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太宗過世,楚家沒有意外和靖王府綁成了一團,還有一個比他年輕比他有魄力的弟弟,他這個做老大的也隻能順勢而為,沒想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臨到老了楚家倒有了和靖王府撕擼開來的機會,也有了將爵位傳給女兒外孫女的機會。


    楚元回不是不懂,隻是幾十年來習慣了,遇到立場問題會優先考慮靖王府這邊,在考慮楚家。但就像女兒說的,靖王府便是以後再起來,和楚家的牽扯估計也不大了,便是有好處也是三房的,和他這個隻有獨女的大房有什麽關係呢?


    楚元回沒有想到也就罷了,如今想到了難免覺得不可思議,一直是靖王一黨的他,居然還有這樣的契機,能倒向京都那一邊,和靖王府徹底切斷。


    楚運看著陷入沉思的楚元回嘴角微微翹起: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她楚運報當年被辱之仇,便是二十年也不算晚!


    第96章 重回京都第七天


    時間跨入七月, 京都正是最炎熱的夏季,姬長恒安全回朝之後,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整, 也在養身體和幫著皇帝處理朝政上找到了平衡點, 京都官員的考核也接近尾聲,該升該降, 該上該下也基本有了定論。


    至於外頭為官的一眾官員也從默認連任改成五年一遷,並且滿五年都要回京都述職,除了與本人核對官員在外的功績對錯, 還有另外的學習培訓和考核, 考核合格就繼續上,不合格那就繼續學習等著參加下次考核。


    為了這個京都開啟了第一個官員培訓學員,旁邊還附帶有書吏培訓學員。


    以往官員赴任都會自己帶上一群書吏做幫手, 這些書吏有些是自家族人有些是姻親故舊,幫著官員做事也是等著官員推舉自己。


    而現在朝廷把這塊權利撈到了自己手裏, 反正官員都是要考核的, 那麽早考晚考都是考, 那不如官員赴任攜帶的書吏就從已經經過考核的那群人中尋找。


    隻要拿到書吏考核通過的證書就能得到朝廷正是的文書, 等到官員回京述職,書吏也能跟著一同回來, 然後有一次機會,從書吏考上正式官員的機會, 考過了不用誰推舉就能直接朝廷派官。


    但是在外的經曆還是需要上頭官員帶著的, 所以朝廷雖然剝奪了官員的推舉權, 但是有沒有完全切掉官員的利益, 反而減輕了官員推舉的風險,所以即便失掉了一部分利益, 也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對聲。


    考核這一個概念也慢慢在一眾世家和寒門的心中有了概念,紮下了一個淺淺的根基。


    西戎這邊和周明妍預想的一樣,接到她的信之後蘇哈娜果然冒著風雪趕緊趕慢追到了大周,如今和蕭追雲一起住在四夷館裏,肚子挺得老大,據說再有一個多月就要生了。


    周明妍對這位也要豎起大拇指誇一聲牛逼,而且別看蘇哈娜挺著大肚子,她卻是這一次西戎和大周之間和談的主要力量,為了照顧這位皇子妃,周明妍也幾次三番被請到了和談現場,以至於後來索性就讓她坐在主位當吉祥物,或者說當做對西戎的威懾。


    西戎這邊但凡拍桌子挺起腰杆子,大周這邊的官員都要齊刷刷看向坐在主位上垂著眼皮的周明妍,等到周明妍抬起眼皮看過來,西戎那邊的官員不免心頭一滯。


    三番四次下來西戎這邊就徹底歇菜了,終於放下往年麵對大周的強勢,有了戰敗國的謙和態度,等到最後才發現由蘇哈娜主導的和談的條件,居然是他們西戎能從大周這裏拿到的最好待遇了。


    這些西戎使者都是後來的,但是前頭蕭追雲到了姬長恒手裏的時候,就已經派人和對方商討過好幾回了。


    蕭追雲也不是傻的,大周這邊的皇太子願意推他成為西戎王而不是其他人,就是因為他一貫對大周的友好和平態度,若是大周想要換人,對於西戎其他人來說關係有但卻也不算大,但是對於他這個小家就是毀滅打擊。


    誰知道新上來的新王是什麽人,但別管是誰,對他這個有著強大妻族和母族,還曾是第一繼承人的皇子能有好?


    能利索的死去就已經是最好的下場了。


    就怕最後他死了不算,妻子和未來孩子也要被對方收入後院。


    這在西戎十分常見,但是對從小熟悉大周這邊文化的蕭追雲來說屬實難以忍受。


    所以蘇哈娜一來,小夫妻倆就商討好了方針,為了他們一家子的未來,大周這條船,或者說太皇子姬長恒這條船他們隻能上。


    等到何談結束,使臣和大周派過去的官員離開京都,重新去往西域劃下國界建立邊鎮的時候,夏天都已經隻剩下一個尾巴了。


    九月第一日皇帝降下聖旨,將皇太子姬長恒與準太子妃周明妍的婚期定在了來年三月十八,至於其他皇子,盡管年歲和姬長恒都相差不大,但是皇帝全部定在再翻年十月初八。


    沒錯,到時候剩下年歲差不多的四個皇子一起迎娶皇子妃,婚禮全都在宮裏辦,等到婚禮之後皇子們全都出宮開府,倒是皇長女的婚期定在了來年的九月,比她的哥哥們都要早一年,至於皇次女前頭剛定下,也是個熟人,便是現在的河西郡王府的郡王世子孟無忌,婚期定在再翻過年的三月。


    這樣一來,皇帝的五個兒子兩個女兒的婚事,在這三年裏全都要解決幹淨。


    而承國公府周家這邊有了具體的婚期,心也就安了,一家子老老小小都開始為來年三月十八的太子大婚做準備。


    至於周明妍在幹什麽呢?


    她在陪著皇後接待來京都的遼東郡王世女廖嬌陽。


    廖啟昌這個遼東郡王畢竟還不算年紀大,唯一的女兒雖然是請封成功了,但到底是天上天下獨一份,為此他覺著與其現在一股腦急急忙忙將手裏的軍權交給女兒,還不如趁著女兒年紀還小送到京都。


    當初請封女兒就有皇太子姬長恒的意思,廖啟昌覺得自家怎麽也和皇太子有了那麽一絲香火情,這時候不送女兒到京都混個熟臉,等皇太子上位後再拉關係就晚了。


    而且與其到時候君臣內外男女有別,不如現在先過來到準太子妃身邊討個好,還有其他貴女夫人都聯絡聯絡,可別小看枕頭風的力量,以後他閨女鎮守遼東時也算朝中有人了。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這位準太子妃和自家閨女就是一路人,這不湊上去還等什麽?難道等到這位準太子妃真的入駐東宮登上後位,哪還有他們廖家什麽事兒?


    於是這麽一合計,廖啟昌就把女兒送來京都交際了。


    廖嬌陽長得好看,性子舒朗大氣,也不缺野心,不但很對周明妍的胃口,就是皇後也很喜歡,見了皇帝也忍不住誇上幾句,皇帝也來了興致,那一天廖嬌陽進宮,皇帝特意過來,然後慫恿著皇後讓廖嬌陽和周明妍比劃比劃誰是這大周第一女巾幗。


    皇後: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就是聽兒子說了心癢癢想要看個熱鬧。


    皇帝:沒有的事,我這是要看看未來的遼東郡王手裏有幾分真章,讓準兒媳試試對方深淺,難道不合理?


    帝後兩人眼睛打官司,周明妍和廖嬌陽倒是都挺樂意。


    和廖嬌陽的從小習武混跡軍旅相比,周明妍自然是太過速成了一些,但是架不住她力氣大五感敏銳,再加上西北一去一回,實屬已經是經驗豐富了。


    兩人都有自己的趁手兵器,周明妍的兩米四大長刀,廖嬌陽的鐵鞭也是舞得虎虎生威,兩個不過十七八歲的姑娘站在練武場上煞氣幾乎凝成實質。


    別說帝後震驚了,聽到消息趕來看熱鬧的嬪妃皇子皇女也是大氣不敢喘一聲,還有稍後聽到風聲本就在皇城衙門裏值班的大人們。


    其中兩位宰輔趕來正好趕上周明妍兩米四長刀橫掃過來,殺氣和刀鋒帶起的鋒銳,和廖嬌陽甩出鐵鞭撞在一起,那一瞬間真叫一個火花帶閃電,氣勢爆裂。


    累得剛冒出來的兩位宰輔微微後仰,再看一圈被刀和鞭子毀得七零八落的練武場不知為何有種天之將變的預感。


    比鬥大概持續了半個時辰,一直到廖嬌陽被周明妍用長刀的刀背壓在地上起不來認輸為結束。


    “承讓了。”周明妍撤開長刀,伸手將地上的廖嬌陽拉起來。


    “多謝三姑娘手下留情。”廖嬌陽在第一下接住周明妍的劈砍時就感覺到了那股巨大的力道,還有她勉強趕上的速度,要不是這位準太子妃有意將力道和速度壓下來配合她,她根本不可能和對方纏鬥上半個時辰。


    一盞茶,一盞茶最多了,若是生死相搏,說不定三招之內她就要交代了。


    廖嬌陽並不覺周明妍沒有使出全力就是看不起她,恰恰相反,若是對方使出全力那她的本事就一點都顯不出來了,對方這樣放水還是在帝後麵前,就是讓她表現表現。


    果然帝後雖然大力誇讚了這位準太子妃,但是轉頭也把她好好誇了一頓,直言她父親虎父無犬女,後生可畏,廖家又為大周添一員虎將。


    這就是皇帝對於她這個世女的最大肯定,以後再不會有人質疑她這世女之位不合規矩了。


    帝後的誇獎很快傳遍京都上層,廖嬌陽立刻就成了整個圈子裏的香餑餑,最重要的是這位可還待字閨中,有拿得出手兒子的人家可不是眼熱?


    就在廖嬌陽在京都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鎮南郡王府楚家的車隊進京了,是非常高調的那種。


    來的不是楚家任何一位男主人,而是楚家大房獨女,歸家的姑奶奶楚運和她一同帶回楚家的隻有十歲的女兒。


    京都裏原本等著楚家人來後,準備好好陰陽怪氣的大人們懵逼了。


    咋了?這楚家是怕了?男的都當縮頭烏龜,讓出了嫁的姑奶奶來京都?


    這算怎麽回事兒?


    滿朝文武麻爪了,倒是周明妍和姬長恒收到消息後,又聽了宮裏的老人一頓八卦,有了一點別的想法。


    然後所有人都見楚運來之後,沒有第一時間進宮拜見皇後,而是往前朝這邊遞了一封折子。


    很快大周有史以來第二封請封世女的折子出現了。


    第97章 重回京都第八天


    楚運和皇帝雖然不算熟悉但也不是什麽陌生人, 遭到死對頭堂兄一家挑剔的楚國公府嫡長女,便是之後同樣是算在靖王一條船上,也定然不可能是一條心。


    皇帝這邊一直知道, 若是順風順水, 楚家和靖王府定然是鐵板一塊,但若是出了什麽意外, 那楚家大房就是最先能撬動的那一個。


    事實證明他的想法是對的,楚運這一趟來京都必然就是為了和靖王府了斷,順道給楚家或者說楚家大房一條活路走。


    彼此都是聰明人, 這事兒就好弄很多。


    帝後兩人拿到了楚元回請封外孫女楚秀林為鎮南郡王世女的折子, 並且表示自己年紀大了,在軍務上力有不遂,楚家其他子嗣也是能力平平, 當個普通將領管事還行,但是要統領南方這麽多水軍卻相差甚遠。


    希望皇帝能派出傑出的將領來南部接管水軍, 整個楚家都會予以配合。


    楚家願意將兵權交出來了……嚴格來說是願意交出大部分。


    楚家知道, 皇帝也知道, 楚家經營了水軍好幾十年, 即便最上頭的人是皇帝的,但也沒用, 若是楚家不配合也是白瞎,所以在未來幾年十幾年內, 朝廷掌管水軍都不可能脫離楚家的影響。


    這個事情急不得, 隻能慢慢來。


    但楚家當家人的表態非常重要。


    楚元回已經遞出了橄欖枝, 那麽楚運前來就是表示臣服的。


    原來就在她和父親楚元回商量請封自己, 並且打算讓楚家水師倒向朝廷的時候,消息泄露了。


    靖王府世子姬暉帶著人親自上門堵她這個表妹, 先是端著架子當著她父親的麵嗬斥了她一頓,轉頭又軟了聲音,說要照顧她這個寡居的表妹,說是當年落了她麵子是他們不好,現在也不忌諱她死了丈夫,要迎她當側妃。


    靖王世子現在的一正二側三妃俱全,她要當側妃那就必定有一個要下來,諸家那位搶來的側妃肯定不能動,靖王府還指望著諸家的豪富,那麽下來的隻能是另外一位側妃。


    楚運和另外那位側妃以及給諸側妃讓位的那一位,她都認識,在京都的時候都是一等一的貴女,隻不過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娘家地位有起有落,娘家差點的,後來還跟著到了西南投靠靖王府的那位就給諸側妃讓了路。


    因為他們全家都指著靖王府,即便在西南也經營出了一份家業,但是受製於靖王府,靖王府需要她騰位置,她就隻能騰位置。


    而另外一位在西南雖然也有人,但是人家在京都依然立得好好的,雖然因為和靖王府有親不算皇帝親信,但是也沒有沒落。


    按理來說這個條件楚運應該是能滿意的,畢竟她都四十歲了,還是守寡回家的,後半生能在親王府當一個世子側妃,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但是楚運可是想要自己當郡王的人,肯定是看不上靖王世子的側妃之位,但靖王世子都堵到門口了,他們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二房三房知道了他們大房的想法更是不可能伸手幫忙,所以一口回絕是不可能。


    “側妃?世子表哥也太看不起表妹我了。”楚運冷哼一聲,頗有些小人得誌地張狂,“當年姑姑越過我訂了妹妹,將我們大房的臉麵踩到泥地裏也就罷了,怎麽過了二十多年,還要我這個嫡長女去給妹妹執妾禮不成?”


    靖王世子被楚運噴了一臉,他想要發火但是不能,他那在西北手握大權的嶽父兼三舅舅沒了,嫡長子沒了,如何能再得罪手握水師的大舅舅。


    而且他也曉得這個大表妹的脾氣,隻是沒想到二十多年了,脾氣比以前隻大不小:“大表妹,表哥能騰出這個側妃之位已是非常不容易了,再說你是再嫁之身,表哥總不能讓世子妃給你騰位子吧?”


    “為什麽不能?”楚運一臉理所當然,至於靖王世子那【你有病】的眼神壓根不管,“世子表哥也不用跟我說這些有的沒的,你想要什麽我們心知肚明,既然如此那便拿出誠意來,想要我父王手裏的東西,卻隻當算讓我當個給人低頭的側妃,世子表哥也未免太過小氣了。”


    靖王世子臉色陰沉,楚運卻是絲毫不讓:“世子表哥好好想想,若是我那好妹妹不樂意騰位置,你就告訴她,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我忍下了,現在該換她忍了!”


    “好,大表妹和大舅舅的意思小王知道了,等小王回去後商議一番,還請大表妹和大舅舅耐心等上些時日,小王必然會給出一個滿意的答複。”靖王世子這時候也不能真的跟楚家大房撕破臉,隻能先穩住了人再說。


    這時候的靖王世子也感覺到了當初皇帝的捉襟見肘。


    其實南邊的水軍也並不是要指著楚元回,三房兩兄弟也很有能耐,但是時不待他,兩位舅兄一直被壓著,原本大家並不在意,因為三房的目標在西北,水軍這邊是要給二房嫡長子繼承的。


    便是二房嫡長子本事差點,跟著大房慢慢磨,以後再有楚家嫡係拖著,總也能成事,三房兄弟倆在下麵呆著就呆著。


    但是現在失了西北,一朝盤算一下子就丟了大部分,京都又來個推恩令,靖王府如今是內憂外患,若是要穩住大舅舅他的世子妃之位怕是一定要拿出來了。


    不過好在大舅舅年紀也大了,等到他的人握住了兵權,今日他怎麽咽下的這口氣,定要楚運連本帶利一起還回來!


    靖王世子帶著怒火回了西南,不說世子妃小楚氏得知自己要丟了正妻之位怎麽哭鬧,就說楚家大房這邊,楚運一刻也不敢耽擱,囑咐父親回軍營,母親關門閉戶之後,她帶著小閨女喬裝改扮,被人護著連夜往北去了舅家。


    停頓了一夜之後就由舅家這邊聯係人火速送上去京都的大船,一落地就大張旗鼓高調的進了京都。


    等到楚運帶著女兒不見了的消息傳到靖王府,楚運都已經上了去京都的大船,這下靖王府傻眼了,靖王父子的臉色是驟變,楚家出身的王妃和世子妃都靜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配她三輩子孤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穆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穆幕並收藏女配她三輩子孤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