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魏忠賢歎息一聲,知道陛下的決心已經無可動搖。


    雖然仍然不讚同這麽做,可作為皇帝的家奴與一代權閹,他沒有選擇的餘地。


    可後果實在太嚴重,他不得不再三勸諫。


    經過二百年的逐步演變,大明帝國早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官僚帝國,帝國內外的大小事務,都在繁瑣、複雜的公文往來中進行處理。


    而胥吏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某些方麵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官員。


    也因為這個原因,從朝廷到地方,都出現了一批胥吏世家,他們把持某個職位,世代相傳。


    不僅如此,他們還變著花樣給這套本來就很複雜的程序增加難度,以增加他們的話語權。


    魏忠賢雖然沒有能力將其中門道看個清楚,可大明由最初的‘吏畏官如虎’變成現在的‘官受吏挾製’,他卻是清清楚楚的。


    執掌朝政四五年的經驗使他明白,這麽做的後果就是朝廷財政會癱瘓。


    “陛下,不能全部由商學學子接任。”再三考慮後,魏忠賢建議:“臣建議從禮部、吏部、通政司等處抽調一些老吏輔佐。”


    “朕已經決定了。”朱由檢搖頭。


    魏忠賢默認片刻:“陛下...”


    朱由檢打斷他的話再次道:“朕已經決定了。”


    一張白紙方好作畫。


    全麵改變大明財政製度、簡化公文格式,還有推行新的財務製度等等,都需要破而後立。


    至於後果,他願意冒這個險。


    一些胥吏而已,還翻不了天。


    魏忠賢不再多勸。


    他知道,這些人估計都會進大獄蹲著,想用也沒得用。


    不再多勸,躬身退在一旁。


    至於收押胥吏、看管等等,這都是東廠的看家本領,都是輕車熟路,無需多言。


    -----


    “臣叩見陛下。”


    “末將叩見陛下。”


    王承恩等四人先後到來,沒敢打擾皇帝,此時方上前行禮。


    先將禁軍衙門的事吩咐下去,魏忠賢負責在朝廷增加相關手續,曹化淳負責選址籌備。


    “田爾耕,北鎮撫司按照魏忠賢提供的名單抓捕人犯。


    五城兵馬司巡視京師,鎮壓宵小,錦衣衛協管各城門,維持京師秩序。


    令李明義收集城內消息,京師有什麽大的風吹草動,馬上稟告朕。


    還需要做什麽,等會你自行請教魏忠賢。”


    “臣遵旨。”


    ----


    “諸人一起協助魏忠賢,借此機會將九邊、京營實發糧餉厘清。


    戶部推行新的財務製度與新票據,內官監派些人去指導監督。


    各部這段時間會有些混亂,禁軍糧餉若是有所耽擱,曹化淳負責在內庫裏調撥應急。


    京營糧餉同樣辦理,發放時務必剔除空額,曹變蛟帶人協助。”


    “臣遵旨。”


    王承恩有些不確定:“陛下,京營糧餉之事是否照舊?”


    朱由檢冷笑道:“當然照舊。


    如果他們有眼色就罷,如果沒點眼色,朕就把京營全部拿過來。”


    也要做些萬一準備。


    “王承恩給朕盯著奮武、楊威、果勇三營軍官,如有異動無需稟告可先行處置。


    命孫應元的四衛營隨時準備出動,周遇吉、曹文詔繼續換裝訓練。”


    將京營拿走十個營規模與全部拿過來,其實區別已經不大。


    隻是他手裏沒人,也牽扯著士卒安置,現在也著實沒有精力去處理這事,也隻能推後幾個月時間了。


    “陛下,選練營又畢業一批蔭官,是不是將他們打散放於京營?”


    第二批蔭官五千人,實際到來隻有六百餘人,其餘自知受不了折騰的幹脆沒來。


    還不錯,剔除了半數心存僥幸者之後,仍然有三百餘人畢業,大多是些普通衛所軍官。


    朱由檢搖頭:“這次新招募的三萬士卒,留萬人給四衛三營,其餘在京營選擇幾個營號補充進去。


    選練營畢業諸人補充完奮武三營後,分散進這幾個營裏。”


    “臣遵旨。”


    還有學員也需要擴招,商學、工學、法學都要擴招一倍,這事讓王之心去通知好了。


    倉促之間,製度也沒法完善,這些新進入戶部的學員估計也會淪陷很多。


    朱由檢的預期是剩下一半,有200餘人可用就很知足了。


    朱由檢再仔細想了一會,覺得沒什麽遺漏了,揮手道:“你們現在就去做事,今日內就要將相關人員收押完畢。”


    魏忠賢、田爾耕等人齊齊躬身:“臣遵旨。”


    ------


    承天門南大道兩旁各部衙門內,諸位大臣們目瞪口呆。


    諸人都是消息靈通,得知王在晉上疏後就預料到會有風波,卻也沒料到會如此興師動眾。


    從午後起,田爾耕坐鎮錦衣衛指揮,東廠番子率領錦衣衛就將這一片各個路口堵住了。


    魏忠賢則召集了各部尚書、侍郎:“薊遼督師王在晉上疏言糧餉種種不法事,陛下震怒。


    咱家奉陛下諭旨,東廠偕錦衣衛捉拿相關人犯,有敢阻撓者一體下獄。


    ...。”


    隨即,工部、戶部、兵部則湧進了大批錦衣衛與番子,各處相關清吏司,從郎中到胥吏被一網打盡,從庫子到吏典、書辦無一幸免。


    錦衣衛將人抓走後,隨即將值房貼上封條。


    戶部各司所有賬簿全部封存,胥吏被勒令歸家待堪,不經允許不許離京。


    涉及到的各部清吏司賬簿也被封存。


    錦衣衛更有大批人馬奔赴各庫房,收押官吏、封存賬簿與庫房,隨即留下人手接管了庫房守衛。


    這是要幹什麽?


    兵部尚書閻鳴泰噤若寒蟬,他可不是什麽清白之人。


    王在晉上疏之後,他就一直擔心的很。


    因為通常來說,大明對此類事的處理都是抓幾個人做個樣子,而他就很適合拿來做樣子。


    現在的情況更麻煩,皇帝一副徹查的架勢,這可如何是好?


    心裏念頭急轉,試圖找出一個脫身的辦法。


    雖然戶部是重災區,郭允厚卻回到大堂內端坐品茶,仿佛此事與他沒有一絲關係。


    即使早已隱約感覺到會有這麽一天,心裏仍很有些不以為然。


    皇帝太急躁了!


    正琢磨著,門子來報,廠公請各部尚書去文淵閣議事。


    郭允厚苦笑,又有什麽事?


    還嫌不夠亂嗎?


    廠公有請,不敢不去,收起思緒命人備轎直奔文淵閣。


    路上諸人也沒心思打招呼了,各自在默默的琢磨心事。


    文淵閣大堂內,四位閣老都是麵色沉重。


    魏忠賢則毫不顧忌的坐於桌邊上首。


    看看人已經到齊,黃立極咳嗽一聲道:“奉陛下旨意,各部抽分、馬草、貢賦等收入全部劃入戶部,各部所需要錢糧需向戶部申領。


    優免折銀也需盡快議定。


    陛下有意在內校場重設禁軍衙門。


    各位有什麽想法,都談一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崇禎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臉邋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臉邋遢並收藏新崇禎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