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餘葉蓁在苦練針法的時候,餘葉珠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入宮待選公主侍讀的事。
二公主今年六歲,正好到了去上書房念書的年紀,選侍讀自然要先提上日程。餘葉珠一開始就計劃好要參選,因為隻有先進宮結識了皇子公主,才有機會接近那個人。她從來不是隻知道逃避的人,既然重生了,那她自然要讓那人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蕭氏並不讚同餘葉珠參選,宮裏人心險惡,哪怕你安分守己也不代表不會有人故意加害。可餘葉珠鐵了心要去,蕭氏不明白為什麽,母女兩人僵持了許久。
二公主乃淑妃所出,餘葉珠又是頗具盛名的神童,於情於理這個侍讀身份她都是誌在必得。她要進宮,蕭氏攔不住,最後也隻得同意。
比起大房的兩姊妹,餘葉菡就清閑多了,她素來體弱多病,故而並不像餘葉蓁那般勞心勞力學習女紅,隻要看得過去就足夠了。
藕香院的荷花荷葉枯了一片,餘葉菡覺得倒是頗有意趣,便讓丫頭去請餘葉蓁和餘葉珠來做客。餘葉珠忙著參選之事沒功夫來赴約,但是餘葉蓁放下了針線書本過來了。
兩人坐在湖心亭中賞枯荷,時不時閑話兩句。餘葉菡也是個才女,隻是她的才不像餘葉珠那般博古通今,而是偏好詩詞。餘葉蓁不愛舞文弄墨,每每完成先生作業都是絞盡腦汁東拚西湊,這樣迥異的兩個人卻也能相談甚歡。
聊著聊著就提起了選公主侍讀的事,餘葉蓁是知道劇情知道三妹妹的誌向,所以不覺得有什麽。餘葉菡卻搖搖頭,道:“人人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三妹妹卻一心往那裏頭奔,我隻怕她今後的日子難過。”
餘葉珠的日子的確難過。原本參選之事進行得順順利利,她也成功成為二公主的伴讀,可自從她入宮那天起她便沒有睡過一次好覺。第一天她就見到了前世的太子,此時他還隻是年僅九歲的二皇子而已。餘葉珠原以為自己早已練就了沉著冷靜的心境,卻在見到對方的那一刻徹底破功。她跟在二公主身後忍不住渾身顫抖,一雙杏眼變得通紅,隻覺得天旋地轉就昏死過去。
當她醒來時,就發現正躺在鍾靈宮的側殿,淑妃正坐在床邊。
餘葉珠喚了一聲“姑母”便撐著要起身,見她醒了淑妃連忙把她按下去,擔憂道:“快躺下別亂動。”
餘葉珠聽話地躺著不動,一雙大眼睛骨碌碌地轉,“姑母,我這是怎麽了?”
淑妃接過宮女手中的藥碗給她喂藥,“太醫方才說你氣血攻心,小小年紀太多思了,再加上沒用早膳才會突然暈倒。”
她拿著帕子動作輕柔地為餘葉珠逝去嘴裏的藥汁,悠悠地歎了一聲,“你可別學你母親,整日憂慮過多傷了身子。”
餘葉珠乖巧點頭,認認真真地喝藥,淑妃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小腦瓜,望著她沉思了許久。
事後餘葉珠才知道自己當時突然倒下嚇了周圍人一跳,二公主嚇得當場哭了出來,最後是大皇子命宮女將她送到鍾靈宮並請了太醫來瞧。
這個大皇子,餘葉珠隻記得前世他似乎並不討皇帝喜歡,及冠以後就被攆去西北的封地。餘葉珠搖搖頭不再想這些,她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做一個優秀的公主侍讀,慢慢接近二皇子宋以貞。
那天過後餘葉珠再見到那個人就努力壓製自己心裏的痛苦和憤恨,慢慢地她竟然真的能夠在他麵前喜怒不形於色了。一方麵她努力不露痕跡地接近二皇子,一方麵大皇子卻開始在她身邊轉悠。
餘葉珠看著再一次攔住自己去路的人,無語地行了個禮:“給大殿下請安。”
宋以褚滿麵通紅想要伸手扶起眼前的小姑娘,卻被對方靈活地避開了。他不自然地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漲紅了臉半天也沒說出一個字。
餘葉珠耐心告罄,強忍住吐槽的衝動,又行了個禮,“殿下若是無事,民女就先告退了。”
這回宋以褚動作迅速地拉起她,下一秒又紅著臉飛快地鬆了手還倒退了一步。
餘葉珠隻覺得眼前的情形簡直慘不忍睹,連忙帶著宮女從旁邊匆匆離去,隻剩下宋以褚還站在那裏盯著自己的手發呆,一邊看還一邊發出癡笑。
這樣的情形,幾乎每天都要上演一次,每次餘葉珠要收拾東西出宮回府的時候,十一歲的大皇子就避開宮女太監,一個人偷偷跑來攔住她,哪怕刮風下雨也照常前往。
時間久了,餘葉珠也能夠淡然處之了,有時候甚至行了禮就離開,他也不會怎麽樣,仿佛每天這樣隻是為了多見她一眼。
自己如今不過五歲,等入了冬才滿六歲,餘葉珠實在不知道自己有什麽討了大皇子的歡心。要不是對方也才十一歲,還是個半大孩子,餘葉珠就真的會忍不住罵他變態了。想到這裏她又搖搖頭,說不定人家隻是想要一個妹妹呢,畢竟嫻妃就生了他一個,連個親生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都沒有。
梨華館裏,餘葉蓁拿出自己新做的帕子送給元姨娘,她學了這麽久終於能在帕子上繡花了。元姨娘驚喜地接過反複摩挲,還不住誇她手巧。
餘葉蓁有些害羞,她不過剛學了個皮毛,這方帕子用的是最簡單的平針單麵繡,所繡也不過幾朵桃花罷了,竟被姨娘這樣誇獎。
元姨娘又問:“可先給太太做了?”
餘葉蓁點點頭,“昨日送去給太太了,也是一方帕子。隻可惜哥哥不在家,不然我還能給他做個荷包。”
“等年底書院放堂,啟哥兒就回來了,到那時姑娘再做也不遲。”元姨娘笑吟吟地安慰她,心裏熨帖極了。
“這也好,到時候我再給姨娘做個護膝。”
餘葉蓁如今正在興頭上,什麽都想試試,元姨娘也不打擊她的熱情,笑著接受了。
除了女紅,餘葉蓁還要忙著念書學詩,雖說女子不像男子一樣要考取功名,但餘家家風女兒家至少也要習得四書五經。餘葉蓁看著這些古文就頭疼,偏偏先生布置的功課實在不少,她便常常背書背到深夜。這時候餘葉蓁就格外羨慕餘葉菡的才學和記性了。
三姑娘如今在宮裏和二公主一起進學,餘家的墨香院就隻有大姑娘和二姑娘由於先生教導。餘葉菡天生聰慧才思敏捷,餘葉蓁卻馬馬虎虎,兩人差距過大,於先生也常常為兩位姑娘不同的學習進度而煩惱。
這些餘葉蓁是不在意的,她天生就不是個文學素養優秀的人,所以並不糾結於此。倒是餘葉菡怕她跟不上進度常常來倚蘭院和她一起背書做功課,餘葉蓁又是感動又是鬱悶。
快到年底,餘府的四位少爺都從書院回來了,餘葉珠也放假出宮回府,正好過幾天就是她的生辰。小孩子生辰不興大辦,不過在榮安院擺了幾桌自家人熱熱鬧鬧吃頓飯就算過了。國喪還沒過完,家裏是不許聽戲的,因此姐妹幾個吃過飯就偷偷結伴到雪昭院單獨為餘葉珠賀壽。
餘葉蓁送了她一個自己做的藕荷色荷包,餘葉菡則是送了一首自己寫的詩,惹得餘葉蓁頻頻側目。餘葉珠也覺得好笑,但還是十分給麵子地把荷包掛在腰間,把詩夾在自己的書本裏。
大雪天的,幾個人都不願動彈,餘葉蓁便提議在雪昭院待到晚上吃了鍋子再走,其餘兩人都點頭同意。
三人湊了幾兩銀子,餘葉蓁吩咐半夏去叫小廚房的人準備一個鍋子,備上幾盤片得薄薄的羊肉和魚片,再準備幾樣素菜和各色調味料。
到了晚上,三人就坐在一塊兒,圍著一個銅鍋開始涮羊肉。其實餘葉蓁更喜歡吃辣味火鍋,然而餘葉菡吃不得辛辣之物,餘葉珠又還小,便退而求其次吃個羊肉湯鍋也是不錯的。
冬天吃鍋子整個人都暖呼呼的,窗外還下著大雪,餘葉蓁聽著呼嘯而過的風雪聲,感受著屋子裏的煙火氣,覺得心裏快活極了。
二公主今年六歲,正好到了去上書房念書的年紀,選侍讀自然要先提上日程。餘葉珠一開始就計劃好要參選,因為隻有先進宮結識了皇子公主,才有機會接近那個人。她從來不是隻知道逃避的人,既然重生了,那她自然要讓那人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蕭氏並不讚同餘葉珠參選,宮裏人心險惡,哪怕你安分守己也不代表不會有人故意加害。可餘葉珠鐵了心要去,蕭氏不明白為什麽,母女兩人僵持了許久。
二公主乃淑妃所出,餘葉珠又是頗具盛名的神童,於情於理這個侍讀身份她都是誌在必得。她要進宮,蕭氏攔不住,最後也隻得同意。
比起大房的兩姊妹,餘葉菡就清閑多了,她素來體弱多病,故而並不像餘葉蓁那般勞心勞力學習女紅,隻要看得過去就足夠了。
藕香院的荷花荷葉枯了一片,餘葉菡覺得倒是頗有意趣,便讓丫頭去請餘葉蓁和餘葉珠來做客。餘葉珠忙著參選之事沒功夫來赴約,但是餘葉蓁放下了針線書本過來了。
兩人坐在湖心亭中賞枯荷,時不時閑話兩句。餘葉菡也是個才女,隻是她的才不像餘葉珠那般博古通今,而是偏好詩詞。餘葉蓁不愛舞文弄墨,每每完成先生作業都是絞盡腦汁東拚西湊,這樣迥異的兩個人卻也能相談甚歡。
聊著聊著就提起了選公主侍讀的事,餘葉蓁是知道劇情知道三妹妹的誌向,所以不覺得有什麽。餘葉菡卻搖搖頭,道:“人人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三妹妹卻一心往那裏頭奔,我隻怕她今後的日子難過。”
餘葉珠的日子的確難過。原本參選之事進行得順順利利,她也成功成為二公主的伴讀,可自從她入宮那天起她便沒有睡過一次好覺。第一天她就見到了前世的太子,此時他還隻是年僅九歲的二皇子而已。餘葉珠原以為自己早已練就了沉著冷靜的心境,卻在見到對方的那一刻徹底破功。她跟在二公主身後忍不住渾身顫抖,一雙杏眼變得通紅,隻覺得天旋地轉就昏死過去。
當她醒來時,就發現正躺在鍾靈宮的側殿,淑妃正坐在床邊。
餘葉珠喚了一聲“姑母”便撐著要起身,見她醒了淑妃連忙把她按下去,擔憂道:“快躺下別亂動。”
餘葉珠聽話地躺著不動,一雙大眼睛骨碌碌地轉,“姑母,我這是怎麽了?”
淑妃接過宮女手中的藥碗給她喂藥,“太醫方才說你氣血攻心,小小年紀太多思了,再加上沒用早膳才會突然暈倒。”
她拿著帕子動作輕柔地為餘葉珠逝去嘴裏的藥汁,悠悠地歎了一聲,“你可別學你母親,整日憂慮過多傷了身子。”
餘葉珠乖巧點頭,認認真真地喝藥,淑妃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小腦瓜,望著她沉思了許久。
事後餘葉珠才知道自己當時突然倒下嚇了周圍人一跳,二公主嚇得當場哭了出來,最後是大皇子命宮女將她送到鍾靈宮並請了太醫來瞧。
這個大皇子,餘葉珠隻記得前世他似乎並不討皇帝喜歡,及冠以後就被攆去西北的封地。餘葉珠搖搖頭不再想這些,她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做一個優秀的公主侍讀,慢慢接近二皇子宋以貞。
那天過後餘葉珠再見到那個人就努力壓製自己心裏的痛苦和憤恨,慢慢地她竟然真的能夠在他麵前喜怒不形於色了。一方麵她努力不露痕跡地接近二皇子,一方麵大皇子卻開始在她身邊轉悠。
餘葉珠看著再一次攔住自己去路的人,無語地行了個禮:“給大殿下請安。”
宋以褚滿麵通紅想要伸手扶起眼前的小姑娘,卻被對方靈活地避開了。他不自然地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漲紅了臉半天也沒說出一個字。
餘葉珠耐心告罄,強忍住吐槽的衝動,又行了個禮,“殿下若是無事,民女就先告退了。”
這回宋以褚動作迅速地拉起她,下一秒又紅著臉飛快地鬆了手還倒退了一步。
餘葉珠隻覺得眼前的情形簡直慘不忍睹,連忙帶著宮女從旁邊匆匆離去,隻剩下宋以褚還站在那裏盯著自己的手發呆,一邊看還一邊發出癡笑。
這樣的情形,幾乎每天都要上演一次,每次餘葉珠要收拾東西出宮回府的時候,十一歲的大皇子就避開宮女太監,一個人偷偷跑來攔住她,哪怕刮風下雨也照常前往。
時間久了,餘葉珠也能夠淡然處之了,有時候甚至行了禮就離開,他也不會怎麽樣,仿佛每天這樣隻是為了多見她一眼。
自己如今不過五歲,等入了冬才滿六歲,餘葉珠實在不知道自己有什麽討了大皇子的歡心。要不是對方也才十一歲,還是個半大孩子,餘葉珠就真的會忍不住罵他變態了。想到這裏她又搖搖頭,說不定人家隻是想要一個妹妹呢,畢竟嫻妃就生了他一個,連個親生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都沒有。
梨華館裏,餘葉蓁拿出自己新做的帕子送給元姨娘,她學了這麽久終於能在帕子上繡花了。元姨娘驚喜地接過反複摩挲,還不住誇她手巧。
餘葉蓁有些害羞,她不過剛學了個皮毛,這方帕子用的是最簡單的平針單麵繡,所繡也不過幾朵桃花罷了,竟被姨娘這樣誇獎。
元姨娘又問:“可先給太太做了?”
餘葉蓁點點頭,“昨日送去給太太了,也是一方帕子。隻可惜哥哥不在家,不然我還能給他做個荷包。”
“等年底書院放堂,啟哥兒就回來了,到那時姑娘再做也不遲。”元姨娘笑吟吟地安慰她,心裏熨帖極了。
“這也好,到時候我再給姨娘做個護膝。”
餘葉蓁如今正在興頭上,什麽都想試試,元姨娘也不打擊她的熱情,笑著接受了。
除了女紅,餘葉蓁還要忙著念書學詩,雖說女子不像男子一樣要考取功名,但餘家家風女兒家至少也要習得四書五經。餘葉蓁看著這些古文就頭疼,偏偏先生布置的功課實在不少,她便常常背書背到深夜。這時候餘葉蓁就格外羨慕餘葉菡的才學和記性了。
三姑娘如今在宮裏和二公主一起進學,餘家的墨香院就隻有大姑娘和二姑娘由於先生教導。餘葉菡天生聰慧才思敏捷,餘葉蓁卻馬馬虎虎,兩人差距過大,於先生也常常為兩位姑娘不同的學習進度而煩惱。
這些餘葉蓁是不在意的,她天生就不是個文學素養優秀的人,所以並不糾結於此。倒是餘葉菡怕她跟不上進度常常來倚蘭院和她一起背書做功課,餘葉蓁又是感動又是鬱悶。
快到年底,餘府的四位少爺都從書院回來了,餘葉珠也放假出宮回府,正好過幾天就是她的生辰。小孩子生辰不興大辦,不過在榮安院擺了幾桌自家人熱熱鬧鬧吃頓飯就算過了。國喪還沒過完,家裏是不許聽戲的,因此姐妹幾個吃過飯就偷偷結伴到雪昭院單獨為餘葉珠賀壽。
餘葉蓁送了她一個自己做的藕荷色荷包,餘葉菡則是送了一首自己寫的詩,惹得餘葉蓁頻頻側目。餘葉珠也覺得好笑,但還是十分給麵子地把荷包掛在腰間,把詩夾在自己的書本裏。
大雪天的,幾個人都不願動彈,餘葉蓁便提議在雪昭院待到晚上吃了鍋子再走,其餘兩人都點頭同意。
三人湊了幾兩銀子,餘葉蓁吩咐半夏去叫小廚房的人準備一個鍋子,備上幾盤片得薄薄的羊肉和魚片,再準備幾樣素菜和各色調味料。
到了晚上,三人就坐在一塊兒,圍著一個銅鍋開始涮羊肉。其實餘葉蓁更喜歡吃辣味火鍋,然而餘葉菡吃不得辛辣之物,餘葉珠又還小,便退而求其次吃個羊肉湯鍋也是不錯的。
冬天吃鍋子整個人都暖呼呼的,窗外還下著大雪,餘葉蓁聽著呼嘯而過的風雪聲,感受著屋子裏的煙火氣,覺得心裏快活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