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大都喜愛山水風光,是以侵占林澤修築別業者不計其數,嚴重破壞了森林湖澤和動物的棲居環境,且修築別業的奢靡攀比之風日益盛行,長此以往下去必將造成惡劣的結果。
重中之重的一項礦產,乃是士族的根底。
太祖準允私人開礦冶鑄,由少府監下置的掌冶署設收稅款,每年征收上來的稅款大大充盈了國庫,但是許多問題隨之冒了出來。
士族靠礦藏偷鑄兵器,奴役百姓,勾結軍隊犯上作亂。
私人大量開采銅礦,導致私鑄錢幣問題十分嚴重,掌冶署隻負責征稅,對稅後的銅礦是允許自由買賣的。
因此,導致私鑄猖獗,惡錢泛濫,實行改革迫在眉睫,由國監管,方能穩固民心。
在大應律例中,部曲是門閥士族合法的依附者。
在戰亂時,士族豪強憑借自己的部曲崛起,因軍功入仕,其所擁有的部曲納入正式編製之中,剩餘的部曲便成為了士族自己的私兵。
久而久之,這股勢力便站在了國家的對立麵,當權者勢必不會放任士族擁有大量部曲,成為一塊心頭大患。
南宮旭心緒激蕩,眸子湛亮,眼下困擾著他夙夜難寐的問題,由容盈一股腦兒的解決了,甚至不惜與天下士族為敵,以萬氏闔族為他鋪就光明坦途,省下他不少力氣。
緩過神,齊贄斂卻駭然的神色,抬眼定定瞧向皇後,眸中情緒複雜,深吸了一口氣,“臣附議萬家主所言。”
諸人逐漸緩過勁兒,竇將軍上前一步,“臣附議。”
“臣不敢苟同啊!”
“臣反對!”
發出反對之言的大都是太後黨官員,他們臉色極差,如喪考批,看向皇後的眼神裏帶著濃濃的煞氣殺意,恨不能立時砸出手中的朝笏,讓她血濺當場。
好一個江夏萬氏女,為了幫聖人製衡他們,居然連自己的家族都豁得出去。
他們確是決定要舍權舍錢,但並非是掏空自己的家底,把家族根基給連根拔起。
與此同時,太後攥緊了掌心,惱恨的怒意漲紅了麵頰,神色變得猙獰,脖頸和手背暴起青筋,一雙眼死死地瞪著皇後。
“難道皇後忘記了你自己亦是士族貴女嗎?這麽做,天下士族之心將寒矣!”
萬萬想不到,萬容盈一直默不作聲竟攢著這招玉石俱焚來對付她。
太後態度咄咄逼人,容盈不畏絲毫,眉目波瀾不驚,語出鋒芒。
“不敢忘記,江夏萬氏昔為天下士族執牛耳者,始終不敢忘士族風節,做人之本,忠君愛國之心,日月可鑒。現而今有的士族倒行逆施,如若不及時迷途知返,終將落得個基業無存,我之所行所言不違良心,隻為大應黎庶得享清平盛世。”
“你……”太後咬牙切齒,滿目刻骨恨意,氣得胸口泛疼,腦仁嗡鳴,“萬氏當真教出了一個好女兒!”
“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敢問士族犯法又有何德何能尊於天子?貴於江山社稷?重於天下百姓?”
容盈傲然環視群臣,輕飄飄丟下一句話,堵得他們啞口無言。
拊掌聲響起,南宮旭坐在禦座之上,俊眉舒展,銜著爽朗恣意的笑容,大手一揮,“好!家主所言極是,朕即刻命人擬詔按照你說的去辦,給天下人一個滿意交代,如有違逆者處以梟首之刑,以正國本!”
天子最後一句話透露著深深的嗜殺之意,威壓懾人,百官不禁被磅礴氣勢震住,低下了頭,噤聲不敢多言。
至此,困擾曆代大應天子的士族之權,徹底土崩瓦解。
後世史書上,稱這一日為門閥士族的‘隕落日’,天下士族盡皆成為了聖人的掌中之物。
看著士族俯首,容盈挪開視線看向南宮旭,袖下的手掌微微攥起,垂目掩下點點晦暗。
隨著落葉繽紛,綠意不複,一早一晚益發寒涼,含涼殿屋簷下專為避暑布置的淙淙水簾已然全部撤去。
缺少了潺潺流水聲,容盈一時還不習慣,瞥著窗外的太液池,未留神間一絲風調皮地吹動膝頭放置的書,將書頁刮得‘嘩嘩’作響。
她壓了壓書頁,寬大袖擺不經意壓下多折出了一條淺痕,登時皺起了眉頭,垂下頭捋平折痕。
忽然之間右眼皮不受控製地重重跳了一跳,緊接著又反複跳了多次,手按上了心口,眼中泛出疑惑,怎麽心裏也無端端發悸?
此時距離士族權勢旁落已七日有餘,這段日子以來朝堂後宮風平浪靜,處處安靜祥和,明明無波無瀾,為何她卻感知出了一種壓迫的詭譎之感。
一股不適感湧上心頭,令她無心看書,隨手闔上了書,入了內室小憩,朦朧困意很快覆住了靈台,瞌睡蟲慢慢侵襲高地,遽然間一陣急促腳步聲傳來踢走了張牙舞爪的瞌睡蟲們。
隔著一道屏風,宮人跪下的身形發顫,口中稟報的語速漸急,含著喘息的起伏,字句不甚連貫。
容盈披衣的手頓住,命宮人重複一遍。
“稟殿下,淑妃在一刻鍾之前亡歿了。”
“淑妃一向身體康健,為何會突然亡歿?”
麵對皇後的質問,宮人戰戰兢兢,隻能撿自己知曉的事情稟告。
“據說太醫令趕到綾綺殿的時候,淑妃已處於彌留之際,診脈之後發現是毒發跡象,毒素已經滲透了五髒六腑,再無力回天。”
殿外,高澹的徒兒張允匆匆奉聖人之命前來傳話兒,水芙徑直引他入殿來。
張允上前行了禮,簡明扼要的說清楚原委,“淑妃中毒亡歿一事十分蹊蹺,聖人宣詔皇後殿下及各位嬪禦速速趕往綾綺殿。”言罷,便欠身一禮,行色匆匆而去。
事發太過突然,一眾嬪禦接到淑妃亡歿的死訊,尚處於難以置信之中,又得聖人傳召,殿中宮人皆是忙得團團轉。
淑妃位列三妃之首,僅次於皇後之下,是以嬪禦們鮮豔華麗的衣飾是一概不能穿戴,匆促之間翻找出素淨的衣飾,迅速卸去濃妝更衣。
等她們來到綾綺殿,目光所及一片哀婉孤淒,白綢垂落,靈幡高掛,祭幛繞廊,漫天漫地的縞素處處透著悲涼。
靈柩停在殿中,祭案上香燭幽幽燃起一簇亮芒,薄煙升浮又渺淡的散去。
宮人們身著素服跪在殿前,神情哀淒,哽咽啜泣,久久不絕。
火盆裏的烈焰裹住一遝遝紙錢吞噬化燼,火光躍動扭曲,猶似一頭光怪突兀的魍魎興奮著張開巨口,迫不及待的要作亂。
所有人的臉上皆流露出了淒切神色,眼眶通紅,蓄滿了悲痛,落下一行行清淚。
容盈烏眸微睨,窺見嬪禦們種種的悲傷情態,心下輕哂,不無諷刺的想著這場喪禮上究竟有多少真情多少假意摻雜其中,又會有多少陰謀詭計紛至遝來。
淑妃靈前,嬪禦們梨花帶雨的低泣聲此起彼伏,表情哀哀切切,乍一看甚是真情實意。
直至聖人闊步走進殿內,一眾嬪禦迅速收斂了啜泣聲,不掩飾直白的眸光,幾近貪婪地注視著她們一心要爭取的男子,盈盈拜下一禮,“參見聖人。”
聲若嬌鶯啼囀,身若弱柳扶風,個個兒素衣淡妝,別人家是清水出芙蓉出了一朵,一枝獨秀而已。
綾綺殿裏偏是清水出芙蓉出了滿滿一個荷塘,堪是百花爭素。
--------------------
第145章 淑妃歿
南宮旭容色綴滿霜寒, 唇瓣緊抿,目光沉沉的打量過每個人,眸中壓著幽邃的寒芒, 不知是在忖度著什麽,良久之後才免了她們的禮。
女人多的地方, 是非紛爭自然也多, 哪怕是在淑妃靈柩前, 她們亦要爭個高低。
李充儀立穩後,抬起淚光閃閃的眼眸, 脈脈凝視聖人,整個人周身充斥著嬌弱無依的楚楚可憐, 暗暗遞送著勾人的秋波。
“人死不能複生, 請聖人節哀順變,切勿憂思過度, 一定要保重龍體!”
奈何送了一遍又一遍,秋波涼得透透兒, 聖人依舊視若無睹,她的眼角險些累到抽搐,大庭廣眾之下委實丟不起那個人, 僵笑著潦草收場。
“可憐佳人薄命,淑妃姊姊那麽好的一個人, 為何早早的走了?上蒼不公啊!”
鄭昭媛不甘落於人後,箭步撲倒在靈柩上,鬢發鬆散,玉釵落地, 痛哭流涕, 活像她自己的親姊姊亡歿。
南宮旭似有所動容, 神情和緩了幾分。
聖人吃這一套!
有賴她們眼尖發現了聖人鬆動的跡象,便有樣學樣蜂擁圍上靈柩,硬生生把鄭昭媛給擠走,扯著喉嚨聲嘶力竭的哀嚎,哭天抹淚,泣不成聲,伸手拍打著靈柩,喋喋訴說追憶的話。
倘使沒有宮人阻攔,還有兩個人試圖將淑妃的屍身撈起來摟進懷裏,好似亡歿的淑妃是她們連著骨血的至親。
反觀,淑妃的親妹妹賢妃慕容湘則孑然地立在一邊默默凝望著靈柩淚眼婆娑,神情淒然哀痛,腳下一個不穩還險些栽倒,若不是她的使女丹荔及時來攙扶,少不得磕碰出傷。
目睹此景,容盈垂著眼簾陷入沉思,遮掩了一抹稍縱即逝的寒涼。
“淑妃姊姊死得好慘啊,你怎可忍心拋下妹妹!”
柳昭儀不顧自身形象,緊緊扒著靈柩,眼睛腫得像一對核桃,餘光則在不停瞄著聖人。
“貓哭耗子假慈悲。”鄭昭媛重新搶占回一席之地,冷眼剜去,無比唾棄柳昭儀的虛偽言行。
自閨中起柳氏便欺負打壓淑妃,即便進了宮仍舊不改,現而今弄出一副姊妹情深的模樣,真叫人作嘔。
柳昭儀佯裝哭到力竭,站立不穩,往鄭昭媛身上倒去,實則在變相拱走她,“你真心實意的話,有能耐別跟我搶位置哭。”
“癡心妄想。”
“白日做夢。”
兩個女人互不相讓,身體暗暗用力去擠去拱,手肘較勁兒推搡,甚至乎痛下殺腳。
你踩我一腳我踩你一腳,混亂之中殃及了更多的嬪禦,不好相與的主子齊聚,自然不肯吃啞巴虧,禮尚往來之間,她們徹底由假哭轉變成情真意切的哭喊,悲痛的神情完全由心而發。
綾綺殿中,一群嬪禦哭出了千軍萬馬齊奔襲的洶洶架勢,哭鬧嘈雜的動靜響徹後宮。
等她們哭夠鬧夠,沙啞了嗓音,癱軟著身子喘息不定,南宮旭麵無表情地拋出一番話結束了這場鬧劇。
“既然諸位對淑妃亡歿一事深感沉痛,那麽由你們每個人輪流值夜守靈,陪伴著淑妃,好全了一番姊妹情深。”
沉重地‘撲通’聲相繼響起,原是有好幾個嬪禦承受不住昏厥了過去。
容盈至始至終未發一語,現在她淡淡掃視一圈,終於開了口:“著太醫令前來給她們幾位診治。”
鬧劇草草收場,淑妃之死疑雲密布,聖人下令將一眾人挪入綾綺殿偏殿聽審,幾名受驚過度的嬪禦經太醫令一手金針刺穴的絕技後,重新睜開了眼,垂首沉默地站在一旁。
“太醫令正好查驗完畢,便在此講一講淑妃所中何毒,又是如何中毒。”
人齊了,南宮旭也不多贅言,直接開門見山。
“稟聖人,淑妃所中的乃是半夏之毒……”
“什麽?”
太醫令尚未講完,便遭一道尖利女聲打斷,渾身嚇得一激靈。
原是柳昭儀出言搶話,狀若一介瘋婦,急紅了眼,歇斯底裏的吼叫刺耳至極,“半夏有毒?那你前日給我開的治療喉痛的方子裏為何就有半夏這味藥?你到底是何居心?”
“《神農本草經》載,半夏,味辛,平。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乃是宮中常用的一味藥,經浸洗炮製之後毒性全無,還請昭儀放心,您所服用的半夏很安全並無毒性。”
太醫令好聲好氣與她解釋道。
柳昭儀略略安心,卻仍存狐疑,“那你為何又說半夏有毒?”
“臣適才說過,您服用的半夏是經過幾十次的浸洗炮製,所以沒有毒性。而導致淑妃中毒的是生半夏,未經任何浸洗炮製,加上日久天長一點一點的積累在體內,毒性慢慢蠶食了淑妃的五髒六腑,最終導致她麻痹而亡。”
與此同時,太醫令身後的醫官呈上了兩盅紫砂罐,並揭開了蓋子,李充儀好奇地湊上前去瞅了一瞅,辨認出罐中所盛之物。
重中之重的一項礦產,乃是士族的根底。
太祖準允私人開礦冶鑄,由少府監下置的掌冶署設收稅款,每年征收上來的稅款大大充盈了國庫,但是許多問題隨之冒了出來。
士族靠礦藏偷鑄兵器,奴役百姓,勾結軍隊犯上作亂。
私人大量開采銅礦,導致私鑄錢幣問題十分嚴重,掌冶署隻負責征稅,對稅後的銅礦是允許自由買賣的。
因此,導致私鑄猖獗,惡錢泛濫,實行改革迫在眉睫,由國監管,方能穩固民心。
在大應律例中,部曲是門閥士族合法的依附者。
在戰亂時,士族豪強憑借自己的部曲崛起,因軍功入仕,其所擁有的部曲納入正式編製之中,剩餘的部曲便成為了士族自己的私兵。
久而久之,這股勢力便站在了國家的對立麵,當權者勢必不會放任士族擁有大量部曲,成為一塊心頭大患。
南宮旭心緒激蕩,眸子湛亮,眼下困擾著他夙夜難寐的問題,由容盈一股腦兒的解決了,甚至不惜與天下士族為敵,以萬氏闔族為他鋪就光明坦途,省下他不少力氣。
緩過神,齊贄斂卻駭然的神色,抬眼定定瞧向皇後,眸中情緒複雜,深吸了一口氣,“臣附議萬家主所言。”
諸人逐漸緩過勁兒,竇將軍上前一步,“臣附議。”
“臣不敢苟同啊!”
“臣反對!”
發出反對之言的大都是太後黨官員,他們臉色極差,如喪考批,看向皇後的眼神裏帶著濃濃的煞氣殺意,恨不能立時砸出手中的朝笏,讓她血濺當場。
好一個江夏萬氏女,為了幫聖人製衡他們,居然連自己的家族都豁得出去。
他們確是決定要舍權舍錢,但並非是掏空自己的家底,把家族根基給連根拔起。
與此同時,太後攥緊了掌心,惱恨的怒意漲紅了麵頰,神色變得猙獰,脖頸和手背暴起青筋,一雙眼死死地瞪著皇後。
“難道皇後忘記了你自己亦是士族貴女嗎?這麽做,天下士族之心將寒矣!”
萬萬想不到,萬容盈一直默不作聲竟攢著這招玉石俱焚來對付她。
太後態度咄咄逼人,容盈不畏絲毫,眉目波瀾不驚,語出鋒芒。
“不敢忘記,江夏萬氏昔為天下士族執牛耳者,始終不敢忘士族風節,做人之本,忠君愛國之心,日月可鑒。現而今有的士族倒行逆施,如若不及時迷途知返,終將落得個基業無存,我之所行所言不違良心,隻為大應黎庶得享清平盛世。”
“你……”太後咬牙切齒,滿目刻骨恨意,氣得胸口泛疼,腦仁嗡鳴,“萬氏當真教出了一個好女兒!”
“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敢問士族犯法又有何德何能尊於天子?貴於江山社稷?重於天下百姓?”
容盈傲然環視群臣,輕飄飄丟下一句話,堵得他們啞口無言。
拊掌聲響起,南宮旭坐在禦座之上,俊眉舒展,銜著爽朗恣意的笑容,大手一揮,“好!家主所言極是,朕即刻命人擬詔按照你說的去辦,給天下人一個滿意交代,如有違逆者處以梟首之刑,以正國本!”
天子最後一句話透露著深深的嗜殺之意,威壓懾人,百官不禁被磅礴氣勢震住,低下了頭,噤聲不敢多言。
至此,困擾曆代大應天子的士族之權,徹底土崩瓦解。
後世史書上,稱這一日為門閥士族的‘隕落日’,天下士族盡皆成為了聖人的掌中之物。
看著士族俯首,容盈挪開視線看向南宮旭,袖下的手掌微微攥起,垂目掩下點點晦暗。
隨著落葉繽紛,綠意不複,一早一晚益發寒涼,含涼殿屋簷下專為避暑布置的淙淙水簾已然全部撤去。
缺少了潺潺流水聲,容盈一時還不習慣,瞥著窗外的太液池,未留神間一絲風調皮地吹動膝頭放置的書,將書頁刮得‘嘩嘩’作響。
她壓了壓書頁,寬大袖擺不經意壓下多折出了一條淺痕,登時皺起了眉頭,垂下頭捋平折痕。
忽然之間右眼皮不受控製地重重跳了一跳,緊接著又反複跳了多次,手按上了心口,眼中泛出疑惑,怎麽心裏也無端端發悸?
此時距離士族權勢旁落已七日有餘,這段日子以來朝堂後宮風平浪靜,處處安靜祥和,明明無波無瀾,為何她卻感知出了一種壓迫的詭譎之感。
一股不適感湧上心頭,令她無心看書,隨手闔上了書,入了內室小憩,朦朧困意很快覆住了靈台,瞌睡蟲慢慢侵襲高地,遽然間一陣急促腳步聲傳來踢走了張牙舞爪的瞌睡蟲們。
隔著一道屏風,宮人跪下的身形發顫,口中稟報的語速漸急,含著喘息的起伏,字句不甚連貫。
容盈披衣的手頓住,命宮人重複一遍。
“稟殿下,淑妃在一刻鍾之前亡歿了。”
“淑妃一向身體康健,為何會突然亡歿?”
麵對皇後的質問,宮人戰戰兢兢,隻能撿自己知曉的事情稟告。
“據說太醫令趕到綾綺殿的時候,淑妃已處於彌留之際,診脈之後發現是毒發跡象,毒素已經滲透了五髒六腑,再無力回天。”
殿外,高澹的徒兒張允匆匆奉聖人之命前來傳話兒,水芙徑直引他入殿來。
張允上前行了禮,簡明扼要的說清楚原委,“淑妃中毒亡歿一事十分蹊蹺,聖人宣詔皇後殿下及各位嬪禦速速趕往綾綺殿。”言罷,便欠身一禮,行色匆匆而去。
事發太過突然,一眾嬪禦接到淑妃亡歿的死訊,尚處於難以置信之中,又得聖人傳召,殿中宮人皆是忙得團團轉。
淑妃位列三妃之首,僅次於皇後之下,是以嬪禦們鮮豔華麗的衣飾是一概不能穿戴,匆促之間翻找出素淨的衣飾,迅速卸去濃妝更衣。
等她們來到綾綺殿,目光所及一片哀婉孤淒,白綢垂落,靈幡高掛,祭幛繞廊,漫天漫地的縞素處處透著悲涼。
靈柩停在殿中,祭案上香燭幽幽燃起一簇亮芒,薄煙升浮又渺淡的散去。
宮人們身著素服跪在殿前,神情哀淒,哽咽啜泣,久久不絕。
火盆裏的烈焰裹住一遝遝紙錢吞噬化燼,火光躍動扭曲,猶似一頭光怪突兀的魍魎興奮著張開巨口,迫不及待的要作亂。
所有人的臉上皆流露出了淒切神色,眼眶通紅,蓄滿了悲痛,落下一行行清淚。
容盈烏眸微睨,窺見嬪禦們種種的悲傷情態,心下輕哂,不無諷刺的想著這場喪禮上究竟有多少真情多少假意摻雜其中,又會有多少陰謀詭計紛至遝來。
淑妃靈前,嬪禦們梨花帶雨的低泣聲此起彼伏,表情哀哀切切,乍一看甚是真情實意。
直至聖人闊步走進殿內,一眾嬪禦迅速收斂了啜泣聲,不掩飾直白的眸光,幾近貪婪地注視著她們一心要爭取的男子,盈盈拜下一禮,“參見聖人。”
聲若嬌鶯啼囀,身若弱柳扶風,個個兒素衣淡妝,別人家是清水出芙蓉出了一朵,一枝獨秀而已。
綾綺殿裏偏是清水出芙蓉出了滿滿一個荷塘,堪是百花爭素。
--------------------
第145章 淑妃歿
南宮旭容色綴滿霜寒, 唇瓣緊抿,目光沉沉的打量過每個人,眸中壓著幽邃的寒芒, 不知是在忖度著什麽,良久之後才免了她們的禮。
女人多的地方, 是非紛爭自然也多, 哪怕是在淑妃靈柩前, 她們亦要爭個高低。
李充儀立穩後,抬起淚光閃閃的眼眸, 脈脈凝視聖人,整個人周身充斥著嬌弱無依的楚楚可憐, 暗暗遞送著勾人的秋波。
“人死不能複生, 請聖人節哀順變,切勿憂思過度, 一定要保重龍體!”
奈何送了一遍又一遍,秋波涼得透透兒, 聖人依舊視若無睹,她的眼角險些累到抽搐,大庭廣眾之下委實丟不起那個人, 僵笑著潦草收場。
“可憐佳人薄命,淑妃姊姊那麽好的一個人, 為何早早的走了?上蒼不公啊!”
鄭昭媛不甘落於人後,箭步撲倒在靈柩上,鬢發鬆散,玉釵落地, 痛哭流涕, 活像她自己的親姊姊亡歿。
南宮旭似有所動容, 神情和緩了幾分。
聖人吃這一套!
有賴她們眼尖發現了聖人鬆動的跡象,便有樣學樣蜂擁圍上靈柩,硬生生把鄭昭媛給擠走,扯著喉嚨聲嘶力竭的哀嚎,哭天抹淚,泣不成聲,伸手拍打著靈柩,喋喋訴說追憶的話。
倘使沒有宮人阻攔,還有兩個人試圖將淑妃的屍身撈起來摟進懷裏,好似亡歿的淑妃是她們連著骨血的至親。
反觀,淑妃的親妹妹賢妃慕容湘則孑然地立在一邊默默凝望著靈柩淚眼婆娑,神情淒然哀痛,腳下一個不穩還險些栽倒,若不是她的使女丹荔及時來攙扶,少不得磕碰出傷。
目睹此景,容盈垂著眼簾陷入沉思,遮掩了一抹稍縱即逝的寒涼。
“淑妃姊姊死得好慘啊,你怎可忍心拋下妹妹!”
柳昭儀不顧自身形象,緊緊扒著靈柩,眼睛腫得像一對核桃,餘光則在不停瞄著聖人。
“貓哭耗子假慈悲。”鄭昭媛重新搶占回一席之地,冷眼剜去,無比唾棄柳昭儀的虛偽言行。
自閨中起柳氏便欺負打壓淑妃,即便進了宮仍舊不改,現而今弄出一副姊妹情深的模樣,真叫人作嘔。
柳昭儀佯裝哭到力竭,站立不穩,往鄭昭媛身上倒去,實則在變相拱走她,“你真心實意的話,有能耐別跟我搶位置哭。”
“癡心妄想。”
“白日做夢。”
兩個女人互不相讓,身體暗暗用力去擠去拱,手肘較勁兒推搡,甚至乎痛下殺腳。
你踩我一腳我踩你一腳,混亂之中殃及了更多的嬪禦,不好相與的主子齊聚,自然不肯吃啞巴虧,禮尚往來之間,她們徹底由假哭轉變成情真意切的哭喊,悲痛的神情完全由心而發。
綾綺殿中,一群嬪禦哭出了千軍萬馬齊奔襲的洶洶架勢,哭鬧嘈雜的動靜響徹後宮。
等她們哭夠鬧夠,沙啞了嗓音,癱軟著身子喘息不定,南宮旭麵無表情地拋出一番話結束了這場鬧劇。
“既然諸位對淑妃亡歿一事深感沉痛,那麽由你們每個人輪流值夜守靈,陪伴著淑妃,好全了一番姊妹情深。”
沉重地‘撲通’聲相繼響起,原是有好幾個嬪禦承受不住昏厥了過去。
容盈至始至終未發一語,現在她淡淡掃視一圈,終於開了口:“著太醫令前來給她們幾位診治。”
鬧劇草草收場,淑妃之死疑雲密布,聖人下令將一眾人挪入綾綺殿偏殿聽審,幾名受驚過度的嬪禦經太醫令一手金針刺穴的絕技後,重新睜開了眼,垂首沉默地站在一旁。
“太醫令正好查驗完畢,便在此講一講淑妃所中何毒,又是如何中毒。”
人齊了,南宮旭也不多贅言,直接開門見山。
“稟聖人,淑妃所中的乃是半夏之毒……”
“什麽?”
太醫令尚未講完,便遭一道尖利女聲打斷,渾身嚇得一激靈。
原是柳昭儀出言搶話,狀若一介瘋婦,急紅了眼,歇斯底裏的吼叫刺耳至極,“半夏有毒?那你前日給我開的治療喉痛的方子裏為何就有半夏這味藥?你到底是何居心?”
“《神農本草經》載,半夏,味辛,平。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乃是宮中常用的一味藥,經浸洗炮製之後毒性全無,還請昭儀放心,您所服用的半夏很安全並無毒性。”
太醫令好聲好氣與她解釋道。
柳昭儀略略安心,卻仍存狐疑,“那你為何又說半夏有毒?”
“臣適才說過,您服用的半夏是經過幾十次的浸洗炮製,所以沒有毒性。而導致淑妃中毒的是生半夏,未經任何浸洗炮製,加上日久天長一點一點的積累在體內,毒性慢慢蠶食了淑妃的五髒六腑,最終導致她麻痹而亡。”
與此同時,太醫令身後的醫官呈上了兩盅紫砂罐,並揭開了蓋子,李充儀好奇地湊上前去瞅了一瞅,辨認出罐中所盛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