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當時那種情況,自己小命攥人家手裏,他也不敢亂看啊。
王掌櫃也知道兒子遭罪了,吩咐他下去歇息。
眼瞅著天也快亮了,再睡也睡不多會了,幹脆倚著床欄沉思著。
誰家小姐如此凶殘,居然敢派人監視霍梅廉和他背後的主子不說,還跟他家大兒碰到的那幫帶著刀械的人熟識?
不期然想起那夥借用他家鋪子監視對麵的人。
雖然那位小姐看著漂漂亮亮,做出來的事也合他心意,但他也不能昧著良心說她溫柔恭良。
他可是從頭至尾全程圍觀了她的所作所為,太了解內幕了。
若論凶殘啊!除了那位不能有別人更符合了!
王掌櫃想到這裏,謔得坐起來,再也躺不住了。
他老婆也沒睡著,看他這麽大動作,鬧這麽大動靜就問他:“怎麽了你這是?”
“沒事,你睡你的。”
他穿上衣裳往外走。
他家小本生意,這些年又總被荔正元打壓,日子緊巴巴的,家裏和鋪子裏都沒雇人。
出了屋子才看到天才蒙蒙亮,就是有什麽打算也得天亮的再說,何況他現在一點頭緒都沒有,不知道該怎麽做。
王掌櫃早早去了鋪子,打了水擦拭著貨架和櫃子。
每回他困惑的時候都會這樣。
他是家裏獨子,父親在世的時候有一門木匠手藝,家裏日子還行。
他跟著父親學木匠,父子倆解大木頭的時候固定木頭的麻繩鬆了,父子倆都被砸傷了。
從那時候他們家就隻能做些小件的木器賣賣。
直到後頭開始賣大漆才又好些。
王家大郎睡到半拉上午,起來到了鋪子裏,看到他爹把店裏擦得鋥亮鋥亮的。
他下意識的從窗戶往荔正元那邊看,對麵妍玉春的人還守著荔正元的門,導致進出荔正元的客人很少。
這種情況下荔正元顧不上找他們家麻煩啊?為何他爹又開始擦櫃子?
他爹每次擦櫃子都是荔正元的人來找茬,他爹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改做其它生意的時候才會這樣。
“咋的了爹?”王大郎擔憂的問著。
“沒,沒咋地!”
這時候有人進來買油漆,王大郎暫時放下這個問題,過去招呼客人。
來人是他祖父的師弟。
他祖父當年被大木頭砸傷不能再幹本行,都是靠著這些原本的同行照應生意,他們家才挺過來。
“三叔公來了,要點什麽?”
“來兩桶朱紅色的大漆。”
王掌櫃跟兒子一起一起給師叔搬油漆,順口問道:“您老這是準備去哪裏幹活啊?打窗戶?”
這一兩年移民多,木匠們的活計多連帶著他們的生意也好了許多。
本地習俗,這種朱紅色的大漆一般都是用來漆窗戶。
黑色的大漆用來漆門。
“是啊!柳樹灣那邊的一戶人家,請俺去給大窗戶。”
因為是多年照顧生意的老主顧,天氣又還熱著,把大漆搬到車上綁好,王掌櫃叫他兒子:“打點水給你三叔公他們擦擦汗,泡點茶喝了再走。”
王大郎去打了水來,三叔公父子擦了汗,坐下喝茶。
喝茶的工夫說起閑話,“這家是我們家的老主顧了,算上這會我們都第三回給他們家幹活了,估計過一陣子還得去。”
“大戶人家啊!恭喜師叔。”
能經常請木匠幹活的都是大戶人家。
大戶人家的活能幹得時間長不說,給的工錢也豐厚,所以王掌櫃有此一說。
木匠想起幾回幹活的時候主家給灌得滿滿一牛角油擦的油,就止不住笑了。
“可不是大戶人家,人家可有錢了,妍玉春脂粉你們聽說過吧?那就是他們人家的生意。”
又說:“給的工錢也厚道,我尋思著,幹完他們家這兩回的活,我家大孫子的媳婦就能娶上了。”
王掌櫃聽了妍玉春三個字就再也淡定不了了,“遠不遠?你這獨輪車能行嗎?要不讓大郎給你送去?”
木匠的一套工具還是挺沉的。
木匠:“他們家是挺遠的,在北邊蒲牢河那邊呢,不過我們不用自己推過去,他們家來車接,
我們隻需要過去他們家在馬蹄巷那邊的宅子就行。”
王掌櫃:“那還行,不算遠,我幫你送馬蹄巷去。”
留下大兒子看著鋪子,他把他們鋪子裏的獨輪車也推上,幫著木匠送去。
王大郎看著他爹走遠,拉起脖子上掛著的布巾擦擦汗。
他總覺他爹今天怪怪的,就是不知道哪裏怪。
不說王掌櫃先是熱情的幫著他師叔把東西送去了馬蹄巷,接著又熱情的跟去了柳樹灣的袁家。
隻說王掌櫃他們剛走,對麵荔正元就來了一夥人。
一照麵也不說話,從懷裏掏出尺長的棍子就掄起來。
王大郎目送他爹走了還未回鋪子裏,從他這個角度看得清楚。
“小心!”示警聲從他口中脫口而出。
對方本來占著先機,被他這麽一叫破,先機沒了。
也是宋家兄弟推薦來的都不是泛泛之輩,個個都是戰亂年代過來,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人。
反應過來以後馬上反擊,雖然倉促應戰,對方也未占得便宜,除了兩個見勢頭不對溜得快的跑開了,其餘的六個人都被生擒。
這隻是這一處的情形。
其它同時發難的另外三處的情況就不太樂觀了。
來偷襲的人把棍子截成了尺長藏在懷裏,靠近了突然拿出來下手,事出突然,第一擊都得手了。
來的人又多,是妍玉春這邊的人兩倍還多,以多打少,打完了也不戀戰,撒腿就跑。
袁明珠和派了人手去偷襲的林管事差不多時間接到的戰報。
“受傷的人都已經送到仁濟堂治傷了,有兩人傷得重些傷了筋骨,其他人都是皮外傷。”李管事前來稟報。
袁明珠:“收拾一間屋子,把重傷的人接過來養傷。”
她能熬些膏藥給他們貼,能好得快些。
“抓住的那些人怎麽處置?”
袁明珠想起顧重陽說的張通判是安陽侯府的人,“扭送官府。”
雖說同樣的招數不太可能一再使用,尤其第一次還演砸的情況下。
但也得防止對方不按套路出牌,袁明珠吩咐:“跟他們領頭的說,防著對方再次偷襲,把人手加多一些。”
林管事那邊就不似袁明珠這邊心平氣和了,暴跳如雷的罵道:“廢物,真是一群廢物,偷襲都不會,你們還能幹什麽?”
站在下首被訓斥的人看著比妍玉春那邊的人還淒慘。
就是不算被生擒的那幾個,隻看回來的這些也不怨李管事生氣。
帶隊去的人不服輸,“我帶著人再去。”
林管事:“他們應該提高防備了,這會再去還有什麽用?”
顧重陽也接到了消息,“偷襲?”
倒像是安定侯府的行事做派。
“妍玉春把抓到的人扭送州府衙門了,張通判讓人來問該如何處置?”
顧重陽:“告訴張通判,秉公辦理就好。”
又問:“雙方傷的情況怎麽樣?”
稟報的人一一回了。
得知袁明珠的人沒吃太大虧,他才放了心。
這次袁明珠的人幫著他們做了一回誘餌,安定侯府隱藏在暗處的人被揪出一部分。
問手下的人:“胡家的人本來準備一擊得手的,結果好像並不理想,你們覺得他們下一步會怎麽做?”
“大概會破財消災!”
安定侯府最大的長處就是識時務又能屈能伸,這也是其他勳貴之家相繼倒台他卻一枝獨秀的原因。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既然認輸就有個認輸的姿態,不僅荔正元和奇香齋把銀子賠了,那些打人被擒住的人也認打認罰。
其他兩家一看這樣,也不敢拖延,馬上把貨物給妍玉春送了去。
他們的貨物少,馨桂坊沒有替他們付罰銀,也沒許諾好處,看到馨桂坊都服了軟,安定侯府的名頭也不如銀子好使,他們就幹脆把貨付了。
這一回合看似妍玉春占了上風,隻有袁明珠自己知道,這才剛開始,勝敗還是得看他們最終能不能衝破馨桂坊的封鎖拿到足夠的貨物。
一時勝敗對整個戰局的影響微乎其微。
雙方你來我往的明爭暗鬥中,袁記脂粉鋪子裏的新品皂角皂開始正式上櫃發售。
金穀裏的頭牌們早就等著了。
袁家之前送的那批試用品,她們早用完好幾天了,東西又方便又爽身,用過妍玉春的皂角皂,再不願意用以前的皂豆。
喬茵茵是所有人裏最高調也最難伺候的。
老早就派了小丫頭過去:“我們姑娘說了,等貨來了,頭一份肯定得給我們留著,我到時候來取。”
陳掌櫃:“皂角皂的生產能力太小,來者是客,隻怕到時候留不住,我們盡力,留不下也請莫怪,如果可能還是姑娘勤來看看為好。”
這丫頭跑回去告狀:“讓她們給姑娘留著他們居然不願意,說什麽不一定能留得住,我看他們就是不想給姑娘留!”
園子裏其他人吩咐挑撥,“這妍玉春不上道啊,這是沒把茵茵姐姐放在眼裏!”
“我還以為給姐姐送了試用品是高看姐姐一眼呢,原來姐姐也跟我們一樣。”
園子裏的老鴇一看情勢不對,怕喬茵茵被挑撥得跟妍玉春對上,忙上來趕人:“都收拾了嗎就圍在這兒,趕緊的,該幹嘛趕緊幹嘛去。”
喬茵茵眼波流轉,問那小丫頭:“我美不美?”
小丫頭哪敢回她美之外的答案。
“妍玉春的東西好不好?”
“好!”
“那不就得了,我是誰想請就能請得?娘,若是有人來預定請女兒去應局,媽媽敢不敢提前應下啊?”
老鴇:“應倒是能應,不過得提前說下,萬一女兒你身子不舒服或不想去,應下的局也不一定能去得了。”
這就是頭牌姑娘傲世群芳之處。
喬茵茵拿塗著蔻丹的長長的指甲把落下的一縷頭發撥了撥。
那些話中有話,或是挑撥,或是貶損的人都閉了嘴。
既然她喬茵茵不是誰想請就能請得,妍玉春的新品留不住有什麽可奇怪的?
“即是不好留,你就勤快點多跑幾趟去看看,這點小事也值當來跟我說。”
袁明珠知道了這事,搖頭對鄭媽媽說:“這小丫頭不定是誰安排去春紅院的,等等看吧,不會太久就會被發賣了。”
“讓人把這事在金穀裏多宣傳宣傳,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讓她們都知道,頭牌就該有頭牌的身價,不是頭牌的也別拿頭牌的款。”
他們是開門做生意,和氣生財,若是真有姑娘被人挑唆了跟他們作對,也是件麻煩事。
就是他們送試用品這件事,也會惹得一些人泛酸。
喬茵茵最終還是如願搶購到了皂角皂。
正品的皂角皂看著比贈品精美得多,不過味道倒是一樣。
一整片整齊的碼在一隻木盒裏,看著是一整塊,實際輕輕一摳就能分成若幹小粒,每次洗浴用一粒。
“古籍裏有記載,隋唐時期就有人做了皂角皂出售,隻是後頭因為戰亂等原因製作工藝軼失了,
我們東家偶然間獲得的一本古醫書,上頭記載了數種脂粉和皂類等的製法。”
脂粉鋪子裏每天都要講述無數遍這樣的故事。
一個好的產品就要善於講故事。
同樣拿到皂角皂的還有侯廣澈和固北李家的人。
他們舍不得妍玉春這塊肥肉,又不想跟安定侯府為敵。
袁明珠這時候讓皂角皂上市,就是替妍玉春加一塊籌碼。
讓天平往妍玉春這邊傾斜一些,敦促侯李兩家盡快拿主意。
這日傍晚,侯廣澈在客棧的後院裏親手放飛了一隻信鴿。
袁明珠心裏對侯李兩家也有些膩味了,他們的出現雖然讓她跟潘家的對決加快了進程,但是也打破了她的計劃。
不是她決斷得快,這次隻怕已經敗了。
差點壞了她的事,還這樣婆婆媽媽,真想抽他們。
袁明珠抽空去了一趟南北貨行。
可惜貨行的掌櫃聽說她是個年幼的少年,見都沒願意見她。
袁明珠被拒絕了,出了貨行大門,心說:多虧得不知道她是個女子,不然她隻怕連貨行的大門都別想進。
這樣的人看人一開始就帶著偏見,並不是好的合作夥伴。
王掌櫃也知道兒子遭罪了,吩咐他下去歇息。
眼瞅著天也快亮了,再睡也睡不多會了,幹脆倚著床欄沉思著。
誰家小姐如此凶殘,居然敢派人監視霍梅廉和他背後的主子不說,還跟他家大兒碰到的那幫帶著刀械的人熟識?
不期然想起那夥借用他家鋪子監視對麵的人。
雖然那位小姐看著漂漂亮亮,做出來的事也合他心意,但他也不能昧著良心說她溫柔恭良。
他可是從頭至尾全程圍觀了她的所作所為,太了解內幕了。
若論凶殘啊!除了那位不能有別人更符合了!
王掌櫃想到這裏,謔得坐起來,再也躺不住了。
他老婆也沒睡著,看他這麽大動作,鬧這麽大動靜就問他:“怎麽了你這是?”
“沒事,你睡你的。”
他穿上衣裳往外走。
他家小本生意,這些年又總被荔正元打壓,日子緊巴巴的,家裏和鋪子裏都沒雇人。
出了屋子才看到天才蒙蒙亮,就是有什麽打算也得天亮的再說,何況他現在一點頭緒都沒有,不知道該怎麽做。
王掌櫃早早去了鋪子,打了水擦拭著貨架和櫃子。
每回他困惑的時候都會這樣。
他是家裏獨子,父親在世的時候有一門木匠手藝,家裏日子還行。
他跟著父親學木匠,父子倆解大木頭的時候固定木頭的麻繩鬆了,父子倆都被砸傷了。
從那時候他們家就隻能做些小件的木器賣賣。
直到後頭開始賣大漆才又好些。
王家大郎睡到半拉上午,起來到了鋪子裏,看到他爹把店裏擦得鋥亮鋥亮的。
他下意識的從窗戶往荔正元那邊看,對麵妍玉春的人還守著荔正元的門,導致進出荔正元的客人很少。
這種情況下荔正元顧不上找他們家麻煩啊?為何他爹又開始擦櫃子?
他爹每次擦櫃子都是荔正元的人來找茬,他爹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改做其它生意的時候才會這樣。
“咋的了爹?”王大郎擔憂的問著。
“沒,沒咋地!”
這時候有人進來買油漆,王大郎暫時放下這個問題,過去招呼客人。
來人是他祖父的師弟。
他祖父當年被大木頭砸傷不能再幹本行,都是靠著這些原本的同行照應生意,他們家才挺過來。
“三叔公來了,要點什麽?”
“來兩桶朱紅色的大漆。”
王掌櫃跟兒子一起一起給師叔搬油漆,順口問道:“您老這是準備去哪裏幹活啊?打窗戶?”
這一兩年移民多,木匠們的活計多連帶著他們的生意也好了許多。
本地習俗,這種朱紅色的大漆一般都是用來漆窗戶。
黑色的大漆用來漆門。
“是啊!柳樹灣那邊的一戶人家,請俺去給大窗戶。”
因為是多年照顧生意的老主顧,天氣又還熱著,把大漆搬到車上綁好,王掌櫃叫他兒子:“打點水給你三叔公他們擦擦汗,泡點茶喝了再走。”
王大郎去打了水來,三叔公父子擦了汗,坐下喝茶。
喝茶的工夫說起閑話,“這家是我們家的老主顧了,算上這會我們都第三回給他們家幹活了,估計過一陣子還得去。”
“大戶人家啊!恭喜師叔。”
能經常請木匠幹活的都是大戶人家。
大戶人家的活能幹得時間長不說,給的工錢也豐厚,所以王掌櫃有此一說。
木匠想起幾回幹活的時候主家給灌得滿滿一牛角油擦的油,就止不住笑了。
“可不是大戶人家,人家可有錢了,妍玉春脂粉你們聽說過吧?那就是他們人家的生意。”
又說:“給的工錢也厚道,我尋思著,幹完他們家這兩回的活,我家大孫子的媳婦就能娶上了。”
王掌櫃聽了妍玉春三個字就再也淡定不了了,“遠不遠?你這獨輪車能行嗎?要不讓大郎給你送去?”
木匠的一套工具還是挺沉的。
木匠:“他們家是挺遠的,在北邊蒲牢河那邊呢,不過我們不用自己推過去,他們家來車接,
我們隻需要過去他們家在馬蹄巷那邊的宅子就行。”
王掌櫃:“那還行,不算遠,我幫你送馬蹄巷去。”
留下大兒子看著鋪子,他把他們鋪子裏的獨輪車也推上,幫著木匠送去。
王大郎看著他爹走遠,拉起脖子上掛著的布巾擦擦汗。
他總覺他爹今天怪怪的,就是不知道哪裏怪。
不說王掌櫃先是熱情的幫著他師叔把東西送去了馬蹄巷,接著又熱情的跟去了柳樹灣的袁家。
隻說王掌櫃他們剛走,對麵荔正元就來了一夥人。
一照麵也不說話,從懷裏掏出尺長的棍子就掄起來。
王大郎目送他爹走了還未回鋪子裏,從他這個角度看得清楚。
“小心!”示警聲從他口中脫口而出。
對方本來占著先機,被他這麽一叫破,先機沒了。
也是宋家兄弟推薦來的都不是泛泛之輩,個個都是戰亂年代過來,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人。
反應過來以後馬上反擊,雖然倉促應戰,對方也未占得便宜,除了兩個見勢頭不對溜得快的跑開了,其餘的六個人都被生擒。
這隻是這一處的情形。
其它同時發難的另外三處的情況就不太樂觀了。
來偷襲的人把棍子截成了尺長藏在懷裏,靠近了突然拿出來下手,事出突然,第一擊都得手了。
來的人又多,是妍玉春這邊的人兩倍還多,以多打少,打完了也不戀戰,撒腿就跑。
袁明珠和派了人手去偷襲的林管事差不多時間接到的戰報。
“受傷的人都已經送到仁濟堂治傷了,有兩人傷得重些傷了筋骨,其他人都是皮外傷。”李管事前來稟報。
袁明珠:“收拾一間屋子,把重傷的人接過來養傷。”
她能熬些膏藥給他們貼,能好得快些。
“抓住的那些人怎麽處置?”
袁明珠想起顧重陽說的張通判是安陽侯府的人,“扭送官府。”
雖說同樣的招數不太可能一再使用,尤其第一次還演砸的情況下。
但也得防止對方不按套路出牌,袁明珠吩咐:“跟他們領頭的說,防著對方再次偷襲,把人手加多一些。”
林管事那邊就不似袁明珠這邊心平氣和了,暴跳如雷的罵道:“廢物,真是一群廢物,偷襲都不會,你們還能幹什麽?”
站在下首被訓斥的人看著比妍玉春那邊的人還淒慘。
就是不算被生擒的那幾個,隻看回來的這些也不怨李管事生氣。
帶隊去的人不服輸,“我帶著人再去。”
林管事:“他們應該提高防備了,這會再去還有什麽用?”
顧重陽也接到了消息,“偷襲?”
倒像是安定侯府的行事做派。
“妍玉春把抓到的人扭送州府衙門了,張通判讓人來問該如何處置?”
顧重陽:“告訴張通判,秉公辦理就好。”
又問:“雙方傷的情況怎麽樣?”
稟報的人一一回了。
得知袁明珠的人沒吃太大虧,他才放了心。
這次袁明珠的人幫著他們做了一回誘餌,安定侯府隱藏在暗處的人被揪出一部分。
問手下的人:“胡家的人本來準備一擊得手的,結果好像並不理想,你們覺得他們下一步會怎麽做?”
“大概會破財消災!”
安定侯府最大的長處就是識時務又能屈能伸,這也是其他勳貴之家相繼倒台他卻一枝獨秀的原因。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既然認輸就有個認輸的姿態,不僅荔正元和奇香齋把銀子賠了,那些打人被擒住的人也認打認罰。
其他兩家一看這樣,也不敢拖延,馬上把貨物給妍玉春送了去。
他們的貨物少,馨桂坊沒有替他們付罰銀,也沒許諾好處,看到馨桂坊都服了軟,安定侯府的名頭也不如銀子好使,他們就幹脆把貨付了。
這一回合看似妍玉春占了上風,隻有袁明珠自己知道,這才剛開始,勝敗還是得看他們最終能不能衝破馨桂坊的封鎖拿到足夠的貨物。
一時勝敗對整個戰局的影響微乎其微。
雙方你來我往的明爭暗鬥中,袁記脂粉鋪子裏的新品皂角皂開始正式上櫃發售。
金穀裏的頭牌們早就等著了。
袁家之前送的那批試用品,她們早用完好幾天了,東西又方便又爽身,用過妍玉春的皂角皂,再不願意用以前的皂豆。
喬茵茵是所有人裏最高調也最難伺候的。
老早就派了小丫頭過去:“我們姑娘說了,等貨來了,頭一份肯定得給我們留著,我到時候來取。”
陳掌櫃:“皂角皂的生產能力太小,來者是客,隻怕到時候留不住,我們盡力,留不下也請莫怪,如果可能還是姑娘勤來看看為好。”
這丫頭跑回去告狀:“讓她們給姑娘留著他們居然不願意,說什麽不一定能留得住,我看他們就是不想給姑娘留!”
園子裏其他人吩咐挑撥,“這妍玉春不上道啊,這是沒把茵茵姐姐放在眼裏!”
“我還以為給姐姐送了試用品是高看姐姐一眼呢,原來姐姐也跟我們一樣。”
園子裏的老鴇一看情勢不對,怕喬茵茵被挑撥得跟妍玉春對上,忙上來趕人:“都收拾了嗎就圍在這兒,趕緊的,該幹嘛趕緊幹嘛去。”
喬茵茵眼波流轉,問那小丫頭:“我美不美?”
小丫頭哪敢回她美之外的答案。
“妍玉春的東西好不好?”
“好!”
“那不就得了,我是誰想請就能請得?娘,若是有人來預定請女兒去應局,媽媽敢不敢提前應下啊?”
老鴇:“應倒是能應,不過得提前說下,萬一女兒你身子不舒服或不想去,應下的局也不一定能去得了。”
這就是頭牌姑娘傲世群芳之處。
喬茵茵拿塗著蔻丹的長長的指甲把落下的一縷頭發撥了撥。
那些話中有話,或是挑撥,或是貶損的人都閉了嘴。
既然她喬茵茵不是誰想請就能請得,妍玉春的新品留不住有什麽可奇怪的?
“即是不好留,你就勤快點多跑幾趟去看看,這點小事也值當來跟我說。”
袁明珠知道了這事,搖頭對鄭媽媽說:“這小丫頭不定是誰安排去春紅院的,等等看吧,不會太久就會被發賣了。”
“讓人把這事在金穀裏多宣傳宣傳,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讓她們都知道,頭牌就該有頭牌的身價,不是頭牌的也別拿頭牌的款。”
他們是開門做生意,和氣生財,若是真有姑娘被人挑唆了跟他們作對,也是件麻煩事。
就是他們送試用品這件事,也會惹得一些人泛酸。
喬茵茵最終還是如願搶購到了皂角皂。
正品的皂角皂看著比贈品精美得多,不過味道倒是一樣。
一整片整齊的碼在一隻木盒裏,看著是一整塊,實際輕輕一摳就能分成若幹小粒,每次洗浴用一粒。
“古籍裏有記載,隋唐時期就有人做了皂角皂出售,隻是後頭因為戰亂等原因製作工藝軼失了,
我們東家偶然間獲得的一本古醫書,上頭記載了數種脂粉和皂類等的製法。”
脂粉鋪子裏每天都要講述無數遍這樣的故事。
一個好的產品就要善於講故事。
同樣拿到皂角皂的還有侯廣澈和固北李家的人。
他們舍不得妍玉春這塊肥肉,又不想跟安定侯府為敵。
袁明珠這時候讓皂角皂上市,就是替妍玉春加一塊籌碼。
讓天平往妍玉春這邊傾斜一些,敦促侯李兩家盡快拿主意。
這日傍晚,侯廣澈在客棧的後院裏親手放飛了一隻信鴿。
袁明珠心裏對侯李兩家也有些膩味了,他們的出現雖然讓她跟潘家的對決加快了進程,但是也打破了她的計劃。
不是她決斷得快,這次隻怕已經敗了。
差點壞了她的事,還這樣婆婆媽媽,真想抽他們。
袁明珠抽空去了一趟南北貨行。
可惜貨行的掌櫃聽說她是個年幼的少年,見都沒願意見她。
袁明珠被拒絕了,出了貨行大門,心說:多虧得不知道她是個女子,不然她隻怕連貨行的大門都別想進。
這樣的人看人一開始就帶著偏見,並不是好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