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有些著了急,開始同父親爭辯。
“你沒見過那個孩子,我見過——她很好,真的很好,知書達理意質沉靜,與貽之十分般配——我還親自去她外祖家下過聘,許諾過會三書六禮迎她進門……”
“何況貽之那麽喜歡她……你該親眼看看,他們在一起時他……”
“那又如何——”
父親勃然變色、竟罕見地打斷了母親,威嚴的目光卻隻牢牢鎖在他身上,他知道他的憤怒與失望從來都隻是針對自己的。
“為了守她一個,其餘事你便都不管了?”
“沒有洛陽派的支持你該如何平定南境?去興兵?去打仗?施鴻杜澤勳隻是一個開始!若所有藩鎮都隨之作亂你該如何應對?新政和中原戰事呢?你該如何給天下人交代!”
“方貽之,你是先帝托孤的輔臣!是方氏一族的主君!你從來都不隻是你自己!”
“你難道不知道戰爭的殘酷麽?還是你已經忘了八年前自己是如何活下來的!”
陡然嚴厲起來的逼問震耳欲聾,上梟穀內彌漫的烽火黃沙亦再一次遮蔽了他的視線,他走過滿地屍骸累累白骨、看遍荒野之中一座又一座無名的衣冠塚,最終被一人用鮮血淋漓的雙手狠狠攥住,聽到對方狀若瘋癲地嘶喊:“方貽之——你要活下去——你要活下去——”
“隻是一場婚約罷了……”
父親的目光變得越發深鬱了,好像也看到了與他一樣的場景。
“可以免去幹戈浩劫、可以免去三軍枉死……難道你不明白孰輕孰重?”
“何況即便你拒絕又如何?她已是先帝皇後天子之母,一切都無法改變了……你姐姐已經辜負了先帝一次……難道你,也要罔顧綱常背叛於他麽?”
回環的質詢令人啞然,原來一個字也可以有千鈞重、眼看就要生生墜斷他的喉嚨,下一刻有一隻枯瘦的手輕輕搭上他的肩膀,他回頭無聲看去,隻見到骨瘦如柴的姐姐淚流滿麵地站在自己身邊。
“貽之……我做錯了……”
她絕望的淚水滴落在他臉上。
“可是我……錯不起……”
一切都是似曾相識,金雕玉飾的鎖扣原是這般嚴絲合縫,有一刻他感到手心一陣冰冷、像是母親拉住了他的手,她也在流淚,好像也無計可施而為他一哭。
“我說過你原本便是要受委屈的……”
父親的歎息也變得有些悲涼了,依稀也與十年前於瀟瀟夜雪中與他訣別時一般隱忍。
“不要回頭看,也不必向外求……”
“你隻要記得往前走……”
“……一直往前走。”
——“往前走”?
他忽而有些茫然,卻不知所謂“前方”究竟是哪方,也或許他隻是不記得自己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十年一夢倏然成空,其實他在很久之前就已體無完膚千瘡百孔。
“我……”
他終於開了口,聲音裏隱藏著微不可察的嘶啞,可開頭之後卻又不知如何接續,也許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識到連這個“我”字都是錯的——他不該有“我”的,打從“獻”、“貽”二字入他之名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不會有,無論如何卓著的功業在此二字麵前都會顯得尋常平庸,相反隻要一點點私心汙跡便能讓人自慚形穢無地自容。
仿佛是為了懲戒他、雙親和姐姐的幻影忽而都從眼前消失了,石亭之中從頭到尾都隻有他一個人,他其實早就知道的,可當看到自己對麵空空蕩蕩的石凳、心底卻還是不可避免地再次裂開一個無底的大洞。
“主君……”
一聲低喚從身後傳來,虛妄的夢寐隨之消散得越發徹底,他遲了幾拍才回頭看去,眼底卻仍殘存幾分未曾平複的波瀾;侯府內的侍從也不敢多看,隻恭恭敬敬地垂首對他執禮,說:“啟稟主君,永安縣主求見。”
第127章
那夜衛蘭是獨自來的。
閨閣貴女理當守矩, 如日前一般冒失地至絳雲樓尋人已是十分不妥,遑論深更半夜獨自來登外男的門;她自知荒唐,在馬車上等候門房回話時一顆心始終懸著, 直到對方請她進門方才略鬆一口氣,深知未來許多事都在今夜一搏。
頭戴兜帽隨婢女行向後園, 當朝第一權臣的府宅簡樸得令人有些詫異, 更奇怪的是一路所見皆是梅樹,如今時令未至並不開花,顯得格外單調沉悶。
……可他在這裏。
獨自一人坐在寬綽的石亭內,玉樓雪風孤高清冷, 僅僅一個背影便令人心旌搖曳;她熱著一顆心走到近處向他行禮, 他的答複來得有些慢, 說:“縣主請起。”
她依言起了身,又想邁入石亭與他同坐, 他卻先她一步從亭內走出, 月色之下神情有種微妙的出離,倒與平素的威嚴冷峻頗為不同;她在惶恐之餘又感到幾分新奇,快行幾步追上他的背影, 此刻這片天地便隻有她和他兩個人。
“君侯可是喜梅?”
她鬥膽開口,嚐試打破他令人生畏的沉默。
他的目光投向那些無花的梅樹、卻並不答她的話, 她斟酌一下, 又徑自說下去:“梅花高潔淩霜傲雪,確正與君侯至清之名相配,隻是畢竟花期不長隻開一季,倒不如姹紫嫣紅群芳爭豔來得熱鬧。”
她說這話原本無心, 可在當時那情勢下聽來卻似有意,她看到男子低頭看了自己一眼, 語氣格外深地說:“然我獨喜梅,可以歲歲待一季。”
她一愣,莫名覺得那時的他有些凶,居高臨下的男子令人無法不害怕,她便隻好又順著他說:“君侯之心澄如水而明如鏡、一庭之內便可窺見一斑……”
這是奉承的話,對他這種聽慣了恭維的人來說其實並無意義,值得慶幸的是他終於還是移開了對她審視的目光,令她當即感到一陣劫後餘生般的輕鬆。
“縣主星夜造訪,不知有何要事?”
她聽到他漠漠地問。
“星夜”二字頗為傷人,顯然並未顧惜她身為貴女的體麵,隻是她一心要在他們之間求一個善果,有些事便不能猶猶豫豫瞻前顧後。
“宮宴之後半月已過,我心中卻還有幾句話不曾說盡,今夜逾矩不請自來,還望君侯不要怪罪……”
她有些羞愧地半低下頭,手心汗意愈重。
“世之婚姻千由萬端,固非情愛媒妁可以厘定,君侯與我隻有區區幾麵之緣,若談婚娶自也有所為難;隻是我雖身在閨閣、卻也自認並不蠢笨,深知有幸高攀君侯皆因時下形勢之變,可歎父王今夜又做了錯事,君侯對我王府該更是不喜了……”
說到此她又抬頭看了看他,清白的月光映照著他的側臉,他的目光依然沒有半寸落在她身上。
“南境二使欲求庇護,所圖是與朝廷相抗,父王今日設宴其實並非是願與他們同流,而不過是做給君侯看的……他為人剛強,總不願低頭承認心中弱勢,實則也唯恐為當今太後所忌、更怕成為君侯的敵人。”
“或許在君侯眼中父王專橫自利百無一是,可其實在我看來他同樣也有自己的難處……朝廷南遷是非紛雜,中原大族皆遭重創,如今朝廷雖立意推行新政,可江南士族卻百般阻撓……父王並非貪得無厭,隻是,也想在這局勢激變之間險中求生罷了……”
她字字懇切,確對他似剖心般坦誠,及笄之年的少女清瑩稚嫩、可說的話卻條理分明;方獻亭終於又看向她,有一瞬眼前又出現了十年前的驪山夜雪,那時走在他身邊的女子也是這般年紀,與他談及形勢更是相似的透徹清晰。
“君侯是英雄,英雄皆不喜受人所迫……今夜父王之舉並不磊落,可若君侯肯再給我王府一次機會,父王必也將放下既往以誠相待,南境可平、新政可施,國家終會步步踏上正軌。”
“而我……”
她微微頓住,言語不再似方才一般流暢,少女白皙的臉頰微微泛起一抹紅,在柔婉的月光中顯得格外惹人憐愛。
“我知大家之女當恪守禮節,不該這般冒失唐突拋頭露麵……但,但我確想讓君侯知道,嫁入侯府乃我心之所願而非家族之迫,我……”
她羞怯得說不下去了。
這樣的嬌態他也見過,就在湖州驛館一門之內,也在錢塘湖心花樹之下,隻是他心中的那個女子總是更加含蓄內斂,從不會將自己的真心宣之於口——她會在屏風之後透過縫隙悄悄地看他,會在平蕪之間悄悄埋下春山的秘密,會在深夜的艙底背身隱去一聲無謂的稱呼,每一點心事都要人細細留意才能發現端倪。
可就是這樣的她會在絕渡之處邀他同舟,會在離別之際以半數染紅的繁花相贈,他曾親眼見過她真心的笑與淚,即便如今被金殿之上垂墜的珠簾遮擋也還是年年月月長長久久地留在他心底。
“你年紀尚小,有些事是不明白的……”
衛蘭聽到他開了口,語氣終於不再像此前般隻有高高在上的威嚴疏離,而總算有了她用坦誠換來的幾分真意。
“婚姻之事並非兒戲,萬全之外皆有遺恨——我與你父言和不當僅有聯姻一途,若你果真聰明便該勸他為你另覓良緣,嫁入侯府隻會害了你。”
他的話直白得有些殘忍,衛蘭聽後臉色也有一瞬的蒼白——她知道這個男子離她很遠,並非單隻因他位高權重盛極顯赫,更因她從不曾參與他過去的人生——她不曾見過少年之時意氣風發的晉國公世子,也不曾見過喪父之後孤身遠出長安的潁川侯,她不曾陪他經曆過大戰之敗生死之禍,而隻看到如今權傾朝野的五輔之首。
可……
“過去之事我無法改變,未來如何卻還可盡力一爭。”
她的語氣很堅決,或許自幼被捧在掌心的金枝玉葉總會比旁人更多出幾分底氣,她勇敢且果斷,從來不必小心隱忍遮掩真心。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也明白此刻君侯隻視我為陌路——但我的確心悅於君,更篤信自己可以做好你的妻子,你要我學的我都會去學、你要我做的我也都會去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總有一天你也會……”
她說不出更多了,大約當時男子低頭看向她的目光太過寡淡、令她也難將那句“鍾情於我”說出口——他的心中一道牢不可破的藩籬,除了被他圈在裏麵的人、其他憑誰也進不去。
“抑或,君侯便當你我都是為了社稷……”
她低頭苦笑一下,確沒想到過去心高氣傲的自己也會在情愛之事上露出此等狼狽卑怯之態。
“父王所求是一個承諾,姻親之外血脈尤重,君侯不會不懂……”
這是在回應他方才那句“我與你父言和不當僅有聯姻一途”,一約一盟豈能比一個流淌著兩姓血脈的孩子更加可信?因利而聚總不長久,同宗同族自當穩固。
她豁出臉麵說出這樣一句話,身邊的男子卻遲遲不肯給出答複,她隻看到他回首看向身後的石亭,明明空無一人卻還是讓他看得出神;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才收回目光,身邊的梅樹枝葉低垂、早就沒有哪怕半點花色,他卻還當它在盛開一般憐惜,輕輕撫摸時目光有種她未能理解的孤獨與悲涼。
“我即入宮求見太後……”
他放開了它,像是終於做了某種決定。
“……便一並送縣主歸府吧。”
第128章
那實在是一個很漫長的夜晚。
亥時前後中郎將宋明真換值入宮, 方至扶清殿便聽聞太後屏退左右獨自留在梅林水榭,匆匆轉道入禦園一觀,隻見清白的月色毫無偏私地流瀉於粼粼波光之間, 妹妹散了發髻倚在熟悉的美人靠上,飄渺一如即將奔向月宮的仙子。
“……二哥哥?”
她聽到聲音回過頭, 一向清透的目光今夜也顯得有些朦朧, 細看去才見她手中捏著一隻金杯,石案上也擱著兩隻半空的酒壺。
這光景瞧著實在有些眼熟,大約兩月前便在青溪之畔的絳雲樓上見過,隻是當時獨酌的人是三哥, 如今又換成了自己的妹妹——她過去是不飲酒的、沾上一點也要咳嗽, 如今卻似察覺了這杜康的妙處, 一朝放縱……可以解憂。
他放輕腳步向她走去、小心得像怕驚破一場夢,湊得近了看到她因薄醉而泛紅的臉頰, 歎問:“……怎麽喝得這麽多?”
整片梅林沒一個人, 他們兄妹也是難得這樣獨處,她大概正因此放肆起來了,對著哥哥輕輕一笑、比了個噤聲的手勢說:“你別說出去, 人家便不曉得了。”
——像個孩子似的。
他一愣,發怔的工夫又被她偷去一杯酒, 要阻攔她已仰頭飲盡, 濃鬱的酒香溢滿整個水榭,月光也在其中變得飄忽了。
“疏妍……”
他忍不住喚她,心知近來的一切已經快要將她壓垮,陰平王宴請二使的動靜鬧得那樣大, 她自不會不知道的;她卻像徹底忘了這些煩心事,還在搖搖晃晃地扶著水榭的欄杆笑, 又伸手來扯他的袖口,說:“你不要攔我……”
頓一頓,又喃喃:“我隻有它了……你不要攔我……”
這話說得人心裏一酸,宋明真過了好一會兒才勉強牽起嘴角叱了妹妹一句“胡說”,又道:“什麽叫隻有它了?二哥不是還在陪著你麽?”
她聽後彎起眼睛笑、許多年都不曾露出這樣稚氣快活的情態,可其實眼睛依舊是很悲傷的,迂回,隱晦,不可告人。
“不一樣的……”
她搖搖頭。
“你沒見過那個孩子,我見過——她很好,真的很好,知書達理意質沉靜,與貽之十分般配——我還親自去她外祖家下過聘,許諾過會三書六禮迎她進門……”
“何況貽之那麽喜歡她……你該親眼看看,他們在一起時他……”
“那又如何——”
父親勃然變色、竟罕見地打斷了母親,威嚴的目光卻隻牢牢鎖在他身上,他知道他的憤怒與失望從來都隻是針對自己的。
“為了守她一個,其餘事你便都不管了?”
“沒有洛陽派的支持你該如何平定南境?去興兵?去打仗?施鴻杜澤勳隻是一個開始!若所有藩鎮都隨之作亂你該如何應對?新政和中原戰事呢?你該如何給天下人交代!”
“方貽之,你是先帝托孤的輔臣!是方氏一族的主君!你從來都不隻是你自己!”
“你難道不知道戰爭的殘酷麽?還是你已經忘了八年前自己是如何活下來的!”
陡然嚴厲起來的逼問震耳欲聾,上梟穀內彌漫的烽火黃沙亦再一次遮蔽了他的視線,他走過滿地屍骸累累白骨、看遍荒野之中一座又一座無名的衣冠塚,最終被一人用鮮血淋漓的雙手狠狠攥住,聽到對方狀若瘋癲地嘶喊:“方貽之——你要活下去——你要活下去——”
“隻是一場婚約罷了……”
父親的目光變得越發深鬱了,好像也看到了與他一樣的場景。
“可以免去幹戈浩劫、可以免去三軍枉死……難道你不明白孰輕孰重?”
“何況即便你拒絕又如何?她已是先帝皇後天子之母,一切都無法改變了……你姐姐已經辜負了先帝一次……難道你,也要罔顧綱常背叛於他麽?”
回環的質詢令人啞然,原來一個字也可以有千鈞重、眼看就要生生墜斷他的喉嚨,下一刻有一隻枯瘦的手輕輕搭上他的肩膀,他回頭無聲看去,隻見到骨瘦如柴的姐姐淚流滿麵地站在自己身邊。
“貽之……我做錯了……”
她絕望的淚水滴落在他臉上。
“可是我……錯不起……”
一切都是似曾相識,金雕玉飾的鎖扣原是這般嚴絲合縫,有一刻他感到手心一陣冰冷、像是母親拉住了他的手,她也在流淚,好像也無計可施而為他一哭。
“我說過你原本便是要受委屈的……”
父親的歎息也變得有些悲涼了,依稀也與十年前於瀟瀟夜雪中與他訣別時一般隱忍。
“不要回頭看,也不必向外求……”
“你隻要記得往前走……”
“……一直往前走。”
——“往前走”?
他忽而有些茫然,卻不知所謂“前方”究竟是哪方,也或許他隻是不記得自己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十年一夢倏然成空,其實他在很久之前就已體無完膚千瘡百孔。
“我……”
他終於開了口,聲音裏隱藏著微不可察的嘶啞,可開頭之後卻又不知如何接續,也許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識到連這個“我”字都是錯的——他不該有“我”的,打從“獻”、“貽”二字入他之名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不會有,無論如何卓著的功業在此二字麵前都會顯得尋常平庸,相反隻要一點點私心汙跡便能讓人自慚形穢無地自容。
仿佛是為了懲戒他、雙親和姐姐的幻影忽而都從眼前消失了,石亭之中從頭到尾都隻有他一個人,他其實早就知道的,可當看到自己對麵空空蕩蕩的石凳、心底卻還是不可避免地再次裂開一個無底的大洞。
“主君……”
一聲低喚從身後傳來,虛妄的夢寐隨之消散得越發徹底,他遲了幾拍才回頭看去,眼底卻仍殘存幾分未曾平複的波瀾;侯府內的侍從也不敢多看,隻恭恭敬敬地垂首對他執禮,說:“啟稟主君,永安縣主求見。”
第127章
那夜衛蘭是獨自來的。
閨閣貴女理當守矩, 如日前一般冒失地至絳雲樓尋人已是十分不妥,遑論深更半夜獨自來登外男的門;她自知荒唐,在馬車上等候門房回話時一顆心始終懸著, 直到對方請她進門方才略鬆一口氣,深知未來許多事都在今夜一搏。
頭戴兜帽隨婢女行向後園, 當朝第一權臣的府宅簡樸得令人有些詫異, 更奇怪的是一路所見皆是梅樹,如今時令未至並不開花,顯得格外單調沉悶。
……可他在這裏。
獨自一人坐在寬綽的石亭內,玉樓雪風孤高清冷, 僅僅一個背影便令人心旌搖曳;她熱著一顆心走到近處向他行禮, 他的答複來得有些慢, 說:“縣主請起。”
她依言起了身,又想邁入石亭與他同坐, 他卻先她一步從亭內走出, 月色之下神情有種微妙的出離,倒與平素的威嚴冷峻頗為不同;她在惶恐之餘又感到幾分新奇,快行幾步追上他的背影, 此刻這片天地便隻有她和他兩個人。
“君侯可是喜梅?”
她鬥膽開口,嚐試打破他令人生畏的沉默。
他的目光投向那些無花的梅樹、卻並不答她的話, 她斟酌一下, 又徑自說下去:“梅花高潔淩霜傲雪,確正與君侯至清之名相配,隻是畢竟花期不長隻開一季,倒不如姹紫嫣紅群芳爭豔來得熱鬧。”
她說這話原本無心, 可在當時那情勢下聽來卻似有意,她看到男子低頭看了自己一眼, 語氣格外深地說:“然我獨喜梅,可以歲歲待一季。”
她一愣,莫名覺得那時的他有些凶,居高臨下的男子令人無法不害怕,她便隻好又順著他說:“君侯之心澄如水而明如鏡、一庭之內便可窺見一斑……”
這是奉承的話,對他這種聽慣了恭維的人來說其實並無意義,值得慶幸的是他終於還是移開了對她審視的目光,令她當即感到一陣劫後餘生般的輕鬆。
“縣主星夜造訪,不知有何要事?”
她聽到他漠漠地問。
“星夜”二字頗為傷人,顯然並未顧惜她身為貴女的體麵,隻是她一心要在他們之間求一個善果,有些事便不能猶猶豫豫瞻前顧後。
“宮宴之後半月已過,我心中卻還有幾句話不曾說盡,今夜逾矩不請自來,還望君侯不要怪罪……”
她有些羞愧地半低下頭,手心汗意愈重。
“世之婚姻千由萬端,固非情愛媒妁可以厘定,君侯與我隻有區區幾麵之緣,若談婚娶自也有所為難;隻是我雖身在閨閣、卻也自認並不蠢笨,深知有幸高攀君侯皆因時下形勢之變,可歎父王今夜又做了錯事,君侯對我王府該更是不喜了……”
說到此她又抬頭看了看他,清白的月光映照著他的側臉,他的目光依然沒有半寸落在她身上。
“南境二使欲求庇護,所圖是與朝廷相抗,父王今日設宴其實並非是願與他們同流,而不過是做給君侯看的……他為人剛強,總不願低頭承認心中弱勢,實則也唯恐為當今太後所忌、更怕成為君侯的敵人。”
“或許在君侯眼中父王專橫自利百無一是,可其實在我看來他同樣也有自己的難處……朝廷南遷是非紛雜,中原大族皆遭重創,如今朝廷雖立意推行新政,可江南士族卻百般阻撓……父王並非貪得無厭,隻是,也想在這局勢激變之間險中求生罷了……”
她字字懇切,確對他似剖心般坦誠,及笄之年的少女清瑩稚嫩、可說的話卻條理分明;方獻亭終於又看向她,有一瞬眼前又出現了十年前的驪山夜雪,那時走在他身邊的女子也是這般年紀,與他談及形勢更是相似的透徹清晰。
“君侯是英雄,英雄皆不喜受人所迫……今夜父王之舉並不磊落,可若君侯肯再給我王府一次機會,父王必也將放下既往以誠相待,南境可平、新政可施,國家終會步步踏上正軌。”
“而我……”
她微微頓住,言語不再似方才一般流暢,少女白皙的臉頰微微泛起一抹紅,在柔婉的月光中顯得格外惹人憐愛。
“我知大家之女當恪守禮節,不該這般冒失唐突拋頭露麵……但,但我確想讓君侯知道,嫁入侯府乃我心之所願而非家族之迫,我……”
她羞怯得說不下去了。
這樣的嬌態他也見過,就在湖州驛館一門之內,也在錢塘湖心花樹之下,隻是他心中的那個女子總是更加含蓄內斂,從不會將自己的真心宣之於口——她會在屏風之後透過縫隙悄悄地看他,會在平蕪之間悄悄埋下春山的秘密,會在深夜的艙底背身隱去一聲無謂的稱呼,每一點心事都要人細細留意才能發現端倪。
可就是這樣的她會在絕渡之處邀他同舟,會在離別之際以半數染紅的繁花相贈,他曾親眼見過她真心的笑與淚,即便如今被金殿之上垂墜的珠簾遮擋也還是年年月月長長久久地留在他心底。
“你年紀尚小,有些事是不明白的……”
衛蘭聽到他開了口,語氣終於不再像此前般隻有高高在上的威嚴疏離,而總算有了她用坦誠換來的幾分真意。
“婚姻之事並非兒戲,萬全之外皆有遺恨——我與你父言和不當僅有聯姻一途,若你果真聰明便該勸他為你另覓良緣,嫁入侯府隻會害了你。”
他的話直白得有些殘忍,衛蘭聽後臉色也有一瞬的蒼白——她知道這個男子離她很遠,並非單隻因他位高權重盛極顯赫,更因她從不曾參與他過去的人生——她不曾見過少年之時意氣風發的晉國公世子,也不曾見過喪父之後孤身遠出長安的潁川侯,她不曾陪他經曆過大戰之敗生死之禍,而隻看到如今權傾朝野的五輔之首。
可……
“過去之事我無法改變,未來如何卻還可盡力一爭。”
她的語氣很堅決,或許自幼被捧在掌心的金枝玉葉總會比旁人更多出幾分底氣,她勇敢且果斷,從來不必小心隱忍遮掩真心。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也明白此刻君侯隻視我為陌路——但我的確心悅於君,更篤信自己可以做好你的妻子,你要我學的我都會去學、你要我做的我也都會去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總有一天你也會……”
她說不出更多了,大約當時男子低頭看向她的目光太過寡淡、令她也難將那句“鍾情於我”說出口——他的心中一道牢不可破的藩籬,除了被他圈在裏麵的人、其他憑誰也進不去。
“抑或,君侯便當你我都是為了社稷……”
她低頭苦笑一下,確沒想到過去心高氣傲的自己也會在情愛之事上露出此等狼狽卑怯之態。
“父王所求是一個承諾,姻親之外血脈尤重,君侯不會不懂……”
這是在回應他方才那句“我與你父言和不當僅有聯姻一途”,一約一盟豈能比一個流淌著兩姓血脈的孩子更加可信?因利而聚總不長久,同宗同族自當穩固。
她豁出臉麵說出這樣一句話,身邊的男子卻遲遲不肯給出答複,她隻看到他回首看向身後的石亭,明明空無一人卻還是讓他看得出神;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才收回目光,身邊的梅樹枝葉低垂、早就沒有哪怕半點花色,他卻還當它在盛開一般憐惜,輕輕撫摸時目光有種她未能理解的孤獨與悲涼。
“我即入宮求見太後……”
他放開了它,像是終於做了某種決定。
“……便一並送縣主歸府吧。”
第128章
那實在是一個很漫長的夜晚。
亥時前後中郎將宋明真換值入宮, 方至扶清殿便聽聞太後屏退左右獨自留在梅林水榭,匆匆轉道入禦園一觀,隻見清白的月色毫無偏私地流瀉於粼粼波光之間, 妹妹散了發髻倚在熟悉的美人靠上,飄渺一如即將奔向月宮的仙子。
“……二哥哥?”
她聽到聲音回過頭, 一向清透的目光今夜也顯得有些朦朧, 細看去才見她手中捏著一隻金杯,石案上也擱著兩隻半空的酒壺。
這光景瞧著實在有些眼熟,大約兩月前便在青溪之畔的絳雲樓上見過,隻是當時獨酌的人是三哥, 如今又換成了自己的妹妹——她過去是不飲酒的、沾上一點也要咳嗽, 如今卻似察覺了這杜康的妙處, 一朝放縱……可以解憂。
他放輕腳步向她走去、小心得像怕驚破一場夢,湊得近了看到她因薄醉而泛紅的臉頰, 歎問:“……怎麽喝得這麽多?”
整片梅林沒一個人, 他們兄妹也是難得這樣獨處,她大概正因此放肆起來了,對著哥哥輕輕一笑、比了個噤聲的手勢說:“你別說出去, 人家便不曉得了。”
——像個孩子似的。
他一愣,發怔的工夫又被她偷去一杯酒, 要阻攔她已仰頭飲盡, 濃鬱的酒香溢滿整個水榭,月光也在其中變得飄忽了。
“疏妍……”
他忍不住喚她,心知近來的一切已經快要將她壓垮,陰平王宴請二使的動靜鬧得那樣大, 她自不會不知道的;她卻像徹底忘了這些煩心事,還在搖搖晃晃地扶著水榭的欄杆笑, 又伸手來扯他的袖口,說:“你不要攔我……”
頓一頓,又喃喃:“我隻有它了……你不要攔我……”
這話說得人心裏一酸,宋明真過了好一會兒才勉強牽起嘴角叱了妹妹一句“胡說”,又道:“什麽叫隻有它了?二哥不是還在陪著你麽?”
她聽後彎起眼睛笑、許多年都不曾露出這樣稚氣快活的情態,可其實眼睛依舊是很悲傷的,迂回,隱晦,不可告人。
“不一樣的……”
她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