揚。在他的印象中,這位範小郎君能夠逃脫一死,在囹圄中苟活至今,應該也是一個聰明人。如今見他臨危不亂,言談舉止頗有分寸,知道整個事件中,唯一一個關卡是自家不願意退縮,此時提前請罪,倒與其他豪門子弟有些不同之處。
鍾長悅聽罷笑了笑,繼而又望向這位範小郎君,言辭頗為鋒利道:“你家蒙受冤屈,便要高聲入都,求助於律法公堂。如今將受兵災之亂,卻要卑躬屈漆,哀陳於情。法理情理各執一端,似是有些不妥吧。”
其實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朝中有人打定主意要拿此事逼迫褚潭,那麽範家現在噤聲也已經來不及了。鍾長悅如此逼問,並不是要與範家說清是非。這位範小郎君所言,看似執之道義,可是如果州府這次默許了他這種道義,那麽也就默許了範家繞過州府,直接向朝廷陳言。範家或許對目前的交涉情況並不滿足,但這種不滿上來就大肆宣揚,幾乎與逼迫州府出兵無異。那麽日後哪家要再受了委屈,是否也要用這種方式來要挾州府出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本土豪族對方鎮話語權的挑釁和壓迫。
聽到鍾長悅頗為鋒利的一問,這位範小郎君先是一愣,隨後才低頭道:“民事可訟,兵事不可訟。”
鍾長悅聞言也是默然一笑。如果隻是人命官司判罪,交付有司自然無妨。但如果涉及到出兵,那麽這件事十有八九會被朝廷和陸家兩方雙雙壓下來。朝廷不希望陸家借由新平進一步擴張勢力,陸家也不希望對褚潭下此死手,毀掉和皇帝關係。而這件事情最終還是要有個結果,最後的結果隻有可能是範家被兩方合力打壓。
鍾長悅重新將這位範小郎君審視了一番,能夠說出這種話,一定是一個既有決斷又有審時度勢之能的人。“請問範小郎君台甫?”
那位範小郎君立刻拱手施禮道:“草民範玄之,賤字玉衝。”
鍾長悅點了點頭:“既如此,玉衝先回家集結部眾,務必抵住新平郡隴道,我即刻前往長安,請車騎將軍歸鎮出兵。”
“草民……沒有名分。”範玄之雙目靜靜地望向鍾長悅。
見王濟走過去,汪晟連忙上前將箱子打開:“給奴婢的東西就是給尚書令的。尚書令看什麽時候……”
王濟卻突然一揚手,打住了汪晟的話頭,從箱子裏撿起一隻描金紅漆的匣子,撥開栓鎖,隻見一通體冰白的笑香爐躺在裏麵。王濟小心翼翼托起香爐,順著燭光端詳著色澤,又看了看香爐的足底,一邊點頭一邊笑。“這款香爐難得,你看,通體施釉,色之瑩潤,無與倫比,連底足的釉色都極為勻淨,表麵通體不見有露胎之處。蓋此種通體掛釉者,入窯的時候係一個鐵鉤,鉤在香爐裏麵,入窯而燒,此為弔燒法。”
說著,王濟打開香爐蓋子,裏麵爐底處果然露著一處香灰胎。他笑了笑道:“到底不能全一。”說完便將香爐收回匣內,重新放進箱子裏,囑咐一名親信道,“貼上封條,封好。”
六禮一過,便是大婚,如此就要牽扯到迎親與送親兩事。這一環節也是兩家最為焦頭爛額的時候。鹵簿、幢麾、儀仗要一遍一遍的進行預演,陸家是否能夠獲得北方世族的認可,政治上的籠絡隻是其中一方麵,在禮節上不出錯漏才是真正的世家底蘊。從家門到皇宮正門一共有多遠的路程,從坊內到坊外一共要鋪設多少紅緞步障,樣樣都要計算精準。這幾日,連同長安紅妝緞的價格都連翻數十倍,更不要提酒水、米麵、肉菜這些必備之物。
最重要的還是送親的儐從。太子方麵,迎親的儐從都是由官職來定。太子納妃,基本都是以尚書令為迎使,如今皇帝破天荒地以司徒為迎使,也足見重視。
但陸家這一方,儐從便要精心挑選。皇帝使太子、帝女俱配一家,且是南人之家,那麽儐從上,陸家也後退一步,以北人為主。彭家作為至交,所有子女皆入京陪同。孔昱也令族中俊彥子弟執儒禮作為前導。隨後重頭便是陳留王氏子弟和關隴柳家子弟,王謐與陸歸是金蘭至交,因此兩人並列送親首排。而幾日前,原本在上林苑文武宴中的韋光也不顧眾人勸阻,一定要參與這場大禮中,為陸家壯聲。不過韋光和衛氏兄弟一樣,因喪父、喪母,不能作為儐從出現,但是在國公府內接待賓客也是綽綽有餘。至於南人,顧承業與顧承恩兄弟、甚至沈彥之也都投入到這場婚禮之中。
婚禮前幾日,皇後宮中也派下女官來幫忙,彭耽書與龐滿兒等人作為禮儀迎導,會在迎親當日陪同陸昭入宮。
陸昭對於婚禮本身並不抱有過多期待,儀式是做給他人看的,政治意味大於情感認同。幽黑的假髻,貫白珠的步搖,八爵九華。五鈿六獸,金題白珠,繞以翡翠;朱紅色的翟衣借用蠶絲織就,配以素紗內單,黼領嚴謹而對,羅褾勾勒出優美的身形,行動間金玉琳琅,滿室生光。而這些包裹起來的身體,則要在劇痛中完成政治上的立場分割。
將最後一枚簪珥卸下後,陸昭長舒一口氣,漫不經心地推開窗。一朵不知從何處飄來一朵蒲公英的種子,一浮一蕩,在一片金明紅徹的室內舞著。逆光下,可以看到傘蓋之下仍有一絲絲潔白的絨毛,在空氣中翕動,仿佛發光的是其本身。而在底端,由數支傘柄包裹的種子看上去弱小而又堅硬。
陸昭向四周望了望,滿室全是金玉綺羅,翡翠玳瑁,爐火靜靜地燃著,光潔的地麵鋪著絨毯。陸昭笑了笑,愚勇的種子似乎不知,這片溫暖金屋實則與外麵的凍土別無二致,沒有一處可以使它成活。她輕輕托住了它,在一片美好之中,她似乎看到了數月之後它在金玉之中腐敗的景象。她忽然轉過身,再次麵相窗外,將種子輕輕一吹,再次看著它飄進夜色之中。
無論如何,這片自由的凍土上,來年依然會有春暖花開。
洛陽同一片月色下,無風無雨,月光如瀉水。在雕著朵朵梅花的窗欞下,瑰麗的花瓣將月光分割得細細碎碎,落入王叡的眼眸中,竟如同太陰臨照。
袍裾前是一尊櫸木棋盤,邊緣呈半透明的棋子在兩指間落下,沿著格線滑入正位。月光浸透了他單薄的衣衫,他身處於廊腰縵回之中,懷抱鉤心鬥角之勢,目光落在棋局中那片最後的空地。不同於平日的熏香,他身側的香爐裏靜靜地燃著龍涎,而對麵空無一人的蒲團邊,香爐內則是清冽的白檀。在一片黑白交錯的棋盤上,龍涎有了殺氣,白檀亦曖昧靡靡。
“主君。”
屋門打開,完整的月光湧入,恍然將鏡花水月般的麵容耀亮。
“新平郡守褚潭下個月便要去職了。”那人向屋內的主人匯報著。
……
她的刀刃利落而安靜,從來不會沾染那些不必要的血液,也從來不會引發死者不合時宜的嘶吼。
“是她的手筆。”這是肯定的答複,王叡從對方的棋盒中拾起一枚黑,落在一點上,白棋的氣又緊了一口。他慢慢回首,跋扈英氣的眉宇下是冷漠而貴氣十足的冶容。
“讓孟津口的人把褚潭送到司州的貨物沿途送回去。”
嘩啦,一枚枚薄薄的刻有“範”字的金片從黑暗的袖口中抖落,“在每口箱子裏麵都裝上這個。”
新平世家已經與褚潭離心,與其讓褚潭安安靜靜地在去職中淡出時局,倒不如讓他奮死抵抗。陸家殺了褚潭,對於新平全境不過掌握多了一點點,但有一個重要人物的站位,陸家也將永遠失去。
月色下,緊抿的唇角微微上翹,似笑非笑,安靜而殘忍。
第318章 大婚
錦繡帷帟, 香雲銀獸,皎皎臂彎搭在漆黑色木桶的邊緣上,熱水將一雙麵頰逼出一片不常見的潮紅, 在水汽的暈染下,猶如絳紗素玉。黑發漫過修長潔白的脖頸, 一半浸入水中, 便如寫意水墨的秀麗山河。
雲岫由鍾長悅護送回到長安,趕在最後的時間陪伴陸昭。盡管宮內允許太子妃攜帶四名女婢入宮,但陸昭仍舊堅持將身邊所有的未嫁的女孩子留在家中。最後是霧汐一力央求, 要隨陸昭入宮。陸昭無法,最後也隻點了乳母文氏和霧汐兩人, 隨自己入宮。
沐浴後,陸昭穿好衣物行至屋內。出嫁前一日, 屋內的布置已經大不相同,上設一張床榻, 四周是一應禮器以及第二日要穿的翟衣和各色步搖華冠。除此之外,還有一刻也不曾熄滅的更香, 用以精確的計算時間。在遮蔽臥榻的屏風外, 兩側各設兩張幾案,四名女史早已入座。靠外側的兩名女史持筆,記錄太子妃的一切言行起居。而另兩名女史則正襟危坐, 一人執尺,一人執書卷,用餘光望向陸昭, 一旦發現言行逾矩之處, 便會立即站出來指正。
待陸昭跪坐在鏡前,顧氏這才入內, 趨至女兒身畔。
古舊的木梳穿過細密的發絲,那力道輕而緩,從容不迫,一梳而下,無半縷發絲折斷。這份力道,顧氏練習了二十年。因為依慣例,女兒出嫁前,母親會為女兒梳最後一次頭。
“既適夫家,要切記不可任性行事,謹遵婦德,行止溫婉。孝翁媼,敬夫郎,與小姑妯娌和睦。”顧氏說著每一個母親在女兒出嫁前都會說的訓導。
“是,女兒謹記。”
母親性疏,女兒性冷更勝於母。數載春秋而過,教導與訓誡占據了彼此生命中大多數的相處時間。女史們正提筆將此刻的一言一行記錄在笏板上,更香似乎又縮短了一寸。
顧氏心裏隻覺一皺,一滴滴眼淚滾落。陸昭微微一怔,正要轉頭,頭發卻被顧氏手中的梳子扯了一下,不自覺的嚶嚀一聲。屏風外幾名女史向陸昭投出探尋的目光。
“不要動。” 顧氏的手在陸昭肩頭一緊,另一隻手繼續梳理這青絲一把,“阿囡當知,世族子女,任性難存,以往母親待你苛嚴,其實母親何嚐不想……”她頓了頓,看了看更香,終究沒有說下去,“這世上,執一意者孤行,執萬念者俱灰。阿囡切記,莫執妄,莫過求。太子他是值得托付一生的伴侶,留得一盞燈在他身前,不為看清一切,隻為等候自己,如此便不會走向絕路。”
木梳子又放回了瓷匣內,顧氏終於與自己的女兒對坐:“讓阿娘再看看你。”
一旁的霧汐眼淚早忍不住落下來,看著陸昭睜著眼眸,死死攥著手,卻快要把唇咬破了。
燈花一明一滅,仿佛很短暫的時刻,兩名女史走近屏風侍立。顧氏知道,時間到了,她該離開了。在陸昭的攙扶下,顧氏走到屏風外,而後又向屏風後的陸昭拜別施禮,隨後又向四名女史一一施禮。
直到大門重重關上,顧氏才望向屋內的燈影,心中道:其實母親何嚐不想帶你朝登鍾山,暮遊秦淮,春時采薇,冬日圍爐,相談竟夜,永不相離。
待雞鳴第一聲的時候,四名女史準時來到陸昭的房門前。其實陸昭並不需要任何人來叫醒她,她眨了眨一夜未闔幹澀的眼睛,命人房門打開。數十名仆婦魚貫入內,像無數次演練一樣,幾人展開翟衣,幾人展開鏡匣,開始了漫長的一天。
大婚當日,天空深湛如海。未央宮柏梁台上,魏帝執起沉重的酒杯,以酒為醮,在皇太子迎親之前進行最後的訓誡。對於太子的選擇,他已然沒有任何異議,在近期長時間的權力博弈中,陸家已經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案。
無論多麽偉大的人,都無法跳出時代的局限,無論眼光多麽長遠深刻,睜開眼時看到的都是現實。他曾想對世族的板結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改,但他所處的時代,吳國、楚國、蜀國,誰也不是可以小覷的對手。任何國家內部的波動,都有可能成為敵人的可乘之機,穩定,永遠是他作為國君最優先考慮的問題。
而現在,權力已在他與太子之間平穩過渡著。這些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借由今日結為姻親的兩家,或許有了實現的可能。他寄托希望於太子身上,也寄托希望於太子妃身上。
魏帝將酒觴端至太子身前,神色肅穆:“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勖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
元澈接過酒觴,一字一頓道:“謹奉詔。”
羽葆鼓吹,玉輅載道,司馬門大開,迎禮車隊、軍隊魚湧而出。章台街上,有觀禮的數萬百姓,司徒吳淼與尚書令王濟前後拱衛玉輅,元澈在馮讓和吳玥的護衛下騎馬在前。一時間,鼓吹齊鳴,旌旗俱展。合計總共近萬人的迎送隊伍,外加近百輛車馬,擁簇著聘禮、禮器以及迎接太妃乘坐的玉輅,浩浩蕩蕩一路北行。在紅緞步障外,一批批內侍也腳步匆忙地往返於靖國公府和迎親車駕之間,匯報著距離,估算著到達時間。國公府內外也早已辟出一大片空地,數十名送親儐從侍立在外,站在最前方的是車騎將軍陸歸。
待元澈車駕至國公府大門後,陸歸等人在西麵先拜,元澈亦執禮答拜。隨後,司徒、尚書令、宗正三人也在陸歸的帶領下與元澈一同入府。府洞大開,西麵家廟早已設下幾筵,祭拜先祖,而東房內,陸昭已身穿翟衣等候。
待太子等人俱立於中庭後,禮官朗聲宣導:“請主人升階。”
言罷,陸振等人俱從西麵家廟中行出,陸歸也旋即入列。此時,所有家人立於西階上,而所有儐從則立於東階。
“請太子奠雁。”
在司徒的帶領下,太子元澈與侍從將禮雁奉入西廟,隨後在陸家靈位前行俛伏拜興之禮。待行禮完畢,眾人重新回到西階下。而陸昭母親顧氏則在東房外,挽著大紅衿結,衿結的另一頭一直綿延至東房內。
元澈的餘光看著那枚紅色的衿結慢慢托出,繼而便見高髻華美的娘子手執團扇遮住麵龐,托著厚重的翟衣,慢慢跨過了那道門檻。至此,元澈忽然感到長久懸著的心稍稍鬆弛了下來。
顧氏將陸昭引至階下,禮官繼續道:“請太子妃父訓誡。”
此時,元澈方再向前一步,與陸昭並列,躬身垂首而立。
女嫁帝室,訓誡之語也就十分簡短。陸振的聲音略帶沙啞幹澀,他看著女兒,道:“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命。”
在陸昭跪下那一刻,陸振看到衿結上慢慢殷出了幾滴淚漬。他亦覺得心中酸楚,目光連忙向那位禮官看去,似乎是在哀求,讓這場離別的刑期稍稍短一些。
然而片刻後,禮官才開口道:“禮畢,請太子妃升輅。”
父母弟妹留在了原地,元澈鄭重地接過了顧氏手中的衿結,牽引著陸昭,緩緩向門外走去。陸歸作為送親的兄長,引領儐從,送妹妹登上了玉輅。此時,儐從的職事也到此為止,是真正將陸昭交予她夫君的時候了。
此時,侍奉的女史早已遠遠站在車列最後,而陸歸將最後的儀劍躬身奉上,鄭重道:“殿下,舍妹已出嫁。她這一生,第一個抱她的人是臣的母親,第一個教她經學詩書的人是臣的父親,第一個教她騎馬執劍的人是臣躬。若他日舍妹有任何不恭、不敬、不孝、不忠之行,請殿下不要責備她,請讓舍妹重回臣父親的肩臂下,重回臣母親的膝前,請殿下也把劍指向臣躬。”
元澈看著陸歸,慢慢接過了劍,似乎是兩位兄長共同的承諾:“車騎將軍放心,孤必不負。他日雁憑成婚,孤之願,亦是如此。”
元澈回身,望了望已在玉輅中安坐的陸昭,旋即登上玉輅,持鞭駕馭。禮樂鼓吹再度響起,迎親隊伍羽儀還宮。
玉輅的車輪轉動三周後,元澈便依禮製將馭車之權交與禦者,自己則回到玉輅之內。趕在冬日成婚,就算是厚重的翟衣也十分單薄。陸昭仍執扇掩麵,端坐在車內。今日她安靜異常,元澈坐在她身側都聽不到她呼吸的聲音,朱紅色的華服下,那雙執扇的手凍得近乎發紫。元澈便忍不住,破了禮,將她的手握在胸口。
“昭昭,你不能再離開我了。”他一字一句,滿是斟酌,沒有商榷。他早已做了決定,世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做了這個決定,而她似乎是最後一個知道。元澈握著那雙手,望著那雙冰靜的眼眸。心跳牽一發而動全身,雙手冰冷的溫度漸漸融化在胸口,目光則融化於眼眸,而身體裏的血液便頃刻沸騰了。
他第一次知道,原來極致冰冷到盡頭,也是如此滾燙。
第319章 起事
太子大婚, 自三公至群臣,觀禮之人不在少數。而距尚書令王濟與司徒吳淼交回使持節之權,還有四個時辰。
天下之廣袤, 傾之以澄湖萬裏,挹之以危嶺千峰。隴山天險, 橫切西北, 長安上空雖暮雲收盡,銀漢無聲,但新平郡卻已寒風朔雪, 暗度千山。
新平郡府門口,一輛馬車安靜地停靠著, 白底黑字“車騎將軍府”的燈籠,危危懸在車簷四角。而郡府的一間別室內, 鍾長悅披著一層厚厚的銀狐裘,內著一件窄領收袖的吳棉桂布長袍, 正襟危坐。此時別室的大門輕輕打開,寒風將束發的蟬翼紗帶狠狠掀起, 原本麵容清臒的謀士, 臉上便如覆了一層霜雪一般慘白。
一名侍衛先行入內:“郡守,人已經帶來了。”
褚潭點了點頭。旋即一名年輕人入內,身上雖然還穿著囚服, 但可以看見麵容和須發已經提前打理過。“去給範郎找一套幹淨衣服。”褚潭吩咐過後便麵向鍾長悅道,“人已在此,鍾長史是否還要查驗有無用刑傷痕啊?”
鍾長悅隻禮貌一笑:“不必。在下相信郡府的為人。”
褚潭始終沉著臉。他生生地被從新平郡擠了出去, 以世家、甚至皇權都極為認可的方式銷聲匿跡, 這對於他來說實在不算是什麽體麵的收場。不過他也清楚,陸家擺平這件事也隻能到此為止。陸家要全皇帝的顏麵, 要全世族的顏麵,還要不得罪新平本地豪族,已經十分不易,要想麵麵俱到,那是絕無可能。
目前唯一沒有擺平的就是那些受害人家。因此今日身為車騎將軍府長史的鍾長悅也親自登門,做出交涉。一是要在錢糧土地上必須給予補償,二是借機扣押的人質也要放出,三是在官埭航運的政策上,也要有所優待。而這三個問題,在他離任後,新上任的新平內史是無法解決、也不一定會出麵解決的。
鍾長悅提出的條件也算是可以接受,那就是在陽翟的土斷上不會太過為難褚家。此次,褚潭已經不期望再有什麽政治前途,中樞目前沒有問罪下來,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褚潭不自然地笑了笑:“既如此,那麽鍾長史答應的事情,請不要爽約。雪夜難行,本該留客,隻是郡府眼下也是不靖,恕不能招待了。”
鍾長悅攜範家郎君離開後,褚潭回到內室,準備將最後一批公文處理好。然而時至深夜,有親信來報,說是尚書令送了信來,朝廷已有新平內史的人選,並同意調撥兵馬三千餘人,以鎮新平,現下已在隴山山口附近發現驍騎營盤。褚潭隻覺的奇怪,大郡事務交割怎麽可能如此倉促,心中不由得大疑。
褚潭正欲細問,卻見另一名親信入內來報:“涇水渡口褚家的貨船上,查出了大批引有‘範’字的金片,恰巧被範氏族人發現。如今範家人已將此事上報州府和朝廷,並集結部曲,打算將此事鬧開。”
“怎麽會?”褚潭皺了皺眉,“我囑咐過嗣兒,讓他將這些金片販入黑市,莫要存留……”
說到此處,褚潭聲音一頓。他雖然不知道朝廷到底發生了何事,讓新平內史這麽快就要接掌此地,但這一番動蕩或許和渡口發生的事是有一些關聯的。這些金片或是銷贓不及留了下來,亦有可能是被有心之人收集起來,再栽贓於他。民怨沸騰,當地豪族興兵問罪,那麽作為州府,陸家已經將財貨和人質拿到手,那麽也有理由出手,將自己徹底除去。這是要置他於死地啊。
想至此處,褚潭冷笑道:“陸沉輝設計害我,使我不能自陳於明堂之上。”又問道,“尚書令書信何在?”
親信將一封信呈上。
褚潭三兩下將信封裁開,快速地將內容瀏覽了一遍,果然與自己所思大體無差。而信的末尾則附有一句話:“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
褚潭負氣地閉上了雙眼,道:“追回鍾長悅,無令出境。再執我手令,召集先前不願為公主請封湯沐邑的那幾家,今夜議事。”
鍾長悅乘馬車,本要前往本郡官驛,但卻忽然聽到遠處有隆隆聲響,心中隻覺不妙,旋即命人調轉馬頭,直接出城。隴山山路顛簸,又有厚厚積雪,一眾人疾行狂奔數裏,這才逃出新平郡境外。很快,車騎將軍府在各地遊弋的探信人捎來了淳化方麵得來的消息,其中便有涇水渡口範家人發現褚潭貪墨範家資產,憤而入都陳情之事。片刻後,又有褚潭在新平郡搜尋鍾、範二人,並聯合各家準備集兵自辯之事。
鍾長悅當即便明白此事已經被時局中某人利用,刻意要鬧大。畢竟褚潭貪墨,殺害豪族,這些事情發生在秦州治下,那麽陸歸作為秦州刺史,必然要過問。既然要過問,那也必須要作出處理,這是逼著陸家對褚潭動手。現在,褚潭已經對陸家極為警惕,甚至不惜集兵鞏固自身。如果陸家不給褚潭定罪,那麽褚潭在已經和陸家交惡的情況下,又能夠借機徹底清洗新平,鞏固勢位,那麽這根釘子就真的紮深了。事情走到這一步,即便是陸家不想與褚家徹底交惡,也不得不做出清殺到底的選擇。
此時,坐在他身旁的那位範小郎君忽然起身,開口道:“先前身困囹圄,多謝車騎將軍出手相救。隻是家中忠仆親朋俱亡於褚潭之手,血淚之恨,道義之痛,我家也是情不能忍,還望長史見諒。”
聽到範小郎君這一番說辭,鍾長悅不禁眉梢一揚。在他的印象中,這位範小郎君能夠逃脫一死,在囹圄中苟活至今,應該也是一個聰明人。如今見他臨危不亂,言談舉止頗有分寸,知道整個事件中,唯一一個關卡是自家不願意退縮,此時提前請罪,倒與其他豪門子弟有些不同之處。
鍾長悅聽罷笑了笑,繼而又望向這位範小郎君,言辭頗為鋒利道:“你家蒙受冤屈,便要高聲入都,求助於律法公堂。如今將受兵災之亂,卻要卑躬屈漆,哀陳於情。法理情理各執一端,似是有些不妥吧。”
其實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朝中有人打定主意要拿此事逼迫褚潭,那麽範家現在噤聲也已經來不及了。鍾長悅如此逼問,並不是要與範家說清是非。這位範小郎君所言,看似執之道義,可是如果州府這次默許了他這種道義,那麽也就默許了範家繞過州府,直接向朝廷陳言。範家或許對目前的交涉情況並不滿足,但這種不滿上來就大肆宣揚,幾乎與逼迫州府出兵無異。那麽日後哪家要再受了委屈,是否也要用這種方式來要挾州府出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本土豪族對方鎮話語權的挑釁和壓迫。
聽到鍾長悅頗為鋒利的一問,這位範小郎君先是一愣,隨後才低頭道:“民事可訟,兵事不可訟。”
鍾長悅聞言也是默然一笑。如果隻是人命官司判罪,交付有司自然無妨。但如果涉及到出兵,那麽這件事十有八九會被朝廷和陸家兩方雙雙壓下來。朝廷不希望陸家借由新平進一步擴張勢力,陸家也不希望對褚潭下此死手,毀掉和皇帝關係。而這件事情最終還是要有個結果,最後的結果隻有可能是範家被兩方合力打壓。
鍾長悅重新將這位範小郎君審視了一番,能夠說出這種話,一定是一個既有決斷又有審時度勢之能的人。“請問範小郎君台甫?”
那位範小郎君立刻拱手施禮道:“草民範玄之,賤字玉衝。”
鍾長悅點了點頭:“既如此,玉衝先回家集結部眾,務必抵住新平郡隴道,我即刻前往長安,請車騎將軍歸鎮出兵。”
“草民……沒有名分。”範玄之雙目靜靜地望向鍾長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