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縣城2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婆子牽著袁未的手一起站在攤子後麵,她們來得早,此時集市上的人不多,袁未抖了抖她奶的手,
道:“奶,現在沒什麽人,咱們先去同仁醫館,把賬還了。”
方婆子看來往的都是擺攤的小商販,顧客鮮少,便先帶著孫女去了同仁醫館所在的另一條街桃溪街。
桃溪街上的店鋪很雜,有賣雜貨的,有賣米麵的,有開書肆的,有做醫館的,同仁醫館旁邊就有一家林記醫館。
袁未眼珠子一轉,就搖著方婆子的手說道:“奶,您老不是想知道葛粉賣什麽價?不如在這家醫館打聽打聽,順道問一下什麽價格收?
萬一兩家醫館收葛粉的價格不一樣呢?”
方婆子看著近在眼前的兩家醫館,心想:孩子說得也對。
兩人進了林記醫館,略過旁邊坐診的大夫,直奔櫃台,“掌櫃的,您這裏賣葛粉嗎?”
林大掌櫃的先是掃了一眼袁未和方婆子洗的有些發舊的棉衣,便覺得這兩人不會在他店裏買東西,
開口便是打發兩人,“去去去,有病的看病,吃什麽葛粉,那是你們吃得起的嗎?”
“什麽人?大清早的會不會說話?”方婆子拉著袁未調頭就走。
袁未:問問也不行?我還沒問你什麽價收呢!不對,你收我也不想賣給你了!
兩人都被惡心到了,心裏一點也不高興,所以走進同仁醫館的時候,臉上一絲笑容也無。
正在大堂坐診的趙大夫一看見兩人就認出來了,招著手對兩人說道:“來複診的吧。”
方婆子本想說不是,可剛剛隔壁掌櫃說的那句“有病治病”就回響在她腦海裏,又忽然想到小孫女說她老做怪夢,忙牽著袁未的手坐了過去。
趙大夫問了袁未幾個問題,就讓她把手遞過去,
看趙大夫號完左手又號右手,神色很是認真,方婆子原本浮躁的心氣也被按了下來。
“可是昨晚沒睡好?”趙大夫問道。
袁未點點頭,道:“昨晚心裏惦記事兒,睡得晚了些。”
“夜裏會醒嗎?早上起床會不會口渴?嗓子幹不幹?”
袁未搖搖頭,道:“夜裏不會醒,早上起床有一點口幹,不至於覺得口渴。”
方婆子不以為意,“大夫,夜裏醒了口渴這些不是正常現象嗎?”
趙大夫覺得袁未恢複得挺好,心中正欣慰著,
聽見方婆子的話,又抬頭看了她一眼才說道:“夜醒又口幹舌燥當然不是正常現象,
不過你小孫女沒什麽大問題了,我就不開藥了,冬季本就幹燥,回去多喝點水,吃點冰糖燉雪梨去去火。
老太太,要不要給你看一看?”趙大夫好心問道。
方婆子搖搖頭,“老婆子我身體挺好,就不看了吧。”
趙大夫也不勉強,隻提醒道:“老太太,平時多夢易醒,醒來還口幹舌燥的,您要當心陰虛啊。”
方婆子馬虎地笑笑,沒放在心上,袁未卻記下來,還勸道:“奶,你也看看,別拿小毛病不當回事。”
方婆子依舊拒絕了,還捏了捏她的手腕,讓她不要再說。
袁未對醫生說的話,都很敏感,因為上輩子的時候,她就是年紀輕輕得了怪病。
當別人在戀愛工作、結婚生子的時候,她卻在遭遇生病分手,獨自在黑夜中強忍病痛。
也是在生病的過程中,她了解到許多生活中被忽略的生活保健知識,比如常見的食物保健,藥食同源等等,葛粉就是其中之一。
也是在那段時間,她因生病在家不能出去工作,從而鑽研了很多廚房裏的學問。
眼下方婆子不願意看診,無非就是怕花錢,袁未隻好先記下這事,想等日後生活好些了再帶奶奶來看看。
方婆子還惦記著沒問到的事情,便小聲問道:“趙大夫,您知道葛根粉現在怎麽賣嗎?”
趙大夫回道:“現在是四十五文到五十文一斤,怎麽了?”
方婆子沒回他隻又問道:“那您知道,葛根粉按什麽價收啊?我家做了一些葛根粉,正曬著呢!”
趙大夫聽到這裏,哪還有不明白的,道:“原來你是要問葛粉的收購價啊!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我隻知道沒炮製的柴葛和粉葛大約是按十文一斤來收的,你看櫃台那位,那是我們彭掌櫃,藥材采購一律都是他作主的。你不如等曬幹了帶著東西來問價,畢竟不一樣的品質,給的價都是不同的。”
“原來如此。那我們等葛粉曬好再來。”方婆子把醫館的賬還上,又付了五文錢的診金,兩人才出了醫館的大門。
回到集市的時候,行人明顯多了許多,袁大郎麵前的豆腐也少了一半,而放在旁邊的豆幹卻還是那麽多。
袁未在攤子這裏站了一會,看來往的行人都隻是看了一眼豆幹,或者最多問了一下價就走了,心裏便有了計較。
“爹,您把菜刀給我用下,咱們搞個豆幹試吃活動。”袁未給袁大郎和方婆子解釋了一下活動規則,就接過菜刀,取了一塊豆幹,給切成九塊,
然後大聲叫賣:“來來來,新品五香豆幹試吃了試吃了,免費試吃。”
袁大郎盡管被袁未科普了一下活動規則,但仍然被自己閨女的叫賣聲造一愣,心想:這孩子擱哪學的這一套。
等回過神來,便看見好幾個人朝他攤位走來。
方婆子也已經開始招呼:“新品五香豆幹,免費試吃,免費試吃,逢年過節添個好菜了啊。”
袁大郎此時也笑臉迎人,介紹道:“客官們好,這是咱家自己琢磨的新品,五香豆幹,兩文錢三塊,大夥先嚐後買啊。”
“真免費嚐?不會嚐完不買不讓走吧。”圍觀的群眾中,有一個人大聲問道。
方婆子笑道:“那怎麽會,鄉裏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我們怎麽做那事兒!”
說著便遞了一小塊給說話的那人。
那漢子是對麵賣魚的,之前就看了他家的五香幹好幾眼,聽到試吃,立馬不客氣的過來了,
隻見他接過那一小塊香幹放在嘴裏,嚼了嚼後笑眯眯地評價道:“真香真勁道。”
圍觀的人更多了,其中就有人問道:“這買回來怎麽吃啊?直接幹吃啊?”
袁未笑著道:“早上剛出鍋的,幹吃也行,買回去炒菜燉煮也行,
炒菜呢,就切片,和土芹菜,蒜葉兒,蔥絲這種一塊炒,
燉煮就切小塊,和豬肉羊肉一起燉都行,
這豆幹壓得實在,客官們瞧,這切開一個氣孔都無,耐煮,不會一燉就爛。”
人群中聽見她這一介紹,想買回家做菜的人就多了,不一會就去了一大半,但更多的是看了半天熱鬧又走了的。
袁未數了一下,還剩九塊,也不急,實在不行,她就跟人換菜吃。
道:“奶,現在沒什麽人,咱們先去同仁醫館,把賬還了。”
方婆子看來往的都是擺攤的小商販,顧客鮮少,便先帶著孫女去了同仁醫館所在的另一條街桃溪街。
桃溪街上的店鋪很雜,有賣雜貨的,有賣米麵的,有開書肆的,有做醫館的,同仁醫館旁邊就有一家林記醫館。
袁未眼珠子一轉,就搖著方婆子的手說道:“奶,您老不是想知道葛粉賣什麽價?不如在這家醫館打聽打聽,順道問一下什麽價格收?
萬一兩家醫館收葛粉的價格不一樣呢?”
方婆子看著近在眼前的兩家醫館,心想:孩子說得也對。
兩人進了林記醫館,略過旁邊坐診的大夫,直奔櫃台,“掌櫃的,您這裏賣葛粉嗎?”
林大掌櫃的先是掃了一眼袁未和方婆子洗的有些發舊的棉衣,便覺得這兩人不會在他店裏買東西,
開口便是打發兩人,“去去去,有病的看病,吃什麽葛粉,那是你們吃得起的嗎?”
“什麽人?大清早的會不會說話?”方婆子拉著袁未調頭就走。
袁未:問問也不行?我還沒問你什麽價收呢!不對,你收我也不想賣給你了!
兩人都被惡心到了,心裏一點也不高興,所以走進同仁醫館的時候,臉上一絲笑容也無。
正在大堂坐診的趙大夫一看見兩人就認出來了,招著手對兩人說道:“來複診的吧。”
方婆子本想說不是,可剛剛隔壁掌櫃說的那句“有病治病”就回響在她腦海裏,又忽然想到小孫女說她老做怪夢,忙牽著袁未的手坐了過去。
趙大夫問了袁未幾個問題,就讓她把手遞過去,
看趙大夫號完左手又號右手,神色很是認真,方婆子原本浮躁的心氣也被按了下來。
“可是昨晚沒睡好?”趙大夫問道。
袁未點點頭,道:“昨晚心裏惦記事兒,睡得晚了些。”
“夜裏會醒嗎?早上起床會不會口渴?嗓子幹不幹?”
袁未搖搖頭,道:“夜裏不會醒,早上起床有一點口幹,不至於覺得口渴。”
方婆子不以為意,“大夫,夜裏醒了口渴這些不是正常現象嗎?”
趙大夫覺得袁未恢複得挺好,心中正欣慰著,
聽見方婆子的話,又抬頭看了她一眼才說道:“夜醒又口幹舌燥當然不是正常現象,
不過你小孫女沒什麽大問題了,我就不開藥了,冬季本就幹燥,回去多喝點水,吃點冰糖燉雪梨去去火。
老太太,要不要給你看一看?”趙大夫好心問道。
方婆子搖搖頭,“老婆子我身體挺好,就不看了吧。”
趙大夫也不勉強,隻提醒道:“老太太,平時多夢易醒,醒來還口幹舌燥的,您要當心陰虛啊。”
方婆子馬虎地笑笑,沒放在心上,袁未卻記下來,還勸道:“奶,你也看看,別拿小毛病不當回事。”
方婆子依舊拒絕了,還捏了捏她的手腕,讓她不要再說。
袁未對醫生說的話,都很敏感,因為上輩子的時候,她就是年紀輕輕得了怪病。
當別人在戀愛工作、結婚生子的時候,她卻在遭遇生病分手,獨自在黑夜中強忍病痛。
也是在生病的過程中,她了解到許多生活中被忽略的生活保健知識,比如常見的食物保健,藥食同源等等,葛粉就是其中之一。
也是在那段時間,她因生病在家不能出去工作,從而鑽研了很多廚房裏的學問。
眼下方婆子不願意看診,無非就是怕花錢,袁未隻好先記下這事,想等日後生活好些了再帶奶奶來看看。
方婆子還惦記著沒問到的事情,便小聲問道:“趙大夫,您知道葛根粉現在怎麽賣嗎?”
趙大夫回道:“現在是四十五文到五十文一斤,怎麽了?”
方婆子沒回他隻又問道:“那您知道,葛根粉按什麽價收啊?我家做了一些葛根粉,正曬著呢!”
趙大夫聽到這裏,哪還有不明白的,道:“原來你是要問葛粉的收購價啊!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我隻知道沒炮製的柴葛和粉葛大約是按十文一斤來收的,你看櫃台那位,那是我們彭掌櫃,藥材采購一律都是他作主的。你不如等曬幹了帶著東西來問價,畢竟不一樣的品質,給的價都是不同的。”
“原來如此。那我們等葛粉曬好再來。”方婆子把醫館的賬還上,又付了五文錢的診金,兩人才出了醫館的大門。
回到集市的時候,行人明顯多了許多,袁大郎麵前的豆腐也少了一半,而放在旁邊的豆幹卻還是那麽多。
袁未在攤子這裏站了一會,看來往的行人都隻是看了一眼豆幹,或者最多問了一下價就走了,心裏便有了計較。
“爹,您把菜刀給我用下,咱們搞個豆幹試吃活動。”袁未給袁大郎和方婆子解釋了一下活動規則,就接過菜刀,取了一塊豆幹,給切成九塊,
然後大聲叫賣:“來來來,新品五香豆幹試吃了試吃了,免費試吃。”
袁大郎盡管被袁未科普了一下活動規則,但仍然被自己閨女的叫賣聲造一愣,心想:這孩子擱哪學的這一套。
等回過神來,便看見好幾個人朝他攤位走來。
方婆子也已經開始招呼:“新品五香豆幹,免費試吃,免費試吃,逢年過節添個好菜了啊。”
袁大郎此時也笑臉迎人,介紹道:“客官們好,這是咱家自己琢磨的新品,五香豆幹,兩文錢三塊,大夥先嚐後買啊。”
“真免費嚐?不會嚐完不買不讓走吧。”圍觀的群眾中,有一個人大聲問道。
方婆子笑道:“那怎麽會,鄉裏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我們怎麽做那事兒!”
說著便遞了一小塊給說話的那人。
那漢子是對麵賣魚的,之前就看了他家的五香幹好幾眼,聽到試吃,立馬不客氣的過來了,
隻見他接過那一小塊香幹放在嘴裏,嚼了嚼後笑眯眯地評價道:“真香真勁道。”
圍觀的人更多了,其中就有人問道:“這買回來怎麽吃啊?直接幹吃啊?”
袁未笑著道:“早上剛出鍋的,幹吃也行,買回去炒菜燉煮也行,
炒菜呢,就切片,和土芹菜,蒜葉兒,蔥絲這種一塊炒,
燉煮就切小塊,和豬肉羊肉一起燉都行,
這豆幹壓得實在,客官們瞧,這切開一個氣孔都無,耐煮,不會一燉就爛。”
人群中聽見她這一介紹,想買回家做菜的人就多了,不一會就去了一大半,但更多的是看了半天熱鬧又走了的。
袁未數了一下,還剩九塊,也不急,實在不行,她就跟人換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