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芸又站了起來去找李廣平,從他那要來了鑰匙,算是正式接管了供銷社,她在想怎麽把倉庫裏過度囤積的貨物賣出去。
光靠供銷社很顯然是賣不出去了,她要找別的辦法,不能讓這些貨物一天又一天在倉庫裏放著等生鏽發黴。
雖然價格高了點,但這些貨鄭軍都會定期維護,基本質量是沒啥大問題的,找別的渠道降價促銷,說不定能賣出去,回本姚海芸是不指望了。
抽屜裏有一張漳曲縣的地圖,上麵繪製了包括南營島在內的七大島嶼,其中除了飛花島,另外三大有居民居住的島嶼島上都有自己的供銷社。
姚海芸盯著看了一會兒,決定打開銷路,南營島賣不出去,試試其他島上的供銷社願不願意要,再不行,島上每隔三天有一次碼頭集市,到時候人流量大,也能擺攤賣點。
供銷社沒廚房,大家平時吃飯要麽回家要麽自己在大院裏開火自己做,有一個爐子,可以燒火做飯。
姚海芸早上從家帶了魚醬和麵條。
一到飯點,大家都湧進了大院,鄭軍先把爐火升了起來,武鎮川架上鍋,倒水加海帶進去提味。
供銷社內等級分明,麵對做飯倒垃圾這種小活,一般是交給資曆最淺的小輩,像李廣平這種老前輩經常是坐著等開飯,姚海芸雖然是新來的,但架不住她是主任,大家也不敢使喚她過來做飯。
梁麗潔改口喊了姚主任,“平時大家都在一起吃,今天準備做涼麵。”
“夏天天熱,吃點涼快的。”
“我來洗吧。”
姚海芸從她手裏接過了水瓢,蹲下來洗生蠔和魷魚。
李廣平坐在台階上抽旱煙。
水燒開後,梁麗潔把麵條加進去煮,煮熟後撈到涼水裏,六個人的麵量看上去有一大盆。
麵湯水她另外倒到盆裏留著給大家喝。
鍋燒好後倒了點油,先把島上特色蝦頭醬加進去炒,炒香後加上水,把蝦、花蛤、魷魚和生蠔加進去煮熟。
武鎮川把碗拿過來,兩個人流水線作業,一人撈麵一人把煮好的海鮮蓋到麵上,鄭軍指了指涼麵,不耐煩指揮:“給我多撈一筷子麵唄,餓。”
麵是細糧,貴著呢,也就今天姚海芸第一天來,他們才下了細麵條,鄭軍多吃,他們就要少吃,武鎮川不情不願給他多撈了一點麵。
島上不缺海鮮,雖然麵少,但料特別足,還香!
幹了一上午的活,大家埋頭吃了起來,四顆大蒜很快就吃沒了,李廣平是吃蒜能手,一口麵條一瓣蒜,吃的時候還不忘叮囑姚國旭,“多吃點,咱們下午要一個一個去生產隊呢,可不能餓著肚子。”
平時他對姚國旭可沒這麽好心,經常仗著自己資曆深把姚國旭當小輩使喚,這會兒這麽說無非是說給姚海芸和飯桌上其他人聽的。
這點攻擊對姚海芸來說根本不疼不癢,她笑著附和道:“是啊,多吃點,盡量把數據統計準確了。”
李廣平微訕,喝了口麵湯。
吃完飯,李廣平跟姚國旭騎車背著包就出發了。
供銷社目前有兩輛自行車,還有一輛大推車用來運貨,運大件可以借用公社的貨車。
下午姚海芸也沒閑著,為了早日把囤積的貨物賣掉,她拿了個筆記本,打算去倉庫把那些大件且囤積時間長的貨物記錄下來,看看怎麽處理。
鄭軍沒想到她下午又來了,一躍從椅子上站起來,“主任,怎麽了?”
她走路聲音也沒這麽小啊,怎麽嚇成這樣?
姚昌盛當生產隊長時,保管員偷拿倉庫糧食,因為是每天都偷拿小半斤不明顯,過了六年才被發現,姚海芸不動聲色多打量了他幾眼,“我來看看。”
鄭軍忙道:“衛生上午我已經打掃好了!絕對幹淨。”
“哦好,你忙你的吧,我進去看看。”
姚海芸拿著筆記本直接進去了。
她是主任,整個供銷社都歸她管,進倉庫有理有據,鄭軍隻能看著姚海芸走進去,急得差點跺腳。
有沒有偷拿很好判斷,等李廣平把進貨單整理好,再跟社裏的出貨單一對比,就知道倉庫現在有多少東西未出庫,姚海芸不急於這一時,不過她沒逛幾分鍾外麵姚玲玲就喊她過去,“姚主任,有人找。”
姚海芸誒了聲,抬腳走了出去,鄭軍鬆了一口氣。
姚海芸來到門市部,東溝大隊生產隊長徐勝利和林業專業隊隊長湯進才已經在等著了,徐勝利看到她還不敢認,猶豫幾秒才問道:“這不是昌盛大哥家的海芸嗎?”
姚海芸笑著點頭,“徐叔叔,找我有啥事?”
“我找你們主任。”
徐勝利愣了下,隨即恍然大悟,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你就是新來的供銷社主任啊!”
“是我。”
“哎呦,這可真是年輕有為。”
徐勝利揉了揉鼻子,看著供銷社內來來回回都是人,小聲說:“能去你辦公室談嗎?”
想必是有為難處,姚海芸應下,“可以,跟我來這邊。”
兩個人跟她來了辦公室坐下。
徐勝利這才開口:“去年公社給我們下了任務,讓各大隊植樹造林保護環境,今年給我們的指標是至少三百棵樹,但我們那塊樹林太荒了,這幾年根本沒長多少樹苗,叔叔就想問你這邊能不能買到樹苗,黑鬆,泡桐,刺槐都行。”
島上缺柴火,燒煤炭貴還需要票,島上漁民多是靠砍樹或者撿柴燒火做飯,你砍我也砍,不要錢的不砍白不砍,砍多的木材還能賣錢。
這樣下來就導致整個山林樹木資源極其匱乏,不僅不利於保護地下水,也破壞了環境,加之南營島特殊的地形,中高東西低,極容易引起泥石流,曆史上就曾經發生過多起泥石流。
眼看山一天天荒下去,省裏下決定封閉管理,植樹造林,隻有秋後開山才勉強允許幾天進去砍柴。
姚海芸聽完當即道:“我打電話問問看,這兩天一定給你結果。”
徐勝利低下頭,無措地抓著褲腳,要對小輩講欠錢他格外沒麵子,但此時又不得不開口,“還有啊,這個錢能不能等我們今年的海帶賣了再付,隊裏實在沒錢了,幾百棵樹不是小錢,要不然我也不好意思跟你開這個口。”
“你放心,叔絕對不欠你錢。”
第5章
“徐叔叔,您的人品我是信得過的,我不擔心你欠錢。”
長輩都這麽說了,姚海芸實在不好拒絕,但她也深知供銷社的規矩不能破,不然開了這個頭以後都來供銷社賒賬就完了,她想了想委婉道:“這樣吧,樹種的問題我先給你打電話問,先把樹種預訂好,但是這樹種運過來至少要一周,這一周內你們盡快把隊裏已經曬好的海帶先運來供銷社賣掉一批,我這邊以最快速度給你結賬,這樣不就有錢買樹種了?”
徐勝利人實誠,擔心完成不了任務,聽完便有些猶豫,“那時間上來不及怎麽辦?最早的一批海帶剛醃漬五天,用鹽醃漬好等曬幹最少也要一周啊。”
“叔,你別想太多,早幾天晚幾天沒事。”
姚海芸笑了,“那樹種運過來以後咱們也不可能立刻就找你們要錢。”
徐勝利這才重新露出了笑容,“那你先把樹買好,我回去馬上讓他們加快進度,盡快把海帶給你運過來。”
姚海芸點點頭,禮貌送走了兩人,她想著既然東溝大隊需要樹苗,想必島上其他生產隊也會需要,便沒立刻訂,打算讓李廣平和姚國旭順便問一下,剛好他們倆這兩天經常往各個生產隊跑,順便問一嘴。
有需要的話就多訂一點,量大好講價,也省運輸費了,不然她這邊剛給東溝大隊訂完,隔天別的生產隊又要來買豈不是鬧了笑話。
趙天磊調職有幾天了,供銷社裏積累了不少文件等著主任蓋章審批,梁麗潔見她這會兒終於得空了,忙把這段時間積累的文件搬了過來,“姚主任,這幾個文件要你看完後蓋個章。”
姚海芸應了聲好,從抽屜裏拿出銅質印章,認真看完文件後挨個蓋章,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到了下班時間。
陳興海到點就走了,梁麗潔看她還在看文件,上前問道:“一起走?”
姚海芸蓋完最後一個文件,站起身說:“走吧。”
兩個人一起出了供銷社,走路回家,走出供銷社這個環境,梁麗潔對她的畏懼也少了點,笑著說:“剛嫁進來那會兒我就聽人說長橋大隊有個特別聰明的小姑娘,那時我還以為大家開玩笑,後來見了你,才知道你是真聰明。”
姚家底蘊在,幾個孩子上學成績都不錯,原主姚海芸要是還活著,想必成績也不會差,姚海芸謙虛一笑,“嫂子謬讚了。”
梁麗潔嫁過來五年了,跟姚海芸接觸不多,跟她姐姐姚海菲和嫂子徐友月倒是常在一起聊天,畢竟她們都是已婚身份,姚海芸還在上學,沒什麽共同話題。
不過眼下,她就是不想多接觸也要多接觸了,變著法的找話題跟姚海芸聊天。
姚海芸也有意跟她多聊,多少能了解到一些供銷社的內部消息,當然梁麗潔也不是傻的,她知道姚海芸是什麽性格,跟趙天磊不同,不是說幾句好話搞好關係就能得到好處的,既然如此,她就正常跟姚海芸溝通交流,省得供銷社同事說她狗腿子討好主任。
說同事壞話這種行為更是萬萬不可取的,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她心裏有數,聊天時都機靈避過了關於同事的事情。
姚海芸沒從中得到什麽有價值的信息,走到路口跟梁麗潔分開了,剛到家門口就發現裏麵亂哄哄的。
她當上南營島供銷社主任的事情不到一天就傳遍了,下午徐勝利去過供銷社,回來就督促社員抓緊曬海帶,眾人一問才知道是要早點賣海帶,徐勝利就順勢提了姚海芸當主任的事情,曬海帶的島民左右也無聊,剛好來了新消息,你傳我我傳你,再跟海上收海帶的一提,很快整個島都知道了。
傍晚天黑起了風,海上收海帶的都回來了,這會兒大家都閑,島上也沒別的娛樂活動,不少人為了看熱鬧都來了姚昌盛家,孫寶秋作為馬蘭英在島上最要好的姐妹,笑著打趣她,“這是好消息啊,你們一家人怎麽一個個嘴這麽嚴,可太會瞞了。”
住隔壁的鄭勤榮暗戳戳說:“估計是害怕我們知道要找海芸辦事呢。”
妯娌林秀蓮也道:“小時候我就覺得海芸是個有出息的,果然沒看走眼啊。”
馬蘭英抱著孫女點點,麵對眾人熱情的簇擁,後續番外整理在滋,源峮妖兒汙要死藥死妖爾跟著笑,隻是那笑意不達眼底,好啥好啊,比起在島上當供銷社主任,他們還是希望女兒能從島上考出去,去城裏工作。
姚昌飛作為姚海芸二叔此時分外有麵子,覺得光說不過癮,提出要去喝酒,“哥,把去年誌華當兵前給你買的好酒拿出來,晚上咱們喝一杯,這可是咱家的大喜事。”
喝酒誤事,姚昌盛作為隊長最知道這幫人的德行,一喝起來酒杯誰都搶不走,都是醉醺醺回家,他頗有責任感,當即拒絕:“淩晨起來還要收海帶呢,都喝什麽喝,喝醉酒上船都不想活了吧。”
一幫人起哄:“哎呦,隊長,你是舍不得家裏的酒吧?”
姚昌盛不悅嘖了聲,聲音豪邁:“等收完了海帶,別說酒了,我請大家吃豬頭肉!”
姚昌盛的捕魚經驗豐富,每趟帶他們出去捕魚都能捕到不少東西,還會熱心教給他們自己的捕魚技巧,傳授給小輩,在漁民心中非常有威望,可以說他就是這幫漁民的主心骨,大家都願意聽隊長的安排。
見他都這麽說了,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再鬧,笑嗬嗬聊起了天。
姚海芸一進門,眾人的目光紛紛朝她望了過來,她頭皮發麻,聽到一聲聲熱情的海芸,邊笑邊走進屋。
往日甭管關係熟不熟的,這會兒都跟她熟了起來,畢竟作為供銷社主任,她不僅管著買,還負責收,除了計劃裏必須要收購的,收購完剩下的都能賣給供銷社,由供銷社再賣到城裏去。
島上海帶,海鮮,甚至是廢鐵,都能拿去供銷社賣錢,這些都是歸到漁民手中實打實的錢。
堂屋裏密密麻麻坐著許多人,七嘴八舌說了起來:“以後供銷社有什麽好貨可要通知我們啊。”
“買東西呢,買東西肯定會便宜點吧。”
“以後批條子買什麽東西也方便了。”
“聽說當主任的手裏有什麽名額呢,有些東西隻要付錢不用給票就能買,這都是他們內部消息,不會跟外人說。”
“哎呦,權利這麽大啊!”
“老姚家祖墳冒青煙啦!”
姚海芸都沒有插話的機會,隻覺越聽越離譜,徐友月找到空檔擠到她身邊,一把將她拉了出來,小聲說:“廚房鍋裏有飯,你先去吃飯吧,這邊恐怕不鬧到十點不會走了。”
姚海芸躲去廚房吃飯去了,晚飯馬蘭英做得倉促,隻做了道涼拌海帶,蒸了一鍋鹹魚餅子,吃完她看客廳還熱鬧著,偷偷溜了出來去沙灘上散步,脫了鞋走在細密的沙灘上,有種很特別的舒適感,不知不覺就走遠了些,漸漸發現沙灘上有光照起來,她才意識到自己逛到了部隊附近。
頭頂昏黃的電燈附近縈繞著小飛蟲,發出絲絲的聲音,島上沒有專門的電廠,平時用電用的都是部隊電廠的電,大多數家庭是用不起的,都是點蠟燭或者靠自然的月光。
再往前就是駐島部隊的大院了,姚海芸收回好奇心轉身往回走,心想這會兒家裏的人應該都走了。
沒解放之前,南營島是座沒什麽生機的荒島,如果說平原上有封建地主,那海島就有封建船主,駐島軍人來了以後,這裏才重新煥發了生機,不僅讓漁民免費坐船使用軍隊運輸艇,還幫忙挖了許多的深水井,修路蓋房子,在各種搶險任務中也發揮了重要領導作用,盡可能給予島民支援。
光靠供銷社很顯然是賣不出去了,她要找別的辦法,不能讓這些貨物一天又一天在倉庫裏放著等生鏽發黴。
雖然價格高了點,但這些貨鄭軍都會定期維護,基本質量是沒啥大問題的,找別的渠道降價促銷,說不定能賣出去,回本姚海芸是不指望了。
抽屜裏有一張漳曲縣的地圖,上麵繪製了包括南營島在內的七大島嶼,其中除了飛花島,另外三大有居民居住的島嶼島上都有自己的供銷社。
姚海芸盯著看了一會兒,決定打開銷路,南營島賣不出去,試試其他島上的供銷社願不願意要,再不行,島上每隔三天有一次碼頭集市,到時候人流量大,也能擺攤賣點。
供銷社沒廚房,大家平時吃飯要麽回家要麽自己在大院裏開火自己做,有一個爐子,可以燒火做飯。
姚海芸早上從家帶了魚醬和麵條。
一到飯點,大家都湧進了大院,鄭軍先把爐火升了起來,武鎮川架上鍋,倒水加海帶進去提味。
供銷社內等級分明,麵對做飯倒垃圾這種小活,一般是交給資曆最淺的小輩,像李廣平這種老前輩經常是坐著等開飯,姚海芸雖然是新來的,但架不住她是主任,大家也不敢使喚她過來做飯。
梁麗潔改口喊了姚主任,“平時大家都在一起吃,今天準備做涼麵。”
“夏天天熱,吃點涼快的。”
“我來洗吧。”
姚海芸從她手裏接過了水瓢,蹲下來洗生蠔和魷魚。
李廣平坐在台階上抽旱煙。
水燒開後,梁麗潔把麵條加進去煮,煮熟後撈到涼水裏,六個人的麵量看上去有一大盆。
麵湯水她另外倒到盆裏留著給大家喝。
鍋燒好後倒了點油,先把島上特色蝦頭醬加進去炒,炒香後加上水,把蝦、花蛤、魷魚和生蠔加進去煮熟。
武鎮川把碗拿過來,兩個人流水線作業,一人撈麵一人把煮好的海鮮蓋到麵上,鄭軍指了指涼麵,不耐煩指揮:“給我多撈一筷子麵唄,餓。”
麵是細糧,貴著呢,也就今天姚海芸第一天來,他們才下了細麵條,鄭軍多吃,他們就要少吃,武鎮川不情不願給他多撈了一點麵。
島上不缺海鮮,雖然麵少,但料特別足,還香!
幹了一上午的活,大家埋頭吃了起來,四顆大蒜很快就吃沒了,李廣平是吃蒜能手,一口麵條一瓣蒜,吃的時候還不忘叮囑姚國旭,“多吃點,咱們下午要一個一個去生產隊呢,可不能餓著肚子。”
平時他對姚國旭可沒這麽好心,經常仗著自己資曆深把姚國旭當小輩使喚,這會兒這麽說無非是說給姚海芸和飯桌上其他人聽的。
這點攻擊對姚海芸來說根本不疼不癢,她笑著附和道:“是啊,多吃點,盡量把數據統計準確了。”
李廣平微訕,喝了口麵湯。
吃完飯,李廣平跟姚國旭騎車背著包就出發了。
供銷社目前有兩輛自行車,還有一輛大推車用來運貨,運大件可以借用公社的貨車。
下午姚海芸也沒閑著,為了早日把囤積的貨物賣掉,她拿了個筆記本,打算去倉庫把那些大件且囤積時間長的貨物記錄下來,看看怎麽處理。
鄭軍沒想到她下午又來了,一躍從椅子上站起來,“主任,怎麽了?”
她走路聲音也沒這麽小啊,怎麽嚇成這樣?
姚昌盛當生產隊長時,保管員偷拿倉庫糧食,因為是每天都偷拿小半斤不明顯,過了六年才被發現,姚海芸不動聲色多打量了他幾眼,“我來看看。”
鄭軍忙道:“衛生上午我已經打掃好了!絕對幹淨。”
“哦好,你忙你的吧,我進去看看。”
姚海芸拿著筆記本直接進去了。
她是主任,整個供銷社都歸她管,進倉庫有理有據,鄭軍隻能看著姚海芸走進去,急得差點跺腳。
有沒有偷拿很好判斷,等李廣平把進貨單整理好,再跟社裏的出貨單一對比,就知道倉庫現在有多少東西未出庫,姚海芸不急於這一時,不過她沒逛幾分鍾外麵姚玲玲就喊她過去,“姚主任,有人找。”
姚海芸誒了聲,抬腳走了出去,鄭軍鬆了一口氣。
姚海芸來到門市部,東溝大隊生產隊長徐勝利和林業專業隊隊長湯進才已經在等著了,徐勝利看到她還不敢認,猶豫幾秒才問道:“這不是昌盛大哥家的海芸嗎?”
姚海芸笑著點頭,“徐叔叔,找我有啥事?”
“我找你們主任。”
徐勝利愣了下,隨即恍然大悟,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你就是新來的供銷社主任啊!”
“是我。”
“哎呦,這可真是年輕有為。”
徐勝利揉了揉鼻子,看著供銷社內來來回回都是人,小聲說:“能去你辦公室談嗎?”
想必是有為難處,姚海芸應下,“可以,跟我來這邊。”
兩個人跟她來了辦公室坐下。
徐勝利這才開口:“去年公社給我們下了任務,讓各大隊植樹造林保護環境,今年給我們的指標是至少三百棵樹,但我們那塊樹林太荒了,這幾年根本沒長多少樹苗,叔叔就想問你這邊能不能買到樹苗,黑鬆,泡桐,刺槐都行。”
島上缺柴火,燒煤炭貴還需要票,島上漁民多是靠砍樹或者撿柴燒火做飯,你砍我也砍,不要錢的不砍白不砍,砍多的木材還能賣錢。
這樣下來就導致整個山林樹木資源極其匱乏,不僅不利於保護地下水,也破壞了環境,加之南營島特殊的地形,中高東西低,極容易引起泥石流,曆史上就曾經發生過多起泥石流。
眼看山一天天荒下去,省裏下決定封閉管理,植樹造林,隻有秋後開山才勉強允許幾天進去砍柴。
姚海芸聽完當即道:“我打電話問問看,這兩天一定給你結果。”
徐勝利低下頭,無措地抓著褲腳,要對小輩講欠錢他格外沒麵子,但此時又不得不開口,“還有啊,這個錢能不能等我們今年的海帶賣了再付,隊裏實在沒錢了,幾百棵樹不是小錢,要不然我也不好意思跟你開這個口。”
“你放心,叔絕對不欠你錢。”
第5章
“徐叔叔,您的人品我是信得過的,我不擔心你欠錢。”
長輩都這麽說了,姚海芸實在不好拒絕,但她也深知供銷社的規矩不能破,不然開了這個頭以後都來供銷社賒賬就完了,她想了想委婉道:“這樣吧,樹種的問題我先給你打電話問,先把樹種預訂好,但是這樹種運過來至少要一周,這一周內你們盡快把隊裏已經曬好的海帶先運來供銷社賣掉一批,我這邊以最快速度給你結賬,這樣不就有錢買樹種了?”
徐勝利人實誠,擔心完成不了任務,聽完便有些猶豫,“那時間上來不及怎麽辦?最早的一批海帶剛醃漬五天,用鹽醃漬好等曬幹最少也要一周啊。”
“叔,你別想太多,早幾天晚幾天沒事。”
姚海芸笑了,“那樹種運過來以後咱們也不可能立刻就找你們要錢。”
徐勝利這才重新露出了笑容,“那你先把樹買好,我回去馬上讓他們加快進度,盡快把海帶給你運過來。”
姚海芸點點頭,禮貌送走了兩人,她想著既然東溝大隊需要樹苗,想必島上其他生產隊也會需要,便沒立刻訂,打算讓李廣平和姚國旭順便問一下,剛好他們倆這兩天經常往各個生產隊跑,順便問一嘴。
有需要的話就多訂一點,量大好講價,也省運輸費了,不然她這邊剛給東溝大隊訂完,隔天別的生產隊又要來買豈不是鬧了笑話。
趙天磊調職有幾天了,供銷社裏積累了不少文件等著主任蓋章審批,梁麗潔見她這會兒終於得空了,忙把這段時間積累的文件搬了過來,“姚主任,這幾個文件要你看完後蓋個章。”
姚海芸應了聲好,從抽屜裏拿出銅質印章,認真看完文件後挨個蓋章,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到了下班時間。
陳興海到點就走了,梁麗潔看她還在看文件,上前問道:“一起走?”
姚海芸蓋完最後一個文件,站起身說:“走吧。”
兩個人一起出了供銷社,走路回家,走出供銷社這個環境,梁麗潔對她的畏懼也少了點,笑著說:“剛嫁進來那會兒我就聽人說長橋大隊有個特別聰明的小姑娘,那時我還以為大家開玩笑,後來見了你,才知道你是真聰明。”
姚家底蘊在,幾個孩子上學成績都不錯,原主姚海芸要是還活著,想必成績也不會差,姚海芸謙虛一笑,“嫂子謬讚了。”
梁麗潔嫁過來五年了,跟姚海芸接觸不多,跟她姐姐姚海菲和嫂子徐友月倒是常在一起聊天,畢竟她們都是已婚身份,姚海芸還在上學,沒什麽共同話題。
不過眼下,她就是不想多接觸也要多接觸了,變著法的找話題跟姚海芸聊天。
姚海芸也有意跟她多聊,多少能了解到一些供銷社的內部消息,當然梁麗潔也不是傻的,她知道姚海芸是什麽性格,跟趙天磊不同,不是說幾句好話搞好關係就能得到好處的,既然如此,她就正常跟姚海芸溝通交流,省得供銷社同事說她狗腿子討好主任。
說同事壞話這種行為更是萬萬不可取的,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她心裏有數,聊天時都機靈避過了關於同事的事情。
姚海芸沒從中得到什麽有價值的信息,走到路口跟梁麗潔分開了,剛到家門口就發現裏麵亂哄哄的。
她當上南營島供銷社主任的事情不到一天就傳遍了,下午徐勝利去過供銷社,回來就督促社員抓緊曬海帶,眾人一問才知道是要早點賣海帶,徐勝利就順勢提了姚海芸當主任的事情,曬海帶的島民左右也無聊,剛好來了新消息,你傳我我傳你,再跟海上收海帶的一提,很快整個島都知道了。
傍晚天黑起了風,海上收海帶的都回來了,這會兒大家都閑,島上也沒別的娛樂活動,不少人為了看熱鬧都來了姚昌盛家,孫寶秋作為馬蘭英在島上最要好的姐妹,笑著打趣她,“這是好消息啊,你們一家人怎麽一個個嘴這麽嚴,可太會瞞了。”
住隔壁的鄭勤榮暗戳戳說:“估計是害怕我們知道要找海芸辦事呢。”
妯娌林秀蓮也道:“小時候我就覺得海芸是個有出息的,果然沒看走眼啊。”
馬蘭英抱著孫女點點,麵對眾人熱情的簇擁,後續番外整理在滋,源峮妖兒汙要死藥死妖爾跟著笑,隻是那笑意不達眼底,好啥好啊,比起在島上當供銷社主任,他們還是希望女兒能從島上考出去,去城裏工作。
姚昌飛作為姚海芸二叔此時分外有麵子,覺得光說不過癮,提出要去喝酒,“哥,把去年誌華當兵前給你買的好酒拿出來,晚上咱們喝一杯,這可是咱家的大喜事。”
喝酒誤事,姚昌盛作為隊長最知道這幫人的德行,一喝起來酒杯誰都搶不走,都是醉醺醺回家,他頗有責任感,當即拒絕:“淩晨起來還要收海帶呢,都喝什麽喝,喝醉酒上船都不想活了吧。”
一幫人起哄:“哎呦,隊長,你是舍不得家裏的酒吧?”
姚昌盛不悅嘖了聲,聲音豪邁:“等收完了海帶,別說酒了,我請大家吃豬頭肉!”
姚昌盛的捕魚經驗豐富,每趟帶他們出去捕魚都能捕到不少東西,還會熱心教給他們自己的捕魚技巧,傳授給小輩,在漁民心中非常有威望,可以說他就是這幫漁民的主心骨,大家都願意聽隊長的安排。
見他都這麽說了,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再鬧,笑嗬嗬聊起了天。
姚海芸一進門,眾人的目光紛紛朝她望了過來,她頭皮發麻,聽到一聲聲熱情的海芸,邊笑邊走進屋。
往日甭管關係熟不熟的,這會兒都跟她熟了起來,畢竟作為供銷社主任,她不僅管著買,還負責收,除了計劃裏必須要收購的,收購完剩下的都能賣給供銷社,由供銷社再賣到城裏去。
島上海帶,海鮮,甚至是廢鐵,都能拿去供銷社賣錢,這些都是歸到漁民手中實打實的錢。
堂屋裏密密麻麻坐著許多人,七嘴八舌說了起來:“以後供銷社有什麽好貨可要通知我們啊。”
“買東西呢,買東西肯定會便宜點吧。”
“以後批條子買什麽東西也方便了。”
“聽說當主任的手裏有什麽名額呢,有些東西隻要付錢不用給票就能買,這都是他們內部消息,不會跟外人說。”
“哎呦,權利這麽大啊!”
“老姚家祖墳冒青煙啦!”
姚海芸都沒有插話的機會,隻覺越聽越離譜,徐友月找到空檔擠到她身邊,一把將她拉了出來,小聲說:“廚房鍋裏有飯,你先去吃飯吧,這邊恐怕不鬧到十點不會走了。”
姚海芸躲去廚房吃飯去了,晚飯馬蘭英做得倉促,隻做了道涼拌海帶,蒸了一鍋鹹魚餅子,吃完她看客廳還熱鬧著,偷偷溜了出來去沙灘上散步,脫了鞋走在細密的沙灘上,有種很特別的舒適感,不知不覺就走遠了些,漸漸發現沙灘上有光照起來,她才意識到自己逛到了部隊附近。
頭頂昏黃的電燈附近縈繞著小飛蟲,發出絲絲的聲音,島上沒有專門的電廠,平時用電用的都是部隊電廠的電,大多數家庭是用不起的,都是點蠟燭或者靠自然的月光。
再往前就是駐島部隊的大院了,姚海芸收回好奇心轉身往回走,心想這會兒家裏的人應該都走了。
沒解放之前,南營島是座沒什麽生機的荒島,如果說平原上有封建地主,那海島就有封建船主,駐島軍人來了以後,這裏才重新煥發了生機,不僅讓漁民免費坐船使用軍隊運輸艇,還幫忙挖了許多的深水井,修路蓋房子,在各種搶險任務中也發揮了重要領導作用,盡可能給予島民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