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宋月婉的醫術還真是高明,雖然僅僅經過一次針灸,但我的頭痛病就再也沒有犯過,連睡眠質量也改善了許多。我尋思著等以後有機會,一定再找她幫我看看月經不調的毛病。
在北京一連準備了半個月,根據鍾宏達的指示,某個周日的晚上,老穆帶著我們連夜開車駛往錦州。
一進遼中,氣溫就驟然下降,地麵碎冰斑駁,路基兩旁堆滿積雪,看來不久前剛剛下過大雪,老穆的車速也減慢了許多。
出了京沈高速錦州站,是早上6點多鍾,天色已然漸亮。夜晚行車,本來人就睡不好,腦子昏昏沉沉的,可看到闊別多日的家鄉沐浴在晨光裏,我立刻精神一振,很想回家看看父母,又想給舅舅、羅遠征和馮超掃掃墓。但這些也就是想想,基本等同於奢望,又哪裏能實現得了呢。
見我頻頻歎氣,情緒很是低落,小唐從後麵伸出手,輕輕抱住我的肩膀,柔聲細語地安慰著。老穆勸了我幾句,問明我父母家的地址,開車在小區裏麵兜了一圈。
車子圍繞小區慢慢行駛,我把車窗放下一條縫,癡癡地望著那熟悉的窗口,卻不見二老熟悉的身影,一時悲從心中起,眼淚如斷線的珠子,一顆接一顆地落了下來。
猛然想到,這個舉動十分危險,說不定會有人從旁監視,我就讓老穆趕緊開車離開這裏。
駛出一段距離,我們下車到永和豆漿吃過早餐,因為不知道去哪裏,就漫無目的地繞著錦州兜圈子。快到午飯時,老穆把車開到古塔公園旁邊的大潤發超市樓頂停車場。我們下到一樓賣場,買足了壓縮餅幹和礦泉水,然後去旁邊的肯德基吃飯。飯後,三人均閉眼靜坐養神,隻等晚間展開行動。
肯德基臨街而建,窗戶巨大透亮,外麵是一條商業步行街,店鋪鱗次櫛比,行人川流不息。當時是正午,溫暖的陽光射進來,灑在身上非常舒服。我雙手托腮,側頭望向窗外,默默地想著心事,時間一長,困意上湧,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這一覺睡得極其昏沉,眼前飛旋著大大小小的紅木板,密密麻麻,遮天蔽日,也不知道有幾千幾百塊。到最後,條條暗紅龍紋如活了一般,脫板騰空飛出,張開血盆大口,露出顆顆白色獠牙,咆哮嘶吼著,張牙舞爪地向我撲來。
睡夢中,我嚇得渾身一哆嗦,急忙睜開眼,隻覺得渾身大汗,如同被水浸過一般。
窗外,卻也漸漸黑了。
老穆早已醒來,關切地望著我,拍拍我的手,說:“怎麽,做噩夢了?”
我略有些尷尬,朝他一笑,點了點頭,轉頭看看小唐,她仰臉靠在椅子上,仍舊呼呼大睡,口水順著嘴角流下來,前胸衣襟上潤濕了一大片。我們將小唐輕輕拍醒,隨便吃了點兒東西,又回到車上。
老穆從後備廂裏翻出三套黑色的衣服,吩咐我們換上。我接過來一看,衣服款式非常接近*,都是大大小小的拉鏈口袋,麵料類似衝鋒衣的gore-tex,但又異常柔軟,極其輕薄,拿在手裏,幾乎感覺不到重量,尤其是揉搓之後,不會發出聲音,穿在身上,絲毫感覺不到累贅。老穆告訴我們,這是國安特工執行外勤的製式服裝,不但保暖防水,而且輕便舒適,適合在野外艱苦環境穿著。
隨後,老穆搬出一個整理箱,將折疊鏟、碳鋼撬棍、登山索、岩石錐等工具和幹糧礦泉水一一裝進一個黑色大背包裏,又將警用匕首、無線手台和強光電筒分給我們,裝進各自的背包。看到這些裝備,給我的感覺不像是探塔,而是要去登山踏青。
一切準備妥當後,老穆負起背包,領著我們下車,穿越大潤發超市,來到外麵。
此時天已大黑,一陣冷風吹過,直透鼻腔,沁入肺腑,頓時讓人精神起來。
古塔公園依托大廣濟寺而建,鬥拱飛簷積雪累累,院內古塔也是點點白斑,四隻巨大的射燈從下麵斜斜映照,塔身明亮輝煌,在暗藍色天幕的襯托下,更顯巍峨。
我們站在門外,四下觀察著,老穆決定先不去探廣濟寺,而是直接深入古塔內部。
走進公園,我發現裏麵閑逛鍛煉的人並不多。我們假裝遊覽景致,隨意轉了兩圈,摸準地形後,趁四下無人注意,走過一條回廊,偷偷藏在一片鬆林的深處。
鬆木低矮茂盛,枝葉間流瀉出縷縷月光,光影錯亂混雜。老穆跪在地上,掏出警用匕首,在一棵樹下挖了個深坑,將吉普車鑰匙裝入塑料袋,仔細埋了進去。
我很是不解,小聲問他:“穆哥,你這是幹嗎?”老穆低聲告訴我,塔內情況不明,萬一發生危險,甚至彼此走失,逃出來的人可以到林中取鑰匙,車內錢物證件俱全,足夠維持回到北京。
聽他這麽說,我覺得挺好笑,如此偷偷摸摸,簡直就跟特務一般。可轉念再一想,國安特工不就是幹這行的嘛。我把那塊鶯歌表摘下,在手裏攥了半天,又仔細看了幾眼,最後一狠心,讓老穆也埋了進去。
看老穆在樹皮上刻記號,我深深地吸了口氣,仰頭向外望去。樹冠上覆蓋著一層厚重的白雪,上方露出半截塔身,明晃晃的好像懸浮在空中。當年舅舅到底在裏麵發現了什麽,我們這番探索,會不會順利找出呢?
隱隱感覺到自己仿佛置身於電影小說中,前景迷茫,凶險難測,心裏五味雜陳,翻湧出一股說不出的味道。
夜色越來越濃,大風刮過,枝葉嘩嘩抖動,雪屑隨風飄落,好像下了一場小雪。我們蹲累了,就盤腿坐在樹下,豎起耳朵細聽外麵的動靜,捺著性子等待。
一直忍到晚上10時,院內人員漸漸走空,大門沉重的關閉聲轟然傳來,隨後就是一種極度的安靜。老穆站起身,原地活動幾下手腳,快步走到林邊,探出腦袋,左右瞧了幾眼,搖手招呼我和小唐,“走,入塔。”
我拉著小唐,跟緊老穆,小心走在亭台怪石遮蔽的暗影中,飛速跑到古塔最外麵的護欄前。離近了,這才發現古塔大到超乎我們的想象,足有五六十米高,麵積幾乎相當於小半個足球場。射燈光線異常雪亮,光線交叉投射,將塔身拖拽成粗長的一條黑影,斜斜地印刻在潔白的雪地上。
錦州古塔屬於八麵結構,共有十三層,由下而上麵積逐漸縮減,最底一層是塔基,大約有十餘米高,每麵分別開鑿出巨大的內陷龕洞,洞壁雕刻著一尊怪模怪樣的菩薩像,兩側是侍立的尊者,裝扮奇特,也叫不出名字。所有雕像都是凹凸不平,破損嚴重,但麵部保存得還算完好,口唇微張,直眉瞪眼,定定地望向遠方。燈光打在上麵,影影綽綽,看著有些瘮人。
因為以前經常掉落飛磚,發生過多起傷人事件,1993年夏天,古塔被市政府全麵封閉,下麵八個入口均用巨大的青石堵塞,又澆築了水泥,根本無法進入。但據結構圖顯示,最高層是供奉皇後舍利子的供堂,塔頂僅僅由細薄的條石拚成。
我仰脖向上看了一會兒,不由皺皺眉,小聲跟老穆說:“穆哥,這裏太亮了,咱們要爬的話,恐怕會被外麵的人瞧見。”
老穆點點頭,摸著胡子,眯起眼睛打量古塔,突然指向兩盞射燈中間的一塊區域,說:“光線交叉,塔身交界麵有一條無光區,咱們就從這裏上。”
我仔細看了看,果不其然,塔身兩麵的對折位置豎直向內凹陷,經兩盞射燈光線分向照射,呈現出一條暗暗的陰影,裏麵貫通泄雨的傾斜磚石,相互間縫隙極大,如同一架梯子,倒是可以供人攀爬。
塔身高聳陡峭,我倒不太在乎,隻是有些擔心小唐,回頭問她:“妹子,怕不?”
小唐目光閃動,滿臉興奮,使勁搓著手,搖頭說:“不怕。刺激。”
我和老穆相視一笑,合力將小唐舉過護欄,隨後也雙雙跳了進去。塔基下麵培墊著一個五米多高的磚石座台,我們互相托舉牽扯,踩踏破洞爬了上去,快速奔向那條暗影。
我們擠在暗影中,剛好遮擋身形。小唐偏頭看著斜上方龕洞內的菩薩像,忽然輕輕啊了一聲,壓低聲音說:“臉是刻形,身子不是。”
我立刻順著她的目光看去,菩薩麵孔陰森,經千百年風雨的侵蝕,斑斑駁駁,粗糲無比,如斧鑿刀刻,這要是刻形,估計沒膀子力氣是不行的。
老穆伸手擦幹淨泄雨石上的積雪,掏出岩石錐,插入泄雨石的縫隙中,率先向上爬去。我來不及細尋思,托著小唐將她送上去,自己則殿後。
塔身磚石開裂嚴重,裂縫中稀疏地生長著枯黃的野草,隨風晃動,發出刷刷輕響,叫人聽了心裏直癢癢。泄雨石粗糙冰冷,拳頭大小的石壁突起僅能搭三根手指,僅用三根手指支撐起全身的重量,對普通人來說太難了些,時間一久,因為用力過度,我的四肢關節開始逐漸酸痛。
我們緊緊地貼住塔身,小心翼翼地緩緩向上爬,一直爬到第九層。這時風勢略有加強,吹在身上極冷,人也搖搖欲墜。向下一望,離地很遠了。對麵就是市公安局主樓,很多窗口都亮著燈,隱約可見人影晃動。眼下位置恰好與我的辦公室遙遙相對,卻是一片漆黑。
我怔怔地出了會兒神,腦中浮想聯翩,回憶起從警往事,生出無限傷感,暗暗歎了口氣,恐怕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回到局裏了。
爬到第十二層,塔頂已近在咫尺。突然,上麵傳來一陣撲啦撲啦的密集響動,無數團黑影盤旋飛出,陣陣細雪隨之落下,落了我滿頭滿臉。
莫名出現這麽群東西,我們嚇了一跳,更怕下麵的人就此發現有人登塔,急忙屏住呼吸,牢牢地攥住岩石錐,一動也不敢動。落在臉上的細雪慢慢融化流淌,涼絲絲的。
我仰頭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大群受驚的烏鴉,鳴叫著振翅四散逃去,劃出無數條黧黑的淡影,掠過明淨的圓月,很快就消失在深邃的夜色中。此時我才想起,塔頂常年聚集著很多烏鴉,是錦州八景中的古塔昏鴉。
又等了一會兒,我們才壯著膽子繼續向上爬去。一鼓作氣爬到最頂層,此處安置著金鍾造型的塔頂,上麵豎立起一個十三星珠串狀的細長塔尖,高近十米,直插天空。頂端斜斜飛出八條粗如兒臂、通體烏黑的鐵質墜鏈,與八個上翻的塔角緊緊相扣,隨著狂風輕輕擺動,鎖環彼此摩擦撞擊,發出嘩嘩的響聲。
塔頂轉圈是一個圓形的磚石平台,麵積不大,積雪厚重,落滿點點黑色鴉糞。外延契石呈波浪狀起伏,雕刻有彼此纏繞的巨龍,雖然殘破不堪,但鱗甲厚重,張牙舞爪,隱隱有飛騰之勢,估計是用來鎮塔的神獸。
因為所處位置極高,我們都盡力將身子趴低,幾乎埋在冰冷的雪裏,以防被下麵的人發現。此時皎月斜掛頭頂,將四周照得一片清朗,雪層晶瑩剔透,反射出無數細小耀眼的閃光。
我們用手扒開積雪,露出一塊幹淨區域,下麵呈菱形密密拚接著青色條石,用岩石錐輕磕幾下,聲音空洞,並不算太厚。
老穆半蹲著身子,反手將背包摘下,從裏麵掏出兩根碳鋼撬棍,遞給我一根,小聲說:“撬開。”
我學著他的樣子,將扁平的尖端插入石縫中,使勁向下一壓。隨著一陣咯咯的聲響,一條青石被緩緩撬起來。我們伸手摳住,合力挪到旁邊,下麵果然是空的。又撬開兩塊青石,已足夠一個人鑽入。我急忙放下撬棍,雙手撐住兩側,探頭往裏麵使勁瞧去。
裏麵黑咕隆咚的,也看不出有多深,一股陳腐的味道,卻慢慢透了出來。
出於穩妥起見,我們沒敢貿然下去,老穆摸出一顆預先準備的小石子,輕輕投進去,咯噠……骨碌碌……傳來一陣石子磕擊木板滾動的聲音。
老穆點了點頭,扭臉跟我說:“不高,也就兩米吧。我先下,到時接著你們。”說著,他扒住條石邊緣,慢慢將身體垂進去,兩手一鬆,整個人便跳入了黑暗中。
隨著撲通的落地聲,老穆低喊:“沒事兒。”此後他沒再說話,應該是在原地感受狀況,十幾秒後,才招呼我們也下來。
我拉住小唐的手,先把她輕輕放下去,隨後自己也跳了進去。老穆將我們一一接住扶穩,三人脊背相靠,打開手中的警用強光手電,向周圍的黑暗緩緩照去。
手電光極亮,四處被照得異常清晰,我發現這個供堂麵積並不大,也就二十餘平方米,氣息異常壓抑,彌漫著類似餿飯般的味道,我趕緊用手捂住口鼻。腳下是凝固的泥塵,幾乎漫過了鞋麵。頭頂舉架壓得很低,六根粗大的木質橫梁彼此交叉,懸掛著無數絮絮冗冗的蛛網。十幾隻小小的蜘蛛被燈光一晃,快速爬走消失,蛛網隨之輕輕顫動。
供堂正中立著一根烏沉沉的木製塔柱,渾圓龐大,表麵光潔,足有三人合抱粗細,上端抵觸橫梁,下端穿入地板。緊貼東牆立著一個兩層的木架子,造型非常奇特,好像是個佛龕,不過破損嚴重,掛滿了蛛網,隔板上光禿禿的,積了厚厚一層塵土。其餘各麵牆壁斑斑駁駁,盡是黃一塊、綠一塊的,似乎是已經繪製多年的壁畫,但根本看不清畫的是什麽。
老穆往前走了幾步,摸著胡子左右踅摸一圈,突然低呼:“不對。”他快速轉身,用手逐一點指,語氣怪異地說,“怎麽是六麵,不是八麵?”
我愣了愣,順勢向四下仔細瞧去,立刻就反應過來,也是深感詫異,原來塔身內部竟然呈現六麵結構,比外部少了兩麵,和鍾宏達給的古塔結構圖完全不一樣。
正納悶著,塔外的風勢突然加大,陣陣氣流刮過頭頂漏洞,發出呲呲的怪聲,一縷縷雪粉也隨之掉落,穿過月光漫照,好像泄下無數閃亮的銀粉,景象唯美至極。
我拍了拍頭發,向旁邊走開幾步,看到小唐的身子微微發顫,就問:“怎麽了,妹子,害怕了?”
小唐馬上回頭看向我,我發現她臉色有些發白,牙齒也在上下咯咯打戰。小唐伸手拽著衣領,輕輕地說:“不……沒……沒事兒,就是有點兒冷。”見小唐這麽說,我也沒往心裏去,捏捏她的手,以示安慰。
接下來,我們在供堂內慢慢走動觀察,除了少了兩麵塔壁,倒沒有發現其他異狀。在西北牆壁前,有一道旋轉向下的木樓梯,表麵是一層厚厚的積垢,已看不出本來的色澤,腐蝕破敗得極其厲害。手電光柱射進去,穿透層層蛛網,下麵僅僅亮起一小塊區域,周圍仍舊是黑沉沉的。
老穆伸手撼了撼樓梯,吱吱嘎嘎地亂響,裂縫中落下縷縷細灰。他點點頭,說:“供堂的皇後舍利早就進了博物館,和咱們也沒啥關係,我看這樓梯還算結實,下去再瞅瞅。”
我“嗯”了一聲,回身剛要招呼小唐,卻發現她背對著我們,蹲在一處牆壁前,雙手托腮,頭歪向左邊,一動不動,正全神貫注地瞧著什麽。
我慢慢走過去,看到自頭頂漏洞中,恰好射下一道白色月光,斜斜地打在牆上。小唐半個身體浸在月光裏,剛好擋住了我的視線。
我無聲地蹲在小唐身後,順著她的目光仔細看去。牆上壁畫已經腐爛得厲害,又滿布青苔泥垢,根本分辨不出具體的模樣。不過有一塊區域保持得還算不錯,看畫中人物裝束模樣,應該是觀音菩薩,白裙飄揚,腳踩蓮花,雙手高舉過頭,衣袖下滑至肘,露出白生生一截小臂,掌中還托著一個扁平形狀的東西,角度呈45度上斜,背後則是一脈延綿的崇山峻嶺,峰巒間霧氣繚繞,仿佛還在翻滾湧動,宛如夢幻仙境一般。
見小唐看得專注,我有些好奇,輕輕一拍她的肩膀,小聲說:“妹子,看啥呢?”小唐身子一震,立刻扭回頭,右手拍著胸口,“哎呀媽呀,嚇死我了,正看得入迷呢。”
我一愣,忙問:“怎麽了?”小唐往旁邊挪了挪,一指畫中那個觀音菩薩,說:“肖姐姐,你瞅瞅,她手裏拿著的像不像紅木龍板?”
我心頭一跳,急忙湊過去,凝神細看。雖然壁畫模糊不清,但根據人物和手中物事的大小按比例推算,竟然越看越像,尤其是那塊扁平物事經月色映照,顯出淡幽幽的紅暈,好像真的就是紅木龍板。
想起龍紋的古怪,我急忙問她:“是刻形?”小唐用手指抿了一下,又摸了半天,輕聲說:“不行,摸不出來,腐蝕得太厲害了。”我趕緊叫過老穆,他看後也是滿臉驚訝,覺得十分類似龍板。想了想,老穆突然說:“古塔內部莫名變成六麵,快看看其他五麵。”
第16章 :反常跡象
他這句話給我們提了醒,我們立刻圍著供堂,再度走了一圈,又挪開那個類似佛龕的木架子。果然不出所料,其餘五麵牆壁全部描繪著同樣的圖像,每個觀音菩薩手中,都托舉著一塊扁平的正方形物事。
東牆壁畫因為有佛龕遮擋,保存得相對還算完好,方形物事攔腰處,隱隱有一條盤繞的條狀花紋,與龍紋十分相似,不過由於油彩剝蝕嚴重,小唐也無法摸出是否為刻形。
老穆摸著胡子,默默端詳半晌,身子慢慢後退,順著木板的迎舉方向,扭頭向身後看去。塔身正中是那根粗大的黑色塔柱,木板所對位置,恰好緊貼著屋頂的最高處。他輕輕走過去,舉起手電照射。
我仰頭向上望去,發現經手電光一照,塔柱表麵油黑鋥亮,光滑得猶如鏡麵,但頂端模模糊糊又好像刻著一些圖案。
為了進一步驗看虛實,小唐騎在老穆肩頭,慢慢升到高位,她僅僅伸手摸了一下,就立刻低低叫了起來:“刻形,是刻形,一個圓圓的大圈子。”
我和老穆都是一驚,異口同聲地問:“什麽圈子?”老穆又托著小唐迅速繞著塔梁轉動起來,讓小唐好好再摸一摸。
這一摸還真是摸出了奇怪之處,圓滾滾的塔柱上,竟然並排刻畫了六個直徑約40厘米的圓形印記,整體平平向內凹陷,位置非常對稱規整,周圍還刻著一些類似雲層狀的花紋,分別對著六麵塔壁中觀音菩薩的紅木龍板。
老穆把小唐放下來,我們快速分析了一下,依據形狀和位置判斷,都覺得那個圓圈應該代表太陽,菩薩用龍板迎取日光,雖然不知道是何用意,但考慮到古塔為佛教建築,估計是代表著某種特殊的佛教儀式。
不過細細一合計,又讓人感到十分不解,實在猜不透為什麽要刻上六個太陽,傳說中天上不是有十個嗎,難道僅僅是為了迎合塔身內部呈現六麵的特殊結構?
舅舅手中木板的龍紋為刻形之作,那些太陽也是刻形,按照這個理論推下去,壁畫中的龍紋或許也是這般,沒準又是一種巧妙的暗示。
想到這裏,我忽然意識到,古塔內出現的這些怪異壁畫,似乎與龍板隱隱相關,結合我最初的判斷,舅舅必定是從古塔內得到紅木龍板的。
我把這個推測和他們講了講,老穆點點頭,說:“最早是你舅舅手裏有一塊,後來在徐文淵那裏又發現了第二塊,如果真是當年你舅舅從古塔裏麵找到的,看這些壁畫數量,我估計龍板應該有六塊。要是這個推測沒錯,就不知道另外四塊是被人拿走了,還是依舊留在塔中?”
我想了想,也比較認可他這種說法,可心中還是存了一個疑問,舅舅對徐文淵說紅木龍板是從蘇聯老紅軍手中購得,這又該作何解釋呢?
我們胡亂猜了半天,也沒猜出個所以然,眼看此處再無異常,就扶著旋轉木樓梯,扒開棉絮狀的蛛網,小心翼翼地向下一層走去。
樓梯細長狹窄,呈螺旋形向下延展,足有四十多階,踩在上麵晃晃悠悠,嘎吱嘎吱的亂響,仿佛隨時都會斷裂。我們提心吊膽地互相牽扯著,好不容易才走下來,立刻用手電向周圍照去。
由於塔身結構基本是上細下粗,這層比上麵供堂略微寬敞一些,除了到處懸掛著大大小小的蛛網,仍舊一片空蕩。仔細觀察六麵牆壁,均為磚石堆砌而成,沒有繪製壁畫,布滿大小不一的裂縫,透出陣陣冷風,隱隱可見外麵的白亮月光。小唐逐麵將牆壁撫摸了一遍,又取出刻針逐塊磚頭探刺,也沒有發現什麽特殊之處。
如此一層層走下去,除了麵積逐層擴大,均沒有發現任何反常跡象,就一直來到最下麵的塔基。這裏高大空闊,僅由中心塔柱支撐,不見任何舉架橫梁,好像置身在一個宏偉殿堂,隻覺人無比渺小,哪怕輕聲說話,四麵也會立即傳來陣陣回音。
走到塔柱跟前,將腳下地麵的泥塵擦幹淨,已經不再是木質地板,完全是一塊塊巨大的青石板拚接而成,表麵卻並不平整,布滿砍削後留下的印痕,經手電照射,紋理間折射出微微閃光,應該是內部的石英雜質。
眼見到底兒了,還是一無所獲,我心裏開始發急,扭頭問老穆:“穆哥,現在咋辦?”沒等老穆回話,小唐忽然探出右腳,使勁在石板上蹭了蹭,又立刻蹲下身子,伸出手不停地摸索著。
看到她這番動作,我就知道有戲,趕緊問:“咋了?”小唐抬起頭看著我,微微皺眉,用眼神示意我不要說話。她又低頭摸了片刻,然後慢慢仰起臉,眼裏閃著亮光,聲音有些顫抖,“刻形,好大啊,地麵全是刻形。”
我驚愕不已,隨即心頭一動,趕緊俯下身,連摸帶拍,又用手電去照。可仔細看了半天,除了泥塵和板縫間的青苔,石板上沒有雕琢任何花紋,又從哪裏來的刻形呢?老穆查看後也皺著眉說:“是青色崗石,這種石料很普通的。”
小唐緩緩搖頭,用指節敲著一塊石板,輕聲說:“確實沒有花紋,但石板本身就是刻形。這裏所有的石板都是刻形,而且還是一大塊,被人硬生生地刻出了板縫和紋理。”
見我們仍舊疑惑不解,小唐告訴我們,刻形又分局刻和整刻兩種,前者是指在器物表麵刺刻單一的圖案花紋,比如在木板上刻一條龍,在鏡麵上刻一朵花;但後者卻難上許多,需要利用複雜的刻形手藝,將整個物體改頭換麵,比如將雞血石刻成一方印章,將綠翡翠刻成一個扳指。
在北京一連準備了半個月,根據鍾宏達的指示,某個周日的晚上,老穆帶著我們連夜開車駛往錦州。
一進遼中,氣溫就驟然下降,地麵碎冰斑駁,路基兩旁堆滿積雪,看來不久前剛剛下過大雪,老穆的車速也減慢了許多。
出了京沈高速錦州站,是早上6點多鍾,天色已然漸亮。夜晚行車,本來人就睡不好,腦子昏昏沉沉的,可看到闊別多日的家鄉沐浴在晨光裏,我立刻精神一振,很想回家看看父母,又想給舅舅、羅遠征和馮超掃掃墓。但這些也就是想想,基本等同於奢望,又哪裏能實現得了呢。
見我頻頻歎氣,情緒很是低落,小唐從後麵伸出手,輕輕抱住我的肩膀,柔聲細語地安慰著。老穆勸了我幾句,問明我父母家的地址,開車在小區裏麵兜了一圈。
車子圍繞小區慢慢行駛,我把車窗放下一條縫,癡癡地望著那熟悉的窗口,卻不見二老熟悉的身影,一時悲從心中起,眼淚如斷線的珠子,一顆接一顆地落了下來。
猛然想到,這個舉動十分危險,說不定會有人從旁監視,我就讓老穆趕緊開車離開這裏。
駛出一段距離,我們下車到永和豆漿吃過早餐,因為不知道去哪裏,就漫無目的地繞著錦州兜圈子。快到午飯時,老穆把車開到古塔公園旁邊的大潤發超市樓頂停車場。我們下到一樓賣場,買足了壓縮餅幹和礦泉水,然後去旁邊的肯德基吃飯。飯後,三人均閉眼靜坐養神,隻等晚間展開行動。
肯德基臨街而建,窗戶巨大透亮,外麵是一條商業步行街,店鋪鱗次櫛比,行人川流不息。當時是正午,溫暖的陽光射進來,灑在身上非常舒服。我雙手托腮,側頭望向窗外,默默地想著心事,時間一長,困意上湧,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這一覺睡得極其昏沉,眼前飛旋著大大小小的紅木板,密密麻麻,遮天蔽日,也不知道有幾千幾百塊。到最後,條條暗紅龍紋如活了一般,脫板騰空飛出,張開血盆大口,露出顆顆白色獠牙,咆哮嘶吼著,張牙舞爪地向我撲來。
睡夢中,我嚇得渾身一哆嗦,急忙睜開眼,隻覺得渾身大汗,如同被水浸過一般。
窗外,卻也漸漸黑了。
老穆早已醒來,關切地望著我,拍拍我的手,說:“怎麽,做噩夢了?”
我略有些尷尬,朝他一笑,點了點頭,轉頭看看小唐,她仰臉靠在椅子上,仍舊呼呼大睡,口水順著嘴角流下來,前胸衣襟上潤濕了一大片。我們將小唐輕輕拍醒,隨便吃了點兒東西,又回到車上。
老穆從後備廂裏翻出三套黑色的衣服,吩咐我們換上。我接過來一看,衣服款式非常接近*,都是大大小小的拉鏈口袋,麵料類似衝鋒衣的gore-tex,但又異常柔軟,極其輕薄,拿在手裏,幾乎感覺不到重量,尤其是揉搓之後,不會發出聲音,穿在身上,絲毫感覺不到累贅。老穆告訴我們,這是國安特工執行外勤的製式服裝,不但保暖防水,而且輕便舒適,適合在野外艱苦環境穿著。
隨後,老穆搬出一個整理箱,將折疊鏟、碳鋼撬棍、登山索、岩石錐等工具和幹糧礦泉水一一裝進一個黑色大背包裏,又將警用匕首、無線手台和強光電筒分給我們,裝進各自的背包。看到這些裝備,給我的感覺不像是探塔,而是要去登山踏青。
一切準備妥當後,老穆負起背包,領著我們下車,穿越大潤發超市,來到外麵。
此時天已大黑,一陣冷風吹過,直透鼻腔,沁入肺腑,頓時讓人精神起來。
古塔公園依托大廣濟寺而建,鬥拱飛簷積雪累累,院內古塔也是點點白斑,四隻巨大的射燈從下麵斜斜映照,塔身明亮輝煌,在暗藍色天幕的襯托下,更顯巍峨。
我們站在門外,四下觀察著,老穆決定先不去探廣濟寺,而是直接深入古塔內部。
走進公園,我發現裏麵閑逛鍛煉的人並不多。我們假裝遊覽景致,隨意轉了兩圈,摸準地形後,趁四下無人注意,走過一條回廊,偷偷藏在一片鬆林的深處。
鬆木低矮茂盛,枝葉間流瀉出縷縷月光,光影錯亂混雜。老穆跪在地上,掏出警用匕首,在一棵樹下挖了個深坑,將吉普車鑰匙裝入塑料袋,仔細埋了進去。
我很是不解,小聲問他:“穆哥,你這是幹嗎?”老穆低聲告訴我,塔內情況不明,萬一發生危險,甚至彼此走失,逃出來的人可以到林中取鑰匙,車內錢物證件俱全,足夠維持回到北京。
聽他這麽說,我覺得挺好笑,如此偷偷摸摸,簡直就跟特務一般。可轉念再一想,國安特工不就是幹這行的嘛。我把那塊鶯歌表摘下,在手裏攥了半天,又仔細看了幾眼,最後一狠心,讓老穆也埋了進去。
看老穆在樹皮上刻記號,我深深地吸了口氣,仰頭向外望去。樹冠上覆蓋著一層厚重的白雪,上方露出半截塔身,明晃晃的好像懸浮在空中。當年舅舅到底在裏麵發現了什麽,我們這番探索,會不會順利找出呢?
隱隱感覺到自己仿佛置身於電影小說中,前景迷茫,凶險難測,心裏五味雜陳,翻湧出一股說不出的味道。
夜色越來越濃,大風刮過,枝葉嘩嘩抖動,雪屑隨風飄落,好像下了一場小雪。我們蹲累了,就盤腿坐在樹下,豎起耳朵細聽外麵的動靜,捺著性子等待。
一直忍到晚上10時,院內人員漸漸走空,大門沉重的關閉聲轟然傳來,隨後就是一種極度的安靜。老穆站起身,原地活動幾下手腳,快步走到林邊,探出腦袋,左右瞧了幾眼,搖手招呼我和小唐,“走,入塔。”
我拉著小唐,跟緊老穆,小心走在亭台怪石遮蔽的暗影中,飛速跑到古塔最外麵的護欄前。離近了,這才發現古塔大到超乎我們的想象,足有五六十米高,麵積幾乎相當於小半個足球場。射燈光線異常雪亮,光線交叉投射,將塔身拖拽成粗長的一條黑影,斜斜地印刻在潔白的雪地上。
錦州古塔屬於八麵結構,共有十三層,由下而上麵積逐漸縮減,最底一層是塔基,大約有十餘米高,每麵分別開鑿出巨大的內陷龕洞,洞壁雕刻著一尊怪模怪樣的菩薩像,兩側是侍立的尊者,裝扮奇特,也叫不出名字。所有雕像都是凹凸不平,破損嚴重,但麵部保存得還算完好,口唇微張,直眉瞪眼,定定地望向遠方。燈光打在上麵,影影綽綽,看著有些瘮人。
因為以前經常掉落飛磚,發生過多起傷人事件,1993年夏天,古塔被市政府全麵封閉,下麵八個入口均用巨大的青石堵塞,又澆築了水泥,根本無法進入。但據結構圖顯示,最高層是供奉皇後舍利子的供堂,塔頂僅僅由細薄的條石拚成。
我仰脖向上看了一會兒,不由皺皺眉,小聲跟老穆說:“穆哥,這裏太亮了,咱們要爬的話,恐怕會被外麵的人瞧見。”
老穆點點頭,摸著胡子,眯起眼睛打量古塔,突然指向兩盞射燈中間的一塊區域,說:“光線交叉,塔身交界麵有一條無光區,咱們就從這裏上。”
我仔細看了看,果不其然,塔身兩麵的對折位置豎直向內凹陷,經兩盞射燈光線分向照射,呈現出一條暗暗的陰影,裏麵貫通泄雨的傾斜磚石,相互間縫隙極大,如同一架梯子,倒是可以供人攀爬。
塔身高聳陡峭,我倒不太在乎,隻是有些擔心小唐,回頭問她:“妹子,怕不?”
小唐目光閃動,滿臉興奮,使勁搓著手,搖頭說:“不怕。刺激。”
我和老穆相視一笑,合力將小唐舉過護欄,隨後也雙雙跳了進去。塔基下麵培墊著一個五米多高的磚石座台,我們互相托舉牽扯,踩踏破洞爬了上去,快速奔向那條暗影。
我們擠在暗影中,剛好遮擋身形。小唐偏頭看著斜上方龕洞內的菩薩像,忽然輕輕啊了一聲,壓低聲音說:“臉是刻形,身子不是。”
我立刻順著她的目光看去,菩薩麵孔陰森,經千百年風雨的侵蝕,斑斑駁駁,粗糲無比,如斧鑿刀刻,這要是刻形,估計沒膀子力氣是不行的。
老穆伸手擦幹淨泄雨石上的積雪,掏出岩石錐,插入泄雨石的縫隙中,率先向上爬去。我來不及細尋思,托著小唐將她送上去,自己則殿後。
塔身磚石開裂嚴重,裂縫中稀疏地生長著枯黃的野草,隨風晃動,發出刷刷輕響,叫人聽了心裏直癢癢。泄雨石粗糙冰冷,拳頭大小的石壁突起僅能搭三根手指,僅用三根手指支撐起全身的重量,對普通人來說太難了些,時間一久,因為用力過度,我的四肢關節開始逐漸酸痛。
我們緊緊地貼住塔身,小心翼翼地緩緩向上爬,一直爬到第九層。這時風勢略有加強,吹在身上極冷,人也搖搖欲墜。向下一望,離地很遠了。對麵就是市公安局主樓,很多窗口都亮著燈,隱約可見人影晃動。眼下位置恰好與我的辦公室遙遙相對,卻是一片漆黑。
我怔怔地出了會兒神,腦中浮想聯翩,回憶起從警往事,生出無限傷感,暗暗歎了口氣,恐怕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回到局裏了。
爬到第十二層,塔頂已近在咫尺。突然,上麵傳來一陣撲啦撲啦的密集響動,無數團黑影盤旋飛出,陣陣細雪隨之落下,落了我滿頭滿臉。
莫名出現這麽群東西,我們嚇了一跳,更怕下麵的人就此發現有人登塔,急忙屏住呼吸,牢牢地攥住岩石錐,一動也不敢動。落在臉上的細雪慢慢融化流淌,涼絲絲的。
我仰頭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大群受驚的烏鴉,鳴叫著振翅四散逃去,劃出無數條黧黑的淡影,掠過明淨的圓月,很快就消失在深邃的夜色中。此時我才想起,塔頂常年聚集著很多烏鴉,是錦州八景中的古塔昏鴉。
又等了一會兒,我們才壯著膽子繼續向上爬去。一鼓作氣爬到最頂層,此處安置著金鍾造型的塔頂,上麵豎立起一個十三星珠串狀的細長塔尖,高近十米,直插天空。頂端斜斜飛出八條粗如兒臂、通體烏黑的鐵質墜鏈,與八個上翻的塔角緊緊相扣,隨著狂風輕輕擺動,鎖環彼此摩擦撞擊,發出嘩嘩的響聲。
塔頂轉圈是一個圓形的磚石平台,麵積不大,積雪厚重,落滿點點黑色鴉糞。外延契石呈波浪狀起伏,雕刻有彼此纏繞的巨龍,雖然殘破不堪,但鱗甲厚重,張牙舞爪,隱隱有飛騰之勢,估計是用來鎮塔的神獸。
因為所處位置極高,我們都盡力將身子趴低,幾乎埋在冰冷的雪裏,以防被下麵的人發現。此時皎月斜掛頭頂,將四周照得一片清朗,雪層晶瑩剔透,反射出無數細小耀眼的閃光。
我們用手扒開積雪,露出一塊幹淨區域,下麵呈菱形密密拚接著青色條石,用岩石錐輕磕幾下,聲音空洞,並不算太厚。
老穆半蹲著身子,反手將背包摘下,從裏麵掏出兩根碳鋼撬棍,遞給我一根,小聲說:“撬開。”
我學著他的樣子,將扁平的尖端插入石縫中,使勁向下一壓。隨著一陣咯咯的聲響,一條青石被緩緩撬起來。我們伸手摳住,合力挪到旁邊,下麵果然是空的。又撬開兩塊青石,已足夠一個人鑽入。我急忙放下撬棍,雙手撐住兩側,探頭往裏麵使勁瞧去。
裏麵黑咕隆咚的,也看不出有多深,一股陳腐的味道,卻慢慢透了出來。
出於穩妥起見,我們沒敢貿然下去,老穆摸出一顆預先準備的小石子,輕輕投進去,咯噠……骨碌碌……傳來一陣石子磕擊木板滾動的聲音。
老穆點了點頭,扭臉跟我說:“不高,也就兩米吧。我先下,到時接著你們。”說著,他扒住條石邊緣,慢慢將身體垂進去,兩手一鬆,整個人便跳入了黑暗中。
隨著撲通的落地聲,老穆低喊:“沒事兒。”此後他沒再說話,應該是在原地感受狀況,十幾秒後,才招呼我們也下來。
我拉住小唐的手,先把她輕輕放下去,隨後自己也跳了進去。老穆將我們一一接住扶穩,三人脊背相靠,打開手中的警用強光手電,向周圍的黑暗緩緩照去。
手電光極亮,四處被照得異常清晰,我發現這個供堂麵積並不大,也就二十餘平方米,氣息異常壓抑,彌漫著類似餿飯般的味道,我趕緊用手捂住口鼻。腳下是凝固的泥塵,幾乎漫過了鞋麵。頭頂舉架壓得很低,六根粗大的木質橫梁彼此交叉,懸掛著無數絮絮冗冗的蛛網。十幾隻小小的蜘蛛被燈光一晃,快速爬走消失,蛛網隨之輕輕顫動。
供堂正中立著一根烏沉沉的木製塔柱,渾圓龐大,表麵光潔,足有三人合抱粗細,上端抵觸橫梁,下端穿入地板。緊貼東牆立著一個兩層的木架子,造型非常奇特,好像是個佛龕,不過破損嚴重,掛滿了蛛網,隔板上光禿禿的,積了厚厚一層塵土。其餘各麵牆壁斑斑駁駁,盡是黃一塊、綠一塊的,似乎是已經繪製多年的壁畫,但根本看不清畫的是什麽。
老穆往前走了幾步,摸著胡子左右踅摸一圈,突然低呼:“不對。”他快速轉身,用手逐一點指,語氣怪異地說,“怎麽是六麵,不是八麵?”
我愣了愣,順勢向四下仔細瞧去,立刻就反應過來,也是深感詫異,原來塔身內部竟然呈現六麵結構,比外部少了兩麵,和鍾宏達給的古塔結構圖完全不一樣。
正納悶著,塔外的風勢突然加大,陣陣氣流刮過頭頂漏洞,發出呲呲的怪聲,一縷縷雪粉也隨之掉落,穿過月光漫照,好像泄下無數閃亮的銀粉,景象唯美至極。
我拍了拍頭發,向旁邊走開幾步,看到小唐的身子微微發顫,就問:“怎麽了,妹子,害怕了?”
小唐馬上回頭看向我,我發現她臉色有些發白,牙齒也在上下咯咯打戰。小唐伸手拽著衣領,輕輕地說:“不……沒……沒事兒,就是有點兒冷。”見小唐這麽說,我也沒往心裏去,捏捏她的手,以示安慰。
接下來,我們在供堂內慢慢走動觀察,除了少了兩麵塔壁,倒沒有發現其他異狀。在西北牆壁前,有一道旋轉向下的木樓梯,表麵是一層厚厚的積垢,已看不出本來的色澤,腐蝕破敗得極其厲害。手電光柱射進去,穿透層層蛛網,下麵僅僅亮起一小塊區域,周圍仍舊是黑沉沉的。
老穆伸手撼了撼樓梯,吱吱嘎嘎地亂響,裂縫中落下縷縷細灰。他點點頭,說:“供堂的皇後舍利早就進了博物館,和咱們也沒啥關係,我看這樓梯還算結實,下去再瞅瞅。”
我“嗯”了一聲,回身剛要招呼小唐,卻發現她背對著我們,蹲在一處牆壁前,雙手托腮,頭歪向左邊,一動不動,正全神貫注地瞧著什麽。
我慢慢走過去,看到自頭頂漏洞中,恰好射下一道白色月光,斜斜地打在牆上。小唐半個身體浸在月光裏,剛好擋住了我的視線。
我無聲地蹲在小唐身後,順著她的目光仔細看去。牆上壁畫已經腐爛得厲害,又滿布青苔泥垢,根本分辨不出具體的模樣。不過有一塊區域保持得還算不錯,看畫中人物裝束模樣,應該是觀音菩薩,白裙飄揚,腳踩蓮花,雙手高舉過頭,衣袖下滑至肘,露出白生生一截小臂,掌中還托著一個扁平形狀的東西,角度呈45度上斜,背後則是一脈延綿的崇山峻嶺,峰巒間霧氣繚繞,仿佛還在翻滾湧動,宛如夢幻仙境一般。
見小唐看得專注,我有些好奇,輕輕一拍她的肩膀,小聲說:“妹子,看啥呢?”小唐身子一震,立刻扭回頭,右手拍著胸口,“哎呀媽呀,嚇死我了,正看得入迷呢。”
我一愣,忙問:“怎麽了?”小唐往旁邊挪了挪,一指畫中那個觀音菩薩,說:“肖姐姐,你瞅瞅,她手裏拿著的像不像紅木龍板?”
我心頭一跳,急忙湊過去,凝神細看。雖然壁畫模糊不清,但根據人物和手中物事的大小按比例推算,竟然越看越像,尤其是那塊扁平物事經月色映照,顯出淡幽幽的紅暈,好像真的就是紅木龍板。
想起龍紋的古怪,我急忙問她:“是刻形?”小唐用手指抿了一下,又摸了半天,輕聲說:“不行,摸不出來,腐蝕得太厲害了。”我趕緊叫過老穆,他看後也是滿臉驚訝,覺得十分類似龍板。想了想,老穆突然說:“古塔內部莫名變成六麵,快看看其他五麵。”
第16章 :反常跡象
他這句話給我們提了醒,我們立刻圍著供堂,再度走了一圈,又挪開那個類似佛龕的木架子。果然不出所料,其餘五麵牆壁全部描繪著同樣的圖像,每個觀音菩薩手中,都托舉著一塊扁平的正方形物事。
東牆壁畫因為有佛龕遮擋,保存得相對還算完好,方形物事攔腰處,隱隱有一條盤繞的條狀花紋,與龍紋十分相似,不過由於油彩剝蝕嚴重,小唐也無法摸出是否為刻形。
老穆摸著胡子,默默端詳半晌,身子慢慢後退,順著木板的迎舉方向,扭頭向身後看去。塔身正中是那根粗大的黑色塔柱,木板所對位置,恰好緊貼著屋頂的最高處。他輕輕走過去,舉起手電照射。
我仰頭向上望去,發現經手電光一照,塔柱表麵油黑鋥亮,光滑得猶如鏡麵,但頂端模模糊糊又好像刻著一些圖案。
為了進一步驗看虛實,小唐騎在老穆肩頭,慢慢升到高位,她僅僅伸手摸了一下,就立刻低低叫了起來:“刻形,是刻形,一個圓圓的大圈子。”
我和老穆都是一驚,異口同聲地問:“什麽圈子?”老穆又托著小唐迅速繞著塔梁轉動起來,讓小唐好好再摸一摸。
這一摸還真是摸出了奇怪之處,圓滾滾的塔柱上,竟然並排刻畫了六個直徑約40厘米的圓形印記,整體平平向內凹陷,位置非常對稱規整,周圍還刻著一些類似雲層狀的花紋,分別對著六麵塔壁中觀音菩薩的紅木龍板。
老穆把小唐放下來,我們快速分析了一下,依據形狀和位置判斷,都覺得那個圓圈應該代表太陽,菩薩用龍板迎取日光,雖然不知道是何用意,但考慮到古塔為佛教建築,估計是代表著某種特殊的佛教儀式。
不過細細一合計,又讓人感到十分不解,實在猜不透為什麽要刻上六個太陽,傳說中天上不是有十個嗎,難道僅僅是為了迎合塔身內部呈現六麵的特殊結構?
舅舅手中木板的龍紋為刻形之作,那些太陽也是刻形,按照這個理論推下去,壁畫中的龍紋或許也是這般,沒準又是一種巧妙的暗示。
想到這裏,我忽然意識到,古塔內出現的這些怪異壁畫,似乎與龍板隱隱相關,結合我最初的判斷,舅舅必定是從古塔內得到紅木龍板的。
我把這個推測和他們講了講,老穆點點頭,說:“最早是你舅舅手裏有一塊,後來在徐文淵那裏又發現了第二塊,如果真是當年你舅舅從古塔裏麵找到的,看這些壁畫數量,我估計龍板應該有六塊。要是這個推測沒錯,就不知道另外四塊是被人拿走了,還是依舊留在塔中?”
我想了想,也比較認可他這種說法,可心中還是存了一個疑問,舅舅對徐文淵說紅木龍板是從蘇聯老紅軍手中購得,這又該作何解釋呢?
我們胡亂猜了半天,也沒猜出個所以然,眼看此處再無異常,就扶著旋轉木樓梯,扒開棉絮狀的蛛網,小心翼翼地向下一層走去。
樓梯細長狹窄,呈螺旋形向下延展,足有四十多階,踩在上麵晃晃悠悠,嘎吱嘎吱的亂響,仿佛隨時都會斷裂。我們提心吊膽地互相牽扯著,好不容易才走下來,立刻用手電向周圍照去。
由於塔身結構基本是上細下粗,這層比上麵供堂略微寬敞一些,除了到處懸掛著大大小小的蛛網,仍舊一片空蕩。仔細觀察六麵牆壁,均為磚石堆砌而成,沒有繪製壁畫,布滿大小不一的裂縫,透出陣陣冷風,隱隱可見外麵的白亮月光。小唐逐麵將牆壁撫摸了一遍,又取出刻針逐塊磚頭探刺,也沒有發現什麽特殊之處。
如此一層層走下去,除了麵積逐層擴大,均沒有發現任何反常跡象,就一直來到最下麵的塔基。這裏高大空闊,僅由中心塔柱支撐,不見任何舉架橫梁,好像置身在一個宏偉殿堂,隻覺人無比渺小,哪怕輕聲說話,四麵也會立即傳來陣陣回音。
走到塔柱跟前,將腳下地麵的泥塵擦幹淨,已經不再是木質地板,完全是一塊塊巨大的青石板拚接而成,表麵卻並不平整,布滿砍削後留下的印痕,經手電照射,紋理間折射出微微閃光,應該是內部的石英雜質。
眼見到底兒了,還是一無所獲,我心裏開始發急,扭頭問老穆:“穆哥,現在咋辦?”沒等老穆回話,小唐忽然探出右腳,使勁在石板上蹭了蹭,又立刻蹲下身子,伸出手不停地摸索著。
看到她這番動作,我就知道有戲,趕緊問:“咋了?”小唐抬起頭看著我,微微皺眉,用眼神示意我不要說話。她又低頭摸了片刻,然後慢慢仰起臉,眼裏閃著亮光,聲音有些顫抖,“刻形,好大啊,地麵全是刻形。”
我驚愕不已,隨即心頭一動,趕緊俯下身,連摸帶拍,又用手電去照。可仔細看了半天,除了泥塵和板縫間的青苔,石板上沒有雕琢任何花紋,又從哪裏來的刻形呢?老穆查看後也皺著眉說:“是青色崗石,這種石料很普通的。”
小唐緩緩搖頭,用指節敲著一塊石板,輕聲說:“確實沒有花紋,但石板本身就是刻形。這裏所有的石板都是刻形,而且還是一大塊,被人硬生生地刻出了板縫和紋理。”
見我們仍舊疑惑不解,小唐告訴我們,刻形又分局刻和整刻兩種,前者是指在器物表麵刺刻單一的圖案花紋,比如在木板上刻一條龍,在鏡麵上刻一朵花;但後者卻難上許多,需要利用複雜的刻形手藝,將整個物體改頭換麵,比如將雞血石刻成一方印章,將綠翡翠刻成一個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