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初年,光武皇帝鑒於王莽篡漢的教訓,曾一度放鬆對宗室的限製,但東漢初與西漢初不同,客觀形勢不需要光武皇帝像高祖那樣靠利用宗室來鞏固政權,所以不久後,光武便在西漢基礎上繼續致力於限製宗室的各項政策,“諸侯禁綱,ri月增密,末世衰微,遂以卑弱,宗室懼於罪敗,同姓挫於庶民”。對宗室的管製越來越嚴格,宗室憂懼獲罪,所以謹小慎微,在朝廷的支持下,國中的吏員嚴苛地監督宗室,從某些方麵來說上宗室還不如庶民。
不過,中央對宗室倒也不是一味的限製,宗室衰微了,中庸不必再擔憂地方反亂,可是沒有了宗室為羽翼,自就會有別的人起來擅權亂政,乃至舉旗造反,“一夫攘臂,故以能亂天下矣”。故此,為了漢室江山,當朝政不穩的時候,中庸也會利用宗室。
東漢中後期,外戚、宦官勢大,交替執政,大權旁落,遂從桓帝起又開始重用宗室,劉淑因得以躋身天下名士的領袖“三君”之列,與竇武、陳蕃齊名。漢末靈帝時,天下大亂,宗室越發得到重用,劉虞、劉焉、劉岱、劉表、劉璋、劉繇、劉備等遂或被拜為公卿,或登州牧、刺史之位。建武元年至延熹三年,百三十多年中宗室任公卿者隻十餘,而從延熹四年起,每當公卿缺員,皇帝常yu用宗室,從延熹四年到中平元年,二十三年間,宗室為公卿者至少十一例,又從中平元年到初平元年,六年間,宗室為公卿者達十七例。
宗室對自身的政治地位太過低下本就不滿,在朝廷改變舊例、重用宗室後,他們也積極地給以配合,參與到政治中去,靈帝建寧元年。竇武謀誅宦官,宗室參與者有六人,漢末的諸劉就更不必說了,或參與討董。攻擊不臣,或以複興漢室為己任。
終兩漢之世,中央對宗室的態度可概括為:限製與利用,從利用到限製再到利用,政局穩定時就限製。不穩定時就利用。
元氏相說是去王府,實則是去王府附近。
本朝之諸侯王雖無治民之權,但也是“王”。元氏相一個故青州刺史、今本縣白身,既非得趙王之召,又沒什麽事體,無緣無故地登門求見肯定是不行的,他乘車出府,行到王宮外,掀開車簾往外看,見宮外甲士值崗。宮門前停了許多車輛,卻正是文醜的諸般導、從。
宮門閉著,他看不到裏邊,心道:“中尉已入宮中。王宮禁地,外非閑雜人久留閑處之所,我且在周近轉悠轉悠,等他出來。”放下車簾,叫車夫駕車離開。
……
文醜確已入王府。
他剛到不久,才入了府門,在府中郎中令的引帶下。正往府中正殿去。
郎中令,秩千石,“掌王大夫、郎中宿衛”,如中朝之光祿勳。是諸侯王的侍衛近臣。
郎中令,秩千石,“掌王大夫、郎中宿衛”,如中朝之光祿勳,並在朝廷裁撤了諸侯國的少府之職後,兼顧負責原本歸少府所用的權責。“自省少府,職皆並焉”,兼管負責諸侯王的衣服、膳食、珍寶、財貨等等,負責諸侯王的私庫藏錢,是諸侯王的侍衛近臣,也是個大大的肥差。
常山國的郎中令名叫黃明,此人乃是中常侍段珪的兄子,因其從父段珪之故,仕途甚暢,今年才三十歲就已為王國千石吏。文醜就任後與國中諸吏盡皆見過,知道他的來曆。
張讓、趙忠、段珪等十常侍封侯貴寵,父兄子弟布列州郡為令長守相,所在貪殘,為人蠹害,黑山之所以起事後一呼百應,誠如郎中張鈞所言:“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宗賓客典據州郡,辜榷財利,侵害百姓”,百姓之怨無所告訴,故此張角登高一呼,應者影從。
張鈞是冀州中山人,黑山起後他上言宜斬十常侍,懸頭南郊,以謝百姓。天子怒曰:“此真狂子也,十常侍固當有一人善者否?”張讓等指使禦史誣奏他學黑山道,他遂被收掠死獄中。
十常侍的宗族親戚們固多貪殘,但也不是沒有好人。
趙忠的從弟趙苞,“深恥其門族有宦官名勢,不與忠交通”,清節直道,愛民行義,盡忠王事,為遼西太守,鮮卑劫其母、妻、子,載以擊縣,出其母示陣前,趙苞悲傷號哭,對他母親說:“昔為母子,今為王臣,義不得顧私恩,毀忠節,唯當萬死,無以塞罪”。其母遠遠地呼其字,對他說:“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顧,以虧忠義!”趙苞遂進戰,賊悉摧破,其母、妻皆為所害。趙苞埋葬了母親,對鄉人說:“食祿而避難,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如是,有何麵目立於天下”,嘔血而死。觀趙苞的言行功績,實為忠孝之士。
黃明比不上趙苞,然亦非如陽翟張直那樣的不法之徒,更非如張讓之弟張朔那樣貪殘無道,張朔為野王令時“至乃殺孕婦”。當然了,這倒不是說黃明奉公守法,犯法的事兒他也出,不過都是些授受賄賂、為人請托等等之類,殘民奪財的沒有≤的來說,這個人還算老實。
貪殘無道如張朔尚畏懼黨人名士之威名,聞李膺被拜為司隸校尉,成了他的長吏,便即逃回京師,何況尚算老實的黃明?黃明雖為閹宦子弟,然卻亦知禮敬士子儒生、清介之臣。
這是他第二次與文醜見麵。上次見麵時,他對文醜非常熱情,盡管年紀比文醜大得多,又是段珪的從子,卻能守下吏之禮,並無傲慢之態,對文醜又是讚譽,又是推崇,直說:“常山國有足下,從此無憂。”他是閹宦子弟,文醜為聲名計,不可能和他親近,不過文醜素來是你不犯我,我就不犯你,你敬我三分,我就敬你三分,所以對黃明卻也能從麵子上過得去。
黃明一麵在前頭引路,一麵扭頭笑對文醜說道:“趙多賊寇,前中尉統郡兵征擊,數月不能平,殞身亂中。當是時也,國人駭懼,以為國將不保,將要淪為賊域,縣鄉的百姓很多棄家外逃。(未完待續。)
不過,中央對宗室倒也不是一味的限製,宗室衰微了,中庸不必再擔憂地方反亂,可是沒有了宗室為羽翼,自就會有別的人起來擅權亂政,乃至舉旗造反,“一夫攘臂,故以能亂天下矣”。故此,為了漢室江山,當朝政不穩的時候,中庸也會利用宗室。
東漢中後期,外戚、宦官勢大,交替執政,大權旁落,遂從桓帝起又開始重用宗室,劉淑因得以躋身天下名士的領袖“三君”之列,與竇武、陳蕃齊名。漢末靈帝時,天下大亂,宗室越發得到重用,劉虞、劉焉、劉岱、劉表、劉璋、劉繇、劉備等遂或被拜為公卿,或登州牧、刺史之位。建武元年至延熹三年,百三十多年中宗室任公卿者隻十餘,而從延熹四年起,每當公卿缺員,皇帝常yu用宗室,從延熹四年到中平元年,二十三年間,宗室為公卿者至少十一例,又從中平元年到初平元年,六年間,宗室為公卿者達十七例。
宗室對自身的政治地位太過低下本就不滿,在朝廷改變舊例、重用宗室後,他們也積極地給以配合,參與到政治中去,靈帝建寧元年。竇武謀誅宦官,宗室參與者有六人,漢末的諸劉就更不必說了,或參與討董。攻擊不臣,或以複興漢室為己任。
終兩漢之世,中央對宗室的態度可概括為:限製與利用,從利用到限製再到利用,政局穩定時就限製。不穩定時就利用。
元氏相說是去王府,實則是去王府附近。
本朝之諸侯王雖無治民之權,但也是“王”。元氏相一個故青州刺史、今本縣白身,既非得趙王之召,又沒什麽事體,無緣無故地登門求見肯定是不行的,他乘車出府,行到王宮外,掀開車簾往外看,見宮外甲士值崗。宮門前停了許多車輛,卻正是文醜的諸般導、從。
宮門閉著,他看不到裏邊,心道:“中尉已入宮中。王宮禁地,外非閑雜人久留閑處之所,我且在周近轉悠轉悠,等他出來。”放下車簾,叫車夫駕車離開。
……
文醜確已入王府。
他剛到不久,才入了府門,在府中郎中令的引帶下。正往府中正殿去。
郎中令,秩千石,“掌王大夫、郎中宿衛”,如中朝之光祿勳。是諸侯王的侍衛近臣。
郎中令,秩千石,“掌王大夫、郎中宿衛”,如中朝之光祿勳,並在朝廷裁撤了諸侯國的少府之職後,兼顧負責原本歸少府所用的權責。“自省少府,職皆並焉”,兼管負責諸侯王的衣服、膳食、珍寶、財貨等等,負責諸侯王的私庫藏錢,是諸侯王的侍衛近臣,也是個大大的肥差。
常山國的郎中令名叫黃明,此人乃是中常侍段珪的兄子,因其從父段珪之故,仕途甚暢,今年才三十歲就已為王國千石吏。文醜就任後與國中諸吏盡皆見過,知道他的來曆。
張讓、趙忠、段珪等十常侍封侯貴寵,父兄子弟布列州郡為令長守相,所在貪殘,為人蠹害,黑山之所以起事後一呼百應,誠如郎中張鈞所言:“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宗賓客典據州郡,辜榷財利,侵害百姓”,百姓之怨無所告訴,故此張角登高一呼,應者影從。
張鈞是冀州中山人,黑山起後他上言宜斬十常侍,懸頭南郊,以謝百姓。天子怒曰:“此真狂子也,十常侍固當有一人善者否?”張讓等指使禦史誣奏他學黑山道,他遂被收掠死獄中。
十常侍的宗族親戚們固多貪殘,但也不是沒有好人。
趙忠的從弟趙苞,“深恥其門族有宦官名勢,不與忠交通”,清節直道,愛民行義,盡忠王事,為遼西太守,鮮卑劫其母、妻、子,載以擊縣,出其母示陣前,趙苞悲傷號哭,對他母親說:“昔為母子,今為王臣,義不得顧私恩,毀忠節,唯當萬死,無以塞罪”。其母遠遠地呼其字,對他說:“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顧,以虧忠義!”趙苞遂進戰,賊悉摧破,其母、妻皆為所害。趙苞埋葬了母親,對鄉人說:“食祿而避難,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如是,有何麵目立於天下”,嘔血而死。觀趙苞的言行功績,實為忠孝之士。
黃明比不上趙苞,然亦非如陽翟張直那樣的不法之徒,更非如張讓之弟張朔那樣貪殘無道,張朔為野王令時“至乃殺孕婦”。當然了,這倒不是說黃明奉公守法,犯法的事兒他也出,不過都是些授受賄賂、為人請托等等之類,殘民奪財的沒有≤的來說,這個人還算老實。
貪殘無道如張朔尚畏懼黨人名士之威名,聞李膺被拜為司隸校尉,成了他的長吏,便即逃回京師,何況尚算老實的黃明?黃明雖為閹宦子弟,然卻亦知禮敬士子儒生、清介之臣。
這是他第二次與文醜見麵。上次見麵時,他對文醜非常熱情,盡管年紀比文醜大得多,又是段珪的從子,卻能守下吏之禮,並無傲慢之態,對文醜又是讚譽,又是推崇,直說:“常山國有足下,從此無憂。”他是閹宦子弟,文醜為聲名計,不可能和他親近,不過文醜素來是你不犯我,我就不犯你,你敬我三分,我就敬你三分,所以對黃明卻也能從麵子上過得去。
黃明一麵在前頭引路,一麵扭頭笑對文醜說道:“趙多賊寇,前中尉統郡兵征擊,數月不能平,殞身亂中。當是時也,國人駭懼,以為國將不保,將要淪為賊域,縣鄉的百姓很多棄家外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