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
古代女子記事(雙重生) 作者:青橋細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昌見狀,坐到榻側的圓凳上, 拿帕子給李婠擦眼淚,問她:“哪個給你氣受了?”
帕子上一股冷香。李婠冷冷瞧著陳昌, 將帕子扔他臉上。
陳昌嗅著帕子上一股味兒,料想是昨日帕子染了味兒,忙道:“今日放衙晚了,黃司務請我去院子吃了兩盅酒,叫了兩個妓子,沒叫人近身,都是屋裏頭的熏香。”
李婠冷笑道:“說這麽多作甚?這院子和那院子有什麽分別!我與那兩個妓子又有什麽分別!都是你尋樂子的地兒罷了。”
陳昌聽罷,惱這婦人將自個兒與兩個妓子比,轉念又想:聽這話,這婦人心中是有我的,便道:“不過兩個賣唱的,值得你如此……”大驚小怪。
說到一半,陳昌因見這婦人眼角有淚珠兒,便慌了,將人抱在懷中,笑道:“冤枉!我沒哭,你到哭了。”
李婠直起身,任由那滴淚珠兒順著臉龐落下,定定望進陳昌眼中,認真道:“隻這一次,日後你若再去,一輩子也別回了。”
陳昌見她說得認真,正色道:“你不喜歡,日後我必不去的。”說罷,他見那滴淚珠兒落在這婦人粉白的臉頰上,欲落不落,心中一動,將人摟在懷中,就要動作。
李婠推他,羞得臉紅紅的,道:“我還有話問你。”陳昌道:“有話等會兒問。”說著喘著粗氣去親李婠脖子。
要了回水。丫頭提了盒子將飯菜布置在桌上,李婠早吃過,身子又懶懶,隻略動了動筷子,陳昌見了,將她麵前的半碗飯拿過來吃了。
陳昌道:“還有什麽要問我?”李婠問:“老太太、太太突地進京了,怎麽不與我說?”
陳昌心思一轉,回道:“也沒和我說,要進了京才派人來知會我。”
李婠半信半疑,本要再問,又看著吃著她剩飯的陳昌,將話咽下了。一夜無話。
次日,陳昌穿戴妥當上衙去了。李婠今日要外出查賬,也早早起了出了門。
這裏春慧收拾了鋪蓋,一徑要拿去洗,忽而見冬清說道:“胭脂沒了。”
春慧回頭一看,見冬清立在妝台前,呆呆捧著白瓷盒子,春慧道:“尋常要你補些胭脂水粉也做不好,怪道今兒姑娘臉上缺了幾分顏色。”
冬清臉上要哭不哭,道:“我沒想起來。”春慧罵她:“還不快快去庫房取些。”
冬清往庫房去了,不多時,又空手回來,春慧早將鋪蓋使婆子洗去了,正在園子裏歇腳,見了冬清,問她:“胭脂呢?”
冬清哭道:“庫房人說前幾天老太太、太太、兩位姑娘身邊的丫鬟全領走了,采買的人還沒回。”
春慧聽了,心知那些胭脂多是大小丫頭瓜分了,冷笑道:“趕急著上台扮醜角兒麽,這麽多胭脂要多大臉才塗得完?”
冬清直哭:“明兒姑娘用什麽?”春慧道:“我那兒還有一盒,與姑娘平日用的也不差什麽,先填補上。”
她轉身回了屋子,從自己常用的妝奩中取出個盒胭脂遞給冬清。冬清得了胭脂,破涕為笑,雙手捧著盒子,說:“有胭脂了、姑娘有胭脂了!”一邊笑,一邊走了。
春慧見狀,笑罵了幾句‘呆子’,見妝奩中空了一塊兒,起身往二門外去。過了園子,但見角門處三五個小廝圍成一圈玩篩子賭錢,菊生不玩,隻坐在一旁,笑看著。
一小廝抬頭見春慧往這邊來,擠眉弄眼指給菊生看。隔得遠,春慧沒聽見幾人說些什麽,隻看著菊生紅著臉,要看她不敢看她的樣。
春慧忍著羞意,招手道:“你來。”一陣起哄聲,菊生聽後,說了兩句往園子來了。
兩人到了一假山下。菊生不敢看春慧,問:“慧姐兒,你找我什麽事?”春慧說:“前頭你說胭脂沒了隻管尋你,我便來了。”
上回菊生給帶胭脂是三天前,但菊生沒去想這個,紅著臉說道:“我這便去買。”說著要走。
春慧忙拉住他,又將手撒開,羞道:“急什麽?我還有話要問你。”菊生道:“什麽話,隻管問我。”
春慧問:“你什麽時候去求姑娘?”菊生聽了,猛地抬起頭,心中歡喜地不知如何是好,說:“慧姐兒你叫我什麽時候去,我便什麽時候去。”
春慧道:“那我要你現在去?”菊生道:“那我這就去。”說著,起身要走。
春慧忙拉著人,笑罵道:“呆子,怎麽一個兩個都這般呆,姑娘出門查賬去了,你要往哪兒去。”
菊生隻看著春慧笑,忽而又想起什麽來,他將懷中的銀子遞給春慧,道:“這月月錢,先放你那兒。”說罷,也不春慧要不要,轉身慌忙道:“我去買胭脂去了。”
春慧見他急匆匆走了,問他:“那胭脂二兩銀子一盒,你將銀子給我了,上哪兒買去?”
菊生聽了,同手同腳走回來。春慧見他臉紅彤彤的,撲哧一聲彎腰笑開了。
兩人正說笑著,忽而聽見一旁假山傳來聲響動。兩人唬了一大跳,菊生忙將春慧攬在身後,喝道:“誰?滾出來!”
假山中鑽出個人來,不是別人,正是八角,他苦著臉道:“是我、是我,莫怪。”菊生皺眉問他:“你躲在這處偷聽?”八角叫屈道:“哪兒是我偷聽,我來得比你兩早。”
菊生問:“來得早?你鬼鬼祟祟來園子作甚?”八角懊惱道:“說來話長,也合該我倒黴。前兒老太太、太太來京裏,二爺外出去院子吃酒,在院子裏歇下,次日命我回府取換洗的補服,我取了去,將原先那身送回府裏漿洗。”
春慧聽到此隻冷笑了笑,菊生皺眉道:“那你來這處作甚?”八角哭喪著臉道:“原先那套大紅色的祥雲服,搭了個蟠龍墜,我送回府裏頭時,被幾個兄弟拉著吃了幾盅酒,腦子混混的,今兒左右都尋不見那墜子,我估摸著怕是落到路上,一路去尋,也不見,病急亂投醫,又來角門這處找,正在旁的小路尋著,聽有說話聲,便躲到假山後頭。”說罷,悔道:“當真喝酒誤事!”
菊生想了想,道:“路上都尋了?莫不是哪個丫頭婆子撿去,昧著良心瞞下了。何不使些銀錢明裏暗裏去打聽打聽?”
八角恍然道:“是了是了,我這便去。”菊生又歎道:“落到外頭也不稀奇,隻這般,怕你有通天手段也找不回了,得尋個好時機早生讓二爺曉得才是。”
八角蔫頭耷腦道:“先不說那墜子瞧著就不是什麽凡物,多少銀子我也估不準,隻怕賣了我也還不起,又二奶奶給二爺的,二爺喜愛得緊,要尋不回了,隻怕我也到頭了。”
這話說得春慧、菊生二人的心沉了沉,菊生勸道:“指不定晚間便能尋著,我領幾個兄弟與你一道找。”春慧也道:“要尋不著,姑娘那兒我替你說兩句。”八角千謝萬謝半響,三人方散了。
卻說春慧往回走,行至垂花門時,見幾個小廝抬著兩頂小轎往走過穿堂,往轎廳去。
春慧叫住人,四五個小廝見是春慧,忙止住腳喚人:“春慧姑娘。”春慧上前問:“哪個親戚上門了?”一小廝笑道:“我幾個隻抬到垂花門,沒見過轎裏是哪兩位太太姑娘。”
春慧從袖子取了個銀角子遞過去,那小廝忙接過笑道:“在換轎子時,我隱約瞧了眼,是府上早嫁到京中羅家的太太。”
果真,待春慧回了院裏,不多時,羅英妙便領著貼身丫頭綠兒,並陳茯,陳惠來了院中。春慧接出院門。
羅英妙道:“才拜見了外祖母,外祖母留了太太說話,命我與兩位妹妹出來說話,我想著來與姐姐說說話。”春慧笑道:“可不巧,我家姑娘外出,二爺衙門去了。”
羅英妙站在院門口將院子用目光逡巡了圈,見這院子寬敞闊綽,又兼奇花異草,孔雀仙鶴,又見春慧言語輕慢,對她未畢恭畢敬,心中不懣,卻也知不是自個兒家中,隻在心中冷笑了笑,一徑走了。
待李婠回府時,此事便由春慧傳到了她耳中。
李婠對羅英妙印象頗深,依她之見:此人心氣甚高,隻小黠大癡,好行小慧,縱然有十分厲害,也隻出得來三四分,不足為懼,遂也不多過問。
卻說這邊,羅家母女兩來訪,老太太雖不待見這嫁到京中的羅二太太,但奈何羅左丞對陳昌多有提攜之舉,也不好板著臉,說了場閑話,倒也和樂。
又命人擺席麵,叫回羅英妙、陳茯、陳惠等,眾人入座,吃過回酒,老太太推脫頭疼離席了,老太太一走,眾人也不好多呆,便散了。
賀夫人命人將酒菜收了,在暖閣中重置了桌。
雖羅二太太與老太太隱隱有隔閡,但賀夫人與這小姑子倒是交好。二太太因問起李婠來,賀夫人冷笑道:“誰知她哪處去了,家裏取了個媳婦,與沒娶沒什麽兩樣。”
二太太訕笑了笑,不好搭話。賀夫人說罷也自知失言,默口不言。羅英妙、陳茯、陳惠見此,起身尋了個由頭出屋去了。
二太太斟酌問:“可是有什麽難事?”賀夫人歎道:“不怕你笑話,我那兒媳像是天生來克我來的,沒一處和我心意,偏偏昌哥兒喜歡,叫我為難。”
二太太也歎道:“‘兒女都是父母的債’。”賀夫人道:“不合也罷了,大不了進水不犯河水,各過各的。隻如今進門三四年肚子也沒聽見響,自個兒偏偏好妒,昌哥兒往年收房的兩個丫頭都被她打發了,近年也不見抬人進來。我昌哥兒年近三十,竟連個孩子的影子都沒見著。”
二太太勸了兩句,道:“說到這求子,倒是讓我想起一個人來,指不定能了了你這樁心事。”賀夫人忙問是何人。
二太太道:“是個藥婆,姓雲,會治些婦科頑疾,是京中不少高門大戶宅中的座上賓。你若點頭,我便下帖請她來瞧瞧。”賀夫人道:“你是不曉得那妖孽利害,隻怕來了麵也見不上。”
賀夫人將李婠打了小廝拖到老太太跟前一事說了,二太太聽罷也打了退堂鼓,正待說算了,又聽賀夫人說:“罷,死馬當作活馬醫罷,總不能叫我兒絕了後。”兩人又說了回閑話,方散了。
次日,雲藥婆拿了帖子來,賀夫人在暖閣中接見,讓坐,雲藥婆忙在矮凳上坐了,又吃了回茶,問道:“不知給哪位奶奶看病?”
賀夫人便給彩雲使了個眼色,彩雲點頭道:“隨我來。”雲藥婆忙行了禮隨彩雲走了。
彩雲道:“家中二奶奶不喜見外人,我領著你遠遠見一麵,可得避開些,別讓她瞅見你,不然可別怪我沒提前說。”
雲藥婆心中怪異得緊,隻常年行走於高門大戶後宅中,也曉得後院陰私重,麵上連連點頭,亦步亦趨地跟在彩雲身後。
兩人走過抄手遊廊處,在園子中行了三刻鍾,在葡萄架下。這處種了不少海棠花,一簇一簇的,將兩人圍了個嚴實。
彩雲令雲藥婆子藏好,露個腦袋等著,雲藥婆不敢違令,一一照做。等得一個時辰,日頭漸漸西移,二人滿頭大汗的,終地見一個女子帶了七八個丫頭婆子逆光這處來。
隻還沒等雲藥婆看清人,便聽那女子一聲斷喝:“什麽人鬼鬼祟祟!”不等她多說,幾個婆子如餓虎撲食般將兩人捆了,拖到那女子腳下。
彩雲白著臉含糊解釋了一通,雲藥婆被嚇破膽,眼盯著地,連連點頭,最後雲藥婆沒聽清那女子說了什麽,隻在人走後,才敢爬起身來。
後頭又去見賀夫人時,賀夫人問她可看清了,雲藥婆急急點頭,將早準備好的兩瓶藥丸子拿出來:“一瓶兩丸藥,左邊給爺們兒吃了,右邊給奶奶吃了,將兩人放一屋中,保管明年得個大胖孫子。”
賀夫人聽罷,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忙令人收了藥的,給了人十兩賞銀。雲婆子沒推辭,拿了銀子匆匆走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罷。
第91章
接上一回說道, 賀夫人請了藥婆開過藥丸子,心中歡喜,命彩雲將藥送去。彩玉捧著白瓷瓶子,手上全是汗, 她才被嚇了遭, 心裏百個不樂意, 說道:“二奶奶怕也不吃這玩意兒。”
這話說得賀夫人渾身不得勁, 她轄製不住人, 覺得沒顏麵, 淡淡道:“你隻管送去,與她說, 她不生,便讓別個生。”
彩雲隻得退出屋。一路過了穿堂, 沿著後廊向西去, 徑直到一荷塘岸邊上, 因著心裏裝著事,彩雲腳步躊躇, 不時歇下腳四處望望。行至半路,不想前頭有個丫頭手裏拿著彩線, 正對著水麵發呆。
彩雲定睛一看,卻是二奶奶身邊的梅兒, 便出聲問:“在想什麽?”梅兒正發呆想著心事,不妨被這一問, 匆匆低下頭道:“沒想什麽。”手裏又忙活起來。
彩雲走上前,見梅兒手裏頭是半個石青色裝扇子的絡子, 心思一動,挨著她坐下來, 笑問:“這柳葉樣式倒新巧。”這話一出,梅兒雙手將那物件兒攏在手心遮住,說道:“隨意打的。”
彩雲問:“給二爺打的?”梅兒不知為何羞紅了臉,道:“別胡說,給我哥打的。”彩雲笑道:“給你哥打絡子你遮掩什麽?又臉紅什麽?”
梅兒聽罷起身要走。彩雲忙拉住她,笑說:“別急著走,咋兩人雖說隻遠遠見過幾麵,但好歹是一個府上的,今兒又遇著了,說說話先?”
梅兒冷笑道:“又什麽好說的?”這麽說著,倒也老實坐下。彩雲道:“你不想說你的,那聽聽我的?你可曉得我手上拿的是什麽?”
梅兒瞧了眼,說道:“白瓷瓶,指不定是替太太給哪位主子送藥去了。”彩雲道:“是了,你再猜猜給哪位主子的?”梅兒道:“老太太?”
彩雲哈哈一笑,道:“錯了錯了,給二奶奶的。你再猜猜是哪樣藥?”梅兒翻了個白眼:“愛說不說!”彩雲四下看了看,湊到梅兒跟前將這藥來曆,有甚用處說了。
梅兒聽了臉紅紅的,冷道:“那太太可打錯算盤了,且不說姑娘不會吃,就吃了,我瞧著和沒吃沒甚兩樣。”這話說出口,梅兒忙急急地止住嘴。
彩雲眼一轉,已然明白大半,心說:太太要我送藥,我可不敢惹那活閻王,要她不高興,似那小廝一樣令人打我板子,又拖到太太跟前,太太可不會說什麽。遂生出個主意來,說道:“我也這般想。”但梅兒因說漏了話,已不想多呆,道:“我走了。”
彩雲笑著說:“我這有正事都不急,你急慌慌的哪裏去?”說著,又眼撇了眼梅兒手心捏著的絡子,笑道:“我將這般機密事說與你,你好歹與我說說這扇套子來曆才能走。“
梅兒抗拒說:“非是我要聽的。”彩雲笑道:“你便不說,我也猜得出。這府裏統共兩個男主子,你不給大的那個打絡子,難不成給小的那個大不成?”
說罷,不等梅兒說話,又接著道:“尋常丫頭給主子打個絡子也是常有的事,隻一來你不在院子打,偏偏要躲開人在外頭打,二來又支支吾吾地不明說,可見——”彩雲拉長聲調,拿眼望她,直把梅兒望得雙頰飛紅,才道:“你是想當姨娘了!”
梅兒心思被戳破,咬牙道:“不曉得你胡說什麽!”說罷,匆匆起身,低頭遁走。彩雲也忙站起,隨在她後頭,緩了口氣,道:“不光是你,不光我!府裏丫頭誰沒這般想過?有什麽害臊的?”
梅兒聽了放慢步子,側頭問:“當真?”彩雲道:“當真!府裏統共就這麽大點地界兒,統共的就這幾個男主子,除開二爺,哪個是能上眼的?”
梅兒冷笑問:“那些小廝、管事都不是男人了?”彩雲道:“這話又怎地說的?你我是何等身份?比不上太太、奶奶、小姐,也不是尋常灑掃丫頭能比的?底下丫頭婆子哪個不敬著?嫁個下人?我們合該一輩子伺候人不成?”
這句話說中了梅兒心思,她愣了半響,道:“是了!我合該一輩子伺候人不成?”彩雲見狀拉她到一處山石坐下,笑道:“我兩不曾說過話,你心裏如何想我不知,隻我心裏是拿你當好姐妹來的。如今遇著你也是天意,我就直說了。
太太如今正為著子嗣一事著急,先是賀家兩姊妹,後頭又是有顏色的丫頭,沒一個能成事的。你道是為何?一來不是奶奶跟前人,奶奶信不過,二來奶奶也身子康健,指不定日後能開花結果。可事與願違,不止太太急,怕是二爺,奶奶都急了。
梅兒若有所思。彩雲道:“前幾日才聽太太說,要買幾個身家清白的放二爺屋裏,我瞧著,不出幾月,你們房裏也要添人了。”
梅兒道:“府裏這麽多丫頭,何須從外頭買?”彩雲忍不住笑道:“真是這個理兒!太太也正發愁!太太跟前人奶奶瞧不上,奶奶又菩薩心腸,不忍心自個兒丫頭做小,可不得從外頭買。”
梅兒道:“奶奶怕不是這般想。”彩雲道:“奶奶如何想的我不知,我隻曉得,哪個要能誕下子嗣便是大功一件!”
梅兒摸了摸肚子。彩雲拉起她手,將白瓷瓶放她手上,道:“說了這般多,你是聰明人也該明白我的心思,你若願意就來太太院裏尋我,給太太請個安,太太定會抬舉你。奶奶如何想的我不知,隻是有了子嗣,應大抵是高興的。”說罷走了,留著梅兒在原地呆呆站著。
彩雲空著手回了屋,賀夫人見了問她:“藥給出去了?”彩雲不敢隱瞞,將她如何遇著梅兒,又如何與梅兒說一一說了,彩雲道:“我想著,到底比不上在二爺屋裏放上個人。奶奶待身邊幾個丫頭極好,若梅兒應允,怕也是不會多說什麽。”
帕子上一股冷香。李婠冷冷瞧著陳昌, 將帕子扔他臉上。
陳昌嗅著帕子上一股味兒,料想是昨日帕子染了味兒,忙道:“今日放衙晚了,黃司務請我去院子吃了兩盅酒,叫了兩個妓子,沒叫人近身,都是屋裏頭的熏香。”
李婠冷笑道:“說這麽多作甚?這院子和那院子有什麽分別!我與那兩個妓子又有什麽分別!都是你尋樂子的地兒罷了。”
陳昌聽罷,惱這婦人將自個兒與兩個妓子比,轉念又想:聽這話,這婦人心中是有我的,便道:“不過兩個賣唱的,值得你如此……”大驚小怪。
說到一半,陳昌因見這婦人眼角有淚珠兒,便慌了,將人抱在懷中,笑道:“冤枉!我沒哭,你到哭了。”
李婠直起身,任由那滴淚珠兒順著臉龐落下,定定望進陳昌眼中,認真道:“隻這一次,日後你若再去,一輩子也別回了。”
陳昌見她說得認真,正色道:“你不喜歡,日後我必不去的。”說罷,他見那滴淚珠兒落在這婦人粉白的臉頰上,欲落不落,心中一動,將人摟在懷中,就要動作。
李婠推他,羞得臉紅紅的,道:“我還有話問你。”陳昌道:“有話等會兒問。”說著喘著粗氣去親李婠脖子。
要了回水。丫頭提了盒子將飯菜布置在桌上,李婠早吃過,身子又懶懶,隻略動了動筷子,陳昌見了,將她麵前的半碗飯拿過來吃了。
陳昌道:“還有什麽要問我?”李婠問:“老太太、太太突地進京了,怎麽不與我說?”
陳昌心思一轉,回道:“也沒和我說,要進了京才派人來知會我。”
李婠半信半疑,本要再問,又看著吃著她剩飯的陳昌,將話咽下了。一夜無話。
次日,陳昌穿戴妥當上衙去了。李婠今日要外出查賬,也早早起了出了門。
這裏春慧收拾了鋪蓋,一徑要拿去洗,忽而見冬清說道:“胭脂沒了。”
春慧回頭一看,見冬清立在妝台前,呆呆捧著白瓷盒子,春慧道:“尋常要你補些胭脂水粉也做不好,怪道今兒姑娘臉上缺了幾分顏色。”
冬清臉上要哭不哭,道:“我沒想起來。”春慧罵她:“還不快快去庫房取些。”
冬清往庫房去了,不多時,又空手回來,春慧早將鋪蓋使婆子洗去了,正在園子裏歇腳,見了冬清,問她:“胭脂呢?”
冬清哭道:“庫房人說前幾天老太太、太太、兩位姑娘身邊的丫鬟全領走了,采買的人還沒回。”
春慧聽了,心知那些胭脂多是大小丫頭瓜分了,冷笑道:“趕急著上台扮醜角兒麽,這麽多胭脂要多大臉才塗得完?”
冬清直哭:“明兒姑娘用什麽?”春慧道:“我那兒還有一盒,與姑娘平日用的也不差什麽,先填補上。”
她轉身回了屋子,從自己常用的妝奩中取出個盒胭脂遞給冬清。冬清得了胭脂,破涕為笑,雙手捧著盒子,說:“有胭脂了、姑娘有胭脂了!”一邊笑,一邊走了。
春慧見狀,笑罵了幾句‘呆子’,見妝奩中空了一塊兒,起身往二門外去。過了園子,但見角門處三五個小廝圍成一圈玩篩子賭錢,菊生不玩,隻坐在一旁,笑看著。
一小廝抬頭見春慧往這邊來,擠眉弄眼指給菊生看。隔得遠,春慧沒聽見幾人說些什麽,隻看著菊生紅著臉,要看她不敢看她的樣。
春慧忍著羞意,招手道:“你來。”一陣起哄聲,菊生聽後,說了兩句往園子來了。
兩人到了一假山下。菊生不敢看春慧,問:“慧姐兒,你找我什麽事?”春慧說:“前頭你說胭脂沒了隻管尋你,我便來了。”
上回菊生給帶胭脂是三天前,但菊生沒去想這個,紅著臉說道:“我這便去買。”說著要走。
春慧忙拉住他,又將手撒開,羞道:“急什麽?我還有話要問你。”菊生道:“什麽話,隻管問我。”
春慧問:“你什麽時候去求姑娘?”菊生聽了,猛地抬起頭,心中歡喜地不知如何是好,說:“慧姐兒你叫我什麽時候去,我便什麽時候去。”
春慧道:“那我要你現在去?”菊生道:“那我這就去。”說著,起身要走。
春慧忙拉著人,笑罵道:“呆子,怎麽一個兩個都這般呆,姑娘出門查賬去了,你要往哪兒去。”
菊生隻看著春慧笑,忽而又想起什麽來,他將懷中的銀子遞給春慧,道:“這月月錢,先放你那兒。”說罷,也不春慧要不要,轉身慌忙道:“我去買胭脂去了。”
春慧見他急匆匆走了,問他:“那胭脂二兩銀子一盒,你將銀子給我了,上哪兒買去?”
菊生聽了,同手同腳走回來。春慧見他臉紅彤彤的,撲哧一聲彎腰笑開了。
兩人正說笑著,忽而聽見一旁假山傳來聲響動。兩人唬了一大跳,菊生忙將春慧攬在身後,喝道:“誰?滾出來!”
假山中鑽出個人來,不是別人,正是八角,他苦著臉道:“是我、是我,莫怪。”菊生皺眉問他:“你躲在這處偷聽?”八角叫屈道:“哪兒是我偷聽,我來得比你兩早。”
菊生問:“來得早?你鬼鬼祟祟來園子作甚?”八角懊惱道:“說來話長,也合該我倒黴。前兒老太太、太太來京裏,二爺外出去院子吃酒,在院子裏歇下,次日命我回府取換洗的補服,我取了去,將原先那身送回府裏漿洗。”
春慧聽到此隻冷笑了笑,菊生皺眉道:“那你來這處作甚?”八角哭喪著臉道:“原先那套大紅色的祥雲服,搭了個蟠龍墜,我送回府裏頭時,被幾個兄弟拉著吃了幾盅酒,腦子混混的,今兒左右都尋不見那墜子,我估摸著怕是落到路上,一路去尋,也不見,病急亂投醫,又來角門這處找,正在旁的小路尋著,聽有說話聲,便躲到假山後頭。”說罷,悔道:“當真喝酒誤事!”
菊生想了想,道:“路上都尋了?莫不是哪個丫頭婆子撿去,昧著良心瞞下了。何不使些銀錢明裏暗裏去打聽打聽?”
八角恍然道:“是了是了,我這便去。”菊生又歎道:“落到外頭也不稀奇,隻這般,怕你有通天手段也找不回了,得尋個好時機早生讓二爺曉得才是。”
八角蔫頭耷腦道:“先不說那墜子瞧著就不是什麽凡物,多少銀子我也估不準,隻怕賣了我也還不起,又二奶奶給二爺的,二爺喜愛得緊,要尋不回了,隻怕我也到頭了。”
這話說得春慧、菊生二人的心沉了沉,菊生勸道:“指不定晚間便能尋著,我領幾個兄弟與你一道找。”春慧也道:“要尋不著,姑娘那兒我替你說兩句。”八角千謝萬謝半響,三人方散了。
卻說春慧往回走,行至垂花門時,見幾個小廝抬著兩頂小轎往走過穿堂,往轎廳去。
春慧叫住人,四五個小廝見是春慧,忙止住腳喚人:“春慧姑娘。”春慧上前問:“哪個親戚上門了?”一小廝笑道:“我幾個隻抬到垂花門,沒見過轎裏是哪兩位太太姑娘。”
春慧從袖子取了個銀角子遞過去,那小廝忙接過笑道:“在換轎子時,我隱約瞧了眼,是府上早嫁到京中羅家的太太。”
果真,待春慧回了院裏,不多時,羅英妙便領著貼身丫頭綠兒,並陳茯,陳惠來了院中。春慧接出院門。
羅英妙道:“才拜見了外祖母,外祖母留了太太說話,命我與兩位妹妹出來說話,我想著來與姐姐說說話。”春慧笑道:“可不巧,我家姑娘外出,二爺衙門去了。”
羅英妙站在院門口將院子用目光逡巡了圈,見這院子寬敞闊綽,又兼奇花異草,孔雀仙鶴,又見春慧言語輕慢,對她未畢恭畢敬,心中不懣,卻也知不是自個兒家中,隻在心中冷笑了笑,一徑走了。
待李婠回府時,此事便由春慧傳到了她耳中。
李婠對羅英妙印象頗深,依她之見:此人心氣甚高,隻小黠大癡,好行小慧,縱然有十分厲害,也隻出得來三四分,不足為懼,遂也不多過問。
卻說這邊,羅家母女兩來訪,老太太雖不待見這嫁到京中的羅二太太,但奈何羅左丞對陳昌多有提攜之舉,也不好板著臉,說了場閑話,倒也和樂。
又命人擺席麵,叫回羅英妙、陳茯、陳惠等,眾人入座,吃過回酒,老太太推脫頭疼離席了,老太太一走,眾人也不好多呆,便散了。
賀夫人命人將酒菜收了,在暖閣中重置了桌。
雖羅二太太與老太太隱隱有隔閡,但賀夫人與這小姑子倒是交好。二太太因問起李婠來,賀夫人冷笑道:“誰知她哪處去了,家裏取了個媳婦,與沒娶沒什麽兩樣。”
二太太訕笑了笑,不好搭話。賀夫人說罷也自知失言,默口不言。羅英妙、陳茯、陳惠見此,起身尋了個由頭出屋去了。
二太太斟酌問:“可是有什麽難事?”賀夫人歎道:“不怕你笑話,我那兒媳像是天生來克我來的,沒一處和我心意,偏偏昌哥兒喜歡,叫我為難。”
二太太也歎道:“‘兒女都是父母的債’。”賀夫人道:“不合也罷了,大不了進水不犯河水,各過各的。隻如今進門三四年肚子也沒聽見響,自個兒偏偏好妒,昌哥兒往年收房的兩個丫頭都被她打發了,近年也不見抬人進來。我昌哥兒年近三十,竟連個孩子的影子都沒見著。”
二太太勸了兩句,道:“說到這求子,倒是讓我想起一個人來,指不定能了了你這樁心事。”賀夫人忙問是何人。
二太太道:“是個藥婆,姓雲,會治些婦科頑疾,是京中不少高門大戶宅中的座上賓。你若點頭,我便下帖請她來瞧瞧。”賀夫人道:“你是不曉得那妖孽利害,隻怕來了麵也見不上。”
賀夫人將李婠打了小廝拖到老太太跟前一事說了,二太太聽罷也打了退堂鼓,正待說算了,又聽賀夫人說:“罷,死馬當作活馬醫罷,總不能叫我兒絕了後。”兩人又說了回閑話,方散了。
次日,雲藥婆拿了帖子來,賀夫人在暖閣中接見,讓坐,雲藥婆忙在矮凳上坐了,又吃了回茶,問道:“不知給哪位奶奶看病?”
賀夫人便給彩雲使了個眼色,彩雲點頭道:“隨我來。”雲藥婆忙行了禮隨彩雲走了。
彩雲道:“家中二奶奶不喜見外人,我領著你遠遠見一麵,可得避開些,別讓她瞅見你,不然可別怪我沒提前說。”
雲藥婆心中怪異得緊,隻常年行走於高門大戶後宅中,也曉得後院陰私重,麵上連連點頭,亦步亦趨地跟在彩雲身後。
兩人走過抄手遊廊處,在園子中行了三刻鍾,在葡萄架下。這處種了不少海棠花,一簇一簇的,將兩人圍了個嚴實。
彩雲令雲藥婆子藏好,露個腦袋等著,雲藥婆不敢違令,一一照做。等得一個時辰,日頭漸漸西移,二人滿頭大汗的,終地見一個女子帶了七八個丫頭婆子逆光這處來。
隻還沒等雲藥婆看清人,便聽那女子一聲斷喝:“什麽人鬼鬼祟祟!”不等她多說,幾個婆子如餓虎撲食般將兩人捆了,拖到那女子腳下。
彩雲白著臉含糊解釋了一通,雲藥婆被嚇破膽,眼盯著地,連連點頭,最後雲藥婆沒聽清那女子說了什麽,隻在人走後,才敢爬起身來。
後頭又去見賀夫人時,賀夫人問她可看清了,雲藥婆急急點頭,將早準備好的兩瓶藥丸子拿出來:“一瓶兩丸藥,左邊給爺們兒吃了,右邊給奶奶吃了,將兩人放一屋中,保管明年得個大胖孫子。”
賀夫人聽罷,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忙令人收了藥的,給了人十兩賞銀。雲婆子沒推辭,拿了銀子匆匆走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罷。
第91章
接上一回說道, 賀夫人請了藥婆開過藥丸子,心中歡喜,命彩雲將藥送去。彩玉捧著白瓷瓶子,手上全是汗, 她才被嚇了遭, 心裏百個不樂意, 說道:“二奶奶怕也不吃這玩意兒。”
這話說得賀夫人渾身不得勁, 她轄製不住人, 覺得沒顏麵, 淡淡道:“你隻管送去,與她說, 她不生,便讓別個生。”
彩雲隻得退出屋。一路過了穿堂, 沿著後廊向西去, 徑直到一荷塘岸邊上, 因著心裏裝著事,彩雲腳步躊躇, 不時歇下腳四處望望。行至半路,不想前頭有個丫頭手裏拿著彩線, 正對著水麵發呆。
彩雲定睛一看,卻是二奶奶身邊的梅兒, 便出聲問:“在想什麽?”梅兒正發呆想著心事,不妨被這一問, 匆匆低下頭道:“沒想什麽。”手裏又忙活起來。
彩雲走上前,見梅兒手裏頭是半個石青色裝扇子的絡子, 心思一動,挨著她坐下來, 笑問:“這柳葉樣式倒新巧。”這話一出,梅兒雙手將那物件兒攏在手心遮住,說道:“隨意打的。”
彩雲問:“給二爺打的?”梅兒不知為何羞紅了臉,道:“別胡說,給我哥打的。”彩雲笑道:“給你哥打絡子你遮掩什麽?又臉紅什麽?”
梅兒聽罷起身要走。彩雲忙拉住她,笑說:“別急著走,咋兩人雖說隻遠遠見過幾麵,但好歹是一個府上的,今兒又遇著了,說說話先?”
梅兒冷笑道:“又什麽好說的?”這麽說著,倒也老實坐下。彩雲道:“你不想說你的,那聽聽我的?你可曉得我手上拿的是什麽?”
梅兒瞧了眼,說道:“白瓷瓶,指不定是替太太給哪位主子送藥去了。”彩雲道:“是了,你再猜猜給哪位主子的?”梅兒道:“老太太?”
彩雲哈哈一笑,道:“錯了錯了,給二奶奶的。你再猜猜是哪樣藥?”梅兒翻了個白眼:“愛說不說!”彩雲四下看了看,湊到梅兒跟前將這藥來曆,有甚用處說了。
梅兒聽了臉紅紅的,冷道:“那太太可打錯算盤了,且不說姑娘不會吃,就吃了,我瞧著和沒吃沒甚兩樣。”這話說出口,梅兒忙急急地止住嘴。
彩雲眼一轉,已然明白大半,心說:太太要我送藥,我可不敢惹那活閻王,要她不高興,似那小廝一樣令人打我板子,又拖到太太跟前,太太可不會說什麽。遂生出個主意來,說道:“我也這般想。”但梅兒因說漏了話,已不想多呆,道:“我走了。”
彩雲笑著說:“我這有正事都不急,你急慌慌的哪裏去?”說著,又眼撇了眼梅兒手心捏著的絡子,笑道:“我將這般機密事說與你,你好歹與我說說這扇套子來曆才能走。“
梅兒抗拒說:“非是我要聽的。”彩雲笑道:“你便不說,我也猜得出。這府裏統共兩個男主子,你不給大的那個打絡子,難不成給小的那個大不成?”
說罷,不等梅兒說話,又接著道:“尋常丫頭給主子打個絡子也是常有的事,隻一來你不在院子打,偏偏要躲開人在外頭打,二來又支支吾吾地不明說,可見——”彩雲拉長聲調,拿眼望她,直把梅兒望得雙頰飛紅,才道:“你是想當姨娘了!”
梅兒心思被戳破,咬牙道:“不曉得你胡說什麽!”說罷,匆匆起身,低頭遁走。彩雲也忙站起,隨在她後頭,緩了口氣,道:“不光是你,不光我!府裏丫頭誰沒這般想過?有什麽害臊的?”
梅兒聽了放慢步子,側頭問:“當真?”彩雲道:“當真!府裏統共就這麽大點地界兒,統共的就這幾個男主子,除開二爺,哪個是能上眼的?”
梅兒冷笑問:“那些小廝、管事都不是男人了?”彩雲道:“這話又怎地說的?你我是何等身份?比不上太太、奶奶、小姐,也不是尋常灑掃丫頭能比的?底下丫頭婆子哪個不敬著?嫁個下人?我們合該一輩子伺候人不成?”
這句話說中了梅兒心思,她愣了半響,道:“是了!我合該一輩子伺候人不成?”彩雲見狀拉她到一處山石坐下,笑道:“我兩不曾說過話,你心裏如何想我不知,隻我心裏是拿你當好姐妹來的。如今遇著你也是天意,我就直說了。
太太如今正為著子嗣一事著急,先是賀家兩姊妹,後頭又是有顏色的丫頭,沒一個能成事的。你道是為何?一來不是奶奶跟前人,奶奶信不過,二來奶奶也身子康健,指不定日後能開花結果。可事與願違,不止太太急,怕是二爺,奶奶都急了。
梅兒若有所思。彩雲道:“前幾日才聽太太說,要買幾個身家清白的放二爺屋裏,我瞧著,不出幾月,你們房裏也要添人了。”
梅兒道:“府裏這麽多丫頭,何須從外頭買?”彩雲忍不住笑道:“真是這個理兒!太太也正發愁!太太跟前人奶奶瞧不上,奶奶又菩薩心腸,不忍心自個兒丫頭做小,可不得從外頭買。”
梅兒道:“奶奶怕不是這般想。”彩雲道:“奶奶如何想的我不知,我隻曉得,哪個要能誕下子嗣便是大功一件!”
梅兒摸了摸肚子。彩雲拉起她手,將白瓷瓶放她手上,道:“說了這般多,你是聰明人也該明白我的心思,你若願意就來太太院裏尋我,給太太請個安,太太定會抬舉你。奶奶如何想的我不知,隻是有了子嗣,應大抵是高興的。”說罷走了,留著梅兒在原地呆呆站著。
彩雲空著手回了屋,賀夫人見了問她:“藥給出去了?”彩雲不敢隱瞞,將她如何遇著梅兒,又如何與梅兒說一一說了,彩雲道:“我想著,到底比不上在二爺屋裏放上個人。奶奶待身邊幾個丫頭極好,若梅兒應允,怕也是不會多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