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讓蘇定方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都將主力全部撤離鄂州了,可林峰卻依舊巋然不動,絲毫沒有出兵支援江州的意思。
迫不得已之下,他隻能讓隊伍原地休整,征調船隻,準備攻打江州。
然而,林峰早就已經將周圍一切所能找到的物資盡數調走或者摧毀。
現在別說船隻了,就是想做幾艘木筏,估計都找不到合適的材料。
折騰了兩天,除了在一處蘆葦叢中找到兩艘被藏起來的小破木船之外,蘇定方可謂是寸功未立。
無奈之下,他隻能再次放棄,而後直接選擇徒步前行。
如此一來,手下的士卒自然是怨聲載道,叫苦不迭。
蘇定方知道,若是再這樣下去,對己方士氣的打擊絕對會是毀滅性的。
為了提高士卒們的士氣,他直接下令,將麾下的隊伍分成無數支小隊,開始分批次的對周遭進行劫掠。
此計不僅可以提升士卒們的士氣,更是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補足軍需。
果然,命令一下,士卒們便嗷嗷叫的朝著四麵八方而去。
江南本就是玉米之鄉,這裏物產豐富,百姓富饒。
即便林峰提前下令堅壁清野,但還是有許多世家大族以及存有僥幸心理的百姓不願進城,依舊我行我素,照常度日。
當蘇定方麾下的北周軍衝進一個個村莊,將這些躲藏起來的百姓和富戶從各自的家中拖出的時候,他們這才開始感到後悔。
雖然蘇定方下了可以劫掠的命令,但卻叮囑各自帶隊的隊長,讓他們不要妄造殺孽,搶完物資和女人之後,就將男子盡數帶回,衝入後勤軍中。
畢竟,此時的他,已經算是孤軍深入,沒有後勤保障,沒有兵源保障,想要在這裏立住腳跟,那是極其困難的。
堅守鄂州城的林峰自然也得知了蘇定方到處劫掠的訊息,隻不過他依舊沒有理會,依然穩坐釣魚台。
在一開始得知北周軍大舉進攻的時候,他便已經打定主意堅守鄂州城。
隻要城池不失,那他就是大功一件。
可他不願意出兵,不代表麾下的將士,以及鄂州城內的文官和富戶豪紳們也願意如此。
城外那些不願搬遷進城的百姓和富戶,絕大部分都與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也是因為有著種種後台,所以他們才敢違抗林峰堅壁清野的命令,執迷不悟,依舊待在城外。
如今蘇定方大軍壓境,首先遭殃的就是這些不願搬遷之人。
所以,在林峰巋然不動的情況下,鄂州城內卻是暗流翻湧。
首先發難的,自然是城內的一些富戶豪紳。
他們聯合起來,以城外百姓遭受北周軍荼毒為借口,希望林峰這個守將能夠發兵救援。
對於這些富戶豪紳,林峰本就沒有多少好感。
要知道,他乃是林菀麾下嫡係中的嫡係。
林菀與崔盈盈,與五姓七望的關係,他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雙方都隻不過是互相利用關係。
如今林菀處處受到崔盈盈和五姓七望的掣肘,很多有才幹的將領受到排擠,漸漸的被邊緣化,早就讓林峰心生不滿。
且這次他早就下達了堅壁清野的命令,城內的百官和那些富戶豪紳們也都知道北周軍大舉壓進的訊息。
可他們非但沒有積極響應,還屢屢從中作梗,這讓林峰懊惱無比。
好不容易將城外的百姓遷移進城,那些富戶豪紳卻又都不配合。
要不是擔心自己動作太大,會讓大將軍不好做,他都恨不能直接殺了這些害群之馬。
如今倒好,蘇定方果然如自己所想的那般,因為後勤壓力,開始四處劫掠。
他沒有找那些人麻煩也就算了,現在竟然還敢要求自己出兵。
當即,他便命人將前來請命的富戶豪紳代表打了出去。
這下,可謂是捅了馬蜂窩了。
誰都知道,江南士族一向非常團結,林峰此舉,無疑就是在向他們宣戰。
當天下午,鄂州城內的大小糧油店鋪盡數關門。
無數買不到糧食的百姓蜂擁到了太守府前,紛紛開口,想讓林峰出麵解決。
不僅如此,到了晚上,太守府周圍又開始出現了零星的火情,雖然很快就被撲滅,可也折騰了一整個晚上。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便有鄂州官員上門,希望林峰改變初衷,派兵前往城外救援,與蘇定方交手,遏製其瘋狂舉動。
然而,這次林峰依舊不為所動,直接便將人轟了出去。
當天下午,城內超過一半的商鋪盡數歇業關門。
而太守府門口的百姓則越聚越多,大有一言不合就準備衝擊府衙的架勢。
不得已,林峰隻能調來2000守軍,駐守太守府周圍,以防發生民變。
到了第三天上午,整個鄂州城裏,排的上號的富戶豪紳以及大小官員全都聯袂而來,希望林峰能夠網開一麵,開城出兵。
這次,林峰終於有些扛不住了。
沒有了之前的強硬,隻說讓對方給自己一點考慮的時間,就讓人將他們全部送了出去。
然而,這些人剛走,他就又得到鄂州城內,所有店鋪盡皆關門的消息。
無數百姓紛紛走上街頭,抗議林峰的不作為,希望他以百姓為重,出城營救城外的百姓。
盡管林峰明知道這些都是世家大族的陰謀,但此時的他,卻一點辦法沒有,隻能一麵派人安撫城內的百姓,一麵派出斥候打探城外的訊息,並且命人火速將這裏的情況告知林菀,希望對方能盡快前來鄂州坐鎮。
然而,他的一係列舉措,並沒有得到城內百官和富戶豪紳們的認可。
他們隻以為林峰隻不過是在拖延時間,是在敷衍了事。
於是,到了第四天的時候,便陸陸續續開始有人組織民眾,衝擊各處府衙和太守府。
一開始,林峰還能讓士卒鎮壓。
可隨著抗議的人群越來越多,很多不明就裏和因為堅壁清野而放棄自己家園,心生不滿的百姓加入,漸漸的,聲勢越來越大,已經隱隱有了壓製不住的趨勢。
迫不得已之下,他隻能讓隊伍原地休整,征調船隻,準備攻打江州。
然而,林峰早就已經將周圍一切所能找到的物資盡數調走或者摧毀。
現在別說船隻了,就是想做幾艘木筏,估計都找不到合適的材料。
折騰了兩天,除了在一處蘆葦叢中找到兩艘被藏起來的小破木船之外,蘇定方可謂是寸功未立。
無奈之下,他隻能再次放棄,而後直接選擇徒步前行。
如此一來,手下的士卒自然是怨聲載道,叫苦不迭。
蘇定方知道,若是再這樣下去,對己方士氣的打擊絕對會是毀滅性的。
為了提高士卒們的士氣,他直接下令,將麾下的隊伍分成無數支小隊,開始分批次的對周遭進行劫掠。
此計不僅可以提升士卒們的士氣,更是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補足軍需。
果然,命令一下,士卒們便嗷嗷叫的朝著四麵八方而去。
江南本就是玉米之鄉,這裏物產豐富,百姓富饒。
即便林峰提前下令堅壁清野,但還是有許多世家大族以及存有僥幸心理的百姓不願進城,依舊我行我素,照常度日。
當蘇定方麾下的北周軍衝進一個個村莊,將這些躲藏起來的百姓和富戶從各自的家中拖出的時候,他們這才開始感到後悔。
雖然蘇定方下了可以劫掠的命令,但卻叮囑各自帶隊的隊長,讓他們不要妄造殺孽,搶完物資和女人之後,就將男子盡數帶回,衝入後勤軍中。
畢竟,此時的他,已經算是孤軍深入,沒有後勤保障,沒有兵源保障,想要在這裏立住腳跟,那是極其困難的。
堅守鄂州城的林峰自然也得知了蘇定方到處劫掠的訊息,隻不過他依舊沒有理會,依然穩坐釣魚台。
在一開始得知北周軍大舉進攻的時候,他便已經打定主意堅守鄂州城。
隻要城池不失,那他就是大功一件。
可他不願意出兵,不代表麾下的將士,以及鄂州城內的文官和富戶豪紳們也願意如此。
城外那些不願搬遷進城的百姓和富戶,絕大部分都與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也是因為有著種種後台,所以他們才敢違抗林峰堅壁清野的命令,執迷不悟,依舊待在城外。
如今蘇定方大軍壓境,首先遭殃的就是這些不願搬遷之人。
所以,在林峰巋然不動的情況下,鄂州城內卻是暗流翻湧。
首先發難的,自然是城內的一些富戶豪紳。
他們聯合起來,以城外百姓遭受北周軍荼毒為借口,希望林峰這個守將能夠發兵救援。
對於這些富戶豪紳,林峰本就沒有多少好感。
要知道,他乃是林菀麾下嫡係中的嫡係。
林菀與崔盈盈,與五姓七望的關係,他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雙方都隻不過是互相利用關係。
如今林菀處處受到崔盈盈和五姓七望的掣肘,很多有才幹的將領受到排擠,漸漸的被邊緣化,早就讓林峰心生不滿。
且這次他早就下達了堅壁清野的命令,城內的百官和那些富戶豪紳們也都知道北周軍大舉壓進的訊息。
可他們非但沒有積極響應,還屢屢從中作梗,這讓林峰懊惱無比。
好不容易將城外的百姓遷移進城,那些富戶豪紳卻又都不配合。
要不是擔心自己動作太大,會讓大將軍不好做,他都恨不能直接殺了這些害群之馬。
如今倒好,蘇定方果然如自己所想的那般,因為後勤壓力,開始四處劫掠。
他沒有找那些人麻煩也就算了,現在竟然還敢要求自己出兵。
當即,他便命人將前來請命的富戶豪紳代表打了出去。
這下,可謂是捅了馬蜂窩了。
誰都知道,江南士族一向非常團結,林峰此舉,無疑就是在向他們宣戰。
當天下午,鄂州城內的大小糧油店鋪盡數關門。
無數買不到糧食的百姓蜂擁到了太守府前,紛紛開口,想讓林峰出麵解決。
不僅如此,到了晚上,太守府周圍又開始出現了零星的火情,雖然很快就被撲滅,可也折騰了一整個晚上。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便有鄂州官員上門,希望林峰改變初衷,派兵前往城外救援,與蘇定方交手,遏製其瘋狂舉動。
然而,這次林峰依舊不為所動,直接便將人轟了出去。
當天下午,城內超過一半的商鋪盡數歇業關門。
而太守府門口的百姓則越聚越多,大有一言不合就準備衝擊府衙的架勢。
不得已,林峰隻能調來2000守軍,駐守太守府周圍,以防發生民變。
到了第三天上午,整個鄂州城裏,排的上號的富戶豪紳以及大小官員全都聯袂而來,希望林峰能夠網開一麵,開城出兵。
這次,林峰終於有些扛不住了。
沒有了之前的強硬,隻說讓對方給自己一點考慮的時間,就讓人將他們全部送了出去。
然而,這些人剛走,他就又得到鄂州城內,所有店鋪盡皆關門的消息。
無數百姓紛紛走上街頭,抗議林峰的不作為,希望他以百姓為重,出城營救城外的百姓。
盡管林峰明知道這些都是世家大族的陰謀,但此時的他,卻一點辦法沒有,隻能一麵派人安撫城內的百姓,一麵派出斥候打探城外的訊息,並且命人火速將這裏的情況告知林菀,希望對方能盡快前來鄂州坐鎮。
然而,他的一係列舉措,並沒有得到城內百官和富戶豪紳們的認可。
他們隻以為林峰隻不過是在拖延時間,是在敷衍了事。
於是,到了第四天的時候,便陸陸續續開始有人組織民眾,衝擊各處府衙和太守府。
一開始,林峰還能讓士卒鎮壓。
可隨著抗議的人群越來越多,很多不明就裏和因為堅壁清野而放棄自己家園,心生不滿的百姓加入,漸漸的,聲勢越來越大,已經隱隱有了壓製不住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