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頭,長公主被沈文韜扶著,眼看著一群官兵進入自己家如入無人之境,想砸就砸,想拿就拿,跟那天夜裏的劫匪又有什麽區別?
“有人畏罪潛逃。”沈府周圍本圍了一圈士兵,卻不想從偏遠一處矮牆的夾竹桃樹上跳下一個女子。那女子身法極輕,落地便跑,士兵們發現的時候竟已跑了幾丈遠。
“畏罪潛逃?”這府中何人與此事有牽連?怎麽就畏罪潛逃了?長公主還沒反應過來,蕭沉便已經得了風聲往前院走。
“長公主,西邊那片桃園住的可是什麽人?你們家下人被人殺死了,凶手應是你們府上的人,殺了人便跑。”他問長公主道。
西邊桃園?那個女人長公主早就忘了,現在想起來竟是一年前沈文韜招惹回來的那個玉娘啊,“我不知道,那個人跟我們沒關係。”
蕭沉淺笑,不置可否,“那你們就祈禱能追到這個女子吧,否則的話,這筆賬算在誰的頭上,不用我說了吧?”
長公主眼前一黑,她沒有想到,這個女人會在此時出幺蛾子,現在齊王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皇上多疑,不管有罪沒罪,隻要沾上一點,不死也得脫層皮。當然最後怎麽發落,主要看蕭沉在皇上麵前怎麽說,長公主看他模樣,大約是不會嘴軟的吧。
“我在府中住了一年也不知道西邊院裏還有個女人,倒是藏得挺深的。”蕭沉話中所指大家都聽得出來,其實沈府何其大,囊括了數頃地界,盤踞幾條街,玉娘住得又遠,這等不光彩的事長公主肯定會特意隱瞞,蕭沉又不愛四處走動,的確是不容易遇見的。
“蕭沉,那個女人真的跟沈府沒有關係,她不過是秦淮的歌女,投奔到我府上的。”長公主這才知道害怕了,說話的語氣也軟了一些。
“伺候那個女人的幾個下人都被扣押下來了,還有房間也搜了,全是那個女人的東西,下人說是大公子帶回來的。”蕭沉道。
“是,是文韜。。。”
“但沈文韜帶回來之後從來沒去過那邊,莫不是獻給齊王的?”蕭沉沒等著長公主辯駁,當先說道。
“獻給齊王,我為什麽要獻給齊王?”長公主險些暈過去,當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那個女人已經跑了,蕭沉想怎麽說就怎麽說,她指望他能說些好話遮掩一下,看來真正是癡心妄想。“齊王是我女婿,我為什麽要獻歌女給自己女婿?”長公主有些無力地為自己辯駁道。
“長公主,蕭沉自小在鄭國,貧苦之地,許多事情不懂,但是公主是生長在皇家,這種事情,還見得少嗎?”
“你。。。”長公主一口腥甜湧上喉嚨,竟是差點被他氣得吐血,好容易才強壓下去。她一生都是橫著走,從沒有人敢給她氣受,如今卻被一個後生壓得一點辦法都沒有。“蕭沉,我和你伯父都是直腸子,若是有什麽得罪你的地方,你多寬宥一些,何苦這樣趕盡殺絕?”
“長公主不必與我說這些話,暫且放寬心,隻要抓到那個女人好好審查,自能還你們清白。”蕭沉說道,其實那個女人哪裏還能抓到?他早下了令做個樣子追一追罷了。
“啟稟世子,搜到了沈大人和齊王來往的書信。”此刻一個士兵上來,向蕭沉報說。
“什麽?”長公主一下失了態,她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或者是聽錯了,往來書信?她的夫君和齊王?
“呈上來。”蕭沉麵不改色,冷冷道。
很快,士兵送上來一本書,是從沈殷殷房中搜出來的那本《女誡》。
怎麽會?沈殷殷看到那本書的時候,如一記重拳打在心口,那是那天她十七歲生辰,蕭沉送給她的生辰禮物啊。
“那個是。。。”紅珠在旁邊想說什麽,卻被沈殷殷一把捂住嘴。
現在大家手忙腳亂,沒有人有心思理會他們。
“是從沈二小姐房中搜出來的,藏得很好,差點就搜漏了。”那士兵道。
那是蕭沉送給她的,她怎麽會不藏得嚴實?
蕭沉接過那本書,一把丟在地上,書頁翻看,呈現在長公主麵前,“長公主,現在你可有話說?”他問。
“不過是一本普通的女誡,殷殷常讀的,有什麽稀奇?”長公主隻略略在那書頁上看過兩眼,卻又像是不敢細看一般,將眼睛偏過,倒是沈文韜還看得仔細些。
蕭沉一聲冷笑,手中的劍出鞘,精準無比劃過那書頁,極薄的頁麵一分為二,那一頁信紙幾近透明,竟都是齊王的筆跡。
“現在你們還有什麽話說?”蕭沉劍尖指著那紙書信問道。
沈殷殷眼睛睜得很大,她看著那個男人,他的那些話,他落在她唇上的吻,還有那天夜裏她情不自禁下的擁抱,到最後都成了笑話。
這就是他送給她的生辰禮物,一個讓她全家滿門抄斬的禍根,鄭王世子,聰慧過人,與世無雙,玩得了人心,也仿得了筆跡。她還曾慶幸齊王入獄,她以為她和他,還能有將來。
“不可能,不可能,怎麽會呢?娘?”沈文韜去看長公主。
長公主整個人癱軟下來,沒有骨頭一般坐在地上,事到如今她怎麽還不懂,是有人在陷害沈家啊,可是罪證已在,她那多疑的哥哥會放過他們嗎?沈家完了,沈家完了啊。
“蕭沉,是你,是你。”沈文韜急紅了眼,要去撿地上的書,卻被蕭沉劍刃一挑拿回手中,沈文韜到現在已經什麽也顧不上了,拚了命要上去搶。
“韜兒。”長公主一聲怒吼將沈文韜震住,猩紅的雙眼看向蕭沉,“不得胡鬧,不得胡鬧。”她現在很清醒,方才拒絕抄家是小打小鬧,如今證據確鑿再鬧,那就是拒捕,“是我們瞎了眼,在府中養了一頭狼。”她的眼淚就這樣掉下來,長公主從前有多喜歡蕭沉?勝過自己兒子也不為過。
沈殷殷始終不曾說話,她就這樣看著他,睜大眼睛看著他,是她太笨了,那本書在手中翻了那麽多遍,卻從來沒想過有夾頁,是她太笨了,所有他挑準了她下手。她癡心妄想,以為念念不忘的誠意打動了他,其實她與他的差別何止雲泥,於他而言,她不過是一個笑話罷了。
“小姐,你為什麽不讓我說?”紅珠不明白,低聲在沈殷殷耳邊問。
沈殷殷垂下眼瞼,她的眼中沒有淚,大約絕望到了極致就流不出淚來了吧。她說了她這輩子最理智、最深沉的一句話,“說了又能救得了誰?但是不說至少救了我,死有什麽可怕?卑微才可怕。”
“將犯人押下去,好生看著。”蕭沉一招手,後麵的士兵都擁了上來,七手八腳給沈家人上了枷鎖,就連滿府的下人都沒放過。
沈殷殷不置一詞,任由旁人擺動,任由他們粗蠻地推攘向前,像沒了靈魂的軀殼。
沈文韜卻狠狠甩開圍著他的幾個人,朗聲道,“不需要你們推,本公子會走。”
首輔大人沈曠造反的事情隨著齊王的事情一同發酵,牽連開來,包括大學士、太傅。。。舉國上下,一場慘案,上萬人問罪。
詔獄中,沈大人一家見到了事情的始作俑者——齊王。
他整個人消瘦下去,頭發蓬亂,隱在暗處,依然還有三分從前霽月風清的舒朗,他看到一身囚服的沈大人,便笑了開來,頗輕鬆地喊道,“這裏還能見到熟人,看來往後的日子不難過啊,沈大人。”
沈大人雖被冤枉入獄,但對齊王造反之事仍不能原諒,冷哼一聲,邁步進了獄房。
“齊王啊齊王,你還有心思笑呢?我們一家人可被你害慘了。”長公主見了齊王,千頭萬緒湧上來,隻道若他不謀反,他們沈家怎會被人算計了去?
齊王聽到這話卻更覺得可笑了,好像是遇到了極高興的事情,“我連累你們?長公主,你現在還沒看清呢,我的父皇,大樾的天子,從一開始目的都是你們,如果不是我也一定會有其他原因讓你們下獄的。”
“你說什麽?”長公主自然是不肯相信的。
“長公主,父皇偏寵我,任由我在朝中結黨營私、發展黨羽,你覺得他沒看到嗎?可是他為什麽睜一隻閉一眼?他可以剝奪了我的權利,可以把我打發到封地,為什麽要煞費苦心演這一場戲?齊王狼子野心,沈家功高震主,你覺得憑父皇的心性,真的會讓這兩家人聯姻嗎?”
蕭翌很冷靜,像一個旁觀者,閑談著旁人家的故事。,“我在詔獄遲遲沒有處決,是因為父皇在等你啊,沈大人。”
“陛下他,他。。。”長公主聽到這裏,就算再怎麽不敢置信也有些動容了,他的親哥哥,隻怕將她嫁給狀元郎的那一天起,就想好怎麽利用了吧。
“一派胡言。”沈大人卻無法接受,洪鍾一般的聲音在封閉的牢房中不住回蕩,“我在朝為官幾十年,兢兢業業,若是要反何需等到現在?陛下難道不知?”
“沈大人,虧你在朝幾十年,難道還不懂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如今天下已定,他不需要你了,他在意的根本就不是你想不想反,他在意的是你有沒有能力反。”
“有人畏罪潛逃。”沈府周圍本圍了一圈士兵,卻不想從偏遠一處矮牆的夾竹桃樹上跳下一個女子。那女子身法極輕,落地便跑,士兵們發現的時候竟已跑了幾丈遠。
“畏罪潛逃?”這府中何人與此事有牽連?怎麽就畏罪潛逃了?長公主還沒反應過來,蕭沉便已經得了風聲往前院走。
“長公主,西邊那片桃園住的可是什麽人?你們家下人被人殺死了,凶手應是你們府上的人,殺了人便跑。”他問長公主道。
西邊桃園?那個女人長公主早就忘了,現在想起來竟是一年前沈文韜招惹回來的那個玉娘啊,“我不知道,那個人跟我們沒關係。”
蕭沉淺笑,不置可否,“那你們就祈禱能追到這個女子吧,否則的話,這筆賬算在誰的頭上,不用我說了吧?”
長公主眼前一黑,她沒有想到,這個女人會在此時出幺蛾子,現在齊王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皇上多疑,不管有罪沒罪,隻要沾上一點,不死也得脫層皮。當然最後怎麽發落,主要看蕭沉在皇上麵前怎麽說,長公主看他模樣,大約是不會嘴軟的吧。
“我在府中住了一年也不知道西邊院裏還有個女人,倒是藏得挺深的。”蕭沉話中所指大家都聽得出來,其實沈府何其大,囊括了數頃地界,盤踞幾條街,玉娘住得又遠,這等不光彩的事長公主肯定會特意隱瞞,蕭沉又不愛四處走動,的確是不容易遇見的。
“蕭沉,那個女人真的跟沈府沒有關係,她不過是秦淮的歌女,投奔到我府上的。”長公主這才知道害怕了,說話的語氣也軟了一些。
“伺候那個女人的幾個下人都被扣押下來了,還有房間也搜了,全是那個女人的東西,下人說是大公子帶回來的。”蕭沉道。
“是,是文韜。。。”
“但沈文韜帶回來之後從來沒去過那邊,莫不是獻給齊王的?”蕭沉沒等著長公主辯駁,當先說道。
“獻給齊王,我為什麽要獻給齊王?”長公主險些暈過去,當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那個女人已經跑了,蕭沉想怎麽說就怎麽說,她指望他能說些好話遮掩一下,看來真正是癡心妄想。“齊王是我女婿,我為什麽要獻歌女給自己女婿?”長公主有些無力地為自己辯駁道。
“長公主,蕭沉自小在鄭國,貧苦之地,許多事情不懂,但是公主是生長在皇家,這種事情,還見得少嗎?”
“你。。。”長公主一口腥甜湧上喉嚨,竟是差點被他氣得吐血,好容易才強壓下去。她一生都是橫著走,從沒有人敢給她氣受,如今卻被一個後生壓得一點辦法都沒有。“蕭沉,我和你伯父都是直腸子,若是有什麽得罪你的地方,你多寬宥一些,何苦這樣趕盡殺絕?”
“長公主不必與我說這些話,暫且放寬心,隻要抓到那個女人好好審查,自能還你們清白。”蕭沉說道,其實那個女人哪裏還能抓到?他早下了令做個樣子追一追罷了。
“啟稟世子,搜到了沈大人和齊王來往的書信。”此刻一個士兵上來,向蕭沉報說。
“什麽?”長公主一下失了態,她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或者是聽錯了,往來書信?她的夫君和齊王?
“呈上來。”蕭沉麵不改色,冷冷道。
很快,士兵送上來一本書,是從沈殷殷房中搜出來的那本《女誡》。
怎麽會?沈殷殷看到那本書的時候,如一記重拳打在心口,那是那天她十七歲生辰,蕭沉送給她的生辰禮物啊。
“那個是。。。”紅珠在旁邊想說什麽,卻被沈殷殷一把捂住嘴。
現在大家手忙腳亂,沒有人有心思理會他們。
“是從沈二小姐房中搜出來的,藏得很好,差點就搜漏了。”那士兵道。
那是蕭沉送給她的,她怎麽會不藏得嚴實?
蕭沉接過那本書,一把丟在地上,書頁翻看,呈現在長公主麵前,“長公主,現在你可有話說?”他問。
“不過是一本普通的女誡,殷殷常讀的,有什麽稀奇?”長公主隻略略在那書頁上看過兩眼,卻又像是不敢細看一般,將眼睛偏過,倒是沈文韜還看得仔細些。
蕭沉一聲冷笑,手中的劍出鞘,精準無比劃過那書頁,極薄的頁麵一分為二,那一頁信紙幾近透明,竟都是齊王的筆跡。
“現在你們還有什麽話說?”蕭沉劍尖指著那紙書信問道。
沈殷殷眼睛睜得很大,她看著那個男人,他的那些話,他落在她唇上的吻,還有那天夜裏她情不自禁下的擁抱,到最後都成了笑話。
這就是他送給她的生辰禮物,一個讓她全家滿門抄斬的禍根,鄭王世子,聰慧過人,與世無雙,玩得了人心,也仿得了筆跡。她還曾慶幸齊王入獄,她以為她和他,還能有將來。
“不可能,不可能,怎麽會呢?娘?”沈文韜去看長公主。
長公主整個人癱軟下來,沒有骨頭一般坐在地上,事到如今她怎麽還不懂,是有人在陷害沈家啊,可是罪證已在,她那多疑的哥哥會放過他們嗎?沈家完了,沈家完了啊。
“蕭沉,是你,是你。”沈文韜急紅了眼,要去撿地上的書,卻被蕭沉劍刃一挑拿回手中,沈文韜到現在已經什麽也顧不上了,拚了命要上去搶。
“韜兒。”長公主一聲怒吼將沈文韜震住,猩紅的雙眼看向蕭沉,“不得胡鬧,不得胡鬧。”她現在很清醒,方才拒絕抄家是小打小鬧,如今證據確鑿再鬧,那就是拒捕,“是我們瞎了眼,在府中養了一頭狼。”她的眼淚就這樣掉下來,長公主從前有多喜歡蕭沉?勝過自己兒子也不為過。
沈殷殷始終不曾說話,她就這樣看著他,睜大眼睛看著他,是她太笨了,那本書在手中翻了那麽多遍,卻從來沒想過有夾頁,是她太笨了,所有他挑準了她下手。她癡心妄想,以為念念不忘的誠意打動了他,其實她與他的差別何止雲泥,於他而言,她不過是一個笑話罷了。
“小姐,你為什麽不讓我說?”紅珠不明白,低聲在沈殷殷耳邊問。
沈殷殷垂下眼瞼,她的眼中沒有淚,大約絕望到了極致就流不出淚來了吧。她說了她這輩子最理智、最深沉的一句話,“說了又能救得了誰?但是不說至少救了我,死有什麽可怕?卑微才可怕。”
“將犯人押下去,好生看著。”蕭沉一招手,後麵的士兵都擁了上來,七手八腳給沈家人上了枷鎖,就連滿府的下人都沒放過。
沈殷殷不置一詞,任由旁人擺動,任由他們粗蠻地推攘向前,像沒了靈魂的軀殼。
沈文韜卻狠狠甩開圍著他的幾個人,朗聲道,“不需要你們推,本公子會走。”
首輔大人沈曠造反的事情隨著齊王的事情一同發酵,牽連開來,包括大學士、太傅。。。舉國上下,一場慘案,上萬人問罪。
詔獄中,沈大人一家見到了事情的始作俑者——齊王。
他整個人消瘦下去,頭發蓬亂,隱在暗處,依然還有三分從前霽月風清的舒朗,他看到一身囚服的沈大人,便笑了開來,頗輕鬆地喊道,“這裏還能見到熟人,看來往後的日子不難過啊,沈大人。”
沈大人雖被冤枉入獄,但對齊王造反之事仍不能原諒,冷哼一聲,邁步進了獄房。
“齊王啊齊王,你還有心思笑呢?我們一家人可被你害慘了。”長公主見了齊王,千頭萬緒湧上來,隻道若他不謀反,他們沈家怎會被人算計了去?
齊王聽到這話卻更覺得可笑了,好像是遇到了極高興的事情,“我連累你們?長公主,你現在還沒看清呢,我的父皇,大樾的天子,從一開始目的都是你們,如果不是我也一定會有其他原因讓你們下獄的。”
“你說什麽?”長公主自然是不肯相信的。
“長公主,父皇偏寵我,任由我在朝中結黨營私、發展黨羽,你覺得他沒看到嗎?可是他為什麽睜一隻閉一眼?他可以剝奪了我的權利,可以把我打發到封地,為什麽要煞費苦心演這一場戲?齊王狼子野心,沈家功高震主,你覺得憑父皇的心性,真的會讓這兩家人聯姻嗎?”
蕭翌很冷靜,像一個旁觀者,閑談著旁人家的故事。,“我在詔獄遲遲沒有處決,是因為父皇在等你啊,沈大人。”
“陛下他,他。。。”長公主聽到這裏,就算再怎麽不敢置信也有些動容了,他的親哥哥,隻怕將她嫁給狀元郎的那一天起,就想好怎麽利用了吧。
“一派胡言。”沈大人卻無法接受,洪鍾一般的聲音在封閉的牢房中不住回蕩,“我在朝為官幾十年,兢兢業業,若是要反何需等到現在?陛下難道不知?”
“沈大人,虧你在朝幾十年,難道還不懂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如今天下已定,他不需要你了,他在意的根本就不是你想不想反,他在意的是你有沒有能力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