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就算如此,本郡主也絕對不要被嫁給一個鰥夫做續弦!這下徐小公爺您滿意了吧?!”紅著臉思索了片刻,最終她還是決定再退一步,終於將事情的真相揭露了出來。
而徐欽一聽,便什麽都懂了。也不知她是哪裏得來的小道消息,或者說這朱允炆就是個白癡?將這種事都直接跟本人說的麽?!
其實根據徐欽對原有曆史的回憶,眼前這位江都郡主最後所嫁的人,乃是長興侯耿炳文的長子耿璿。然而根據徐欽之前對耿炳文家族的了解,這耿璿都已經三十出頭了,怎麽會成為年僅十七八歲的江都郡主的夫君呢?當時他還有過一絲疑問,但後來很快就將之拋諸腦後了,畢竟這是人家的私事,太八卦了沒什麽好處。
現在徐欽總算是明白了,江都郡主不惜用盡一切辦法,甚至忍著少女的羞恥,專程前來跟自己說了這一大通。原因就是,在朱允炆的計劃中,他的這位奇貨可居的姐姐,必定是他用來拉攏勳貴家族的一枚棋子。而且怕是朱元璋其實也是這個想法,畢竟朱允炆的根基實在是太弱了,常藍集團的倒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鋪平了他上位的道路,可一刀一槍拚殺出來朱元璋應該很明白,手裏沒有可靠戰力的皇帝有多脆弱。
於是哪怕耿璿這人長得不行、年紀也偏大,甚至還死過一個老婆,可人有本事啊,剛剛三十,就憑自己的本事做上了前軍都督府僉事的位置,也算是“年輕一代”當中極為耀眼的存在了。如果沒有自己這麽橫空出世,他自然是朱允炆拉攏的首要目標。隻是很可惜,朱元璋煞費苦心給他留的這一張王牌,他自己說廢就廢了,跑去聽黃子澄的建議,啟用廢物四人組之一的李景隆。
而對於這樣的局麵,徐欽也是非常頭疼。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比耿璿優秀很多,但也不至於這樣吧?!還說你不喜歡我?隻是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還真不好再說什麽了。畢竟方才朱雲輕說:不想娶她就是站朱棣的隊,這句話其實是一句用來詐他的。可事實上,如果真油鹽不進,好話歹話都不聽,甚至執意為此做出什麽極端的事情來,也確實隻有這個理由才顯得合理了。
難保眼前這位近妖的郡主殿下不會順勢回想起這件事,而且如果事情到了那一步,她徹底成為敵人,絕對會提醒朱元璋和朱允炆,到時候這爺孫二人也定然會起疑。甚至不排除這位郡主殿下因愛生恨,黑化之後對自己做出什麽更過分的事情的可能。這踏馬實在是再糟糕不過的局麵了。
“承蒙郡主厚愛,臣明白了,臣也能理解郡主的苦楚。”飛速地權衡了利弊,徐欽也隻得點頭應承此事。反正嚴格算下來,自己終歸是虧得不多。
“不過就是真的委屈殿下了。”
“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往後還要請徐小公爺多多關照。”朱雲輕自然能夠聽懂他的意思,這話,也就算是二人之間的白頭之約了。雖然詭異了一點,可結果還是值得撒花慶祝的,隻是可惜,躲在亭外的那個小宮女沒什麽眼力見兒。
徐欽略顯疲憊地走出湖畔小亭,感覺天氣格外寒冷,如果放一曲: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簡直再應景不過了。
回想二人這次短暫的交鋒,徐欽不由得在心裏感歎。這等心機,這等城府,這等謀算,妖女之名果然不是空穴來風!她這也就是吃了性別的虧,否則還有朱允炆屁事,怕是朱棣也得被她輕鬆玩死!隻能說****。這朱允炆還真是老天爺賞飯吃,結果人硬是玩脫了,你說怪誰?
隻是這樣一個心如蛇蠍,智計百出,更兼之後台硬得可怕的女人,若真是進了徐家的門,往後這日子可還怎麽過?還睡不睡得著覺了?
更何況,她始終是朱標的女兒,結合往後的曆史,這踏馬的絕壁是個定時炸彈,誰拿誰倒黴!
連續同朱允炆姐弟大戰了兩百個回合,雖談不上是慘敗,但也絕沒討得什麽好,這讓徐大少很有一種挫敗感。不過他也並沒有完全的陷入頹喪狀態,而是在回府之後,仔細回想和梳理了今天所發生的一切,以及其背後可能隱藏的邏輯。
首先,朱允炆拉攏自己的決心可謂是非常之堅決了,甚至不惜親自上陣做媒,若真是強硬拒絕,怕是反而會惹出禍端。
其次,是朱元璋對此事的態度。朱允炆竟親口說他原則上已經同意此事,隻是還需確定兩位當事人的意思,應該不會有假。
而且站在朱元璋的角度,從朝堂格局來說,如果他真是一心想扶朱允炆繼位,那以這種方式來助長朱允炆的關係網絡也的確是個好辦法。
這種間接式的聯姻,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對徐家的影響大,而對朱允炆的牽製較小,也方便了日後的朝堂調整和運作,更極大減小了未來徐家進一步坐大,甚至威脅皇權的可能性。畢竟自古外戚奪權,大多是後族,駙馬奪權上位的亙古幾人?這當中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強行拒絕此事,會不會引起朱元璋對徐家居心的猜忌?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朱雲輕剛剛的表現實在是太可怕了,這是真的他這兩世為人,差不多三十年的閱曆中,見到過的,在現實當中最可怕的女人!
這才是徐欽最終無奈點頭的最大原因。這樣一個多智近妖的女人,如果站在敵對陣營之中,簡直是最可怕的噩夢。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在曆史上這位隱藏的超級高手沒有給朱棣的造反事業產生什麽明顯的影響,但徐欽在親身經曆之後,確實不願意,也不敢想象,她要是火力全開,盯著自己和朱棣搞,那會把自己玩得有多慘。
徐欽努力地回想腦中的曆史碎片,卻隻能回想起,耿炳文最開始其實是受到朱允炆的重用的。他在朱棣舉起反旗的第一時間便以南軍主將的身份統領十餘萬兵馬對朱棣展開了平叛行動。之後耿炳文初戰不利,很快就被李景隆取代,從而坐了冷板凳。
但實際上,不管說是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而言,還是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其實如果一直以耿炳文為主帥的話,朱棣是沒什麽機會的。誠然,耿炳文和朱棣相比,其實在統兵的綜合實力上並不占優勢,尤其是耿炳文一直是善守不善攻,以防守堅韌著稱,故而最開始的野戰耿炳文吃了虧。但其實當時雙方實力對比其實非常大,朱棣在初戰打敗耿炳文之後,兵力依然不過數萬,而且隻控製了北平附近一小片地方。然而正是李景隆的連番騷操作,才導致了朱棣不但緩過了氣,還抽空將寧王朱權等勢力收入麾下,實力逐漸增強。這才有了接下來打著三年的資本。
如果是耿炳文為帥,定然不會犯下如此多的低級失誤,待援兵逐漸趕到,穩步合圍,不給朱棣喘息之機,怎麽看朱棣也是不可能逆襲成功的。
而從這一點上,雖然看不到太多細節,可也足以見得,這位現任皇太孫殿下,未來的建文皇帝,對自己的姐夫一家,好像信任度很一般就是了。至少他其實並沒有將之引以為自己真正的心腹。具體原因不明,也不知道是他和這位姐姐之間關係並不好,還是對傳統武勳集團依然有著嚴重的戒心,又或者,兼而有之?
反正從今天的事情來看,這事兒好像還挺有意思的。在東宮的席間,太孫殿下和自己的這位姐姐全程無交流,同時江都郡主單獨在自己出宮的時候攔住自己,一方麵是因為要說的事情不好當著太多人的麵說出口,另一方麵也何嚐不是刻意避開皇太孫殿下呢?
再說回現實。而現如今,對朱允炆而言最缺的是什麽?是武將集團的支持!朱允炆也不是弱智,不管他再怎麽從心裏重文抑武,甚至敵視武勳集團,可在當前的形勢下,都需要盡可能地在武勳集團內部尋求支持。而聯姻這張牌,正是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再縱觀京師殘餘的功勳武將,既要考慮影響力,又要顧慮實權,還要不差了輩分,最重要的是互相都有這個需求,實際上合適的人選寥寥無幾。如果排除了自己,那恐怕還真隻有耿家老大是個不錯的人選了。
可這一切都是在朱允炆的立場上來說的!
朱允炆這個弟弟,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枉顧了姐姐的終生幸福,幾乎是明碼標價地將其賣給一個大齡鰥夫,能忍?
然而縱使有朱元璋的喜愛,她作為一個女子,也沒有太多的選擇。畢竟江山社稷相比於一個女人的感受而言,前者的重要程度完全不是後者所能比擬的。
天家無情!上位者都的確無情,因為他們要考量的利益得失實在是太大了。其實世間的一切都是有價碼的,包括親情和愛情,沒有出賣,僅僅是因為價碼不夠而已,一旦價碼足夠,不賣也得賣!
想到這些,徐大少不由得暗自吐了一口濁氣。政治還真是踏馬的肮髒呢!
理清楚了當中的邏輯,徐欽也基本搞清楚了形勢,至少是初步排除了她是舍身飼虎、以身作則,試圖打進燕王革命集團來的臥底的可能性。
反正就算她嫁進來,徐欽的密謀也不可能真讓她一清二楚。她現在又已經猜到了一些真相,將之留在身邊,關在房間裏麵鬥法,總比放任其在外,隨時有可能造成不可預料的大麻煩要好。
其實認真想想,如果運作得當,此事也並非對徐欽毫無益處!自己如果接受這種安排,自然而然就可以進入太孫集團內部。而要擊破一個堡壘,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埋進去一顆釘子,然後從內部破壞!這可比他在外麵挖坑暴力爆破來得容易許多。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會不會讓朱棣認為他這是故意腳踏兩隻船,導致二人之間的信任出現裂痕。
然而事已至此,又有什麽辦法呢?
強硬拒絕的話,前麵全是坑,必然是玉石俱焚、同歸於盡,虛心接受反倒是還有一線生機。再說了,他還能平白撿個俏臉、長腿、高貴、聰明的妹子,想來也不算很吃虧。
現在隻能盡量做一些彌補措施了。
想到這裏,徐大少迅速展開桌案上的宣紙,先用簡潔的語言將這兩天發生的事,以及相關影響、應對措施,以及侄兒有多委屈、多惶恐,並且永遠忠於黨、忠於革命事業的話語寫出來。然後抱出一整套三國誌通俗演義,逐字將這封信翻譯成了一串數字和奇怪代碼構成的怪信…
而徐欽一聽,便什麽都懂了。也不知她是哪裏得來的小道消息,或者說這朱允炆就是個白癡?將這種事都直接跟本人說的麽?!
其實根據徐欽對原有曆史的回憶,眼前這位江都郡主最後所嫁的人,乃是長興侯耿炳文的長子耿璿。然而根據徐欽之前對耿炳文家族的了解,這耿璿都已經三十出頭了,怎麽會成為年僅十七八歲的江都郡主的夫君呢?當時他還有過一絲疑問,但後來很快就將之拋諸腦後了,畢竟這是人家的私事,太八卦了沒什麽好處。
現在徐欽總算是明白了,江都郡主不惜用盡一切辦法,甚至忍著少女的羞恥,專程前來跟自己說了這一大通。原因就是,在朱允炆的計劃中,他的這位奇貨可居的姐姐,必定是他用來拉攏勳貴家族的一枚棋子。而且怕是朱元璋其實也是這個想法,畢竟朱允炆的根基實在是太弱了,常藍集團的倒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鋪平了他上位的道路,可一刀一槍拚殺出來朱元璋應該很明白,手裏沒有可靠戰力的皇帝有多脆弱。
於是哪怕耿璿這人長得不行、年紀也偏大,甚至還死過一個老婆,可人有本事啊,剛剛三十,就憑自己的本事做上了前軍都督府僉事的位置,也算是“年輕一代”當中極為耀眼的存在了。如果沒有自己這麽橫空出世,他自然是朱允炆拉攏的首要目標。隻是很可惜,朱元璋煞費苦心給他留的這一張王牌,他自己說廢就廢了,跑去聽黃子澄的建議,啟用廢物四人組之一的李景隆。
而對於這樣的局麵,徐欽也是非常頭疼。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比耿璿優秀很多,但也不至於這樣吧?!還說你不喜歡我?隻是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還真不好再說什麽了。畢竟方才朱雲輕說:不想娶她就是站朱棣的隊,這句話其實是一句用來詐他的。可事實上,如果真油鹽不進,好話歹話都不聽,甚至執意為此做出什麽極端的事情來,也確實隻有這個理由才顯得合理了。
難保眼前這位近妖的郡主殿下不會順勢回想起這件事,而且如果事情到了那一步,她徹底成為敵人,絕對會提醒朱元璋和朱允炆,到時候這爺孫二人也定然會起疑。甚至不排除這位郡主殿下因愛生恨,黑化之後對自己做出什麽更過分的事情的可能。這踏馬實在是再糟糕不過的局麵了。
“承蒙郡主厚愛,臣明白了,臣也能理解郡主的苦楚。”飛速地權衡了利弊,徐欽也隻得點頭應承此事。反正嚴格算下來,自己終歸是虧得不多。
“不過就是真的委屈殿下了。”
“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往後還要請徐小公爺多多關照。”朱雲輕自然能夠聽懂他的意思,這話,也就算是二人之間的白頭之約了。雖然詭異了一點,可結果還是值得撒花慶祝的,隻是可惜,躲在亭外的那個小宮女沒什麽眼力見兒。
徐欽略顯疲憊地走出湖畔小亭,感覺天氣格外寒冷,如果放一曲: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簡直再應景不過了。
回想二人這次短暫的交鋒,徐欽不由得在心裏感歎。這等心機,這等城府,這等謀算,妖女之名果然不是空穴來風!她這也就是吃了性別的虧,否則還有朱允炆屁事,怕是朱棣也得被她輕鬆玩死!隻能說****。這朱允炆還真是老天爺賞飯吃,結果人硬是玩脫了,你說怪誰?
隻是這樣一個心如蛇蠍,智計百出,更兼之後台硬得可怕的女人,若真是進了徐家的門,往後這日子可還怎麽過?還睡不睡得著覺了?
更何況,她始終是朱標的女兒,結合往後的曆史,這踏馬的絕壁是個定時炸彈,誰拿誰倒黴!
連續同朱允炆姐弟大戰了兩百個回合,雖談不上是慘敗,但也絕沒討得什麽好,這讓徐大少很有一種挫敗感。不過他也並沒有完全的陷入頹喪狀態,而是在回府之後,仔細回想和梳理了今天所發生的一切,以及其背後可能隱藏的邏輯。
首先,朱允炆拉攏自己的決心可謂是非常之堅決了,甚至不惜親自上陣做媒,若真是強硬拒絕,怕是反而會惹出禍端。
其次,是朱元璋對此事的態度。朱允炆竟親口說他原則上已經同意此事,隻是還需確定兩位當事人的意思,應該不會有假。
而且站在朱元璋的角度,從朝堂格局來說,如果他真是一心想扶朱允炆繼位,那以這種方式來助長朱允炆的關係網絡也的確是個好辦法。
這種間接式的聯姻,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對徐家的影響大,而對朱允炆的牽製較小,也方便了日後的朝堂調整和運作,更極大減小了未來徐家進一步坐大,甚至威脅皇權的可能性。畢竟自古外戚奪權,大多是後族,駙馬奪權上位的亙古幾人?這當中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強行拒絕此事,會不會引起朱元璋對徐家居心的猜忌?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朱雲輕剛剛的表現實在是太可怕了,這是真的他這兩世為人,差不多三十年的閱曆中,見到過的,在現實當中最可怕的女人!
這才是徐欽最終無奈點頭的最大原因。這樣一個多智近妖的女人,如果站在敵對陣營之中,簡直是最可怕的噩夢。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在曆史上這位隱藏的超級高手沒有給朱棣的造反事業產生什麽明顯的影響,但徐欽在親身經曆之後,確實不願意,也不敢想象,她要是火力全開,盯著自己和朱棣搞,那會把自己玩得有多慘。
徐欽努力地回想腦中的曆史碎片,卻隻能回想起,耿炳文最開始其實是受到朱允炆的重用的。他在朱棣舉起反旗的第一時間便以南軍主將的身份統領十餘萬兵馬對朱棣展開了平叛行動。之後耿炳文初戰不利,很快就被李景隆取代,從而坐了冷板凳。
但實際上,不管說是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而言,還是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其實如果一直以耿炳文為主帥的話,朱棣是沒什麽機會的。誠然,耿炳文和朱棣相比,其實在統兵的綜合實力上並不占優勢,尤其是耿炳文一直是善守不善攻,以防守堅韌著稱,故而最開始的野戰耿炳文吃了虧。但其實當時雙方實力對比其實非常大,朱棣在初戰打敗耿炳文之後,兵力依然不過數萬,而且隻控製了北平附近一小片地方。然而正是李景隆的連番騷操作,才導致了朱棣不但緩過了氣,還抽空將寧王朱權等勢力收入麾下,實力逐漸增強。這才有了接下來打著三年的資本。
如果是耿炳文為帥,定然不會犯下如此多的低級失誤,待援兵逐漸趕到,穩步合圍,不給朱棣喘息之機,怎麽看朱棣也是不可能逆襲成功的。
而從這一點上,雖然看不到太多細節,可也足以見得,這位現任皇太孫殿下,未來的建文皇帝,對自己的姐夫一家,好像信任度很一般就是了。至少他其實並沒有將之引以為自己真正的心腹。具體原因不明,也不知道是他和這位姐姐之間關係並不好,還是對傳統武勳集團依然有著嚴重的戒心,又或者,兼而有之?
反正從今天的事情來看,這事兒好像還挺有意思的。在東宮的席間,太孫殿下和自己的這位姐姐全程無交流,同時江都郡主單獨在自己出宮的時候攔住自己,一方麵是因為要說的事情不好當著太多人的麵說出口,另一方麵也何嚐不是刻意避開皇太孫殿下呢?
再說回現實。而現如今,對朱允炆而言最缺的是什麽?是武將集團的支持!朱允炆也不是弱智,不管他再怎麽從心裏重文抑武,甚至敵視武勳集團,可在當前的形勢下,都需要盡可能地在武勳集團內部尋求支持。而聯姻這張牌,正是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再縱觀京師殘餘的功勳武將,既要考慮影響力,又要顧慮實權,還要不差了輩分,最重要的是互相都有這個需求,實際上合適的人選寥寥無幾。如果排除了自己,那恐怕還真隻有耿家老大是個不錯的人選了。
可這一切都是在朱允炆的立場上來說的!
朱允炆這個弟弟,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枉顧了姐姐的終生幸福,幾乎是明碼標價地將其賣給一個大齡鰥夫,能忍?
然而縱使有朱元璋的喜愛,她作為一個女子,也沒有太多的選擇。畢竟江山社稷相比於一個女人的感受而言,前者的重要程度完全不是後者所能比擬的。
天家無情!上位者都的確無情,因為他們要考量的利益得失實在是太大了。其實世間的一切都是有價碼的,包括親情和愛情,沒有出賣,僅僅是因為價碼不夠而已,一旦價碼足夠,不賣也得賣!
想到這些,徐大少不由得暗自吐了一口濁氣。政治還真是踏馬的肮髒呢!
理清楚了當中的邏輯,徐欽也基本搞清楚了形勢,至少是初步排除了她是舍身飼虎、以身作則,試圖打進燕王革命集團來的臥底的可能性。
反正就算她嫁進來,徐欽的密謀也不可能真讓她一清二楚。她現在又已經猜到了一些真相,將之留在身邊,關在房間裏麵鬥法,總比放任其在外,隨時有可能造成不可預料的大麻煩要好。
其實認真想想,如果運作得當,此事也並非對徐欽毫無益處!自己如果接受這種安排,自然而然就可以進入太孫集團內部。而要擊破一個堡壘,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埋進去一顆釘子,然後從內部破壞!這可比他在外麵挖坑暴力爆破來得容易許多。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會不會讓朱棣認為他這是故意腳踏兩隻船,導致二人之間的信任出現裂痕。
然而事已至此,又有什麽辦法呢?
強硬拒絕的話,前麵全是坑,必然是玉石俱焚、同歸於盡,虛心接受反倒是還有一線生機。再說了,他還能平白撿個俏臉、長腿、高貴、聰明的妹子,想來也不算很吃虧。
現在隻能盡量做一些彌補措施了。
想到這裏,徐大少迅速展開桌案上的宣紙,先用簡潔的語言將這兩天發生的事,以及相關影響、應對措施,以及侄兒有多委屈、多惶恐,並且永遠忠於黨、忠於革命事業的話語寫出來。然後抱出一整套三國誌通俗演義,逐字將這封信翻譯成了一串數字和奇怪代碼構成的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