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溪把擀皮的案板放到小飯桌上,拿過來一個凳子,坐下來擀皮。


    張懸把調好的餡也端過來,一個幹淨的鍋排,一會放包好的餃子。


    徐小溪擀皮很快,張懸包的比較慢,跟不上,最後還是倆人一起包的,總共包了三大鍋排,都蓋上幹淨的布放到陽台上,打開窗戶,讓這麽自然的冷凍起來。


    徐淮跟趙明柚倆人交換著搗黑芝麻,這會都已經成粉麵了。


    徐小溪給倒到一個碗裏,裏麵加上白糖跟豬油,攪拌昀,放到一旁。


    做湯圓的糯米粉加水,按照一定的比例,不能太黏糊,不然包不起來,但也不能太硬,太硬湯圓就會不軟糯,加水到糯米粉的狀態就是能捏在一起,但麵粉又要軟一些,跟餃子的麵比著手感是要更軟一些的。


    湯圓包起來也很簡單,小劑子團成圓球,把餡料放到中間,再團成圓球,重要的是不能露餡,總共包了三十多個,因為黑芝麻的甜很少有人能一口氣吃好多個,估計也就四五個,也都端到陽台上去凍著。


    這些都弄完已經十點多了,接著就要先鹵雞爪跟鴨掌,要耙耙的,在做雞爪煲之前,要提前把它們給鹵製上,就像外麵現在很多火鍋也是這樣,鹵好的耙耙的雞爪在火鍋裏燙過以後,味道也能剛剛好,而雞爪又很能容易脫骨。


    雞爪跟鴨掌先過了一遍熱水去腥,然後直接放到鍋裏,倒上醬油上色,冰糖提鮮,另外就是鹵味包,裏麵放了各種大料,容易出味,都是徐小溪自己做的,用幹淨的布包著大料,買的雞爪跟鴨掌足足幾十個,全部放到鍋裏開火燉煮。


    這些都弄完就看到他們也已經把亂燉的蔬菜都已經洗幹淨了,就剩下切好就能備用,把家裏最大的一個炒菜鍋拿出來,洗幹淨,放到灶上。


    張懸把自己提過來的一罐醬豆拿到廚房打開。


    “小姨,你看看,這是我奶奶做的。”


    徐小溪聞著這個醬豆味就是沒錯,醇香,豆子的香味占主要,其實醬豆一般是在安徽,河南,山東,河北這幾個地方會比較多見,基本上一些老人都有這個手藝,醬豆存儲時間久,吃著又香又下飯。


    “行,你放著吧,等到中午吃飯給你們貼死麵餅子吃。”


    排骨焯水過一邊,然後熱鍋涼油,把排骨放進去,買的是肋排,煎的雙麵焦黃,再把幹辣椒,蔥段,薑片,大料放進去一起翻炒,加上鹽醬油來翻炒,出味上色。


    “徐淮,茶壺給我提過來。”


    徐淮哦了一聲,茶壺裏都是燒好的熱水。


    “全部倒裏麵。”徐小溪想著今天就倆菜,人又多,所以每份菜買的也多,她想著還要去定製一個大鍋,改天蓋房子,要在旁邊給師傅們做大鍋飯呢。


    徐淮打開口都倒了進去,另外接了一壺放在電座上再燒上。


    徐小溪這邊蓋上鍋蓋。


    土豆切成塊先放在盤裏,細粉用涼水在盆裏泡著,如果用熱水泡再下鍋去煮,細粉會沒啥彈性,吃起來就不好吃了,用涼水泡主要是讓一會煮的時候更快一些。


    豆角就是買的普通的長條的,洗幹淨切成小段,也放到一旁,香菇是幹的,在水裏洗幹淨泡上,等排骨燉上大半個小時,七八成熟的時候先把土豆下進去,最後再放這幾個熟的比較快的。


    兩個灶上都已經燒上火,徐小溪從袋子裏抓了好幾咕嚕蒜瓣,雞爪粉絲煲要炒蒜蓉的,拉過來一個板凳坐下,開始剝蒜瓣。


    趙明柚想起來今天早上的事情,走到旁邊蹲下來也伸手剝蒜瓣。


    “小姨,我媽讓我問你,蓋房子的錢夠不夠,我們家裏有錢,不夠隨時找我媽拿錢。”


    徐小溪笑著搖頭,都亂操心自己錢夠不夠,趙老奶奶也說過,“夠得,放心吧。”


    趙明柚嗯了下,“那行,小姨,你要是不夠一定要說,那個啥時候會買狗狗啊?”


    “也要等房子裝修好住進去以後才買吧,到時候帶你們去看看。”


    徐小溪沒想到他們小孩子都喜歡狗狗,就說過那次都惦記上了。


    趙明柚就是這個意思,“好,那說好了。”他在所有大人裏就最相信小姨,她說話算話。


    徐小溪一般答應的事情都會做到。


    蒜瓣剝了一碗,洗幹淨然後放到案板上開始切碎準備炒蒜蓉,拿上五六個小米椒,也切的碎碎的。


    徐小溪打開燉著雞爪的鍋看了一下,雞爪已經燉的都已經耙耙的,而且上色上的很好,色澤濃鬱,直接盛出來放到一個大盆裏。


    再把鍋洗幹淨,起鍋燒油,把小米辣先放到鍋裏用油翻炒,然後再把切碎的蒜瓣放進去,反覆煸炒一直到出來蒜的香味,加上鹽,耗油,跟適當的開水,一直炒到蒜蓉咕嘟咕嘟的冒泡收汁關上火。


    砂鍋從櫃子裏拿出來洗刷幹淨,底部刷上油,把洗幹淨撕碎的金針菇鋪在上麵,泡軟的粉絲鋪在金針菇的上麵,然後就把炒好蒜蓉倒進去,最後把鹵好的雞爪鴨掌都倒進去,砂鍋瞬間就給裝滿了,再倒上開水,基本上不完全沒過雞爪就行,因為主要是下麵的粉絲比較吸湯汁,開火燉煮。


    徐小溪接著就是做死麵餅子,和好的麵擀開,然後把調好的料鋪滿在麵上,再一層層的疊上,用刀切開,排骨這會已經燉的七八成了,掀開鍋蓋,土豆跟豆角都放進去,死麵餅子也都貼在鍋邊上一圈,剛剛夠。


    這頓飯基本上就算是忙完了,就等著燉煮開就行,計算著時間,等熟的差不多,最後把細粉跟香菇都放進去,這兩樣煮熟就能吃飯。


    不過還是雞爪粉絲煲先好的,因為雞爪跟鴨掌都是熟透的,隻需要把金針菇跟粉絲煮熟。


    “吃飯了。”


    徐小溪站在廚房裏衝著外麵喊了一聲。


    徐淮他們幾個把小飯桌已經收拾幹淨,就連板凳都已經搬好,外麵的雪這會是下到正大了,洋洋灑灑,真似鵝毛般,估計著是最後一場雪了,其實老百姓都希望下的夠大,這樣地裏的小麥就不缺水了,不然水不夠,春天還沒完全暖和的時候就要扯管子澆地,冷的很,也很受罪。


    徐淮過來拿筷子。


    陳耳東吸吸鼻子,“小姨,這個好香好香,我真的很餓。”


    他早上起來的時候爸媽就不在家了,早上就隨便到樓下買了倆包子,一碗豆腐腦,吃完就來了,這會肚子早就咕咕叫。


    “那一會多吃點,徐淮你墊著這塊布端,砂鍋有些燙。”


    砂鍋把倒是不燙,但裏麵的菜太多,就比較沉,需要再稍微托著砂鍋底部。


    徐淮嗯了聲,跟趙明柚合作就把這個雞爪粉絲煲端到桌子上。


    徐小溪看灶騰出來,正好加上水煮開要下餃子跟湯圓,這邊蓋上鍋蓋等著煮,那邊亂燉也已經熟透了,把貼著的死麵餅子一個個的用鍋鏟鏟下來,一隻手扶著。


    張懸把盛著熱氣騰騰的死麵餅子的筐給端到飯桌上。


    徐小溪把這一大鍋咕嘟咕嘟的亂燉都給盛出來。


    徐淮過來端的。


    “徐池耳東,你們倆把餃子跟湯圓端出來,餃子一鍋排就行。”徐小溪想著餃子少煮一些,等到不夠吃再煮,畢竟還有兩個菜,十個死麵餅子呢。


    倆人穩穩的把餃子湯圓給端過來,水開直接下進去,大鍋下餃子真不錯,一點不粘鍋,用勺子輕輕推一下,下麵大火燒著,開的也很快。


    外麵的三個人站在小飯桌旁邊,都有些饞,這個雞爪粉絲煲聞著就香,他們沒吃過,準確的來說是見都沒見過,江縣沒這樣的,他們吃過砂鍋裏的飯除了小姨做的臘腸飯,就是廣場那邊有個賣雲南過橋米線,那個砂鍋端上來的時候裏麵的湯還是開的,然後趁著這個時間要把配套的粉還有生的鵪鶉蛋菜,都下進去,他們也沒去過雲南,也不知道這樣的到底正不正宗,但不管是新鮮感還是味道都覺得很好。


    陳耳東喜歡吃甜的,他站在鍋旁邊,看著鍋裏翻滾又圓又白胖的湯圓,“小姨,我要湯圓多一些。”


    徐小溪把六個碗都排在鍋邊,“行,那湯圓跟餃子都放在一起了。”


    他們都沒啥意見,因為在家裏吃也是這麽吃的。


    湯圓比較好熟,鍋裏開第二次就把湯圓先盛了出來,每個人碗裏就四個,但陳耳東碗裏有七八個,餃子煮開第三次才盛出來。


    “好了,端飯。”


    徐淮他們三個從餐廳裏又到廚房裏,每個人手裏端上兩碗,一下子就全部端了出來。


    徐小溪出來端著倒出來的半碗醬豆。


    “正好,死麵餅子配這個醬豆。”


    張懸先拿起來的就是死麵餅子,一口咬下去,裏麵是好幾層的,蔥花的鹽味也是剛剛好,又勁道,一筷子醬豆就夾在裏麵,又鮮又香。


    趙明柚看著這個粉絲煲好久了,一個軟軟糯糯的雞爪夾到自己的餅上接著,嗦嚕一下,雖然很燙,但肉瞬間就掉了,燉的真的很入味,微微辣,蒜蓉味很上頭。


    “這兩個鍋裏都有粉絲,一個是紅薯粉絲,一個招遠粉絲。”江縣人更喜歡叫紅薯細粉。


    徐淮喜歡吃亂燉裏的土豆,又入味又燉的爛糊糊的,比肉還香。


    張懸抄起來一筷子細粉,吸滿湯汁,也是放在餅上接著,真的特別好吃。


    “小姨,香,好吃。”他這邊三兩大口的就把一個死麵餅子給吃完了,又端起來碗吃湯圓跟餃子,這邊的餃子也不是湯跟餃子分開,家裏就是一碗裏都有,吃一口餃子,正好喝湯,剛剛好。


    陳耳東吃自己的湯圓,很燙,但是外麵的皮很彈,咬著特別軟,裏麵的餡甜甜的,流在皮上,他咬個小口就使勁吹吹降溫,然後再一口吃完,他特別愛吃這個,好不容易才吃完一個。


    “我覺得這個湯圓比買的好吃多了。”


    徐小溪剛剛嚐了一個,她放的白糖沒那麽多,甜但不會齁甜,所以可以多吃幾個。


    排骨燉的軟爛脫骨,肋排雖然稍微貴一些,但確實好吃。


    不過徐淮他們幾個更喜歡吃雞爪粉絲煲,雞爪跟鴨掌吃的幹幹淨淨,裏麵的粉絲金針菇也不剩。


    這一頓飯做起來雖然麻煩一些,但基本上全部吃完了,就連餃子跟湯圓都剛剛好。


    趙明柚也很愛吃死麵餅子,自己吃了三個,十個一個不剩,用餅子還把碗裏的醬豆都擦了擦,碗裏麵都是幹幹淨淨的。


    徐淮他們三個下午就要去學校上晚自習,這過了年,聽老師在群裏說,重點班的學生希望三星期能休息一次,一直到中考結束,抓的特別嚴格。


    沒辦法,江縣人多,分數線也高,隻能加勁努力學習,考更好的分數,才能有被錄取的可能性。


    幾個人把碗筷都收好。


    五點多一起從家裏出發去了學校。


    陳耳東跟徐池就比較輕鬆,他們明個開學,小學生的日子也隻有最後這個學期。


    第二天十六,徐小溪七點多把徐池送到學校,自己騎著電動車就去了店裏,計劃就是上午打掃衛生,缺什麽的趕緊去菜市場買上,下午要在店裏燉湯,十七就正式營業了,群裏好些人都已經在催自己了。


    昨個下了一天的雪,但烏石胡同已經都掃的幹幹淨淨的,隻有挨著牆邊還有層層的雪。


    何姐原本還揣著手跟程大娘在聊天呢,過完年,走了親戚,簡直是交換了很多八卦,誰家兒子跟兒媳婦離婚了,誰家生了孩子,誰家吵架摔了盆,這些事起碼能講半個多月,她正對著胡同入口,一眼就看到了徐小溪,趕緊就揮手。


    程大娘發現也轉過身子先是哎呦一聲,“徐小溪,你還知道過來開門啊,這個胡同裏都在等著你家店開門呢。”


    徐小溪停下電動車笑著走過來。


    “過年好,這不是過年之前忙了太久,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程大娘看她外麵穿的這個羽絨服怪好看的,上手摸了一下,“料子也好,多少錢啊?”


    徐小溪今個穿的還是秦時時送的,“我不知道,朋友送的,應該挺貴的。”


    程大娘扯著自己身上的衣服給徐小溪,“你看看我的,怎麽樣?我兒媳婦給我挑的。”


    何姐在旁邊就揶揄的笑了起來,她是初十就開門了,在這裏基本上聽程大娘炫耀了五天,現下可輪到徐老板了。


    徐小溪認真的看了一下,“是呢,我看布料也好,充絨量應該也大,不便宜。”


    程大娘這麽幾天來,就數聽到小徐老板的誇獎是最真心的。


    “是,好幾千呢。”


    何姐扯過徐小溪,“你來看看我,是不是胖了?”


    徐小溪仔細瞅瞅,也是很實在的開口,“是,有點,臉上肉多了。”


    何姐聽見她這麽說,瞬間就歎了聲氣,“本來上秤的時候我還不相信上麵的數字,但你這麽一說,那就是真的胖了。”


    小徐老板是整個烏石胡同有名的實在人,所以她說的都是實在話。


    徐小溪笑著看她,“我覺得何姐胖了一些反而好看,過年前是忙的瘦的,現在覺得有福氣。”


    何姐瞬間就又高興起來,“真的啊?那就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徐記小餐館[美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屋頂上的小籠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屋頂上的小籠包並收藏徐記小餐館[美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