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縣的事,可大可小,可如何安撫百姓卻是個難題。
與後世一樣,一旦事情鬧大了又出了人命,總歸要有個倒黴的。
可是這風口上,又無法也不能示弱。
順義縣的事情簡單,將兩個喇虎一頓板子打了個半死,隨即判決斬立決。
再調動快手與民壯,將當日參與圍攻的村民抓捕後每人打四十大板——其間自然有些幕後的商談。
房山縣的事情最為棘手。
現在,他的案幾上就擺著引發事端的步弓,這個弓的問題在隻有四尺七寸。
審問學員,學員一口咬死這就是府裏下發的步弓,自從發下後,白日使用,晚上就放在屋內。
同行衙役也證明,他們同吃同住,從未見學員單獨出去,可以排除私下換弓的可能。
再命人將府裏的步弓拿來比較,幾乎一摸一樣——除了尺寸。
這就麻煩了。
不得已,何廷樞求助於魏忠賢。
魏忠賢聽完之後,又仔細研究了一會步弓,微微一笑:“何府尹,這點小事也要東廠來做,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何廷樞有些尷尬:“廠公,事情倒是很小,也不是多少複雜,可下官信不過順天府的人。”
魏忠賢頷首:“咱家倒忘了這茬了。
將步弓留在這裏,快則兩日慢則三日,咱家就給你結果。”
“謝廠公。”
魏忠賢答應何廷樞之後,二話沒說就派人去房山帶人。
房山之事的當事人,身上大多有輕重不一的傷,其中不乏吊著胳膊拄著拐杖的。
東廠番子根本不理會這茬,通通帶上馬車拉回了錦衣衛大獄。
----
東廠李僉書高高瘦瘦,像跟竹竿似的,說話也挺和氣:“有誰知道內情的趕緊說,咱家看你們也挺可憐的,不想折騰你們。”
諸人麵麵相覷,片刻後副班頭許宏道:“小的知道的,都已經稟告縣尊了啊。”
“嗬嗬!”
李僉書笑道:“這話還是去唬別人吧,咱家眼裏揉不得沙子。”
又摩挲著置於桌上的小號步弓道:“這東西與真的一摸一樣,連雕紋、暗記都沒有區別,如果說其中沒有鬼,咱家可真白瞎了這雙眼。”
“來人,請許班頭嚐一嚐全刑,咱家倒要看看你能熬過幾樣。”
許宏傻眼了。
咱是真不知道啊!
您也不問問別人就開打?
想到受刑的苦,當時就癱倒在地上:“爺爺饒命,小人是委實不知啊!”
李僉書不為所動,輕描淡寫的道:“知與不知,總是要打過後才知道的。
來人,拶刑伺候。”
“爺爺稍等。”徐班頭大叫道。
這拶刑陰毒之處不止在於當時疼痛,還在於一旦用力過甚,犯人十指非殘即廢。
徐班頭是個中老手,對此非常清楚。
李僉書嗬嗬一笑:“徐班頭可是記起什麽了?”
卻見許宏跪在地上轉身向眾人拱手道:“諸位都看見了,咱什麽話也不多說了,誰如果看見什麽異常聽到什麽話,現在趕緊說。
否則,下一個可就不定輪到誰了。”
諸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不知所措。
許宏急了,紅著眼睛大聲咒罵道:“直娘賊,爺爺反正是沒做什麽,大不了吃一番苦頭。
可等會若是審出來誰知道些什麽,又是誰幹的,爺爺絕不會放過他,即使家人也別想得了安寧。”
李僉書也不說話,隻是笑吟吟的在旁觀看。
許久,衙役吳四方才有些不確定的道:“那日之前,小的曾見......”
“當時還有誰在場?”李僉書打斷他的話。
吳四不敢怠慢,伸手指出三人後道:“小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事。”
“是不是這事,咱家自會分辨,來人,將他們分開記錄。”
李僉書輕輕笑了兩聲:“你們哪,有什麽就說什麽,若是胡說八道,嗬嗬。”
話沒說完,衙役李大就已經跪倒在地,將頭磕得咚咚作響:“小的招了,小的全都招了。”
“分開記錄。”
小校將幾人帶走,許宏跪在地上也不敢說話,李僉書自顧自的呆呆的出神。
據傳廠公已經命人審問各部收押的幾個郎中了。
想到這幾個郎中,他又輕輕的笑了起來,這幾人被關在刑房旁邊,估計已經嚇破膽了。
猶記得當年也是用這招對付的東林黨大將楊漣幾人,十幾日後都沒有用刑,幾人就痛快的招認了貪墨之事。
廠公再次發話整肅東廠,各人的首尾都要處理幹淨,如果有什麽大紕漏無法交代,將銀子交上去還可既往不咎。
以後月俸都會提高,最低的小校也有二兩,可再被發現有枉法、貪墨之事定不輕饒。
沒有油水,東廠這活可就雞肋的很了,為了區區二兩銀子似乎不值得折損陰德。
在他心裏,並不認為這麽折磨人有什麽錯,但是卻很迷信死後報應的說法。
一炷香後,小校就將口供送來了。
事情很簡單,李大的堂弟借著尋他吃酒的功夫,將小弓連同二十兩銀子送給他。
步弓是鄉紳鄭平弄來的。
李僉書當即命人連夜去拿人。
----
次日午時,人就已經帶到。
鄭秀才哪見過這架勢,當即就要招認。
李僉書頗為遺憾:“虧得你還是讀書人,怎麽一點骨氣沒有?”
聽起來很簡單,鄭秀才名下有不少隱瞞的田地,就找了個木匠製造了了這把步弓,又花銀子將學員的步弓掉了包。
又安排人等清丈兩日後揭穿,再散布謠言鬧事,希望能用這歪招使清丈沒法繼續。
靜靜地聽完口供,搖搖頭。
“來人哪,先打二十板子。”
“李太監,在下已經招認了,為何還要打?”鄭秀才大驚。
“嗬嗬,打完你就會知道為什麽了。”
“這位太監,在下是秀才,有功名在身。”
“嘖!”李僉書歎氣:“怎麽都不長記性呢?
這裏是詔獄啊!
打!”
被捆在條凳上,扒掉下裳劈裏啪啦一頓打,刑房裏頓時響起鄭秀才的鬼哭狼嚎。
他這三四十年就沒受過這罪,打完後眼淚鼻涕掛滿臉。
“知道為什麽挨打了嗎?”
“在下不知。”
“拶刑伺候。”
眼見得六根竹棒將五根手指夾了起來,鄭秀才大叫:“即使打也要打個明白,到底想要在下招什麽?”
“還不死心?
這步弓上雕紋你從何得知的?”
鄭秀才聞言,登時垂下頭去閉嘴不言。
“嗬嗬,有骨氣,這才像讀書人嘛!
下麵還有彈琵琶、煎烤、刷洗、鉤腸等等,總共是十八般花樣,卻不知你的骨氣能熬幾樣。”
又吩咐小校:“再派人去,將他家人看管起來。”
鄭秀才怒目而視:“此事不關我家人的事。”
“咱家也沒說關你家人的事,隻是去問問你這些時日都見了誰、有沒有什麽書信而已。”
鄭秀才趴在那裏,片刻後將頭重重的磕在凳上:“不用問了,我招了。”
與後世一樣,一旦事情鬧大了又出了人命,總歸要有個倒黴的。
可是這風口上,又無法也不能示弱。
順義縣的事情簡單,將兩個喇虎一頓板子打了個半死,隨即判決斬立決。
再調動快手與民壯,將當日參與圍攻的村民抓捕後每人打四十大板——其間自然有些幕後的商談。
房山縣的事情最為棘手。
現在,他的案幾上就擺著引發事端的步弓,這個弓的問題在隻有四尺七寸。
審問學員,學員一口咬死這就是府裏下發的步弓,自從發下後,白日使用,晚上就放在屋內。
同行衙役也證明,他們同吃同住,從未見學員單獨出去,可以排除私下換弓的可能。
再命人將府裏的步弓拿來比較,幾乎一摸一樣——除了尺寸。
這就麻煩了。
不得已,何廷樞求助於魏忠賢。
魏忠賢聽完之後,又仔細研究了一會步弓,微微一笑:“何府尹,這點小事也要東廠來做,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何廷樞有些尷尬:“廠公,事情倒是很小,也不是多少複雜,可下官信不過順天府的人。”
魏忠賢頷首:“咱家倒忘了這茬了。
將步弓留在這裏,快則兩日慢則三日,咱家就給你結果。”
“謝廠公。”
魏忠賢答應何廷樞之後,二話沒說就派人去房山帶人。
房山之事的當事人,身上大多有輕重不一的傷,其中不乏吊著胳膊拄著拐杖的。
東廠番子根本不理會這茬,通通帶上馬車拉回了錦衣衛大獄。
----
東廠李僉書高高瘦瘦,像跟竹竿似的,說話也挺和氣:“有誰知道內情的趕緊說,咱家看你們也挺可憐的,不想折騰你們。”
諸人麵麵相覷,片刻後副班頭許宏道:“小的知道的,都已經稟告縣尊了啊。”
“嗬嗬!”
李僉書笑道:“這話還是去唬別人吧,咱家眼裏揉不得沙子。”
又摩挲著置於桌上的小號步弓道:“這東西與真的一摸一樣,連雕紋、暗記都沒有區別,如果說其中沒有鬼,咱家可真白瞎了這雙眼。”
“來人,請許班頭嚐一嚐全刑,咱家倒要看看你能熬過幾樣。”
許宏傻眼了。
咱是真不知道啊!
您也不問問別人就開打?
想到受刑的苦,當時就癱倒在地上:“爺爺饒命,小人是委實不知啊!”
李僉書不為所動,輕描淡寫的道:“知與不知,總是要打過後才知道的。
來人,拶刑伺候。”
“爺爺稍等。”徐班頭大叫道。
這拶刑陰毒之處不止在於當時疼痛,還在於一旦用力過甚,犯人十指非殘即廢。
徐班頭是個中老手,對此非常清楚。
李僉書嗬嗬一笑:“徐班頭可是記起什麽了?”
卻見許宏跪在地上轉身向眾人拱手道:“諸位都看見了,咱什麽話也不多說了,誰如果看見什麽異常聽到什麽話,現在趕緊說。
否則,下一個可就不定輪到誰了。”
諸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不知所措。
許宏急了,紅著眼睛大聲咒罵道:“直娘賊,爺爺反正是沒做什麽,大不了吃一番苦頭。
可等會若是審出來誰知道些什麽,又是誰幹的,爺爺絕不會放過他,即使家人也別想得了安寧。”
李僉書也不說話,隻是笑吟吟的在旁觀看。
許久,衙役吳四方才有些不確定的道:“那日之前,小的曾見......”
“當時還有誰在場?”李僉書打斷他的話。
吳四不敢怠慢,伸手指出三人後道:“小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事。”
“是不是這事,咱家自會分辨,來人,將他們分開記錄。”
李僉書輕輕笑了兩聲:“你們哪,有什麽就說什麽,若是胡說八道,嗬嗬。”
話沒說完,衙役李大就已經跪倒在地,將頭磕得咚咚作響:“小的招了,小的全都招了。”
“分開記錄。”
小校將幾人帶走,許宏跪在地上也不敢說話,李僉書自顧自的呆呆的出神。
據傳廠公已經命人審問各部收押的幾個郎中了。
想到這幾個郎中,他又輕輕的笑了起來,這幾人被關在刑房旁邊,估計已經嚇破膽了。
猶記得當年也是用這招對付的東林黨大將楊漣幾人,十幾日後都沒有用刑,幾人就痛快的招認了貪墨之事。
廠公再次發話整肅東廠,各人的首尾都要處理幹淨,如果有什麽大紕漏無法交代,將銀子交上去還可既往不咎。
以後月俸都會提高,最低的小校也有二兩,可再被發現有枉法、貪墨之事定不輕饒。
沒有油水,東廠這活可就雞肋的很了,為了區區二兩銀子似乎不值得折損陰德。
在他心裏,並不認為這麽折磨人有什麽錯,但是卻很迷信死後報應的說法。
一炷香後,小校就將口供送來了。
事情很簡單,李大的堂弟借著尋他吃酒的功夫,將小弓連同二十兩銀子送給他。
步弓是鄉紳鄭平弄來的。
李僉書當即命人連夜去拿人。
----
次日午時,人就已經帶到。
鄭秀才哪見過這架勢,當即就要招認。
李僉書頗為遺憾:“虧得你還是讀書人,怎麽一點骨氣沒有?”
聽起來很簡單,鄭秀才名下有不少隱瞞的田地,就找了個木匠製造了了這把步弓,又花銀子將學員的步弓掉了包。
又安排人等清丈兩日後揭穿,再散布謠言鬧事,希望能用這歪招使清丈沒法繼續。
靜靜地聽完口供,搖搖頭。
“來人哪,先打二十板子。”
“李太監,在下已經招認了,為何還要打?”鄭秀才大驚。
“嗬嗬,打完你就會知道為什麽了。”
“這位太監,在下是秀才,有功名在身。”
“嘖!”李僉書歎氣:“怎麽都不長記性呢?
這裏是詔獄啊!
打!”
被捆在條凳上,扒掉下裳劈裏啪啦一頓打,刑房裏頓時響起鄭秀才的鬼哭狼嚎。
他這三四十年就沒受過這罪,打完後眼淚鼻涕掛滿臉。
“知道為什麽挨打了嗎?”
“在下不知。”
“拶刑伺候。”
眼見得六根竹棒將五根手指夾了起來,鄭秀才大叫:“即使打也要打個明白,到底想要在下招什麽?”
“還不死心?
這步弓上雕紋你從何得知的?”
鄭秀才聞言,登時垂下頭去閉嘴不言。
“嗬嗬,有骨氣,這才像讀書人嘛!
下麵還有彈琵琶、煎烤、刷洗、鉤腸等等,總共是十八般花樣,卻不知你的骨氣能熬幾樣。”
又吩咐小校:“再派人去,將他家人看管起來。”
鄭秀才怒目而視:“此事不關我家人的事。”
“咱家也沒說關你家人的事,隻是去問問你這些時日都見了誰、有沒有什麽書信而已。”
鄭秀才趴在那裏,片刻後將頭重重的磕在凳上:“不用問了,我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