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著陶氏的胳膊把她扶到她之前坐的位子上坐下,“都收拾好了嗎?”


    問的是莊子裏的吳媽媽。


    吳媽媽滿臉堆笑道:“回二小姐已經都收拾好了,屋子裏的紗窗奴婢帶人換了新的,屋後窗戶外頭的草也除了,不會藏著蚊蟲,吩咐了廚房準備可口的飯菜。”


    又問:“太奶奶跟大小姐喜歡吃什麽?奴婢去安排。”


    袁珍珠:“我妹妹喜歡吃魚,媽媽讓廚房經常做些魚,曾祖母喜歡酸甜口味的菜。”


    “奴婢記下了。”


    這邊說著話,那邊陶氏拿起袁明珠之前正在書寫的紙,“明珠你這是寫給修信他們的嗎?”


    吳媽媽見說起正事,退到一旁侍立。


    袁明珠:“是啊,家裏這些日子人手不夠,跟他們借些人手來使使。”


    兵屯裏多是些老兵油子,或是一身痞氣或是一身凶神惡煞。


    從來都是閻王好惹小鬼難纏,這些人有宋修信兄弟推薦來,他們再把銀子使到位,用起來比地痞流氓好使,也可靠得多。


    “你忙你的,我們就過來隨便看看,別耽誤你正事。”陶氏起身要把位子讓給她。


    袁明珠忙阻止了她的動作,“我正準備讓人去看看曾祖母忙完了沒有,想找您幫個忙呢!”


    陶氏果然喜歡,欣喜道:“要我幫什麽忙啊?”


    “曾祖父不在家,我給宋家兩位……嗯,爺爺寫信求助總是不太尊重,想請曾祖母來寫這封信,以您的語氣請他們幫忙。”


    袁珍珠上前,不待陶氏回答就說道:“我幫曾祖母研墨。”


    挽了衣袖執了水注往硯台裏注水,拿起墨條開始研磨。


    表情十分專注。


    陶氏笑道:“你說我寫!”


    袁明珠拿起之前她所寫的信件,換了曾祖母的語氣逐字逐句讀了,由陶氏執筆寫出來。


    寫出來一張袁珍珠就拿細沙灑了浸幹一張。


    旁邊站著的吳媽媽和芸香等人絲毫插不上手。


    袁明珠算是看出點門道來了,衝著吳媽媽悄悄擺擺手,“你們先去忙吧,有事我再叫你們。”


    吳媽媽笑笑,帶人退了出去。


    袁珍珠把寫好的信裝入信封,拿火漆封了交給袁明珠。


    袁明珠叫了人進來,讓備車。


    遣了人去送信。


    待把所有事務安排妥當,對陶氏說:“我帶曾祖母去操作間看看吧!”


    這本來就是準備好的行程,隻不過原本準備休整一下明天再去,現在曾祖母和姐姐都急著參與家裏的事務,她就幹脆更改了預定行程,現在就去好了。


    操作間離著這邊也不遠,走過去也就兩三分鍾的路程。


    那裏原本是莊子裏的糧倉,因為近城,原莊主家的幾處莊子的產出都運到這裏存儲,所以屋宇眾多,還築有防盜的高牆。


    袁明珠就是看中這個莊子裏這一處牆高屋多這些便利所以買下這裏,買到手以後改成了操作間。


    莊子裏的三戶佃戶看到袁明珠出來,紛紛上前行禮。


    袁明珠說:“今天我家曾祖母過來,第一次見麵,每家送五斤高粱米做見麵禮,回頭都去找李管事領。”


    眾人聽了,都圍上來奉承曾祖母。


    曾祖母樂嗬嗬的聽著,邀請佃農家年歲大的婦人們明日去家裏坐坐。


    進了操作間,袁珍珠的眼睛裏像是灑滿了滿天的星辰,新奇的看看這裏摸摸那裏。


    問袁明珠:“妹妹,這個是做什麽的?”


    “妹妹,那個是做什麽的?”


    又或是:“這些香味的精油味道怎麽怪怪的啊?加到脂粉裏就變香了,它們怎麽變的啊?”


    ……


    離開低氣壓的家裏,這裏的人都是他們家的佃戶,靠著他們家謀生,會對她恭敬又熱情,這裏又有她喜歡的事物,袁珍珠的心情一下子晴朗起來。


    袁明珠看著像是從牢籠中回歸到大自然裏的小鳥一樣的姐姐,耐心的一一解答。


    袁珍珠吃晚飯的時候都胃口大開,多添了半碗粥。


    誇莊子裏的廚娘:“粥熬得好喝,菜也做的不錯,跟何媽媽的手藝差不多了。”


    袁明珠叫芸香:“拿一串錢賞廚娘,就說是大小姐賞的。”


    袁珍珠想要拒絕,但看到曾祖父母都樂嗬嗬的看著沒說什麽,也就坦然受了。


    芸香去了不一會就和吳媽媽一起回來了,後頭還跟著個容長臉略顯富態的婦人。


    吳媽媽笑著回話:“青岩家的接了大小姐的賞,非得來給大小姐磕個頭。”


    袁明珠這才往那婦人仔細看過去。


    李管事的名諱叫李青岩她是知道的,也知道他是一家子三口人一起賣進來,隻是這些日子忙碌,這才第一次把他們兩口子對上。


    很幹淨又幹練的一個婦人,頭發在腦後挽了一個一絲不苟的纂。


    跪在地下磕了個頭,陶氏就吩咐吳媽媽把人扶起來。


    得知她家閨女就是操作間那邊的雲兒,袁明珠讓人給搬了杌子。


    “你家雲兒雖然年歲小,可是做事仔細,看來是隨了這當娘的。”


    “做事仔細是應當應分,當不得二小姐誇獎。”


    袁明珠擺擺手,“應當應分該誇獎也得誇獎,該賞的更得賞,大家都好好幹,到了年底幹得好的都有賞。”


    戚青衣寫來的信裏提到,安定侯府的林大管事也在打著收買莊子裏的人的主意。


    所以他們也得開始打感情牌。


    她得從現在開始建立企業文化這種東西,有數據顯示,企業文化好的企業,成員的歸屬感會更強,不容易背叛。


    等她的品牌在四海之內遍地開花的時候,妍玉春深入人心,她也就不怕別人仿製了。


    現在還不行,她沒有自己的班底,沒有品牌的口碑。


    如今的輝煌如同建造在沙堆上的城堡,非常不牢靠。


    袁明珠雖然是處心積慮,不過這份處心積慮卻讓曾祖母和姐姐很開心,算是一舉兩得。


    第二天半拉上午,莊子裏那三戶佃農家的老年婦人就帶著各自家裏的女孩兒,相約到了主宅這邊來拜訪。


    袁明珠接到吳媽媽的通知,也把手頭的活暫時放下,去見了她們。


    她沒進屋呢就聽到屋裏正七嘴八舌的說話,似乎裏頭非常熱鬧。


    誰知她一進去,屋裏說話的人跟被按了暫停鍵一般。


    一屋子的老老少少都盯著她不再吱聲,年歲小一點的孩子還往長輩跟前偎了偎。


    袁明珠忍住拿鏡子照照自己的衝動,她不是吃人的猛獸吧?怎麽一個個都這麽看著她,她有這麽可怕嗎?


    陶氏衝她招招手:“忙活完了,快過來喝點酸梅湯。”


    袁珍珠:“曾祖父說了不讓妹妹吃酸梅湯,冰酪也不讓她多吃。”


    袁明珠:……,這是給自己找了個監督的人?


    看到小曾孫女眼睛裏的垂涎,陶氏:“你曾祖父不在家,我們不說,偷偷吃點他也不知道。”


    讓吳媽媽給袁明珠端酸梅湯。


    吳媽媽不敢多盛,拿最小的碗盛了一小碗。


    袁明珠端起碗,少點就少點吧,總比沒得吃強,若不是曾祖母來了,她吃上吃不上還兩說呢!


    隻是周圍一溜兒的眼睛跟一串小燈泡一樣盯著她算是怎麽回事?


    她也沒有吃獨食的習慣,吩咐吳媽媽:“給大家都盛點。”


    陶氏也說:“都盛點,不夠讓青岩家的再熬點。”


    青岩家的不僅飯食做的好,還會熬製各種湯湯水水,讓陶氏很是喜歡。


    各家的長輩推辭:“已經喝了一碗了,可不能再給了。”


    “讓小姐趕緊吃吧,她們不吃。”


    吳媽媽就往袁明珠這邊看過來,希望得到她的指示。


    袁明珠覺得也不是什麽貴重東西,抬了抬下巴,示意她去盛。


    不一會吳媽媽就回來了,她把剩下的酸梅湯裝在罐子裏都拎了來,後頭還緊跟著抱著一摞碗的青岩家的。


    因都是孩童,且都已經吃了一小碗了,這次一人隻給添了一點。


    袁弘德今日出門前特意交代了吳媽媽不能給袁明珠多吃酸梅湯和冰飲。


    但陶氏一貫慣著孩子,看著袁明珠跟佃農家的一眾女娃娃一樣,小口小口喝著酸梅湯,生怕一下子喝完沒有喝的模樣,陶氏幫著求情:“再給添點吧!”


    吳媽媽哭笑不得,“太爺回頭知道又該責怪奴婢們了,您老就心疼心疼奴婢吧!”


    隻一天就琢磨明白了陶氏的脾性,知道她為人和善又沒什麽主意,吳媽媽軟語相勸。


    陶氏隻跟袁明珠商議:“那我們就少喝點吧?”


    吳媽媽:“還有從家裏拉來的西瓜,要不吃點西瓜吧!”


    家裏種西瓜的緣故,袁明珠對西瓜已經沒了以往的情有獨鍾,不過現在沒酸梅湯,有西瓜吃也行。


    吳媽媽看袁明珠同意了,忙讓人切了西瓜端過來。


    這樣的小插曲反而讓袁明珠在眾孩童中受到認同。


    原來莊主家的那個以往看著高高在上的小姐跟她們一樣,也不能隨心所欲,不是想要什麽就能得到什麽。


    她們是家裏沒有吃不到,莊主家小姐家裏有也不給吃,好似跟他們也沒有太多區別,感覺更可憐。


    袁明珠莫名其妙就被可憐了,還被她們扒拉到跟她們一國的。


    大人們在說話,農家的孩子們被拘在跟前久了一個個都坐不住了,隻有袁家姐妹坐在那裏腰板挺得倍直聽著老太太們說些瑣碎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魚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魚精並收藏第一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