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日裏,袁家的生活都步入了正軌,縣學和私塾接連開學,負責各個鋪子的人也是每日匆忙難見人影。


    周氏怕她乍不上學,會不適應,還準備指派點活給她幹幹,哪知袁未一整個適應極了。


    大家什麽時候起她就什麽時候起,忙過最忙碌的那一陣子,吃過早飯,就看她鑽進書房看一個時辰的書,然後洗洗手給胡氏幫忙。


    胡氏出了月子後,就繼續在烤爐房工作,時而方婆子和周氏也會回來幫忙做,但她依舊是烤爐房的主力軍。


    袁未看著手法愈發老練的胡氏自歎弗如,道:“二嬸的手藝簡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日後阿秋得了您的教導,隻怕會更勝一籌。”


    阿秋是袁二郎的小閨女,生於秋天,小名阿秋,大名袁初。


    原本袁二爺要給她取小名叫二妞的,袁未嫌棄太土,臉都皺成一團,嫌棄地道:“爺爺,你們是忘了之前端午節拍花子那一茬了是吧!叫啥妞妞、二妞,大街上喊一嗓門,估計能有十七八個人應聲!哪怕叫她小秋、阿秋也比叫二妞強吧”


    就這麽地,這小閨女的小名就定為阿秋,袁未順道給取了一個大名,叫袁初,初,開始、開端的意思,與朝、晨兩個字有異曲同工之意。


    胡氏隨著兒子學識的加深,也是聽過青出於藍這句話的,抿著嘴笑道:“都是你教的好,不過阿秋還小,我打算先讓袁晨來學,省得嬌養得他以後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袁未嗬嗬笑,覺得胡氏說得有點太過,袁晨他們這兩年雖說到縣裏來住了,但平日休沐的時候,經常回家幹活,四體不勤有可能,五穀不分倒是不會,輪到他們的下一代考慮這個問題還差不多。


    不過胡氏要將手藝教給袁晨她也不會攔著,反正這些手藝是要有人傳承的,教給兒子還是教給女兒都一樣。


    於是她道:“那不如都來學一學,不止這點心手藝要傳承,灶房的那一套也得讓他們練一練,大哥是會做飯的,倒是兩個弟弟連廚房都很少進,日後若出門在外,自己會做吃食總比不會來得好。”


    胡氏覺得是這個理,以前在袁家村,活動的範圍不超過方圓十裏,連縣城外咱都不知道是啥模樣?


    可短短兩三年,袁旭就考上了秀才,連府城都走過兩回了,日後要考上了舉人還得上京城趕考呢!要是她兒子日後也有這麽一天,到時候在外連口熱飯都吃不上該怎麽辦?


    想著想著,就給胡氏尋思激動了,得學啊!以後等他有空了就抓他來做飯。


    等將點心鋪子裏需要的糕點都出好,時間也過了晌午,袁未惦記著粉絲的事,便會拉著李夏在廚房裏嚐試。


    紅薯粉絲剛做的時候,也是她一步一步試出來的,她以前也就是看別人在網上發的自製視頻,記住了一個比較簡單的做法,直接把澱粉加水調成生糊,入模具裏一層一層的蒸熟,再放置通風處一兩天,用刨絲器一刮就成,長短一致,曬幹捆好也很方便。


    粉絲做了一個冬天,袁家都是用的這個方法,可眼下做綠豆粉絲用這個方法怎麽不行呢!


    袁未試了好幾回,都沒成功,這蒸出來的綠豆澱粉duang的也太厲害了,風幹後也一刮就斷,不是上輩子吃的綠豆粉絲那樣子。


    袁未試了好幾天都沒成功,一氣之下把自己關在書房裏,一整天都沒出來,李夏喊她出來吃午飯她也不理。


    等到傍晚方婆子等人收工回來,就聽胡氏和秦寧說起袁未的動靜。


    方婆子忙上書房敲門,就聽袁未在裏頭甕聲甕氣地道:“奶,您讓我靜一靜,捋一捋思緒。”


    方婆子忙應著聲,道:“好好好,奶不叫你,那你晚上想吃啥啊!奶給你做。”


    “我沒胃口,您看著辦吧!”書房裏袁未正奮筆疾書,頭也不抬的說道。


    方婆子擔心壞了,對著周氏道:“壞了,你閨女這氣狠了,飯都不想吃了。”


    周氏沒好氣地道:“給她能的,年紀不大氣性不小,這兩年我吃了她多少做壞的試驗品,我都沒生氣呢,她倒跟自己生起氣來了,都別慣著她,餓了自然就出來了。”


    說著就要扶方婆子走。


    袁旭同學和兩個弟弟放學時間差不多,此時也是前後腳到家,知道她這兩天受了挫,心情不好,便不往她跟前湊,隻笑道:“妹妹這股鑽研的性子也不知隨了誰!”


    剛到家的袁三郎接著話茬道:“隔輩隨的她爺爺,你瞧我爹,他在地頭裏上心的勁兒和你妹這股勁頭像不像?”


    袁旭在心中比較了一下,有些認同袁三郎這個觀點,隻是理智告訴他不該妄議長輩。


    袁三郎以為他不認同,便舉例道:“以前插過秧,你爺爺一天能跑兩次地頭,明明早上就去了一次,晚上還得去瞧一眼,天天仰頭看天氣,那是下雨了也焦心,不下雨也發愁,就沒有一天清閑過。”


    袁三郎正滔滔不絕地說著,對麵的袁旭卻給了他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袁三郎像是感應到了什麽,話音戛然而止,回頭一看,就見到方婆子叉著腰一臉凶神惡煞地站在他身後。


    袁三郎嚇著跳了起來,方婆子則取過桌上的戒尺,指著他道:“又在孩子麵前胡說八道,什麽你爺爺,那是你爹!明日你就給我回村幹活去!鵲渚鎮的鋪子,讓沈容一個人看著!”


    袁三郎求饒,“我這張破嘴!娘,我錯了,您看在我都成了親的份上,別拿戒尺打我成不成?”


    袁旭深諳孫子麵前不教子的道理,見此忙提溜著兩個弟弟,出了堂屋,道:“奶,我們先去書房看看,你和三叔好好說話。”


    袁三郎伸出一隻爾康手,喊道:“哎,你們三別走啊!”


    方婆子正好沒了顧忌,啪地一聲打在袁三郎的手上,叉著腰道:“這兩天小尾巴又往天上翹了是吧?嘴巴說話又開始沒把門的了?你爹也敢編排,在外是不是又胡咧咧了?”


    堂屋裏方婆子一通教訓,大家誰也沒有靠近。


    袁家雖說家境好了許多,但與其他人家相比,家底略薄,和縣衙裏的那些官爺也就是個麵子情,真遇到事兒人家願不願意搭把手還是兩說,所以袁二爺一再強調家裏要低調做人。


    而這被強調的重點自然就是大嘴巴的袁三郎。


    袁未聽著動靜,停下了筆,推開窗看向堂屋。


    袁旭剛好帶著兩個弟弟來到書房門前,袁未使了一個眼神,問道:“啥事?”


    袁旭言簡意賅地道:“三叔出言不遜正被奶教訓呢!”


    袁未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又坐回椅子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偶爾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偶爾養生並收藏農家小嬌娘:姐靠第六感發家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