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給豆腐攤升級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天還沒亮,漫天的星光還很燦爛的時候,袁大郎摸黑起來磨豆腐,袁二爺兩口子,也準時被生物鍾叫醒。
三人在磨房相遇,互相問道:“昨晚沒泡豆子啊?”
三人麵麵相覷,齊齊歎了口氣,得,沒泡黃豆,還做個屁的豆腐,又回房間睡回籠覺去了。
等天光大亮的時候,袁未也一骨碌爬起來了。
沒辦法,心裏惦記著事兒呢,不然這樣的三九天她肯定要賴一會床。
袁未裹緊自己身上的棉襖,第一時間跑到院子裏看澄清的水,因為天氣太冷,水麵上結了一層冰,袁未拿了一根洗衣服用的棒槌給冰麵敲開,看見裏麵澄的一層粉膩子,心想這是成了。
方婆子也起了,在外麵忙著喂牲口呢,一回頭看見小孫女圍著幾個大盆忙活。
好笑道:“平時也沒見你起這麽早。”
袁未吸溜了一下鼻子道:“奶,瞧您說的,咱家給我治病花了那好些錢,我這心裏不是著急嘛!”
方婆子笑嗬嗬的道:“家裏再難,也不能叫你一個十歲的孩子操心啊!”
這時袁未的哥哥袁旭也起床了,昨晚他回來的時候也幫忙做活了,此時天光大亮,才知道自己昨晚做了些什麽出來。
袁未招呼家裏人把大木盆裏的水倒幹淨,留下底下厚厚的一層粉膩子,方婆子拿了菜刀和兩個大簸箕,將菜刀將盆地的粉膩子挖開,鋪在大簸箕上曬。
“謔,還不少嘛,早知道昨晚稱一下挖了多少葛根就好了。”袁二爺滿意地說道。
方婆子是做家務的好手,再加上這東西其實和糯米麵似的差不了多少,便道:“這兩桶曬幹,估摸有三十來斤。”
袁未抬頭看了一眼天空,尋思這幾天的太陽不是很旺,等曬幹恐怕還得小十天。
於是一吃完早食,她便拉著她奶到一旁問道:“奶,你們今兒怎麽不做豆腐了?”
她奶難得睡了個回籠覺,看著小孫女的問話,疑惑地開口道:“不會一天沒做豆腐你就要吃吧?還沒吃膩啊?”
袁未便對她奶招招手,道:“奶,我前兩天還夢到一種豆幹的做法,您老要不要試試?”
隻這一句話,方婆子就心動了,“好吃不?不好吃沒人買那可就完蛋了。”
袁未嘖了一聲,“奶,您說的可真逗,我這學會的可都是秘方的東西,不好吃的東西能要秘方嗎?”
方婆子一想:是啊,不好吃能要秘方?
於是說道:“那咱試試?”
袁未就要這個回答,道:“哎,對,我就知道告訴您準沒錯,您讓我二叔他們買點調料,等他們晚上回來,我剛好把豆幹壓好,放進調料水煮著,等第二天出鍋的時候,又勁道又香,和咱家豆腐一起賣,保管好使。”
方婆子一聽要掏錢,就冷靜了,“妞妞,不是奶摳門,實在是咱家手頭不寬裕,別看你爹天天賣豆腐,刨去本錢一天也就賺個三十來個銅板,這三十來個銅板買那些大料最多就半斤,咱家哪買得起?”
袁未知道家裏的境況,可是她也這東西終究會成功,畢竟這豆幹在後世到處都是,隻是對這東西的回報周期拿不準,畢竟她沒怎麽賣過東西。
於是她拉著方婆子在廚房裏一通轉悠,道:“奶,咱家砂糖八角花椒這幾樣主料都有一點,前幾日因為我掉水裏那事兒,村子裏那幾戶不是給咱家賠禮,一戶拿了二十個雞蛋嗎?您要不也拿二十個雞蛋,我記得縣裏雞蛋得是一文錢一個,讓二叔去鋪子裏跟人家換,咱們也不用多,每種調料見樣拿點,湊一湊先用著。”
方婆子覺得這樣也好,本來家裏也養了雞,一天兩三個的下,就算去了二十個,過年也肯定夠用了,想一想也就應了。
趁著家裏人都沒走,袁未趕緊找他哥去寫單子,她念道:“小茴香,丁香,桂皮,香葉”,袁旭給她記下,袁未拿著單子給到袁二郎,方婆子道:“老二,你去縣城的雜貨鋪子裏買這幾種調料,家裏沒什麽閑錢,你問問用雞蛋和他們換成不成!哦對了,順道去同仁館問問,葛根粉是怎麽收的。”
袁二郎也是老實巴交的一個人,接過條子一看,就點點頭,問都不問一句,還是袁三郎問道:“娘,你要這麽多調料幹嘛?過年燉肉嗎?”
方婆子沒好氣道:“吃吃吃,就知道吃,這都什麽時辰了,還不去河邊開工,老大你也去,今兒沒豆腐賣,你就給他們兄弟倆幫忙去。”
將幾個兒子趕走上工,方婆子又跑到院子裏看她曬的葛根粉,心中湧出一絲熱切的期盼,對著小孫女說的豆幹也更上心了。
方婆子沒做過豆幹,她們家隻在大集上賣豆腐和千張,有時家裏的腐竹攢攢曬曬,也會賣點幹腐竹,她早就覺得自家這營生該改進了,所以袁未一說要做豆幹就撓她心上了,。
方婆子問道:“咱今日做豆幹得要多少豆子?”
袁未按照一斤十六兩心算了一下道:“奶,一斤豆子能出三斤的豆腐,但做豆幹隻能出不到兩斤,壓得實在隻能得一斤半的豆幹,雖然重量少,但是塊數多。”
袁未用手比劃了一下道:“要是做成這種四四方方的大小,估計一斤半的豆幹能有三十來塊,要是按照兩文錢三塊的價格來算,最少是二十文錢。奶,咱們第一天做,就先泡一斤幹豆來做好了。”
方婆子一下就愣住了,一斤豆子做豆幹最少能賣二十文錢?她做豆腐賣,半斤八兩一大塊也才兩文錢,三斤豆腐也就十二文錢,而她家豆腐一向壓的實在,有時都做不到三斤,那算起來豈不是有九文錢的差距。
三人在磨房相遇,互相問道:“昨晚沒泡豆子啊?”
三人麵麵相覷,齊齊歎了口氣,得,沒泡黃豆,還做個屁的豆腐,又回房間睡回籠覺去了。
等天光大亮的時候,袁未也一骨碌爬起來了。
沒辦法,心裏惦記著事兒呢,不然這樣的三九天她肯定要賴一會床。
袁未裹緊自己身上的棉襖,第一時間跑到院子裏看澄清的水,因為天氣太冷,水麵上結了一層冰,袁未拿了一根洗衣服用的棒槌給冰麵敲開,看見裏麵澄的一層粉膩子,心想這是成了。
方婆子也起了,在外麵忙著喂牲口呢,一回頭看見小孫女圍著幾個大盆忙活。
好笑道:“平時也沒見你起這麽早。”
袁未吸溜了一下鼻子道:“奶,瞧您說的,咱家給我治病花了那好些錢,我這心裏不是著急嘛!”
方婆子笑嗬嗬的道:“家裏再難,也不能叫你一個十歲的孩子操心啊!”
這時袁未的哥哥袁旭也起床了,昨晚他回來的時候也幫忙做活了,此時天光大亮,才知道自己昨晚做了些什麽出來。
袁未招呼家裏人把大木盆裏的水倒幹淨,留下底下厚厚的一層粉膩子,方婆子拿了菜刀和兩個大簸箕,將菜刀將盆地的粉膩子挖開,鋪在大簸箕上曬。
“謔,還不少嘛,早知道昨晚稱一下挖了多少葛根就好了。”袁二爺滿意地說道。
方婆子是做家務的好手,再加上這東西其實和糯米麵似的差不了多少,便道:“這兩桶曬幹,估摸有三十來斤。”
袁未抬頭看了一眼天空,尋思這幾天的太陽不是很旺,等曬幹恐怕還得小十天。
於是一吃完早食,她便拉著她奶到一旁問道:“奶,你們今兒怎麽不做豆腐了?”
她奶難得睡了個回籠覺,看著小孫女的問話,疑惑地開口道:“不會一天沒做豆腐你就要吃吧?還沒吃膩啊?”
袁未便對她奶招招手,道:“奶,我前兩天還夢到一種豆幹的做法,您老要不要試試?”
隻這一句話,方婆子就心動了,“好吃不?不好吃沒人買那可就完蛋了。”
袁未嘖了一聲,“奶,您說的可真逗,我這學會的可都是秘方的東西,不好吃的東西能要秘方嗎?”
方婆子一想:是啊,不好吃能要秘方?
於是說道:“那咱試試?”
袁未就要這個回答,道:“哎,對,我就知道告訴您準沒錯,您讓我二叔他們買點調料,等他們晚上回來,我剛好把豆幹壓好,放進調料水煮著,等第二天出鍋的時候,又勁道又香,和咱家豆腐一起賣,保管好使。”
方婆子一聽要掏錢,就冷靜了,“妞妞,不是奶摳門,實在是咱家手頭不寬裕,別看你爹天天賣豆腐,刨去本錢一天也就賺個三十來個銅板,這三十來個銅板買那些大料最多就半斤,咱家哪買得起?”
袁未知道家裏的境況,可是她也這東西終究會成功,畢竟這豆幹在後世到處都是,隻是對這東西的回報周期拿不準,畢竟她沒怎麽賣過東西。
於是她拉著方婆子在廚房裏一通轉悠,道:“奶,咱家砂糖八角花椒這幾樣主料都有一點,前幾日因為我掉水裏那事兒,村子裏那幾戶不是給咱家賠禮,一戶拿了二十個雞蛋嗎?您要不也拿二十個雞蛋,我記得縣裏雞蛋得是一文錢一個,讓二叔去鋪子裏跟人家換,咱們也不用多,每種調料見樣拿點,湊一湊先用著。”
方婆子覺得這樣也好,本來家裏也養了雞,一天兩三個的下,就算去了二十個,過年也肯定夠用了,想一想也就應了。
趁著家裏人都沒走,袁未趕緊找他哥去寫單子,她念道:“小茴香,丁香,桂皮,香葉”,袁旭給她記下,袁未拿著單子給到袁二郎,方婆子道:“老二,你去縣城的雜貨鋪子裏買這幾種調料,家裏沒什麽閑錢,你問問用雞蛋和他們換成不成!哦對了,順道去同仁館問問,葛根粉是怎麽收的。”
袁二郎也是老實巴交的一個人,接過條子一看,就點點頭,問都不問一句,還是袁三郎問道:“娘,你要這麽多調料幹嘛?過年燉肉嗎?”
方婆子沒好氣道:“吃吃吃,就知道吃,這都什麽時辰了,還不去河邊開工,老大你也去,今兒沒豆腐賣,你就給他們兄弟倆幫忙去。”
將幾個兒子趕走上工,方婆子又跑到院子裏看她曬的葛根粉,心中湧出一絲熱切的期盼,對著小孫女說的豆幹也更上心了。
方婆子沒做過豆幹,她們家隻在大集上賣豆腐和千張,有時家裏的腐竹攢攢曬曬,也會賣點幹腐竹,她早就覺得自家這營生該改進了,所以袁未一說要做豆幹就撓她心上了,。
方婆子問道:“咱今日做豆幹得要多少豆子?”
袁未按照一斤十六兩心算了一下道:“奶,一斤豆子能出三斤的豆腐,但做豆幹隻能出不到兩斤,壓得實在隻能得一斤半的豆幹,雖然重量少,但是塊數多。”
袁未用手比劃了一下道:“要是做成這種四四方方的大小,估計一斤半的豆幹能有三十來塊,要是按照兩文錢三塊的價格來算,最少是二十文錢。奶,咱們第一天做,就先泡一斤幹豆來做好了。”
方婆子一下就愣住了,一斤豆子做豆幹最少能賣二十文錢?她做豆腐賣,半斤八兩一大塊也才兩文錢,三斤豆腐也就十二文錢,而她家豆腐一向壓的實在,有時都做不到三斤,那算起來豈不是有九文錢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