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現在早就不複原先的荒蕪,處處充滿了生機。最北邊的流水溝邊,扡插的木槿很多都活了,長出了新的綠芽兒。地栽的植物就是省心,現在看著固然還很矮很稀疏,但隻要把它們交給時間,她就能輕鬆擁有一片木槿花牆。花牆和石頭院牆包圍的土地,被水渠和小路劃分成了若幹塊,又被排水溝分隔成更小的一塊塊菜園,分門別類種著的各種蔬菜也長勢正好。奶奶和外婆用竹竿給一些需要爬藤的蔬菜搭了架子,黃瓜苗、豇豆苗已經順著竹竿爬得很高了。扔在牆邊的幾粒扁豆,也伸出長長的藤蔓,霸占了一小麵石牆。
馮小河出門時,遇到花草也會給佳慧帶回來。他現在天天出去,開著小三輪到各村收購原材料。鋸末、樹枝、棉籽殼、秸杆……,一車車往廠裏拖,過段時間粉碎了好做香菇棒。有兩次他回來的時候,帶了幾棵夜來香和杜鵑花,聽說是別人家門前種了一大片,見他蹲那兒看,就拿鍬幫他挖了幾棵放車上了。
佳慧把幾株花種到了石階旁的緩坡上。那兩棵夜來香在車上曬了一路,本來花葉都蔫了,栽到土裏沒幾天,枝葉就又精神了起來,還生出許多新的小花苞來。外婆把花摘下來,給苗苗和七寶掛在耳朵上充當耳環。苗苗戴著她的花耳環,美得冒泡,還從大太太櫃子裏翻找出一大塊花布,披掛在身上,讓七寶喊她“小姐”。
七寶笑嘻嘻地喊了,又問:“那大姐是誰?”
“大姐啊,”苗苗也不知道,不過她想了想,決定讓小剛充任這個角色。奧特曼戰士小剛被用紅色水彩筆在額頭上點了紅痣,表示這是位女士,還被賦予了新的責任,“她是我們倆的保鏢,跟元芳一樣武功高強。”
不消說,小剛大姐略顯心酸的命運被網友們知道後,引來了新一波的哈哈哈。佳慧在海角論壇的那個帖子,已經被頂出了十幾頁的高樓。眾多回帖中,有些網友還深情回憶了自己的鄉村童年生活,這也是帖子的看點之一。如此洶湧的流量,自然給她的博客也帶來了關注度。
這天傍晚,佳慧正在菜園裏除草,好幾天沒露麵的姑姑突然造訪。她風風火火地騎著自行車到了院門前,還沒停穩就開始大呼小叫:“佳慧!快出來!快出來看看這個!”
第17章 匯款單
是的,姑姑帶來了稿費匯款單。兩張。
其實稿費可以直接銀行轉賬的,但佳慧故意選擇了匯款,還填了姑姑的地址。她想給姑姑製造一個揚眉吐氣的機會。
自從她跟馮小河回來後,石橋河村多了些傳聞。有說佳慧他們在大城市待不下去才回來的,也有說馮小河貪汙公款被公司開除的……,這些風言風語,雖然沒人當著他們的麵講,但背地裏議論的人估計不會少。
這就是鄉村啊。鄉親們有時是很親切友好的,見了麵會很熱情地打招呼,菜地裏吃不完的豇豆茄子會強塞給你……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完全沒有惡意,——或者這也不能算惡意,隻是久居鄉間的大叔、孃孃和嫂子們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而進行的無聊臆測罷了。
佳慧是不在乎,但她知道馮小河在乎,姑姑和奶奶更是在乎。她們私底下說起來會很生氣,但當馮小河和佳慧的麵卻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兩位女性長輩,是想用這種方式保護他們,哪怕他們已經三十歲了,在她們眼裏那也還是孩子呀。
在大樟樹的濃蔭下,奶奶、外婆依次傳閱了那兩張薄薄的紙片,歡喜的神情中略帶肅穆。錢不多,兩份稿費加起來才一千出頭。但這可是稿費呀。這個年月還是紙媒的黃金時代,老百姓,尤其是鄉村百姓對印在紙上的東西還有份天然的敬重。因此這區區一千來塊錢,就不光是錢的事情了。
在了解了稿費匯款單的來龍去脈後,姑姑肉眼可見地膨脹了。“我們佳慧,寫的文章全國人民都能看到!”她喜氣洋洋地問:“是啥樣的文章?……影評?影評是做啥的?哎呀不管啥文章,保管他們一輩子也寫不出來!登到報紙上頭的東西……哦不是報紙是雜誌?能登到雜誌上頭的東西,那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嗎?國家還給你發錢……哦哦,雜誌社還給你發錢,我敢說全蘢山鎮挑不出來第二個人!”
佳慧被她誇得都有點心虛了,正想解釋解釋,奶奶又接著說:“這往後,我看還有哪個人敢說讀書沒有用!”
“對!”姑姑道:“不讀書能寫文章麽?不讀書能坐到屋裏掙錢麽?像他們倒好,讀書讀不進去,田也不好好種,隻會窩在樹下打麻將!”
對石橋南村打麻將的那撥人,她的鄙夷之情溢於言表。可見風言風語的主力軍必定就在其中。佳慧見她說得那樣痛快,忽然就不想解釋了。——如果這件事能給鄉村的孩子帶來正麵的影響,她也樂見其成。畢竟,她到現在也認為,對農村孩子來說,讀書確實是件能夠改變命運的事情。
哪怕是上輩子,她在城市的生活處處不順,她也沒有後悔過讀書考學這個選擇。如果沒有考高中讀大學,她恐怕一輩子都逃不開王寶山那一家子,也許會在很小的年紀就綴學、打工、結婚生子。遇到了性格不錯的公婆和丈夫,就算是命好的了,她會跟別的女人一樣,把孩子丟給公婆,自己和丈夫出門打工,閑時回村打打麻將就算是難得的娛樂;命不好的,也許在辛苦勞作後,還會遭遇家暴,在瑣碎而密集的痛苦中度過一生。
哪怕一樣是種田,那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生活。現在的她,過的其實是一種半農生活,除了種地,還有香菇廠,還有自己的一方精神小天地,有未來要為之努力的方向。雖然目前還沒有顯現出成效來,但至少她不會像別的鄉村婦人那樣空虛無聊。——他們中的很多人為什麽會打麻將?不就是無聊嗎?
因為這筆稿費,晚上他們吃了魚。奶奶和大姑都覺得這是非慶祝不可的,所以分別打電話給姑爹和馮小河,讓他們各自帶點好吃的回來。姑爹騎摩托車從家裏過來,帶了臘肉和自家菜園摘的一大籃蔬菜。馮小河專門繞到鎮上買了黃骨魚和西瓜。西瓜用網兜裝著,吊在水渠的小橋下,涼著等飯後吃。黃骨魚做了火鍋,裏麵放了西紅柿和豆腐,再灑點小香蔥,魚肉嫩滑,湯鮮味美,且這種魚刺少好剔,大人孩子沒有不愛的。
馮小河還帶回來用荷葉包的一大包煮菱角。奶奶看了覺得浪費錢,說:“買這麽多?這刺紮紮的誰愛吃?”
很快她就知道了,佳慧愛吃。
吃完飯大家圍坐在樟樹下聊天,姑爹在小桌上切了西瓜。剛上市的西瓜翠皮紅瓤,還帶著溪水的涼意,家裏小孩和老人不敢經常吃冰的,這點微涼剛剛好。佳慧嚐了點西瓜,就坐在旁邊嗑菱角。也不知她那牙是怎麽長的,把四個尖刺的菱角咬開,從硬殼裏那麽一磕,瑩白色的菱角米就出來了,又粉又甜。其他人沒這個好牙口,隻能用刀把菱角剁兩半,再剔出裏頭的米來吃。
“我年輕的時候也喜歡吃煮菱角,”外婆把剔出的米喂給七寶,跟奶奶聊閑天:“後來這旁邊槽牙鬆了,就再吃不動了!”
“我也是,”說到牙齒,奶奶心有戚戚, “我年輕時吃蠶豆啊,那都是一把一把地吃!現在可不行了,隻咬得動豆腐了。”
佳慧聽了便說:“抽個空我們去補牙齒吧,裝副假牙就什麽都能吃了。”
倆老太太一起擺手,奶奶說:“我還有兩顆大牙沒掉,撥了裝假牙可惜了的。”外婆則說:“補什麽牙?瞎花錢!再說也用不慣它!”
佳慧沒再說話,心裏卻很清楚,什麽“用不慣”、“可惜了”,都是借口,老人不過是心疼錢罷了。她們是從苦日子裏過來的,骨髓裏都深深烙著“節儉”這兩個字,更何況現在又碰上佳慧他們經濟比較窘迫的時候,老人們怎麽肯為了裝一副假牙去花錢?沒牙她們不是一樣在吃東西嗎?
佳慧可不這麽覺得。不光牙齒要補,還要讓她們做個體檢。上輩子奶奶是後來檢查出來有高血壓,但恐怕現在就已經有些症狀了,隻不過老人習慣了忍耐,有什麽小病小痛也絕不會告訴子女。至於外婆……,外婆就是這一年的十一月突然去世的,雖然別人都說她可能是吃湯圓噎住了導致的意外,但那也必須盡快體檢才能讓人放心。
想到這些,佳慧就覺得,上輩子如影隨行的焦慮又有卷土重來的跡象。她趕緊深吸一口氣,默默想,不著急不著急,再有幾筆稿費就夠了。——但又怎麽能不急呢?孩子的成長可以等一等,事業的發展可以等一等,可垂垂老去的人們卻等不起啊。
晚上她坐在電腦前摳摳搜搜,一口氣敲出兩篇文章發給編輯。又看了看郵箱,估算著即將到手的稿費,正想得出神,馮小河進來了。
他這段時間明顯黑了瘦了,卻比之前結實了許多。這會兒他剛洗完澡,穿著睡覺的白t中褲,趿拉著拖鞋走進來,看著黑發濃密,身高腿長,甚至稱得上有幾分姿色。
跟佳慧腦海中那個整天少言寡語、有肚腩的中年男人相比,不說天差地別,至少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
該男子正拿著毛巾擦濕頭發,察覺到佳慧在看她,他停下來,含著笑意道:“看什麽?大作家。”
佳慧坐在桌前,側身看他,看了很久才問:“你後悔娶我嗎?”
“什麽意思?”馮小河吃驚不小,收了笑容,在床邊坐下看著她。
夏夜的微風透過紗窗吹進來,輕拂著奶油色的棉麻窗簾。佳慧坐在暖色的台燈光裏,看起來似乎有點難過。於是馮小河問:“那你後悔嫁我嗎?”
後悔嗎?上輩子或許是後悔過的。馮小河去世前,有段時間佳慧在他手機裏偷查到一些蛛絲馬跡,知道他們公司有個女孩喜歡他,經常給他發信息分享生活日常。馮小河很少搭訕,但也沒有拒絕過。
這件事一度讓佳慧痛苦且憤怒,她很想知道馮小河到底要幹什麽。每月房貸捆在身上,工作壓力擔在身上,還有讓人雞飛狗跳的叛逆期孩子,在這種時候,他作為一個家庭的丈夫和父親,難道還有心思想些有的沒的?
上輩子,佳慧沒能從他那兒得到答案。馮小河的去世讓這些事顯得不那麽重要了。後來佳慧想,或許他隻是不想把同事之間的關係搞得很僵,又或許,他也想從沉重乏味的生活裏透一口氣吧。
但在這樣的夜晚,佳慧回想起往事,仍然有些耿耿於懷。而唇齒間殘留的煮菱角的香甜,又讓她覺得不便發作。而且,退一步講,上輩子是上輩子,這輩子才剛剛開始呢。
上一世外婆很快就去世了,這輩子不見得也會這樣吧?上一世馮小河對同事的示好不主動不拒絕,宛如一個渣男,這輩子也不見得會這樣吧?
即使這一切真的無法避免,她也能肯定,有了他們的陪伴,至少外婆離開時不會有太多恐懼和悲哀;馮小河日後再怎樣變心,至少當下他還記得給老婆買她喜歡吃的菱角。——不要為自己無法掌控的未來而焦慮,這是佳慧重活一世學到的寶貴經驗。
話雖如此,該說的也還是要說。順從自己的心意,也是佳慧重活一世學到的寶貴經驗。
“以後咱倆要是離了婚,漫水橋的房子歸我,孩子歸我,”她對馮小河說:“你就一個人去香菇廠過去吧!”
“神經!”馮小河簡直覺得莫名其妙,“給你給你!都給你,香菇廠也給你,行了吧?”
“別跟其他女人勾勾搭搭,不然有你好受的,”佳慧警告他:“時刻牢記,你是有婦之夫。”
“老子現在窮得都要當褲子了,哪來的女人勾搭?”馮小河見她沒再提離婚的事,暗自鬆了口氣,把擦過頭發的濕毛巾扔在佳慧頭上,說:“滾去洗澡吧你!”
“哦,你這意思是你現在窮,所以才湊合跟我過,等有了錢就去外頭勾搭嗎?”佳慧扯下毛巾,不依不饒地問。
“我他*媽在你眼裏就是這種人啊?”馮小河瞪她,“能不能別一天天盡想些沒影的事,你這樣一陣陣地很嚇人你知道不?剛我還以為你真要跟我談離婚了。”
佳慧撲哧一笑,她身邊縈繞的那種傷感的氛圍就散了。她站起來拿換洗衣服,“離了婚不正好嗎?方便你找更好的。你公司那些小李啊小王啊,難道就沒人喜歡你嗎?”
馮小河非常無語,但看到她的笑容,還是微微晃了一下神。他把她往外推,“沒完了是吧?精力怎麽這麽充沛呢?”他的聲音低了下去,“這麽有精神的話,趁孩子們都睡了,趕緊洗了澡來,咱們也幹點大人該幹的事兒吧。”
第18章 做體檢
“跟你商量個事兒,奶奶那筆存款我想動用動用。”
隔了一天,佳慧把想帶老人去體檢看牙齒的事兒跟馮小河說了。馮小河當然滿口讚成,亦且後悔自己為什麽沒有早點想到。隻是他說:“咱們手裏還有點錢,先將就用著吧。過兩天我再問問海市的朋友們,要是能接兩個活兒,就不用擔心了。沒必要花她那點私房錢,攢起來不容易呢。”
但是當他們在飯桌上說起要帶老人去醫院做體檢時,遭到了兩個老太太的強烈反對。
“沒病沒災的,去什麽醫院?”奶奶生氣地說:“有錢沒地方花了吧?要去你們去,我是不去的!”
“你奶奶說得對,過日子哪有你們這樣的?”外婆在旁幫腔,“就是手裏有錢,也要謹慎些花。更別說你們現在還開著廠,往後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奶奶,婆婆,體檢花不了多少錢的,”佳慧力陳利弊,“但是身體上有什麽小毛病能及時檢查出來,免得往後拖成了大病,到那時,那就不是一千兩千能解決的問題了。您看好多老人平時不注意檢查,突然中風偏癱,他自己難受不說,子女們照顧起來也好辛苦!”
馮小河立刻很機智地舉了個例子,“奶奶,田士友您還記得麽?就紅山村五組的那個田大伯呀。他去年就中風了,花了大幾萬,好容易撿回條命,現在都不能說話了。天天坐在家門前,說話啊吧啊吧的,嘴角流著涎水,走路隻能這樣,”他站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一圈,又說:“我去買棉籽殼親眼看到的。這還是好的。恢複得差點的就躺床上起不來了,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呢。”
倆老太太果然驚住了,奶奶歎息道:“你田大伯還不到六十吧?這就中風了?”
“可不是嗎?你們也不想拖累我們吧?那就要聽醫生的話。”馮小河添油加醋地杜撰:“醫生說,早體檢早注意,田大伯這場病說不定就避免了呢。”
雖然不肯去醫生那裏花錢,但醫生的話當然是要聽的,倆老太太麵麵相覷了一會兒,外婆又問:“去哪裏檢呀?要坐多久的車?”
考慮到老人暈車,佳慧和馮小河決定先去鎮衛生院做些基礎體檢。第二天一早,佳慧開著電三輪,拖老人們去鎮上,馮小河把倆孩子送到姑姑家後,也去了衛生院。一行人請醫生開了單子,逐項做檢查。
不出佳慧所料,果然量血壓時,奶奶的高壓過了140,醫生是個很和氣的中年胖子,問:“婆婆,您平時頭昏麽?”
奶奶在醫生這個權威麵前還是很乖巧的,立刻全麵真實地反映了自己的情況:“有時會頭昏,特別是夜裏睡覺醒過來,這腦殼有時會昏沉沉的,不過也不嚴重。”
馮小河在旁邊聽了,暗自心驚,就聽醫生說:“這多半是高血壓引起的,您先吃藥看看,要是吃了藥還頭昏,一定要再來醫院看看。”
奶奶偷眼看醫生提筆開單子,忍不住心疼地問:“這藥貴不?多少錢一瓶?”
“不貴,便宜得很,”醫生常年跟農村老頭老太打交道,倒也很理解他們,朝她笑道:“一塊多錢一瓶,吃好長時間呢,這藥您每天都要按時吃,別忘了啊。”
體檢結束後,倆老太太倒沒有別的什麽問題,其他需要化驗的結果要過兩天才能出來。幾個人餓著肚子忙到九點多鍾,就在鎮上吃了頓早飯。倆老太太花錢花得心疼肝也疼,本以為可以回家了,沒想到馮小河又要帶他們去看牙齒。當下奶奶就不幹了。
“不去!回家!”她怒氣衝衝地說。
“您怎麽這麽煩人呐?”馮小河也發火了。從他奶奶查出高血壓他就心裏非常不舒服,這會兒幹脆把臉拉下來,劈裏啪啦地凶人,“讓您看牙您就看去,非得跟我強!就不能聽話點啊?難不成我還會害您哪……”
大孫子到了當家的年紀了,輕易不發火,發一頓脾氣還是挺管用的。老太太一聲不吭地坐到了車廂裏,板著臉到了牙醫診所,板著臉讓醫生看了牙,又板著臉讓醫生撥掉了那顆搖搖晃晃的大牙,全程一語不發。另一位老太太也是十分的有眼色,看見拿主意的那位被人凶了,便也不敢再嘮叨,整個診治過程都份外安靜。
回家了奶奶跟馮小河也不大說話,賭著氣不理對方,傳遞信息都要靠佳慧和孩子們中轉。一個是:“七寶,把這梨給樓上你爸送過去” “佳慧,把人喊過來吃飯”,另一個則是:“苗苗,你爸上線了,去喊你大太太來”……如此過了兩天,體檢結果出來了,別的指標都還好,隻外婆查出來血糖有點低。老人家還以為自己得了大病,心慌得不得了,聽說沒多大問題才大大鬆了口氣。
之後他們去診所那邊複查,給老人裝上了滿口假牙。當天中午吃飯時,有一道涼拌黃瓜,倆老太太都嚐了,新牙齒當然好使,嚼起黃瓜來咯吱咯吱地響,聽著就悅耳。像這種需要咬合力的菜,以往她們根本吃不動的。
奶奶還在跟馮小河慪氣,不便對他表露自己的欣喜,就跟佳慧說:“這黃瓜真脆生!”
“嗯,姑姑拿來的,”佳慧問她們:“牙齒還舒服麽?不舒服的話明天去診所調整一下。”
“舒服!怎麽能不舒服?”外婆心痛地感歎:“花了大幾千塊呢。”
“嚼得動的話明天煮點花生吃,”佳慧說:“姑姑田裏的花生熟了,正好刨點新鮮的煮來吃。”
第二天傍晚,佳慧煮了半鍋帶殼的新鮮花生,大家端到樟樹下吃。這種水煮花生不需要什麽佐料,隻在煮的時候放一點點鹽和兩粒八角就行了。冒著熱氣的花生殼剝開,裏麵是飽滿的花生粒。外婆和奶奶吃得很慢,細細地咀嚼著每一粒花生,品味著每一口粉糯和鮮甜。
“嚼著吃就是香甜。”外婆忍不住說。
“這花生的品種好,”奶奶也說:“問問你姑這是啥品種,明年我們也種點。”
這時馮小河接了個電話,跑進房裏聊了半小時,出來時滿臉喜色,跟佳慧說“接了個大活兒”,——以前的同事要找他開發一款小程序。奶奶聽不懂,但忍不住主動搭了訕,問他是多大的活兒。得知幹完了能賺兩萬多塊錢,倆老太太心情瞬間舒暢了,因為大額花銷帶來的肉疼稍微平複。——謝天謝地,家裏總算有進賬了!光花錢沒進賬怎麽像話?像這樣下去要把家敗光的!
馮小河這活兒要在家裏忙半個多月,沒法再出門去收購原料了。佳慧便自告奮勇地說讓她來。但買料得在附近各村到處轉悠,要跟村裏人熟,才好上門搭訕攀交情。她路況不熟,又是生人,這事情便不太好辦。奶奶聽他們商量來商量去,忙說:“這是什麽難事!你現在就教我騎那個電動車,我明天去各村收去!”
馮小河一聽就沒好氣,恐嚇她道:“算了算了,您還想學電動車?交通規則懂不懂?騎到街上讓交警捉去關起來!真是八十歲了心還不閑!”
奶奶現在看他又很順眼了,畢竟她大孫子是半個月就能掙幾萬的人,“你不要小看我!我年輕時也騎自行車的,兩個輪子我都騎得好,三個輪子的還能難到我?再說街上騎電動車的老人還少了?”
馮小河不想理她,老太太看他臉色,也識趣地沒再堅持了。最後幾個人終於商量出結果,決定由佳慧帶著奶奶去收原料。第二天一早,馮小河在家編程,外婆照顧兩個孩子,佳慧便騎著三輪車挎著相機,帶著奶奶往各村去了。
到了村頭,老太太跟熟人打一聲招呼,家裏有柴禾、樹枝、鋸末、棉籽殼要賣的,就都找了來,甚至還有人指路,告訴她們某村某家有這類東西要賣。佳慧跟人搬東西算賬的時候,奶奶就在旁邊跟人拉家常,順便炫耀孫媳婦,“能幹著呢……會寫文章……還在外頭報紙上發表了好幾篇……國家還給她發了稿費……”又炫耀自己的新牙,“我說不裝,他們非要我裝……好得很,現在黃瓜也吃得,花生也吃得……上回還檢查了身體,說是血壓有點高,現在天天要我吃藥,老了就是不中用啊……還是要多聽孩子們的話,聽說五隊的田家老大,中風了吃飯都要人喂,自己受罪,孩子們也苦……”
等車廂裝滿了,佳慧取出相機,在周圍拍幾張照片。好多跟奶奶年紀相仿的老人,一生中拍照的機會極少,見她對著自己哢嚓,都怪不好意思的。奶奶便在旁邊代為解釋:“沒事兒,她拍她的,我們聊我們的。……她那個照片子,回去往電腦上一接,立馬就看得到,不用洗。……趕明兒讓她洗幾張,我帶過來你們看。”
聽的人便很羨慕:“王婆婆,您現在也時髦了,都會電腦了?”
“不是什麽稀奇東西,”奶奶一副見過大世麵的神情,“叫你天天看,你也會!”
收購原料的路上,奶奶現在也會留意各種花花草草了。這段時間她們從別的村弄了兩棵紫薇樹、一棵桂花樹栽在了園子裏。還從一戶人家的籬笆外挖了一大蓬長春花。都是奶奶的老熟人,人家送了花,還熱情邀請她們進屋去吃午飯,“好久沒見到您了王婆婆,這一向身體還好嗎?”於是奶奶站在籬笆外,又開始了新一波的炫耀。
馮小河出門時,遇到花草也會給佳慧帶回來。他現在天天出去,開著小三輪到各村收購原材料。鋸末、樹枝、棉籽殼、秸杆……,一車車往廠裏拖,過段時間粉碎了好做香菇棒。有兩次他回來的時候,帶了幾棵夜來香和杜鵑花,聽說是別人家門前種了一大片,見他蹲那兒看,就拿鍬幫他挖了幾棵放車上了。
佳慧把幾株花種到了石階旁的緩坡上。那兩棵夜來香在車上曬了一路,本來花葉都蔫了,栽到土裏沒幾天,枝葉就又精神了起來,還生出許多新的小花苞來。外婆把花摘下來,給苗苗和七寶掛在耳朵上充當耳環。苗苗戴著她的花耳環,美得冒泡,還從大太太櫃子裏翻找出一大塊花布,披掛在身上,讓七寶喊她“小姐”。
七寶笑嘻嘻地喊了,又問:“那大姐是誰?”
“大姐啊,”苗苗也不知道,不過她想了想,決定讓小剛充任這個角色。奧特曼戰士小剛被用紅色水彩筆在額頭上點了紅痣,表示這是位女士,還被賦予了新的責任,“她是我們倆的保鏢,跟元芳一樣武功高強。”
不消說,小剛大姐略顯心酸的命運被網友們知道後,引來了新一波的哈哈哈。佳慧在海角論壇的那個帖子,已經被頂出了十幾頁的高樓。眾多回帖中,有些網友還深情回憶了自己的鄉村童年生活,這也是帖子的看點之一。如此洶湧的流量,自然給她的博客也帶來了關注度。
這天傍晚,佳慧正在菜園裏除草,好幾天沒露麵的姑姑突然造訪。她風風火火地騎著自行車到了院門前,還沒停穩就開始大呼小叫:“佳慧!快出來!快出來看看這個!”
第17章 匯款單
是的,姑姑帶來了稿費匯款單。兩張。
其實稿費可以直接銀行轉賬的,但佳慧故意選擇了匯款,還填了姑姑的地址。她想給姑姑製造一個揚眉吐氣的機會。
自從她跟馮小河回來後,石橋河村多了些傳聞。有說佳慧他們在大城市待不下去才回來的,也有說馮小河貪汙公款被公司開除的……,這些風言風語,雖然沒人當著他們的麵講,但背地裏議論的人估計不會少。
這就是鄉村啊。鄉親們有時是很親切友好的,見了麵會很熱情地打招呼,菜地裏吃不完的豇豆茄子會強塞給你……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完全沒有惡意,——或者這也不能算惡意,隻是久居鄉間的大叔、孃孃和嫂子們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而進行的無聊臆測罷了。
佳慧是不在乎,但她知道馮小河在乎,姑姑和奶奶更是在乎。她們私底下說起來會很生氣,但當馮小河和佳慧的麵卻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兩位女性長輩,是想用這種方式保護他們,哪怕他們已經三十歲了,在她們眼裏那也還是孩子呀。
在大樟樹的濃蔭下,奶奶、外婆依次傳閱了那兩張薄薄的紙片,歡喜的神情中略帶肅穆。錢不多,兩份稿費加起來才一千出頭。但這可是稿費呀。這個年月還是紙媒的黃金時代,老百姓,尤其是鄉村百姓對印在紙上的東西還有份天然的敬重。因此這區區一千來塊錢,就不光是錢的事情了。
在了解了稿費匯款單的來龍去脈後,姑姑肉眼可見地膨脹了。“我們佳慧,寫的文章全國人民都能看到!”她喜氣洋洋地問:“是啥樣的文章?……影評?影評是做啥的?哎呀不管啥文章,保管他們一輩子也寫不出來!登到報紙上頭的東西……哦不是報紙是雜誌?能登到雜誌上頭的東西,那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嗎?國家還給你發錢……哦哦,雜誌社還給你發錢,我敢說全蘢山鎮挑不出來第二個人!”
佳慧被她誇得都有點心虛了,正想解釋解釋,奶奶又接著說:“這往後,我看還有哪個人敢說讀書沒有用!”
“對!”姑姑道:“不讀書能寫文章麽?不讀書能坐到屋裏掙錢麽?像他們倒好,讀書讀不進去,田也不好好種,隻會窩在樹下打麻將!”
對石橋南村打麻將的那撥人,她的鄙夷之情溢於言表。可見風言風語的主力軍必定就在其中。佳慧見她說得那樣痛快,忽然就不想解釋了。——如果這件事能給鄉村的孩子帶來正麵的影響,她也樂見其成。畢竟,她到現在也認為,對農村孩子來說,讀書確實是件能夠改變命運的事情。
哪怕是上輩子,她在城市的生活處處不順,她也沒有後悔過讀書考學這個選擇。如果沒有考高中讀大學,她恐怕一輩子都逃不開王寶山那一家子,也許會在很小的年紀就綴學、打工、結婚生子。遇到了性格不錯的公婆和丈夫,就算是命好的了,她會跟別的女人一樣,把孩子丟給公婆,自己和丈夫出門打工,閑時回村打打麻將就算是難得的娛樂;命不好的,也許在辛苦勞作後,還會遭遇家暴,在瑣碎而密集的痛苦中度過一生。
哪怕一樣是種田,那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生活。現在的她,過的其實是一種半農生活,除了種地,還有香菇廠,還有自己的一方精神小天地,有未來要為之努力的方向。雖然目前還沒有顯現出成效來,但至少她不會像別的鄉村婦人那樣空虛無聊。——他們中的很多人為什麽會打麻將?不就是無聊嗎?
因為這筆稿費,晚上他們吃了魚。奶奶和大姑都覺得這是非慶祝不可的,所以分別打電話給姑爹和馮小河,讓他們各自帶點好吃的回來。姑爹騎摩托車從家裏過來,帶了臘肉和自家菜園摘的一大籃蔬菜。馮小河專門繞到鎮上買了黃骨魚和西瓜。西瓜用網兜裝著,吊在水渠的小橋下,涼著等飯後吃。黃骨魚做了火鍋,裏麵放了西紅柿和豆腐,再灑點小香蔥,魚肉嫩滑,湯鮮味美,且這種魚刺少好剔,大人孩子沒有不愛的。
馮小河還帶回來用荷葉包的一大包煮菱角。奶奶看了覺得浪費錢,說:“買這麽多?這刺紮紮的誰愛吃?”
很快她就知道了,佳慧愛吃。
吃完飯大家圍坐在樟樹下聊天,姑爹在小桌上切了西瓜。剛上市的西瓜翠皮紅瓤,還帶著溪水的涼意,家裏小孩和老人不敢經常吃冰的,這點微涼剛剛好。佳慧嚐了點西瓜,就坐在旁邊嗑菱角。也不知她那牙是怎麽長的,把四個尖刺的菱角咬開,從硬殼裏那麽一磕,瑩白色的菱角米就出來了,又粉又甜。其他人沒這個好牙口,隻能用刀把菱角剁兩半,再剔出裏頭的米來吃。
“我年輕的時候也喜歡吃煮菱角,”外婆把剔出的米喂給七寶,跟奶奶聊閑天:“後來這旁邊槽牙鬆了,就再吃不動了!”
“我也是,”說到牙齒,奶奶心有戚戚, “我年輕時吃蠶豆啊,那都是一把一把地吃!現在可不行了,隻咬得動豆腐了。”
佳慧聽了便說:“抽個空我們去補牙齒吧,裝副假牙就什麽都能吃了。”
倆老太太一起擺手,奶奶說:“我還有兩顆大牙沒掉,撥了裝假牙可惜了的。”外婆則說:“補什麽牙?瞎花錢!再說也用不慣它!”
佳慧沒再說話,心裏卻很清楚,什麽“用不慣”、“可惜了”,都是借口,老人不過是心疼錢罷了。她們是從苦日子裏過來的,骨髓裏都深深烙著“節儉”這兩個字,更何況現在又碰上佳慧他們經濟比較窘迫的時候,老人們怎麽肯為了裝一副假牙去花錢?沒牙她們不是一樣在吃東西嗎?
佳慧可不這麽覺得。不光牙齒要補,還要讓她們做個體檢。上輩子奶奶是後來檢查出來有高血壓,但恐怕現在就已經有些症狀了,隻不過老人習慣了忍耐,有什麽小病小痛也絕不會告訴子女。至於外婆……,外婆就是這一年的十一月突然去世的,雖然別人都說她可能是吃湯圓噎住了導致的意外,但那也必須盡快體檢才能讓人放心。
想到這些,佳慧就覺得,上輩子如影隨行的焦慮又有卷土重來的跡象。她趕緊深吸一口氣,默默想,不著急不著急,再有幾筆稿費就夠了。——但又怎麽能不急呢?孩子的成長可以等一等,事業的發展可以等一等,可垂垂老去的人們卻等不起啊。
晚上她坐在電腦前摳摳搜搜,一口氣敲出兩篇文章發給編輯。又看了看郵箱,估算著即將到手的稿費,正想得出神,馮小河進來了。
他這段時間明顯黑了瘦了,卻比之前結實了許多。這會兒他剛洗完澡,穿著睡覺的白t中褲,趿拉著拖鞋走進來,看著黑發濃密,身高腿長,甚至稱得上有幾分姿色。
跟佳慧腦海中那個整天少言寡語、有肚腩的中年男人相比,不說天差地別,至少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
該男子正拿著毛巾擦濕頭發,察覺到佳慧在看她,他停下來,含著笑意道:“看什麽?大作家。”
佳慧坐在桌前,側身看他,看了很久才問:“你後悔娶我嗎?”
“什麽意思?”馮小河吃驚不小,收了笑容,在床邊坐下看著她。
夏夜的微風透過紗窗吹進來,輕拂著奶油色的棉麻窗簾。佳慧坐在暖色的台燈光裏,看起來似乎有點難過。於是馮小河問:“那你後悔嫁我嗎?”
後悔嗎?上輩子或許是後悔過的。馮小河去世前,有段時間佳慧在他手機裏偷查到一些蛛絲馬跡,知道他們公司有個女孩喜歡他,經常給他發信息分享生活日常。馮小河很少搭訕,但也沒有拒絕過。
這件事一度讓佳慧痛苦且憤怒,她很想知道馮小河到底要幹什麽。每月房貸捆在身上,工作壓力擔在身上,還有讓人雞飛狗跳的叛逆期孩子,在這種時候,他作為一個家庭的丈夫和父親,難道還有心思想些有的沒的?
上輩子,佳慧沒能從他那兒得到答案。馮小河的去世讓這些事顯得不那麽重要了。後來佳慧想,或許他隻是不想把同事之間的關係搞得很僵,又或許,他也想從沉重乏味的生活裏透一口氣吧。
但在這樣的夜晚,佳慧回想起往事,仍然有些耿耿於懷。而唇齒間殘留的煮菱角的香甜,又讓她覺得不便發作。而且,退一步講,上輩子是上輩子,這輩子才剛剛開始呢。
上一世外婆很快就去世了,這輩子不見得也會這樣吧?上一世馮小河對同事的示好不主動不拒絕,宛如一個渣男,這輩子也不見得會這樣吧?
即使這一切真的無法避免,她也能肯定,有了他們的陪伴,至少外婆離開時不會有太多恐懼和悲哀;馮小河日後再怎樣變心,至少當下他還記得給老婆買她喜歡吃的菱角。——不要為自己無法掌控的未來而焦慮,這是佳慧重活一世學到的寶貴經驗。
話雖如此,該說的也還是要說。順從自己的心意,也是佳慧重活一世學到的寶貴經驗。
“以後咱倆要是離了婚,漫水橋的房子歸我,孩子歸我,”她對馮小河說:“你就一個人去香菇廠過去吧!”
“神經!”馮小河簡直覺得莫名其妙,“給你給你!都給你,香菇廠也給你,行了吧?”
“別跟其他女人勾勾搭搭,不然有你好受的,”佳慧警告他:“時刻牢記,你是有婦之夫。”
“老子現在窮得都要當褲子了,哪來的女人勾搭?”馮小河見她沒再提離婚的事,暗自鬆了口氣,把擦過頭發的濕毛巾扔在佳慧頭上,說:“滾去洗澡吧你!”
“哦,你這意思是你現在窮,所以才湊合跟我過,等有了錢就去外頭勾搭嗎?”佳慧扯下毛巾,不依不饒地問。
“我他*媽在你眼裏就是這種人啊?”馮小河瞪她,“能不能別一天天盡想些沒影的事,你這樣一陣陣地很嚇人你知道不?剛我還以為你真要跟我談離婚了。”
佳慧撲哧一笑,她身邊縈繞的那種傷感的氛圍就散了。她站起來拿換洗衣服,“離了婚不正好嗎?方便你找更好的。你公司那些小李啊小王啊,難道就沒人喜歡你嗎?”
馮小河非常無語,但看到她的笑容,還是微微晃了一下神。他把她往外推,“沒完了是吧?精力怎麽這麽充沛呢?”他的聲音低了下去,“這麽有精神的話,趁孩子們都睡了,趕緊洗了澡來,咱們也幹點大人該幹的事兒吧。”
第18章 做體檢
“跟你商量個事兒,奶奶那筆存款我想動用動用。”
隔了一天,佳慧把想帶老人去體檢看牙齒的事兒跟馮小河說了。馮小河當然滿口讚成,亦且後悔自己為什麽沒有早點想到。隻是他說:“咱們手裏還有點錢,先將就用著吧。過兩天我再問問海市的朋友們,要是能接兩個活兒,就不用擔心了。沒必要花她那點私房錢,攢起來不容易呢。”
但是當他們在飯桌上說起要帶老人去醫院做體檢時,遭到了兩個老太太的強烈反對。
“沒病沒災的,去什麽醫院?”奶奶生氣地說:“有錢沒地方花了吧?要去你們去,我是不去的!”
“你奶奶說得對,過日子哪有你們這樣的?”外婆在旁幫腔,“就是手裏有錢,也要謹慎些花。更別說你們現在還開著廠,往後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奶奶,婆婆,體檢花不了多少錢的,”佳慧力陳利弊,“但是身體上有什麽小毛病能及時檢查出來,免得往後拖成了大病,到那時,那就不是一千兩千能解決的問題了。您看好多老人平時不注意檢查,突然中風偏癱,他自己難受不說,子女們照顧起來也好辛苦!”
馮小河立刻很機智地舉了個例子,“奶奶,田士友您還記得麽?就紅山村五組的那個田大伯呀。他去年就中風了,花了大幾萬,好容易撿回條命,現在都不能說話了。天天坐在家門前,說話啊吧啊吧的,嘴角流著涎水,走路隻能這樣,”他站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一圈,又說:“我去買棉籽殼親眼看到的。這還是好的。恢複得差點的就躺床上起不來了,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呢。”
倆老太太果然驚住了,奶奶歎息道:“你田大伯還不到六十吧?這就中風了?”
“可不是嗎?你們也不想拖累我們吧?那就要聽醫生的話。”馮小河添油加醋地杜撰:“醫生說,早體檢早注意,田大伯這場病說不定就避免了呢。”
雖然不肯去醫生那裏花錢,但醫生的話當然是要聽的,倆老太太麵麵相覷了一會兒,外婆又問:“去哪裏檢呀?要坐多久的車?”
考慮到老人暈車,佳慧和馮小河決定先去鎮衛生院做些基礎體檢。第二天一早,佳慧開著電三輪,拖老人們去鎮上,馮小河把倆孩子送到姑姑家後,也去了衛生院。一行人請醫生開了單子,逐項做檢查。
不出佳慧所料,果然量血壓時,奶奶的高壓過了140,醫生是個很和氣的中年胖子,問:“婆婆,您平時頭昏麽?”
奶奶在醫生這個權威麵前還是很乖巧的,立刻全麵真實地反映了自己的情況:“有時會頭昏,特別是夜裏睡覺醒過來,這腦殼有時會昏沉沉的,不過也不嚴重。”
馮小河在旁邊聽了,暗自心驚,就聽醫生說:“這多半是高血壓引起的,您先吃藥看看,要是吃了藥還頭昏,一定要再來醫院看看。”
奶奶偷眼看醫生提筆開單子,忍不住心疼地問:“這藥貴不?多少錢一瓶?”
“不貴,便宜得很,”醫生常年跟農村老頭老太打交道,倒也很理解他們,朝她笑道:“一塊多錢一瓶,吃好長時間呢,這藥您每天都要按時吃,別忘了啊。”
體檢結束後,倆老太太倒沒有別的什麽問題,其他需要化驗的結果要過兩天才能出來。幾個人餓著肚子忙到九點多鍾,就在鎮上吃了頓早飯。倆老太太花錢花得心疼肝也疼,本以為可以回家了,沒想到馮小河又要帶他們去看牙齒。當下奶奶就不幹了。
“不去!回家!”她怒氣衝衝地說。
“您怎麽這麽煩人呐?”馮小河也發火了。從他奶奶查出高血壓他就心裏非常不舒服,這會兒幹脆把臉拉下來,劈裏啪啦地凶人,“讓您看牙您就看去,非得跟我強!就不能聽話點啊?難不成我還會害您哪……”
大孫子到了當家的年紀了,輕易不發火,發一頓脾氣還是挺管用的。老太太一聲不吭地坐到了車廂裏,板著臉到了牙醫診所,板著臉讓醫生看了牙,又板著臉讓醫生撥掉了那顆搖搖晃晃的大牙,全程一語不發。另一位老太太也是十分的有眼色,看見拿主意的那位被人凶了,便也不敢再嘮叨,整個診治過程都份外安靜。
回家了奶奶跟馮小河也不大說話,賭著氣不理對方,傳遞信息都要靠佳慧和孩子們中轉。一個是:“七寶,把這梨給樓上你爸送過去” “佳慧,把人喊過來吃飯”,另一個則是:“苗苗,你爸上線了,去喊你大太太來”……如此過了兩天,體檢結果出來了,別的指標都還好,隻外婆查出來血糖有點低。老人家還以為自己得了大病,心慌得不得了,聽說沒多大問題才大大鬆了口氣。
之後他們去診所那邊複查,給老人裝上了滿口假牙。當天中午吃飯時,有一道涼拌黃瓜,倆老太太都嚐了,新牙齒當然好使,嚼起黃瓜來咯吱咯吱地響,聽著就悅耳。像這種需要咬合力的菜,以往她們根本吃不動的。
奶奶還在跟馮小河慪氣,不便對他表露自己的欣喜,就跟佳慧說:“這黃瓜真脆生!”
“嗯,姑姑拿來的,”佳慧問她們:“牙齒還舒服麽?不舒服的話明天去診所調整一下。”
“舒服!怎麽能不舒服?”外婆心痛地感歎:“花了大幾千塊呢。”
“嚼得動的話明天煮點花生吃,”佳慧說:“姑姑田裏的花生熟了,正好刨點新鮮的煮來吃。”
第二天傍晚,佳慧煮了半鍋帶殼的新鮮花生,大家端到樟樹下吃。這種水煮花生不需要什麽佐料,隻在煮的時候放一點點鹽和兩粒八角就行了。冒著熱氣的花生殼剝開,裏麵是飽滿的花生粒。外婆和奶奶吃得很慢,細細地咀嚼著每一粒花生,品味著每一口粉糯和鮮甜。
“嚼著吃就是香甜。”外婆忍不住說。
“這花生的品種好,”奶奶也說:“問問你姑這是啥品種,明年我們也種點。”
這時馮小河接了個電話,跑進房裏聊了半小時,出來時滿臉喜色,跟佳慧說“接了個大活兒”,——以前的同事要找他開發一款小程序。奶奶聽不懂,但忍不住主動搭了訕,問他是多大的活兒。得知幹完了能賺兩萬多塊錢,倆老太太心情瞬間舒暢了,因為大額花銷帶來的肉疼稍微平複。——謝天謝地,家裏總算有進賬了!光花錢沒進賬怎麽像話?像這樣下去要把家敗光的!
馮小河這活兒要在家裏忙半個多月,沒法再出門去收購原料了。佳慧便自告奮勇地說讓她來。但買料得在附近各村到處轉悠,要跟村裏人熟,才好上門搭訕攀交情。她路況不熟,又是生人,這事情便不太好辦。奶奶聽他們商量來商量去,忙說:“這是什麽難事!你現在就教我騎那個電動車,我明天去各村收去!”
馮小河一聽就沒好氣,恐嚇她道:“算了算了,您還想學電動車?交通規則懂不懂?騎到街上讓交警捉去關起來!真是八十歲了心還不閑!”
奶奶現在看他又很順眼了,畢竟她大孫子是半個月就能掙幾萬的人,“你不要小看我!我年輕時也騎自行車的,兩個輪子我都騎得好,三個輪子的還能難到我?再說街上騎電動車的老人還少了?”
馮小河不想理她,老太太看他臉色,也識趣地沒再堅持了。最後幾個人終於商量出結果,決定由佳慧帶著奶奶去收原料。第二天一早,馮小河在家編程,外婆照顧兩個孩子,佳慧便騎著三輪車挎著相機,帶著奶奶往各村去了。
到了村頭,老太太跟熟人打一聲招呼,家裏有柴禾、樹枝、鋸末、棉籽殼要賣的,就都找了來,甚至還有人指路,告訴她們某村某家有這類東西要賣。佳慧跟人搬東西算賬的時候,奶奶就在旁邊跟人拉家常,順便炫耀孫媳婦,“能幹著呢……會寫文章……還在外頭報紙上發表了好幾篇……國家還給她發了稿費……”又炫耀自己的新牙,“我說不裝,他們非要我裝……好得很,現在黃瓜也吃得,花生也吃得……上回還檢查了身體,說是血壓有點高,現在天天要我吃藥,老了就是不中用啊……還是要多聽孩子們的話,聽說五隊的田家老大,中風了吃飯都要人喂,自己受罪,孩子們也苦……”
等車廂裝滿了,佳慧取出相機,在周圍拍幾張照片。好多跟奶奶年紀相仿的老人,一生中拍照的機會極少,見她對著自己哢嚓,都怪不好意思的。奶奶便在旁邊代為解釋:“沒事兒,她拍她的,我們聊我們的。……她那個照片子,回去往電腦上一接,立馬就看得到,不用洗。……趕明兒讓她洗幾張,我帶過來你們看。”
聽的人便很羨慕:“王婆婆,您現在也時髦了,都會電腦了?”
“不是什麽稀奇東西,”奶奶一副見過大世麵的神情,“叫你天天看,你也會!”
收購原料的路上,奶奶現在也會留意各種花花草草了。這段時間她們從別的村弄了兩棵紫薇樹、一棵桂花樹栽在了園子裏。還從一戶人家的籬笆外挖了一大蓬長春花。都是奶奶的老熟人,人家送了花,還熱情邀請她們進屋去吃午飯,“好久沒見到您了王婆婆,這一向身體還好嗎?”於是奶奶站在籬笆外,又開始了新一波的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