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自蘅蕪苑那個“雪洞”出來後,劉姥姥和賈母他們一起去了籠翠庵喝茶,喝完了茶之後賈母覺得疲倦了,自己去稻香村歇息,其他人陪著劉姥姥一起去了“省親別墅”的牌坊下麵,劉姥姥還以為那是“玉皇廟”的牌坊呢。
劉姥姥在這裏不知道是真的不識字,還是故意逗樂,惹笑了所有人,緊接著她就覺得肚子一陣亂響,忙拉著一個小丫頭要了兩張紙去方便,等從廁所出來後,酒勁被風一吹,又加上上了年紀,隻覺得眼花頭旋,辨不清方向。
她就像武陵人一樣,沿著一條石子路慢慢前進,來到了一座房舍門前,找了半天都找不到房門,後來沿著竹籬花障走了一段,發現一個月洞門,於是走了進去,迎麵又一個水池,裏麵水流清澈,有一塊白石橫架在上麵。
她踩著石頭走了過去,又轉了兩個彎才看到一個門,迎麵走過來一個女孩兒,滿臉含笑得向她走來。
劉姥姥忙道“姑娘們把我丟下來了,我碰頭碰到這裏來了。”
然而那個女孩兒卻沒有回答,劉姥姥去拉她的手,卻撞到了板壁上,把頭撞得生疼。
她仔細瞧了半天,原來是一幅畫。
她左摸摸,右瞧瞧,這畫和她家貼的年畫不一樣,看著是立體的,摸著卻是平的。
接著她轉頭,發現一個軟簾子,她掀開簾子走了進去,發現裏麵金彩珠光、牆壁玲瓏剔透,連腳下踩的磚都是碧綠鑿花的。
劉姥姥看得眼花,想要出去,卻哪裏有門,剛從一個屏風後麵轉出去,就看到親家母過來了,劉姥姥取笑她“你沒見過世麵,見過這園裏的花好,你就沒白活。”
她親家也不答,劉姥姥一想“常聽人說富貴人家有一種穿衣鏡,這別是我在鏡子裏頭呢?”
說罷她伸手一摸,果然摸到了鑲嵌鏡子用的雕花紫檀板壁,上麵還有西洋機括,可以開合,劉姥姥亂摸之間湊巧撞開了機括。
從鏡子邊走開,劉姥姥發現了一張床,她此時已經有了七八分醉意,又走乏了,心想著這是哪位小姐繡房的睡床,隻說謝謝你,卻身不由己,一歪身就睡在了床上。
眾人等了劉姥姥好一陣,發現她沒回,板兒急哭了,其他人卻笑到,別掉茅坑裏了。
好一通尋找,終於在怡紅院裏找到了睡著的劉姥姥,那裏是寶玉的住處,此時不僅鼾聲如雷,而且一股酒屁臭氣,襲人恐被人知道,忙往鼎內撒了三四把百合香,用罩子罩上,稍微收拾了一下後就幹淨了,萬幸的是劉姥姥沒有吐,然後襲人就帶著劉姥姥回了眾人身邊,就像無事發生。
宮裏的“主子”們到了冬天不僅要穿皮草,還要拿手爐取暖,多為銅製,但是裏麵燒的不是普通的煤,而是香炭。宮裏用得最多的是紅羅碳,那是內務府產的,一般運到西安們外的紅羅廠儲存,到了冬天按照各自等級按照內務府調配取用。
這種碳耐燒,灰白不爆,不僅煙少,燃燒的時候還會有一股香味,但這種碳其實並不是最好的,就像內務府製作的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康熙、雍正年間,進貢的禦墨是徽州曹素功所製造的墨,到了乾隆年間則變成了汪近聖等人的了。
這兩家還有點淵源,曹素功以前也考過科舉,後來他盤了別人的鋪子和墨模,自己開起了墨店。汪近聖在曹家做工多年,從墨工開始做起,在掌握了曹家所有“素功墨”的製作工藝和技術後,自己開了家店,名叫“鑒古齋”,兩家的墨都是官員們朝貢的貢品。
紅羅炭其實是一種低等的香炭,清代後宮尚簡,而且除了燒紅羅炭還有別的取暖方式,用量並不大,但那麽多有品級的妃嬪,加在一起也就多了。
妙玉說她收集了梅花上的水,大概意思是說這水裏有梅花味,一幫剛吃了大魚大肉的舌頭可能真的品不出來。
水是沒有味道的,同樣香炭最基礎的原料也是沒有氣味,內務府取的是大興的普通硬木,截斷成一截一截,燒成碳後放在荊條筐裏,外頭用摻了香料的紅土刷一層。
好香炭要用烏岡櫟,它主要在神龍架一帶生長,因燒好的炭如同烏鋼一樣有金屬敲擊聲而得名。取如羊腿骨一樣圓細的木頭,碾成粉,把破碎的碳末過篩,取極細的碳粉,然後加入香粉,將二者混合均勻後,再加入用糯米熬的糊,揉捏成團,再經過捶打和混合,最後將碳團壓成碳餅,放入模具中成型。
如果木頭本身有香味,會竄了香粉的氣味,宋朝的時候留下了一個方子,名叫梅花香,取沉香、檀香、丁香各一份,丁香皮三分,樟腦三分、麝香少許,將除了樟腦和麝香歪所有的香料放進缽裏碾碎,加入木炭煤四兩,共香和勻,這時可以選擇用糯米糊,也可以用加了蜂蜜的糯米糊,加入樟腦和麝香,捶打混合成團後壓製成餅,接著放進不透水的容器裏,用的時候加點銀葉或雲母,燒出來的味就是梅花香味了。
這就像劉姥姥吃的那個茄子,十隻雞做出那個味兒,梅花香裏一點梅都沒用,即便是和珅也沒有奢侈到用它取暖的地步,那是暖硯用的。
文淵閣仿造天一閣,天一閣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意在防火,那就沒可能端著火盆進藏書樓了。
bj的冬天很冷,墨都要結冰,這種情況下才在暖硯裏添加一點壓成花的香碳。至於人就隻能自己多穿點了,但穿太多又不利於活動,所以殿試才在春秋舉行。
以鹽商之富可敵國,他們可能玩得起香碳,給他們抄家的官員們說,他們的用度可比帝王。
有句話叫債多了不愁,即便長蘆鹽商們已經還不起利息了還在借,更關鍵的是鹽政穆騰額上奏稱將欠銀攤在鹽引裏,鹽商更加有持無恐了。
舉人落魄潦倒,但他變賣家產是為了給父母治病。
添弟會是嚴煙組織,加入者不可以抽大煙,而尼克偏巧和東印度公司的人打過交道。
哈羅克找了多少人測繪地圖不得而知,有可能消息走漏了,添弟會的人知道他到處找人畫地圖,於是他們就認為尼克是“可惡的黃毛探子”,泄露他們的“機密”。
早在李侍堯還擔當兩廣總督的時候添弟會就已經在頻繁活動了,他們燒毀了營房,還打算燒了碼頭,台灣和暹羅是福建米的主要來源,如果毀了廣州碼頭,那麽暹羅米就很難在這裏卸貨,福建會更依賴台灣的大米。
他們是生意人,同時也不那麽單純得隻是為了生意,傳說中添弟會是因為康熙毀了南少林,幾個俗家弟子創立了添弟會,發動反清起義。
但舉人在街麵上擺攤的時候卻聽人說,添弟會是因為一個洪姓和尚,他居住在後溪風花亭裏。
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有人幹脆剃度,卻沒有出家。洪通“紅”,與“朱”一樣都代表一個顏色,嚴煙是一個人名,他與洪二房和尚在風花亭裏相遇,然後就有了“嚴煙”的添弟會。
清國初年,凡異姓人結拜弟兄者,鞭一百。後來懲罰更甚,凡歃血為盟、焚表結拜弟兄者,著正法。
這還是與乾隆三十三年的剪辮案有關,蓄發和異姓人結拜都是漢文化習俗,朝鮮人都覺得那辮子留著難看。
後來兩廣總督也真的去找了,還真找打了一個洪和尚和姓朱的人,隻不過經過審訊,他們並沒有不法行徑,而那個“風花亭”也毫無下落,如落花一樣被風吹得無影無蹤。
福康安收複台灣後,嚴煙被抓到了,在彰化他的公開身份是辛辣調味料鋪的老板,隻是一個小貿易商人,他否認自己是添弟會的總舵主,反而招供說添弟會源自川內,由一個姓李的人和一個姓朱的和尚起會的。
他透露廣東起會的是萬和尚,還有趙明德、陳丕、陳彪三個添弟會高層,在漳州、惠州等地傳會,嚴煙隻是被陳彪勸入會的。
他們有句暗語:三姓結萬李桃紅,九龍生天李朱洪。
李朱洪是創始人的總稱。
目前在廣州活動的“龍頭”也姓嚴,名叫嚴品瑜,自張媽求燒毀軍營,焚搶鹽場被李侍堯逮捕後,廣州就一直很太平,至於這個嚴品瑜是否存在也隻是個傳聞。
尼克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官府,也就是提督,舉人對他的評價是隻布市恩,卻不急公好義,周旋過甚,他要不是個武將還好,但偏偏是個武職。
老百姓喜歡他,是因為他不搜刮,官兵們喜歡他麽?
“暈頭轉向了這麽久,總算有了點不像是眉目的眉目。現在我算是品出味了,提督就像是西寧,他馬上卸任走了,下一個接任的人卻麻煩大了。”
舉人憂心忡忡得說,好像他很關心這個他流浪過的城市,正巧這時布穀鍾響了,那也是舶來品。
尼克則翻著他的畫冊,他去過很多地方,卻並沒有對任何一個城市留下過很多感情,然而,他覺得不會忘了廣州的。
他在猶豫,是否要將那個打了他一拳的年輕人的畫像收錄進去。
他記得那個黃昏時分,急匆匆朝著他走來的小個子,還有迷宮一樣的小巷,以及在媽祖生日那天在銅鏡裏看到的倒影,當時天已經黑了,周圍點亮了很多漂亮的花燈,燈光照亮了他的臉。
如果當時一片漆黑的話,尼克就看不到他了,也不會想起自己認得他的這件事了。
“太沉重了。”喬治安娜低聲說。
波拿巴沒有說話,他看著天花板,好像陷入了某種回憶裏。
“對不起,這本書我不該看的。”她柔聲說。
“你不想看了?”他問。
“我以為這是愛情故事。”她有些難過得說。
“你想看的是沒有風波的愛情故事,尼克現在的表現是一個人的正常反應。”
她沒有說如果尼克沒有提供畫像會如何的假設。
那個少年該去讀書,而不是參與這麽危險的事情裏,當一個“誘餌”。
那聲“哥”仿佛在她耳邊響起,她渾身都在發顫,這時她忽然想起來壁爐的柴禾沒有點燃,難怪那麽冷了。
他將她攬入懷中,這樣她就不抖了。
可是她還是無法繼續念下去,她想就這麽靜一會兒,雖然這可能是個故事,全部都是假的,她還是想為那個年輕的生命逝去默哀。
即便她不是林黛玉那種為了花凋謝而哭泣,並且還要埋葬它而多愁善感的人。
劉姥姥在這裏不知道是真的不識字,還是故意逗樂,惹笑了所有人,緊接著她就覺得肚子一陣亂響,忙拉著一個小丫頭要了兩張紙去方便,等從廁所出來後,酒勁被風一吹,又加上上了年紀,隻覺得眼花頭旋,辨不清方向。
她就像武陵人一樣,沿著一條石子路慢慢前進,來到了一座房舍門前,找了半天都找不到房門,後來沿著竹籬花障走了一段,發現一個月洞門,於是走了進去,迎麵又一個水池,裏麵水流清澈,有一塊白石橫架在上麵。
她踩著石頭走了過去,又轉了兩個彎才看到一個門,迎麵走過來一個女孩兒,滿臉含笑得向她走來。
劉姥姥忙道“姑娘們把我丟下來了,我碰頭碰到這裏來了。”
然而那個女孩兒卻沒有回答,劉姥姥去拉她的手,卻撞到了板壁上,把頭撞得生疼。
她仔細瞧了半天,原來是一幅畫。
她左摸摸,右瞧瞧,這畫和她家貼的年畫不一樣,看著是立體的,摸著卻是平的。
接著她轉頭,發現一個軟簾子,她掀開簾子走了進去,發現裏麵金彩珠光、牆壁玲瓏剔透,連腳下踩的磚都是碧綠鑿花的。
劉姥姥看得眼花,想要出去,卻哪裏有門,剛從一個屏風後麵轉出去,就看到親家母過來了,劉姥姥取笑她“你沒見過世麵,見過這園裏的花好,你就沒白活。”
她親家也不答,劉姥姥一想“常聽人說富貴人家有一種穿衣鏡,這別是我在鏡子裏頭呢?”
說罷她伸手一摸,果然摸到了鑲嵌鏡子用的雕花紫檀板壁,上麵還有西洋機括,可以開合,劉姥姥亂摸之間湊巧撞開了機括。
從鏡子邊走開,劉姥姥發現了一張床,她此時已經有了七八分醉意,又走乏了,心想著這是哪位小姐繡房的睡床,隻說謝謝你,卻身不由己,一歪身就睡在了床上。
眾人等了劉姥姥好一陣,發現她沒回,板兒急哭了,其他人卻笑到,別掉茅坑裏了。
好一通尋找,終於在怡紅院裏找到了睡著的劉姥姥,那裏是寶玉的住處,此時不僅鼾聲如雷,而且一股酒屁臭氣,襲人恐被人知道,忙往鼎內撒了三四把百合香,用罩子罩上,稍微收拾了一下後就幹淨了,萬幸的是劉姥姥沒有吐,然後襲人就帶著劉姥姥回了眾人身邊,就像無事發生。
宮裏的“主子”們到了冬天不僅要穿皮草,還要拿手爐取暖,多為銅製,但是裏麵燒的不是普通的煤,而是香炭。宮裏用得最多的是紅羅碳,那是內務府產的,一般運到西安們外的紅羅廠儲存,到了冬天按照各自等級按照內務府調配取用。
這種碳耐燒,灰白不爆,不僅煙少,燃燒的時候還會有一股香味,但這種碳其實並不是最好的,就像內務府製作的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康熙、雍正年間,進貢的禦墨是徽州曹素功所製造的墨,到了乾隆年間則變成了汪近聖等人的了。
這兩家還有點淵源,曹素功以前也考過科舉,後來他盤了別人的鋪子和墨模,自己開起了墨店。汪近聖在曹家做工多年,從墨工開始做起,在掌握了曹家所有“素功墨”的製作工藝和技術後,自己開了家店,名叫“鑒古齋”,兩家的墨都是官員們朝貢的貢品。
紅羅炭其實是一種低等的香炭,清代後宮尚簡,而且除了燒紅羅炭還有別的取暖方式,用量並不大,但那麽多有品級的妃嬪,加在一起也就多了。
妙玉說她收集了梅花上的水,大概意思是說這水裏有梅花味,一幫剛吃了大魚大肉的舌頭可能真的品不出來。
水是沒有味道的,同樣香炭最基礎的原料也是沒有氣味,內務府取的是大興的普通硬木,截斷成一截一截,燒成碳後放在荊條筐裏,外頭用摻了香料的紅土刷一層。
好香炭要用烏岡櫟,它主要在神龍架一帶生長,因燒好的炭如同烏鋼一樣有金屬敲擊聲而得名。取如羊腿骨一樣圓細的木頭,碾成粉,把破碎的碳末過篩,取極細的碳粉,然後加入香粉,將二者混合均勻後,再加入用糯米熬的糊,揉捏成團,再經過捶打和混合,最後將碳團壓成碳餅,放入模具中成型。
如果木頭本身有香味,會竄了香粉的氣味,宋朝的時候留下了一個方子,名叫梅花香,取沉香、檀香、丁香各一份,丁香皮三分,樟腦三分、麝香少許,將除了樟腦和麝香歪所有的香料放進缽裏碾碎,加入木炭煤四兩,共香和勻,這時可以選擇用糯米糊,也可以用加了蜂蜜的糯米糊,加入樟腦和麝香,捶打混合成團後壓製成餅,接著放進不透水的容器裏,用的時候加點銀葉或雲母,燒出來的味就是梅花香味了。
這就像劉姥姥吃的那個茄子,十隻雞做出那個味兒,梅花香裏一點梅都沒用,即便是和珅也沒有奢侈到用它取暖的地步,那是暖硯用的。
文淵閣仿造天一閣,天一閣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意在防火,那就沒可能端著火盆進藏書樓了。
bj的冬天很冷,墨都要結冰,這種情況下才在暖硯裏添加一點壓成花的香碳。至於人就隻能自己多穿點了,但穿太多又不利於活動,所以殿試才在春秋舉行。
以鹽商之富可敵國,他們可能玩得起香碳,給他們抄家的官員們說,他們的用度可比帝王。
有句話叫債多了不愁,即便長蘆鹽商們已經還不起利息了還在借,更關鍵的是鹽政穆騰額上奏稱將欠銀攤在鹽引裏,鹽商更加有持無恐了。
舉人落魄潦倒,但他變賣家產是為了給父母治病。
添弟會是嚴煙組織,加入者不可以抽大煙,而尼克偏巧和東印度公司的人打過交道。
哈羅克找了多少人測繪地圖不得而知,有可能消息走漏了,添弟會的人知道他到處找人畫地圖,於是他們就認為尼克是“可惡的黃毛探子”,泄露他們的“機密”。
早在李侍堯還擔當兩廣總督的時候添弟會就已經在頻繁活動了,他們燒毀了營房,還打算燒了碼頭,台灣和暹羅是福建米的主要來源,如果毀了廣州碼頭,那麽暹羅米就很難在這裏卸貨,福建會更依賴台灣的大米。
他們是生意人,同時也不那麽單純得隻是為了生意,傳說中添弟會是因為康熙毀了南少林,幾個俗家弟子創立了添弟會,發動反清起義。
但舉人在街麵上擺攤的時候卻聽人說,添弟會是因為一個洪姓和尚,他居住在後溪風花亭裏。
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有人幹脆剃度,卻沒有出家。洪通“紅”,與“朱”一樣都代表一個顏色,嚴煙是一個人名,他與洪二房和尚在風花亭裏相遇,然後就有了“嚴煙”的添弟會。
清國初年,凡異姓人結拜弟兄者,鞭一百。後來懲罰更甚,凡歃血為盟、焚表結拜弟兄者,著正法。
這還是與乾隆三十三年的剪辮案有關,蓄發和異姓人結拜都是漢文化習俗,朝鮮人都覺得那辮子留著難看。
後來兩廣總督也真的去找了,還真找打了一個洪和尚和姓朱的人,隻不過經過審訊,他們並沒有不法行徑,而那個“風花亭”也毫無下落,如落花一樣被風吹得無影無蹤。
福康安收複台灣後,嚴煙被抓到了,在彰化他的公開身份是辛辣調味料鋪的老板,隻是一個小貿易商人,他否認自己是添弟會的總舵主,反而招供說添弟會源自川內,由一個姓李的人和一個姓朱的和尚起會的。
他透露廣東起會的是萬和尚,還有趙明德、陳丕、陳彪三個添弟會高層,在漳州、惠州等地傳會,嚴煙隻是被陳彪勸入會的。
他們有句暗語:三姓結萬李桃紅,九龍生天李朱洪。
李朱洪是創始人的總稱。
目前在廣州活動的“龍頭”也姓嚴,名叫嚴品瑜,自張媽求燒毀軍營,焚搶鹽場被李侍堯逮捕後,廣州就一直很太平,至於這個嚴品瑜是否存在也隻是個傳聞。
尼克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官府,也就是提督,舉人對他的評價是隻布市恩,卻不急公好義,周旋過甚,他要不是個武將還好,但偏偏是個武職。
老百姓喜歡他,是因為他不搜刮,官兵們喜歡他麽?
“暈頭轉向了這麽久,總算有了點不像是眉目的眉目。現在我算是品出味了,提督就像是西寧,他馬上卸任走了,下一個接任的人卻麻煩大了。”
舉人憂心忡忡得說,好像他很關心這個他流浪過的城市,正巧這時布穀鍾響了,那也是舶來品。
尼克則翻著他的畫冊,他去過很多地方,卻並沒有對任何一個城市留下過很多感情,然而,他覺得不會忘了廣州的。
他在猶豫,是否要將那個打了他一拳的年輕人的畫像收錄進去。
他記得那個黃昏時分,急匆匆朝著他走來的小個子,還有迷宮一樣的小巷,以及在媽祖生日那天在銅鏡裏看到的倒影,當時天已經黑了,周圍點亮了很多漂亮的花燈,燈光照亮了他的臉。
如果當時一片漆黑的話,尼克就看不到他了,也不會想起自己認得他的這件事了。
“太沉重了。”喬治安娜低聲說。
波拿巴沒有說話,他看著天花板,好像陷入了某種回憶裏。
“對不起,這本書我不該看的。”她柔聲說。
“你不想看了?”他問。
“我以為這是愛情故事。”她有些難過得說。
“你想看的是沒有風波的愛情故事,尼克現在的表現是一個人的正常反應。”
她沒有說如果尼克沒有提供畫像會如何的假設。
那個少年該去讀書,而不是參與這麽危險的事情裏,當一個“誘餌”。
那聲“哥”仿佛在她耳邊響起,她渾身都在發顫,這時她忽然想起來壁爐的柴禾沒有點燃,難怪那麽冷了。
他將她攬入懷中,這樣她就不抖了。
可是她還是無法繼續念下去,她想就這麽靜一會兒,雖然這可能是個故事,全部都是假的,她還是想為那個年輕的生命逝去默哀。
即便她不是林黛玉那種為了花凋謝而哭泣,並且還要埋葬它而多愁善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