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慶突然拋出這麽個問題,讓大夥都有些困惑,在座的和一線的員工有什麽不同?這和剛才大家的意思有什麽關聯?
眾人都不知道從哪說起,會議室隨著這個問題又安靜了下來。
張俊濤也在思考,他突然想起自己前一陣在各部門換崗實習的時候,心裏仿佛抓住了什麽,可就是有點說不清楚。
王洪慶看眾人都不再說話,他笑了笑但是這笑容讓張俊濤感覺,多少有些自嘲的意思。
“包括我在內,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和一線員工在業主的眼裏並沒有區別,都是物業上的,而我,充其量是個大管家而已。”
聽到這裏,張俊濤突然有點明白王洪慶的意思了。
是啊,在座的不管你是什麽職位什麽身份,你都是物業上的,對於業主來說,無非是工作內容不同罷了。
那麽一線員工,在工作中經常碰到的一些不理解和刁難委屈的,憑什麽自己就受不了?果然……
“那麽既然都一樣,大家想想我們一線員工碰到的這種問題還少嗎?為什麽到我們身上就不能接受?”
看著聽到這話都有些思考的眾人,王洪慶接著說道:“這種事我不敢保證以後不會有,但這種情況一定是極少發生的,想想看當時業主的心情。
韓主管,剛才你說員工很辛苦,作業環境又臭又髒的,這個我不反對,今天參加清理的包括俊濤在內,我都會申請嘉獎。
可是你們想過沒有,這又臭又髒的是什麽地方?你們都覺得無從下手不能待的地方,那可是業主的家,是業主花了很多錢很多心思精心布置的新房,新家。”說到這裏,王洪慶的聲音不由自主地抬高了幾分。
“剛才你們在一起,俊濤講的非常好,可諸位還沒有完全理解他的意思,沒有完全體會業主的心情,看待這個問題自然會有些單方麵考慮。
其實你們發現沒有,現在的業主看待問題的高度已經不同以往,很少有現場和員工發生激烈衝突的了。
因為他們覺得犯不著,越是高端項目越是如此,自身層次決定了他不會和這些人一個水平的去撕扯,而一般都會通過投訴對話來解決問題。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出麵了,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
眾人想了想,也是這麽個理,都點了點頭,還真是。
“現在有個爭吵啥的,很多都是說我不和你講找你們領導來。”杜勇想了想說道,
“是吧?業主的問責一般都針對管理兩個字,現場工作人員,在他們看來隻是遵守公司規定,包括一些工作態度上有問題或者假公濟私刁難無理的事情,業主都會歸納到是你管理的問題,這個有錯嗎?
所以業主在他的認知裏,認為這是管理責任,首當其衝就是針對我這個項目經理,這個有錯嗎?
之所以讓大家討論如何去避免或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也就是希望大夥兒能集思廣益的去商量出一個方法,盡量做得更到位些,讓我們更安心一些,這不正是管理要求嗎?”
“明白了,領導您這麽一講,說實話,我突然感覺心裏不是那麽難受了。”
鄭美麗看王洪慶停了下來,就開口說道:“也是,平常和業主有些問題說不清楚,人家張口就是找你們領導來,有時在群裏也是,看起來這當領導的也是高危職業。”
嘿嘿嘿…眾人聽到這兒都不禁低聲笑了起來。
“沒錯,權力和責任是相等的,所以說,業主碰到重大問題時的一些不理智行為,不說對錯,但是我們一定要換個角度去想想為什麽?
另外,我們也要知道業主對物業的態度是什麽原因,平常在和我們打交道時是一種什麽想法?”
說完,他看了看閆軍,閆軍輕輕搖了搖頭沒有回答,他又轉眼看向幾名客服,見還是沒有回應。
“我把它分為兩個方麵來看,一方麵是業主對物業的看法決定他對物業的態度。
現在行業裏,確實有相當一部分物業隻收錢不辦事,或者挖空心思去賺取一些不該賺取的利益,甚至把自己定位於管理者。
這種行為在現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幾乎每天都能聽到看到,這就讓相當一部分業主對我們心懷戒備。
在打交道時,不由自主的就先定下了不良的定義,言語行為中自然就帶刺兒甚至有些過激。
你們想想,除了我們自己的物業,各位再回家麵對家裏物業時,身為一個業主時又是什麽心態?你們有說過他們的好嗎?
當然,現在社會對物業的定義是低利潤服務企業,在各行物價上漲的時候,物業費也確實很大的製約了物業企業的服務積極性,迫使這些企業一切向錢看。
可作為企業管理者,無論什麽原因,隻要你在這個行業做,就不能忘記一個服務者的心態和職業操守,而恰恰因為失去了這些,所以做出一些出格甚至淩駕於被服務者之上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遇到問題和物業打交道的業主,能夠心平氣和理性的看待問題嗎?所以說,這個當然不能單方麵去指責業主。
另外一方麵,就是我剛才講的身為物業人身為一名服務者的心態問題。
你們想想拿一個一千戶大小的小區來講,咱們不多說,平均一個業主每三年遇到一個需要和物業溝通需要物業幫助的事情,這個頻率正常吧?
那麽這每三年找你一次,平均到每年差不多三百多起,去掉休息和節假日是不是平均到每天差不多就有一到兩件?”
“是啊,這麽一算還真是沒錯,我就說這咋感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兒壓力山大的。”
眾人聽到這裏,紛紛開始議論起來。
“跑冒滴漏,停車,供暖,水電運行電梯故障,噪音問題,比鄰關係,寵物飼養等等。
這些有些是個體問題,有些是群體訴求,這裏麵哪怕隻有10%的重大讓你們認為頭疼的問題,你們再算算這個數量是多少?每個月會有幾起?”
“每年三百來起,10%就是三十來起,那每個月,嘶…差不多有三件這麽多。”
“不過還真是,這要是哪個月平平靜靜的過去,可不是感覺中獎一樣。”
底下同樣又議論了起來。
眾人都不知道從哪說起,會議室隨著這個問題又安靜了下來。
張俊濤也在思考,他突然想起自己前一陣在各部門換崗實習的時候,心裏仿佛抓住了什麽,可就是有點說不清楚。
王洪慶看眾人都不再說話,他笑了笑但是這笑容讓張俊濤感覺,多少有些自嘲的意思。
“包括我在內,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和一線員工在業主的眼裏並沒有區別,都是物業上的,而我,充其量是個大管家而已。”
聽到這裏,張俊濤突然有點明白王洪慶的意思了。
是啊,在座的不管你是什麽職位什麽身份,你都是物業上的,對於業主來說,無非是工作內容不同罷了。
那麽一線員工,在工作中經常碰到的一些不理解和刁難委屈的,憑什麽自己就受不了?果然……
“那麽既然都一樣,大家想想我們一線員工碰到的這種問題還少嗎?為什麽到我們身上就不能接受?”
看著聽到這話都有些思考的眾人,王洪慶接著說道:“這種事我不敢保證以後不會有,但這種情況一定是極少發生的,想想看當時業主的心情。
韓主管,剛才你說員工很辛苦,作業環境又臭又髒的,這個我不反對,今天參加清理的包括俊濤在內,我都會申請嘉獎。
可是你們想過沒有,這又臭又髒的是什麽地方?你們都覺得無從下手不能待的地方,那可是業主的家,是業主花了很多錢很多心思精心布置的新房,新家。”說到這裏,王洪慶的聲音不由自主地抬高了幾分。
“剛才你們在一起,俊濤講的非常好,可諸位還沒有完全理解他的意思,沒有完全體會業主的心情,看待這個問題自然會有些單方麵考慮。
其實你們發現沒有,現在的業主看待問題的高度已經不同以往,很少有現場和員工發生激烈衝突的了。
因為他們覺得犯不著,越是高端項目越是如此,自身層次決定了他不會和這些人一個水平的去撕扯,而一般都會通過投訴對話來解決問題。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出麵了,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
眾人想了想,也是這麽個理,都點了點頭,還真是。
“現在有個爭吵啥的,很多都是說我不和你講找你們領導來。”杜勇想了想說道,
“是吧?業主的問責一般都針對管理兩個字,現場工作人員,在他們看來隻是遵守公司規定,包括一些工作態度上有問題或者假公濟私刁難無理的事情,業主都會歸納到是你管理的問題,這個有錯嗎?
所以業主在他的認知裏,認為這是管理責任,首當其衝就是針對我這個項目經理,這個有錯嗎?
之所以讓大家討論如何去避免或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也就是希望大夥兒能集思廣益的去商量出一個方法,盡量做得更到位些,讓我們更安心一些,這不正是管理要求嗎?”
“明白了,領導您這麽一講,說實話,我突然感覺心裏不是那麽難受了。”
鄭美麗看王洪慶停了下來,就開口說道:“也是,平常和業主有些問題說不清楚,人家張口就是找你們領導來,有時在群裏也是,看起來這當領導的也是高危職業。”
嘿嘿嘿…眾人聽到這兒都不禁低聲笑了起來。
“沒錯,權力和責任是相等的,所以說,業主碰到重大問題時的一些不理智行為,不說對錯,但是我們一定要換個角度去想想為什麽?
另外,我們也要知道業主對物業的態度是什麽原因,平常在和我們打交道時是一種什麽想法?”
說完,他看了看閆軍,閆軍輕輕搖了搖頭沒有回答,他又轉眼看向幾名客服,見還是沒有回應。
“我把它分為兩個方麵來看,一方麵是業主對物業的看法決定他對物業的態度。
現在行業裏,確實有相當一部分物業隻收錢不辦事,或者挖空心思去賺取一些不該賺取的利益,甚至把自己定位於管理者。
這種行為在現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幾乎每天都能聽到看到,這就讓相當一部分業主對我們心懷戒備。
在打交道時,不由自主的就先定下了不良的定義,言語行為中自然就帶刺兒甚至有些過激。
你們想想,除了我們自己的物業,各位再回家麵對家裏物業時,身為一個業主時又是什麽心態?你們有說過他們的好嗎?
當然,現在社會對物業的定義是低利潤服務企業,在各行物價上漲的時候,物業費也確實很大的製約了物業企業的服務積極性,迫使這些企業一切向錢看。
可作為企業管理者,無論什麽原因,隻要你在這個行業做,就不能忘記一個服務者的心態和職業操守,而恰恰因為失去了這些,所以做出一些出格甚至淩駕於被服務者之上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遇到問題和物業打交道的業主,能夠心平氣和理性的看待問題嗎?所以說,這個當然不能單方麵去指責業主。
另外一方麵,就是我剛才講的身為物業人身為一名服務者的心態問題。
你們想想拿一個一千戶大小的小區來講,咱們不多說,平均一個業主每三年遇到一個需要和物業溝通需要物業幫助的事情,這個頻率正常吧?
那麽這每三年找你一次,平均到每年差不多三百多起,去掉休息和節假日是不是平均到每天差不多就有一到兩件?”
“是啊,這麽一算還真是沒錯,我就說這咋感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兒壓力山大的。”
眾人聽到這裏,紛紛開始議論起來。
“跑冒滴漏,停車,供暖,水電運行電梯故障,噪音問題,比鄰關係,寵物飼養等等。
這些有些是個體問題,有些是群體訴求,這裏麵哪怕隻有10%的重大讓你們認為頭疼的問題,你們再算算這個數量是多少?每個月會有幾起?”
“每年三百來起,10%就是三十來起,那每個月,嘶…差不多有三件這麽多。”
“不過還真是,這要是哪個月平平靜靜的過去,可不是感覺中獎一樣。”
底下同樣又議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