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抱著手臂冷哼:“你們楚國公府的家教真是好,連這都要嘲笑。看來你家人不僅沒有生過病,還一生下來就是成年人,不會經曆從孩童長大的過程。”
這裏沒薛收的事,但薛收的脾氣和他父親薛道衡差不多,看不慣的事立刻仗義執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楊兄此舉過了。”
三人一唱一和,將楊玄德此舉釘在了“嘲笑幼童”上。
楊玄德正想反駁,被身後的人拉了一下衣袖。
楊玄德臉上莽撞的怒氣就像是幻覺一般消散。他拱手道:“我並無此意。”
剛才齊王和楊玄德友好交流的時候,楊玄德寸步不讓。李玄霸、李世民和薛收開口時,這人卻變得客氣起來,主動後退一步。
這氣氛轉變得太快,別說看樂子的人不適應,李玄霸這個當事人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李世民都準備撲上去打架了。甭管打不打得過,有人欺負他弟弟,他要先打一場再說。
現在楊玄德道歉,李世民這口氣堵在胸口,臉脹得緋紅。
李玄霸:【哥,算了,他也沒嘲諷什麽,隻是嗤笑一聲,沒必要記恨。】
李世民冷哼。
李玄霸:【我倒是好奇他拿我做筏子和齊王吵架,究竟想試探什麽。】
李世民眉頭一皺,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憤怒從頭腦中抽離後,李世民也敏銳發現,楊玄德除了一開始嗤笑了弟弟一聲後,就一直針對齊王。
薛收還是義憤填膺。
李世民冷靜下來後,和李玄霸一起把薛收拉到另一旁。
齊王楊暕也不想就這麽過去,但周圍邀請的勳貴子弟都一擁而上說和,楊玄德也做出一副“我剛才沒腦子,冷靜下來後就道歉,我沒壞心”的模樣喝了罰酒。
楊暕雖然心裏有些堵,也拿楊玄德無可奈何。
楊暕知道楊素是被父皇逼死的。但父皇如此溫和地等楊素自己病死,就說明楚國公一脈不能動。
楊素可以死,但楚國公不可以。
新任的楚國公楊玄感手中沒有楊素那樣的權勢,已經不再被父皇忌憚,所以他們若顯得愚蠢囂張,楊暕反而不好責備。
楊暕不笨,隻是懶得想。他認真思索之後,就大致猜出了楊玄德為何要在他的宴會上裝出一個無腦莽漢的模樣得罪自己。
這樣一想,他就更生氣了。
這是瞧不起誰呢!
李世民和李玄霸借著把要繼續理論的薛收拖走的借口,與薛收一起窩到了宴會一處幽禁的角落。
楊暕這場宴會在花園中舉辦,各處都有酒水、遊戲和伺候的人,就像是後世的遊園會。賓客可以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自己玩自己的。
三人躲在了竹林中的亭子裏。亭子中也有伺候的人,還有火爐、飲子、糕點和各種棋具。
他們將棋盤擺好,讓伺候的人退下,一邊手談一邊消氣。
薛收臉上的怒氣仍舊未消,仿佛剛才受辱的是他似的。
李玄霸倒是從頭至尾都很冷靜,讓李世民瞥了他好幾眼,心中十分不滿。
李玄霸一邊和薛收下棋,一邊問旁觀的二哥道:“你瞪我做什麽?”
李世民道:“阿玄,你得有點血性。不過就是楚國公府而已,我們也是國公家的小郎君!”
薛收一邊落子一邊點頭:“就是就是。”
李玄霸無奈道:“他就嗤笑了一聲而已,我們不已經嘲諷回來了?一來一往就夠了。難道他笑我一聲,我還要打他一拳?”
李世民握拳:“就該打一拳!”
薛收附和:“就是就是,該打疼!”
李玄霸無語。他知道自家哥是個暴脾氣,怎麽薛收也是?
李世民本來已經冷靜下來,說了幾句之後,熱血又湧上了腦袋,嘴裏一直碎碎念,抱怨李玄霸脾氣太軟和,將來肯定會吃大虧。
李玄霸更加無語。我脾氣哪裏軟和了?
薛收明明剛結識李玄霸和李世民,竟也不斷附和,好像多了解李玄霸似的。
李玄霸扶額。薛收你前世是不是叫張飛啊?就是說“俺也一樣”的那個人?
這個史書中寥寥幾筆的秦王府大學士,居然是這種性格?
“我當然不是就這麽算了……來了。”李玄霸捏著黑子,敲了敲檀木的棋盤。
現代的圍棋規則是某島國的規定,先落黑子。而華國古代的圍棋,則是先落白子,黑子隨後。
靴子踩過竹葉的沙沙聲響起。
李世民和薛收停止抱怨和複讀,轉頭看向腳步聲的方向。
楊玄德沒有帶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跟班,獨自一人穿過茂密的竹林而來。
楊玄德聽到了李玄霸的話,他好奇道:“李三郎知道我會來?”
李玄霸道:“不知道,隻是觀察閣下並非魯莽之人。如果閣下瞧得起我等,應當是會悄悄過來的。”
古時從三公到郡守都能開閣,所以對比自己地位高的官員可以敬稱“閣下”。經曆了魏晉南北朝的禮儀崩壞,現在布衣之間也常用“閣下”敬稱。
李玄霸稱呼楊玄德為“閣下”,尊敬但不諂媚。一個稱呼,就讓楊玄德感受到了李玄霸的善意。
楊玄德深深作揖,上半身幾乎與地麵平行:“李秀才,之前得罪了,我實屬無奈。”
李世民看著楊玄德此時的模樣,疑惑道:“什麽實屬無奈?難道還有人能逼你不成?”
李玄霸從坐榻上走下來,把楊玄德扶起道:“我本來很生氣,但見你比我還難受,我就不氣了。”
楊玄德苦笑。
他聽了兄長的計劃之後,本來心想何必對一個小小的秀才如此費心。
李玄霸剛才的鎮定自若,和現在未卜先知的模樣,讓他在心裏歎息,兄長的眼光果然是最好的。
“我之後會奉上賠罪禮。”楊玄德道,“我此次單獨來道歉,隻是想讓兩位知曉,楚國公府並無與唐國公府作對的意思。”
他想了想,說得直白了一些:“勳貴對陛下有些不滿,所以推我出來試探。楚國公府式微,我們誰也不敢得罪,唉。”
李世民皺眉:“你不敢得罪他們,難道不怕得罪了我們身後的陛下?”
李玄霸瞥了二哥一眼。二哥現在狐假虎威用得真熟練。
楊玄德繼續苦笑:“我們嫉妒李家二郎三郎得陛下的寵愛,怎麽會得罪陛下?”
他再次作揖:“我十分敬佩李秀才的才情,絕無嘲諷之意,請恕罪。”
李世民看向李玄霸。
李玄霸道:“同為勳貴,隻是一點尋常口角,鬧過就罷了,不需要放在心上。二哥,薛兄,你們稍等我一會兒,我送楊兄離開。”
楊玄德想拒絕:“這……”
李玄霸打斷道:“擾了齊王殿下的雅興,我與你一同去找齊王殿下告罪,這對你我都更好。那些推你們出來的勳貴,也是樂於見到我們和好的。”
楊玄德猶豫了一下,想起兄長的叮囑,點頭道:“好。”
李世民滿腹疑惑地目送李玄霸離開。
他看向薛收:“薛兄,你能猜到阿玄心裏在想什麽?為何突然對楊積善如此客氣?”
薛收按壓著太陽穴:“你是李三的兄長,你都猜不到,我怎麽猜得到?我隻知道好像很麻煩。唉,我有些後悔摻和進來了。”
李世民笑道:“晚了。對了,你出身關中河東薛氏,可認識京兆杜氏的杜如晦?”
薛收道:“不認識。”
李世民道:“不認識,但可以現在認識。我在京城中有兩位年過弱冠、不到而立的好友,一名杜如晦,字克明,一名房喬,字玄齡,都是大才。我想薛兄若結識,肯定會引為知己。”
李世民簡短介紹了一下杜如晦和房喬的情況。
出身京兆杜氏的杜如晦沒能引起薛收的興趣,薛收對隻是出身二流士族的房喬興趣很大。
薛收道:“房玄齡是房伯父之子?我應該去認識!”
李世民好奇:“薛兄認識玄齡的父親?”
薛收解釋道:“房伯父是我父親好友,隻是我自幼過繼,不常侍奉在父親膝下,所以沒能與房伯父結識。不過父親常在書信中提起房伯父,讓我學習房伯父的清正剛直。”
李世民合掌笑道:“房伯父和薛伯父是好友,薛兄和玄齡也合該是好友!現在房玄齡和杜克明都無事身上都無差事
薛收笑道:“你做東,我一定來。”
李世民突然興起給薛收介紹自己的朋友後,又歎氣道:“不知道阿玄想單獨和楊積善說什麽。”
薛收安撫道:“等李三回來,他肯定會告訴你,不用擔心。”
李世民打起精神:“當然!唉,阿玄提前和我說一聲啊,真讓人操心。”
薛收見李世民抱怨弟弟的模樣,想起了自家關係親密的堂兄弟,不由失笑。
竹林中,楊玄德和李玄霸走了幾步,李玄霸停住了腳步。
楊玄德轉身道:“李秀才是有什麽單獨的話要和我說嗎?”
李玄霸四處張望了一番。
楊玄德道:“我讓人纏住齊王,這裏很僻靜,沒有其他人。你們選的地方真是好。”
李玄霸笑道:“過獎。”
楊玄德好奇地打量這位聲名在外的李秀才,猜不出李玄霸會對他說什麽。
李玄霸壓低聲音道:“當年楚國公被迫病逝,盡人皆知。”
楊玄德心頭一梗,眉頭緊皺。
李玄霸道:“同為國公之後,恕我提醒一句,老楚國公用自己的命換得後人的安全,楊兄不要辜負老楚國公的心意。”
楊玄德的雙眼如鷹般銳利,和剛才判若兩人:“你在威脅我?!”
李玄霸搖頭:“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而已。”
楊玄德愣住。
李玄霸歎氣:“身為國公子弟,我有如此才華,以蔭庇入仕光明正大,我為何要選擇一條坎坷的路?楊兄,我們都一樣啊。”
李玄霸拱手:“眾勳貴嘲笑我唐國公府諂媚陛下,但我父親繼承國公府的時候比我如今還年幼,唐國公府比楚國公府早式微幾十年。”
這裏沒薛收的事,但薛收的脾氣和他父親薛道衡差不多,看不慣的事立刻仗義執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楊兄此舉過了。”
三人一唱一和,將楊玄德此舉釘在了“嘲笑幼童”上。
楊玄德正想反駁,被身後的人拉了一下衣袖。
楊玄德臉上莽撞的怒氣就像是幻覺一般消散。他拱手道:“我並無此意。”
剛才齊王和楊玄德友好交流的時候,楊玄德寸步不讓。李玄霸、李世民和薛收開口時,這人卻變得客氣起來,主動後退一步。
這氣氛轉變得太快,別說看樂子的人不適應,李玄霸這個當事人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李世民都準備撲上去打架了。甭管打不打得過,有人欺負他弟弟,他要先打一場再說。
現在楊玄德道歉,李世民這口氣堵在胸口,臉脹得緋紅。
李玄霸:【哥,算了,他也沒嘲諷什麽,隻是嗤笑一聲,沒必要記恨。】
李世民冷哼。
李玄霸:【我倒是好奇他拿我做筏子和齊王吵架,究竟想試探什麽。】
李世民眉頭一皺,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憤怒從頭腦中抽離後,李世民也敏銳發現,楊玄德除了一開始嗤笑了弟弟一聲後,就一直針對齊王。
薛收還是義憤填膺。
李世民冷靜下來後,和李玄霸一起把薛收拉到另一旁。
齊王楊暕也不想就這麽過去,但周圍邀請的勳貴子弟都一擁而上說和,楊玄德也做出一副“我剛才沒腦子,冷靜下來後就道歉,我沒壞心”的模樣喝了罰酒。
楊暕雖然心裏有些堵,也拿楊玄德無可奈何。
楊暕知道楊素是被父皇逼死的。但父皇如此溫和地等楊素自己病死,就說明楚國公一脈不能動。
楊素可以死,但楚國公不可以。
新任的楚國公楊玄感手中沒有楊素那樣的權勢,已經不再被父皇忌憚,所以他們若顯得愚蠢囂張,楊暕反而不好責備。
楊暕不笨,隻是懶得想。他認真思索之後,就大致猜出了楊玄德為何要在他的宴會上裝出一個無腦莽漢的模樣得罪自己。
這樣一想,他就更生氣了。
這是瞧不起誰呢!
李世民和李玄霸借著把要繼續理論的薛收拖走的借口,與薛收一起窩到了宴會一處幽禁的角落。
楊暕這場宴會在花園中舉辦,各處都有酒水、遊戲和伺候的人,就像是後世的遊園會。賓客可以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自己玩自己的。
三人躲在了竹林中的亭子裏。亭子中也有伺候的人,還有火爐、飲子、糕點和各種棋具。
他們將棋盤擺好,讓伺候的人退下,一邊手談一邊消氣。
薛收臉上的怒氣仍舊未消,仿佛剛才受辱的是他似的。
李玄霸倒是從頭至尾都很冷靜,讓李世民瞥了他好幾眼,心中十分不滿。
李玄霸一邊和薛收下棋,一邊問旁觀的二哥道:“你瞪我做什麽?”
李世民道:“阿玄,你得有點血性。不過就是楚國公府而已,我們也是國公家的小郎君!”
薛收一邊落子一邊點頭:“就是就是。”
李玄霸無奈道:“他就嗤笑了一聲而已,我們不已經嘲諷回來了?一來一往就夠了。難道他笑我一聲,我還要打他一拳?”
李世民握拳:“就該打一拳!”
薛收附和:“就是就是,該打疼!”
李玄霸無語。他知道自家哥是個暴脾氣,怎麽薛收也是?
李世民本來已經冷靜下來,說了幾句之後,熱血又湧上了腦袋,嘴裏一直碎碎念,抱怨李玄霸脾氣太軟和,將來肯定會吃大虧。
李玄霸更加無語。我脾氣哪裏軟和了?
薛收明明剛結識李玄霸和李世民,竟也不斷附和,好像多了解李玄霸似的。
李玄霸扶額。薛收你前世是不是叫張飛啊?就是說“俺也一樣”的那個人?
這個史書中寥寥幾筆的秦王府大學士,居然是這種性格?
“我當然不是就這麽算了……來了。”李玄霸捏著黑子,敲了敲檀木的棋盤。
現代的圍棋規則是某島國的規定,先落黑子。而華國古代的圍棋,則是先落白子,黑子隨後。
靴子踩過竹葉的沙沙聲響起。
李世民和薛收停止抱怨和複讀,轉頭看向腳步聲的方向。
楊玄德沒有帶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跟班,獨自一人穿過茂密的竹林而來。
楊玄德聽到了李玄霸的話,他好奇道:“李三郎知道我會來?”
李玄霸道:“不知道,隻是觀察閣下並非魯莽之人。如果閣下瞧得起我等,應當是會悄悄過來的。”
古時從三公到郡守都能開閣,所以對比自己地位高的官員可以敬稱“閣下”。經曆了魏晉南北朝的禮儀崩壞,現在布衣之間也常用“閣下”敬稱。
李玄霸稱呼楊玄德為“閣下”,尊敬但不諂媚。一個稱呼,就讓楊玄德感受到了李玄霸的善意。
楊玄德深深作揖,上半身幾乎與地麵平行:“李秀才,之前得罪了,我實屬無奈。”
李世民看著楊玄德此時的模樣,疑惑道:“什麽實屬無奈?難道還有人能逼你不成?”
李玄霸從坐榻上走下來,把楊玄德扶起道:“我本來很生氣,但見你比我還難受,我就不氣了。”
楊玄德苦笑。
他聽了兄長的計劃之後,本來心想何必對一個小小的秀才如此費心。
李玄霸剛才的鎮定自若,和現在未卜先知的模樣,讓他在心裏歎息,兄長的眼光果然是最好的。
“我之後會奉上賠罪禮。”楊玄德道,“我此次單獨來道歉,隻是想讓兩位知曉,楚國公府並無與唐國公府作對的意思。”
他想了想,說得直白了一些:“勳貴對陛下有些不滿,所以推我出來試探。楚國公府式微,我們誰也不敢得罪,唉。”
李世民皺眉:“你不敢得罪他們,難道不怕得罪了我們身後的陛下?”
李玄霸瞥了二哥一眼。二哥現在狐假虎威用得真熟練。
楊玄德繼續苦笑:“我們嫉妒李家二郎三郎得陛下的寵愛,怎麽會得罪陛下?”
他再次作揖:“我十分敬佩李秀才的才情,絕無嘲諷之意,請恕罪。”
李世民看向李玄霸。
李玄霸道:“同為勳貴,隻是一點尋常口角,鬧過就罷了,不需要放在心上。二哥,薛兄,你們稍等我一會兒,我送楊兄離開。”
楊玄德想拒絕:“這……”
李玄霸打斷道:“擾了齊王殿下的雅興,我與你一同去找齊王殿下告罪,這對你我都更好。那些推你們出來的勳貴,也是樂於見到我們和好的。”
楊玄德猶豫了一下,想起兄長的叮囑,點頭道:“好。”
李世民滿腹疑惑地目送李玄霸離開。
他看向薛收:“薛兄,你能猜到阿玄心裏在想什麽?為何突然對楊積善如此客氣?”
薛收按壓著太陽穴:“你是李三的兄長,你都猜不到,我怎麽猜得到?我隻知道好像很麻煩。唉,我有些後悔摻和進來了。”
李世民笑道:“晚了。對了,你出身關中河東薛氏,可認識京兆杜氏的杜如晦?”
薛收道:“不認識。”
李世民道:“不認識,但可以現在認識。我在京城中有兩位年過弱冠、不到而立的好友,一名杜如晦,字克明,一名房喬,字玄齡,都是大才。我想薛兄若結識,肯定會引為知己。”
李世民簡短介紹了一下杜如晦和房喬的情況。
出身京兆杜氏的杜如晦沒能引起薛收的興趣,薛收對隻是出身二流士族的房喬興趣很大。
薛收道:“房玄齡是房伯父之子?我應該去認識!”
李世民好奇:“薛兄認識玄齡的父親?”
薛收解釋道:“房伯父是我父親好友,隻是我自幼過繼,不常侍奉在父親膝下,所以沒能與房伯父結識。不過父親常在書信中提起房伯父,讓我學習房伯父的清正剛直。”
李世民合掌笑道:“房伯父和薛伯父是好友,薛兄和玄齡也合該是好友!現在房玄齡和杜克明都無事身上都無差事
薛收笑道:“你做東,我一定來。”
李世民突然興起給薛收介紹自己的朋友後,又歎氣道:“不知道阿玄想單獨和楊積善說什麽。”
薛收安撫道:“等李三回來,他肯定會告訴你,不用擔心。”
李世民打起精神:“當然!唉,阿玄提前和我說一聲啊,真讓人操心。”
薛收見李世民抱怨弟弟的模樣,想起了自家關係親密的堂兄弟,不由失笑。
竹林中,楊玄德和李玄霸走了幾步,李玄霸停住了腳步。
楊玄德轉身道:“李秀才是有什麽單獨的話要和我說嗎?”
李玄霸四處張望了一番。
楊玄德道:“我讓人纏住齊王,這裏很僻靜,沒有其他人。你們選的地方真是好。”
李玄霸笑道:“過獎。”
楊玄德好奇地打量這位聲名在外的李秀才,猜不出李玄霸會對他說什麽。
李玄霸壓低聲音道:“當年楚國公被迫病逝,盡人皆知。”
楊玄德心頭一梗,眉頭緊皺。
李玄霸道:“同為國公之後,恕我提醒一句,老楚國公用自己的命換得後人的安全,楊兄不要辜負老楚國公的心意。”
楊玄德的雙眼如鷹般銳利,和剛才判若兩人:“你在威脅我?!”
李玄霸搖頭:“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而已。”
楊玄德愣住。
李玄霸歎氣:“身為國公子弟,我有如此才華,以蔭庇入仕光明正大,我為何要選擇一條坎坷的路?楊兄,我們都一樣啊。”
李玄霸拱手:“眾勳貴嘲笑我唐國公府諂媚陛下,但我父親繼承國公府的時候比我如今還年幼,唐國公府比楚國公府早式微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