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徐欽最開始沒想到,領兵的任務竟然是落到了郭鏞這個新兵蛋子的頭上。不過這家夥算也是他們這夥紈絝裏麵比較有本事的了,不然他老爹也不會處心積慮,不惜違背繼承宗法也想把自己的爵位傳到他手上了。
隻是這行軍打仗的事情,交給一個十幾歲的毛頭小子,是不是草率了點兒?萬一有個萬一,那豈不是自己未來也少了個可靠的盟友了?看來得回去讓錦衣衛的密探在這個方向上多加一把勁,也就當是順便做好轉型正規情報機構的準備好了。
“喂喂喂!你這是什麽表情?!本公子親自出馬剿滅幾個蟊賊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麽?”郭鏞從他毫不掩飾的表情裏就看出了他的想法,頓時大怒。
“既然不怕,那為何唉聲歎氣、愁眉苦臉的?”
“你是不知道,那揚州衛的單壽不是被革職了麽?我爹剛剛暗示我,如果這次順利完成任務,應該可以升一級。那還能升到哪兒?這不就明擺著了麽?”郭鏞本來還想聳聳肩,可惜看樣子他身上這副山文甲質量挺好,沒能聳動。
“這有什麽?出去見識見識,自領一軍,做兩年的土霸王,不也挺好的麽?”
雖然心裏稍稍有些為這位損友擔心,不過徐欽表麵上還是一副輕鬆的態度。不管怎麽說,這也隻是一個剿匪性質的工作,以現如今的帝國軍力,難度確實不大,隻要自己本身不犯二就行。
“好個屁啊!我這一走,靈雲那妞還不知道會被誰拱了呢!對了,正好遇見了你,不然我還想著怎麽跟你說一聲的,你可得幫兄弟我看著點!誰敢動她,就一定替兄弟我打斷他的腿!先說好,關姑娘兄弟我可是心甘情願讓給你了,這個靈雲你可不能監守自盜了!”郭鏞壓低了聲音,有些激動地囑咐到。
徐欽心裏暗自發笑,且不說這家夥因為一個窯姐如此緊張,就說這胡說八道的能力也是不俗,什麽叫“讓給我”,人關姑娘用正眼看過你一回麽?誒?好像有什麽地方不對?
不過這種事,也算是紈絝之間的一點小玩笑了。既然人家臨出征前特意囑咐,這個小忙還是要幫的,雖然好像守著一個頭牌不讓人去消費,似乎有點兒怪異,但就實際操作而言,難度對他也不大。
“誒,還是你徐小公爺本事,這剿匪多沒意思,本來我還想讓我爹跟陛下說說,把我弄錦衣衛去做個僉事也好,這下全黃了。”見徐欽點頭應下此事,這家夥又開始胡謅起來。
“好了!別扯那些沒用的了,隊伍都快走完了,早去早回!待到將軍歸來時,兄弟與你把酒歡!”看這隻騎兵隊列的末尾都快走過了,徐欽輕輕拍了拍他的肩甲。
郭鏞扭頭一看,也知道不能再多聊了,一提韁繩,反手豎了個大拇指,也不知道是在讚他這句詩,還是在讚他這個人。
誒!剛想著軍事改製的事情,就出了這麽一檔子事,原來以為身處這個剛剛冉冉升起的龐大帝國的核心,應該是和平的,誰知道轉瞬間,昔日一起喝酒泡妞的朋友就要領兵征戰了。說不得哪天,作為第一武勳世家繼承人的自己,也要親身麵對千軍萬馬的戰場吧?
所以還真得快點兒弄一支超越時代的精銳之師出來,否則沒有安全感啊!
當然了,一個大跨度的軍事改革,製定的難度並不低,好在徐欽有超出六百年的見識閱曆,而且也算是個業餘軍事愛好者,因此對於軍事理論極其發展大致還是有些見解,至少對方向的把握可謂無人能及。不過心裏怎麽想的,奏劄上又該怎麽寫,完全是兩碼事,總不能告訴皇帝陛下:人民的軍隊才是最忠誠的軍隊吧?他要是敢這麽跟朱元璋說,保證明天腦袋就能掛在城門口曬太陽。
所以既要用美好的前景打動皇帝陛下,又要用符合當前實際情況的辭藻來粉飾,讓一切都在皇帝陛下期望和允許的範疇之內運作,至少看起來是這樣才行。
送走了郭鏞,徐欽頓覺一種孤獨油然而生。放眼這應天城,皇帝、宗室、勳貴、文臣諸多力量暗暗較勁,雖還不至於劍拔弩張,但平靜的表麵下洶湧著噬人的暗潮。有郭鏞在的時候還不覺得,現在他一走,相熟且同道的青年勳貴之中,貌似就隻剩自己一人,獨自去麵對這些潮湧了。
蓮葉接天無窮碧,小荷才露尖尖角。
五月初的莫愁湖,湖邊淺水區已經被無窮無盡的碧葉給籠罩起來,遠遠看去盡是翠色,若是仔細分辨,當中還有幾隻迫不及待的菡萏,在無窮的綠幕上點出粉白的色彩。
這個時節也算是泛舟遊湖的最佳時間,天氣清爽卻無寒意,幽幽清香又不甚呱噪。泥爐溫酒,琴音渺渺,真乃浮生之真享受。
“前日之事,多有得罪,還望二位莫要見怪。”徐欽一邊舉杯敬酒,一邊致歉。
“哈哈哈,若是每次小公爺都能這樣賠罪,某倒是希望小公爺能三五天就來賠一場。哈哈哈…”
作為帝國高官,茹瑺自然能品味出徐欽的用心良苦。雖隻是一葉扁舟、一壺溫酒、幾碟小菜,可舟是徐家特製的小畫舫,小巧而精美,在平靜的莫愁湖上,兩三人小酌遊覽,意境已較那些龐然大物勝過許多。酒則是最上品佳釀,三十年陳的窖藏,可比太白樓拿出來賣的那些三五年份的強無數倍。就連幾碟小菜,看似普通,然而用料做工,卻都是最頂級的,所謂大道至簡,大奢也一樣至簡,這桌上的每一碟,成本都不遜於太白樓、醉仙樓的招牌菜,個中滋味溢於言表。
甚至這渺渺的琴音,也是徐欽專程請的此中高手,隻不過故意安排在隔了一個艙室的畫舫中後部,既能清晰地聽見琴音,又不至於影響到幾位的閑談。
“恕庵公說笑了,當日家中叔叔無禮,小子實在羞愧得很,還望兩位不要往心裏去才是。小子先幹為敬!”徐欽說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以示歉意。
“小公爺不必自責,令,令叔,才情高雅、快人快語,也是我等慚愧才是,些許意氣倒也是無妨。”翟善也在一口喝掉杯中美酒後回應到。
顯然,他們肯定是已經發現了徐妙錦的真正身份,不過本來徐欽也沒打算隱瞞他們,隻是這事大家都不好正麵說出來而已,因此大家也都心照不宣。
“哎~確實慚愧啊!某身為兵部尚書,卻隻是個文弱書生,寸功未建、一敵未殺,慚愧、慚愧!”茹瑺則是在慢慢細品了一番之後才接到。不過其微微搖頭的模樣,是在真的感慨和慚愧,還是在回味佳釀餘味就不得而知了。
“恕庵公哪裏話!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軍械鎧甲、矢石戰馬,還有這麽大的一個天下,百萬大軍調度有方,全仰仗恕庵公,此等決勝千裏之外的功勞若都是寸功未建,那滿朝武將,就都該以死謝罪了!”
徐欽一針見血,風趣又不失體麵,引得二人大笑起來。
“如此說來,就隻有某這個撿便宜的,才是平白惜取烏紗的俗人了!”
“泰興公,您而立之年便能位居天官,調配有度、識人善用,聖上對此也是讚不絕口,昔唐太宗有房謀杜斷,方能安靖天下,今朝聖上有此等賢臣,天下也方能海清河晏啊!”
聽了這番話,翟善簡直被誇得有點兒懵,而茹瑺更是一邊品酒,一邊笑道。
“哈哈哈,小公爺這張嘴,真是服了!當日聽聞小公爺差點將曹右都嗆死在堂上,還以為是誇大其詞,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其實倒不是小子有意冒犯,隻是這曹右都有很深的文武之閡,又有些挾私報複的意思,小子身負皇命,不敢不為。”既然談到了這事,徐欽自然也要稍微掩飾一番,畢竟眼前兩人的態度還不明朗,也不知道他們是否跟曹銘有交情。
“誒,這文武之辨確實有些傷腦經,我執兵部近四載,可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啊!”也不知是一杯一杯的喝下去有些上頭了,還是本就有意借自己和武勳集團建立更牢固的關係,茹瑺也不避諱,直接就說到了他的艱難處境。
他這話倒是不假,曆史上的大明帝國雖以重文輕武著稱,但那都是中後期的事了。在洪武、永樂時期,武勳的力量仍然強大,強大到文臣集團根本在軍事上插不進去手。從製度設計上來看,其實明初的五軍都督府和兵部之間,五軍都督府是占主導地位的,不但可以通過都司、衛所體係直接掌管天下兵馬,包括練兵、招募、屯守、人員任命的計劃、作戰任務製定執行,全都是出於軍府,而兵部除了有人員任命的審核權和調兵作戰的審核權,這兩個審核權力之外,更像是其後勤部門。
再加上這個時期,朝廷的等級森嚴而公平,一品就是一品,二品就是二品,沒有什麽文官在武官麵前自動大三級的說法。因此兵部以其尚書一個二品銜,麵對成片的超品公候,自然是大氣都不敢喘。
不過茹瑺作為一個純文官,能在洪武後期,自二十三年起至建文二年,近十年間一直擔任這個關鍵的樞紐職責,且獲得了朝野的一致好評,可見其能力也確實極為卓著。
隻是這行軍打仗的事情,交給一個十幾歲的毛頭小子,是不是草率了點兒?萬一有個萬一,那豈不是自己未來也少了個可靠的盟友了?看來得回去讓錦衣衛的密探在這個方向上多加一把勁,也就當是順便做好轉型正規情報機構的準備好了。
“喂喂喂!你這是什麽表情?!本公子親自出馬剿滅幾個蟊賊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麽?”郭鏞從他毫不掩飾的表情裏就看出了他的想法,頓時大怒。
“既然不怕,那為何唉聲歎氣、愁眉苦臉的?”
“你是不知道,那揚州衛的單壽不是被革職了麽?我爹剛剛暗示我,如果這次順利完成任務,應該可以升一級。那還能升到哪兒?這不就明擺著了麽?”郭鏞本來還想聳聳肩,可惜看樣子他身上這副山文甲質量挺好,沒能聳動。
“這有什麽?出去見識見識,自領一軍,做兩年的土霸王,不也挺好的麽?”
雖然心裏稍稍有些為這位損友擔心,不過徐欽表麵上還是一副輕鬆的態度。不管怎麽說,這也隻是一個剿匪性質的工作,以現如今的帝國軍力,難度確實不大,隻要自己本身不犯二就行。
“好個屁啊!我這一走,靈雲那妞還不知道會被誰拱了呢!對了,正好遇見了你,不然我還想著怎麽跟你說一聲的,你可得幫兄弟我看著點!誰敢動她,就一定替兄弟我打斷他的腿!先說好,關姑娘兄弟我可是心甘情願讓給你了,這個靈雲你可不能監守自盜了!”郭鏞壓低了聲音,有些激動地囑咐到。
徐欽心裏暗自發笑,且不說這家夥因為一個窯姐如此緊張,就說這胡說八道的能力也是不俗,什麽叫“讓給我”,人關姑娘用正眼看過你一回麽?誒?好像有什麽地方不對?
不過這種事,也算是紈絝之間的一點小玩笑了。既然人家臨出征前特意囑咐,這個小忙還是要幫的,雖然好像守著一個頭牌不讓人去消費,似乎有點兒怪異,但就實際操作而言,難度對他也不大。
“誒,還是你徐小公爺本事,這剿匪多沒意思,本來我還想讓我爹跟陛下說說,把我弄錦衣衛去做個僉事也好,這下全黃了。”見徐欽點頭應下此事,這家夥又開始胡謅起來。
“好了!別扯那些沒用的了,隊伍都快走完了,早去早回!待到將軍歸來時,兄弟與你把酒歡!”看這隻騎兵隊列的末尾都快走過了,徐欽輕輕拍了拍他的肩甲。
郭鏞扭頭一看,也知道不能再多聊了,一提韁繩,反手豎了個大拇指,也不知道是在讚他這句詩,還是在讚他這個人。
誒!剛想著軍事改製的事情,就出了這麽一檔子事,原來以為身處這個剛剛冉冉升起的龐大帝國的核心,應該是和平的,誰知道轉瞬間,昔日一起喝酒泡妞的朋友就要領兵征戰了。說不得哪天,作為第一武勳世家繼承人的自己,也要親身麵對千軍萬馬的戰場吧?
所以還真得快點兒弄一支超越時代的精銳之師出來,否則沒有安全感啊!
當然了,一個大跨度的軍事改革,製定的難度並不低,好在徐欽有超出六百年的見識閱曆,而且也算是個業餘軍事愛好者,因此對於軍事理論極其發展大致還是有些見解,至少對方向的把握可謂無人能及。不過心裏怎麽想的,奏劄上又該怎麽寫,完全是兩碼事,總不能告訴皇帝陛下:人民的軍隊才是最忠誠的軍隊吧?他要是敢這麽跟朱元璋說,保證明天腦袋就能掛在城門口曬太陽。
所以既要用美好的前景打動皇帝陛下,又要用符合當前實際情況的辭藻來粉飾,讓一切都在皇帝陛下期望和允許的範疇之內運作,至少看起來是這樣才行。
送走了郭鏞,徐欽頓覺一種孤獨油然而生。放眼這應天城,皇帝、宗室、勳貴、文臣諸多力量暗暗較勁,雖還不至於劍拔弩張,但平靜的表麵下洶湧著噬人的暗潮。有郭鏞在的時候還不覺得,現在他一走,相熟且同道的青年勳貴之中,貌似就隻剩自己一人,獨自去麵對這些潮湧了。
蓮葉接天無窮碧,小荷才露尖尖角。
五月初的莫愁湖,湖邊淺水區已經被無窮無盡的碧葉給籠罩起來,遠遠看去盡是翠色,若是仔細分辨,當中還有幾隻迫不及待的菡萏,在無窮的綠幕上點出粉白的色彩。
這個時節也算是泛舟遊湖的最佳時間,天氣清爽卻無寒意,幽幽清香又不甚呱噪。泥爐溫酒,琴音渺渺,真乃浮生之真享受。
“前日之事,多有得罪,還望二位莫要見怪。”徐欽一邊舉杯敬酒,一邊致歉。
“哈哈哈,若是每次小公爺都能這樣賠罪,某倒是希望小公爺能三五天就來賠一場。哈哈哈…”
作為帝國高官,茹瑺自然能品味出徐欽的用心良苦。雖隻是一葉扁舟、一壺溫酒、幾碟小菜,可舟是徐家特製的小畫舫,小巧而精美,在平靜的莫愁湖上,兩三人小酌遊覽,意境已較那些龐然大物勝過許多。酒則是最上品佳釀,三十年陳的窖藏,可比太白樓拿出來賣的那些三五年份的強無數倍。就連幾碟小菜,看似普通,然而用料做工,卻都是最頂級的,所謂大道至簡,大奢也一樣至簡,這桌上的每一碟,成本都不遜於太白樓、醉仙樓的招牌菜,個中滋味溢於言表。
甚至這渺渺的琴音,也是徐欽專程請的此中高手,隻不過故意安排在隔了一個艙室的畫舫中後部,既能清晰地聽見琴音,又不至於影響到幾位的閑談。
“恕庵公說笑了,當日家中叔叔無禮,小子實在羞愧得很,還望兩位不要往心裏去才是。小子先幹為敬!”徐欽說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以示歉意。
“小公爺不必自責,令,令叔,才情高雅、快人快語,也是我等慚愧才是,些許意氣倒也是無妨。”翟善也在一口喝掉杯中美酒後回應到。
顯然,他們肯定是已經發現了徐妙錦的真正身份,不過本來徐欽也沒打算隱瞞他們,隻是這事大家都不好正麵說出來而已,因此大家也都心照不宣。
“哎~確實慚愧啊!某身為兵部尚書,卻隻是個文弱書生,寸功未建、一敵未殺,慚愧、慚愧!”茹瑺則是在慢慢細品了一番之後才接到。不過其微微搖頭的模樣,是在真的感慨和慚愧,還是在回味佳釀餘味就不得而知了。
“恕庵公哪裏話!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軍械鎧甲、矢石戰馬,還有這麽大的一個天下,百萬大軍調度有方,全仰仗恕庵公,此等決勝千裏之外的功勞若都是寸功未建,那滿朝武將,就都該以死謝罪了!”
徐欽一針見血,風趣又不失體麵,引得二人大笑起來。
“如此說來,就隻有某這個撿便宜的,才是平白惜取烏紗的俗人了!”
“泰興公,您而立之年便能位居天官,調配有度、識人善用,聖上對此也是讚不絕口,昔唐太宗有房謀杜斷,方能安靖天下,今朝聖上有此等賢臣,天下也方能海清河晏啊!”
聽了這番話,翟善簡直被誇得有點兒懵,而茹瑺更是一邊品酒,一邊笑道。
“哈哈哈,小公爺這張嘴,真是服了!當日聽聞小公爺差點將曹右都嗆死在堂上,還以為是誇大其詞,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其實倒不是小子有意冒犯,隻是這曹右都有很深的文武之閡,又有些挾私報複的意思,小子身負皇命,不敢不為。”既然談到了這事,徐欽自然也要稍微掩飾一番,畢竟眼前兩人的態度還不明朗,也不知道他們是否跟曹銘有交情。
“誒,這文武之辨確實有些傷腦經,我執兵部近四載,可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啊!”也不知是一杯一杯的喝下去有些上頭了,還是本就有意借自己和武勳集團建立更牢固的關係,茹瑺也不避諱,直接就說到了他的艱難處境。
他這話倒是不假,曆史上的大明帝國雖以重文輕武著稱,但那都是中後期的事了。在洪武、永樂時期,武勳的力量仍然強大,強大到文臣集團根本在軍事上插不進去手。從製度設計上來看,其實明初的五軍都督府和兵部之間,五軍都督府是占主導地位的,不但可以通過都司、衛所體係直接掌管天下兵馬,包括練兵、招募、屯守、人員任命的計劃、作戰任務製定執行,全都是出於軍府,而兵部除了有人員任命的審核權和調兵作戰的審核權,這兩個審核權力之外,更像是其後勤部門。
再加上這個時期,朝廷的等級森嚴而公平,一品就是一品,二品就是二品,沒有什麽文官在武官麵前自動大三級的說法。因此兵部以其尚書一個二品銜,麵對成片的超品公候,自然是大氣都不敢喘。
不過茹瑺作為一個純文官,能在洪武後期,自二十三年起至建文二年,近十年間一直擔任這個關鍵的樞紐職責,且獲得了朝野的一致好評,可見其能力也確實極為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