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旁邊灌溉條件很不錯,去年和今年的天氣都較溫暖,城郊還有百姓偷偷出城門種了一點地。高熲來到洛陽後補種了冬小麥,現在已經快成熟了。


    高熲已經準備好了大豆的種子。等冬小麥收獲,屯田的兵卒就會播種春大豆,既能回地力,還能多收獲一季。


    長期打仗不能隻靠朝廷提供的後勤,屯田是重中之重。高熲為大隋平定天下後,剩餘大部分時間都在邊疆與突厥對峙,屯田更是重中之重。


    楊玄感等人站在城樓上,看到城外兵卒正熱火朝天地下地幹活,麥苗一日比一日長得高,變成了金黃的一片,都快接著洛陽的城門,心情別提多難受。


    明明以大唐的勢力,想要強攻洛陽也不是做不到,但高熲這老匹夫居然一副要在洛陽城郊再過一個年的模樣,絲毫不擔心朝中催促。


    這老匹夫怎麽還沒死?怎麽還能帶兵打仗?!


    聽聞是高熲帶兵攻打洛陽,賊帥還傻乎乎地不知道嚴重性,楊玄感的下屬們都滿腹擔憂。


    如今擔憂成真,高熲居然想不費一兵一卒,活活餓死他們!


    他們試圖出城搶糧,但高熲早有準備,無論他們開哪個城門,城門外一定早就有高熲集結的兵力。


    更可惡的是,楊玄感和諸多賊帥站在城門上關站,發現高熲一邊集中兵力把他們堵回去,剩餘的人還在遠處繼續耕種。


    沒有人相信高熲能掐會算,都認為城中有人給高熲當奸細。


    賊帥說給高熲提供消息的奸細肯定是隋朝舊貴,變本加厲搶劫富戶,並指責楊玄感的部下全是奸細。


    楊玄感的下屬則指責賊帥沒有操守,本就是牆頭草,再者當初大隋最強大的幾支賊帥紛紛投靠李世民,如今洛陽城中許多賊帥都是那些賊帥的同盟甚至部將,他們才最可能是李世民的奸細。


    城中發生了火拚,有不少人晚上偷偷從城門吊了根繩子,跑出城投降。


    高熲來者不拒,收編了這些投降的人,他們專職在城門口勸降,自己繼續屯田,哪怕聽聞城中出現內亂,也不派人趁機攻打洛陽。


    “我擔心一攻打,他們就真的降了。”高熲憂慮道,“你還在草原,趕不上怎麽辦?”


    李世民哭笑不得:“降了就降了,一個東都而已,誰打都一樣,也不必非要我來。”


    高熲道:“最好西京和東都都由你當主帥打下,這樣你將來改革隋朝舊製,才更有底氣。”


    高熲真擔心洛陽投降太快,所以城裏的奸細都堅定不移地站在死守洛陽這一邊。


    洛陽能支撐到現在,全靠城中奸細兢兢業業地撫民,以及高熲偷偷地糧草支援。


    高熲在洛陽城中地位最高的奸細,祖籍清河崔氏的崔義玄寫信,高熲再不攻打洛陽城,自己都要取代李密成為楊玄感座下第一謀士了,那時候自己與楊玄感同誅了該如何是好。


    李世民看到崔義玄寫的信,差點笑破了肚子。


    “李密居然這麽沒用?”李世民笑道,“他不是自稱楊玄感謀主?我聽聞他還有噬主之相,怎麽被排擠了?”


    高熲道:“他若投奔某個賊帥,還可能因為隴西李氏的出身被人高看一眼,憑借勳貴世家的身份慢慢架空賊帥。楊玄感麾下都是他那樣的出身,多的是勳貴世家子弟,他並沒有太大優勢。”


    李世民道:“河東那把火是他派人燒的,這人我親自殺。”


    聽李密的命令動手的人是新義郡公韓世諤,隋朝名將韓擒虎的嗣子。


    李靖是韓擒虎的外甥,也就是韓世諤的表兄。


    韓世諤為楊玄感麾下第一猛將,每當楊玄感攻城的時候,常常為先登。楊玄感奪得洛陽,本以為是揚眉吐氣的開端。誰知道他還沒有完全從賊帥手中掌控洛陽,李世民已經快把天下都掃平了。


    等他回過神,中原居然隻剩下洛陽一座空城。


    因楊玄感稱帝後,手中不多的實權官職多偏袒自家族人,韓世諤在大隋為郡公,在楊玄感手中立功頗多,陪著楊玄感出生入死,在楊玄感最低穀的時期不離不棄,地位還不如在大隋的時候,心中本就有不滿。


    李靖又被李世民重用,韓世諤被楊玄感猜忌,剝奪了軍權,韓世諤就逃了。


    韓世諤逃走的時候給李靖寫信,說將來李世民和李玄霸肯定會得知他參與了放火追殺李玄霸的事,他希望李靖能幫韓家說情,不要誅滅遷怒韓家其他旁係族人。


    李靖得到這封信的時候,韓世諤已經不知蹤跡。李世民氣得跳腳。


    韓世諤在亂世未平的時候改頭換麵融入百姓中,李世民就算在每個郡縣都張貼告示,都不可能把韓世諤揪出來,隻能任由韓世諤跑了。


    至於韓擒虎的其他族人,李世民和李玄霸都不是遷怒別人家族的人,原本就打算放過。


    他們早就猜到了是李密動手,韓世諤這個當時楊玄感麾下唯一猛將估計也被充為打手。李靖是韓世諤的表弟,他們都沒有遷怒李靖,自然也不會遷怒其他人。


    高熲無奈道:“我怕李密會開城門投降。那時你可就不能殺他了。不過如果他投降後再向他透露韓世諤已經告密,他一定會叛逃,你到時再殺他。”


    李世民皺眉:“何必這麽麻煩?我休整一日,明日就攻城!定不給楊玄感投降的機會!”


    高熲道:“好。”


    李世民殺牛宰羊勞軍,並穿著自己超級閃亮的新衣服在城牆下晃悠了一下,親自告知洛陽城內自己明日攻城。


    這麽明亮的靶子,洛陽城內的守軍居然沒有一個人敢放箭。


    李世民身後的部將都遺憾極了。他們都做好了為主公攔箭的準備,奈何洛陽城守軍不給他們立護駕之功的機會。


    李世民在城門下叫陣的時候,高熲正在稍遠的地方安排收割的事。


    就算洛陽城馬上就要攻下,冬小麥還得收割,春大豆也得種下去。


    等高熲知道這件事的時候,胡子都扯斷了幾根。


    高表仁:“二郎這帶兵的習慣……”


    高熲打斷道:“他的兵略不是我所教!是他自己悟出!”


    高表仁:“……”


    李世民不出預料挨了高熲一頓罵,當了太子還得罰寫“君子不立危牆”的大字。


    李世民憋了一肚子的鬱悶,準備第二日攻城時討回來。


    結果第二日,他剛披甲,洛陽城門就開了。


    楊玄感本來就在洛陽成為孤城後憂懣成疾。昨日李世民在城門外叫陣,嘲笑楊玄感。楊玄感被弟弟扶到城樓上看到了這一幕,叫放箭卻無人敢拉弓,連親衛都指揮不動,便氣急攻心暈倒了。


    咳,然後他於昨夜子時暴卒。


    李世民傻眼。


    他知道楊玄感病了,還和阿玄討論過楊玄感什麽時候病死,洛陽不攻自破。


    但楊玄感的病時好時壞,一直沒病逝,偶爾還能披甲出城門逛一圈,向大唐表明他還活著,李世民和李玄霸就打消了僥幸心理。


    “怎麽能這樣?怎麽我剛到他就死了?!”李世民氣得直跺腳,“帶頭投降的是誰?!別告訴我有李密!”


    高熲用複雜的眼神看著李世民:“奉上降書的就是李密。看字跡,這降書應當是李密為主筆。亂世各為其主生死搏殺很正常,既然你會重用差點取你姓名的敵將,那也應該放過李密。如果李密沒有叛逃,你就不要動手了。”


    高熲將李玄霸的親筆書信遞給李世民。


    李玄霸預料到李密可能會投降,所以早就準備好書信藏在高熲這裏。如果發生了自己預料的事,高熲就把書信給李世民。


    為什麽不早點給,那是李玄霸的惡趣味。這不顯得他算無遺策嘛。


    嗯,這句話李玄霸寫在了信的末尾,把正生氣的李世民都逗樂了。


    李世民失笑:“罷了,李密自傲,我讓他子孫三代不能做官,可能比殺了他還讓他難受。”


    不讓李密子孫三代做官當然不會寫在公開的詔令裏,李世民自己否了就行。


    等他有了兒子孫子,再給兒子孫子仔細叮囑,如果兒子孫子敢用李密的兒子和孫子,就是不孝。


    高熲鬆了口氣。他還真擔心李世民會立刻斬了李密,讓洛陽再生波瀾。


    按照李玄霸列的天災表,接下來一年比一年艱難。他希望中原別再起戰亂,這才能集中力量休養生息,抵抗天災。


    李世民做好了暫時繞過李密的準備,穿著他閃亮的新衣服難得皮笑肉不笑一次,把本就戰戰兢兢的洛陽降臣安撫得更加戰戰兢兢。


    真命天子一出現,不肯投降的楊玄感就暴卒。這是真的逆天者亡啊!


    雖然他們現在已經投降,但是已經投降得太晚。就算李世民……就算陛下不降罪,老天會不會降罪,也讓他們暴卒?


    事有湊巧,洛陽城中的人餓了許多日,百姓死亡更多,城中本就有瘟疫,有些降臣身上帶著病,在這場宴會上看到葷腥,沒有節製地暴飲暴食。第二日,就有三個醉酒暴食的病患與世長辭。


    降臣降將們嚇破了膽。


    李世民暫時駐紮在宮苑中。他一大早就起床一邊紮馬步一邊讀書,書讀到一半,就看到外麵煙霧嫋嫋,還以為著火了。


    出門一看,發現宮門外人山人海,別說降臣降將,連洛陽百姓都聽到風聲,在宮城外執著香火叩拜真命天子,希望真命天子不要懲罰他們。


    李世民:“……”


    我從未聽說跪拜哪位真命天子的時候要燒香啊!!我又不是廟堂裏的泥塑神像!!


    李世民再再再一次在洛陽被氣得跳腳。


    李世民氣得跳腳,但又不能為這件事發怒。畢竟洛陽降臣降將和百姓是認可他為真命天子,深信老天會幫他懲罰不認可他為皇帝的人。這種好事,曆代皇帝都眼紅。


    他隻能受著,心裏鬱悶極了,還要勉強擠出笑容安撫百姓,並以小心火燭的名義禁止百姓對著他燒香磕頭。


    就在李世民心裏的憋悶快達到頂峰,甚至都想飛馬去京城,半夜把弟弟從床上拖起來吐槽的時候,一個好消息讓他終於露出了笑容。


    “哈?李密逃了?而且還是逃亡突厥?”李世民大笑,“他不知道我已經把東|突厥滅了嗎?”


    高熲也失笑不已,連連搖頭李密是天命該絕:“他被困洛陽,怎麽會知道你已經滅掉東|突厥的事?各路反王都向頡利稱臣,他還以為頡利仍舊十分強大,能護住他與大唐抗衡。”


    李世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215章 洛陽百姓太激動


    李玄霸比李世民更先知道李密的結局。


    李密往突厥逃的時候, 半路就知道李世民已經擒獲頡利可汗,便雇了幾個突厥人當向導,想要往西突厥去。


    誰曾想突厥向導前腳收了他的錢, 當夜就砍下了他的腦袋, 向唐兵換取賞錢, “狡猾”的就像是和平時期的中原百姓。


    這個會漢話的突厥商人還對著唐兵的人嘲笑李密:“他居然當著我們所有人的麵說他是天可汗的敵人,想要去投奔西突厥對付天可汗,這不是專門求著我們殺他領賞嗎?”


    李昭正好在附近駐軍, 長孫晟也在。


    李密曾經和楊素交好。長孫晟和楊素有交情,曾見過李密幾麵。雖然李密的模樣和十幾年前有些不同,長孫晟認人的本事很強, 還是一眼就看出了那具屍體就是李密。


    他知道李密曾經密謀追殺李玄霸和李智雲,便將李密的屍首送往長安, 告訴李玄霸這個好消息。


    天氣較為炎熱, 屍首送到長安時都爛了。


    李玄霸捂著嘴鼻看了一眼,已經看不出來李密的長相。


    李密屬於隴西李氏。不過隴西李氏是個大家族,同屬於隴西李氏的家族可能住在天南海北,一輩子都沒說過話。


    說來,其實現在的李唐皇室在族譜上, 也屬於隴西李氏,非要扯關係還和李密是一族的。李玄霸當然不會遷怒隴西李氏。


    李密跟隨楊玄感起兵時, 親戚就已經被楊廣收拾了一遍,現在長安城中沒有李密的近親。


    李玄霸想了想,先把李密的屍骨燒了, 以免傳染瘟疫, 再把李密的骨灰埋在亂葬崗, 立了個墓碑。如果李密將來有親戚想要為他收殮, 或許能找到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