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與老穆、小唐等人進入樓道後不久,大雪漸漸停了,天色也開始放晴。一名老年男性步履蹣跚,從外麵走入小區,在樓門外反複徘徊。他曾幾次走到門口,抬起手臂,似乎要按響門鈴,卻又停了下來,仰頭向上觀望。如此反複多次,待徐萬裏家中燈光熄滅,老者轉身急急走出小區。
由於小區外隻有一個直對正門的攝像頭,僅能看到汽車和老者都是消失在風雪中,卻不知具體去向。經查,汽車牌照為沈陽本地套牌,通過詢問當時的值班保安並辨認,一致都說那名老者就是徐萬裏。
我張大嘴巴,半天說不出話來。
老穆從兜裏掏出一隻黃色的清華同方u盤,插在客廳電腦上,說:“這裏頭拷貝了當時的視頻素材,你自己看看吧。”
漫天風雪中,老人蹣跚著走進小區,某一清晰的畫麵剛好對準他,雖然衣著與下午全然不同,但看五官相貌絕對是徐萬裏,而且雙眉緊皺,表情凝重,似乎帶著滿腔焦慮。
看到這裏,我徹底傻眼了,感到一種空前的困惑。明明事先已經接到我的電話,徐萬裏為何要匆匆出走?如果他確實想對我們說些什麽,既然再次回來,為何又猶豫再三,而不直接上樓?我回頭看向老穆,他微微搖頭,也是一臉不解。
關了電腦,老穆告訴我,天亮之後,他曾找來專業畫家,對畫作進行了細致的鑒別,除了刻形高塔之外,其餘部位均正常。側麵詢問老人身邊的親友,大家卻都不知道老人有畫國畫的習慣。據他們說,徐萬裏有個怪癖,就是將書房視為禁地,任何人都不許進入,平時總是房門緊閉。
我愣了愣,忽然意識到,老人如此輕易便帶我進去,肯定有著自己的獨特用意,但如我昨夜推測那樣,他與我僅為初識,舅舅死後發生的種種事端也是才剛聽說,怎麽可能預謀對我設下圈套呢?不過,徐萬裏是在我第二次趕到前不久才離開的,說明他之前一直在家中,卻故意不接我的電話。如果他真的是有意為之,或許是故意要留給我思考的時間,判斷我已猜出事情的真相,才決定離開。可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呢?
我立刻取出那個日記本,讓老穆幫著分析。老穆看過之後,沉思片刻,說這件事怪異到了極點,又涉及與沈陽故宮瓷盤同樣的刻形器物,兩者必然存在一定關聯。國安東北區高層已經開始關注此事,目前正在向國家安全部打報告,相信很快就能得到批示,北京方麵也許會配合故宮事件同步展開調查。
我精神一振,如果能借助國安的力量,那必定事半功倍,於我個人而言,也能從中尋求保護,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我又問他桑佳慧、楚輕蘭和黑老五等人的去向。老穆說因為涉及鍵門絕藝、故宮事件的調查行動,隻有省公安廳的桑佳慧參與,以他這個級別,具體內情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說到這裏,老穆表情變得凝重,說目前一切都還隻是個謎,所以隻能從現有的證據出發,也就是舅舅的人皮和徐萬裏的十九幅國畫。一旦得到批準,他有可能會配合我的行動,同時還要帶上小唐,再次回到錦州進行探索。
聽說有希望回錦州,我大喜過望,但又覺得帶上小唐有些不切實際。一個嬌滴滴的小女孩,不能打不能鬥的,能起到什麽作用呢?
老穆離去後不久,小唐醒來走出房間,拍著肚子,一個勁兒地嚷嚷餓死了。我趕忙將做好的飯菜擺上桌,一邊吃著,一邊將相關情況與她講了講。
小唐聽得很仔細,當我說到可能會趕赴錦州開展調查時,她立即放下筷子,興高采烈地拍起手來,但語調還是淡淡的,“太棒了,蘭蘭姐都下過地宮了,聽說特刺激,看來我也有機會參與了。”
當時我隻是笑她孩子心性,但卻萬萬沒想到,後麵許多故事都是由她身上引出的,以至於更多的人被牽扯進去,令整個事件變得越發詭異。
飯後,小唐陪我去醫院換藥,幸好處置及時,傷口沒有發炎,否則還真有點麻煩。出門等車時,我隨口問道:“妹子,你們文身師繪製圖案,是不是要掌握一定的美術技巧,否則怎麽能刻畫得那麽像。”
小唐歎了口氣,頗有感觸地說:“是啊,手藝修煉的早期,就是臨摹各種類型的畫作,甚至比真正的文身手藝還要麻煩,所以古代……”
說到這裏,她突然閉口,一連歎了好幾口氣,表情變得很是落寞,無論我怎麽追問,都不往下說了。看著她一臉神秘的模樣,我心裏不禁疑問重重:古代……古代什麽呢?
晚飯過後,老穆再次來到小唐家中。他把十九幅畫作的照片在桌上一字排開,告訴我們,根據對紙張製造年代、水墨形成時間的檢驗,這些畫作均繪製於同一時期,大概時間為1989年前後,也就是錦州全景畫完成的同年。
畫作落款按年頭排序,但繪製時間卻又相同,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我們猜測了半天,最後一致認定,隻能是事先有人將畫畫好,卻標注了不同的年代,徐萬裏每隔一年便懸掛一幅,如此持續了十九年。不過對於這種暗示手法和隱藏動機,則實在難以揣測。
老穆突然問我:“對了,肖薇,你舅舅畫作中描繪的錦州遼代古塔,會不會也是十九層呢?”
這個問題我也曾想過,但我是土生土長的錦州人,而且單位就在古塔公園對麵,扭頭就能看見,現實中的古塔僅有十三層,根本與十九不搭邊兒。
不過老穆這句話,還是帶給我很大的觸動,舅舅和徐萬裏均在全景畫完成後留下神秘暗示,而且又同時出現高塔這個明顯的標記,結合當時他們所能接觸到的東西,似乎也隻能和錦州古塔牽扯上聯係。
老穆點點頭,說:“沒錯,國安部研究之後,也是這種觀點,而且已經下了批示,將會在近期組織開展全麵調查,你要隨時做好準備,或許等不到傷勢徹底痊愈,就得馬上回錦州了。”
聽他這麽說,我反而有些忐忑,離開錦州多日,不知父母他們還好嗎?一種近鄉情更怯的感受油然而生。
老穆臨走時,我取出當晚矮個男子遺落的打火機和匕首,委托讓他做指紋檢驗。第二日早晨,老穆就打來電話,告訴我指紋正常。我心中各種疑竇突起,難道兩次遭遇的矮個男子並不是同一人,前者是沒有指紋的男人,後者是有指紋的女人,可怎麽會如此相像,偏偏又都要針對我。如果後者真是女人,怎麽可能隨身攜帶打火機,如果不是煙鬼,難不成是太監?
小唐默默地坐在那裏,狀似若有所思,手裏玩弄著一根亮閃閃的銀針,在掌心不停地作勢虛虛劃撥。偶爾針尖落實了,剮破皮肉,滲出一些鮮紅的血。
我驚訝地問她在做什麽。小唐低頭不語,許久,才突然說:“看來……”頓了頓,她還是搖了搖頭,凝視著手掌,自言自語,“不可能,不可能,他們怎麽還在……”
我腦中嗡的一聲,這種口氣太像舅舅的夢話了,尤其是那句“他們還在”,急忙問她:“妹子,你說什麽他們還在,他們是誰?”
小唐如夢初醒,愣愣地看著我,“我說什麽了?”
聽我講完,她淡淡地說:“也許是你聽錯了。”轉身走進裏屋,又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直到傍晚,我做好了飯菜喊她,小唐才從屋中走出來,左手掌心內,多了數十條橫七豎八的劃痕,或深或淺,有的血跡新鮮,有的已經結痂。
我嚇了一跳,但熟知小唐的脾氣,也不主動去問,隻是找出酒精和紗布,默默地幫她包紮。
小唐眉頭緊鎖,輕輕撫摸著掌緣,忽然說:“肖姐姐,你知道楚輕蘭手上有個小洞洞嗎?”
記得桑佳慧提過,楚輕蘭曾在手心刺了一個洞眼,利用骨控之術,破解了故宮地下的黑蛇靈門。據說開鎖人要在手掌中遍刻印痕,直抵內部掌骨,隻為牢固掌握某些特製的*。
見我點頭,小唐又說:“我總懷疑……”頓了頓,她起身拉著我的手,慢慢地走到窗邊。
天色暗沉,雲層緩緩遊走,不斷地變換著形狀,幾顆星星懸在深遠的高空,時隱時現。
小唐仰起臉凝視著高空,睫毛不停地抖動,很久,才低低地說:“映天成紋,對影出形,看來是真的了。蘭蘭姐滿手的鬥轉星移,可她自己為啥不知道呢?”
我聽得滿頭霧水,“什麽鬥轉星移,楚輕蘭不知道什麽?”
小唐歎口氣,不置可否地搖搖頭,“女開鎖人,女文身師,就算有了我倆,可也不夠呀。難道……”說到這裏,她朝我嘻嘻一笑,再次轉移了話題,“肖姐姐,我餓了,咱們趕緊吃飯吧。”
見小唐依舊欲言又止,我也無可奈何,卻總覺得這個女孩身上肯定藏著很多秘密。
此後半個月內,一切相安無事,小唐也沒去店裏忙生意,每天不是陪著我去醫院換藥,便是悶在家中苦練刻形手藝。家具和牆壁上多了無數圖案花形,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甚至各類人物肖像,其逼真精美程度,絲毫都不遜色於機械加工製品。
一天晚上,吃過飯後,我和小唐坐在沙發上閑談。當聊到紅木板上的龍紋時,小唐沉思片刻,起身將大燈關閉,點起壁燈,慢慢走到客廳的落地鏡前。我好奇地跟了過去,站在她旁邊。
小唐默立半晌,也不知道在琢磨什麽,突然跨前一步,勾著脖子,一雙大眼睛忽閃著,直直地望向鏡中自己的臉。
因為光線昏黃暗淡,小唐皮膚又極白,鏡內鏡外,兩張秀美的麵孔彼此相對,眼睛同時眨動,竟似兩個活人在互相注視。
我後背漸漸發涼,不明白她要幹什麽,剛要詢問,小唐朝我擺擺手,示意我不要說話,伸出左手食指,輕輕地撫摸著鏡麵,右手從兜內取出一根銀針,平平地舉到眼前,默念幾句,對著鏡麵緩緩地刺入。
吱的一聲輕響,玻璃上頓時出現了一個細小的洞眼,邊緣齊整,卻不碎裂,剛好位於鏡中人臉的左額角。
小唐神色不變,身體頭部保持靜止,隻是操縱針尖順著鏡中人臉輪廓慢慢遊走點刺,吱吱的聲音響個不停,最後居然刻出一張自己的臉,完全由無數細小的洞眼組成。用彩色墨料塗染後,與活人一般無二。尤其是那雙眼睛異常靈動,無論怎樣移換角度,都似乎在追隨著你。
小唐點了點頭,退後幾步,站在我旁邊,和我一起觀看。鏡麵明亮光潔,既有我和小唐的麵孔,又有那張臉,都是平行並列排布,容貌清晰無比。我有些恍惚,一時分不出鏡中人和身邊人,哪個才是真正的小唐。
忽然又生出一個怪異的念頭,或許在當年的某個夜晚,舅舅一臉茫然,看著自己的後背,一針一針輕輕刺下,文出一張自己的臉,那表情既似驚訝,又似迷茫……
我猛地回過神來,強行壓住心中的念頭,不停地誇獎小唐手藝厲害。小唐卻緩緩地搖著頭,凝望著那副麵孔,低聲說:“差遠了,差遠了,比起龍紋和那十九座高塔的刻形品階,我的這些就是垃圾。”
我笑了笑,說:“我覺得挺好了,多像真的。”伸手去觸摸鏡麵。那些洞眼連綴緊密,幾乎成了細線,非常類似玻璃刀雕刻而成,但又一點兒也不顯得粗糙。
出於好奇,我從小唐手裏接過銀針,嚐試著朝鏡麵刺下,隻覺得異常堅硬,稍稍使力,針尖就咯吱一聲偏出滑走。
看我弄來弄去,始終不得要領,小唐抿嘴一樂,說:“肖姐姐,你不會摸形,隻能白使勁。”她告訴我,刻形手藝首先講究一個摸形,完全依靠手掌指端撫摸,品悟出被刻物的內在結構與紋理走向,從中找出最恰當的落針位置。
小唐讓我用手仔細撫摸鏡麵,以觸覺來品悟質地,可我摸了半天,除了覺得冰冷光滑,什麽也感覺不到。
小唐笑著伸出手,微微用力按壓我的手指,在鏡麵緩緩移動摩挲,說因緊而平實,因疏而糙糲,無論什麽物體,表麵總會留有自己的紋理縫隙,是落針的最佳選擇,成語中“見縫插針”就是源自於此。
她嘀嘀咕咕說了一大堆,我勉強能聽明白,可總是覺得這一切太過神奇,一個摸形就能摸出這麽多古怪,後麵還指不定多複雜呢。
小唐又告訴我,摸形之後,便是縱針,講的是操縱文針的手勢和力道。要匯集全部精神,用掌中綿柔的陰力,裹挾著銀針文刻,取一個綿裏藏針的意思。
小唐取出另一根稍大些的銀針,說我現在啥也不會,必須借物施展,這根針才勉強合適。她讓我將銀針搭嵌在右手食指第一指節的橫紋處,用拇指虛虛扣住,一定要保持若即若離的感覺,但又千萬不能有片刻鬆懈。
見我手勢基本正確,她用指端在鏡中摸了幾下,選定一處位置,又握著我的手,將針尖輕輕抵在那裏,慢慢磕擊著。
她突然向下一按,我覺得她使的力道並不大,但是隨著一聲輕響,手裏的銀針卻已微微刺入鏡麵。抽出手來,就見銀針平平懸立其上,如天然長出一般,卻不掉落。
我看得目瞪口呆,嘖嘖稱奇。小唐拔出銀針,收進挎包,對我說:“肖姐姐,這次咱們要是去了錦州,你一定要帶我看看你舅舅的人皮文身,聽你說得那麽神,我還真有點兒不服,中國目前的文身手藝,應該不會有人比我厲害吧。”
我點點頭,說:“沒問題,憑我跟馬雲偉的交情,取出物證瞧瞧應該不算太難。”當時我也沒往深處去想,隻認為小唐是孩子心性,一時逞強好勝。後來我才知道,其實她另有打算。
自從我搬來後,小唐再沒有去過店裏,家中的一應花銷全由她支出。我慢慢發現,她也算個時尚小富婆,吃穿打扮都十分講究品位,尤其衣服更是非dior不穿。想到我像她那個歲數時,能穿上佐丹奴和班尼路,就會美出鼻涕泡,看來還是現在的九零後敢花錢。不過,她給別人文一個虎頭都得三千元,估計這幾年肯定也沒少賺。
除了平時鑽研文身刻形手藝,小唐偶爾還會取出宣紙毛筆,畫上一整天的國畫,無論是人物肖像,還是花鳥魚蟲,都是活靈活現,幾欲亂真,可見這個小姑娘確實多才多藝。時至今日回頭想想,或許我早該猜出她的身份來曆,但當時,終是疏忽了。
這一待又是半個多月,那天早上,老穆突然登門,還帶來一個好消息,說經國安部研究,這起事件已由東北區分局全權負責,完全脫離了省公安廳的轄製,陳唐是總負責人,他是直接負責人,看來很快就要趕赴錦州了。不過在這之前,要前往北京,找到當年省軍區的一個知情人,印證某些疑點。
我倍感欣慰,急忙問他去北京準備找誰。老穆卻說他也不清楚,反正到了北京自然有國安的同誌幫忙接洽。同時還告訴我,以後行動全由他、我和小唐三人進行,不會有第四人參與,為了確保安全,將為我配備武器。
聽說又可以拿槍了,我緩緩點著頭,攥緊雙拳,有種躍躍欲試的衝動。
幾天後,老穆開車將我們帶到沈陽蘇家屯郊區的一處別墅。在那裏,我看到了聞名已久的國安部東北區負責人陳唐,還有其他一些東北區國安高層官員。陳唐有三十七八歲,身材高挺,英氣勃勃,一副精明幹練的模樣。互相寒暄幾句後,陳唐告訴我們趕緊準備準備,今晚就要前往北京,然後將一支**和若幹子彈交給我。
有多少日子沒碰槍了,我心癢難耐,立刻拆裝*,又檢查了膛線,果然是個好家夥,比我以前用的那把強多了。
陳唐笑著問小唐:“小姑娘,你要不要也來一把?”小唐搖搖頭,一本正經地說:“我不會使,也用不上,再說了……”頓了頓,低頭從挎包裏摸出一根銀針,朝陳唐左右晃了晃,“我有這個,比你們的手槍還厲害。”順勢往木茶幾上刺去,一聲輕響,如同穿越柔軟的豆腐,立刻沒至針尾。陳唐等人彼此對視,露出震驚的神色。
當晚11點半左右,老穆開著一輛懸掛武警牌照的豐田吉普,悄悄接上我和小唐,在城內兜了幾個圈子,確定無人跟蹤後,從於洪區京沈高速北李官收費口上了高速公路,一腳油門踩到底,直奔北京方向。
由於是深夜,高速路上空蕩蕩的,除了能看到幾台載重的大貨車,不見有其他車輛。
初時,小唐還很興奮,與我們有說有笑,不停地問這問那,但很快就支撐不住,趴在後座上沉沉睡去。
老穆駕駛技術極好,吉普車平穩前行,不疾不緩,始終保持在110公裏的均衡時速。我坐在副駕駛位置,心不在焉地望著窗外,注視著向後退去的樹林,在稀薄的夜霧裏,經車燈一晃,樹葉散發出暗淡的光。
我從鏡子裏看到,小唐安靜地躺在後排座位上,時不時吧嗒一下嘴,睡得很是香甜。
我注視了她好一會兒,心中湧起一股欣慰感。盡管前程未卜,但一路上有這麽好的朋友相伴,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想到熬夜開車最怕困倦,我關掉暖風,脫掉外衣給小唐蓋上,然後有一搭沒一搭地跟老穆閑聊。
經過這麽多天的接觸,我和老穆已很是熟稔,尤其是以後又要搭伴行動,彼此不再顧忌,聊的話題也越發深入。
老穆告訴我,他全名叫穆誌傑,今年四十九歲,是土生土長的沈陽蘇家屯人。1976年應征入伍,隸屬沈陽軍區第40集 團軍偵察機動旅,也就是中國特種兵的前身。1979年自衛反擊戰爆發,廣州軍區率先行動,各大軍區也紛紛集結候命,當時他身為排長,曾帶隊護送過一批醫療專家趕赴前線參加救護任務。1982年退伍後,因在服役期間表現優異,又被特招加入了東北國安係統。
聽他說至今未婚,我深感好奇,隨口問:“穆哥,你怎麽不找個對象,一個人多孤單啊。”
老穆沒吭聲,沉默了半天,才語氣平和地說:“幹特工,成家難。”他摸著胡子,目視前方,臉上卻露出一絲痛苦淒涼的神色。
除此之外,老穆對自己的其他情況隻字未提。我心裏明白,國安部門不同於其他機關,招人的政審程序極為嚴格,祖宗八代都得查個底兒朝天,要麽根紅苗正,要麽孤家寡人,必須絕對忠於國家,不能有絲毫政治汙點,要是放在古代,可以被稱為死士,想到裏麵或許有隱情,也就知趣地沒有過多詢問。
大概兩個小時後,車子駛進了錦州市區。雖然夜色濃重,無法看清城市輪廓,但經車燈一晃,路旁藍色路標牌上那銀白閃亮的“錦州”二字,還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神經。
我兩手扒住窗口,張大眼睛,竭力向外望著,心中酸澀難抑,淚水在眼眶不停地打著轉,真希望馬上就能回家看看父母。離開家好幾個月了,電話都不敢打一個,也不知他們現在還好嗎,母親的病情如何,是否痊愈出院了?
突然,老穆低聲說:“又換車了。”
我怔了怔,急忙轉回頭,就見老穆右手一掰後視鏡,調成一個略微偏右的角度。同時,左手將方向盤稍稍左打輪,眼睛則緊緊地盯著後視鏡。
我腦子一轉,立即咽下已到嘴邊的話,肯定是有人跟蹤!也不再追問和回頭,順手扯下安全帶,快速地係在身上,瞪大眼睛,通過鏡麵仔細觀察。
第14章 :追蹤
鏡麵十分光潔,後方大約五十米處,有兩道明晃晃的車燈,由於光亮強勁,暫時還看不出是什麽車型,但憑經驗判斷,應該是與我們同速行駛。
老穆換了個擋,小聲告訴我,自我們從沈陽西出發,他很快就察覺到後麵有車尾隨,平均每過兩個出口或服務區,就會替換成一輛不同類型的新車,而且時快時慢,若即若離,屬於典型的“續點變裝追蹤”。不過到了錦州下轄的淩海市,就變成一站一車,隨後的錦州北、淩海服務區、錦州東、鬆山和眼下錦州市都是如此。
說著,老穆伸手入懷,掏出兩枚硬幣大小的圓形銀色貼紙,他把一枚粘在自己身側的車窗玻璃上,指點我將另一枚也粘在車窗對應的位置。
那兩枚貼紙表麵鼓起一定弧度,類似於縮小的凸透鏡,通過與左右倒車鏡的折光反射,可以清楚地放大後麵車輛的輪廓。我探頭瞧了瞧,是一輛錦州當地牌照的白色帕薩特。
我皺了皺眉,轉頭問老穆:“穆哥,你說會不會是那隻幕後黑手?”老穆掃了一眼倒車鏡,搖搖頭,緩緩地說:“最開始我也是這麽想的,可是這麽長時間他們也沒動靜,就是沒完沒了地跟梢兒,似乎又不太像。很難猜測他們的動機,尤其是為什麽要在錦州轄區內采取如此高密度的追蹤。”他回頭望了小唐一眼,又小聲說:“先別叫醒她,看看再說。”
我應了一聲,左手牢牢地抓住安全帶,右手握緊腰間槍柄,緊張地盯著倒車鏡,心中不斷設想各種對策,以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突然攻擊。
奇怪的是,等了半天,也不見對方采取行動,看來耐心十足。當我們的車子又開出幾站,駛入葫蘆島市下轄的興城時,追蹤車輛恢複了每兩站換一輛車的規律,直到過了山海關,才逐漸消失不見。
老穆推測,假定還是那夥幕後黑手,那他們的勢力範圍應該僅在遼寧,或許以為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錦州,才會如此緊張。至於為什麽不與我們正麵碰撞,或許是高速公路全程封閉,事成後不易脫逃。
由於小區外隻有一個直對正門的攝像頭,僅能看到汽車和老者都是消失在風雪中,卻不知具體去向。經查,汽車牌照為沈陽本地套牌,通過詢問當時的值班保安並辨認,一致都說那名老者就是徐萬裏。
我張大嘴巴,半天說不出話來。
老穆從兜裏掏出一隻黃色的清華同方u盤,插在客廳電腦上,說:“這裏頭拷貝了當時的視頻素材,你自己看看吧。”
漫天風雪中,老人蹣跚著走進小區,某一清晰的畫麵剛好對準他,雖然衣著與下午全然不同,但看五官相貌絕對是徐萬裏,而且雙眉緊皺,表情凝重,似乎帶著滿腔焦慮。
看到這裏,我徹底傻眼了,感到一種空前的困惑。明明事先已經接到我的電話,徐萬裏為何要匆匆出走?如果他確實想對我們說些什麽,既然再次回來,為何又猶豫再三,而不直接上樓?我回頭看向老穆,他微微搖頭,也是一臉不解。
關了電腦,老穆告訴我,天亮之後,他曾找來專業畫家,對畫作進行了細致的鑒別,除了刻形高塔之外,其餘部位均正常。側麵詢問老人身邊的親友,大家卻都不知道老人有畫國畫的習慣。據他們說,徐萬裏有個怪癖,就是將書房視為禁地,任何人都不許進入,平時總是房門緊閉。
我愣了愣,忽然意識到,老人如此輕易便帶我進去,肯定有著自己的獨特用意,但如我昨夜推測那樣,他與我僅為初識,舅舅死後發生的種種事端也是才剛聽說,怎麽可能預謀對我設下圈套呢?不過,徐萬裏是在我第二次趕到前不久才離開的,說明他之前一直在家中,卻故意不接我的電話。如果他真的是有意為之,或許是故意要留給我思考的時間,判斷我已猜出事情的真相,才決定離開。可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呢?
我立刻取出那個日記本,讓老穆幫著分析。老穆看過之後,沉思片刻,說這件事怪異到了極點,又涉及與沈陽故宮瓷盤同樣的刻形器物,兩者必然存在一定關聯。國安東北區高層已經開始關注此事,目前正在向國家安全部打報告,相信很快就能得到批示,北京方麵也許會配合故宮事件同步展開調查。
我精神一振,如果能借助國安的力量,那必定事半功倍,於我個人而言,也能從中尋求保護,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我又問他桑佳慧、楚輕蘭和黑老五等人的去向。老穆說因為涉及鍵門絕藝、故宮事件的調查行動,隻有省公安廳的桑佳慧參與,以他這個級別,具體內情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說到這裏,老穆表情變得凝重,說目前一切都還隻是個謎,所以隻能從現有的證據出發,也就是舅舅的人皮和徐萬裏的十九幅國畫。一旦得到批準,他有可能會配合我的行動,同時還要帶上小唐,再次回到錦州進行探索。
聽說有希望回錦州,我大喜過望,但又覺得帶上小唐有些不切實際。一個嬌滴滴的小女孩,不能打不能鬥的,能起到什麽作用呢?
老穆離去後不久,小唐醒來走出房間,拍著肚子,一個勁兒地嚷嚷餓死了。我趕忙將做好的飯菜擺上桌,一邊吃著,一邊將相關情況與她講了講。
小唐聽得很仔細,當我說到可能會趕赴錦州開展調查時,她立即放下筷子,興高采烈地拍起手來,但語調還是淡淡的,“太棒了,蘭蘭姐都下過地宮了,聽說特刺激,看來我也有機會參與了。”
當時我隻是笑她孩子心性,但卻萬萬沒想到,後麵許多故事都是由她身上引出的,以至於更多的人被牽扯進去,令整個事件變得越發詭異。
飯後,小唐陪我去醫院換藥,幸好處置及時,傷口沒有發炎,否則還真有點麻煩。出門等車時,我隨口問道:“妹子,你們文身師繪製圖案,是不是要掌握一定的美術技巧,否則怎麽能刻畫得那麽像。”
小唐歎了口氣,頗有感觸地說:“是啊,手藝修煉的早期,就是臨摹各種類型的畫作,甚至比真正的文身手藝還要麻煩,所以古代……”
說到這裏,她突然閉口,一連歎了好幾口氣,表情變得很是落寞,無論我怎麽追問,都不往下說了。看著她一臉神秘的模樣,我心裏不禁疑問重重:古代……古代什麽呢?
晚飯過後,老穆再次來到小唐家中。他把十九幅畫作的照片在桌上一字排開,告訴我們,根據對紙張製造年代、水墨形成時間的檢驗,這些畫作均繪製於同一時期,大概時間為1989年前後,也就是錦州全景畫完成的同年。
畫作落款按年頭排序,但繪製時間卻又相同,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我們猜測了半天,最後一致認定,隻能是事先有人將畫畫好,卻標注了不同的年代,徐萬裏每隔一年便懸掛一幅,如此持續了十九年。不過對於這種暗示手法和隱藏動機,則實在難以揣測。
老穆突然問我:“對了,肖薇,你舅舅畫作中描繪的錦州遼代古塔,會不會也是十九層呢?”
這個問題我也曾想過,但我是土生土長的錦州人,而且單位就在古塔公園對麵,扭頭就能看見,現實中的古塔僅有十三層,根本與十九不搭邊兒。
不過老穆這句話,還是帶給我很大的觸動,舅舅和徐萬裏均在全景畫完成後留下神秘暗示,而且又同時出現高塔這個明顯的標記,結合當時他們所能接觸到的東西,似乎也隻能和錦州古塔牽扯上聯係。
老穆點點頭,說:“沒錯,國安部研究之後,也是這種觀點,而且已經下了批示,將會在近期組織開展全麵調查,你要隨時做好準備,或許等不到傷勢徹底痊愈,就得馬上回錦州了。”
聽他這麽說,我反而有些忐忑,離開錦州多日,不知父母他們還好嗎?一種近鄉情更怯的感受油然而生。
老穆臨走時,我取出當晚矮個男子遺落的打火機和匕首,委托讓他做指紋檢驗。第二日早晨,老穆就打來電話,告訴我指紋正常。我心中各種疑竇突起,難道兩次遭遇的矮個男子並不是同一人,前者是沒有指紋的男人,後者是有指紋的女人,可怎麽會如此相像,偏偏又都要針對我。如果後者真是女人,怎麽可能隨身攜帶打火機,如果不是煙鬼,難不成是太監?
小唐默默地坐在那裏,狀似若有所思,手裏玩弄著一根亮閃閃的銀針,在掌心不停地作勢虛虛劃撥。偶爾針尖落實了,剮破皮肉,滲出一些鮮紅的血。
我驚訝地問她在做什麽。小唐低頭不語,許久,才突然說:“看來……”頓了頓,她還是搖了搖頭,凝視著手掌,自言自語,“不可能,不可能,他們怎麽還在……”
我腦中嗡的一聲,這種口氣太像舅舅的夢話了,尤其是那句“他們還在”,急忙問她:“妹子,你說什麽他們還在,他們是誰?”
小唐如夢初醒,愣愣地看著我,“我說什麽了?”
聽我講完,她淡淡地說:“也許是你聽錯了。”轉身走進裏屋,又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直到傍晚,我做好了飯菜喊她,小唐才從屋中走出來,左手掌心內,多了數十條橫七豎八的劃痕,或深或淺,有的血跡新鮮,有的已經結痂。
我嚇了一跳,但熟知小唐的脾氣,也不主動去問,隻是找出酒精和紗布,默默地幫她包紮。
小唐眉頭緊鎖,輕輕撫摸著掌緣,忽然說:“肖姐姐,你知道楚輕蘭手上有個小洞洞嗎?”
記得桑佳慧提過,楚輕蘭曾在手心刺了一個洞眼,利用骨控之術,破解了故宮地下的黑蛇靈門。據說開鎖人要在手掌中遍刻印痕,直抵內部掌骨,隻為牢固掌握某些特製的*。
見我點頭,小唐又說:“我總懷疑……”頓了頓,她起身拉著我的手,慢慢地走到窗邊。
天色暗沉,雲層緩緩遊走,不斷地變換著形狀,幾顆星星懸在深遠的高空,時隱時現。
小唐仰起臉凝視著高空,睫毛不停地抖動,很久,才低低地說:“映天成紋,對影出形,看來是真的了。蘭蘭姐滿手的鬥轉星移,可她自己為啥不知道呢?”
我聽得滿頭霧水,“什麽鬥轉星移,楚輕蘭不知道什麽?”
小唐歎口氣,不置可否地搖搖頭,“女開鎖人,女文身師,就算有了我倆,可也不夠呀。難道……”說到這裏,她朝我嘻嘻一笑,再次轉移了話題,“肖姐姐,我餓了,咱們趕緊吃飯吧。”
見小唐依舊欲言又止,我也無可奈何,卻總覺得這個女孩身上肯定藏著很多秘密。
此後半個月內,一切相安無事,小唐也沒去店裏忙生意,每天不是陪著我去醫院換藥,便是悶在家中苦練刻形手藝。家具和牆壁上多了無數圖案花形,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甚至各類人物肖像,其逼真精美程度,絲毫都不遜色於機械加工製品。
一天晚上,吃過飯後,我和小唐坐在沙發上閑談。當聊到紅木板上的龍紋時,小唐沉思片刻,起身將大燈關閉,點起壁燈,慢慢走到客廳的落地鏡前。我好奇地跟了過去,站在她旁邊。
小唐默立半晌,也不知道在琢磨什麽,突然跨前一步,勾著脖子,一雙大眼睛忽閃著,直直地望向鏡中自己的臉。
因為光線昏黃暗淡,小唐皮膚又極白,鏡內鏡外,兩張秀美的麵孔彼此相對,眼睛同時眨動,竟似兩個活人在互相注視。
我後背漸漸發涼,不明白她要幹什麽,剛要詢問,小唐朝我擺擺手,示意我不要說話,伸出左手食指,輕輕地撫摸著鏡麵,右手從兜內取出一根銀針,平平地舉到眼前,默念幾句,對著鏡麵緩緩地刺入。
吱的一聲輕響,玻璃上頓時出現了一個細小的洞眼,邊緣齊整,卻不碎裂,剛好位於鏡中人臉的左額角。
小唐神色不變,身體頭部保持靜止,隻是操縱針尖順著鏡中人臉輪廓慢慢遊走點刺,吱吱的聲音響個不停,最後居然刻出一張自己的臉,完全由無數細小的洞眼組成。用彩色墨料塗染後,與活人一般無二。尤其是那雙眼睛異常靈動,無論怎樣移換角度,都似乎在追隨著你。
小唐點了點頭,退後幾步,站在我旁邊,和我一起觀看。鏡麵明亮光潔,既有我和小唐的麵孔,又有那張臉,都是平行並列排布,容貌清晰無比。我有些恍惚,一時分不出鏡中人和身邊人,哪個才是真正的小唐。
忽然又生出一個怪異的念頭,或許在當年的某個夜晚,舅舅一臉茫然,看著自己的後背,一針一針輕輕刺下,文出一張自己的臉,那表情既似驚訝,又似迷茫……
我猛地回過神來,強行壓住心中的念頭,不停地誇獎小唐手藝厲害。小唐卻緩緩地搖著頭,凝望著那副麵孔,低聲說:“差遠了,差遠了,比起龍紋和那十九座高塔的刻形品階,我的這些就是垃圾。”
我笑了笑,說:“我覺得挺好了,多像真的。”伸手去觸摸鏡麵。那些洞眼連綴緊密,幾乎成了細線,非常類似玻璃刀雕刻而成,但又一點兒也不顯得粗糙。
出於好奇,我從小唐手裏接過銀針,嚐試著朝鏡麵刺下,隻覺得異常堅硬,稍稍使力,針尖就咯吱一聲偏出滑走。
看我弄來弄去,始終不得要領,小唐抿嘴一樂,說:“肖姐姐,你不會摸形,隻能白使勁。”她告訴我,刻形手藝首先講究一個摸形,完全依靠手掌指端撫摸,品悟出被刻物的內在結構與紋理走向,從中找出最恰當的落針位置。
小唐讓我用手仔細撫摸鏡麵,以觸覺來品悟質地,可我摸了半天,除了覺得冰冷光滑,什麽也感覺不到。
小唐笑著伸出手,微微用力按壓我的手指,在鏡麵緩緩移動摩挲,說因緊而平實,因疏而糙糲,無論什麽物體,表麵總會留有自己的紋理縫隙,是落針的最佳選擇,成語中“見縫插針”就是源自於此。
她嘀嘀咕咕說了一大堆,我勉強能聽明白,可總是覺得這一切太過神奇,一個摸形就能摸出這麽多古怪,後麵還指不定多複雜呢。
小唐又告訴我,摸形之後,便是縱針,講的是操縱文針的手勢和力道。要匯集全部精神,用掌中綿柔的陰力,裹挾著銀針文刻,取一個綿裏藏針的意思。
小唐取出另一根稍大些的銀針,說我現在啥也不會,必須借物施展,這根針才勉強合適。她讓我將銀針搭嵌在右手食指第一指節的橫紋處,用拇指虛虛扣住,一定要保持若即若離的感覺,但又千萬不能有片刻鬆懈。
見我手勢基本正確,她用指端在鏡中摸了幾下,選定一處位置,又握著我的手,將針尖輕輕抵在那裏,慢慢磕擊著。
她突然向下一按,我覺得她使的力道並不大,但是隨著一聲輕響,手裏的銀針卻已微微刺入鏡麵。抽出手來,就見銀針平平懸立其上,如天然長出一般,卻不掉落。
我看得目瞪口呆,嘖嘖稱奇。小唐拔出銀針,收進挎包,對我說:“肖姐姐,這次咱們要是去了錦州,你一定要帶我看看你舅舅的人皮文身,聽你說得那麽神,我還真有點兒不服,中國目前的文身手藝,應該不會有人比我厲害吧。”
我點點頭,說:“沒問題,憑我跟馬雲偉的交情,取出物證瞧瞧應該不算太難。”當時我也沒往深處去想,隻認為小唐是孩子心性,一時逞強好勝。後來我才知道,其實她另有打算。
自從我搬來後,小唐再沒有去過店裏,家中的一應花銷全由她支出。我慢慢發現,她也算個時尚小富婆,吃穿打扮都十分講究品位,尤其衣服更是非dior不穿。想到我像她那個歲數時,能穿上佐丹奴和班尼路,就會美出鼻涕泡,看來還是現在的九零後敢花錢。不過,她給別人文一個虎頭都得三千元,估計這幾年肯定也沒少賺。
除了平時鑽研文身刻形手藝,小唐偶爾還會取出宣紙毛筆,畫上一整天的國畫,無論是人物肖像,還是花鳥魚蟲,都是活靈活現,幾欲亂真,可見這個小姑娘確實多才多藝。時至今日回頭想想,或許我早該猜出她的身份來曆,但當時,終是疏忽了。
這一待又是半個多月,那天早上,老穆突然登門,還帶來一個好消息,說經國安部研究,這起事件已由東北區分局全權負責,完全脫離了省公安廳的轄製,陳唐是總負責人,他是直接負責人,看來很快就要趕赴錦州了。不過在這之前,要前往北京,找到當年省軍區的一個知情人,印證某些疑點。
我倍感欣慰,急忙問他去北京準備找誰。老穆卻說他也不清楚,反正到了北京自然有國安的同誌幫忙接洽。同時還告訴我,以後行動全由他、我和小唐三人進行,不會有第四人參與,為了確保安全,將為我配備武器。
聽說又可以拿槍了,我緩緩點著頭,攥緊雙拳,有種躍躍欲試的衝動。
幾天後,老穆開車將我們帶到沈陽蘇家屯郊區的一處別墅。在那裏,我看到了聞名已久的國安部東北區負責人陳唐,還有其他一些東北區國安高層官員。陳唐有三十七八歲,身材高挺,英氣勃勃,一副精明幹練的模樣。互相寒暄幾句後,陳唐告訴我們趕緊準備準備,今晚就要前往北京,然後將一支**和若幹子彈交給我。
有多少日子沒碰槍了,我心癢難耐,立刻拆裝*,又檢查了膛線,果然是個好家夥,比我以前用的那把強多了。
陳唐笑著問小唐:“小姑娘,你要不要也來一把?”小唐搖搖頭,一本正經地說:“我不會使,也用不上,再說了……”頓了頓,低頭從挎包裏摸出一根銀針,朝陳唐左右晃了晃,“我有這個,比你們的手槍還厲害。”順勢往木茶幾上刺去,一聲輕響,如同穿越柔軟的豆腐,立刻沒至針尾。陳唐等人彼此對視,露出震驚的神色。
當晚11點半左右,老穆開著一輛懸掛武警牌照的豐田吉普,悄悄接上我和小唐,在城內兜了幾個圈子,確定無人跟蹤後,從於洪區京沈高速北李官收費口上了高速公路,一腳油門踩到底,直奔北京方向。
由於是深夜,高速路上空蕩蕩的,除了能看到幾台載重的大貨車,不見有其他車輛。
初時,小唐還很興奮,與我們有說有笑,不停地問這問那,但很快就支撐不住,趴在後座上沉沉睡去。
老穆駕駛技術極好,吉普車平穩前行,不疾不緩,始終保持在110公裏的均衡時速。我坐在副駕駛位置,心不在焉地望著窗外,注視著向後退去的樹林,在稀薄的夜霧裏,經車燈一晃,樹葉散發出暗淡的光。
我從鏡子裏看到,小唐安靜地躺在後排座位上,時不時吧嗒一下嘴,睡得很是香甜。
我注視了她好一會兒,心中湧起一股欣慰感。盡管前程未卜,但一路上有這麽好的朋友相伴,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想到熬夜開車最怕困倦,我關掉暖風,脫掉外衣給小唐蓋上,然後有一搭沒一搭地跟老穆閑聊。
經過這麽多天的接觸,我和老穆已很是熟稔,尤其是以後又要搭伴行動,彼此不再顧忌,聊的話題也越發深入。
老穆告訴我,他全名叫穆誌傑,今年四十九歲,是土生土長的沈陽蘇家屯人。1976年應征入伍,隸屬沈陽軍區第40集 團軍偵察機動旅,也就是中國特種兵的前身。1979年自衛反擊戰爆發,廣州軍區率先行動,各大軍區也紛紛集結候命,當時他身為排長,曾帶隊護送過一批醫療專家趕赴前線參加救護任務。1982年退伍後,因在服役期間表現優異,又被特招加入了東北國安係統。
聽他說至今未婚,我深感好奇,隨口問:“穆哥,你怎麽不找個對象,一個人多孤單啊。”
老穆沒吭聲,沉默了半天,才語氣平和地說:“幹特工,成家難。”他摸著胡子,目視前方,臉上卻露出一絲痛苦淒涼的神色。
除此之外,老穆對自己的其他情況隻字未提。我心裏明白,國安部門不同於其他機關,招人的政審程序極為嚴格,祖宗八代都得查個底兒朝天,要麽根紅苗正,要麽孤家寡人,必須絕對忠於國家,不能有絲毫政治汙點,要是放在古代,可以被稱為死士,想到裏麵或許有隱情,也就知趣地沒有過多詢問。
大概兩個小時後,車子駛進了錦州市區。雖然夜色濃重,無法看清城市輪廓,但經車燈一晃,路旁藍色路標牌上那銀白閃亮的“錦州”二字,還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神經。
我兩手扒住窗口,張大眼睛,竭力向外望著,心中酸澀難抑,淚水在眼眶不停地打著轉,真希望馬上就能回家看看父母。離開家好幾個月了,電話都不敢打一個,也不知他們現在還好嗎,母親的病情如何,是否痊愈出院了?
突然,老穆低聲說:“又換車了。”
我怔了怔,急忙轉回頭,就見老穆右手一掰後視鏡,調成一個略微偏右的角度。同時,左手將方向盤稍稍左打輪,眼睛則緊緊地盯著後視鏡。
我腦子一轉,立即咽下已到嘴邊的話,肯定是有人跟蹤!也不再追問和回頭,順手扯下安全帶,快速地係在身上,瞪大眼睛,通過鏡麵仔細觀察。
第14章 :追蹤
鏡麵十分光潔,後方大約五十米處,有兩道明晃晃的車燈,由於光亮強勁,暫時還看不出是什麽車型,但憑經驗判斷,應該是與我們同速行駛。
老穆換了個擋,小聲告訴我,自我們從沈陽西出發,他很快就察覺到後麵有車尾隨,平均每過兩個出口或服務區,就會替換成一輛不同類型的新車,而且時快時慢,若即若離,屬於典型的“續點變裝追蹤”。不過到了錦州下轄的淩海市,就變成一站一車,隨後的錦州北、淩海服務區、錦州東、鬆山和眼下錦州市都是如此。
說著,老穆伸手入懷,掏出兩枚硬幣大小的圓形銀色貼紙,他把一枚粘在自己身側的車窗玻璃上,指點我將另一枚也粘在車窗對應的位置。
那兩枚貼紙表麵鼓起一定弧度,類似於縮小的凸透鏡,通過與左右倒車鏡的折光反射,可以清楚地放大後麵車輛的輪廓。我探頭瞧了瞧,是一輛錦州當地牌照的白色帕薩特。
我皺了皺眉,轉頭問老穆:“穆哥,你說會不會是那隻幕後黑手?”老穆掃了一眼倒車鏡,搖搖頭,緩緩地說:“最開始我也是這麽想的,可是這麽長時間他們也沒動靜,就是沒完沒了地跟梢兒,似乎又不太像。很難猜測他們的動機,尤其是為什麽要在錦州轄區內采取如此高密度的追蹤。”他回頭望了小唐一眼,又小聲說:“先別叫醒她,看看再說。”
我應了一聲,左手牢牢地抓住安全帶,右手握緊腰間槍柄,緊張地盯著倒車鏡,心中不斷設想各種對策,以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突然攻擊。
奇怪的是,等了半天,也不見對方采取行動,看來耐心十足。當我們的車子又開出幾站,駛入葫蘆島市下轄的興城時,追蹤車輛恢複了每兩站換一輛車的規律,直到過了山海關,才逐漸消失不見。
老穆推測,假定還是那夥幕後黑手,那他們的勢力範圍應該僅在遼寧,或許以為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錦州,才會如此緊張。至於為什麽不與我們正麵碰撞,或許是高速公路全程封閉,事成後不易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