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古代女子記事(雙重生) 作者:青橋細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芸拉住李婠道:“勿要見外,且當是自己家,再說夜宴尚早,你且歇著,待到了時辰,我們便去尋你。”說罷,叫來丫鬟。
李婠遂沒有回絕。
到了地方,一婆子並著數個丫鬟早候在門口,擁著李婠進去了。夏菱看這偏廳室宇精美、鋪陳華麗,案上置有果盤,屋裏果香怡人,榻上也是攢新,暗自點頭,遂伺候她歇息,與冬清出門守著。
李婠因著今日見了夢中故人,心中煩悶,誰知合上眼,迷迷糊糊睡去。夢中,她猶見儀門前的貴婦人口中含笑,觀之可親,正於堂上說笑,轉眼便成了苛刻尖酸、輕口薄舌之人,軟塌上的老婦人藹然親善、慈祥和氣,也成了逼人的羅刹,這富麗堂皇的府邸也成了吃人的魔窟,光怪陸離中,她滿頭冷汗地醒來。
夏菱聽見裏屋動靜,忙與眾人進去,她見李婠滿頭汗水,問道:“姑娘,可是做噩夢了?”李婠輕輕點頭,問道:“現今什麽時辰了?”
夏菱回道:“剛到申時,還早著了,約摸躺了二刻鍾。姑娘可要起身了?”李婠點頭,眾人遂服侍她理發整衣,又奉上些涼湯小食。
李婠頭重腳輕,冷汗滿背,她強忍不適尋了李嫦等人,強打起精神來,待宴飲事畢,回去便病倒了。
你猜為何這李婠會做此噩夢?若究其緣由,就得說說李婠白馬寺夢中之事了。這事也不新鮮,就是滾滾紅塵中的一件,說不準大家都已猜到。前因後果,不過幾行,隻是其中酸楚,滿紙難言。容我賣個關子,暫且不提。
第8章
話說這頭,李婠歸府後便覺頭昏腦悶歇下了,次日一早,夏菱喚了好幾聲,也見李婠起身,又見她滿臉冷汗,暗叫不好,匆匆延醫請藥,這邊趣兒忙去稟報了李府老太太,老太太帶著夏嬤嬤過來看視。
此時,大夫眼睛微閉,一手撫胡須,一手隔著帕子號診。片刻後,邱大夫起身朝老太太行了一禮,老太太道:“邱大夫不必多禮,我這孫女如何?”邱大夫道:“氣血兩虛,憂思過度傷脾胃,又兼之夏日裏貪涼,寒氣入體,害了溫病。待老夫開兩副藥,冷水煎服即可。”
待一小藥童奉上紙筆,筆走龍神寫下藥方,冬清忙接過下去煎藥去。
夏嬤嬤聽後連道三聲阿彌陀佛:“沒事兒便好、沒事兒便好。”後包了十兩銀子親自送邱大夫出去。
這頭老太太端起茶盞重重磕下,這一聲響動嚇得屋裏丫鬟婆子俱都跪下。
老太太道:“這是怎地回事?昨日是誰在伺候?”夏菱與秋靈兩人忙膝行向前,磕了個頭,夏菱兩人不敢隱瞞,一一說了。
夏嬤嬤打簾子進門後聽了大半,又見老太太眉頭緊皺,怕她罰人,道:“難怪難怪,俱都是十幾歲的丫頭,哪能想得周全。”老太太瞥夏嬤嬤一眼,說道:“罷了,這屋裏也沒個主事兒人,怎不見柳媽媽伺候?”
喜兒忙出屋喚人。柳媽媽一聽是老太太召見,大喜,自打她病後,李婠便尋了個由頭叫夏菱掌管釵釧盥沐,漸漸倚重起夏菱來,她倒是被撇到了屋外,做些不上不下的縫補衣物的瑣事,活計倒是輕省,月錢也未變,但和跟在主子麵前全是兩個樣,但她左右思量也不得其法。如今老太太傳喚,她心中喜色便在臉上露出三分,又想著如今小主子病了,忙做出憂色來,與喜兒一道進去。
柳媽媽進屋便跪下請安:“請老太太安。”老太太並多說:“看好婠姐兒,下次若再是如此,拿你是問。”遂與夏嬤嬤乘軟轎走了,劉媽媽趴伏在地,恭謹應是。
正巧,冬清端著藥進屋。柳媽媽起身上前接過,示意夏菱幾人把李婠扶起,伺候李婠喝藥。
待眾人出了裏間,柳媽媽拉著夏菱等人勸慰道:“不怪你們,隻還是年幼了些,主子說要冰就給冰,要減衣就減衣的,殊不知,我們這些做下人的,為主子長遠計,還是得勸著些,有個度才行。”
夏菱心裏啐了一口,道:“我平日裏知曉柳媽媽深思遠慮,心裏也暗自佩服,今日個兒說話怎地這麽不著五六,倒全是姑娘不知輕重了,下次全由得你做主罷。”
柳媽媽本有意擺譜,顯出自己老成持重,誰知碰了個釘子,忙道:“哪兒的話,菱姑娘是曲解了。”說完便走了,眾人見此也散了。
又過半日,太陽西斜,李婠從昏昏沉沉中醒來,在眾人伺候下喝了蓮花粥與烏雞湯,精神氣回來幾分。
李婠道:“扶我起來梳洗罷。”正此時,冬清來稟,李嫦、李姝、李妍三位小姐來看望。李婠忙道:“引幾位姐姐去暖閣稍坐,我片刻便來。”
一語未落,李嫦幾人便入了裏屋。李嫦見她要起身,忙製止:“莫起身。”冬清把她半扶起,往她身後塞了軟枕,又帶著小丫鬟奉上茶水,方退下。
李婠道:“又勞幾位姐姐看望了。”李嫦道:“淨說些胡話。”後又細細問她用了什麽,身子可好些了。李婠一一答了。
李嫦又道:“娟姐兒自定親後就被姨娘拘到屋裏,康哥兒不便來,他兩俱都托我來看你,你可別見怪。”李姝聞言雙臉微紅,也支支吾吾的道:“寧哥兒也說不便來,托我來看望一聲。”
李婠道:“哪裏的話,不過小病,那值得你們親自來一趟。”李婠見李姝不自在,忙換了話題,幾人略聊了片刻後,李嫦幾人怕打擾李婠養病,便離去了。
李姝行至半路,心中鬱鬱,對著湖水捂臉哭了起來,貼身伺候的桂姐兒忙遞上帕子,問道:“姑娘這是怎地呢?怎哭了起來?”
李姝道:“你是沒見,小妹躺了兩天,一起長大的姐妹兄弟哪個不掛個心?偏偏寧哥兒整日裏醉生夢死,學也不上了,整日胡混。老太太他不去見,小妹病了他不理,盡和老爺太太吵架。連姐兒走了我也傷心,但我們幾個兒一般大,都是骨肉血親,如今他要娶新嫂嫂,嫦姐兒幾個也定親了,他怎理都不理?”
這廂,柳媽媽捧著藥進屋,李婠心中訝異,麵上自然接過藥碗喝了,柳媽媽見她並無他話,心中一鬆,接過藥碗出去。
待人走後,夏菱輕聲把老太太的話原封不動說出,李婠垂眼道:“先這般罷。”
如今這般,暫且也沒個好主意,她遠著柳媽媽,一是隱約記得夢中柳媽媽侄子好賭,日後會偷她不少首飾去賣,二則她時常出府,柳媽媽又是個耳報神,遂有意遠著她,讓她在莊子上榮養。
如今她有要事要辦,到有幾分棘手。
可叫她延緩兩日又不甘心,遂想著,若是祖母怪罪,且多抄寫書罷。
這日一早,天不見亮,菊生領著李記布莊莊管事從東北角偏門進府,順著後廊進了海棠苑。
莊管事昨日接到消息左右難眠,一早便打理妥當候在角門,他見菊生後小心打聽,隻對方也不知所以然。
一路走來,他見苑裏丫鬟婆子屏息斂聲,低眉塌眼,心中胡亂猜測,有幾分暗怕,到正廳,他眼光掃見正廳屋裏四角點著燭火,屋裏明亮,神色緩了幾分,恭敬行禮。
李婠高坐軟榻之上,見一道高瘦影子跪下,耳邊又聽這人道:“請女東家安。”
李婠道:“莊管事不必多禮,快快請座。”對方依言坐了。李婠又與之閑話幾句,問些可用飯食,布莊生意的瑣事。
李婠道:“不瞞管事,初得了這莊子,喜不自勝,但不知裏麵門道,多虧莊管事。如今倒是曉得其中一二,遂有個想法,煩請莊管事再指點一二。”莊管事連道不敢。
李婠道:“我欲開個女子紡織作坊。”莊管事擦汗,道:“東家,這、這是為何?現布莊上貨源穩定,實屬、實屬——”
李婠抬手製止,道:“莊管事且聽我細細道來。這梁州首府現有大小布莊四百二十七家,供梁州上至權貴,下至百姓布麻絲娟等物,絲娟自福州來,福州以桑田種桑為業,織戶眾多,絲娟多運於西南之地;布麻二物多收自本地布行,布行又取自行腳商人,最終來自女子紡織。一層又一層剝利,複又賣於百姓。我上街頭,見一婦人辛苦一月,卻勞無所得,女子何艱?百姓何艱?
再有,現紡織作坊有二,一為宮廷禦用,朝廷專設官辦督造,二是權貴蓄養仆婢,專作絲絹,全供富貴,市麵上的多是女子自行織造,後商人買賣。何不直接開個作坊?多得些利潤?”
莊管事為難道:“東家容稟,一是女子出門做活,隻怕有人閑話;二則開個作坊不易,又全是女子,怕是更難,三則隻怕布行不市布於我等,隻怕來日——”
現今世道苛刻,對女子束縛眾多,街上十有六七為男子,另二三也是寡居,年老,或欲換茶米醬醋的農婦,稍有家資人家的女子藏於深閨。甚至有富庶之地仿聖人喜好,上行下效,有纏腳惡俗。
李婠道:“紡織作坊邊開在城西罷,那邊百姓艱難,總有一二為活命計,不在意這些世俗的。你且去尋個占地大的空院落,另尋匠人買些織機,先理個招三十人的章程來我瞧瞧。對了,這作坊得管一頓飯食、得讓女子做活便有銅錢可拿、要有好手看著、務讓人欺辱了她們。”後她喝了口茶,輕聲說道:“若你不行,我隻得從新尋個了。”
莊管事聞言撲通一聲跪下,“東家,鄙人定當辦好——”
李婠道:“那便好,你且下去罷。近日我出門不便,有了眉目便報給菊生。”
莊管事遂恭敬退下,心中暗自叫苦,真真是閨閣小姐,不知世俗門道,盡做些異想天開之事。
話說這頭,莊管事出了李府徑直回了家。
莊管事原名莊文德,原是梁州三石村人,家中頗有積蓄,自啟蒙後被家裏頭送到城裏學作賬房,待有所成,又托關係進了李記布莊當管事,娶了城裏醬鋪女兒馬氏,終於在梁州府安家,借利買了個一進的院子,一個婆子一個小丫鬟,有一女,前年又納了房妾,有孕七月。
待他進門,女兒英兒跑來:“爹爹抱——”莊管事心煩,擺手:“去——去——一旁玩兒去。”馬氏見狀忙讓丫鬟把女兒抱走。馬氏見他一臉煩悶,問道:“怎現在回了?可是遇上什麽煩心事?”
莊管事長歎一聲,一一說了,“翠娘,你看這、這如何是好?”
馬氏聽後,若有所思,半響後說道:“這倒是像是要養些針織娘織布做衣,怕不是東家年紀尚小,憐貧惜弱,又想著能省些錢財,遂作此主意。這倒是碰上我知曉的了。且拖個中人尋院子,托個牙婆買上兩個婆子做飯食灑掃的活計、並幾個小子作看護,另再算算一月婦人可紡多少布、各項要支多少工錢,可不就成了嗎?”
莊管事撫須道,“是了是了。”他心裏暗道,娶妻娶賢,馬氏遂貌不驚人,但賢良淑德,於他是個助益。
馬氏提道:“老爺且去看看薑妹妹罷,方才聽丫鬟說,她肚子有些疼。”莊管事聽此言,坐不住了,訕笑道:“那我便去了,晚上在來看你。”見馬氏點頭後便去了。
這時丫鬟冬花進來見此,嘟囔兩句:“老爺真是、一點都不顧及夫人。”馬氏聞言笑道:“這話得,你到是第一天見他?不過他性情如此罷了。”說完,又輕聲補了一句:“也得虧他性情如此。”
待過了小半月,馬氏把理好的章程請人潤筆寫了,莊管事呈上去交給菊生。
第9章
話說這頭,李婠清早讓莊管事進府,還沒過晚,這事兒便傳到了老太太耳裏,當晚便被罰抄了《女戒》。
老太太發話:便先讓她抄百遍,弄清錯在何處再來請罪。李婠不敢置喙。
這日,李婠筆下抄著“卑弱第一。古者生女三日,臥之床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臥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等詞,心下厭煩,臉上也帶出幾分。
春慧立於書案旁磨墨,不敢作聲,夏菱拿著一張寫滿的紙張放在院裏晾曬,回來捧回一封書信。
李婠埋頭苦寫,道:“可是莊管事?”夏菱道:“正是。”李婠遂放下筆,緩了臉色。
裏麵有封厚厚書信,開頭寫道:東家謹稟,日前紡織坊一事,夜不敢寐,恐負東家厚愛,遂次日尋中人擬房屋三處……下文細細介紹三處房屋占地與格局,以及所需人手、銀錢,列舉詳盡,又有工坊四條八戒,獎懲條例等。
李婠細細看後,心中道:這可算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單見他舉止言辭,隻以為是個守陳腐舊之人,沒成想也頗有進取之心。
她思量後,用朱砂批了小字,叫來夏菱:“你且與菊生說,我細細看了,有幾處不妥,幾處疑惑,且改改再呈上來罷。”
先不提莊管事與馬氏這邊,且說這信送出不久後,梅兒抹著眼淚跑進院裏的,正值秋靈在走廊下打絡子,見狀後起身問道:“這是怎地了?”
梅兒哭道:“我哥哥方送了信回,好幾人囔囔著奉命行事,不由分說地把他按在凳子上打板子。”秋靈道:“這還了得、你莫急,且與姑娘說去,看看這府裏還有沒有規矩。”
李婠此時正抄著書,見秋靈與梅兒進來,筆下一頓,紙上留下鬥大個墨跡,她沒理一旁夏菱疊聲“糟蹋了、糟蹋了”,問何事,梅兒哭哭啼啼稟明後,哭道:“求姑娘救救我哥哥——”李婠道:“莫急,你且帶路。”
李婠帶著梅兒、春慧、夏菱、秋靈並柳媽媽與幾個粗實婆子往園子裏趕,剛跨過垂花門,便聽長棍撕破長空落在人肉上,伴著菊生一聲聲慘叫。
花叢遮掩處,隻見菊生被扒了褲子趴在凳子上,幾個小廝按住他手腳,一人手持棒子,下下到肉。
梅兒見此,撲上去大叫一聲:哥哥。
李婠此時喝道:“住手——”,那幾個小廝先被撲上來的人驚得停住,後又見是府上姑娘,忙跪下請安。
身後柳媽媽見菊生沒穿褲子,一疊聲道:“姑娘、且避避,此處汙濁。”李婠沒理,她隻見菊生臀股全是血,忙道:“你們幾個且去扶他歇著,再去請兩個大夫。”身後眾人方忙開了,隻柳媽媽邊連聲說不和禮數、不幹淨之類的話,邊抬起袖子欲遮住李婠眼。
李婠撫開眼前的袖子,眼中怒氣未散,冷聲道:“幾位莫不是看差了這是什麽地方——說打就打、濫用私刑,眼裏還有沒有王法。”
跪下幾個小廝連連道不敢,其中一人仰頭道:“回稟姑娘,我們也是奉命行事,萬望姑娘開恩。”李婠冷哼一聲:“我倒是要聽聽、你到底是奉了誰的令,敢來打我的人?”
正此時,一聲音插進來:“奉的便是我的令,打也是也是你的人,怎麽,還打不得?”李婠心中一驚,回頭便見老太太與夏嬤嬤立在後方,幾個丫鬟婆子遠遠地垂首站著,更遠處有一轎輦子。
李婠忙上前行禮:“祖母。”身後跟著地夏菱等丫鬟婆子也慌忙行禮。
老太太手裏撥了幾顆佛珠,眼睛盯著李婠,不叫起,半響後她才開口:“先回罷。”說罷轉身走了。
夏嬤嬤落後幾步,與李婠輕聲道:“姑娘,老太太現下正生著氣,回頭快予她賠個不是。”李婠垂眼,低聲回道:“多謝嬤嬤。”
待回了安喜院,夏嬤嬤便攔住欲跟著的夏菱等人,道:“你們且回罷。”夏菱等人萬般求情也無法,隻好留一二人在次候著,其餘人回了。到佛堂門前,夏嬤嬤又支使其他人留在二門外,自己進去了。
屋內,李婠悶不吭聲地跪在地上,夏嬤嬤見此忙找了個繡花軟墊遞過去,老太太抬眼道:“怎麽?要不我去跪著、她來坐?”夏嬤嬤嚇得忙收了起來。
老太太轉頭訓斥:“你說說、現下做的哪樁哪件合乎情理?我憐你孤弱,予你銀錢、鋪子,沒成想你膽大包天,去買通那幾個門房小廝,成日裏出府搗鼓不算,又是擅自接人進府,又是書信往來,可是不要名聲了?這樁樁件件的,注意倒是大得很,你何不直接砌個牆,與我們單過罷。”
李婠認錯:“祖母,孫兒知錯了。”
老太太道:“我見你每次認錯倒是麻溜兒,就是不見改。”說罷,她緩口氣,接著道:“罷了,你且留下,我親自管教你,我到要瞧瞧,你這一身反骨正不正得過來——”
而後,她對夏嬤嬤道:“你且去把偏房收拾出來,從我這兒撥幾個老實丫頭看著她。另賞海棠苑各人十巴掌,你親自看著。”
李婠問道忙攔著:“祖母,何至如此,若無主子命令,她們也不敢動彈。”老太太沒理,嗬斥夏嬤嬤:“還不快去!”夏嬤嬤見李婠麵露焦急,使了個眼色讓她放心,方退下了。
這廂李婠被罰,眾姐妹知曉情形後,紛紛來求情,卻被老太太擋了回去,隻每月十五眾人來晨昏定省時能說幾句小話,李婠憂心織坊一事,卻沒甚法子,隻得托人轉到莊管事先擱置,心裏難受。如此過了一月。
一日,她見牆頭掛滿紅布,問了手邊丫頭,才知堂哥李康寧與上都護府司馬程家大房次女程韶儀婚期將至,婚宴那日,便得了老太太應許,出去迎客,待第二日又回了院子。
這廂,李嫦,李娟,李姝三人親事定後,已走完納征,待問期時,李嫦婚事訂於這年十月九日,李娟與李姝同訂於次年三月二十七。
問期這日正巧是季夫人生日,老太太午間便派夏嬤嬤送來賀禮,李康榮午間到跟前磕頭,獻上壽禮,餘下人也備禮。李嫦邀了李娟、李妍等姐妹,與堂嫂程韶儀,又邀了何夫人,至晚間,在花廳前掛上燈籠,擺上一席,定了一班小戲,大家熱熱鬧鬧在花廳裏開夜宴。
是夜天高月明,晚風習習。季夫人與何夫人居席上,左右依次圍坐著李嫦、李娟、李姝、李妍、程韶儀。
開席後,眾人吃菜敬酒,李嫦起頭,端酒敬季夫人一杯,其餘人一一敬酒。季夫人今日心中欣喜,連喝好幾杯後,笑道:“可別光逮著我一人,也敬敬二太太。”何夫人道:“可別,還是敬壽星罷,即是壽星,應多喝幾杯。”說罷,倒酒又敬了季夫人一杯。
李婠遂沒有回絕。
到了地方,一婆子並著數個丫鬟早候在門口,擁著李婠進去了。夏菱看這偏廳室宇精美、鋪陳華麗,案上置有果盤,屋裏果香怡人,榻上也是攢新,暗自點頭,遂伺候她歇息,與冬清出門守著。
李婠因著今日見了夢中故人,心中煩悶,誰知合上眼,迷迷糊糊睡去。夢中,她猶見儀門前的貴婦人口中含笑,觀之可親,正於堂上說笑,轉眼便成了苛刻尖酸、輕口薄舌之人,軟塌上的老婦人藹然親善、慈祥和氣,也成了逼人的羅刹,這富麗堂皇的府邸也成了吃人的魔窟,光怪陸離中,她滿頭冷汗地醒來。
夏菱聽見裏屋動靜,忙與眾人進去,她見李婠滿頭汗水,問道:“姑娘,可是做噩夢了?”李婠輕輕點頭,問道:“現今什麽時辰了?”
夏菱回道:“剛到申時,還早著了,約摸躺了二刻鍾。姑娘可要起身了?”李婠點頭,眾人遂服侍她理發整衣,又奉上些涼湯小食。
李婠頭重腳輕,冷汗滿背,她強忍不適尋了李嫦等人,強打起精神來,待宴飲事畢,回去便病倒了。
你猜為何這李婠會做此噩夢?若究其緣由,就得說說李婠白馬寺夢中之事了。這事也不新鮮,就是滾滾紅塵中的一件,說不準大家都已猜到。前因後果,不過幾行,隻是其中酸楚,滿紙難言。容我賣個關子,暫且不提。
第8章
話說這頭,李婠歸府後便覺頭昏腦悶歇下了,次日一早,夏菱喚了好幾聲,也見李婠起身,又見她滿臉冷汗,暗叫不好,匆匆延醫請藥,這邊趣兒忙去稟報了李府老太太,老太太帶著夏嬤嬤過來看視。
此時,大夫眼睛微閉,一手撫胡須,一手隔著帕子號診。片刻後,邱大夫起身朝老太太行了一禮,老太太道:“邱大夫不必多禮,我這孫女如何?”邱大夫道:“氣血兩虛,憂思過度傷脾胃,又兼之夏日裏貪涼,寒氣入體,害了溫病。待老夫開兩副藥,冷水煎服即可。”
待一小藥童奉上紙筆,筆走龍神寫下藥方,冬清忙接過下去煎藥去。
夏嬤嬤聽後連道三聲阿彌陀佛:“沒事兒便好、沒事兒便好。”後包了十兩銀子親自送邱大夫出去。
這頭老太太端起茶盞重重磕下,這一聲響動嚇得屋裏丫鬟婆子俱都跪下。
老太太道:“這是怎地回事?昨日是誰在伺候?”夏菱與秋靈兩人忙膝行向前,磕了個頭,夏菱兩人不敢隱瞞,一一說了。
夏嬤嬤打簾子進門後聽了大半,又見老太太眉頭緊皺,怕她罰人,道:“難怪難怪,俱都是十幾歲的丫頭,哪能想得周全。”老太太瞥夏嬤嬤一眼,說道:“罷了,這屋裏也沒個主事兒人,怎不見柳媽媽伺候?”
喜兒忙出屋喚人。柳媽媽一聽是老太太召見,大喜,自打她病後,李婠便尋了個由頭叫夏菱掌管釵釧盥沐,漸漸倚重起夏菱來,她倒是被撇到了屋外,做些不上不下的縫補衣物的瑣事,活計倒是輕省,月錢也未變,但和跟在主子麵前全是兩個樣,但她左右思量也不得其法。如今老太太傳喚,她心中喜色便在臉上露出三分,又想著如今小主子病了,忙做出憂色來,與喜兒一道進去。
柳媽媽進屋便跪下請安:“請老太太安。”老太太並多說:“看好婠姐兒,下次若再是如此,拿你是問。”遂與夏嬤嬤乘軟轎走了,劉媽媽趴伏在地,恭謹應是。
正巧,冬清端著藥進屋。柳媽媽起身上前接過,示意夏菱幾人把李婠扶起,伺候李婠喝藥。
待眾人出了裏間,柳媽媽拉著夏菱等人勸慰道:“不怪你們,隻還是年幼了些,主子說要冰就給冰,要減衣就減衣的,殊不知,我們這些做下人的,為主子長遠計,還是得勸著些,有個度才行。”
夏菱心裏啐了一口,道:“我平日裏知曉柳媽媽深思遠慮,心裏也暗自佩服,今日個兒說話怎地這麽不著五六,倒全是姑娘不知輕重了,下次全由得你做主罷。”
柳媽媽本有意擺譜,顯出自己老成持重,誰知碰了個釘子,忙道:“哪兒的話,菱姑娘是曲解了。”說完便走了,眾人見此也散了。
又過半日,太陽西斜,李婠從昏昏沉沉中醒來,在眾人伺候下喝了蓮花粥與烏雞湯,精神氣回來幾分。
李婠道:“扶我起來梳洗罷。”正此時,冬清來稟,李嫦、李姝、李妍三位小姐來看望。李婠忙道:“引幾位姐姐去暖閣稍坐,我片刻便來。”
一語未落,李嫦幾人便入了裏屋。李嫦見她要起身,忙製止:“莫起身。”冬清把她半扶起,往她身後塞了軟枕,又帶著小丫鬟奉上茶水,方退下。
李婠道:“又勞幾位姐姐看望了。”李嫦道:“淨說些胡話。”後又細細問她用了什麽,身子可好些了。李婠一一答了。
李嫦又道:“娟姐兒自定親後就被姨娘拘到屋裏,康哥兒不便來,他兩俱都托我來看你,你可別見怪。”李姝聞言雙臉微紅,也支支吾吾的道:“寧哥兒也說不便來,托我來看望一聲。”
李婠道:“哪裏的話,不過小病,那值得你們親自來一趟。”李婠見李姝不自在,忙換了話題,幾人略聊了片刻後,李嫦幾人怕打擾李婠養病,便離去了。
李姝行至半路,心中鬱鬱,對著湖水捂臉哭了起來,貼身伺候的桂姐兒忙遞上帕子,問道:“姑娘這是怎地呢?怎哭了起來?”
李姝道:“你是沒見,小妹躺了兩天,一起長大的姐妹兄弟哪個不掛個心?偏偏寧哥兒整日裏醉生夢死,學也不上了,整日胡混。老太太他不去見,小妹病了他不理,盡和老爺太太吵架。連姐兒走了我也傷心,但我們幾個兒一般大,都是骨肉血親,如今他要娶新嫂嫂,嫦姐兒幾個也定親了,他怎理都不理?”
這廂,柳媽媽捧著藥進屋,李婠心中訝異,麵上自然接過藥碗喝了,柳媽媽見她並無他話,心中一鬆,接過藥碗出去。
待人走後,夏菱輕聲把老太太的話原封不動說出,李婠垂眼道:“先這般罷。”
如今這般,暫且也沒個好主意,她遠著柳媽媽,一是隱約記得夢中柳媽媽侄子好賭,日後會偷她不少首飾去賣,二則她時常出府,柳媽媽又是個耳報神,遂有意遠著她,讓她在莊子上榮養。
如今她有要事要辦,到有幾分棘手。
可叫她延緩兩日又不甘心,遂想著,若是祖母怪罪,且多抄寫書罷。
這日一早,天不見亮,菊生領著李記布莊莊管事從東北角偏門進府,順著後廊進了海棠苑。
莊管事昨日接到消息左右難眠,一早便打理妥當候在角門,他見菊生後小心打聽,隻對方也不知所以然。
一路走來,他見苑裏丫鬟婆子屏息斂聲,低眉塌眼,心中胡亂猜測,有幾分暗怕,到正廳,他眼光掃見正廳屋裏四角點著燭火,屋裏明亮,神色緩了幾分,恭敬行禮。
李婠高坐軟榻之上,見一道高瘦影子跪下,耳邊又聽這人道:“請女東家安。”
李婠道:“莊管事不必多禮,快快請座。”對方依言坐了。李婠又與之閑話幾句,問些可用飯食,布莊生意的瑣事。
李婠道:“不瞞管事,初得了這莊子,喜不自勝,但不知裏麵門道,多虧莊管事。如今倒是曉得其中一二,遂有個想法,煩請莊管事再指點一二。”莊管事連道不敢。
李婠道:“我欲開個女子紡織作坊。”莊管事擦汗,道:“東家,這、這是為何?現布莊上貨源穩定,實屬、實屬——”
李婠抬手製止,道:“莊管事且聽我細細道來。這梁州首府現有大小布莊四百二十七家,供梁州上至權貴,下至百姓布麻絲娟等物,絲娟自福州來,福州以桑田種桑為業,織戶眾多,絲娟多運於西南之地;布麻二物多收自本地布行,布行又取自行腳商人,最終來自女子紡織。一層又一層剝利,複又賣於百姓。我上街頭,見一婦人辛苦一月,卻勞無所得,女子何艱?百姓何艱?
再有,現紡織作坊有二,一為宮廷禦用,朝廷專設官辦督造,二是權貴蓄養仆婢,專作絲絹,全供富貴,市麵上的多是女子自行織造,後商人買賣。何不直接開個作坊?多得些利潤?”
莊管事為難道:“東家容稟,一是女子出門做活,隻怕有人閑話;二則開個作坊不易,又全是女子,怕是更難,三則隻怕布行不市布於我等,隻怕來日——”
現今世道苛刻,對女子束縛眾多,街上十有六七為男子,另二三也是寡居,年老,或欲換茶米醬醋的農婦,稍有家資人家的女子藏於深閨。甚至有富庶之地仿聖人喜好,上行下效,有纏腳惡俗。
李婠道:“紡織作坊邊開在城西罷,那邊百姓艱難,總有一二為活命計,不在意這些世俗的。你且去尋個占地大的空院落,另尋匠人買些織機,先理個招三十人的章程來我瞧瞧。對了,這作坊得管一頓飯食、得讓女子做活便有銅錢可拿、要有好手看著、務讓人欺辱了她們。”後她喝了口茶,輕聲說道:“若你不行,我隻得從新尋個了。”
莊管事聞言撲通一聲跪下,“東家,鄙人定當辦好——”
李婠道:“那便好,你且下去罷。近日我出門不便,有了眉目便報給菊生。”
莊管事遂恭敬退下,心中暗自叫苦,真真是閨閣小姐,不知世俗門道,盡做些異想天開之事。
話說這頭,莊管事出了李府徑直回了家。
莊管事原名莊文德,原是梁州三石村人,家中頗有積蓄,自啟蒙後被家裏頭送到城裏學作賬房,待有所成,又托關係進了李記布莊當管事,娶了城裏醬鋪女兒馬氏,終於在梁州府安家,借利買了個一進的院子,一個婆子一個小丫鬟,有一女,前年又納了房妾,有孕七月。
待他進門,女兒英兒跑來:“爹爹抱——”莊管事心煩,擺手:“去——去——一旁玩兒去。”馬氏見狀忙讓丫鬟把女兒抱走。馬氏見他一臉煩悶,問道:“怎現在回了?可是遇上什麽煩心事?”
莊管事長歎一聲,一一說了,“翠娘,你看這、這如何是好?”
馬氏聽後,若有所思,半響後說道:“這倒是像是要養些針織娘織布做衣,怕不是東家年紀尚小,憐貧惜弱,又想著能省些錢財,遂作此主意。這倒是碰上我知曉的了。且拖個中人尋院子,托個牙婆買上兩個婆子做飯食灑掃的活計、並幾個小子作看護,另再算算一月婦人可紡多少布、各項要支多少工錢,可不就成了嗎?”
莊管事撫須道,“是了是了。”他心裏暗道,娶妻娶賢,馬氏遂貌不驚人,但賢良淑德,於他是個助益。
馬氏提道:“老爺且去看看薑妹妹罷,方才聽丫鬟說,她肚子有些疼。”莊管事聽此言,坐不住了,訕笑道:“那我便去了,晚上在來看你。”見馬氏點頭後便去了。
這時丫鬟冬花進來見此,嘟囔兩句:“老爺真是、一點都不顧及夫人。”馬氏聞言笑道:“這話得,你到是第一天見他?不過他性情如此罷了。”說完,又輕聲補了一句:“也得虧他性情如此。”
待過了小半月,馬氏把理好的章程請人潤筆寫了,莊管事呈上去交給菊生。
第9章
話說這頭,李婠清早讓莊管事進府,還沒過晚,這事兒便傳到了老太太耳裏,當晚便被罰抄了《女戒》。
老太太發話:便先讓她抄百遍,弄清錯在何處再來請罪。李婠不敢置喙。
這日,李婠筆下抄著“卑弱第一。古者生女三日,臥之床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臥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等詞,心下厭煩,臉上也帶出幾分。
春慧立於書案旁磨墨,不敢作聲,夏菱拿著一張寫滿的紙張放在院裏晾曬,回來捧回一封書信。
李婠埋頭苦寫,道:“可是莊管事?”夏菱道:“正是。”李婠遂放下筆,緩了臉色。
裏麵有封厚厚書信,開頭寫道:東家謹稟,日前紡織坊一事,夜不敢寐,恐負東家厚愛,遂次日尋中人擬房屋三處……下文細細介紹三處房屋占地與格局,以及所需人手、銀錢,列舉詳盡,又有工坊四條八戒,獎懲條例等。
李婠細細看後,心中道:這可算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單見他舉止言辭,隻以為是個守陳腐舊之人,沒成想也頗有進取之心。
她思量後,用朱砂批了小字,叫來夏菱:“你且與菊生說,我細細看了,有幾處不妥,幾處疑惑,且改改再呈上來罷。”
先不提莊管事與馬氏這邊,且說這信送出不久後,梅兒抹著眼淚跑進院裏的,正值秋靈在走廊下打絡子,見狀後起身問道:“這是怎地了?”
梅兒哭道:“我哥哥方送了信回,好幾人囔囔著奉命行事,不由分說地把他按在凳子上打板子。”秋靈道:“這還了得、你莫急,且與姑娘說去,看看這府裏還有沒有規矩。”
李婠此時正抄著書,見秋靈與梅兒進來,筆下一頓,紙上留下鬥大個墨跡,她沒理一旁夏菱疊聲“糟蹋了、糟蹋了”,問何事,梅兒哭哭啼啼稟明後,哭道:“求姑娘救救我哥哥——”李婠道:“莫急,你且帶路。”
李婠帶著梅兒、春慧、夏菱、秋靈並柳媽媽與幾個粗實婆子往園子裏趕,剛跨過垂花門,便聽長棍撕破長空落在人肉上,伴著菊生一聲聲慘叫。
花叢遮掩處,隻見菊生被扒了褲子趴在凳子上,幾個小廝按住他手腳,一人手持棒子,下下到肉。
梅兒見此,撲上去大叫一聲:哥哥。
李婠此時喝道:“住手——”,那幾個小廝先被撲上來的人驚得停住,後又見是府上姑娘,忙跪下請安。
身後柳媽媽見菊生沒穿褲子,一疊聲道:“姑娘、且避避,此處汙濁。”李婠沒理,她隻見菊生臀股全是血,忙道:“你們幾個且去扶他歇著,再去請兩個大夫。”身後眾人方忙開了,隻柳媽媽邊連聲說不和禮數、不幹淨之類的話,邊抬起袖子欲遮住李婠眼。
李婠撫開眼前的袖子,眼中怒氣未散,冷聲道:“幾位莫不是看差了這是什麽地方——說打就打、濫用私刑,眼裏還有沒有王法。”
跪下幾個小廝連連道不敢,其中一人仰頭道:“回稟姑娘,我們也是奉命行事,萬望姑娘開恩。”李婠冷哼一聲:“我倒是要聽聽、你到底是奉了誰的令,敢來打我的人?”
正此時,一聲音插進來:“奉的便是我的令,打也是也是你的人,怎麽,還打不得?”李婠心中一驚,回頭便見老太太與夏嬤嬤立在後方,幾個丫鬟婆子遠遠地垂首站著,更遠處有一轎輦子。
李婠忙上前行禮:“祖母。”身後跟著地夏菱等丫鬟婆子也慌忙行禮。
老太太手裏撥了幾顆佛珠,眼睛盯著李婠,不叫起,半響後她才開口:“先回罷。”說罷轉身走了。
夏嬤嬤落後幾步,與李婠輕聲道:“姑娘,老太太現下正生著氣,回頭快予她賠個不是。”李婠垂眼,低聲回道:“多謝嬤嬤。”
待回了安喜院,夏嬤嬤便攔住欲跟著的夏菱等人,道:“你們且回罷。”夏菱等人萬般求情也無法,隻好留一二人在次候著,其餘人回了。到佛堂門前,夏嬤嬤又支使其他人留在二門外,自己進去了。
屋內,李婠悶不吭聲地跪在地上,夏嬤嬤見此忙找了個繡花軟墊遞過去,老太太抬眼道:“怎麽?要不我去跪著、她來坐?”夏嬤嬤嚇得忙收了起來。
老太太轉頭訓斥:“你說說、現下做的哪樁哪件合乎情理?我憐你孤弱,予你銀錢、鋪子,沒成想你膽大包天,去買通那幾個門房小廝,成日裏出府搗鼓不算,又是擅自接人進府,又是書信往來,可是不要名聲了?這樁樁件件的,注意倒是大得很,你何不直接砌個牆,與我們單過罷。”
李婠認錯:“祖母,孫兒知錯了。”
老太太道:“我見你每次認錯倒是麻溜兒,就是不見改。”說罷,她緩口氣,接著道:“罷了,你且留下,我親自管教你,我到要瞧瞧,你這一身反骨正不正得過來——”
而後,她對夏嬤嬤道:“你且去把偏房收拾出來,從我這兒撥幾個老實丫頭看著她。另賞海棠苑各人十巴掌,你親自看著。”
李婠問道忙攔著:“祖母,何至如此,若無主子命令,她們也不敢動彈。”老太太沒理,嗬斥夏嬤嬤:“還不快去!”夏嬤嬤見李婠麵露焦急,使了個眼色讓她放心,方退下了。
這廂李婠被罰,眾姐妹知曉情形後,紛紛來求情,卻被老太太擋了回去,隻每月十五眾人來晨昏定省時能說幾句小話,李婠憂心織坊一事,卻沒甚法子,隻得托人轉到莊管事先擱置,心裏難受。如此過了一月。
一日,她見牆頭掛滿紅布,問了手邊丫頭,才知堂哥李康寧與上都護府司馬程家大房次女程韶儀婚期將至,婚宴那日,便得了老太太應許,出去迎客,待第二日又回了院子。
這廂,李嫦,李娟,李姝三人親事定後,已走完納征,待問期時,李嫦婚事訂於這年十月九日,李娟與李姝同訂於次年三月二十七。
問期這日正巧是季夫人生日,老太太午間便派夏嬤嬤送來賀禮,李康榮午間到跟前磕頭,獻上壽禮,餘下人也備禮。李嫦邀了李娟、李妍等姐妹,與堂嫂程韶儀,又邀了何夫人,至晚間,在花廳前掛上燈籠,擺上一席,定了一班小戲,大家熱熱鬧鬧在花廳裏開夜宴。
是夜天高月明,晚風習習。季夫人與何夫人居席上,左右依次圍坐著李嫦、李娟、李姝、李妍、程韶儀。
開席後,眾人吃菜敬酒,李嫦起頭,端酒敬季夫人一杯,其餘人一一敬酒。季夫人今日心中欣喜,連喝好幾杯後,笑道:“可別光逮著我一人,也敬敬二太太。”何夫人道:“可別,還是敬壽星罷,即是壽星,應多喝幾杯。”說罷,倒酒又敬了季夫人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