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甘泉宮,東明殿。
嬴政一手杵在席側的把手上,身子斜倚著,看殿前跪地女子的眼神帶了戲謔的意味。
“寡人記得宴席之時公主連彈首琴曲都頗為勉強,怎麽今日倒是甘願獻身了?”
韓冬兒躬身低頭,若走得近些,可以看到她在不斷發抖。
“冬兒早聞秦王威名,傾慕已久,隻因見到秦王太過緊張,所以在殿前失儀了。”
韓冬兒說完,雙手扣地大拜。
“撒謊。”
韓冬兒抬起頭,不敢置信地看著嬴政。
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淡漠與疏離顯而易見,如此遙不可及。
“冬兒沒有,冬兒隻想成為秦王的女人,無論名分高低,請讓冬兒留在秦王身邊,冬兒願一輩子服侍大王!”
聞言,嬴政站起身來,直徑走到她身側,低低一句:“做寡人的女人,任何時候都可能身首異處,你不怕麽?”
“怕……”韓冬兒不自覺地猛烈地顫抖起來,“但冬兒對秦王的愛慕之心,已經遠超內心的恐懼!”
嬴政俯視著她瑟瑟發抖的身軀,不由得冷笑一聲。
你已然怕成這樣,那你是有多愛慕寡人?
正當此時,李鈺走入東明殿中,看到跪在地上的韓冬兒,沒有多言,躬身向嬴政行禮說道:“大王,長安宮送來一卷書簡,說是鄭夫人留下的。”
聽聞“留下”二字,嬴政莫名有了不悅的心情,接過李鈺手裏的竹簡打開查看。
李鈺事先並不知曉發生了何事,也沒有擅自查看竹簡裏書寫的內容,隻知曉鄭芙出了鹹陽宮。看著嬴政愈發憤怒的表情,他便知道要大難臨頭了。
不由得心中哀歎一聲,鄭夫人啊……
“去終南山修養?”嬴政自顧自地反問,眉宇間是即將爆發而出的鋪天蓋地的憤怒。
為什麽她總是不肯聽他的話?他不準她去楚國,將她禁在鹹陽宮裏,都是為了她不再受傷害。他不需要她做什麽,隻要她陪在他的身邊便是。他為了她延後冠禮,為了她罷黜後宮,甚至立下一生無後的誓言。可她為何總是不願安穩地待在他的身邊?非要幾次三番地忤逆於他?如今她為了讓他同別的女人在一起,竟敢未經他的允許不惜大費周章地去了終南山!
心頭湧起一股難以言說的感覺,不隻是憤怒,更多的是一種他從未有過的情愫。這種感覺在二人爭執的那天亦出現過。
理智被侵蝕大半,嬴政怒道:“好,寡人成全你!”
這句話不知是說給跪在身前的韓冬兒聽,還是說給早已乘車遠去的鄭芙聽。
嬴政蹲下身子,粗暴地捏起韓冬兒的下頜,強迫她正視自己,“你不是想服侍寡人麽?今日便給你這個機會!”
韓冬兒不敢正視他,瑟縮著閉上了眼睛。嬴政冷哼一聲,放開她轉過身去吩咐道:“給她隨意安置一個宮殿。”
“是。”李鈺聞言,心頭大喜,急忙應下來派人帶韓冬兒去安置住處。
陡然冷寂下來的東明殿與過往沒有什麽區別。
可有些人的心境卻在不知不覺間改變。
十日後,雍城,大鄭宮。
在幾百年前,雍城曾是秦國的國都,這裏的宮群建築絲毫不遜於鹹陽。
鄭芙站在刻有“大鄭宮”的匾額之下。
這座大鄭宮,正是百年前秦國君王後妃們的一處安身之所。
嬴政在長安宮中設大鄭殿,為的是照應她的姓,至於雍城的大鄭宮,前幾年一直為趙太後所占。嬴政下令將她囚禁與阜陽宮後,大鄭宮便一直空置了下來。
“夫人,我們要立即去阜陽宮嗎?”曲蛾問道。
鄭芙搖搖頭:“先去平朝行宮吧,上次目的在為大王行冠禮,行動不便,今日是該去見一見故人了。”
片刻後,鄭芙的馬車停在一座恢弘的宮殿之外。
走進平朝行宮一看,其內部的情境不似名字那般大氣磅礴,即便入夏,可院中的樹木大多隻剩下幹枯的枝幹,破損的石階以及上麵積累太久的灰塵,無一不昭示著這個宮殿的破敗腐朽。隻要有微風吹來,院中立刻會卷起沙塵,形成一個小小的風旋,從宮苑的一側吹到另一側,始終無法從這其中出去。
這座宮苑甚至比她兒時所居的邯鄲寧和宮還要不如。寧和宮雖然破落,可宛昭和服侍姬丹的老娥會經常清掃,斷不會讓人待得有如平朝行宮一般的壓抑之感。
鄭芙實在難以想象這裏會有人居住。
“這裏頭陰氣太重,夫人身懷王嗣,還是不要久待的好。”負責看守行宮的官吏提醒道。
“知道了,我進去見一見太後便出來。”
鄭芙邁步走入屋子裏,並未見到任何一人。轉過身來想到別的屋子裏尋找,卻被突然出現在身後的人驚了一跳。
這個婦人約摸四五十歲,穿著純黑色的衣衫,身形有些臃腫,麵相凶煞,沒有任何表情,眼中毫無光彩,宛如死魚的眼睛一樣。
見鄭芙在看她,婦人稍稍彎了彎腰,把手中的木桶便放到院內積灰的水井旁邊,而後走入另一個屋子,開始將衣裳一堆一堆地抱出來。
鄭芙走到井邊,詢問道:“請問你可知華陽太後在何處?”
聽她說話,婦人停下腳步,行動緩慢地抬起頭來打量著她,而後抬手指了指院門後方獨立出來的小屋。
“多謝。”鄭芙朝她所指的方向走去。
打開屋門,眼前的場景著實叫鄭芙大吃一驚。
屋內的桌案因缺了一角故而不太平整,一看桌案的成色便知是擺放在這裏十幾年了。桌案的旁邊有一個壺,從裏麵散發出陣陣惡臭。數不清的蒼蠅在壺邊盤旋。
而桌案之後的床榻上有一條破舊的薄被褥,以及一位垂垂老矣的老人。
昔日的風光榮華不再,徒留數尺白發,密密麻麻又淩亂無比地貼在老人的頭皮上、臉上以及脖子上。鄭芙最後見她的時候,她一頭烏黑綠雲之上,僅有寥寥幾根灰發而已,如今是實實在在的一根黑發都沒有了。
白發之間若隱若現的麵龐上是細密的皺紋,正如她的手一樣,宛若被針刮過無數次的黃蠟,油膩且焦黃。
她卷曲著四肢頭朝外地側爬在榻上,好像已經去世許久了。
鄭芙以手探了探她的呼吸,老人呼吸微弱,幾乎要咽氣。
嬴政一手杵在席側的把手上,身子斜倚著,看殿前跪地女子的眼神帶了戲謔的意味。
“寡人記得宴席之時公主連彈首琴曲都頗為勉強,怎麽今日倒是甘願獻身了?”
韓冬兒躬身低頭,若走得近些,可以看到她在不斷發抖。
“冬兒早聞秦王威名,傾慕已久,隻因見到秦王太過緊張,所以在殿前失儀了。”
韓冬兒說完,雙手扣地大拜。
“撒謊。”
韓冬兒抬起頭,不敢置信地看著嬴政。
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淡漠與疏離顯而易見,如此遙不可及。
“冬兒沒有,冬兒隻想成為秦王的女人,無論名分高低,請讓冬兒留在秦王身邊,冬兒願一輩子服侍大王!”
聞言,嬴政站起身來,直徑走到她身側,低低一句:“做寡人的女人,任何時候都可能身首異處,你不怕麽?”
“怕……”韓冬兒不自覺地猛烈地顫抖起來,“但冬兒對秦王的愛慕之心,已經遠超內心的恐懼!”
嬴政俯視著她瑟瑟發抖的身軀,不由得冷笑一聲。
你已然怕成這樣,那你是有多愛慕寡人?
正當此時,李鈺走入東明殿中,看到跪在地上的韓冬兒,沒有多言,躬身向嬴政行禮說道:“大王,長安宮送來一卷書簡,說是鄭夫人留下的。”
聽聞“留下”二字,嬴政莫名有了不悅的心情,接過李鈺手裏的竹簡打開查看。
李鈺事先並不知曉發生了何事,也沒有擅自查看竹簡裏書寫的內容,隻知曉鄭芙出了鹹陽宮。看著嬴政愈發憤怒的表情,他便知道要大難臨頭了。
不由得心中哀歎一聲,鄭夫人啊……
“去終南山修養?”嬴政自顧自地反問,眉宇間是即將爆發而出的鋪天蓋地的憤怒。
為什麽她總是不肯聽他的話?他不準她去楚國,將她禁在鹹陽宮裏,都是為了她不再受傷害。他不需要她做什麽,隻要她陪在他的身邊便是。他為了她延後冠禮,為了她罷黜後宮,甚至立下一生無後的誓言。可她為何總是不願安穩地待在他的身邊?非要幾次三番地忤逆於他?如今她為了讓他同別的女人在一起,竟敢未經他的允許不惜大費周章地去了終南山!
心頭湧起一股難以言說的感覺,不隻是憤怒,更多的是一種他從未有過的情愫。這種感覺在二人爭執的那天亦出現過。
理智被侵蝕大半,嬴政怒道:“好,寡人成全你!”
這句話不知是說給跪在身前的韓冬兒聽,還是說給早已乘車遠去的鄭芙聽。
嬴政蹲下身子,粗暴地捏起韓冬兒的下頜,強迫她正視自己,“你不是想服侍寡人麽?今日便給你這個機會!”
韓冬兒不敢正視他,瑟縮著閉上了眼睛。嬴政冷哼一聲,放開她轉過身去吩咐道:“給她隨意安置一個宮殿。”
“是。”李鈺聞言,心頭大喜,急忙應下來派人帶韓冬兒去安置住處。
陡然冷寂下來的東明殿與過往沒有什麽區別。
可有些人的心境卻在不知不覺間改變。
十日後,雍城,大鄭宮。
在幾百年前,雍城曾是秦國的國都,這裏的宮群建築絲毫不遜於鹹陽。
鄭芙站在刻有“大鄭宮”的匾額之下。
這座大鄭宮,正是百年前秦國君王後妃們的一處安身之所。
嬴政在長安宮中設大鄭殿,為的是照應她的姓,至於雍城的大鄭宮,前幾年一直為趙太後所占。嬴政下令將她囚禁與阜陽宮後,大鄭宮便一直空置了下來。
“夫人,我們要立即去阜陽宮嗎?”曲蛾問道。
鄭芙搖搖頭:“先去平朝行宮吧,上次目的在為大王行冠禮,行動不便,今日是該去見一見故人了。”
片刻後,鄭芙的馬車停在一座恢弘的宮殿之外。
走進平朝行宮一看,其內部的情境不似名字那般大氣磅礴,即便入夏,可院中的樹木大多隻剩下幹枯的枝幹,破損的石階以及上麵積累太久的灰塵,無一不昭示著這個宮殿的破敗腐朽。隻要有微風吹來,院中立刻會卷起沙塵,形成一個小小的風旋,從宮苑的一側吹到另一側,始終無法從這其中出去。
這座宮苑甚至比她兒時所居的邯鄲寧和宮還要不如。寧和宮雖然破落,可宛昭和服侍姬丹的老娥會經常清掃,斷不會讓人待得有如平朝行宮一般的壓抑之感。
鄭芙實在難以想象這裏會有人居住。
“這裏頭陰氣太重,夫人身懷王嗣,還是不要久待的好。”負責看守行宮的官吏提醒道。
“知道了,我進去見一見太後便出來。”
鄭芙邁步走入屋子裏,並未見到任何一人。轉過身來想到別的屋子裏尋找,卻被突然出現在身後的人驚了一跳。
這個婦人約摸四五十歲,穿著純黑色的衣衫,身形有些臃腫,麵相凶煞,沒有任何表情,眼中毫無光彩,宛如死魚的眼睛一樣。
見鄭芙在看她,婦人稍稍彎了彎腰,把手中的木桶便放到院內積灰的水井旁邊,而後走入另一個屋子,開始將衣裳一堆一堆地抱出來。
鄭芙走到井邊,詢問道:“請問你可知華陽太後在何處?”
聽她說話,婦人停下腳步,行動緩慢地抬起頭來打量著她,而後抬手指了指院門後方獨立出來的小屋。
“多謝。”鄭芙朝她所指的方向走去。
打開屋門,眼前的場景著實叫鄭芙大吃一驚。
屋內的桌案因缺了一角故而不太平整,一看桌案的成色便知是擺放在這裏十幾年了。桌案的旁邊有一個壺,從裏麵散發出陣陣惡臭。數不清的蒼蠅在壺邊盤旋。
而桌案之後的床榻上有一條破舊的薄被褥,以及一位垂垂老矣的老人。
昔日的風光榮華不再,徒留數尺白發,密密麻麻又淩亂無比地貼在老人的頭皮上、臉上以及脖子上。鄭芙最後見她的時候,她一頭烏黑綠雲之上,僅有寥寥幾根灰發而已,如今是實實在在的一根黑發都沒有了。
白發之間若隱若現的麵龐上是細密的皺紋,正如她的手一樣,宛若被針刮過無數次的黃蠟,油膩且焦黃。
她卷曲著四肢頭朝外地側爬在榻上,好像已經去世許久了。
鄭芙以手探了探她的呼吸,老人呼吸微弱,幾乎要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