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販把背簍一到前麵伸手一掏就把東西拿了出來,在孩子麵前來回晃悠。不管多大的小孩兒都被他吸引住了,隨著他手上的動作滴溜滴溜的轉。
“要,要,要,娘我要糖要吃糖。”
“我要糖葫蘆糖葫蘆,上一次你答應給我買的,我去給藥材拔草了!要給我買糖葫蘆!”
小孩看的眼睛都亮了,紛紛揪著父母的衣袖拉著他們往小販哪裏去,手也一邊伸著要去拿。
這是王懷玉第三次穿上她的郡主朝服。深紅色的朝服,一共有九層,繡著鳥獸蟲魚,日月星辰,裙擺上是山川河流。頭上戴著冠冕,象征著郡王身份的琉璃珠簾將容貌遮住。
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宛如聖人。抬頭仰望她的人,不自覺的匍匐,感覺到自己把她當做皇帝一樣恭敬的柳湖文,心中有一瞬間的駭然。
王懷玉明明沒有說什麽做什麽,隻是站在那裏就讓人覺得她就是王,甚至比梁少康還要讓他們臣服。
和他有一樣感受的人很多,尤其是從大齊官場中退下來的官員,比其他人更敏銳。
他們仰頭看了一眼上方的人,全都不禁把頭低了下去。
“今天七月初一是逢大好,天工大學建造兩年有餘,今日落成,博學之先生,求學之弟子,為求心中大道從四方匯聚而來。今日入學儀式,是為讓諸君明心明智明德。”
王懷玉不是愛長篇大論的人,也不是喜歡在正式場合上進行說教的人。但有些話不得不說,一是為了鼓舞百姓,二是為了給天工大學的先生和學子注入信心,三是給他們敲一敲警鍾。
希望他們求學之餘,也不要忘了做人。更不要忘了天工大學立學的初心,和他們求學的初心。
王懷玉在用大齊的文言講了一遍,又用自己的大白話講了一下樸素的要求,翻譯過來就是隻要你們好好的學,好好的幹,學校就付工資,包你們吃住。畢業出來了也肯定有工作給你們幹,如果表現不好的或者考學不合格,那就要提前從天宮大學畢業了。
這條件一說出來沒有考上的人頓時羨慕不已。考上的人也是繃緊了神經,生怕自己被刷下去。
王懷玉隻是象征著講了兩句,剩下的則是由嶺南的禮官主持開學流程。
從祭天地到祭聖人,再到上香供奉放鞭炮,禱告祭詞。三叩九拜的大禮行了不知多少個,王懷玉穿著幾十斤重的衣服,頂著十幾斤的發冠,帶著下方的一群先生學子,一絲不苟的做完了。
早上太陽還沒有升起,日上中天,正值午時,這一場儀式才堪堪完成。
儀式完成學子們就正式的搬入了校園,每一個學科都有他們的教學樓和實驗室。像農科還有屬於他們的實驗田。
突出一進來不管是先生還是學子,都遇到了同一個問題——迷路。
“不愧叫做大學,這地方也太大了吧。從住的地方到上課的地方需要走上一刻鍾。再到我們去吃飯又要一刻鍾,每天就是走路就要小半個時辰了。”
“你們那個算什麽都隻是在校園內,哪像我們農科還要到山下的試驗田去,一來一回的兩個時辰就快沒了。唉,不和你們說了,我還要去化學科旁聽呢。”
幾個原本從蒼梧書院一起出來的學子,本來約定好了到天宮大學上學,還一起做伴。但到這裏等他們選了自己想要學的課程後,發現他們的課完全不一樣。上課的地方不一樣,住的地方也不一樣。每天也就吃飯的時候能聚在一塊聊一聊近況。
還是現在學生比較少的情況,要是以後天工大學都招滿了學生,每個學科就有自己的食堂。
想著有無數的人等著替代自己,藏的人心中都升起了危機感。聽到蘇棟梁這一說,還想要再聊幾句的其他人,也都紛紛把飯往嘴裏扒。
“快吃,快吃,我們也快上課了。今天這節課可是原來的工部尚書給我們上的,聽說是郡主好大精力才把人請過來給我們講學。可一定不能遲到錯過。”
這是物理院的人,他們還知道這一位柳大人,現在在主持修建的漓江口大壩,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
之前在書院上學的時候,他們就很好奇,也去那裏實習了一段時間。所有有誌於學習物理的人,都不禁為柳湖文的智慧折服,他們不敢想象世界上真的有人能把建築設計的這樣巧妙,修建的那樣牢靠。
哪怕現在漓江口大壩還沒有投入使用,他們這些親身經曆修建的人,也可以根據工程的用心程度,和計算的精準度知道這個大壩的難得。
柳湖文的物理課爆滿,從京都太醫院而來的章太醫所開的大齊醫藥課也不遑多讓。
能夠容納三百個學子的大教室裏,那本來就是醫學科的學子,還有其他科的學子過來旁聽,而占據一半以上的則是嶺南各地的大夫。
為了促進嶺南各方麵的發展,王懷玉開辦的天工大學,除了有研究這一個職能外,還需要負責傳播知識,這有什麽比旁聽更有用更快速呢。
每個從外麵趕來的大夫,手裏都拿著一節炭筆和一個小本子,這個是他們從山腳下的惠民書肆購買的,好用又方便攜帶。
他們坐在一條條板凳上,或頭發花白,或精神洋洋,全都目不轉睛的盯著前麵巨大的黑板。
章太醫雖然給後宮嬪妃,皇帝王爺們看過病,但麵對那麽多求知若渴的眼神還是第一次。尤其是他第一次使用這個黑板和粉筆,實在是感覺壓力有點大。
“咳咳,各位同仁你們好,我是本節課大齊醫藥理論的教學章丘靈。醫學乃是眾家之長,累世所積,救人之學。我所說的若有不當之處,或有更好見解者請舉手辯駁。”
教室是經過特殊設計和建造的,站在講台上的人隻要微微出聲,就可以通過教室裏的設計將聲音傳播出去。所以最後的人哪怕離得很遠,也聽得清上麵在講什麽。
聽到章丘靈謙虛的話,學子們都是點頭讚同,心中對他好感無限上升。
大夫大都不擅長吹噓拍馬,章丘靈簡單介紹完,就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一節 課。
為了上好這第一課,讓學生、老師快速適應新的模式,王懷玉在建設各個學科的教學樓,實驗樓時,就把自己初高中大學見到的所有實驗器材都照搬了一套過來。
因為有玻璃的存在,燒製這一些東西也是簡單得很。
第139章
精細的儀器最受道家人的歡迎,以往他們煉製丹藥的時候,隻能用自己的感覺,或者是藥鋪的稱,但不管是什麽總是會有些誤差。
換了儀器就不一樣了,他們見得到見不到的,能夠稱量出來,稱量不出來的,現在通通可以測量出來,而且還有無比的精準。
還有這些化學反應,以往他們都是放在爐子裏麵,憑借味道和細微的思想來判斷,那就是可以通過玻璃用眼睛去觀察。
道家的這些人,對它簡直是愛不釋手。第二個覺得學校裏配置的工具好的人,就是墨家。
那是製作工具的高手,像大家所熟悉的魯班製傘,發明鋸子等都是。
但就是這樣擅長製作工具的高手,到實驗室裏的器材也不禁如獲至寶。
“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精巧的工具,真想知道製作他的人是怎麽想的,若是用到別處去,是不是也能發揮更大的妙用?”
王懷玉給實驗樓打造的這一套工具,他以前在部隊中用的一套軍工器械,各種鉗子扳手就不說了,千斤頂搓刀等尋常的物件,也有大大小小十幾種不同的型號。
這些東西看著很奇怪,當他們用來處理木工上或者製作一些鐵具上的東西時,就發現了這些工具的妙用。很多工具他們已經有了基礎的,王懷玉的這一個精細得著實讓他們開了眼。
有了趁手的工具,再製造東西就方便了許多,原本一些他們設想但做不出來的東西,現在也都有了條件嚐試。
最好的鋼鐵,煤炭,木材,石料,隻要是他們開口的,經過這一學科的幾個教授簽字,就可以直接和郡主府的管事對接,讓對方采購他們需要的東西送來。
可以說,隻要他們不犯事,在天工大學得到的東西時能惠及他們一輩子。要是研究出成果,能得到的東西就更多了。
就像相如何來了嶺南後,發現嶺南的交通雖然很便利了,但那也隻是縣城到縣城之間。在縣城到各個村裏麵,尤其是寨子的路,還是很崎嶇破爛的。
而這些地方想要也修建水泥路,那是不可能的。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就是王懷玉所在的時代都做不到。
然基礎設施改善不了,就隻能從交通工具入手了。如何在蜀郡待過,俊的地理環境比嶺南還要惡劣,一樣是山高水遠,地勢險要。這種時候靈巧方便的交通工具就非常需要。
而獨輪車這種工具就非常的合適,墨家的人根據現有的獨輪車進行了一番改造後,能承載的貨物就更多了。
特別是這一次戴森從南洋帶回來一種叫橡膠的東西。
懷孕一開始還沒有想起來,等看見戴森他們用來製作輪胎的時候,還想起了這麽個東西。
橡膠的加工很簡單,隻需要從橡膠樹上收集汁液,再經過熬製、拉伸、倒模、切割,就能得到成品。
戴森的輪胎做的很粗糙,它是用來放在他們的貨船的前端,貨船靠岸時和陸地接觸有個緩衝。
黑乎乎的一個圓圈綁在上麵,王懷玉辨認了許久,認出來後才趕緊和對方商量這個橡膠生意。
橡膠種植生長最少要三五年,而且會浪費耕地和人力,在最近十年,王懷宇不打算引進嶺南,而且嶺南也不是特別適合橡膠的生產。
既然如此,他便打算讓人去南洋做這一個橡膠生意。不過嶺南的貨船比較少,大多是在琉球等國轉悠,很少遠洋。
現在想要出海,不止要有能夠遠行和抗得住風浪,還要有人認得路,懂對方的語言能夠溝通。
而嶺南,大齊都沒有這方麵的人才。
王懷玉去到靠海的村子裏去招募人手,海船也讓嶺南的工部根據戴森他們的去打造,好在海船因為之前操練海軍的時候,就已經把裝備補充上了。
雖然比不上戴森他們的,但到南洋應該沒有問題?
王懷玉拿著自己手繪出來的海圖,詢問戴森:“你們到的律菲國可是在這個地方?”
桌子大的地圖,上麵生動形象的畫著山川河流海岸線,大海海峽,甚至連洋流都標誌出來了。
這是王懷玉前世職業的必備技能,不但對周圍國家了如指掌,還能估算各地的距離,氣候洋流,也就她不得空想不起來這回事,不然早就帶著人過去開墾荒地了。
這樣一想,便覺得錯過了好多。
戴森看到這個地圖,下意識想要貼上去看個清楚。
“哦,我的上帝啊!郡主大人您的這幅地圖比我們的清晰多了。您是去過南洋嗎?”戴森連連驚歎,“畫得實在是太像了,這一個距離,和我們來的距離一點都不差。”
就連上麵的小島都分毫不差,還有這些國家上麵的最大的河流。要不是他知道大齊的規矩和王懷玉的經曆,他都要懷疑對方是不是律菲這些國家的人了。
律菲這些國家現在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大齊,就連西歐國也比不上。在大齊常見的陶器,他們那裏都很稀缺,更不要說絲綢瓷器玻璃這種東西了。
“我沒有去過,隻是之前他們有人來過嶺南,留下了這些地圖。戴老板要是覺得沒有錯誤的話,沒有興趣和我們做一筆生意?”
“我們嶺南離這些地方很近,如果想要自己做生意的話,肯定比你們方便的。但是考慮到我們之間的交情,便提前和你說一下我們的計劃。”
王懷玉手指輕輕點了一下嶺南到律菲的航線,“嶺南的合浦港到律菲的多納港,是順風順水的話,最多不超過一個月。而且沿著海岸線行駛即可,不需要跨越深海麵對大風浪,安全上也比你們有保障。”
“據我所知當地除了一些土著和農產品外,沒有任何的金銀鐵礦,對你們來說你太小了,很不劃算。”
“所以你們不如把這一塊生意讓給我們,把我們大旗人帶過去,我們隻負責招聘當地百姓開墾農田,收割橡膠。你們就還走遠西遠東的那一條航線。那兩個地方地大物博且人跡罕見,那麽大的一片地方擁有各種礦產也不稀奇,對你們來說收益更大。”
像戴森這一群人,都是為了錢財而亡命天涯的。確實像王懷玉說的那樣,看不上幾個陶器和糧食這種蠅頭小利。讓他們放棄到嘴的肉,白白讓給王懷玉也不可能。
在對方靜默的眼神下,王懷玉又掏出了一張世界地圖。
指著地圖上的美洲像是給對方上課一樣,“個地方你們已經去過了,木薯,土豆,玉米都是從這個地方找到的。那你們肯定沒有再往裏走,再往裏走到北方,那裏有世界上最大的金礦,而且你們如果繼續往東行,就能直接回到你們的國家。”
地球是圓的這個說法現在還沒有人提出來,世界的主流是天圓地方,大家都以為世界是有盡頭的。戴森他們航海多年,有自己模糊的認識,但也不敢非常肯定的告訴世人,這個世界就是圓的。
王懷玉現在就告訴他們了,且還是溫度定,且拿出了足以證明這個說法的地圖。
上麵的大部分地區是戴森他們已經去過的,他們才敢肯定這個地圖的真實性,也正是因為能肯定才覺得震撼。他們這些真正走過的人都無法繪製出這樣精確的地圖,王懷玉一個沒有出過嶺南的人又是怎麽得知的呢?
王懷玉不可能告訴他們,靜靜的看他們做出選擇。
戴森也在王懷玉圈出的金礦位置上麵點了點:“郡主如何能夠肯定這上麵就是金礦?我是你被騙,我們又該怎麽辦?”
“我們大齊有句話叫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如果我的說法是錯誤的,你們來去不過兩年的時間,再回來找我算賬也不遲,我說的是對的,那其中的利益就是你們航海一輩子也賺不到的。是否願意賭一把就看你的選擇了。”
王懷玉很篤定他們肯定會做,果然戴森隻是思考了三秒不到的時間,就笑容滿麵的點了頭。
“既然郡主如此的肯定,那我們能夠賭一把是我們的榮幸。我選擇用南洋的生意和你們進行交換,並且承諾以後有任何生意都率先與您商討。”戴森鄭重的承諾道。
王懷玉不相信他說的話,商人在利益麵前,誠信能有幾分?
不過當下達成了自己的目的,王懷玉也很開心。
今天公布的人就來測算了,戴森他們的商船數據,爭取在一年內做出一模一樣的海船。
就是選拔出來的人手,這些人都是在漁村裏選出來的,海上航行和水性自然不必說。他們要學習的就是怎麽和南洋的人進行溝通,並且熟悉當地路線。而這一些都需要去到當地才能夠練習。
所以在王懷玉和他們家人的期盼下,這些人搭上了戴森的商船前往了南洋。
“要,要,要,娘我要糖要吃糖。”
“我要糖葫蘆糖葫蘆,上一次你答應給我買的,我去給藥材拔草了!要給我買糖葫蘆!”
小孩看的眼睛都亮了,紛紛揪著父母的衣袖拉著他們往小販哪裏去,手也一邊伸著要去拿。
這是王懷玉第三次穿上她的郡主朝服。深紅色的朝服,一共有九層,繡著鳥獸蟲魚,日月星辰,裙擺上是山川河流。頭上戴著冠冕,象征著郡王身份的琉璃珠簾將容貌遮住。
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宛如聖人。抬頭仰望她的人,不自覺的匍匐,感覺到自己把她當做皇帝一樣恭敬的柳湖文,心中有一瞬間的駭然。
王懷玉明明沒有說什麽做什麽,隻是站在那裏就讓人覺得她就是王,甚至比梁少康還要讓他們臣服。
和他有一樣感受的人很多,尤其是從大齊官場中退下來的官員,比其他人更敏銳。
他們仰頭看了一眼上方的人,全都不禁把頭低了下去。
“今天七月初一是逢大好,天工大學建造兩年有餘,今日落成,博學之先生,求學之弟子,為求心中大道從四方匯聚而來。今日入學儀式,是為讓諸君明心明智明德。”
王懷玉不是愛長篇大論的人,也不是喜歡在正式場合上進行說教的人。但有些話不得不說,一是為了鼓舞百姓,二是為了給天工大學的先生和學子注入信心,三是給他們敲一敲警鍾。
希望他們求學之餘,也不要忘了做人。更不要忘了天工大學立學的初心,和他們求學的初心。
王懷玉在用大齊的文言講了一遍,又用自己的大白話講了一下樸素的要求,翻譯過來就是隻要你們好好的學,好好的幹,學校就付工資,包你們吃住。畢業出來了也肯定有工作給你們幹,如果表現不好的或者考學不合格,那就要提前從天宮大學畢業了。
這條件一說出來沒有考上的人頓時羨慕不已。考上的人也是繃緊了神經,生怕自己被刷下去。
王懷玉隻是象征著講了兩句,剩下的則是由嶺南的禮官主持開學流程。
從祭天地到祭聖人,再到上香供奉放鞭炮,禱告祭詞。三叩九拜的大禮行了不知多少個,王懷玉穿著幾十斤重的衣服,頂著十幾斤的發冠,帶著下方的一群先生學子,一絲不苟的做完了。
早上太陽還沒有升起,日上中天,正值午時,這一場儀式才堪堪完成。
儀式完成學子們就正式的搬入了校園,每一個學科都有他們的教學樓和實驗室。像農科還有屬於他們的實驗田。
突出一進來不管是先生還是學子,都遇到了同一個問題——迷路。
“不愧叫做大學,這地方也太大了吧。從住的地方到上課的地方需要走上一刻鍾。再到我們去吃飯又要一刻鍾,每天就是走路就要小半個時辰了。”
“你們那個算什麽都隻是在校園內,哪像我們農科還要到山下的試驗田去,一來一回的兩個時辰就快沒了。唉,不和你們說了,我還要去化學科旁聽呢。”
幾個原本從蒼梧書院一起出來的學子,本來約定好了到天宮大學上學,還一起做伴。但到這裏等他們選了自己想要學的課程後,發現他們的課完全不一樣。上課的地方不一樣,住的地方也不一樣。每天也就吃飯的時候能聚在一塊聊一聊近況。
還是現在學生比較少的情況,要是以後天工大學都招滿了學生,每個學科就有自己的食堂。
想著有無數的人等著替代自己,藏的人心中都升起了危機感。聽到蘇棟梁這一說,還想要再聊幾句的其他人,也都紛紛把飯往嘴裏扒。
“快吃,快吃,我們也快上課了。今天這節課可是原來的工部尚書給我們上的,聽說是郡主好大精力才把人請過來給我們講學。可一定不能遲到錯過。”
這是物理院的人,他們還知道這一位柳大人,現在在主持修建的漓江口大壩,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
之前在書院上學的時候,他們就很好奇,也去那裏實習了一段時間。所有有誌於學習物理的人,都不禁為柳湖文的智慧折服,他們不敢想象世界上真的有人能把建築設計的這樣巧妙,修建的那樣牢靠。
哪怕現在漓江口大壩還沒有投入使用,他們這些親身經曆修建的人,也可以根據工程的用心程度,和計算的精準度知道這個大壩的難得。
柳湖文的物理課爆滿,從京都太醫院而來的章太醫所開的大齊醫藥課也不遑多讓。
能夠容納三百個學子的大教室裏,那本來就是醫學科的學子,還有其他科的學子過來旁聽,而占據一半以上的則是嶺南各地的大夫。
為了促進嶺南各方麵的發展,王懷玉開辦的天工大學,除了有研究這一個職能外,還需要負責傳播知識,這有什麽比旁聽更有用更快速呢。
每個從外麵趕來的大夫,手裏都拿著一節炭筆和一個小本子,這個是他們從山腳下的惠民書肆購買的,好用又方便攜帶。
他們坐在一條條板凳上,或頭發花白,或精神洋洋,全都目不轉睛的盯著前麵巨大的黑板。
章太醫雖然給後宮嬪妃,皇帝王爺們看過病,但麵對那麽多求知若渴的眼神還是第一次。尤其是他第一次使用這個黑板和粉筆,實在是感覺壓力有點大。
“咳咳,各位同仁你們好,我是本節課大齊醫藥理論的教學章丘靈。醫學乃是眾家之長,累世所積,救人之學。我所說的若有不當之處,或有更好見解者請舉手辯駁。”
教室是經過特殊設計和建造的,站在講台上的人隻要微微出聲,就可以通過教室裏的設計將聲音傳播出去。所以最後的人哪怕離得很遠,也聽得清上麵在講什麽。
聽到章丘靈謙虛的話,學子們都是點頭讚同,心中對他好感無限上升。
大夫大都不擅長吹噓拍馬,章丘靈簡單介紹完,就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一節 課。
為了上好這第一課,讓學生、老師快速適應新的模式,王懷玉在建設各個學科的教學樓,實驗樓時,就把自己初高中大學見到的所有實驗器材都照搬了一套過來。
因為有玻璃的存在,燒製這一些東西也是簡單得很。
第139章
精細的儀器最受道家人的歡迎,以往他們煉製丹藥的時候,隻能用自己的感覺,或者是藥鋪的稱,但不管是什麽總是會有些誤差。
換了儀器就不一樣了,他們見得到見不到的,能夠稱量出來,稱量不出來的,現在通通可以測量出來,而且還有無比的精準。
還有這些化學反應,以往他們都是放在爐子裏麵,憑借味道和細微的思想來判斷,那就是可以通過玻璃用眼睛去觀察。
道家的這些人,對它簡直是愛不釋手。第二個覺得學校裏配置的工具好的人,就是墨家。
那是製作工具的高手,像大家所熟悉的魯班製傘,發明鋸子等都是。
但就是這樣擅長製作工具的高手,到實驗室裏的器材也不禁如獲至寶。
“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精巧的工具,真想知道製作他的人是怎麽想的,若是用到別處去,是不是也能發揮更大的妙用?”
王懷玉給實驗樓打造的這一套工具,他以前在部隊中用的一套軍工器械,各種鉗子扳手就不說了,千斤頂搓刀等尋常的物件,也有大大小小十幾種不同的型號。
這些東西看著很奇怪,當他們用來處理木工上或者製作一些鐵具上的東西時,就發現了這些工具的妙用。很多工具他們已經有了基礎的,王懷玉的這一個精細得著實讓他們開了眼。
有了趁手的工具,再製造東西就方便了許多,原本一些他們設想但做不出來的東西,現在也都有了條件嚐試。
最好的鋼鐵,煤炭,木材,石料,隻要是他們開口的,經過這一學科的幾個教授簽字,就可以直接和郡主府的管事對接,讓對方采購他們需要的東西送來。
可以說,隻要他們不犯事,在天工大學得到的東西時能惠及他們一輩子。要是研究出成果,能得到的東西就更多了。
就像相如何來了嶺南後,發現嶺南的交通雖然很便利了,但那也隻是縣城到縣城之間。在縣城到各個村裏麵,尤其是寨子的路,還是很崎嶇破爛的。
而這些地方想要也修建水泥路,那是不可能的。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就是王懷玉所在的時代都做不到。
然基礎設施改善不了,就隻能從交通工具入手了。如何在蜀郡待過,俊的地理環境比嶺南還要惡劣,一樣是山高水遠,地勢險要。這種時候靈巧方便的交通工具就非常需要。
而獨輪車這種工具就非常的合適,墨家的人根據現有的獨輪車進行了一番改造後,能承載的貨物就更多了。
特別是這一次戴森從南洋帶回來一種叫橡膠的東西。
懷孕一開始還沒有想起來,等看見戴森他們用來製作輪胎的時候,還想起了這麽個東西。
橡膠的加工很簡單,隻需要從橡膠樹上收集汁液,再經過熬製、拉伸、倒模、切割,就能得到成品。
戴森的輪胎做的很粗糙,它是用來放在他們的貨船的前端,貨船靠岸時和陸地接觸有個緩衝。
黑乎乎的一個圓圈綁在上麵,王懷玉辨認了許久,認出來後才趕緊和對方商量這個橡膠生意。
橡膠種植生長最少要三五年,而且會浪費耕地和人力,在最近十年,王懷宇不打算引進嶺南,而且嶺南也不是特別適合橡膠的生產。
既然如此,他便打算讓人去南洋做這一個橡膠生意。不過嶺南的貨船比較少,大多是在琉球等國轉悠,很少遠洋。
現在想要出海,不止要有能夠遠行和抗得住風浪,還要有人認得路,懂對方的語言能夠溝通。
而嶺南,大齊都沒有這方麵的人才。
王懷玉去到靠海的村子裏去招募人手,海船也讓嶺南的工部根據戴森他們的去打造,好在海船因為之前操練海軍的時候,就已經把裝備補充上了。
雖然比不上戴森他們的,但到南洋應該沒有問題?
王懷玉拿著自己手繪出來的海圖,詢問戴森:“你們到的律菲國可是在這個地方?”
桌子大的地圖,上麵生動形象的畫著山川河流海岸線,大海海峽,甚至連洋流都標誌出來了。
這是王懷玉前世職業的必備技能,不但對周圍國家了如指掌,還能估算各地的距離,氣候洋流,也就她不得空想不起來這回事,不然早就帶著人過去開墾荒地了。
這樣一想,便覺得錯過了好多。
戴森看到這個地圖,下意識想要貼上去看個清楚。
“哦,我的上帝啊!郡主大人您的這幅地圖比我們的清晰多了。您是去過南洋嗎?”戴森連連驚歎,“畫得實在是太像了,這一個距離,和我們來的距離一點都不差。”
就連上麵的小島都分毫不差,還有這些國家上麵的最大的河流。要不是他知道大齊的規矩和王懷玉的經曆,他都要懷疑對方是不是律菲這些國家的人了。
律菲這些國家現在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大齊,就連西歐國也比不上。在大齊常見的陶器,他們那裏都很稀缺,更不要說絲綢瓷器玻璃這種東西了。
“我沒有去過,隻是之前他們有人來過嶺南,留下了這些地圖。戴老板要是覺得沒有錯誤的話,沒有興趣和我們做一筆生意?”
“我們嶺南離這些地方很近,如果想要自己做生意的話,肯定比你們方便的。但是考慮到我們之間的交情,便提前和你說一下我們的計劃。”
王懷玉手指輕輕點了一下嶺南到律菲的航線,“嶺南的合浦港到律菲的多納港,是順風順水的話,最多不超過一個月。而且沿著海岸線行駛即可,不需要跨越深海麵對大風浪,安全上也比你們有保障。”
“據我所知當地除了一些土著和農產品外,沒有任何的金銀鐵礦,對你們來說你太小了,很不劃算。”
“所以你們不如把這一塊生意讓給我們,把我們大旗人帶過去,我們隻負責招聘當地百姓開墾農田,收割橡膠。你們就還走遠西遠東的那一條航線。那兩個地方地大物博且人跡罕見,那麽大的一片地方擁有各種礦產也不稀奇,對你們來說收益更大。”
像戴森這一群人,都是為了錢財而亡命天涯的。確實像王懷玉說的那樣,看不上幾個陶器和糧食這種蠅頭小利。讓他們放棄到嘴的肉,白白讓給王懷玉也不可能。
在對方靜默的眼神下,王懷玉又掏出了一張世界地圖。
指著地圖上的美洲像是給對方上課一樣,“個地方你們已經去過了,木薯,土豆,玉米都是從這個地方找到的。那你們肯定沒有再往裏走,再往裏走到北方,那裏有世界上最大的金礦,而且你們如果繼續往東行,就能直接回到你們的國家。”
地球是圓的這個說法現在還沒有人提出來,世界的主流是天圓地方,大家都以為世界是有盡頭的。戴森他們航海多年,有自己模糊的認識,但也不敢非常肯定的告訴世人,這個世界就是圓的。
王懷玉現在就告訴他們了,且還是溫度定,且拿出了足以證明這個說法的地圖。
上麵的大部分地區是戴森他們已經去過的,他們才敢肯定這個地圖的真實性,也正是因為能肯定才覺得震撼。他們這些真正走過的人都無法繪製出這樣精確的地圖,王懷玉一個沒有出過嶺南的人又是怎麽得知的呢?
王懷玉不可能告訴他們,靜靜的看他們做出選擇。
戴森也在王懷玉圈出的金礦位置上麵點了點:“郡主如何能夠肯定這上麵就是金礦?我是你被騙,我們又該怎麽辦?”
“我們大齊有句話叫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如果我的說法是錯誤的,你們來去不過兩年的時間,再回來找我算賬也不遲,我說的是對的,那其中的利益就是你們航海一輩子也賺不到的。是否願意賭一把就看你的選擇了。”
王懷玉很篤定他們肯定會做,果然戴森隻是思考了三秒不到的時間,就笑容滿麵的點了頭。
“既然郡主如此的肯定,那我們能夠賭一把是我們的榮幸。我選擇用南洋的生意和你們進行交換,並且承諾以後有任何生意都率先與您商討。”戴森鄭重的承諾道。
王懷玉不相信他說的話,商人在利益麵前,誠信能有幾分?
不過當下達成了自己的目的,王懷玉也很開心。
今天公布的人就來測算了,戴森他們的商船數據,爭取在一年內做出一模一樣的海船。
就是選拔出來的人手,這些人都是在漁村裏選出來的,海上航行和水性自然不必說。他們要學習的就是怎麽和南洋的人進行溝通,並且熟悉當地路線。而這一些都需要去到當地才能夠練習。
所以在王懷玉和他們家人的期盼下,這些人搭上了戴森的商船前往了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