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時朝中發生了什麽事,張肅是不清楚的,他現在還沒搞清楚自己處於大唐的哪個時代,而且他現在的注意力也被師父交給他的內功心法吸引,無暇他顧。


    他得到羅盤的第一天就想過,將來可能穿越到武俠世界,學會一身武功,像自己年少時看過的武俠小說裏的大俠一樣,快意恩仇,一言不合拔刀相向,高來高去,陸地飛騰。


    雖然在龍珠世界裏他也學會了類似的能力,甚至能飛,但總感覺差點意思,不是那個味兒。


    如今終於得到了一本真正的武功秘籍,張肅當然是恨不得一頭紮進書裏去。


    然而殘酷的現實給了他狠狠一擊,原因很簡單——他看不懂。


    張肅作為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又上了四年大學本科的現代人,讀一些通俗古文當然是沒問題的。


    但他拿到這門《紫霞功》心法後,研究了整整一上午,他的內心是崩潰的。


    上麵的每一個字他都認得,但合在一起組成一句話他就不認識了,這東西對他來說是真正的天書,有字天書!


    這時候張肅才知道,以往看的那些網絡小說裏,主角穿越到武俠世界後,拿到一本武功秘籍,苦練個一年半載,然後吊打各路英豪,這種劇情純粹就是扯淡。


    照這種練法,這書裏的主角不練的走火入魔就算走了狗屎運!


    舉例子來說,《九陰真經》,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本高深的武功秘籍,學了幾乎能天下無敵。


    這本書是黃裳寫的,而黃裳是在校訂、刻印《萬壽道藏》時,閱讀了大量的道家典籍,無師自通,悟出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後來他把畢生所學整理編寫出來,這就是《九陰真經》了。


    沒有讀過幾本道家典籍,不懂得書中一些古人的典故、代稱,還有許多道家術語,不要說修煉《九陰真經》,恐怕看都看不懂!


    還有例如《九陽真經》,也是一樣的道理。寫經書的這位高人先修道,後皈依佛法,這樣的人寫出來的武學秘籍,其中自然而然的夾帶大量的道家、佛家的術語。不懂這兩家的學問,哪怕有人到《倚天屠龍記》的世界去,找到了當年張無忌埋經的地方,挖出經書來也是絕對看不懂的。


    而且這內功心法是在經脈之中運行,這又牽扯到中醫的經絡學的知識。太深入的不做要求,但最起碼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人身七百二十個穴位你要知道吧?


    古人寫這種書的時候又經常喜歡故弄玄虛,語焉不詳,以示其內容高深莫測。這其中醫、道、佛各種術語穿插夾雜,沒有老師手把手的教,想靠自己琢磨研究通這種專業性的內容,想想都知道有多難。


    所以張肅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修習內功,而是跟著呂洞賓,一點點的學習道家先賢留下的各種典籍。


    好在呂洞賓知道張肅的情況,所以並未有不耐煩,張肅學的又認真,時不時還向兩個便宜師兄請教,因此學習進度倒是極快。


    …………


    轉眼間,張肅來到大唐世界已經一年時間。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對張肅來說是真的很難熬,一個習慣了手機、電腦、網絡的現代人,突然回到了古代,對他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酷刑。


    而且晚上沒有電燈,蠟燭在這個時代那是富豪之家才用得起,點油燈一會功夫就熏得眼睛疼,所以大家都是天一黑就睡覺,天一亮就起床。


    所以他極度的不適應,在龍珠世界的時候好歹有電視可看,晚上還能和布爾瑪煲電話粥,到了大唐世界,無聊的時候隻能睡覺了。


    不過當張肅開始學習一些道家典籍,並慢慢入門後,他就真正的沉浸在這些古代先賢的大智慧中了。


    古人講究微言大義,像《道德經》、《莊子》這樣已經超脫教派之別的經典就不用說了,諸如《列子》、《陰符經》、《度人經》、《內景經》、《周易參同契》中很多以前張肅覺得是江湖騙子用來糊弄人的內容,在師父呂洞賓的講解下,現在都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樣貌展現在他麵前。


    這每一卷經典都是古人的智慧結晶,學習這些內容,和先人的思想智慧發生碰撞,就好像一個嶄新的世界漸漸在他麵前展開!


    很多時候他甚至覺得一天的時間不夠用,往往他沒看兩頁書,天就黑了。


    漸漸的,他也習慣了純陽觀中的生活,山上的日子雖然清苦,但並不孤單。


    前些日子,山下有人送了個嬰兒來觀中,這人雖然作仆人打扮,但從身上的衣料、行止做派中一眼就能看出其主人家非富即貴。


    師父親自接待了來人,爾後又客客氣氣的把人送下山。


    後來,張肅從大師兄口中知道了這嬰兒是什麽身份,原來是這時朝中的紅人上官婉兒和武則天侄子武三思的私生子,名叫上官博玉。


    聽師兄說這上官婉兒迷戀武三思,和他私通懷上了孩子。上官婉兒不忍墮去武三思的骨肉,最後就生下了上官博玉。


    前些日子中宗複位,上官婉兒被召幸入宮,而武三思則被韋後看中。上官婉兒隻能將上官博玉偷偷送來純陽宮寄養。


    師父倒沒有推辭,他收下了這個才兩歲的娃娃做了四弟子。


    從大師兄謝雲流的話中,張肅也終於知道了他現在所處的是什麽時候:此時武則天剛剛去世,唐中宗李顯通過神龍革命複位還不到一年。


    張肅算了算,他來的這個時間不早不晚剛剛好,離唐朝的極盛時期——開元盛世還有將近十年的時間,那時候他在大唐世界剛好20歲,正能好好領略盛唐風光!


    當然,這些朝堂上的變局暫時影響不到華山之巔的純陽觀中。


    呂洞賓收下上官博玉後,師兄弟三人圍在嬰兒的睡床邊打量這個小師弟。


    張肅打趣道:“大師兄,你的小尾巴有伴兒了。”


    謝雲流也不生氣,他嗬嗬笑道:“山上孩子太少,洛風有個伴兒是好事。”


    “大師兄你怎麽說話和老頭子似的,你自己也不過十……哎呦!”二師兄李忘生話沒說完就被謝雲流來了一記腦瓜崩,後麵的“十幾歲”幾個字就隻好吃回去了。


    原來謝雲流雖然年紀不大,但已經收了個弟子,名叫洛風。


    說是弟子,實際上還是個奶娃娃,剛剛會搖搖晃晃的走路,據說是大師兄從山裏撿回來的。


    這孩子學會走路後,就一天到晚小尾巴似的跟在謝雲流屁股後頭,李忘生和張肅時常打趣師兄,撿了個跟屁蟲回來。


    這一年時間,山上的人慢慢增加,漸漸的也變的熱鬧了些。


    因著呂洞賓純陽真人的大名,因此山下常有人送孩子入純陽觀內修行。


    有確實一心向道的,也有富貴人家躲災避禍的,畢竟這幾年武周覆滅,朝局不穩,確實不太平。總之各種原因都有,呂洞賓也不計較,往往稍加核驗就準其入觀修行。


    當然,這些人隻能算是在純陽觀中修行的常住道人,還有一些居士,雖然作道士打扮,但實際並未出家,他們都不屬於純陽派中人。


    另外,因為華山險峻,上下不便,觀內眾人需自給自足,還有一些華山附近的農戶、來遊玩的遊客,都有買賣的需求,久而久之就有了一條專門買賣的街道。


    純陽觀高居華山之巔,山上雲霧繚繞,這條街也時常雲遮霧罩,猶如開在天上,因此叫做天街,倒也成了華山一景,頗為熱鬧。


    …………


    清晨,華山,純陽觀。


    張肅開始一天的早課。


    經過了將近一年時間道家典籍的學習,張肅才正式開始修習武功。


    那本《紫霞功》在他這裏放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直到前些天,他才能通讀一遍,並且確定自己的理解沒有錯漏,真是悲劇。


    張肅第一次聽到這個槽點滿滿的名字時也有疑惑,是不是在華山的就都要學《紫霞功》?不過《笑傲江湖》裏的華山派比起呂祖親傳的純陽派,這個逼格差的也太遠了。


    這門功夫易上手,修行路線中正平和,雖然進境稍慢,但絕無走火入魔之危,因此謝雲流和李忘生入門時修習的都是這門內功。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初呂洞賓同樣交給他這門內功。


    不過張肅並未專修一門,而是多選了另一門《坐忘經》。


    呂洞賓並未強求弟子修習某一門功夫,有時候功法和人也要看默契緣分。譬如當初洪七公教郭靖習武,郭靖初學降龍十八掌,練習一招亢龍有悔兩個多時辰便“已得大要”,但看洪七公使逍遙遊時卻是“剛記得第二招,第一招卻又忘了”;而黃蓉隻需看洪七公一套逍遙遊使畢,便已會了一半,“不到兩個時辰,一套六六三十六招的‘逍遙遊’已全數學會”。


    可見功法本身強弱雖然重要,但和個人的契合更加不容忽視。


    兼且道家注重法自然,與時遷移,應物變化,所以張肅多修一門《坐忘經》並沒有什麽阻礙。隻不過同修兩門功法,進境肯定比不上精研一門,這也是這麽做的代價。


    他第一眼看到《坐忘經》的名字時便覺得投緣,“坐忘”二字,讀來頗有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瀟灑和大自在;另外又別有一種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的豪邁之意。顯現出一種超然物外的心態


    這二字仔細咀嚼,頗有令人回味之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羅盤大冒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仗鍵天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仗鍵天涯並收藏諸天羅盤大冒險最新章節