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有嫂嫂和孩子們了……不會同我最親了。”
……啊。
宋明真啞然,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我想要一個同我最親的人……”
她像並沒察覺哥哥的無措,又繼續含混地說下去。
“就是……可以經常見到……或者即便見不到,心裏也會經常想起我的人……”
她又去給自己倒酒了,得了又不喝,隻捏著金杯伏在欄杆上看著水麵破碎的月光。
“我沒見過我母親,如果她還在,應該就是這個人了……也不知道她會怎樣做母親,是不是跟萬氏一樣,那般溺愛自己的孩子……”
“哎,說到萬氏……其實她也就隻在我們眼中不好,在她自己的子女眼中該是很好的吧?……那樣偏寵他們,什麽都為他們爭,即便做了錯事也不責難,轉頭便替他們料理收拾……”
她開始顛三倒四了。
“二哥哥你說,這世上的事是不是很不公平?”
她又突然發問,可卻似乎並不期待旁人的回答。
“本來就什麽都有的人,還會繼續得到更多……而那些本來就兩手空空的人,反而卻要被搶走最後一點可貴的東西……”
金杯微微搖晃,她又將酒飲盡了。
“就好比那位永安縣主……”
“她都已經有那麽多東西了……健在的母親,疼愛她的父王,與生俱來的尊貴,年輕美麗的容貌……”
“……做什麽還要同我搶呢?”
“我什麽都沒有了……就隻有、隻有……”
滴答。
她的眼淚墜落在自己的手背。
“疏妍……”
宋明真的心忽被狠狠攥住、接著又在沉悶的窒息裏被一刻不停地又掐又擰,他不會不知道妹妹那句“隻有”之後要接的是什麽,而那個不可說的人如今也要徹底與她無關了。
“我其實也不是很貪心的,一定要他怎麽樣……”
淚水繼續靜默地從眼眶中跌落,她的絕望從不吵鬧。
“就隻是,就隻是希望他能記得我……如果得閑,可以來看看我。”
“你們之前一同來陪我過生辰,那樣就很好……他也不用多說什麽,就是,在這裏就很好……”
“他會在的,”宋明真有些扛不住那樣的疼痛,終於忍不住開口打斷她,“我也會在的——我們還是會一樣經常來看你,心裏也都會一直想著你,他……”
“不是的……”
她又搖起頭了,相比他的急切,她顯得坦然又通透。
“不是這樣的。”
“我知道……他要走了。”
滴答。
“他也應該走了……”
她的肩膀微微縮了縮,自己抱住自己的手臂。
“我知道遲早會有這麽一天……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年……我隻是一直不敢麵對,隻是……一直沒有準備好……”
“可現在是時候了。”
她的語氣忽而堅決了一些,也不知是在同他說、還是在同自己說。
“我不能把一切都丟給他的……他很累了。”
“……他也需要休息。”
雜亂無章的話語毫無條理,可宋明真卻都一一聽懂了——他的妹妹一直是這樣懂事的,即便一生都在不斷被辜負、也始終留有那樣一個明淨的角落去盛放那些本不該由她背負的東西。
“我其實也想通了……從上次宮宴到今日,一直在想……”
“他並不是我的,我還沒有好到值得上天把他賜給我,所以大約也說不上什麽失去……也許過去曾有那麽短暫的幾天屬於我……可後來,後來……”
她又沉默下去了,寧靜的水榭一瞬無聲,隻有夏夜的晚風徐徐吹過無花的梅樹發出簌簌的聲響,沒人知道那一片搖曳的樹影間從何時起便立著一個人影,深紫的廣袖始終低垂,右目之下漂亮的小痣如同眼淚將落未落。
“後來,我後悔了……”
她的聲音也帶著淚,經年的苦澀早已變成麻木和茫然。
“我不該嫁到宮中來的,當初就該留在潁川……要麽一直等、等到他回來……要麽索性,同夫人一起走了……”
“可是……”
她又停住了,這回“可是”之後的話宋明真猜不到,他深吸一口氣平複自己淩亂的呼吸,又強忍鼻酸地問妹妹:“……可是什麽?”
“可是我告訴過自己不能後悔……”
她這回很乖,順著他的話答下去了。
“父親不能逼我進宮,先帝也不能……即便他們鎖著我,即便他們央求我……世上的生路那樣難走,可死路卻總很易尋……我不怕什麽,那時死了才最幹淨。”
“可我總想……我愛他。”
“不是怯懦軟弱地愛他,也不是偏狹自利地愛他……我可以替他去做很多事,很多,他那時沒來得及做完的事。”
哢嚓。
是誰失控的手折斷了花枝。
“疏妍……”
宋明真的眼眶紅了,七尺男兒也終於在這一刻落下眼淚,他看著妹妹的側影卻不敢伸手碰她,也許那時他也知道她就快要破碎了。
“你為何從沒同我說起……你是為了三哥……”
她又一笑,此刻的豁達才最淒美,柔弱的肩膀那麽瘦削,可其實已經扛著千鈞重擔獨自走了許多年。
“說什麽呢?”
她反問。
“原本也不是為了他,隻是為我自己罷了……我想做個稍好些的人,那時我想,這樣在我死後就有臉去見他了。”
說到這裏她被自己逗笑了,大抵也覺得這念頭頗有些傻氣,手中的金杯被隨手丟在地上,清脆的響聲在這片靜謐中顯得那麽不合時宜。
“現在也一樣,我還是應當做些好事……”
她說。
“我已經被困在這裏了、走不了,可他跟我不一樣……我既與他有緣無份,便該放他走……”
“陰平王的女兒未必不好,也許他們才是佳偶天成,而我隻是他犯過的一個錯……這幾天我想,我該盼她好一些、再好一些,這樣才算與他般配,他往後的日子才能過得順遂——你也知道的,他以前,一直過得很辛苦……”
“疏妍——”
宋明真終於不忍再聽下去、不顧君臣之禮上前一把將妹妹抱進懷裏,那一刻他才感到她有多麽瘦,像是一朵不合時令的花,還未好好盛開過便被冷雨摧折到枯萎了。
“二哥哥……”
她在歎息,可是語氣又像透著一些滿足,也許真的太久沒有人擁抱過她了,她的肢體感到一陣陌生的局促和僵硬——誰會知道呢?這麽多年她都是一個人過來的,寂寂深宮無邊無際,每一個渴望陪伴的夜晚她都隻能獨自蜷縮在珠翠錦繡的帷帳深處,冰冷的枕衾與她為伴,沒人記得她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此刻她用微微顫抖的手抱住哥哥,在他久違的懷抱裏汲取短暫的溫暖,目光卻在他身後投向很遠很遠的地方,看到梅林之外前梁帝宮遺留的古樓——她記得她曾親自為它取過名字,樹色蔥鬱若黛色青山,依稀叫作……“望山樓”。
“望山……”
謎語般的自嘲是帶笑的,可惜這世上並非人人都能如他一般輕而易舉解開她的密語,她也再不會像少年時那般喜愛埋藏婉轉的心事,皆因自知從此之後再不會有人在意撿拾。
——可她的確見過春山的。
仲春時節鶯飛草長,繁花滿枝鬱鬱青青,她在那樣的幻景中終日流連、為了再靠近一步而不惜經年累月跋山涉水,最終又偏偏因此與之背道而馳——越拚盡全力,越遙不可及。
我其實真的真的很不甘心。
可我知道……我該送你走了。
第129章
……可他又偏在那夜來了。
二哥比她更貪杯、將她為自己備的酒都飲盡了, 她想今夜橫豎已荒唐至此、也不在乎更不像樣幾分,於是召來宮人奉上佳釀數壇、兼而又傳了筆墨,酒香與墨香一同在水榭間飄散, 乍一瞧好像是個很美妙的夜晚。
“傳筆墨做甚……”
二哥喝得滿麵通紅,人趴在石案上爛醉如泥。
“你要想法子逃……”
“別……別被他們纏住了……”
他已不知天地為何物, 借酒消愁愁更愁、比她這個正主還扛不住事;她嘴上笑著應、又令宮人將他扶回宿衛休息, 朝華湊到近前看著同樣神思恍惚的她,勸:“太後……咱們回吧。”
她搖搖頭,擺手讓眾人都退下,寂寥的梅林合該隻剩她一個人, 她忙得很, 還有一旨詔書要親自寫呢。
“惟爾陰平王衛弼之女, 慶成禮訓,柔嘉淑順, 雍和粹純, 克嫻內則,著即……”
她的筆搖搖晃晃,其實當時已醉得不太能站穩, 文書一類的雜務本不必她親自做,此刻也大可揮手召來女官近臣記錄謄抄——可這是給他賜婚的禦詔, 無論如何簡陋也算她與他之間的一個結果, 她不可假手於人,總要自己好好同他道別。
說來她自幼讀書不少、入宮以後更隨先帝學了許多治世道理,如今的品性正像一個君子、萬事求諸己而不求諸人——她用了那麽多美好的語辭去讚譽一個自己僅有幾麵之緣的、將要成為他妻子的女子,雖則心底也難免有幾分酸澀怨懟, 可終歸……亦是發乎於心的祝願。
——他定要過得好一些。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身為武將本該早些娶妻生子……他要有溫柔賢明的妻子, 要有乖巧聰明的孩子……他們可以如她過去所願的那樣長長久久地陪在他身邊,將他過去獨自經曆的冷霜寒雪一一拂去。
不要像她……總是孤家寡人。
她寫得專注極了,平穩的筆下沒有一絲訛誤,所有戰栗和悲傷都隱蔽在繁複的筆劃裏,橫豎撇捺皆一絲不苟;可惜行文未半水榭外便傳來一陣腳步聲,來人的身影遮住朗潤的月色,她的眼有些看不清了。
“你……”
她抬頭朦朦朧朧地去看,隻見到一雙經年累月出現在自己夢中的眼睛,青霜雪風一般清冷孤高,又是玉樓瓊英一般華美峻峭,看似多情的眼尾痣是絕妙的點綴,其實隻是那人不可落於人前的一滴淚罷了。
“……你來了?”
……啊。
宋明真啞然,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我想要一個同我最親的人……”
她像並沒察覺哥哥的無措,又繼續含混地說下去。
“就是……可以經常見到……或者即便見不到,心裏也會經常想起我的人……”
她又去給自己倒酒了,得了又不喝,隻捏著金杯伏在欄杆上看著水麵破碎的月光。
“我沒見過我母親,如果她還在,應該就是這個人了……也不知道她會怎樣做母親,是不是跟萬氏一樣,那般溺愛自己的孩子……”
“哎,說到萬氏……其實她也就隻在我們眼中不好,在她自己的子女眼中該是很好的吧?……那樣偏寵他們,什麽都為他們爭,即便做了錯事也不責難,轉頭便替他們料理收拾……”
她開始顛三倒四了。
“二哥哥你說,這世上的事是不是很不公平?”
她又突然發問,可卻似乎並不期待旁人的回答。
“本來就什麽都有的人,還會繼續得到更多……而那些本來就兩手空空的人,反而卻要被搶走最後一點可貴的東西……”
金杯微微搖晃,她又將酒飲盡了。
“就好比那位永安縣主……”
“她都已經有那麽多東西了……健在的母親,疼愛她的父王,與生俱來的尊貴,年輕美麗的容貌……”
“……做什麽還要同我搶呢?”
“我什麽都沒有了……就隻有、隻有……”
滴答。
她的眼淚墜落在自己的手背。
“疏妍……”
宋明真的心忽被狠狠攥住、接著又在沉悶的窒息裏被一刻不停地又掐又擰,他不會不知道妹妹那句“隻有”之後要接的是什麽,而那個不可說的人如今也要徹底與她無關了。
“我其實也不是很貪心的,一定要他怎麽樣……”
淚水繼續靜默地從眼眶中跌落,她的絕望從不吵鬧。
“就隻是,就隻是希望他能記得我……如果得閑,可以來看看我。”
“你們之前一同來陪我過生辰,那樣就很好……他也不用多說什麽,就是,在這裏就很好……”
“他會在的,”宋明真有些扛不住那樣的疼痛,終於忍不住開口打斷她,“我也會在的——我們還是會一樣經常來看你,心裏也都會一直想著你,他……”
“不是的……”
她又搖起頭了,相比他的急切,她顯得坦然又通透。
“不是這樣的。”
“我知道……他要走了。”
滴答。
“他也應該走了……”
她的肩膀微微縮了縮,自己抱住自己的手臂。
“我知道遲早會有這麽一天……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年……我隻是一直不敢麵對,隻是……一直沒有準備好……”
“可現在是時候了。”
她的語氣忽而堅決了一些,也不知是在同他說、還是在同自己說。
“我不能把一切都丟給他的……他很累了。”
“……他也需要休息。”
雜亂無章的話語毫無條理,可宋明真卻都一一聽懂了——他的妹妹一直是這樣懂事的,即便一生都在不斷被辜負、也始終留有那樣一個明淨的角落去盛放那些本不該由她背負的東西。
“我其實也想通了……從上次宮宴到今日,一直在想……”
“他並不是我的,我還沒有好到值得上天把他賜給我,所以大約也說不上什麽失去……也許過去曾有那麽短暫的幾天屬於我……可後來,後來……”
她又沉默下去了,寧靜的水榭一瞬無聲,隻有夏夜的晚風徐徐吹過無花的梅樹發出簌簌的聲響,沒人知道那一片搖曳的樹影間從何時起便立著一個人影,深紫的廣袖始終低垂,右目之下漂亮的小痣如同眼淚將落未落。
“後來,我後悔了……”
她的聲音也帶著淚,經年的苦澀早已變成麻木和茫然。
“我不該嫁到宮中來的,當初就該留在潁川……要麽一直等、等到他回來……要麽索性,同夫人一起走了……”
“可是……”
她又停住了,這回“可是”之後的話宋明真猜不到,他深吸一口氣平複自己淩亂的呼吸,又強忍鼻酸地問妹妹:“……可是什麽?”
“可是我告訴過自己不能後悔……”
她這回很乖,順著他的話答下去了。
“父親不能逼我進宮,先帝也不能……即便他們鎖著我,即便他們央求我……世上的生路那樣難走,可死路卻總很易尋……我不怕什麽,那時死了才最幹淨。”
“可我總想……我愛他。”
“不是怯懦軟弱地愛他,也不是偏狹自利地愛他……我可以替他去做很多事,很多,他那時沒來得及做完的事。”
哢嚓。
是誰失控的手折斷了花枝。
“疏妍……”
宋明真的眼眶紅了,七尺男兒也終於在這一刻落下眼淚,他看著妹妹的側影卻不敢伸手碰她,也許那時他也知道她就快要破碎了。
“你為何從沒同我說起……你是為了三哥……”
她又一笑,此刻的豁達才最淒美,柔弱的肩膀那麽瘦削,可其實已經扛著千鈞重擔獨自走了許多年。
“說什麽呢?”
她反問。
“原本也不是為了他,隻是為我自己罷了……我想做個稍好些的人,那時我想,這樣在我死後就有臉去見他了。”
說到這裏她被自己逗笑了,大抵也覺得這念頭頗有些傻氣,手中的金杯被隨手丟在地上,清脆的響聲在這片靜謐中顯得那麽不合時宜。
“現在也一樣,我還是應當做些好事……”
她說。
“我已經被困在這裏了、走不了,可他跟我不一樣……我既與他有緣無份,便該放他走……”
“陰平王的女兒未必不好,也許他們才是佳偶天成,而我隻是他犯過的一個錯……這幾天我想,我該盼她好一些、再好一些,這樣才算與他般配,他往後的日子才能過得順遂——你也知道的,他以前,一直過得很辛苦……”
“疏妍——”
宋明真終於不忍再聽下去、不顧君臣之禮上前一把將妹妹抱進懷裏,那一刻他才感到她有多麽瘦,像是一朵不合時令的花,還未好好盛開過便被冷雨摧折到枯萎了。
“二哥哥……”
她在歎息,可是語氣又像透著一些滿足,也許真的太久沒有人擁抱過她了,她的肢體感到一陣陌生的局促和僵硬——誰會知道呢?這麽多年她都是一個人過來的,寂寂深宮無邊無際,每一個渴望陪伴的夜晚她都隻能獨自蜷縮在珠翠錦繡的帷帳深處,冰冷的枕衾與她為伴,沒人記得她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此刻她用微微顫抖的手抱住哥哥,在他久違的懷抱裏汲取短暫的溫暖,目光卻在他身後投向很遠很遠的地方,看到梅林之外前梁帝宮遺留的古樓——她記得她曾親自為它取過名字,樹色蔥鬱若黛色青山,依稀叫作……“望山樓”。
“望山……”
謎語般的自嘲是帶笑的,可惜這世上並非人人都能如他一般輕而易舉解開她的密語,她也再不會像少年時那般喜愛埋藏婉轉的心事,皆因自知從此之後再不會有人在意撿拾。
——可她的確見過春山的。
仲春時節鶯飛草長,繁花滿枝鬱鬱青青,她在那樣的幻景中終日流連、為了再靠近一步而不惜經年累月跋山涉水,最終又偏偏因此與之背道而馳——越拚盡全力,越遙不可及。
我其實真的真的很不甘心。
可我知道……我該送你走了。
第129章
……可他又偏在那夜來了。
二哥比她更貪杯、將她為自己備的酒都飲盡了, 她想今夜橫豎已荒唐至此、也不在乎更不像樣幾分,於是召來宮人奉上佳釀數壇、兼而又傳了筆墨,酒香與墨香一同在水榭間飄散, 乍一瞧好像是個很美妙的夜晚。
“傳筆墨做甚……”
二哥喝得滿麵通紅,人趴在石案上爛醉如泥。
“你要想法子逃……”
“別……別被他們纏住了……”
他已不知天地為何物, 借酒消愁愁更愁、比她這個正主還扛不住事;她嘴上笑著應、又令宮人將他扶回宿衛休息, 朝華湊到近前看著同樣神思恍惚的她,勸:“太後……咱們回吧。”
她搖搖頭,擺手讓眾人都退下,寂寥的梅林合該隻剩她一個人, 她忙得很, 還有一旨詔書要親自寫呢。
“惟爾陰平王衛弼之女, 慶成禮訓,柔嘉淑順, 雍和粹純, 克嫻內則,著即……”
她的筆搖搖晃晃,其實當時已醉得不太能站穩, 文書一類的雜務本不必她親自做,此刻也大可揮手召來女官近臣記錄謄抄——可這是給他賜婚的禦詔, 無論如何簡陋也算她與他之間的一個結果, 她不可假手於人,總要自己好好同他道別。
說來她自幼讀書不少、入宮以後更隨先帝學了許多治世道理,如今的品性正像一個君子、萬事求諸己而不求諸人——她用了那麽多美好的語辭去讚譽一個自己僅有幾麵之緣的、將要成為他妻子的女子,雖則心底也難免有幾分酸澀怨懟, 可終歸……亦是發乎於心的祝願。
——他定要過得好一些。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身為武將本該早些娶妻生子……他要有溫柔賢明的妻子, 要有乖巧聰明的孩子……他們可以如她過去所願的那樣長長久久地陪在他身邊,將他過去獨自經曆的冷霜寒雪一一拂去。
不要像她……總是孤家寡人。
她寫得專注極了,平穩的筆下沒有一絲訛誤,所有戰栗和悲傷都隱蔽在繁複的筆劃裏,橫豎撇捺皆一絲不苟;可惜行文未半水榭外便傳來一陣腳步聲,來人的身影遮住朗潤的月色,她的眼有些看不清了。
“你……”
她抬頭朦朦朧朧地去看,隻見到一雙經年累月出現在自己夢中的眼睛,青霜雪風一般清冷孤高,又是玉樓瓊英一般華美峻峭,看似多情的眼尾痣是絕妙的點綴,其實隻是那人不可落於人前的一滴淚罷了。
“……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