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婆子看著這負責解簽的老和尚,隻覺得高深莫測,周氏隻帶來一兒一女,他是怎麽知道周氏還有一個兒子的?


    她默默將此人記在心裏,若是以後碰上難處了,定要求他一解。


    從玉泉寺與袁家人告別後,秦老爺一整個身心舒暢,說實話,他對袁家人還挺滿意,雖然袁三郎本身沒什麽功名和學識,但是一瞧就是做生意的料。


    加上袁家家境尚可,家中子孫出息,雖說兄弟三人,但長子長媳瞧著也是方正厚道的,以後秦寧嫁過去,日子定不會難過。


    秦老爺與秦寧舅舅都覺得這親事說得好,秦寧自己也滿意,孫秦氏便出麵找媒婆遞了話,讓袁家準備上門提親。


    袁二爺得了話,高興地跟什麽似的,兩年了,總算把袁三郎的大事給敲定了。


    方婆子看袁二爺喜得那樣兒,沒好氣地道:“收斂一點,知道的以為你是娶兒媳婦,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嫁兒子呢!”


    袁二爺才不聽呢,隻扒拉著往日的人情禮單算著,同時還不忘提醒方婆子。


    “孩子他娘,咱得找媒人打聽一下,他潛川那邊的婚俗是啥樣啊!可不能失了禮數啊!”


    “還用你提醒我?我看你明兒還是回去一趟,和大堂兄還有我兄弟說一聲,辦這事,多請幾位長輩顯得鄭重些,到時候咱請他們走一趟。”


    “啊,對,你說得對,我明兒一大早就回去,你在縣裏找人算個吉日,把禮品備一備,到時間了,咱就去提親。”


    袁家一家都喜氣盈盈的,孫秦氏那邊則不舍地將秦寧送到碼頭,叮囑道:“回去以後收著點脾氣,別見到你後娘就拉個小臉,和和氣氣的,以後在家住的日子也不多了,你爹為了你的事兒也是頗多費心,你也心疼心疼他。”


    秦寧點著頭,應道:“姑姑,我省得的。”


    再多的話孫秦氏也不多言,隻催她趕緊上船,“成了,等你以後嫁來南溪,有的是時間說話,快上船吧。”


    秦寧害羞地紅了臉,低著頭道:“姑姑,我走了。”


    沒過幾日,方婆子等人就登了秦家大門,既是雙方看好的事情,自然沒有什麽推三阻四的,雙方在媒婆的安排下,互換了八字。


    方婆子實在沒想到,自己這麽快又來到玉泉寺,她來給袁三郎兩人合八字。


    老和尚拿起兩人的八字,說了一堆辰酉合、巳酉醜旺、卯申合、亥卯未組合之類的詞,方婆子一句話也沒聽懂,隻聽老和尚最後說了一句天作之合後,喜得老臉如綻開的花。


    又想起眼前這人的高深之處,問道:“大師,我家還有個小孫女,您能否幫我算算她的姻緣在哪?能不能嫁個好人家?”


    袁未若是知道她奶給她算姻緣,定要狠狠拒絕,她才多大?就要想著她嫁人的事兒?


    可惜她一點也不知道。


    在方婆子的眼中,女孩子就是再能幹,也不如嫁個好人家!


    更何況是自己偏疼的孫女,她一心希望袁未以後能嫁個好人家過上好日子呢!


    方婆子將袁未的生辰八字報上,沒有一會便見那老和尚皺了眉,他心想這是已死之人的八字才是!


    他斟酌著問道:“你這孫女前年冬天有沒有生過大病?”


    方婆子一看這師傅連這都算到了,不由得眼神又恭敬了幾分。


    “這孩子前年冬天的時候,差點掉進水裏病死了,養了好些日子才好起來。”


    老和尚擰著眉將袁未的八字又細細推演了一遍,老神在在地道:“倒是有幾分機緣。”


    方婆子見這大師的神情不對,默默坐直了身子,生怕他算出什麽不得了的事情來。


    半晌,老和尚才鬆開眉頭,又恢複成之前和善的模樣,道:“你這孫女的八字乃絕處逢生格,俗話說的好,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此命格絕處逢生,尤為貴氣,姻緣自是好中又好,她這輩子完全不用你們替她操心,自己就能做出一番成就,隻是有一點,這八字莫要讓旁人再算,若碰上那道行低微之人算不出來定是胡言亂語一番,這且是一項,若讓有心之人知曉後,借緣或是借運,對命主便是大禍害,損身失運都是輕的。”


    損身失運還是輕?再重那不就一命嗚呼了?


    方婆子被這一番話說的又驚又怕,雙手攥在一起抖了好幾下,全然不見之前合兒子八字時的欣喜。


    老和尚見自己將人嚇得不輕,忙道:“無礙,無礙,守口如瓶便好。”


    方婆子心緒不寧地拿出一角銀子,口裏念著:“多謝大師指點,多謝大師指點。”然後跌跌撞撞地離開了玉泉寺,連身後老和尚喊著要給她找錢也沒回頭。


    回到家後,方婆子就將這事告訴了袁大郎夫婦。


    袁大郎聽完摸著腦袋看了烤爐房半天,實在是想不出如今這個嫌熱衣袖褲腳卷起一大截的姑娘以後會有什麽貴氣,道:“娘,我們知道了,妞妞以後想做什麽便做什麽,我們不瞎打岔就是。至於八字,更不會亂算,自己閨女隻有想她好的,哪有想她壞的。”


    一旁的周氏也直點頭。


    袁家在張羅袁三郎的大事中迎來了袁旭的秀才考試。


    院試與縣試府試,有同有不同。


    同的地方在於手續差不多,具保書、貢院搜檢這些不變。


    不同的地方在於,出題人不同,考試場次不同。


    院試的考試分正試、複試兩道,隻需考兩天即可,比起縣試府試的四五天要輕鬆許多,同時也會難很多。


    院試的出題人為各府學的學政,加上院試與鄉試同月,常有京中翰林下來督查,若是巧遇翰林院官員出題,結果又將不同。


    去過一次府城之後,袁旭和袁曉心態上都略微沉穩,加上有陸夫子和歐陽錚這個事事周到的人在,他們可以說毫無後顧之憂,隻需專心考試即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