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古代女子記事(雙重生) 作者:青橋細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說話時沒多避諱,屋內的大老爺聽了,先是沉默一會兒,後頭恨之入骨的叫陳昌的名字,後頭將府上的人都咒罵了一通,直說些“老太太誤我。”“二房不得好死”之類的話。
陳昌聽得厭煩,吩咐道:“去叫頂軟轎來將人抬回去,拿塊布將人嘴堵住了,別叫他瞎嚷嚷。”八角忙去辦了。
卻說這邊,昨兒李婠吩咐了幾樣事,夏菱、春慧、與梅兒三人正分派。梅兒是新提上來的,自認為是新人,得由有資曆的“老人”先挑,夏菱經昨天一嚇,魂去了大半,沒精氣操勞,春慧又愛躲懶。於是春、夏兩人挑了清省的活計,梅兒攬下打探消息的活兒。
不一會兒梅兒回了,惶惶然與李婠道:“姑娘,昨兒府上死了四個小廝、兩個才留頭的小丫鬟。在守南角門的門房,獸園子裏值夜的,都死了。”李婠也不由起了身冷汗,問:“也是被咬死的?”
梅兒道:“問了其他人,隻說昨兒打著燈籠去找時,那門房是在井裏麵找著的,其他的是被咬死的。這幾個,有人全家都是府上伺候的,這會兒正在賀夫人那兒哭呢。”說著又道:“姑娘,可真瘮人。”
李婠沉默了片刻道:“也是這無妄之災,送些銀兩過去罷,好歹喪事辦得體麵些。”李婠又見梅兒滿臉倉皇,思及梅兒今年也不過十四五歲,說道:“讓底下婆子送去,你叫院裏人近期安分些,別亂竄門了。”梅兒點頭應下了。
卻說陳昌自認為李婠報了仇,要去邀功一番,徑直回了府上。隻踏入院門檻時又躊躇了,心說:這要怎麽與她說?說“我把人打了,給你出氣了。”陳昌說不出這等話,又去到了園子裏,可巧在涼亭出見著了人。
陳昌見李婠周身沒個伺候的人,道:“怎麽不帶個人。”李婠道:“帶了幾個丫頭,我叫她們四處玩去了。”陳昌道:“你到好心。”
說著,陳昌碰了碰李婠右手,觸之冰涼,一麵將李婠手握在手心裏,一麵說:“雖說天氣回暖,也別在水麵上常呆,濕氣重。去假山那處亭子,那兒高,景致應該和你眼。”
李婠點了點頭,與他並肩而行,道:“你又是哪處去了?怎麽不在外書房。”陳昌道:“給你出氣去了。”李婠道:“給我出氣?”李婠一笑,忽而明白過來了,隻是曉不得是哪種出氣法子。陳昌麵上有些不自在,說道:“多的你不用管,安心便是了。”
第69章
兩人步行至假山上亭子, 稍坐了坐說了些家常話。這時,三七匆匆跑來道:“二爺,老太太正尋你。”陳昌道:“曉得了。”轉頭與李婠道:“我送你回屋去。”
三七這邊急得上火,心說:這園子離著正屋就幾步路, 怎麽就回丟了呢。李婠道:“我與你同去。”陳昌皺眉道:“外頭事你別管。”說著, 又見李婠低頭, 又覺著話說重了些, 隻是有外人在側, 也不好哄人, 遂與三七走了。
李婠一人亭中也的沒甚樂趣,正待回屋, 又見梅兒麵帶喜色而來:“姑娘,姑娘。”李婠問:“遇著什麽喜事了?”梅兒道:“我半路遇著八角, 你猜怎地了?”
李婠問:“怎地了?”梅兒道:“八角說, ‘二爺給姑娘出氣, 將人抽了一頓。’”李婠道:“大伯?”梅兒點頭:“就是大老爺。”
李婠聽罷,牽起嘴角又沒笑出來, 她自己也奇怪,立在亭中, 望著遠處。梅兒見李婠麵上不見喜色,後頭又發起呆來, 也不出聲。忽而一陣大風吹過,將兩人衣角吹起, 梅兒雙手環著搓了搓手臂,道:“姑娘, 起風了,回去罷。”李婠點頭。
行至半路, 李婠冷不丁地開口:“你去叫你哥拿了帖子、找代書寫上訴狀送官府去。”梅兒止住呼吸,問道:“是要告大老爺?”李婠道:“就寫‘府上藏奸,害人性命,凶手匿影藏形,請官差來查明案情,還人公道’罷。”
卻說這邊,三七引著陳昌到了拐到了通往大老爺院子的小路上。三七道:“老太太親自來看大老爺了。”
陳昌點頭入了院中,隻見廊下立著些丫頭婆子,據都屏氣凝神,不敢高聲,又早有兩小丫頭在兩邊打起簾子,待陳昌進屋後,遠遠地走開了。
屋內隻得老太太高高端坐在上首,秋、賀兩位夫人站在後頭,隔了個彩玻璃的屏風,大老爺渾身白布,奄奄地躺在軟榻上。
陳昌斜眼看了個大概,隻當沒瞧見,給外頭老太太、兩位夫人請安,老太太見了當頭便喝道:“還不跪下!”
陳昌跪下。老太太拿起榻邊的沉木拐杖重重打了陳昌三下,指著屏風說道:“去給你大伯賠禮道歉!”陳昌依言起身轉到屏風後,抬著眼也未瞧人,口內說了些“知錯”“望海涵”雲雲,後轉過屏風。
大老爺本極為要麵子之人,如今陳昌害他麵子全無,又打得他渾身是傷,心中自是恨不得生啖其肉,如今又見陳昌正眼也沒瞧人,更是怒火衝天,他瞪著一雙發紅的眼珠子,將榻幾上的茶盅掀倒在地上:“日你媽的陳昌——你最好別讓老子揪著你媳婦,不然看老子不玩死——”
這話音未落,隻聽一聲脆響,那彩玻璃屏風砰地四散開來,四濺的玻璃撞到大老爺身上,又劃出不少血口,疼得他大聲哀嚎。
老太太被這變故一驚,她瞧著陳昌一言不合踢碎了屏風,站起來喝道:“你們在作甚!”
陳昌充耳不聞,上前揪起大老爺的領口,另一隻手背青筋暴起,捏地指節泛白,下了死力往他臉上狠揍,口內道:“操——你敢碰她試試?”大老爺本有傷在身,還沒罵出口,便被沙包大的拳頭焊在臉上,直欲昏死過去。
老太太呼天搶地道:“來人!快來人!將兩人拉開!”隻下人都遠遠地遣開了,無人來查看。
賀夫人心頭也怕陳昌背上打死大伯的罪名,喝道:“陳昌,老太太麵前,安敢放肆!你還要你的名聲不要了!”說著自己上前去拉人。
陳昌顧及賀夫人,停下動作。老太太又急又氣,拿了拐杖打在陳昌身上:“你是不是邪祟上身,應要鬧得家宅不靈才好?不過隨口的一句話,難不成你真想殺了你大伯不成?”
老太太見他不言不語,氣道:“滾書房去!你爹在外頭教不了你,我來管教你——去將孝經抄百遍,不抄完不準出屋!”陳昌冷眼瞧著躺倒地上的大老爺,擦了擦手上的血,道:“給你三分顏色,你到開起染坊了,真把自己當爺了?”老太太怒道:“還不滾去書房!”說著拿拐棍要打。賀夫人忙將人推出去了。
老太太又看著大老爺滿頭大包,心疼道:“快!去請大夫來!我苦命的兒啊!”說著哭起來。秋夫人立在一旁,隻當自個兒是個木偶人,眼瞧著這場鬧劇也沒動作,這會兒忙抹了抹眼淚,道:“我這就去。”
賀夫人忙道:“我去罷,前些天城中來了個專治外傷的大夫,我這便派人去請。何況,大老爺這處也缺人照看。”老太太也與秋夫人道:“讓她去,她兒子做出來的‘好事’!讓她忙去!”
秋夫人心下明白,這是要找個熟悉的大夫堵住嘴巴,隻她與躺地下的人恩情早兩消,犯不著去忙活,於是低聲應是。
所來的大夫急急來,急急地走了。後頭,一個風聲傳來,說大老爺先是在小柳巷子裏頭與人爭一個暗娼與人打起來了,後頭又時運不濟被玻璃屏風砸了滿頭血,知曉的,頂多說了兩句不著調也沒多的了,此事後話,也不用多提。
卻說這邊,菊生依李婠所言先找了寫狀紙的鋪戶,後拿了帖子直奔縣衙去了。這州下縣衙中縣令接了帖子與狀紙,隻覺棘手得緊,於是與縣丞相商,以“疑案難稽”為名上報給了州府。
這裏狀紙一應送到了州府同知手裏,那同知不敢擅專,又忙得遞到了孫府引案前。孫府引拿起狀紙道:“這倒是稀奇,陳家出了命案,陳家的二少奶奶送了帖子來。”那同知道:“怕是事有蹊蹺。”
孫府引也覺有異,撫須說道:“既有案情,也不能不管。”說到此處,心下想:陳家勢大豪富,同京裏也有瓜葛,也不好招惹,如若這事獨是那婦人一人的主意,自己豈不被人當了槍使?但思及每月自織坊抬到家中的幾箱金子,以及那織坊背靠著的李家,一時難以決斷。
那同知道:“不如先叫幾個捕役拿了狀紙先行去過問陳家男主子,若真有此事,再辦此案?”孫府引心下歎一聲,左右權衡後道:“便依你所言。”說罷,點了三個差役去辦此事。
卻說這邊,三個差役上門,門房不敢怠慢,忙將人迎入角門,將信兒遞給了老太太。老太太因著前幾日大老爺與陳昌爭執一事正鬧心,晚間睡得不好,正於此間打盹,忽而有人來報:“官差上門了。”
老太太驚醒過來,驚問道:“官家來人了?犯了什麽事?”那婆子隻道不知。又問來了幾個,那婆子說三個。老太太放下心來,說道:“先叫田管事去迎到側廳,再去叫昌哥兒去問。”那婆子前腳才領命退下,後腳一副管事拿著張狀紙匆匆進了屋內。
這副管事姓副,平日好鑽營,今兒辦差事剛回,正巧在前廳碰著了三位差役與引路小廝,遂領人到了前廳,奉上茶果點心,小心打探一番。那三個差役自是沒甚隱瞞的,直說道:“接了你家狀紙,府引叫我等前來驗查?”
那副管事道:“狀紙?還請三位差爺明示?”那三人對視一眼,其中一人自懷中取出狀紙道:“瞧著你們也不像知情樣,你們府上二奶奶報官,說府上有凶人害了好幾條性命,叫我等查明真相。”
那副管事驚道:“府上都好,又哪來的命案?怕是其中又甚誤會。”那官差道:“那請管事將狀紙拿去問問府上做主的人,我等也好回了差事。”於是那副管事接了狀紙去了老太太處。
老太太先將閑雜人等遣出屋,隻留了個心腹丫頭,正是以往跟了陳昌的清簟。聽了那副管事說‘府上二奶奶因著府上有命案報官’時,老太太已氣得頭昏腦脹,她勉強抖著手與那管事道:“去,你去叫那差役回去!都是誤會一場!”那管事去了。
此時老太太眼睛發花,勉強坐下來,老太太道:“家門不幸!家門不幸啊!沒得是祖墳沒埋好,才娶了這個喪門星,她個不要臉的娼婦,不止是要禍害我家的昌哥兒,還要禍害我家一家老小啊!”
清簟給她撫背順氣,又送上熱茶。過了一會兒,老太太捏著那丫頭的手恨道:“先勾了昌哥兒,又蠱惑馨姐兒,現下又要來害我的兒子!害這陳家!好吃好穿的供著,一年也下不出個蛋,這是專來克這我陳家的!喂她吃些藥,送她上路罷,對外便說病逝了。”
清簟心重重一跳,隻覺拉著她手腕的手如同毒蛇般,打了個冷顫,話還沒說出口,又聽老太太道:“這事你來辦正合理。正好也給你報仇了,況且那院子你從小呆著,也熟悉。別人,我放心不下。”
清簟低聲道:“怕是不好對付過去。二奶奶背後站著李家,自個兒手底下還有個坊子,底下怕有萬多人,每日管事進進出出的,有個萬一鬧出去了徒惹事端。況且她底下的丫頭也激靈著,不是好糊弄的。再說,二爺怕也是。”說著,話到越來越小聲,最後沒了聲音。
老太太鬆開握著清簟的手,任由她跪倒地上,說道:“你說的我都曉得。還是你去辦。”正說著,又聽窗外有人來報:“二爺來了。”
第70章
且說這邊, 陳昌應老太太所說前去前廳打發三個差役,正巧見副管事將人送走。副管事忙上前行禮問安,道:“二爺,小的已將人送走。”陳昌點頭, 也不急著回書房, 使人倒了碗熱茶來, 問道:“是哪樣事?”
副管事正待說, 臨到嘴時神色一變, 心中驚道:不好, 才將貪功冒進,忘了個這個“活閻王”, 狀紙直接送到老太太處去了。老太太十有八九要找二奶奶的不是,這閻王知曉了原委, 焉能放過自個兒?怕要吃掛落。一麵想, 一麵後悔不迭。
這管事便能打發的, 陳昌心中沒當是大事,便站於廳前瞧著紫砂陶盆中幾尾鯉魚, 他近日受罰在書房,心中煩悶, 拿扇子點了點,與隨伺的三七道:“這前廳養什麽魚。”三七忙道:“前兒才聽田管事說, 底下莊頭獻了幾株睡蓮,我等下便去找來。”
吩咐了這事後, 也沒聽見那管事回複,陳昌回頭冷笑問:“怎麽?回句話難上了天?”
這姓副管事冷汗淋漓, 弓著腰,低著頭支支吾吾地將前因後果說了。過了小半盞茶時日, 也沒聽著人說話,他心裏犯嘀咕,小心將眼珠子往上一瞧,便看著陳昌麵無表情的站在原地,模樣瘮人,忙要開口分辨,不想陳昌冷笑開口說道:“做得好阿。”那話唬得這管事兩股戰戰,滿腦門的冷汗,急道:“二爺、二爺,我吃豬油,蒙住心。”
陳昌問:“狀紙在老太太處?”副管事忙點頭:“正是、正是。”說罷,還要分說,陳昌卻沒閑情聽人辯解,指了指那管事,吩咐三七道:“叫他看馬棚去。”說罷壓著怒氣徑直往老太太處去。
底下眾丫鬟小廝們見陳昌黑沉著臉,據都遠遠避開,打簾的小丫頭也不敢攔,快手快腳地掀起簾子,慌忙向裏頭報:“二爺來了。”
陳昌進屋,正待請安,老太太將狀紙砸陳昌身上,冷道:“看看!那娼婦做的‘好事’!”陳昌一看狀紙,滿肚子火氣,轉身便要走。
老太太道:“或打或殺,快快去料理了!”陳昌聽了“或打或殺”幾字,停住腳,冷道:“怪道人寫狀紙押到衙門上,這府上打殺人隻當尋常了。”老太太氣急,恨道:“胳膊肘往外拐的東西!你是鬼迷心竅沒個神智了?若真讓李家那娼婦告成了,這梁州會怎麽看陳家?你能落個好?日後官場上你怎麽立足?侄媳婦兒告大伯,這等奇聞異事怕是要傳得天下皆知了。”
陳昌說不出反駁話來,隻道:“什麽娼婦不娼婦!直接喚她名兒罷。”老太太聽了氣了個仰倒。陳昌卻也不管,抬腳走了。
卻說這邊,李婠因掛心這訴訟一案,著馬氏來問:“這個月稅銀可送過去了?”馬氏回道:“原定是要十六再送,因著東家說這月早些,便在三日前送去了。”李婠心知急不來,遂按捺住性子,笑道:“巧了,今兒正是初五,你先略等等,待會兒將坊子裏諸事一並分說了,省了下次再來。”
馬氏忙道:“這到好,省腳力。”李婠朝窗外望了望,說道:“還有幾刻鍾。英姐兒可好?”馬氏笑道:“勞東家記掛,都好,前些天我教她紡紗,她也覺著有趣。”
李婠道:“紡紗是正途,日後有營生。何不再請個女先生教她識字讀書,識些道理。”馬氏笑道:“早請了。不求多的,隻求她有東家一二分學識也是好的。”一語未了,梅兒進屋來報:“花管事領著幾位副管事在小廳候著。”李婠便與馬氏止了話頭,到小廳中去。
這裏梅兒進屋奉茶後推至隔扇門外,悄悄側身往裏頭一瞧。隻見李婠高坐正位,雖還是那副模樣打扮,但又與旁日不同,夏菱也立在李婠身側,一副大管事的氣派。
底下立著馬、花與諸位或男或女五六位管事,個個袖手立著,麵上肅然,上前之人必打躬作揖,口內說“正經話”。
甚麽“橫州發了水災,收的綿少了兩成。”“前些滄江退水,去往台州、紹南的船回了,款子到了賬上。”“小管事貪錢,扣了百多人飯食,正在鬧。”“城西那片租金又漲了。”“前些賬麵沒平,是記數的管事瞞記了。”雲雲。
這一應的大小事,李婠或是一人思忖,或與人商議,出言或賞或罰,隱隱見其威勢。
梅兒目不轉睛的盯著瞧,豎起耳朵聽著言語。忽而,廳外傳來喧鬧聲。梅兒驚醒,忙出門看查。卻見陳昌徑直往小廳來,底下幾個李婠心腹苦攔不住,其餘丫鬟婆子袖手站在一旁。
梅兒見了一麵氣急,一麵提著心往回走,高聲道:“姑娘,二爺來了。”
不想這聲音前腳到,後腳陳昌便踏入廳內,他見著有外人在場,不想給李婠沒臉,便咽了口唾沫,將竄到喉嚨眼兒的火苗硬壓下去。
李婠道:“今日先散了罷,夏菱幫我送送幾位管事。”幾個管事相互看看,躬身行禮後從後門離去。
陳昌進到小廳中,冷道:“你倒是大忙人。”李婠見他麵色冷硬,隱約有幾分猜測,隻一時又不知說什麽,垂眉不答。
陳昌捏著狀紙杵在李婠麵前,冷聲問道:“你叫人寫的?”李婠抬眼一看,這狀紙沒經過她手,但大致內容如她所言,便點了一下頭,欲伸手接過。
陳昌見她承認,雖早已知曉,但不及親眼所見,腦子中“嗡”的一聲,甩手將狀紙砸到李婠臉上。李婠驚呼一聲,她躲閃不及,隻能將眼睛閉上,往後一縮。
正此時,梅兒端著茶碗來上茶,見了驚呼一聲:”姑娘——“這連串動作隻在電光火石間,待回過神時,陳昌便見李婠捂著臉縮在榻上。
陳昌心重重一跳,將桌幾上茶碗掀到地上,怒道:“下去——”梅兒還要爭辯,卻見陳昌樣子可怖,已是怒極,不敢多說,匆匆下去了。
這狀紙輕飄飄地,但打在人臉上又宛如一個耳光般,李婠捂著臉在榻上沒有動彈。
陳昌眼神避開李婠,沒有看她,冷道:“才將拿腔作勢,現又故作什麽矯揉姿態?”李婠聽了便將手放下,說道:“沒有。”
陳昌蜻蜓點水地往李婠臉上掃過,隱見李婠臉上有淚痕,他手動了動,上前用拇指狠擦了擦李婠眼角,冷道:“還有臉哭?”李婠捏著陳昌衣擺,說道:“我沒哭。”陳昌又問:“可曉得錯了?”
聽了這話,李婠鬆了鬆手,臉上神色也冷下來,回道:“我錯在哪兒處?”
陳昌頓了頓,將李婠手拂開,轉身道:“你是沒錯,隻是沒有心,從不當自己是陳家人罷了。”說罷走了。
這日起,陳昌便吩咐底下婆子小廝攔著李婠,不許人出院子去,也不叫人進府,讓李婠“好生反省,作好本分事”。如此過了兩三日。
這日,李婠正看賬本,一人來報:”大奶奶來探望。“李婠不抬頭地道:”請她回去罷。“
因著陳昌有令,這院門青天白日地掛著鎖,院裏人一應都不許出去串門,大小丫鬟婆子都閑在院子裏,夏菱幾個與南喬兩人坐在廊下繡針線。這裏報信的小丫頭出屋,夏菱將手裏針戳在帕子上,問:“姑娘怎麽說?”
那丫頭道:“姑娘說,請大奶奶回去。”說完,瞧夏菱沒別的吩咐,走了,不多時,門口隱隱傳來哭聲,夏菱皺眉道:“這奶奶也是,這當頭哭什麽,沒得找我家姑娘晦氣。”
春慧手上沒活,正靠在柱子上養神,閉眼道:“小聲些,讓人聽你編排主子,小心吃瓜落。”夏菱道:“怕什麽,她自己立不起來,就算是哭倒了長城也沒法。隻指望生個兒能幫她,不想是個姑娘,就來和我家姑娘哭?都來了幾次了?又沒欠她。”春慧睜開眼,想了想,回道:“也是,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怕咬,府上數數,哪個主子與我們合得來。”
兩人說著話,梅兒與冬青聽了倒沒甚麽,也插嘴與春、夏二人一道說。一旁的善舒麵上沒異色地聽著,心中不自在。她與南喬是陳家家生子,一輩子都要在府上討活路,不敢編排主子,於是道:“見這天兒也正午了,廚房那邊還沒送午飯來,我去催催。”
南喬也道:“各位姐姐先坐,我去屋裏瞧瞧茶水去。”說著兩人走了。夏菱與春慧聽了,相互望望止住嘴。
夏菱起身叫住善舒:“我與你一道去。前兒我家姑娘喜歡那道醋魚,我還特意叫人去廚房說了記得留,昨兒就說沒魚了,我家姑娘沒說什麽,我也不好開口,偏偏這兩日飯食都送得遲,我倒是要去問問,到底是哪個老嫗婆在搗鬼敷衍?”說著,兩人叫守門的婆子打開鎖,一道去了廚房。
又過了個把時辰,眼見日頭偏西了,夏菱與善舒還沒回。春慧道:“怕是遇著事兒了。”說著起身去回李婠。也在這時,一人來報:“二太太來了。”李婠還不待反應,又有丫鬟來道:“老太太來了。”
第71章
卻說二太太先行, 帶了個貼身丫鬟往這處來,李婠聽了信兒詫異,迎出屋,便見三五個粗實婆子拿繩子綁了兩個小廝跟在後頭。
李婠冷下臉問:“太太這是何意?”賀夫人冷笑一聲, 徑直走到裏間坐下, 喝命道:“都出去!”立著的丫鬟婆子忙不迭地往外走。
陳昌聽得厭煩,吩咐道:“去叫頂軟轎來將人抬回去,拿塊布將人嘴堵住了,別叫他瞎嚷嚷。”八角忙去辦了。
卻說這邊,昨兒李婠吩咐了幾樣事,夏菱、春慧、與梅兒三人正分派。梅兒是新提上來的,自認為是新人,得由有資曆的“老人”先挑,夏菱經昨天一嚇,魂去了大半,沒精氣操勞,春慧又愛躲懶。於是春、夏兩人挑了清省的活計,梅兒攬下打探消息的活兒。
不一會兒梅兒回了,惶惶然與李婠道:“姑娘,昨兒府上死了四個小廝、兩個才留頭的小丫鬟。在守南角門的門房,獸園子裏值夜的,都死了。”李婠也不由起了身冷汗,問:“也是被咬死的?”
梅兒道:“問了其他人,隻說昨兒打著燈籠去找時,那門房是在井裏麵找著的,其他的是被咬死的。這幾個,有人全家都是府上伺候的,這會兒正在賀夫人那兒哭呢。”說著又道:“姑娘,可真瘮人。”
李婠沉默了片刻道:“也是這無妄之災,送些銀兩過去罷,好歹喪事辦得體麵些。”李婠又見梅兒滿臉倉皇,思及梅兒今年也不過十四五歲,說道:“讓底下婆子送去,你叫院裏人近期安分些,別亂竄門了。”梅兒點頭應下了。
卻說陳昌自認為李婠報了仇,要去邀功一番,徑直回了府上。隻踏入院門檻時又躊躇了,心說:這要怎麽與她說?說“我把人打了,給你出氣了。”陳昌說不出這等話,又去到了園子裏,可巧在涼亭出見著了人。
陳昌見李婠周身沒個伺候的人,道:“怎麽不帶個人。”李婠道:“帶了幾個丫頭,我叫她們四處玩去了。”陳昌道:“你到好心。”
說著,陳昌碰了碰李婠右手,觸之冰涼,一麵將李婠手握在手心裏,一麵說:“雖說天氣回暖,也別在水麵上常呆,濕氣重。去假山那處亭子,那兒高,景致應該和你眼。”
李婠點了點頭,與他並肩而行,道:“你又是哪處去了?怎麽不在外書房。”陳昌道:“給你出氣去了。”李婠道:“給我出氣?”李婠一笑,忽而明白過來了,隻是曉不得是哪種出氣法子。陳昌麵上有些不自在,說道:“多的你不用管,安心便是了。”
第69章
兩人步行至假山上亭子, 稍坐了坐說了些家常話。這時,三七匆匆跑來道:“二爺,老太太正尋你。”陳昌道:“曉得了。”轉頭與李婠道:“我送你回屋去。”
三七這邊急得上火,心說:這園子離著正屋就幾步路, 怎麽就回丟了呢。李婠道:“我與你同去。”陳昌皺眉道:“外頭事你別管。”說著, 又見李婠低頭, 又覺著話說重了些, 隻是有外人在側, 也不好哄人, 遂與三七走了。
李婠一人亭中也的沒甚樂趣,正待回屋, 又見梅兒麵帶喜色而來:“姑娘,姑娘。”李婠問:“遇著什麽喜事了?”梅兒道:“我半路遇著八角, 你猜怎地了?”
李婠問:“怎地了?”梅兒道:“八角說, ‘二爺給姑娘出氣, 將人抽了一頓。’”李婠道:“大伯?”梅兒點頭:“就是大老爺。”
李婠聽罷,牽起嘴角又沒笑出來, 她自己也奇怪,立在亭中, 望著遠處。梅兒見李婠麵上不見喜色,後頭又發起呆來, 也不出聲。忽而一陣大風吹過,將兩人衣角吹起, 梅兒雙手環著搓了搓手臂,道:“姑娘, 起風了,回去罷。”李婠點頭。
行至半路, 李婠冷不丁地開口:“你去叫你哥拿了帖子、找代書寫上訴狀送官府去。”梅兒止住呼吸,問道:“是要告大老爺?”李婠道:“就寫‘府上藏奸,害人性命,凶手匿影藏形,請官差來查明案情,還人公道’罷。”
卻說這邊,三七引著陳昌到了拐到了通往大老爺院子的小路上。三七道:“老太太親自來看大老爺了。”
陳昌點頭入了院中,隻見廊下立著些丫頭婆子,據都屏氣凝神,不敢高聲,又早有兩小丫頭在兩邊打起簾子,待陳昌進屋後,遠遠地走開了。
屋內隻得老太太高高端坐在上首,秋、賀兩位夫人站在後頭,隔了個彩玻璃的屏風,大老爺渾身白布,奄奄地躺在軟榻上。
陳昌斜眼看了個大概,隻當沒瞧見,給外頭老太太、兩位夫人請安,老太太見了當頭便喝道:“還不跪下!”
陳昌跪下。老太太拿起榻邊的沉木拐杖重重打了陳昌三下,指著屏風說道:“去給你大伯賠禮道歉!”陳昌依言起身轉到屏風後,抬著眼也未瞧人,口內說了些“知錯”“望海涵”雲雲,後轉過屏風。
大老爺本極為要麵子之人,如今陳昌害他麵子全無,又打得他渾身是傷,心中自是恨不得生啖其肉,如今又見陳昌正眼也沒瞧人,更是怒火衝天,他瞪著一雙發紅的眼珠子,將榻幾上的茶盅掀倒在地上:“日你媽的陳昌——你最好別讓老子揪著你媳婦,不然看老子不玩死——”
這話音未落,隻聽一聲脆響,那彩玻璃屏風砰地四散開來,四濺的玻璃撞到大老爺身上,又劃出不少血口,疼得他大聲哀嚎。
老太太被這變故一驚,她瞧著陳昌一言不合踢碎了屏風,站起來喝道:“你們在作甚!”
陳昌充耳不聞,上前揪起大老爺的領口,另一隻手背青筋暴起,捏地指節泛白,下了死力往他臉上狠揍,口內道:“操——你敢碰她試試?”大老爺本有傷在身,還沒罵出口,便被沙包大的拳頭焊在臉上,直欲昏死過去。
老太太呼天搶地道:“來人!快來人!將兩人拉開!”隻下人都遠遠地遣開了,無人來查看。
賀夫人心頭也怕陳昌背上打死大伯的罪名,喝道:“陳昌,老太太麵前,安敢放肆!你還要你的名聲不要了!”說著自己上前去拉人。
陳昌顧及賀夫人,停下動作。老太太又急又氣,拿了拐杖打在陳昌身上:“你是不是邪祟上身,應要鬧得家宅不靈才好?不過隨口的一句話,難不成你真想殺了你大伯不成?”
老太太見他不言不語,氣道:“滾書房去!你爹在外頭教不了你,我來管教你——去將孝經抄百遍,不抄完不準出屋!”陳昌冷眼瞧著躺倒地上的大老爺,擦了擦手上的血,道:“給你三分顏色,你到開起染坊了,真把自己當爺了?”老太太怒道:“還不滾去書房!”說著拿拐棍要打。賀夫人忙將人推出去了。
老太太又看著大老爺滿頭大包,心疼道:“快!去請大夫來!我苦命的兒啊!”說著哭起來。秋夫人立在一旁,隻當自個兒是個木偶人,眼瞧著這場鬧劇也沒動作,這會兒忙抹了抹眼淚,道:“我這就去。”
賀夫人忙道:“我去罷,前些天城中來了個專治外傷的大夫,我這便派人去請。何況,大老爺這處也缺人照看。”老太太也與秋夫人道:“讓她去,她兒子做出來的‘好事’!讓她忙去!”
秋夫人心下明白,這是要找個熟悉的大夫堵住嘴巴,隻她與躺地下的人恩情早兩消,犯不著去忙活,於是低聲應是。
所來的大夫急急來,急急地走了。後頭,一個風聲傳來,說大老爺先是在小柳巷子裏頭與人爭一個暗娼與人打起來了,後頭又時運不濟被玻璃屏風砸了滿頭血,知曉的,頂多說了兩句不著調也沒多的了,此事後話,也不用多提。
卻說這邊,菊生依李婠所言先找了寫狀紙的鋪戶,後拿了帖子直奔縣衙去了。這州下縣衙中縣令接了帖子與狀紙,隻覺棘手得緊,於是與縣丞相商,以“疑案難稽”為名上報給了州府。
這裏狀紙一應送到了州府同知手裏,那同知不敢擅專,又忙得遞到了孫府引案前。孫府引拿起狀紙道:“這倒是稀奇,陳家出了命案,陳家的二少奶奶送了帖子來。”那同知道:“怕是事有蹊蹺。”
孫府引也覺有異,撫須說道:“既有案情,也不能不管。”說到此處,心下想:陳家勢大豪富,同京裏也有瓜葛,也不好招惹,如若這事獨是那婦人一人的主意,自己豈不被人當了槍使?但思及每月自織坊抬到家中的幾箱金子,以及那織坊背靠著的李家,一時難以決斷。
那同知道:“不如先叫幾個捕役拿了狀紙先行去過問陳家男主子,若真有此事,再辦此案?”孫府引心下歎一聲,左右權衡後道:“便依你所言。”說罷,點了三個差役去辦此事。
卻說這邊,三個差役上門,門房不敢怠慢,忙將人迎入角門,將信兒遞給了老太太。老太太因著前幾日大老爺與陳昌爭執一事正鬧心,晚間睡得不好,正於此間打盹,忽而有人來報:“官差上門了。”
老太太驚醒過來,驚問道:“官家來人了?犯了什麽事?”那婆子隻道不知。又問來了幾個,那婆子說三個。老太太放下心來,說道:“先叫田管事去迎到側廳,再去叫昌哥兒去問。”那婆子前腳才領命退下,後腳一副管事拿著張狀紙匆匆進了屋內。
這副管事姓副,平日好鑽營,今兒辦差事剛回,正巧在前廳碰著了三位差役與引路小廝,遂領人到了前廳,奉上茶果點心,小心打探一番。那三個差役自是沒甚隱瞞的,直說道:“接了你家狀紙,府引叫我等前來驗查?”
那副管事道:“狀紙?還請三位差爺明示?”那三人對視一眼,其中一人自懷中取出狀紙道:“瞧著你們也不像知情樣,你們府上二奶奶報官,說府上有凶人害了好幾條性命,叫我等查明真相。”
那副管事驚道:“府上都好,又哪來的命案?怕是其中又甚誤會。”那官差道:“那請管事將狀紙拿去問問府上做主的人,我等也好回了差事。”於是那副管事接了狀紙去了老太太處。
老太太先將閑雜人等遣出屋,隻留了個心腹丫頭,正是以往跟了陳昌的清簟。聽了那副管事說‘府上二奶奶因著府上有命案報官’時,老太太已氣得頭昏腦脹,她勉強抖著手與那管事道:“去,你去叫那差役回去!都是誤會一場!”那管事去了。
此時老太太眼睛發花,勉強坐下來,老太太道:“家門不幸!家門不幸啊!沒得是祖墳沒埋好,才娶了這個喪門星,她個不要臉的娼婦,不止是要禍害我家的昌哥兒,還要禍害我家一家老小啊!”
清簟給她撫背順氣,又送上熱茶。過了一會兒,老太太捏著那丫頭的手恨道:“先勾了昌哥兒,又蠱惑馨姐兒,現下又要來害我的兒子!害這陳家!好吃好穿的供著,一年也下不出個蛋,這是專來克這我陳家的!喂她吃些藥,送她上路罷,對外便說病逝了。”
清簟心重重一跳,隻覺拉著她手腕的手如同毒蛇般,打了個冷顫,話還沒說出口,又聽老太太道:“這事你來辦正合理。正好也給你報仇了,況且那院子你從小呆著,也熟悉。別人,我放心不下。”
清簟低聲道:“怕是不好對付過去。二奶奶背後站著李家,自個兒手底下還有個坊子,底下怕有萬多人,每日管事進進出出的,有個萬一鬧出去了徒惹事端。況且她底下的丫頭也激靈著,不是好糊弄的。再說,二爺怕也是。”說著,話到越來越小聲,最後沒了聲音。
老太太鬆開握著清簟的手,任由她跪倒地上,說道:“你說的我都曉得。還是你去辦。”正說著,又聽窗外有人來報:“二爺來了。”
第70章
且說這邊, 陳昌應老太太所說前去前廳打發三個差役,正巧見副管事將人送走。副管事忙上前行禮問安,道:“二爺,小的已將人送走。”陳昌點頭, 也不急著回書房, 使人倒了碗熱茶來, 問道:“是哪樣事?”
副管事正待說, 臨到嘴時神色一變, 心中驚道:不好, 才將貪功冒進,忘了個這個“活閻王”, 狀紙直接送到老太太處去了。老太太十有八九要找二奶奶的不是,這閻王知曉了原委, 焉能放過自個兒?怕要吃掛落。一麵想, 一麵後悔不迭。
這管事便能打發的, 陳昌心中沒當是大事,便站於廳前瞧著紫砂陶盆中幾尾鯉魚, 他近日受罰在書房,心中煩悶, 拿扇子點了點,與隨伺的三七道:“這前廳養什麽魚。”三七忙道:“前兒才聽田管事說, 底下莊頭獻了幾株睡蓮,我等下便去找來。”
吩咐了這事後, 也沒聽見那管事回複,陳昌回頭冷笑問:“怎麽?回句話難上了天?”
這姓副管事冷汗淋漓, 弓著腰,低著頭支支吾吾地將前因後果說了。過了小半盞茶時日, 也沒聽著人說話,他心裏犯嘀咕,小心將眼珠子往上一瞧,便看著陳昌麵無表情的站在原地,模樣瘮人,忙要開口分辨,不想陳昌冷笑開口說道:“做得好阿。”那話唬得這管事兩股戰戰,滿腦門的冷汗,急道:“二爺、二爺,我吃豬油,蒙住心。”
陳昌問:“狀紙在老太太處?”副管事忙點頭:“正是、正是。”說罷,還要分說,陳昌卻沒閑情聽人辯解,指了指那管事,吩咐三七道:“叫他看馬棚去。”說罷壓著怒氣徑直往老太太處去。
底下眾丫鬟小廝們見陳昌黑沉著臉,據都遠遠避開,打簾的小丫頭也不敢攔,快手快腳地掀起簾子,慌忙向裏頭報:“二爺來了。”
陳昌進屋,正待請安,老太太將狀紙砸陳昌身上,冷道:“看看!那娼婦做的‘好事’!”陳昌一看狀紙,滿肚子火氣,轉身便要走。
老太太道:“或打或殺,快快去料理了!”陳昌聽了“或打或殺”幾字,停住腳,冷道:“怪道人寫狀紙押到衙門上,這府上打殺人隻當尋常了。”老太太氣急,恨道:“胳膊肘往外拐的東西!你是鬼迷心竅沒個神智了?若真讓李家那娼婦告成了,這梁州會怎麽看陳家?你能落個好?日後官場上你怎麽立足?侄媳婦兒告大伯,這等奇聞異事怕是要傳得天下皆知了。”
陳昌說不出反駁話來,隻道:“什麽娼婦不娼婦!直接喚她名兒罷。”老太太聽了氣了個仰倒。陳昌卻也不管,抬腳走了。
卻說這邊,李婠因掛心這訴訟一案,著馬氏來問:“這個月稅銀可送過去了?”馬氏回道:“原定是要十六再送,因著東家說這月早些,便在三日前送去了。”李婠心知急不來,遂按捺住性子,笑道:“巧了,今兒正是初五,你先略等等,待會兒將坊子裏諸事一並分說了,省了下次再來。”
馬氏忙道:“這到好,省腳力。”李婠朝窗外望了望,說道:“還有幾刻鍾。英姐兒可好?”馬氏笑道:“勞東家記掛,都好,前些天我教她紡紗,她也覺著有趣。”
李婠道:“紡紗是正途,日後有營生。何不再請個女先生教她識字讀書,識些道理。”馬氏笑道:“早請了。不求多的,隻求她有東家一二分學識也是好的。”一語未了,梅兒進屋來報:“花管事領著幾位副管事在小廳候著。”李婠便與馬氏止了話頭,到小廳中去。
這裏梅兒進屋奉茶後推至隔扇門外,悄悄側身往裏頭一瞧。隻見李婠高坐正位,雖還是那副模樣打扮,但又與旁日不同,夏菱也立在李婠身側,一副大管事的氣派。
底下立著馬、花與諸位或男或女五六位管事,個個袖手立著,麵上肅然,上前之人必打躬作揖,口內說“正經話”。
甚麽“橫州發了水災,收的綿少了兩成。”“前些滄江退水,去往台州、紹南的船回了,款子到了賬上。”“小管事貪錢,扣了百多人飯食,正在鬧。”“城西那片租金又漲了。”“前些賬麵沒平,是記數的管事瞞記了。”雲雲。
這一應的大小事,李婠或是一人思忖,或與人商議,出言或賞或罰,隱隱見其威勢。
梅兒目不轉睛的盯著瞧,豎起耳朵聽著言語。忽而,廳外傳來喧鬧聲。梅兒驚醒,忙出門看查。卻見陳昌徑直往小廳來,底下幾個李婠心腹苦攔不住,其餘丫鬟婆子袖手站在一旁。
梅兒見了一麵氣急,一麵提著心往回走,高聲道:“姑娘,二爺來了。”
不想這聲音前腳到,後腳陳昌便踏入廳內,他見著有外人在場,不想給李婠沒臉,便咽了口唾沫,將竄到喉嚨眼兒的火苗硬壓下去。
李婠道:“今日先散了罷,夏菱幫我送送幾位管事。”幾個管事相互看看,躬身行禮後從後門離去。
陳昌進到小廳中,冷道:“你倒是大忙人。”李婠見他麵色冷硬,隱約有幾分猜測,隻一時又不知說什麽,垂眉不答。
陳昌捏著狀紙杵在李婠麵前,冷聲問道:“你叫人寫的?”李婠抬眼一看,這狀紙沒經過她手,但大致內容如她所言,便點了一下頭,欲伸手接過。
陳昌見她承認,雖早已知曉,但不及親眼所見,腦子中“嗡”的一聲,甩手將狀紙砸到李婠臉上。李婠驚呼一聲,她躲閃不及,隻能將眼睛閉上,往後一縮。
正此時,梅兒端著茶碗來上茶,見了驚呼一聲:”姑娘——“這連串動作隻在電光火石間,待回過神時,陳昌便見李婠捂著臉縮在榻上。
陳昌心重重一跳,將桌幾上茶碗掀到地上,怒道:“下去——”梅兒還要爭辯,卻見陳昌樣子可怖,已是怒極,不敢多說,匆匆下去了。
這狀紙輕飄飄地,但打在人臉上又宛如一個耳光般,李婠捂著臉在榻上沒有動彈。
陳昌眼神避開李婠,沒有看她,冷道:“才將拿腔作勢,現又故作什麽矯揉姿態?”李婠聽了便將手放下,說道:“沒有。”
陳昌蜻蜓點水地往李婠臉上掃過,隱見李婠臉上有淚痕,他手動了動,上前用拇指狠擦了擦李婠眼角,冷道:“還有臉哭?”李婠捏著陳昌衣擺,說道:“我沒哭。”陳昌又問:“可曉得錯了?”
聽了這話,李婠鬆了鬆手,臉上神色也冷下來,回道:“我錯在哪兒處?”
陳昌頓了頓,將李婠手拂開,轉身道:“你是沒錯,隻是沒有心,從不當自己是陳家人罷了。”說罷走了。
這日起,陳昌便吩咐底下婆子小廝攔著李婠,不許人出院子去,也不叫人進府,讓李婠“好生反省,作好本分事”。如此過了兩三日。
這日,李婠正看賬本,一人來報:”大奶奶來探望。“李婠不抬頭地道:”請她回去罷。“
因著陳昌有令,這院門青天白日地掛著鎖,院裏人一應都不許出去串門,大小丫鬟婆子都閑在院子裏,夏菱幾個與南喬兩人坐在廊下繡針線。這裏報信的小丫頭出屋,夏菱將手裏針戳在帕子上,問:“姑娘怎麽說?”
那丫頭道:“姑娘說,請大奶奶回去。”說完,瞧夏菱沒別的吩咐,走了,不多時,門口隱隱傳來哭聲,夏菱皺眉道:“這奶奶也是,這當頭哭什麽,沒得找我家姑娘晦氣。”
春慧手上沒活,正靠在柱子上養神,閉眼道:“小聲些,讓人聽你編排主子,小心吃瓜落。”夏菱道:“怕什麽,她自己立不起來,就算是哭倒了長城也沒法。隻指望生個兒能幫她,不想是個姑娘,就來和我家姑娘哭?都來了幾次了?又沒欠她。”春慧睜開眼,想了想,回道:“也是,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怕咬,府上數數,哪個主子與我們合得來。”
兩人說著話,梅兒與冬青聽了倒沒甚麽,也插嘴與春、夏二人一道說。一旁的善舒麵上沒異色地聽著,心中不自在。她與南喬是陳家家生子,一輩子都要在府上討活路,不敢編排主子,於是道:“見這天兒也正午了,廚房那邊還沒送午飯來,我去催催。”
南喬也道:“各位姐姐先坐,我去屋裏瞧瞧茶水去。”說著兩人走了。夏菱與春慧聽了,相互望望止住嘴。
夏菱起身叫住善舒:“我與你一道去。前兒我家姑娘喜歡那道醋魚,我還特意叫人去廚房說了記得留,昨兒就說沒魚了,我家姑娘沒說什麽,我也不好開口,偏偏這兩日飯食都送得遲,我倒是要去問問,到底是哪個老嫗婆在搗鬼敷衍?”說著,兩人叫守門的婆子打開鎖,一道去了廚房。
又過了個把時辰,眼見日頭偏西了,夏菱與善舒還沒回。春慧道:“怕是遇著事兒了。”說著起身去回李婠。也在這時,一人來報:“二太太來了。”李婠還不待反應,又有丫鬟來道:“老太太來了。”
第71章
卻說二太太先行, 帶了個貼身丫鬟往這處來,李婠聽了信兒詫異,迎出屋,便見三五個粗實婆子拿繩子綁了兩個小廝跟在後頭。
李婠冷下臉問:“太太這是何意?”賀夫人冷笑一聲, 徑直走到裏間坐下, 喝命道:“都出去!”立著的丫鬟婆子忙不迭地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