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煩,出去散散心,順便看看新鮮出爐的輥軋機。
軍器廠裏,曹變蛟.曹化淳.周遇吉陪著朱由檢在盯著輥軋機。
這個東西結構其實挺簡單,一個台架,台麵是由一層可以轉動的鐵棍組成。
台麵一端是上下兩個直徑大約20厘米長50厘米的軋輥,由兩個齒輪傳動做相反方向運動。
動力采用兩個直徑達6米多寬1.5米的水輪帶動。
隻要動力夠,軋輥尺寸還可以放大。
工匠們喊著號子,用長長的鐵棍將剛成型沒多久還是火紅色的鐵版抬上台麵,小心的將之放入兩個軋輥之間,隨之一陣吱嘎吱嘎的聲音,鐵板從另一麵伸出頭來。
仔細一瞧,厚度薄了一半。
不是很滿意,效率有些低,費這麽大的勁才減少一半厚度。
“陛下,這是穩妥起見,小的沒敢使勁調軋輥間隙。
您放心,再造了,肯定比這好使。”李大忙道。
“你研究一下,用多台輥軋機連續軋製。”
李大眼前一亮:“陛下高明,這樣一來,甚至可以直接軋製出火銃與盔甲所需厚度的鐵板,小的覺得應該沒問題。”
“行,朕就等著你改進了。”朱由檢點頭,又道:“朕在京師弄了個工學,教授工匠營造之事,你有沒有興趣去學學?”
李大很糾結,既舍不得工錢,又覺得年紀大了,恐怕也學不來。
糾結半響,試探道:“陛下,小的年齡大了,怕是不行,讓小的家裏小子去行不行?”
朱由檢笑了:“行。”
回頭對曹化淳道:“回頭通知這裏工匠,有孩子願意去學的,盡管報名。得識字,那裏可不教識字的。”
眾工匠忙磕頭謝恩。
再交代後世的軋鋼機,與輥軋機一般模樣,隻是軋輥表麵有凹槽,能把鐵板切割成條鐵。
這東西的作用是把鐵板直接切割成需要的寬度,對軋輥的材質要求更高。
瞅瞅負責鍛打的趙飛:“有了這個,盔甲能快多少?”
“回陛下,現在一人兩天打造一套,如果有這個,省了許多鍛打的功夫,一天就可以打造一套,還能減少鐵料的損耗。”趙飛道:“如果有合適的鐵板,甚至可以兩天三套。”
算一算,還可以,200多製造盔甲的工匠,每月就是四千套左右。
輥軋機搞好了,每月就是八千套。
發下賞銀,李大幾人都是50兩。
再轉一轉,也沒在細問,需要多少產量交代曹化淳安排就是。
火統兩天半一支,產量大概在每月2000支,交代增加一半。
鎧甲也一樣增產。
火炮同樣增產,這個很簡單,預留的鑄造場地足夠大,加幾座精煉爐就是。
至於以後產量過大?
大不了將工匠弄去鐵礦生產民用品。
再次觀看火炮試射。
這次不是為了測試火炮,而是測試炮彈。
記得看電視時,炮彈飛到敵人人群中,然後方圓幾十米內無人生還的那種炮彈嗎?
就是這玩意?
你想多了。
榴霰彈,是個空心圓鐵球,內裝若幹子彈與火藥,飛到敵人人群裏或上空炸開,從原理上說與電視上放的那玩意差不多。
榴彈,同樣是個空心圓鐵球,內裝火藥,使用方法與榴霰彈相同,不同的是它是將蛋殼炸成四五個碎片傷人——以這時代的火藥威力,也就四五片了。
可是,沒有撞擊引信!
做啊!
不會。
怎麽辦,延時引信
這個知道,也僅僅是知道,就是一小節木頭,中間鑽出圓孔填入火藥。
使用時從榴霰彈上預留的孔裏插入。
這動作,是不是很熟悉?
裝填時引信對準炮口,也不用點火,發射炮彈的火藥火焰就會點燃它。
貌似很熟悉,可惜,關鍵環節不會。
引信所用火藥,這個配比他一無所知。
慢慢試吧。
而且,由於現在的火藥威力不足以改變子彈的方向,炸開後子彈並不是呈放射狀,而是慣性扇麵向前的。
站在十丈外觀看,工匠仍然不放心,硬是請他們站在二十丈外。
插入引信,裝填炮彈,這一套動作很流暢。
可是,一轉眼間,人去哪了?
火炮前隻剩下一個人拿著點火棍,隻見他小心翼翼的將火炮火門的引線點燃,扔下引火棍轉頭就跑,三兩步後合身一滾,也不見影了。
“呯”
隨即又是一聲,不過聲音小得多。
策馬上前,朱由檢啞然失笑,火炮後麵挖了一道壕溝,工匠們發射時貓在裏麵。
再上前,搖頭。
炮彈在大約五六十米的地方炸開了。
隻能慢慢來:“你們幾個,如果能將合格引信做出來,每人賞銀50兩。”
幾人頓時眼冒金光,隨即又焉了下來:“小的一定努力。”
不是一般的難,必須讓燃燒時間一致,這樣炮兵發射時,就可以通過控製引信長短來控製爆炸時的距離
策馬再去看刺刀與燧發槍用鋼。
不出預料,還是隻能手工打造。
周遇吉卻是臉色發白,悄悄的掉頭回來:“你們幾個,要是敢沒試好就製造了給禁軍,爺爺一定回來親手砍死你們。”
“小的不敢。”
幾人麵麵相覷,都不明白哪裏得罪了這位將軍。
-----
次日一早出發,路上,已經出現了流民,攜家帶口,拖兒帶女向附近縣城走去,希望能在那裏找到一口吃的。
這時候也顧不上,隻能回去後再安排收容流民。
幸虧他現在都是穿普通大漢將軍甲胄出行,否則難說這些人會不會攔住他。
不到午時就趕到了軍營,禁軍已經搬來半數,這半數也有部分已經換裝。
朱由檢到時,軍營裏正在訓練騎兵衝陣。
模擬實戰,騎兵縱馬衝向步軍方陣,在距離方陣三四十米的地方轉向從方陣前掠過。
在這期間,步軍要一絲不苟的完成刺殺.裝填.發射等動作。
這對騎兵步軍都是一種考驗。
有風險,死了不止三五個了,關鍵是因失誤等原因落馬的。
騎兵跑動起來,落馬幾乎是必死無疑。
沒什麽好說的,按照大明規定撫恤就是。
大明對士卒的撫恤還是不錯的,有妻者三年內發全軍餉,三年後如果沒改嫁,每月給米六鬥。
如果戰死士卒有幼年子女或者年邁父母,則給全俸,直到成年或故去。
不過,還是老話,規矩是好的,就看執行不執行了。
諸將曾要求延期進行這項訓練,朱由檢則堅決拒絕了。
還有更危險的,在諸將與監軍一致反對下,隻得延期半年再實行。
炮兵模擬實戰。
選一小高坡,火炮布置在上麵,高坡前步卒列隊,發射時炮彈在步卒頭上飛過。
這要是炮兵一個失誤...
可即使延期,也必須實行。
一者,後金也有火炮,借此機會讓士卒習慣火器作戰。
二者,實戰會這麽布置十二磅炮,除非地勢太平坦,才會布置在陣前。
本來打算在軍營住下,逐個大隊查看一番。
可惜,五月初四魏忠賢前派人急報:宣府士卒鬧餉包圍了王坤住宅,京師嘩然。
軍器廠裏,曹變蛟.曹化淳.周遇吉陪著朱由檢在盯著輥軋機。
這個東西結構其實挺簡單,一個台架,台麵是由一層可以轉動的鐵棍組成。
台麵一端是上下兩個直徑大約20厘米長50厘米的軋輥,由兩個齒輪傳動做相反方向運動。
動力采用兩個直徑達6米多寬1.5米的水輪帶動。
隻要動力夠,軋輥尺寸還可以放大。
工匠們喊著號子,用長長的鐵棍將剛成型沒多久還是火紅色的鐵版抬上台麵,小心的將之放入兩個軋輥之間,隨之一陣吱嘎吱嘎的聲音,鐵板從另一麵伸出頭來。
仔細一瞧,厚度薄了一半。
不是很滿意,效率有些低,費這麽大的勁才減少一半厚度。
“陛下,這是穩妥起見,小的沒敢使勁調軋輥間隙。
您放心,再造了,肯定比這好使。”李大忙道。
“你研究一下,用多台輥軋機連續軋製。”
李大眼前一亮:“陛下高明,這樣一來,甚至可以直接軋製出火銃與盔甲所需厚度的鐵板,小的覺得應該沒問題。”
“行,朕就等著你改進了。”朱由檢點頭,又道:“朕在京師弄了個工學,教授工匠營造之事,你有沒有興趣去學學?”
李大很糾結,既舍不得工錢,又覺得年紀大了,恐怕也學不來。
糾結半響,試探道:“陛下,小的年齡大了,怕是不行,讓小的家裏小子去行不行?”
朱由檢笑了:“行。”
回頭對曹化淳道:“回頭通知這裏工匠,有孩子願意去學的,盡管報名。得識字,那裏可不教識字的。”
眾工匠忙磕頭謝恩。
再交代後世的軋鋼機,與輥軋機一般模樣,隻是軋輥表麵有凹槽,能把鐵板切割成條鐵。
這東西的作用是把鐵板直接切割成需要的寬度,對軋輥的材質要求更高。
瞅瞅負責鍛打的趙飛:“有了這個,盔甲能快多少?”
“回陛下,現在一人兩天打造一套,如果有這個,省了許多鍛打的功夫,一天就可以打造一套,還能減少鐵料的損耗。”趙飛道:“如果有合適的鐵板,甚至可以兩天三套。”
算一算,還可以,200多製造盔甲的工匠,每月就是四千套左右。
輥軋機搞好了,每月就是八千套。
發下賞銀,李大幾人都是50兩。
再轉一轉,也沒在細問,需要多少產量交代曹化淳安排就是。
火統兩天半一支,產量大概在每月2000支,交代增加一半。
鎧甲也一樣增產。
火炮同樣增產,這個很簡單,預留的鑄造場地足夠大,加幾座精煉爐就是。
至於以後產量過大?
大不了將工匠弄去鐵礦生產民用品。
再次觀看火炮試射。
這次不是為了測試火炮,而是測試炮彈。
記得看電視時,炮彈飛到敵人人群中,然後方圓幾十米內無人生還的那種炮彈嗎?
就是這玩意?
你想多了。
榴霰彈,是個空心圓鐵球,內裝若幹子彈與火藥,飛到敵人人群裏或上空炸開,從原理上說與電視上放的那玩意差不多。
榴彈,同樣是個空心圓鐵球,內裝火藥,使用方法與榴霰彈相同,不同的是它是將蛋殼炸成四五個碎片傷人——以這時代的火藥威力,也就四五片了。
可是,沒有撞擊引信!
做啊!
不會。
怎麽辦,延時引信
這個知道,也僅僅是知道,就是一小節木頭,中間鑽出圓孔填入火藥。
使用時從榴霰彈上預留的孔裏插入。
這動作,是不是很熟悉?
裝填時引信對準炮口,也不用點火,發射炮彈的火藥火焰就會點燃它。
貌似很熟悉,可惜,關鍵環節不會。
引信所用火藥,這個配比他一無所知。
慢慢試吧。
而且,由於現在的火藥威力不足以改變子彈的方向,炸開後子彈並不是呈放射狀,而是慣性扇麵向前的。
站在十丈外觀看,工匠仍然不放心,硬是請他們站在二十丈外。
插入引信,裝填炮彈,這一套動作很流暢。
可是,一轉眼間,人去哪了?
火炮前隻剩下一個人拿著點火棍,隻見他小心翼翼的將火炮火門的引線點燃,扔下引火棍轉頭就跑,三兩步後合身一滾,也不見影了。
“呯”
隨即又是一聲,不過聲音小得多。
策馬上前,朱由檢啞然失笑,火炮後麵挖了一道壕溝,工匠們發射時貓在裏麵。
再上前,搖頭。
炮彈在大約五六十米的地方炸開了。
隻能慢慢來:“你們幾個,如果能將合格引信做出來,每人賞銀50兩。”
幾人頓時眼冒金光,隨即又焉了下來:“小的一定努力。”
不是一般的難,必須讓燃燒時間一致,這樣炮兵發射時,就可以通過控製引信長短來控製爆炸時的距離
策馬再去看刺刀與燧發槍用鋼。
不出預料,還是隻能手工打造。
周遇吉卻是臉色發白,悄悄的掉頭回來:“你們幾個,要是敢沒試好就製造了給禁軍,爺爺一定回來親手砍死你們。”
“小的不敢。”
幾人麵麵相覷,都不明白哪裏得罪了這位將軍。
-----
次日一早出發,路上,已經出現了流民,攜家帶口,拖兒帶女向附近縣城走去,希望能在那裏找到一口吃的。
這時候也顧不上,隻能回去後再安排收容流民。
幸虧他現在都是穿普通大漢將軍甲胄出行,否則難說這些人會不會攔住他。
不到午時就趕到了軍營,禁軍已經搬來半數,這半數也有部分已經換裝。
朱由檢到時,軍營裏正在訓練騎兵衝陣。
模擬實戰,騎兵縱馬衝向步軍方陣,在距離方陣三四十米的地方轉向從方陣前掠過。
在這期間,步軍要一絲不苟的完成刺殺.裝填.發射等動作。
這對騎兵步軍都是一種考驗。
有風險,死了不止三五個了,關鍵是因失誤等原因落馬的。
騎兵跑動起來,落馬幾乎是必死無疑。
沒什麽好說的,按照大明規定撫恤就是。
大明對士卒的撫恤還是不錯的,有妻者三年內發全軍餉,三年後如果沒改嫁,每月給米六鬥。
如果戰死士卒有幼年子女或者年邁父母,則給全俸,直到成年或故去。
不過,還是老話,規矩是好的,就看執行不執行了。
諸將曾要求延期進行這項訓練,朱由檢則堅決拒絕了。
還有更危險的,在諸將與監軍一致反對下,隻得延期半年再實行。
炮兵模擬實戰。
選一小高坡,火炮布置在上麵,高坡前步卒列隊,發射時炮彈在步卒頭上飛過。
這要是炮兵一個失誤...
可即使延期,也必須實行。
一者,後金也有火炮,借此機會讓士卒習慣火器作戰。
二者,實戰會這麽布置十二磅炮,除非地勢太平坦,才會布置在陣前。
本來打算在軍營住下,逐個大隊查看一番。
可惜,五月初四魏忠賢前派人急報:宣府士卒鬧餉包圍了王坤住宅,京師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