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
“好!”
看著手中的捷報,永寧帝神色激動的說道。
這份捷報來得太過及時,京中正在籌備他的婚禮,此時收到廣西會戰勝利的消息,無疑是大大的吉兆。
白蓮教叛軍壯大的速度太快,給他這位新君帶來了沉重的政治壓力。唯恐局勢進一步惡化,導致江山社稷傾覆。
民間關於他的各種傳聞,就沒有斷過。
在奉行天人感應的時代,地方上發生大規模叛亂,那就是皇帝失德的表現。
加上他繼位後的幾次操作,得罪了一眾輔臣,內閣也沒有出手幫他洗白。
對看重名聲的永寧帝來說,自身風評下降,無疑是難以接受的。
這一刻,他已經意識到廠衛的好。
倘若這兩支特務機關還在,民間就算非議皇帝,也不敢編排那麽多段子。
盡管沒有證據,他也知道大部分流言,都是朝中官員放出去的。
現在後悔已經晚了,裁撤廠衛百官們舉雙手歡迎,想要重立廠衛難度不是一星半點兒。
滿朝文武加宗室,就沒有一個支持的。
最起碼在親政掌權之前,他沒辦法恢複廠衛。
“陛下,廣西會戰勝利隻是一個開始,徐閣老正在策劃一場大規模的反攻。
倘若進展順利的話,年內即可平定白蓮教之亂!”
兵部尚書易傳良順勢說道。
這麽賣力的替徐文嶽說話,除了廣西會戰是武將主導,不符合以文禦武的方略外,主要還是政治需要。
先帝在位時,他是改革派中的一員,因為和閹黨合作的次數多,政治上被打上了閹黨的標簽。
左光恩倒台之後,閹黨集團的政治勢力土崩瓦解。為了逃脫被清算的命運,易傳良倒向了清流集團。
一般的官員這麽玩,肯定是死路一條。以清流對閹黨的厭惡程度,根本不會接受他們投誠。
易傳良的情況不一樣,他不光和徐文嶽是同科進士,私底下的交情不錯,還是朝廷的兵部尚書。
考慮到兵部尚書的含金量,加上徐文嶽親自出麵作保,他一下子從閹黨成員變成了清流集團打入閹黨內部的誌士。
欠下的人情,總是要還的。
“徐閣老,真乃國之柱石!”
永寧帝滿意的說道。
前些日子的時候,他還罵徐文嶽是廢物,轉眼的功夫一下子又變成了國之柱石。
對皇帝的迅速變臉,群臣都沒有說什麽。
這些都是大虞君主的正常操作,能幹的大臣是國之柱石,不能幹的就是廢物。
評定標準,就是這麽簡單粗暴。
“陛下,自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若是發起大規模反攻,需要的錢糧軍械,都是一筆巨額的支出。
朝廷預先劃撥的平叛經費,怕是無法覆蓋軍費開銷。”
易傳良緊接著補充道。
他等的就是永寧帝認可計劃,好方便接下來要錢。
雖然現在還是一眾輔政大臣主持朝政,可皇帝馬上就要大婚了,距離親政隻有一線之隔。
在這種節骨眼上,大家自然不想得罪皇帝。以至於永寧帝在朝堂上的話語權,變得越來越重。
“朝廷年初預留了八百萬兩的平叛經費,怎麽可能會不夠?”
永寧帝難以置信的問道。
為了籌集平叛的軍費,連他大婚的規格,都降低了檔次。
然而這才幾個月時間,就突然告訴他錢不夠,著實讓永寧帝無法忍受。
“陛下,平叛除了軍事上的開銷外,朝廷還要負責救濟難民,組織當地民眾恢複生產。
以廣西會戰為例,前前後後朝廷足足搭進去了兩百多萬兩紋銀,才有現在的捷報。
其中直接軍費支出,隻占據了三分之一,犒賞三軍和陣亡將士的撫恤金合計占兩成。
剩下的費用,大都是用來救濟難民和戰後重建。
養活戰俘和反賊家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據廣西方麵來報,截止到上個月中旬,抓捕的戰俘就超過十五萬人,關押的反賊家屬也超過了十萬人。
因為人數太多,廣西方麵不得不留下一個衛的兵馬,負責看押這些罪犯。”
聽了戶部尚書龐承傑的解釋,永寧帝瞬間沉默下來。
這些都是現實問題。
作為一名要麵子的皇帝,他無法說出放棄救濟難民的話。
抓捕到的戰俘和反賊家屬,現在也不能殺。
叛亂尚未平定下來,此時大開殺戒,那就是在逼迫叛軍死磕到底。
一旦把叛軍逼到了絕路上,敵人能夠爆發出來的戰鬥力,絕對不會隻有現在這麽點兒。
善後的費用不能動,軍事上的開銷,那就更不能碰。
前線的官兵正在浴血奮戰,若是削減他們的待遇,萬一部隊嘩變,那就麻煩大了。
廣東會戰爆發時,就出現過類似的案例。雖然成功拿捏住了武將,但代價卻是廣東淪陷。
“內閣,可有方略?”
永寧帝期待的問道。
戰爭實在是太耗錢了。
廣西會戰就消耗了超過四分之一的經費,其他幾路大軍的開銷同樣不低。
隻不過暫時沒有能拿出手的戰績,沒有能夠收複失地,想要向朝廷要錢,都缺乏底氣。
“陛下,為今之計,隻有先從別的地方挪用款子。
延遲官員勳貴宗室的俸祿發放,等朝廷財政好轉,再把缺口給補上。
考慮到官員們的生活問題,六品以下官員的收入較低,就不強製扣除俸祿。
六品到三品的官員,俸祿折半發放。三品以上官員,暫時停發俸祿!”
龐亨升緩緩回答道。
他知道自己的提議,非常拉仇恨。
可一時半會兒,朝廷變不出錢來,又不能在此時加稅。
拖欠俸祿就成了短時間內,能夠解決困境的唯一方案。
為了減少下麵的抵觸情緒,他還特意把下層官員拋出在外,隻是讓中高層官員和勳貴宗室買單。
反正這些官員的灰色收入高,朝廷發放的俸祿,隻是一點兒日常零花錢。
某些人生活奢靡的,每月拿到的俸祿,都不一定夠一頓飯的開銷。
“龐閣老,此事不妥啊!
百官勳貴宗室一樣不富裕,倘若暫停俸祿發放,讓大家的日子可怎麽過啊?”
一名中年禦史率先反對道。
錢不錢的事小,關鍵是這種先例不能開。
一旦讓皇帝發現,財政困難的時候,可以從官員身上想法子,那就麻煩大了。
先帝在位時,掀起的幾次大案,每一次都賺的盆滿缽滿。
這樣的騷操作,可不能讓新君學會了。
“哎!”
“朝廷難啊!
戶部現在沒錢,偏偏平叛不能停。
罷了!
直接強製規定,確實有些為難人,就讓大家自願捐獻好了。
老夫作為首輔,先做出表率,捐獻半年的俸祿以充軍用。”
龐亨升故作為難的說道。
得罪人的事情,他也不想幹。
如果百官都不反對,順勢推進也無妨。
既然有人站了出來,他就不能堅持己見了。
意識到朝堂上的反對力量大,他果斷選擇退而求其次。
變強製欠薪,為自願捐獻。
有了現在的鋪墊,後麵如果朝廷沒錢,戶部發不出來俸祿,也不是他的責任。
“閣老英明!”
百官們的齊呼聲,讓永寧帝眉宇間充滿了寒光。
從頭到尾都不問他這皇帝的意見,著實是太過囂張跋扈。
……
廣西。
大會戰結束之後,李牧變得越發忙碌起來。
朝廷尚未派出足夠的文官過來接管地方,已經任命的官員,聽說到廣西赴任,一個個爭先裝病。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爛攤子。
戰後一片廢墟,不僅撈不到錢,反而有可能往裏麵倒貼錢。
還要遭受叛軍的威脅,稍有不慎就被反賊給哢嚓了。
哪怕再怎麽想當官,在剿滅白蓮教前,廣西也是百官的禁忌之地。
文官不過來,地方事務就隻能暫時軍管。
對治理地方這些活兒,景逸風完全沒興趣,壓力全部到了主帥李牧和監軍賈博身上。
兩人進行了戰略分工,救濟難民、恢複生產,全部由賈博負責。
李牧則負責主持追繳叛軍餘孽的工作,以及管理戰俘和反賊家屬。
看似偏向軍事,實際上更多的還是民生。
清繳叛軍餘孽簡單,零散的叛軍根本不成氣候。
元氣大傷的土司們,也無力抵抗官軍的屠刀。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李牧先後拔除了數十家土司營寨。
治下的土司勢力,直接被一掃而空。
朝廷的改土歸流政策尚未發布,因為參與謀反的緣故,大江以東的土司勢力被動提前完成了土改。
主謀一刀哢嚓了事,可剩下的寨民,卻需要進行仔細甄別。
哪些屬於反賊家屬,哪些是反賊壓迫下的受害者,都需要安排人進行定性。
完成了抓人工作,接下來就是土地革命。
按照李牧自己的意願,自然是直接把土司的田地,分給這些寨民們,就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可惜這種玩法,不被士紳群體允許。
或者說任何的均田地行為,都是士紳們眼中的異端,要遭到士紳集團的全力打壓。
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扛不住壓力的李牧,隻能選擇土地國有,不去觸及士紳們的底線。
寨民奴隸變成了雇戶,政治上的地位提高了,但生活水平一時半會兒沒有顯著提高。
官府征收的佃租,看似低了不少,可具體執行過程中下麵的胥吏還會盤剝一層。
能不能獲得好處,誰也說不清楚。
畢竟,每年被胥吏逼到家破人亡,被迫上山的民眾也不在少數。
底層民眾有自己的樸素邏輯,沒有看到切實的好處,自然無法獲得他們的擁護。
加上一些心向土司的不穩定份子潛伏,給治理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
為了避免治下複叛,李牧隻能把這些人拆分安置到各地。
在各府之間進行了一次對調之後,原本以寨子為單位的熟人社會被打破,杜絕了聚眾謀反的可能。
可這樣的人口大遷徙,也是一項大工程。
不光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幫他們搬家,還非常考驗組織能力。
搞得下麵的軍官,都快變成了地方衙門,整日忙活著處理雜事。
除了大遷徙之外,那麽多戰俘和反賊家屬,也不能讓不能閑著。
複耕工作,同樣在廣西大地上火熱展開。
大量的精力牽製到了民生上,軍事上不可避免的放緩。
除了按部就班的恢複地方衛所編製外,李牧就沒有采取大動作。
……
“李指揮使、景總兵,閣老有意在夏季發動戰略大反攻。
我們的任務是奪取廣西,抄了叛軍的老窩。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夠配合江西、福建的官軍,收複廣州府。”
賈博的話說完,李牧和景逸風相識露出了苦笑。
著實是太看得起他們了。
雖然最近這些日子,李牧麾下的衛所部隊規模急劇膨脹,總兵力一躍突破了四萬大關。
可兵力增加,不代表著戰鬥力就增強了。
真正能打的部隊,還是原來的揚州營和淮安營。
最先招募的衛所部隊,也就剛剛達到三線水平。
到了戰場上,還不一定是白蓮教精銳的對手。
剛招募的這些部隊,那就純粹是一群烏合之眾。
別說是讓他們上戰場,就連充當輔兵運輸物資,也隻能幹勞役的活兒。
“賈大人,廣西的情況你是清楚的。
我們手中有大量的戰俘和反賊家屬需要重兵看守,下麵的民眾也沒有歸心朝廷。
倘若發動大戰,我們能夠動用的機動兵力,不會超過兩萬。
因為戰線拉長的緣故,實際上有人戰鬥的兵力,還會繼續縮水。
單獨攻擊一兩個叛軍州府,還可以勉力為之,同時向多地進攻,那就是在作死!”
李牧當即叫苦道。
雖然廣西會戰之後,朝廷撥付了不少錢糧,可這些都是他們用命換來的。
戰爭是要死人的,哪怕打勝仗,一樣有人會倒下。
戰爭進行到現在,揚州營和淮安營的各自減員,都超過了一千。
一部分倒在了戰場上,一部分則是水土不服,到地方就直接躺下了。
兵力缺口容易補充,但老兵和新兵的戰鬥力,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好不容易迎來了休整期,馬上又要打仗,著實是為難人。
“好!”
看著手中的捷報,永寧帝神色激動的說道。
這份捷報來得太過及時,京中正在籌備他的婚禮,此時收到廣西會戰勝利的消息,無疑是大大的吉兆。
白蓮教叛軍壯大的速度太快,給他這位新君帶來了沉重的政治壓力。唯恐局勢進一步惡化,導致江山社稷傾覆。
民間關於他的各種傳聞,就沒有斷過。
在奉行天人感應的時代,地方上發生大規模叛亂,那就是皇帝失德的表現。
加上他繼位後的幾次操作,得罪了一眾輔臣,內閣也沒有出手幫他洗白。
對看重名聲的永寧帝來說,自身風評下降,無疑是難以接受的。
這一刻,他已經意識到廠衛的好。
倘若這兩支特務機關還在,民間就算非議皇帝,也不敢編排那麽多段子。
盡管沒有證據,他也知道大部分流言,都是朝中官員放出去的。
現在後悔已經晚了,裁撤廠衛百官們舉雙手歡迎,想要重立廠衛難度不是一星半點兒。
滿朝文武加宗室,就沒有一個支持的。
最起碼在親政掌權之前,他沒辦法恢複廠衛。
“陛下,廣西會戰勝利隻是一個開始,徐閣老正在策劃一場大規模的反攻。
倘若進展順利的話,年內即可平定白蓮教之亂!”
兵部尚書易傳良順勢說道。
這麽賣力的替徐文嶽說話,除了廣西會戰是武將主導,不符合以文禦武的方略外,主要還是政治需要。
先帝在位時,他是改革派中的一員,因為和閹黨合作的次數多,政治上被打上了閹黨的標簽。
左光恩倒台之後,閹黨集團的政治勢力土崩瓦解。為了逃脫被清算的命運,易傳良倒向了清流集團。
一般的官員這麽玩,肯定是死路一條。以清流對閹黨的厭惡程度,根本不會接受他們投誠。
易傳良的情況不一樣,他不光和徐文嶽是同科進士,私底下的交情不錯,還是朝廷的兵部尚書。
考慮到兵部尚書的含金量,加上徐文嶽親自出麵作保,他一下子從閹黨成員變成了清流集團打入閹黨內部的誌士。
欠下的人情,總是要還的。
“徐閣老,真乃國之柱石!”
永寧帝滿意的說道。
前些日子的時候,他還罵徐文嶽是廢物,轉眼的功夫一下子又變成了國之柱石。
對皇帝的迅速變臉,群臣都沒有說什麽。
這些都是大虞君主的正常操作,能幹的大臣是國之柱石,不能幹的就是廢物。
評定標準,就是這麽簡單粗暴。
“陛下,自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若是發起大規模反攻,需要的錢糧軍械,都是一筆巨額的支出。
朝廷預先劃撥的平叛經費,怕是無法覆蓋軍費開銷。”
易傳良緊接著補充道。
他等的就是永寧帝認可計劃,好方便接下來要錢。
雖然現在還是一眾輔政大臣主持朝政,可皇帝馬上就要大婚了,距離親政隻有一線之隔。
在這種節骨眼上,大家自然不想得罪皇帝。以至於永寧帝在朝堂上的話語權,變得越來越重。
“朝廷年初預留了八百萬兩的平叛經費,怎麽可能會不夠?”
永寧帝難以置信的問道。
為了籌集平叛的軍費,連他大婚的規格,都降低了檔次。
然而這才幾個月時間,就突然告訴他錢不夠,著實讓永寧帝無法忍受。
“陛下,平叛除了軍事上的開銷外,朝廷還要負責救濟難民,組織當地民眾恢複生產。
以廣西會戰為例,前前後後朝廷足足搭進去了兩百多萬兩紋銀,才有現在的捷報。
其中直接軍費支出,隻占據了三分之一,犒賞三軍和陣亡將士的撫恤金合計占兩成。
剩下的費用,大都是用來救濟難民和戰後重建。
養活戰俘和反賊家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據廣西方麵來報,截止到上個月中旬,抓捕的戰俘就超過十五萬人,關押的反賊家屬也超過了十萬人。
因為人數太多,廣西方麵不得不留下一個衛的兵馬,負責看押這些罪犯。”
聽了戶部尚書龐承傑的解釋,永寧帝瞬間沉默下來。
這些都是現實問題。
作為一名要麵子的皇帝,他無法說出放棄救濟難民的話。
抓捕到的戰俘和反賊家屬,現在也不能殺。
叛亂尚未平定下來,此時大開殺戒,那就是在逼迫叛軍死磕到底。
一旦把叛軍逼到了絕路上,敵人能夠爆發出來的戰鬥力,絕對不會隻有現在這麽點兒。
善後的費用不能動,軍事上的開銷,那就更不能碰。
前線的官兵正在浴血奮戰,若是削減他們的待遇,萬一部隊嘩變,那就麻煩大了。
廣東會戰爆發時,就出現過類似的案例。雖然成功拿捏住了武將,但代價卻是廣東淪陷。
“內閣,可有方略?”
永寧帝期待的問道。
戰爭實在是太耗錢了。
廣西會戰就消耗了超過四分之一的經費,其他幾路大軍的開銷同樣不低。
隻不過暫時沒有能拿出手的戰績,沒有能夠收複失地,想要向朝廷要錢,都缺乏底氣。
“陛下,為今之計,隻有先從別的地方挪用款子。
延遲官員勳貴宗室的俸祿發放,等朝廷財政好轉,再把缺口給補上。
考慮到官員們的生活問題,六品以下官員的收入較低,就不強製扣除俸祿。
六品到三品的官員,俸祿折半發放。三品以上官員,暫時停發俸祿!”
龐亨升緩緩回答道。
他知道自己的提議,非常拉仇恨。
可一時半會兒,朝廷變不出錢來,又不能在此時加稅。
拖欠俸祿就成了短時間內,能夠解決困境的唯一方案。
為了減少下麵的抵觸情緒,他還特意把下層官員拋出在外,隻是讓中高層官員和勳貴宗室買單。
反正這些官員的灰色收入高,朝廷發放的俸祿,隻是一點兒日常零花錢。
某些人生活奢靡的,每月拿到的俸祿,都不一定夠一頓飯的開銷。
“龐閣老,此事不妥啊!
百官勳貴宗室一樣不富裕,倘若暫停俸祿發放,讓大家的日子可怎麽過啊?”
一名中年禦史率先反對道。
錢不錢的事小,關鍵是這種先例不能開。
一旦讓皇帝發現,財政困難的時候,可以從官員身上想法子,那就麻煩大了。
先帝在位時,掀起的幾次大案,每一次都賺的盆滿缽滿。
這樣的騷操作,可不能讓新君學會了。
“哎!”
“朝廷難啊!
戶部現在沒錢,偏偏平叛不能停。
罷了!
直接強製規定,確實有些為難人,就讓大家自願捐獻好了。
老夫作為首輔,先做出表率,捐獻半年的俸祿以充軍用。”
龐亨升故作為難的說道。
得罪人的事情,他也不想幹。
如果百官都不反對,順勢推進也無妨。
既然有人站了出來,他就不能堅持己見了。
意識到朝堂上的反對力量大,他果斷選擇退而求其次。
變強製欠薪,為自願捐獻。
有了現在的鋪墊,後麵如果朝廷沒錢,戶部發不出來俸祿,也不是他的責任。
“閣老英明!”
百官們的齊呼聲,讓永寧帝眉宇間充滿了寒光。
從頭到尾都不問他這皇帝的意見,著實是太過囂張跋扈。
……
廣西。
大會戰結束之後,李牧變得越發忙碌起來。
朝廷尚未派出足夠的文官過來接管地方,已經任命的官員,聽說到廣西赴任,一個個爭先裝病。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爛攤子。
戰後一片廢墟,不僅撈不到錢,反而有可能往裏麵倒貼錢。
還要遭受叛軍的威脅,稍有不慎就被反賊給哢嚓了。
哪怕再怎麽想當官,在剿滅白蓮教前,廣西也是百官的禁忌之地。
文官不過來,地方事務就隻能暫時軍管。
對治理地方這些活兒,景逸風完全沒興趣,壓力全部到了主帥李牧和監軍賈博身上。
兩人進行了戰略分工,救濟難民、恢複生產,全部由賈博負責。
李牧則負責主持追繳叛軍餘孽的工作,以及管理戰俘和反賊家屬。
看似偏向軍事,實際上更多的還是民生。
清繳叛軍餘孽簡單,零散的叛軍根本不成氣候。
元氣大傷的土司們,也無力抵抗官軍的屠刀。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李牧先後拔除了數十家土司營寨。
治下的土司勢力,直接被一掃而空。
朝廷的改土歸流政策尚未發布,因為參與謀反的緣故,大江以東的土司勢力被動提前完成了土改。
主謀一刀哢嚓了事,可剩下的寨民,卻需要進行仔細甄別。
哪些屬於反賊家屬,哪些是反賊壓迫下的受害者,都需要安排人進行定性。
完成了抓人工作,接下來就是土地革命。
按照李牧自己的意願,自然是直接把土司的田地,分給這些寨民們,就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可惜這種玩法,不被士紳群體允許。
或者說任何的均田地行為,都是士紳們眼中的異端,要遭到士紳集團的全力打壓。
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扛不住壓力的李牧,隻能選擇土地國有,不去觸及士紳們的底線。
寨民奴隸變成了雇戶,政治上的地位提高了,但生活水平一時半會兒沒有顯著提高。
官府征收的佃租,看似低了不少,可具體執行過程中下麵的胥吏還會盤剝一層。
能不能獲得好處,誰也說不清楚。
畢竟,每年被胥吏逼到家破人亡,被迫上山的民眾也不在少數。
底層民眾有自己的樸素邏輯,沒有看到切實的好處,自然無法獲得他們的擁護。
加上一些心向土司的不穩定份子潛伏,給治理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
為了避免治下複叛,李牧隻能把這些人拆分安置到各地。
在各府之間進行了一次對調之後,原本以寨子為單位的熟人社會被打破,杜絕了聚眾謀反的可能。
可這樣的人口大遷徙,也是一項大工程。
不光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幫他們搬家,還非常考驗組織能力。
搞得下麵的軍官,都快變成了地方衙門,整日忙活著處理雜事。
除了大遷徙之外,那麽多戰俘和反賊家屬,也不能讓不能閑著。
複耕工作,同樣在廣西大地上火熱展開。
大量的精力牽製到了民生上,軍事上不可避免的放緩。
除了按部就班的恢複地方衛所編製外,李牧就沒有采取大動作。
……
“李指揮使、景總兵,閣老有意在夏季發動戰略大反攻。
我們的任務是奪取廣西,抄了叛軍的老窩。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夠配合江西、福建的官軍,收複廣州府。”
賈博的話說完,李牧和景逸風相識露出了苦笑。
著實是太看得起他們了。
雖然最近這些日子,李牧麾下的衛所部隊規模急劇膨脹,總兵力一躍突破了四萬大關。
可兵力增加,不代表著戰鬥力就增強了。
真正能打的部隊,還是原來的揚州營和淮安營。
最先招募的衛所部隊,也就剛剛達到三線水平。
到了戰場上,還不一定是白蓮教精銳的對手。
剛招募的這些部隊,那就純粹是一群烏合之眾。
別說是讓他們上戰場,就連充當輔兵運輸物資,也隻能幹勞役的活兒。
“賈大人,廣西的情況你是清楚的。
我們手中有大量的戰俘和反賊家屬需要重兵看守,下麵的民眾也沒有歸心朝廷。
倘若發動大戰,我們能夠動用的機動兵力,不會超過兩萬。
因為戰線拉長的緣故,實際上有人戰鬥的兵力,還會繼續縮水。
單獨攻擊一兩個叛軍州府,還可以勉力為之,同時向多地進攻,那就是在作死!”
李牧當即叫苦道。
雖然廣西會戰之後,朝廷撥付了不少錢糧,可這些都是他們用命換來的。
戰爭是要死人的,哪怕打勝仗,一樣有人會倒下。
戰爭進行到現在,揚州營和淮安營的各自減員,都超過了一千。
一部分倒在了戰場上,一部分則是水土不服,到地方就直接躺下了。
兵力缺口容易補充,但老兵和新兵的戰鬥力,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好不容易迎來了休整期,馬上又要打仗,著實是為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