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滔在決定完兩國國相之事後,便開始著手處理那些黃巾俘虜之事。


    此次俘虜近二十萬青州黃巾賊眾,若是不妥善處理,其必然降而複叛,到時必是不小的麻煩。


    加上如今自己已經奪取了濟南,在青州算是已經立住了跟腳,所以不需要立刻帶兵攻入齊國臨淄。


    奪取青州刺史之位,這些事戲誌才他們早有安排。


    如今青州刺史焦和已死,青州大小官員比薑滔更急,他們也想找一個可以主事之人。


    這些事,自有左家幫他忙和,自己若是直接帶兵攻入臨淄,反而不美,落人口舌。


    為了穩定這二十萬青州黃巾,薑滔先是花心思勸降了管亥,並將其招募進了自己軍中。


    以顯隻要他們安分守己,自己將會對他們這些青州黃巾戰俘既往不咎。


    而後為了徹底安置這些俘虜,薑滔開始了再一次擴兵之事。


    薑滔先是以平原國相陳紀不通軍事,平原國境內還有多股青州黃巾肆虐,其不能治為由。


    表鄧愈為平原中尉,負責平原一切軍事。


    另外,任命唐龍、唐虎、吳敦、尹禮、管亥為校尉,分為五營,每營三千兵馬,歸鄧愈統帥。


    這樣再加上鄧愈本部統領的三千兵馬,共一萬八千兵馬。


    之所以為鄧愈準備這麽多兵馬,乃是薑滔知道,平原郡緊鄰冀、幽兩州,地處戰場前線。


    所有給鄧愈配置了如此多的兵馬,好應付將來可能的衝突。


    又表劉鑫為樂安國中尉,其部擴充至三千兵馬,歸樂安相應劭統領。


    同時應劭自領三千兵馬,等這兩營編列完成,兩人便可一起帶兵前往樂安國上任了。


    又表常春為濟南中尉,領兵三千,歸濟南相李岩統領。


    李岩也是自領三千兵馬。


    其他薑磊、陳金、李現、孫觀、孫康皆為校尉,每營擴兵至三千,由薑滔親自統領。


    而李進的虎衛,也擴編至八百,皆是精挑細選,馬步嫻熟之士。同時李進也升為了虎賁校尉。


    如此薑滔在青州兵力達到了四萬五千餘人。


    所缺的兵源,皆從黃巾戰俘中,挑選精銳之士。


    而挑選剩下的壯丁,則全部編入屯兵。


    薑滔又調派韓浩前來青州,讓其統領這些屯兵,然後在濟南和樂安兩國開始屯兵屯田。


    那些俘虜中的老弱婦孺,則是分別安置在濟南和安樂兩國,歸入各縣,負責開荒墾田。


    而泰山方麵,薑滔也將王朝、馬漢、昌豨升為校尉,每營也是擴充至三千兵馬。


    其兵源則是從泰山屯兵當中挑選。


    剩餘未挑選中的屯兵,則是劃歸泰山各縣,落戶為民。


    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薑滔認為自己和曹操鮑信的關係不錯,泰山郡已經不算戰爭前線,不需要保留那麽多的後備兵力。


    這樣可以方便讓泰山各縣更好的治理齊下之民。


    ……


    當薑滔在濟南大刀闊斧的擴編軍隊的時候,不出幾日,薑滔在濟南大破青州黃巾三十萬的消息傳到青州各地。


    同時青州刺史已死的消息,已經瞞不住了,也是傳遍青州。


    霎那間,迎薑滔入主青州的呼聲,不知為何,突然在青州各地提起。


    這當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以東萊太守左庸為主的,言薑滔威名赫赫,又為青州除去大患,是希望薑滔入主青州的。


    以齊國相劉環、北海相孔融為主的,認為青州刺史該由朝廷任派,是反對薑滔入主青州的。


    其實齊國相劉環認為該讓北海相孔融來做青州刺史,畢竟孔融在青州的名望是很高,而且兩人私交不錯。


    而薑滔與劉環根本沒有交集,所以齊國相劉環堅持推舉孔融為青州刺史。


    臨淄左家,左宗對著左髦道:“如今薑太守已經奪取了濟南,還表了濟南國相和安樂國相,算是在青州站住了腳。


    但齊相劉環堅持表孔融為青州刺史,致使薑太守遲遲不好入臨淄。


    薑太守將如此大事交於我左家,甚至願與我左家聯姻。


    若是我等不將此事辦好,怕是辜負薑太守的期望。


    如今我父還在東萊抵抗青州黃巾,不好離任。


    怕是隻有靠我二人,處理此事了。”


    左髦卻是為難道:“隻是如今齊相堅持,不知該如何是好?難道要讓薑太守帶兵前來攻打齊國?”


    左宗道:“薑太守若是靠兵,強勢入主青州,怕是落人口舌,影響其威望。此乃下下之策。


    怕是隻有除掉劉環,迎薑太守入臨淄,方是上策?”


    左髦聽到左宗要對劉環下手,雖有點驚訝,但是也知不能婦人之仁,此事關係家族興旺。


    但有些顧慮到:“那劉環已知伯父堅持迎薑太守入主青州,怕是對我左家已有防備,不好下手啊?”


    左宗聽到左髦的話,笑到:“堂兄怎麽糊塗了,你嶽丈王扶,與那劉環也是關係不錯。


    不若你讓你嶽丈宴請劉環前去赴宴,我等趁機除之。


    劉環一死,臨淄便再無人阻止薑太守入臨淄了。”


    左髦一聽,也就明白了過來。


    薑滔之所以遲遲不帶兵入齊國,並不是怕打不下齊國,相反,如今齊國隻有近萬兵馬,根本不是薑滔的對手。


    這一點,齊國上下官員也是明白的。


    所以隻要劉環一死,其他人根本再無心阻攔薑滔了。


    於是左髦帶著左宗,前去找其嶽丈商討。


    左髦的嶽丈王扶,曾官拜議郎,所有也算是齊國名士。


    王扶在聽了左髦兩堂兄弟的來意後,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他們居然要向劉環下手。


    雖然王扶知道那泰山郡守薑滔數月前已與左家定了婚約,算下來自己也算薑滔的沾親帶故,所以也是樂意支持薑滔的。


    隻是他一向與齊相劉環關係不錯,其經常登門做客。


    若是自己參與謀害劉環,那自己的名聲必然受損,怕是被人說自己是薄情寡義之輩。


    這年代可是非常看重名聲的,一時也是猶豫不決。


    左宗見王扶猶豫不決,便出聲勸道:“我等皆知,薑太守不入齊國,非兵不利,乃是愛惜自己的名聲。


    若是逼其帶兵攻入齊國,怕是我齊國子弟會死傷無數啊。世伯難道要見臨淄血流成河不可?”


    王扶聽了,不知是真的不想看到臨淄血流成河,還是因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借口”,也就無奈答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庶民崛起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豆愛打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豆愛打滾並收藏三國:庶民崛起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