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溫故而知新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 作者:偶爾養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回縣城的歐陽家的馬車裏,歐陽霜正在試用袁未給她的梅花膏,淡黃色的膏體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花香味。
歐陽錚極其自然地拿過她手上另一盒香膏,揭開蓋嗅了一下,道:“你既有一盒,那這一盒就送我吧,正好我屋裏的用完了。”
歐陽霜也沒懷疑,點點頭就應下,反正她屋裏還有好幾盒香膏,這盒送給哥哥也無妨。
旁邊歐陽睿則奇怪地歪了歪頭,心想:嘖,最近和二堂哥走得太遠了嗎?怎麽自己隻記得以前他身上隻有熏衣香的味道,而沒有別的香味!
甩了甩腦袋的歐陽睿沒做他想,隻暗下決定要和二堂哥走得再近一些,畢竟二堂哥有啥好玩的都會來叫他,他不能跟他疏遠。
秦寧三日回門的時間剛好趕上元宵節,年十五的早上,一大家子齊齊整整吃了一頓元宵,才讓兩人帶上東西趕往潛川回門。
秦老爺老早就等在家裏,見自己閨女站在姑爺身邊,麵帶笑容地回了門,他才一顆心落下,想來在袁家是沒受委屈的。
吃飯的時候,秦老爺拉著袁三郎好好喝了一頓酒,隻把袁三郎喝得趴在桌上,才算放過,當然他自己也沒好哪兒去,坐在椅子上有些口齒不清地叮囑著秦寧要好好過日子。
成了親的秦寧好似一下子成熟起來,知道自家老爹是在用這種方式給她撐腰,過往那些不滿倒也消散不少,恭順地應著秦老爺的話。
袁家也在村裏過了一個元宵節才趕回縣裏,正月十六那日才給鋪子裏開張。
早上剛開門就有老主顧上門來問:“今年怎麽到現在才開門?我都來幾回了!”
方婆子笑著告罪道:“倒是叫你白跑幾趟,這不!家裏小兒子成親,忙不過來嘛!”
老主顧一聽,忙與她道了聲恭喜,方婆子則抓了一把喜糖請她吃。
兩人站在鋪子裏閑聊了兩句,說著最近集市裏的新鮮事。
那老主顧道:“哎,你沒在縣城裏過年一定不知道,前幾日,那餘家將手上握著的香幹素雞還有玉子豆腐的方子賣給了順昌樓,聽那酒樓的高掌櫃說,要把方子獻給本家,好叫府城的順昌樓能做出新菜品來,我看你以後想往府城做這豆腐生意怕是難了。”
“嗐,實不相瞞,方子流出去的時候,咱袁家人就絕了往府城做這豆腐生意的心思,就這開個點心鋪子,我都忙得跟老黃牛似的,這豆腐攤的生意誰愛做誰做!我是不計較的。”方婆子揚揚手灑脫地道。
南溪縣城的人大致都知道袁家的方子泄出去一事,當時都在看袁家人以後要如何應對,結果人家沒過多久就推了新品腐乳出來,又風風火火地賣起了點心,叫這一眾等著看好戲的都敬佩不已。
老主顧與方婆子翹了下大拇指,誇讚道:“老姐姐,就你這心態,我就要敬你一分,誰家被撬了生意還能像你這般鎮定的,也就你了。”
方婆子掩嘴笑道:“你可別磕磣我了,當年我家香幹剛推出來就被人仿造了,我也是鬧了那餘記一通的,哪有什麽鎮定,也就現在我這生意好了,不指著豆腐生意過日子才敢這麽說罷了。”
兩人說了一會話,老主顧挑了一匣子點心又買了一塊豆腐並兩卷素雞,付過錢後挎著籃子離開了。
交代了康娘子看著鋪子,方婆子則拎著四匣點心又買了兩壇好酒兩包茶葉到了旌德書院,雖說今年袁未不準備去書院讀書了,但總要和夫子們說一聲,再者就是兩個小子還在這裏繼續讀,少不得要來拜訪一遭。
剛到私塾的門口,門房給她開了門,問清楚她是找誰後,門房就道:“劉夫子今日出門做客還未回來,陸夫子倒是在屋內灑掃,你隨我來。”
方婆子點頭道:“昨日家中有事沒來送節禮,拖到今日才來,既劉夫子不在,那我把他的那份就交到您手裏,您請轉交,陸夫子的那一份我親自送給他。”
門房也是旌德書院的老人了,見此直說方婆子客氣,親自將她領到陸夫子的書房外,輕聲通報道:“陸夫子,有客拜訪。”
陸夫子剛把屋子打掃幹淨,見是袁家老太太,忙將她迎進屋內。
互相道了恭賀新年之類的話,方婆子便開門見山地道:“陸夫子,今兒來拜訪,是特意與你們說一聲,我家那孫女之後就不來書院讀書了,家裏那兩個小子,還請您多關照兩分。”
陸夫子略微詫異,問道:“袁未今年不來讀了?”
方婆子點點頭,略微艱難地道:“對,這孩子年紀越發大了,再在書院待著,免不了被有心之人做文章,索性就不叫她來讀了。”
陸夫子聽著,收起自己的神色,想了想道:“您想的也在理,隻是袁未善讀書,若是可以,不如叫袁旭在家多教導一些。”
經過一年的教導,陸夫子早就看出袁未在做學問一道有頗高的天賦,聰慧,學東西也快,甚至能舉一反三,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如此就罷倒是可惜。
不過他倒是沒說讓袁未繼續來讀書這類的話,女子在這世道本就艱難,何必留在書院冒險,即便這想法不是袁未自己所提,他也不能置喙。
在這個婚姻都由父母決定的年代,決定子女來不來上學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方婆子想到袁未說自己不去書院讀書要自學時信誓旦旦的樣子,麵容都舒展了幾分。道:“是,我這孫女本身就是個好學的,隻說不在書院讀書便自學就好,家裏有袁旭和袁旭兩個哥哥指導,想來是能教她的。”
如此陸先生就放心了,道:“讓袁旭、袁曉來教她也好,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對他們兩個也是好處多多,可以讓他們定期組織給袁未上課,不僅能讓袁未學習新的知識,也能讓他們打牢基礎。”
方婆子忙應道:“是,回去我就轉告他們。”
陸夫子送給方婆子之後,便在書桌前整理年前的歲考試卷,抽出袁未答得那一張,又重新看了一遍,遺憾之時忽然想到方婆子剛剛說的“被有心之人做文章”那句話。
他在腦中思索著,這袁未在書院是女兒身的人知道的也不多啊!能被誰做文章啊!
陸夫子想了半天沒想明白,但是打定主意要在新學期的時候嚴加看管內舍生,他不能允許自己的學生裏有“心術不正”之人。
歐陽錚極其自然地拿過她手上另一盒香膏,揭開蓋嗅了一下,道:“你既有一盒,那這一盒就送我吧,正好我屋裏的用完了。”
歐陽霜也沒懷疑,點點頭就應下,反正她屋裏還有好幾盒香膏,這盒送給哥哥也無妨。
旁邊歐陽睿則奇怪地歪了歪頭,心想:嘖,最近和二堂哥走得太遠了嗎?怎麽自己隻記得以前他身上隻有熏衣香的味道,而沒有別的香味!
甩了甩腦袋的歐陽睿沒做他想,隻暗下決定要和二堂哥走得再近一些,畢竟二堂哥有啥好玩的都會來叫他,他不能跟他疏遠。
秦寧三日回門的時間剛好趕上元宵節,年十五的早上,一大家子齊齊整整吃了一頓元宵,才讓兩人帶上東西趕往潛川回門。
秦老爺老早就等在家裏,見自己閨女站在姑爺身邊,麵帶笑容地回了門,他才一顆心落下,想來在袁家是沒受委屈的。
吃飯的時候,秦老爺拉著袁三郎好好喝了一頓酒,隻把袁三郎喝得趴在桌上,才算放過,當然他自己也沒好哪兒去,坐在椅子上有些口齒不清地叮囑著秦寧要好好過日子。
成了親的秦寧好似一下子成熟起來,知道自家老爹是在用這種方式給她撐腰,過往那些不滿倒也消散不少,恭順地應著秦老爺的話。
袁家也在村裏過了一個元宵節才趕回縣裏,正月十六那日才給鋪子裏開張。
早上剛開門就有老主顧上門來問:“今年怎麽到現在才開門?我都來幾回了!”
方婆子笑著告罪道:“倒是叫你白跑幾趟,這不!家裏小兒子成親,忙不過來嘛!”
老主顧一聽,忙與她道了聲恭喜,方婆子則抓了一把喜糖請她吃。
兩人站在鋪子裏閑聊了兩句,說著最近集市裏的新鮮事。
那老主顧道:“哎,你沒在縣城裏過年一定不知道,前幾日,那餘家將手上握著的香幹素雞還有玉子豆腐的方子賣給了順昌樓,聽那酒樓的高掌櫃說,要把方子獻給本家,好叫府城的順昌樓能做出新菜品來,我看你以後想往府城做這豆腐生意怕是難了。”
“嗐,實不相瞞,方子流出去的時候,咱袁家人就絕了往府城做這豆腐生意的心思,就這開個點心鋪子,我都忙得跟老黃牛似的,這豆腐攤的生意誰愛做誰做!我是不計較的。”方婆子揚揚手灑脫地道。
南溪縣城的人大致都知道袁家的方子泄出去一事,當時都在看袁家人以後要如何應對,結果人家沒過多久就推了新品腐乳出來,又風風火火地賣起了點心,叫這一眾等著看好戲的都敬佩不已。
老主顧與方婆子翹了下大拇指,誇讚道:“老姐姐,就你這心態,我就要敬你一分,誰家被撬了生意還能像你這般鎮定的,也就你了。”
方婆子掩嘴笑道:“你可別磕磣我了,當年我家香幹剛推出來就被人仿造了,我也是鬧了那餘記一通的,哪有什麽鎮定,也就現在我這生意好了,不指著豆腐生意過日子才敢這麽說罷了。”
兩人說了一會話,老主顧挑了一匣子點心又買了一塊豆腐並兩卷素雞,付過錢後挎著籃子離開了。
交代了康娘子看著鋪子,方婆子則拎著四匣點心又買了兩壇好酒兩包茶葉到了旌德書院,雖說今年袁未不準備去書院讀書了,但總要和夫子們說一聲,再者就是兩個小子還在這裏繼續讀,少不得要來拜訪一遭。
剛到私塾的門口,門房給她開了門,問清楚她是找誰後,門房就道:“劉夫子今日出門做客還未回來,陸夫子倒是在屋內灑掃,你隨我來。”
方婆子點頭道:“昨日家中有事沒來送節禮,拖到今日才來,既劉夫子不在,那我把他的那份就交到您手裏,您請轉交,陸夫子的那一份我親自送給他。”
門房也是旌德書院的老人了,見此直說方婆子客氣,親自將她領到陸夫子的書房外,輕聲通報道:“陸夫子,有客拜訪。”
陸夫子剛把屋子打掃幹淨,見是袁家老太太,忙將她迎進屋內。
互相道了恭賀新年之類的話,方婆子便開門見山地道:“陸夫子,今兒來拜訪,是特意與你們說一聲,我家那孫女之後就不來書院讀書了,家裏那兩個小子,還請您多關照兩分。”
陸夫子略微詫異,問道:“袁未今年不來讀了?”
方婆子點點頭,略微艱難地道:“對,這孩子年紀越發大了,再在書院待著,免不了被有心之人做文章,索性就不叫她來讀了。”
陸夫子聽著,收起自己的神色,想了想道:“您想的也在理,隻是袁未善讀書,若是可以,不如叫袁旭在家多教導一些。”
經過一年的教導,陸夫子早就看出袁未在做學問一道有頗高的天賦,聰慧,學東西也快,甚至能舉一反三,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如此就罷倒是可惜。
不過他倒是沒說讓袁未繼續來讀書這類的話,女子在這世道本就艱難,何必留在書院冒險,即便這想法不是袁未自己所提,他也不能置喙。
在這個婚姻都由父母決定的年代,決定子女來不來上學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方婆子想到袁未說自己不去書院讀書要自學時信誓旦旦的樣子,麵容都舒展了幾分。道:“是,我這孫女本身就是個好學的,隻說不在書院讀書便自學就好,家裏有袁旭和袁旭兩個哥哥指導,想來是能教她的。”
如此陸先生就放心了,道:“讓袁旭、袁曉來教她也好,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對他們兩個也是好處多多,可以讓他們定期組織給袁未上課,不僅能讓袁未學習新的知識,也能讓他們打牢基礎。”
方婆子忙應道:“是,回去我就轉告他們。”
陸夫子送給方婆子之後,便在書桌前整理年前的歲考試卷,抽出袁未答得那一張,又重新看了一遍,遺憾之時忽然想到方婆子剛剛說的“被有心之人做文章”那句話。
他在腦中思索著,這袁未在書院是女兒身的人知道的也不多啊!能被誰做文章啊!
陸夫子想了半天沒想明白,但是打定主意要在新學期的時候嚴加看管內舍生,他不能允許自己的學生裏有“心術不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