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之所以相信孫邵是真心為了孔融,乃是因為孫邵若真存了投靠薑滔之心,大可不必此時入城。
等孔融戰敗,其再投靠薑滔,這樣也無需背負罵名。
而孫邵之所以急於入城,確實是害怕孔融和薑滔兩人之間戰爭越來越激烈,若是薑滔損兵折將,等其攻入高密,想來很難會保全孔融性命。
他們可不知道此時的薑滔,為了太史慈,其實比孔融自己還怕其死了。
王修將敵我雙方的軍勢暗中對比了一遍,發現孫邵所作所為確實是對的。
在無援軍的情況下。北海軍根本無法翻盤,高密陷落隻是時間問題。
想到這,王修也不怕孔融生氣,站出來道:“國相,怕是國相真的誤會長緒先生了。如今我等沒有了援軍,怕是早晚被青州軍攻破。
長緒先生所言不錯,薑使君此時並未存有殺害國相之心,此時若降,想來確實會如當初劉從事之言,為國相新置官職,不會對國相有半點為難。
但若再戰下去,兩軍死傷無數,到時城破,怕其為了軍心,不得不殺了國相啊。”
孔融見自己如今最器重的王修,也來勸自己投降,氣的正要大罵,卻又被從事是儀打斷。
是儀一直跟在孔融身邊,自沫水一敗之後,也跟著孔融逃到了高密,不離不棄。
其雖然不想見到孔融失敗,但也知道無論是孫邵,還是王修,皆是一心為了孔融,所言皆乃事實。
所有此時是儀也出聲道:“國相不可意氣用事,留下有用之身,方可教化百姓,成一世之功啊。”
孔融的好友鄭玄,雖不懂軍事,但是也知現在情況危急,不想好友因為固執,害了性命。
其也對著孔融勸道:“國相不可以戰事論英雄,你我皆不是善戰之人。不若聽了諸位的意見,你我兩人,修書傳世,也是快哉。”
屋內的其他人,見王修鄭玄等人都在勸孔融,想到自己若是不也勸勸,怕有人生氣,也都加入勸說孔融的行列。
孔融見屋內眾人皆在勸降自己,皆已無抵抗之心。看來這城是真守不了了。
孔融雖然氣憤,雖然不甘心,但也明白,自己再不就坎下坡,怕自己真的性命無保了。
隻得對著屋內眾人道:“既然爾等皆不願戰,想要歸降薑賊…薑使君,那我就成全爾等。孫功曹,你去告知薑使君,言我孔文舉願降,讓其來接收高密城池吧。”
屋內眾人聽到孔融同意投降,皆是鬆了一口氣。
當然,有的人是替孔融鬆了一口氣,也有的人是為自己鬆了一口氣。
孫邵見孔融讓其代表他去請降,還故意呼其的功曹之職,是還氣不過自己來勸降於他,想要再羞辱自己。
不過孫邵也是毫無在意,行禮領命道:“諾。”
當孫邵來到城外,見到薑滔,並說出孔國相同意投降之後。
薑滔等人也是又驚又喜,他們當然不怕孫邵耍詐。
在絕對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徒勞。
薑滔也不介意孔融不親自帶人出城請降,對著孫邵回道,其必保全孔北海性命,之前所承諾的,皆會一一兌現。
隨後薑滔立刻讓孫觀孫康帶兵隨孫邵入城,接收城池。
等孫觀親自出來告知薑滔,城內已被完全控製後,薑滔才帶著戲誌才郭嘉等人,在李進的虎衛護送下,一起進入了高密城。
等薑滔來到早已被孫康控製的縣衙時,薑滔終於見到了北海主薄王修等人。
“修見過薑使君,國相已在大堂等候,還請薑使君移步。”
孔融還是不願出衙迎接薑滔,王修則代表孔融,帶著孔融眾多部屬,出縣衙迎接薑滔。
薑滔沒有想到孔融這麽高傲,但一想到太史慈,以及這些孔融手下的人才,薑滔心情大好,也不願與之計較。
仍然十分高興,大步向縣衙裏走進。
王修跟在薑滔後麵,見薑滔居然毫不生氣,心中不禁感歎:薑恒遠肚內,能撐起大船也。
當薑滔走進縣衙大堂,隻見孔融在堂內獨自飲酒。
其見薑滔等人走入,也不起身相迎,仍然自顧自的給自己倒了一盞酒,然後一飲而盡。
薑滔見此,走到其麵前,向其見禮道:“晚輩薑滔薑恒遠,見過文舉先生。”
孔融見薑滔給自己見禮,雖然心中痛快了不少,但也不得不感歎,此子果然非一般人也。看來敗在其手中,不冤。
“你薑恒遠不是一直自詡忠義,如今不去關中討董,卻對我兵刃相向,是何道理?”
孔融絲毫不懼薑滔惱怒,對著其責問道。
“滔無時無刻不想攻入關中,迎回少帝。然滔兵力不逮,如今天下又大亂,滔無法一心多用。隻知攘外必先安內也。”
薑滔也是不怒,從容答道。
孔融一聽,知道薑滔說的是實話。怪隻怪自己乃是北海相,擋了其道啊。
“今融已為階下囚,不知薑使君意欲如何處置我等啊。”
“哈哈哈,文舉先生說笑了。先生乃是滔所敬佩之人,如今先生不也是縣衙之內痛快飲酒嗎?何來階下囚一說。
滔早已仰慕先生久矣,知先生乃是當世大儒。滔欲新置學政一職,秩二千石。請先生助我教化一州百姓學子。”
這是之前孔融早已從他人那裏得知了薑滔為勸降自己開出的條件,隻是此時從薑滔口中親自說出,孔融心裏還是放鬆了不少。
“既如此,融為青州百姓故,便聽任薑使君派遣。不過我雖軍事不如你,但教化百姓,我敢言你不如我也。
所以我若為這學政,你不可過問我管之事,否則我必棄官而去。”
薑滔聽了孔融的話,有心想說你走你的,你把部屬留下就可。但為了不節外生枝,薑滔還是一副謙虛狀。
對著孔融再次見禮道:“先生所言甚是,滔答應先生矣。”
孔融見薑滔態度如此之低,又許是有了台階,心情也好了一些。
也終於向薑滔見禮道:“融拜見使君。”
如此,北海孔融,終於歸降了薑滔。
而薑滔自然是喜不自勝,眾人皆以為其是為折服孔融而高興。
但隻有薑滔自己明白,自己是在為此後,不再會為人才短缺而苦惱了。
等孔融戰敗,其再投靠薑滔,這樣也無需背負罵名。
而孫邵之所以急於入城,確實是害怕孔融和薑滔兩人之間戰爭越來越激烈,若是薑滔損兵折將,等其攻入高密,想來很難會保全孔融性命。
他們可不知道此時的薑滔,為了太史慈,其實比孔融自己還怕其死了。
王修將敵我雙方的軍勢暗中對比了一遍,發現孫邵所作所為確實是對的。
在無援軍的情況下。北海軍根本無法翻盤,高密陷落隻是時間問題。
想到這,王修也不怕孔融生氣,站出來道:“國相,怕是國相真的誤會長緒先生了。如今我等沒有了援軍,怕是早晚被青州軍攻破。
長緒先生所言不錯,薑使君此時並未存有殺害國相之心,此時若降,想來確實會如當初劉從事之言,為國相新置官職,不會對國相有半點為難。
但若再戰下去,兩軍死傷無數,到時城破,怕其為了軍心,不得不殺了國相啊。”
孔融見自己如今最器重的王修,也來勸自己投降,氣的正要大罵,卻又被從事是儀打斷。
是儀一直跟在孔融身邊,自沫水一敗之後,也跟著孔融逃到了高密,不離不棄。
其雖然不想見到孔融失敗,但也知道無論是孫邵,還是王修,皆是一心為了孔融,所言皆乃事實。
所有此時是儀也出聲道:“國相不可意氣用事,留下有用之身,方可教化百姓,成一世之功啊。”
孔融的好友鄭玄,雖不懂軍事,但是也知現在情況危急,不想好友因為固執,害了性命。
其也對著孔融勸道:“國相不可以戰事論英雄,你我皆不是善戰之人。不若聽了諸位的意見,你我兩人,修書傳世,也是快哉。”
屋內的其他人,見王修鄭玄等人都在勸孔融,想到自己若是不也勸勸,怕有人生氣,也都加入勸說孔融的行列。
孔融見屋內眾人皆在勸降自己,皆已無抵抗之心。看來這城是真守不了了。
孔融雖然氣憤,雖然不甘心,但也明白,自己再不就坎下坡,怕自己真的性命無保了。
隻得對著屋內眾人道:“既然爾等皆不願戰,想要歸降薑賊…薑使君,那我就成全爾等。孫功曹,你去告知薑使君,言我孔文舉願降,讓其來接收高密城池吧。”
屋內眾人聽到孔融同意投降,皆是鬆了一口氣。
當然,有的人是替孔融鬆了一口氣,也有的人是為自己鬆了一口氣。
孫邵見孔融讓其代表他去請降,還故意呼其的功曹之職,是還氣不過自己來勸降於他,想要再羞辱自己。
不過孫邵也是毫無在意,行禮領命道:“諾。”
當孫邵來到城外,見到薑滔,並說出孔國相同意投降之後。
薑滔等人也是又驚又喜,他們當然不怕孫邵耍詐。
在絕對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徒勞。
薑滔也不介意孔融不親自帶人出城請降,對著孫邵回道,其必保全孔北海性命,之前所承諾的,皆會一一兌現。
隨後薑滔立刻讓孫觀孫康帶兵隨孫邵入城,接收城池。
等孫觀親自出來告知薑滔,城內已被完全控製後,薑滔才帶著戲誌才郭嘉等人,在李進的虎衛護送下,一起進入了高密城。
等薑滔來到早已被孫康控製的縣衙時,薑滔終於見到了北海主薄王修等人。
“修見過薑使君,國相已在大堂等候,還請薑使君移步。”
孔融還是不願出衙迎接薑滔,王修則代表孔融,帶著孔融眾多部屬,出縣衙迎接薑滔。
薑滔沒有想到孔融這麽高傲,但一想到太史慈,以及這些孔融手下的人才,薑滔心情大好,也不願與之計較。
仍然十分高興,大步向縣衙裏走進。
王修跟在薑滔後麵,見薑滔居然毫不生氣,心中不禁感歎:薑恒遠肚內,能撐起大船也。
當薑滔走進縣衙大堂,隻見孔融在堂內獨自飲酒。
其見薑滔等人走入,也不起身相迎,仍然自顧自的給自己倒了一盞酒,然後一飲而盡。
薑滔見此,走到其麵前,向其見禮道:“晚輩薑滔薑恒遠,見過文舉先生。”
孔融見薑滔給自己見禮,雖然心中痛快了不少,但也不得不感歎,此子果然非一般人也。看來敗在其手中,不冤。
“你薑恒遠不是一直自詡忠義,如今不去關中討董,卻對我兵刃相向,是何道理?”
孔融絲毫不懼薑滔惱怒,對著其責問道。
“滔無時無刻不想攻入關中,迎回少帝。然滔兵力不逮,如今天下又大亂,滔無法一心多用。隻知攘外必先安內也。”
薑滔也是不怒,從容答道。
孔融一聽,知道薑滔說的是實話。怪隻怪自己乃是北海相,擋了其道啊。
“今融已為階下囚,不知薑使君意欲如何處置我等啊。”
“哈哈哈,文舉先生說笑了。先生乃是滔所敬佩之人,如今先生不也是縣衙之內痛快飲酒嗎?何來階下囚一說。
滔早已仰慕先生久矣,知先生乃是當世大儒。滔欲新置學政一職,秩二千石。請先生助我教化一州百姓學子。”
這是之前孔融早已從他人那裏得知了薑滔為勸降自己開出的條件,隻是此時從薑滔口中親自說出,孔融心裏還是放鬆了不少。
“既如此,融為青州百姓故,便聽任薑使君派遣。不過我雖軍事不如你,但教化百姓,我敢言你不如我也。
所以我若為這學政,你不可過問我管之事,否則我必棄官而去。”
薑滔聽了孔融的話,有心想說你走你的,你把部屬留下就可。但為了不節外生枝,薑滔還是一副謙虛狀。
對著孔融再次見禮道:“先生所言甚是,滔答應先生矣。”
孔融見薑滔態度如此之低,又許是有了台階,心情也好了一些。
也終於向薑滔見禮道:“融拜見使君。”
如此,北海孔融,終於歸降了薑滔。
而薑滔自然是喜不自勝,眾人皆以為其是為折服孔融而高興。
但隻有薑滔自己明白,自己是在為此後,不再會為人才短缺而苦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